漢弗萊爵士來見蒲觀水可不是為了看蒲觀水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捍衛中國的利益,更不是為了來這裏讚美蒲觀水擁有的堅定愛國心。蒲觀水以及他背後的人民黨越能捍衛中國的利益,就意味著大英帝國在中國根本利益的損失,甚至是徹底動搖了大英帝國在中國構築的勢力範圍。


    “我現在有幾件事情要與將軍協商,第一就是使館區和租界的糧食問題,你們封鎖了交通與屋子流通之後導致了租界缺糧。第二就是租界的衛生問題,希望你們能夠讓掏糞工恢複營業。”漢弗萊爵士提出的是最直接的問題。


    “糧食可以賣給你們,掏糞工也可以恢複工作。”蒲觀水答道。


    “我希望和貴黨主席見麵。”漢弗萊爵士提出了接下來的要求。


    “這個我們也可以安排。如果您安排好了行程,我們就會向陳克主席匯報此事。”蒲觀水也不想浪費太多口舌在這件事上。他的工作堆積如山,根本沒有時間與漢弗萊爵士就無意義的事情瞎扯。


    “還有電報恢複的問題。”漢弗萊爵士說道。


    蒲觀水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這個我們不能保證,我們自己的電報也沒有能夠恢複,至於貴方的電報問題就隻能往後推推了。”


    “貴方的軍管僅僅是軍管,卻不是監禁。將軍閣下,我覺得您不要弄混了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漢弗萊爵士到沒有生氣,而是平靜的說道。


    蒲觀水對這樣的威脅根本沒有興趣,他答道:“這件事我們會盡力解決,不過解決不了的事情就是解決不了。”


    送走了漢弗萊爵士之後,蒲觀水也沒有把這件事當多大個事情,他讓秘書整理了文件,檢查後簽了字就讓人給中央送去。


    接下來的幾天裏麵,蒲觀水以五倍於北京百姓的糧食價格向租界提供了糧食供應。而到了8月24日,中央來電,電報中對蒲觀水的工作表示了認同,唯一的意見是要蒲觀水同意恢複北京公使區的電報通訊。


    這不能不讓蒲觀水感到有些意外。這年頭的有線電報是接線模式,實際上在數控電話出現前,甚至連電話都是如此。任何信號傳輸都會遇到信號衰減問題,所以每隔一段距離,都會設置一個電報站,采取人工方式對電報進行重拍。即便是後來出現了無線電報,也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整天守在電報機麵前,隨時監控自己頻段上的各種電報信號。


    人民黨已經花了相當大的力氣去完成機械控製的有線電報續傳設備。不過這僅僅是人民黨根據地內部能夠完成的工作,現在從北京到天津和上海之間不少地區都在其他勢力控製下,即便是恢複了這些電報線路,想把一封電報從北京打到天津去,中間要有太多麻煩的環節。


    不過有線電報就是如此,除非是耗資巨大的專用線路之外,字數自然是越少越好。例如那個著名的笑話“人傻、錢多、速來!”絕對是有線電報時代就出現的段子。


    蒲觀水立刻回電,內容兩字,“為何?”


    當天下午他就接到了回電,“這是命令!”


    既然是命令,蒲觀水就隻有執行。他派人告知公使館區,人民黨第二天就會恢複北京公使區的電報,並且告訴公使區電報的適用範圍。蒲觀水又覺得有些不甘心,這個電報適用範圍卻會暴露人民黨的實際控製區域。但是蒲觀水猜測中央的打算很可能是想讓洋鬼子知道人民黨已經控製了中國的精華地區。


    把這些小事結束之後,蒲觀水繼續開始自己的正經事。河北與山東的戰爭到現在也沒有結束,北洋的北京政權覆滅之後,天津與山東還有為數30萬之多的北洋軍。隻有徹底消滅這幫人,工農革命軍才能算是基本消滅了敵人。但是事情發展的並沒有那麽順利。


    “再電告柴司令員,他什麽時候到北京來?”蒲觀水說道。


    話音剛落,電報員就跑來遞給了蒲觀水一份電報。蒲觀水連忙打開,接下來欣喜的神色很快就變成了疑惑。這不是柴慶國的電報,而是中央軍委的電報。電報中告知蒲觀水,全軍接下來的重要工作是軍隊改編。首先部隊從四四製改編為三三製的部隊。其次就是全軍將正式整編為46個野戰軍。以及120萬工程兵和60萬鐵道兵。


    整編是需要大量時間的,這從工農革命軍第一次整編擴軍時代就能證明。工農革命軍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把部隊從一萬多整編擴軍到超過三萬人。在對北洋戰爭前,工農革命軍計劃擴軍到300萬。蒲觀水拿起筆計算了一下,一個四四製的部隊中,一個師有兩萬多人,一個軍就有10萬人。而三三製的部隊編製雖然還不太清楚,一個軍也就是兩萬多人,即便加上滿編的文職以及附屬人員,至多三萬人。這樣的部隊編製就需要更多軍事訓練。


    這件麻煩事且不去說,按照一個軍三萬人計算,46個軍就是138萬,加上120萬工程兵與60萬鐵道兵。部隊總兵力也就是318萬,根本談不上大擴軍。當下工農革命軍遠每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地步,接下來的解放戰爭將會是一個長期化的過程。此時的整編實在是令人摸不著頭腦。


    不過軍委的命令就必須執行,這個自然不用多說什麽。蒲觀水就更加希望柴慶國趕緊到北京與自己匯合。作為兩大軍區司令,好歹也能商量出什麽來。至少和軍委討論此事的時候,大家能說出些什麽來。


    26日,第二批從河南運往北京物資的火車上,還搭載了柴慶國等人。山東以及河南軍區的兩位司令總算是見到了。


    “蒲司令,你這可是露臉了。”柴慶國上來就笑道。


    “有什麽可以露臉的,這又不是戰略上的勝利,戰役勝利都談不上。完全是戰術上的勝利罷了。”蒲觀水倒是很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山東戰役裏麵,人民黨不過是充分發揮了內線運動的優勢,以北洋軍根本想不到的行軍路線實施了突襲。至於北京戰役,除了采取“圍三缺一”之外,最大的內在勝利原因就是袁世凱突然病倒死去。這些都是不可複製的因素,若是把這也當作功績,蒲觀水還真沒有那麽厚的臉皮。


    柴慶國倒是沒想到蒲觀水到這個時候還能如此冷靜,聽了蒲觀水的解釋,他正色說道:“蒲司令,你這上過軍校的就是不一樣。跟我這土包子出身的就是不一樣。”


    “別說這廢話了,柴司令,軍委改編部隊的命令你看到了麽?我是完全不明白為什麽軍委要這麽做。”蒲觀水關心的完全是改編的大事。


    “這個消息我倒是收到了,軍委讓怎麽幹,我們就怎麽幹唄。而且我倒是覺得這計劃不錯,四四製部隊編製太大。反正我和北洋軍打起來的時候,感覺很多地方放一個師就夠了。現在你放一個軍上去,十萬人,我作為軍區司令總是不方便越過軍長去指揮師長啊。改編之後,一個師就是五千多人,一個軍就是兩萬,調動指揮更加方便。”柴慶國反倒比蒲觀水有更多大兵團作戰的經驗,他很是支持軍委的計劃。


    蒲觀水對這個解釋道是很能理解,他點頭說道:“這倒是沒錯,不過我感覺火力密度會不會下降的厲害?”


    “那就得看軍委最終拿出來的火力配置。如果隻是裁剪純步兵部隊,或者在裁剪基層部隊數量,但是把更多自動武器配置到一線部隊的話,部隊規模縮小並不意味火力降低。部隊規模小,相對後勤壓力也小。”雖然自稱土包子出身,柴慶國談論起軍事問題可沒有絲毫的不自信。


    兩位司令官一談起軍事問題就來了興趣,蒲觀水更是如此,作為北京的軍管總司令,他完全是靠著在根據地學到的那些東西治理北京這個大城市,到現在還沒有出問題可不等於他就真心喜歡這個職位。能和柴慶國這個司令員在這個高度談軍事,憋了好久的這股子勁終於得到發泄,他反倒比柴慶國更有興趣了。


    柴慶國卻是遠路而來,一路上也累的夠嗆。說了兩個小時之後就感到頗為疲乏,他笑道:“蒲司令,你就這麽待客啊。好歹也讓先吃口飯再說。”


    “對對對!你看我就把這給忘記了。”蒲觀水連忙道歉。


    稀粥,鹹菜,饅頭,肉末炒青菜給端上來之後,柴慶國看著粥裏麵熬的紅棗笑道,“好久沒有這麽喝粥了。想起來庚子年在北京的時候,哎……”


    蒲觀水也笑道,“老柴,我聽人說你在北京還和陳主席鬧過別扭。”


    柴慶國很是懷念的說道:“那事就不提了,那時候陳主席也是謹慎,明明不把北京的那幫人當回事,卻偏偏還要搞什麽服從組織紀律,用那來試探我。我也是年輕,根本受不了那鳥氣。結果就鬧了一場,現在才知道組織紀律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聽說當時北京那邊鬧事的那位名叫鄭文傑吧?”蒲觀水問。


    “你這麽一說我才想起他名字,蒲司令你怎麽知道的?”柴慶國很是訝異。


    蒲觀水哈哈笑起來,“你以為內務委員會那些人都是吃素的?鄭文傑作為投誠咱們的北洋成員,資料看著很是有趣呢。”


    “這事就別提了,我不想見到這個人。”柴慶國收起笑容說道,“我也會記仇,所以不見最好。”


    “明白了。”蒲觀水答道。其實他也沒注意到此事,還是下麵的同誌知道柴慶國要來北京,把這個人的資料單獨提出來給蒲觀水看了。蒲觀水到不太明白這同誌是心細呢,還是想讓柴慶國報複此人。但是蒲觀水根本不想讓柴慶國卷到這等事情裏麵來,見柴慶國明確表示根本不想見到鄭文傑,他才有些放心下來。


    吃完飯休息了一陣,蒲觀水與柴慶國又開始討論起今後的局麵。如果沒有整編這件事,恢複了北京的秩序之後,蒲觀水會與柴慶國的河南軍區的部隊匯合。中央軍委下一步的目標是東北。想進軍東北,就得先解決河北的殘敵。


    但是橫插進整編工作,作戰的事情就偏偏難辦起來。這點也是蒲觀水感到非常奇怪的事情,“軍委就不怕洋鬼子們把這些北洋軍給武裝起來麽?”


    “切!蒲司令,你給我老實交代,你到底繳獲了多少裝備?”柴慶國一臉不屑的表情。


    “這……”蒲觀水不吭聲了,他繳獲的裝備最少夠武裝三十萬人的。特別是火炮,更是讓蒲觀水睡夢裏都能笑醒。


    “看,你不說話了吧。”柴慶國笑道,“所以北洋軍根本不是問題,洋鬼子可沒錢給他們發軍餉。北洋軍堅持不了太久的。我現在隻是擔心一件事,英國佬絕對不會這麽善罷甘休。雖然現在不是部隊整編的時候,但是整編之後好處卻很大。首先,各個省都可以駐紮一個軍。其次,還有機動部隊可以隨時投入各方麵的戰鬥。我這次來的完也有些原因。黨中央早就說過把邯鄲當作重要的鋼鐵集團所在地。邯鄲鋼鐵建成之後,能夠立刻緩解北洋的工業壓力。我們這麽多裝備,沒有鐵路的話作戰就要吃大苦頭的。邯鄲鋼鐵集團不說多,一年能生產三萬噸軌道鋼,我們就能建多少鐵路?有了鐵路之後什麽都好說。”


    “建鋼鐵廠可沒有那麽容易的。”蒲觀水並不樂觀。


    “容易不容易是一碼事,但是我可以私下告訴你,煉鐵爐,煉鋼爐,技術專家都已經到了邯鄲。估計現在隻怕就已經開工了。”柴慶國低聲說道。


    “什麽?”蒲觀水大吃一驚。


    “沒什麽好奇怪的,大的爐子建不了,先上20噸的小爐子沒問題吧。鋼軌生產不了,先生產礦山到煉鐵廠的鐵軌總沒問題吧。棗莊煉鐵廠不就這麽建設的?造不了機器,生茶農具總行吧?搞起土改來,能分發鐵農具,那比發錢都管用。”柴慶國笑道。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赤色黎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緋紅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緋紅之月並收藏赤色黎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