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書友,春節快樂!在新的一年,還懇請大家繼續支持緋紅!謝謝啦!!


    對兩個大國之間,戰爭從來不是麻煩問題。那隻是毀滅或者被毀滅,或者雙方都打到打不動為止。麻煩的事情在於,戰陣雙方都認為戰爭是可控的。直到核武器威脅到整個人類的存在之後,這才終於有了一種後果完全不可控的戰爭。


    在陳克的時空,一戰前大國們都認為戰爭是完全可控的。經過對慘烈的一戰的反思,事實向大國證明,大國之間的戰爭也不完全可控。所以各大國都不願意來一場賭國運的戰爭。直到日本和德國這些瘋子們被逼無奈開啟二戰。二戰之後,各大國都明白了一件事,大國和大國之間的戰爭結果不可控。於是乎就出現了所謂“局部戰爭”這種東西。


    朝鮮戰爭是中國的立國之戰,因為在朝鮮這場局部戰爭中,中國證明了自己的戰鬥力足以成為大國。美國反複計算朝鮮戰爭的得失,發現如果美國以中國本土為“局部戰爭戰場”,其戰爭的烈度基本上和大國開戰沒什麽區別。所以從此之後中國就作為一個大國存在了。而二戰後,大國之間是不直接開戰的。


    中央軍委在陳克的分析之下,總算是理解了這個問題。但是英國人是不是能夠理解,陳克對此不太清楚。如果英國人能夠理解這個問題,那麽朝鮮戰爭定位成一個局部戰爭是可以的。單純中國對日本來一場陸戰,戰爭結果並沒有什麽值得反複探討的必要。但是怎麽看待這場戰爭,就是個大問題。


    政治局的同誌們在商討戰爭的時候,有人提出一個觀點。“如果英國以中英同盟替代英日同盟的話,會不會對戰爭有比較好的幫助?”


    陳克笑道:“英國人提出的第一個要求肯定是中國不能與蘇聯結盟。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條件。”


    “拆散中蘇同盟麽?”不少同誌愣住了。中英同盟與中蘇同盟貌似也不是那麽互相抵觸的內容,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觀點,“多個朋友多條路”。英國一定要拆散中蘇同盟,這不能不讓不熟悉外交問題的同誌們感到不解。


    陳克不想解釋,他建議章瑜與英國人談判的時候,政治局的同誌派代表列席。


    沒等中國與英國接觸,英國公使就主動與中國接觸了。會談中章瑜試探著提出中英同盟的想法。英國公使毫不遲疑的提出,想談中英同盟,中國必須解除與蘇聯的任何同盟關係。同時反對美國進入西太平洋的一切行動。


    英國這次接觸的主要意圖是,要求中國立即停止任何針對日本的軍事行動。


    中英會麵之後,政治局繼續開會。這次是由宣傳部長章瑜負責講解,“英國人現在是世界霸主,他需要的根本不是朋友,而是世界實物的決定權。咱們中國人覺得自己可以管理自家的事情。英國不這麽看,他們覺得隻要是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英國人都得有主導權。得按照英國製定的秩序來做。”


    “放他娘的狗屁!”立刻就有人罵起來。很多同誌覺得外交是很文雅的事情,看到外交背後的真實,血氣比較盛的同誌已經要怒發衝冠了。


    陳克其實很想笑,他自己認識到什麽叫做霸權之前,對帝國主義各種霸權主義行徑的反應和同誌們現在的表現差不多。不過在陳克認識到帝國主義是沒有前途的,不能走帝國主義的老路之前,陳克內心深處還是挺羨慕帝國主義國家那種做派。所謂王道湯湯,霸道煌煌。中國如果能夠成為世界霸主的話,陳克倒也不怎麽反對。


    看樣子人民黨裏麵大多數都是帝國主義者呢。陳克心裏麵想。


    現實的當務之急不是中英同盟或者中蘇同盟,英國人對中日戰爭的表現倒是聽讓陳克意外的。英國佬的反應速度遠比想象的要緩和的多,看樣子英國人國內的壓力可不小呢。


    但是這神棍一樣的話,陳克沒敢說。陳克現在在人民黨裏麵簡直是反唯物主義的存在,至少是反“實踐論”的存在。陳克搞了搞輿論戰,再說一番英國人國內壓力大的話。這兩者之間的聯係很難是人民黨中央現在能夠理解的範疇。陳克自己親眼見過外國在網絡時代是怎麽試圖無孔不入的滲透中國的,然而這種問題在1924年沒有實踐。陳克能做的隻有一件事,命令部隊抓緊戰鬥。盡快獲取朝鮮北部山區的控製權。


    戰爭本身倒沒什麽了不起的,中國1923年粗鋼產量800萬噸。日本粗鋼產量不足30萬噸。在重工業產量產量上,中國每一項的產量都超過日本十倍以上。特別是合成氨產業鏈條,中國門類比日本齊全的多。以純堿為例,中國產量是日本的上百倍。這些物美價廉的純堿大量出口全世界。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作為援助物資支援給蘇聯的。日本也是中國純堿的進口國。


    正規軍中,中國狙擊手到了班一級單位。人民黨十幾年前就開始在安徽燒製玻璃,加上從德國與俄國引進的光學玻璃技術,鏡片製作技術突飛猛進。根據人民黨收集到的情報,日本軍隊都偷偷進口中國的望遠鏡。進口之後,日本把標簽給摳掉,扣掉的標簽位置上安裝上日本軍隊的標誌。別說,日本人這種螺螄殼裏做道場的功夫真不錯。“改裝”後的望遠鏡真看不出是那些地方經過處理。


    五月十四日,前線消息就傳來,朝鮮誌願軍已經打倒了漢江平原,占據了朝鮮北部的山地。前鋒部隊進展順利,跟進部隊此時還在努力清剿朝鮮北部的日本殘敵,而且主力部隊正在圍攻平壤。日本人知道了朝鮮誌士抓到日本人就砍頭挖心的事情之後,在平壤的守軍極為頑強,反正是個死,戰死也比被抓後殘酷折磨致死要好受的多。多殺一個還能賺一個呢。


    當然,同來的消息中,還有朝鮮誌士們大肆清算“朝鮮叛徒”,殺得人頭滾滾的事情。


    英國公使漢弗萊爵士,在五月二十六日終於得到了獲準,新任外交部長李潤石有空接待英國公使。


    漢弗萊爵士知道李潤石是人民黨內冉冉升起的一顆政治新星。31歲就當上了部長。雖然在人民黨裏麵不算什麽稀奇事,但那是人民黨中的第一代,那是25歲年齡就能是兄長的造反隊伍。在英國人的情報中,李潤石明顯是第二代了。


    不管麵臨第幾代,漢弗萊爵士飛跳著在抗議中國的行動。李潤石部長倒是不著急,他操著一口不流利的中國式英語說道:“漢弗萊爵士,朝日之間發生過很多次戰爭。這次戰爭和曆史上的諸多次朝日戰爭沒什麽分別。”


    漢弗萊爵士可不是來聽曆史課的,他是來保衛英國對遠東事物控製權的。所以漢弗萊爵士根本沒有和李潤石周旋的打算,他立刻提出英國方麵的要求,終止戰爭!恢複原來的姿態!


    李潤石笑道:“漢弗萊爵士,你這是要恢複到什麽樣的狀態?昨天的狀態?20年前的狀態?還是200年前的狀態,或者是1000年前的狀態。中國的曆史悠久的很,中國人也熱愛記錄曆史,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裏麵,朝鮮與日本的各種狀態都能查得到呢!”


    漢弗萊爵士是個聰明人,聽了李潤石的話,他已經明白中國方麵的意思了。作為遠東的幾千年的秩序主導者,中國複興之後自然要重新恢複對遠東的主導權。於是接下來的話題就直接深入到中英之間對遠東主導權的討論上去了。


    李潤石在人民黨裏麵上升速度那麽快,這是有原因的。他對共產主義,對實踐論,對矛盾論的掌握水平極高。是黨內公認的理論專家,也是理論聯係實踐的高人。在日本遭到重創,英國還沒有能從一戰中的損失裏麵恢複過來的現在,中國已經擁有實際的優勢。人民黨根本不可能做出讓步,承認英國人對朝鮮事物的主導權。所以漢弗萊爵士深刻感受到李潤石到底是多難對付的談判高手。


    漢弗萊爵士是英國官僚係統裏麵的人,官僚係統的特點是談問題的時候把問題給糾纏到一起,千頭萬緒的事情繞的人頭暈。最後他們把整個事情中所有的最大邊界線都擺到一起來,弄出一個極大的框架出來。


    李潤石則能夠把漢弗萊爵士提出的諸多關係一一理順,把與朝鮮日本之間的戰爭無關的事情都給扔到一邊去,把中國與英國各種關係都給分的極為清晰。漢弗萊爵士感到,人民黨這位外交部長把鬥而不破的這個原則掌握的太高明了。除非英國的對華政策變成無論如何都要打倒人民黨政府,否則的話,他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談判中占到上風。


    談判在不知不覺之間,就變成了列強之間的談判模式。兩個有著自己力量的大國,為了自身的戰略利益,來決定小國的命運。


    漢弗萊爵士發現談判居然發展到這個地步,他很聰明的終止了談判。在離開前,漢弗萊爵士丟下一句話,“我們英國不能接受戰爭繼續下去的結果。戰爭必須到此為止!如果中國方麵不能接受這個要求,那麽我們英國就隻能根據英日同盟條約介入這件事了。”


    對這麽赤裸裸的威脅,李潤石一點都不生氣。這才是英國的真正底線。與以往的大國之間的鬥爭一樣,任何大國都是承認現狀的。現狀是力量的體現。人民黨中央開始的戰略目標就是解放朝鮮北部山區。因為人民海軍的實力不足以壓倒日本。如果中國的海軍能夠壓倒日本,人民黨的目標自然就是解放整個朝鮮。


    中國與日本與英國的角力到此為止,想解放整個朝鮮,就得看朝鮮同誌自己的力量。


    在這件事情上,李潤石很認同人民黨中央的觀點。“寧和明白人打一架,不和糊塗蛋說句話!”英國人是可以談判的,然而朝鮮同誌得知以後的戰爭得他們自己來打的時候,天知道會有什麽表現呢。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赤色黎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緋紅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緋紅之月並收藏赤色黎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