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聽到有大股兵馬向桂陽趕來的消息,王惇就本能的覺得有點不妙,雖然自己前幾天也聽說太史亨已經帶著零陵的兵力去武陵救援了,但一直沒有消息傳來,就讓他有一絲不安,如今再聽到這個消息,他馬上讓士兵將城門關閉,升起吊橋,不管來的是誰,畢竟人馬太多,還是要防備一下的,雖然他也知道若真有大隊的兵馬,自己的這五千人根本就起不了什麽作用,何況桂陽與荊州離得遠,平時的訓練也不是很多!
帶著城中的幾名副將和官吏匆匆來到城頭上,滿城的百姓不知發生了什麽,但還是遠遠的躲在門內偷看,由於是白天,甚至有一部分百姓被關在城外,不知所措!
還未等他安撫百姓,就見遠處煙塵滾滾,顯然人馬已經快到了,城外的百姓大驚,匆忙向兩側閃開,王惇讓弓箭手準備好,緊盯著前方!
來的兵馬裝束根本就不是東吳的,王惇心中頓時涼了半截,僅有的一點希望也化為烏有!一陣陣馬嘶響起,所有的騎兵同時在城外五百米處停了下來,除了煙塵還在飛舞,兵馬卻是靜立當場,王惇大驚,看來這蜀兵的確是訓練有素,如此精良的軍隊,隻怕不是易於之輩,由於還在射程之外,王惇也沒有命令放箭!
煙塵漸消,隻見對方陣中緩緩走出五員大將,當中一人銀盔銀甲,胯下白馬,手持長槍,應該就是主將,左右兩人都是綠袍綠甲,一人應該和關羽有關,另一人卻猜不出來,最邊上兩人也是身材魁梧,騎黑馬之人麵目猙獰,殺氣凜冽,騎紅馬之人雖然年輕,但王惇作為武將,也能從他身上感受到一股強烈的霸氣,尤其是他眼睛看到對方兵器的時候,心中更是咯噔一下,關羽的青龍刀和張飛的蛇矛同時出現!
就在王惇驚疑不定的時候,那幾人已經走到城下,當中之人對他抱拳道:“在下劉封,前來向王大人討杯酒喝,不知大人是否歡迎?”
劉封?王惇更是吃了一驚,這個讓東吳一直吃虧的人怎麽突然出現在荊州?看來蜀軍對南郡是誌在必得,否則也不會劉封親自出馬了,須知其實在蜀軍中若是劉封出征,基本上已經和禦駕親征沒什麽兩樣了!
大敵在前,看看這些武將,再看看他們身後那些蜀兵,王惇雖然不甘心,但也知道這種情形下零陵肯定已經失守了,長沙離此又遠,何況去求援也無濟於事,他也聽出劉封的意思,正在猶豫之際,卻聽城下一聲大喊:“蜀軍欺人太甚,難道看我城中無人嗎?”
王惇聞言不由跺腳道:“大事休矣!”
說話的正是和他一起從山越來東吳的木言,此人也有幾分勇力,和自己不相上下,但就連他也對這幾個將門之後沒有必勝的把握,這家夥不知道深淺,竟然私自出戰,此時想要阻止已經來不及了,索性看看對方的實力吧!
此時木言已經衝出城門,帶著幾百人殺將出去!
劉封見對方還有人殺出,看王惇剛才的表情就知道這家夥是自己衝出來的,左手一揮:“讓王舉來會會他!”
其他幾人和劉封策馬退開,讓出空地!
木言駐馬喝道:“我乃木言,來將通名!”
王舉微一抱拳:“王舉!”
木言對王舉的輕視十分不滿,大喝一聲衝了上去!
王舉的大刀與馬背同樣高度平舉,兩人兵器磕了一下,木言憑借自己的騎術迅速將戰馬挑回,卻見對方大刀竟然在地上拖著前行,刀尖在沙石上發出刺耳的聲音,還以為對讓氣力不濟,心中大喜,揮舞手中長戟刺了過去!
王惇在城上突然看到王舉托刀而走,頓時想起關羽的成名刀法“拖刀計”,心中大驚,剛在城上大喊:“木言不可追擊!”嘴還沒閉上,就見木言一聲驚呼,腦袋被王舉反撩的大刀砍飛,坐騎兀自跟著王舉狂奔十幾丈!
木言帶來的士兵也沒想到木言一招就被對方所斬,紛紛退進城中!
劉封卻也沒有乘機追殺,又和幾人走到城下說道:“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我想大人應該能認清局勢,何必做無謂的抵抗,塗炭生靈?你我共同為光複漢室努力,名垂青史,也不枉將軍一世功名!”
木言被殺,王惇自然知道自己根本沒有抵抗的餘力,何況城中也是匆匆布防,就連木灰滾油這些都沒準備好,本來他是山越人,對效忠哪個勢力看得不是很重,誰有實力就跟著誰,猶豫了半晌,讓士兵放下弓箭,打開城門!
關索低聲道:“這家夥,太沒誌氣了!”
劉封回頭道:“我們是為了統一天下,不是為了殺戮,以後能少殺就盡量不要殺人!”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此時王惇已經帶城中的守將在城門內恭候,劉封幾人帶著士兵進城,安撫王惇等人和城中百姓,除了士兵,其他一概不變,蜀軍也不擾民,對於這些百姓來說,好像什麽也沒發生一樣,有的在家裏的甚至還不知道桂陽已經換成另一個勢力的了!
桂陽府中,劉封對王惇說道:“王將軍能認清大局,使一城百姓免於戰火之災,可見將軍也是愛民如子,這桂陽還是交由將軍來打理!”
王惇沒想到劉封還會讓繼續當桂陽太守,心中感激,連忙道謝!
劉封又道:“如今南郡隻剩下長沙一城,不知將軍有何看法?”
王惇皺眉道:“回王爺,長沙太守乃是孫權從弟孫皎,此人輕財能施,善於交結,軍士愛戴,又愛護百姓,在長沙深得民心,隻怕長沙不能輕易拿下!”
劉封點頭又問:“長沙有多少兵馬?”
王惇答道:“一萬五千到兩萬左右!”
劉封對薑維說道:“此時我軍攻取南郡的消息隻怕已經傳到東吳,長沙定也有了準備,雖然南郡遠離江東,但長沙兵力也不少,即使孫權沒有兵力來救,也不好輕易拿下!”
薑維點頭道:“士兵連日征戰,有些疲憊,不如先修整兩日,再做計議!”
劉封也知道現在不能太急,長沙兵力太多,一口氣吃下的可能性太小,便讓關平去安排士兵休息!
薑維忽然對田宗說道:“田將軍乃是長沙人士,一年前方才離開,對城中情況定然了解一二!”
劉封一聽頓時大喜,有這家夥怎麽剛才沒想起來,趕緊看著他,希望他能提供一點有用線索!
卻見田宇搖搖頭:“若是能有什麽意見,末將早就講了,隻是這孫皎的確治兵有方,我也想不出什麽破綻來,而且時隔兩年,也不知道有沒有變化!”
劉封一想也是,便讓大家退下休息,自己攤開地圖慢慢思索!
薑維說道:“長沙城一麵環水,背後有山阻擋,隻能從南麵和西麵進攻,難道增大了不少啊!”
劉封也有些鬱悶,自己這麽長時間還真的沒打過什麽硬仗,難道這次真的要硬拚?其實雖然他在蜀國,但卻不希望統一天下就將整個中原弄得人丁不旺,國力空虛,後來的五胡亂華隻怕也和三國長時間的內戰有莫大的關係!
薑維轉身坐在一旁,半晌才道:“就算全力攻擊,我們兵力和長沙兵力相當,隻怕沒什麽優勢,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們誘出城來,隻要在外邊,便好辦多了!”
劉封想想這也是最好的辦法了,總比攻城的損失要少些,歎氣道:“看來隻能到時候見機行事了!”說著他站起來拍拍薑維的肩膀:“這幾天東奔西跑的太累了,走,我們到城裏去轉轉,放鬆一下!”
薑維笑道:“也好!”跟著劉封出了太守府。
************
孫皎看著手中的一封密信,忍不住仰天大笑:“哈哈,劉封,這次你的死期到了!”
李允見孫皎突然大笑,忙問道:“將軍,如今南郡僅剩長沙一城,蜀軍馬上就要攻來,將軍為何發笑?”
孫皎掃視了自己身邊的四人,這些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幹將,多年來隨自己出生入死,自從拿下荊州以來,便在長沙鎮守,沒想到蜀軍竟然在半月之間拿下南郡三城,等他們得到消息的時候劉封大軍已經在桂陽出現了,當年攻取南郡可是有他孫皎一大半功勞的,眼看就要被劉封吞並,他豈能罷休?正在計議如何重拾南郡之時,沒想到王惇卻派人送來一份密信,讓他欣喜萬分!
孫皎將手中的信拿給他們:“王將軍投降劉封隻是權宜之計,他已經派人前來送信,隻要我們沿途設伏,等蜀軍撤退之時,王將軍再從桂陽出兵攻擊其後,隻要將劉封擊退,南郡複平矣!”
劉靖聞言道:“如此說來,若是將軍再將南郡拿下,陛下定然高興,如今甘將軍患病不起,水軍大都督就非將軍莫屬了!”
孫皎似乎看到了自己當上大都督的情景,臉上高興,但還是說道:“此戰還需謹慎,何況甘將軍尚在,不可亂言!”
這些人跟著他多年,豈能不了解孫皎的心思?都齊聲祝賀!
李允將書信看完,交給一旁的吳碩:“將軍,若王惇所言是真,當先做準備為是!”
吳碩卻道:“若是這其中有詐怎麽辦?”
孫皎笑道:“王惇已經將劉封前來的人馬、路線等詳細告知,我軍隻要沿途埋伏便可,就算有詐,也不會損失什麽,相反若是能將蜀軍擊敗,卻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張梁此時也將書信看完了,聽孫皎這麽一說,便道:“按照送信的路程來看,劉封大軍已經上路了,若是將軍要依計行事,還請早作安排!”
孫皎似乎已經胸有成竹:“長沙乃是本將軍的地盤,這裏地勢我等都不知道探查過多少遍了,到時候直接出兵便是,你等先派出哨馬日夜打探,隻要劉封進入長沙境內,我們便叫他有來無回!”
眾將一想也是,都下去各自準備!
三日後,劉封率兵馬已經開進長沙,孫皎命張梁守城,其他將領帶兵到城外沿途阻擊!
“報將軍,李將軍的伏兵被蜀軍的哨探發現了,蜀軍從臨湘繞道而進!”
孫皎正在山頭上等消息,沒想到會是這樣,不由怒道:“李允是如何布置的?怎能輕易讓他們發現?”
劉靖忙勸道:“將軍息怒,劉封帶兵鮮有敗績,而且此人用兵出人意料,此次識破我軍的埋伏,也不足為怪,反而可見王將軍所言不假,他從臨湘繞道,那裏水路沼澤甚多,正是我們的好機會啊!”
孫皎大喜道:“若非你提醒我還真忘了,馬上派人將李允部曲調回,你和吳將軍到臨湘野鴨湖一帶設伏,一定不能讓劉封發現,我與李將軍率中軍隨後,一旦劉封中伏,務必便將其全殲!”
劉靖和吳碩領命而去,孫皎又從長沙調集三千人前來,準備和李允部曲組成中軍拿下劉封!
帶著城中的幾名副將和官吏匆匆來到城頭上,滿城的百姓不知發生了什麽,但還是遠遠的躲在門內偷看,由於是白天,甚至有一部分百姓被關在城外,不知所措!
還未等他安撫百姓,就見遠處煙塵滾滾,顯然人馬已經快到了,城外的百姓大驚,匆忙向兩側閃開,王惇讓弓箭手準備好,緊盯著前方!
來的兵馬裝束根本就不是東吳的,王惇心中頓時涼了半截,僅有的一點希望也化為烏有!一陣陣馬嘶響起,所有的騎兵同時在城外五百米處停了下來,除了煙塵還在飛舞,兵馬卻是靜立當場,王惇大驚,看來這蜀兵的確是訓練有素,如此精良的軍隊,隻怕不是易於之輩,由於還在射程之外,王惇也沒有命令放箭!
煙塵漸消,隻見對方陣中緩緩走出五員大將,當中一人銀盔銀甲,胯下白馬,手持長槍,應該就是主將,左右兩人都是綠袍綠甲,一人應該和關羽有關,另一人卻猜不出來,最邊上兩人也是身材魁梧,騎黑馬之人麵目猙獰,殺氣凜冽,騎紅馬之人雖然年輕,但王惇作為武將,也能從他身上感受到一股強烈的霸氣,尤其是他眼睛看到對方兵器的時候,心中更是咯噔一下,關羽的青龍刀和張飛的蛇矛同時出現!
就在王惇驚疑不定的時候,那幾人已經走到城下,當中之人對他抱拳道:“在下劉封,前來向王大人討杯酒喝,不知大人是否歡迎?”
劉封?王惇更是吃了一驚,這個讓東吳一直吃虧的人怎麽突然出現在荊州?看來蜀軍對南郡是誌在必得,否則也不會劉封親自出馬了,須知其實在蜀軍中若是劉封出征,基本上已經和禦駕親征沒什麽兩樣了!
大敵在前,看看這些武將,再看看他們身後那些蜀兵,王惇雖然不甘心,但也知道這種情形下零陵肯定已經失守了,長沙離此又遠,何況去求援也無濟於事,他也聽出劉封的意思,正在猶豫之際,卻聽城下一聲大喊:“蜀軍欺人太甚,難道看我城中無人嗎?”
王惇聞言不由跺腳道:“大事休矣!”
說話的正是和他一起從山越來東吳的木言,此人也有幾分勇力,和自己不相上下,但就連他也對這幾個將門之後沒有必勝的把握,這家夥不知道深淺,竟然私自出戰,此時想要阻止已經來不及了,索性看看對方的實力吧!
此時木言已經衝出城門,帶著幾百人殺將出去!
劉封見對方還有人殺出,看王惇剛才的表情就知道這家夥是自己衝出來的,左手一揮:“讓王舉來會會他!”
其他幾人和劉封策馬退開,讓出空地!
木言駐馬喝道:“我乃木言,來將通名!”
王舉微一抱拳:“王舉!”
木言對王舉的輕視十分不滿,大喝一聲衝了上去!
王舉的大刀與馬背同樣高度平舉,兩人兵器磕了一下,木言憑借自己的騎術迅速將戰馬挑回,卻見對方大刀竟然在地上拖著前行,刀尖在沙石上發出刺耳的聲音,還以為對讓氣力不濟,心中大喜,揮舞手中長戟刺了過去!
王惇在城上突然看到王舉托刀而走,頓時想起關羽的成名刀法“拖刀計”,心中大驚,剛在城上大喊:“木言不可追擊!”嘴還沒閉上,就見木言一聲驚呼,腦袋被王舉反撩的大刀砍飛,坐騎兀自跟著王舉狂奔十幾丈!
木言帶來的士兵也沒想到木言一招就被對方所斬,紛紛退進城中!
劉封卻也沒有乘機追殺,又和幾人走到城下說道:“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我想大人應該能認清局勢,何必做無謂的抵抗,塗炭生靈?你我共同為光複漢室努力,名垂青史,也不枉將軍一世功名!”
木言被殺,王惇自然知道自己根本沒有抵抗的餘力,何況城中也是匆匆布防,就連木灰滾油這些都沒準備好,本來他是山越人,對效忠哪個勢力看得不是很重,誰有實力就跟著誰,猶豫了半晌,讓士兵放下弓箭,打開城門!
關索低聲道:“這家夥,太沒誌氣了!”
劉封回頭道:“我們是為了統一天下,不是為了殺戮,以後能少殺就盡量不要殺人!”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此時王惇已經帶城中的守將在城門內恭候,劉封幾人帶著士兵進城,安撫王惇等人和城中百姓,除了士兵,其他一概不變,蜀軍也不擾民,對於這些百姓來說,好像什麽也沒發生一樣,有的在家裏的甚至還不知道桂陽已經換成另一個勢力的了!
桂陽府中,劉封對王惇說道:“王將軍能認清大局,使一城百姓免於戰火之災,可見將軍也是愛民如子,這桂陽還是交由將軍來打理!”
王惇沒想到劉封還會讓繼續當桂陽太守,心中感激,連忙道謝!
劉封又道:“如今南郡隻剩下長沙一城,不知將軍有何看法?”
王惇皺眉道:“回王爺,長沙太守乃是孫權從弟孫皎,此人輕財能施,善於交結,軍士愛戴,又愛護百姓,在長沙深得民心,隻怕長沙不能輕易拿下!”
劉封點頭又問:“長沙有多少兵馬?”
王惇答道:“一萬五千到兩萬左右!”
劉封對薑維說道:“此時我軍攻取南郡的消息隻怕已經傳到東吳,長沙定也有了準備,雖然南郡遠離江東,但長沙兵力也不少,即使孫權沒有兵力來救,也不好輕易拿下!”
薑維點頭道:“士兵連日征戰,有些疲憊,不如先修整兩日,再做計議!”
劉封也知道現在不能太急,長沙兵力太多,一口氣吃下的可能性太小,便讓關平去安排士兵休息!
薑維忽然對田宗說道:“田將軍乃是長沙人士,一年前方才離開,對城中情況定然了解一二!”
劉封一聽頓時大喜,有這家夥怎麽剛才沒想起來,趕緊看著他,希望他能提供一點有用線索!
卻見田宇搖搖頭:“若是能有什麽意見,末將早就講了,隻是這孫皎的確治兵有方,我也想不出什麽破綻來,而且時隔兩年,也不知道有沒有變化!”
劉封一想也是,便讓大家退下休息,自己攤開地圖慢慢思索!
薑維說道:“長沙城一麵環水,背後有山阻擋,隻能從南麵和西麵進攻,難道增大了不少啊!”
劉封也有些鬱悶,自己這麽長時間還真的沒打過什麽硬仗,難道這次真的要硬拚?其實雖然他在蜀國,但卻不希望統一天下就將整個中原弄得人丁不旺,國力空虛,後來的五胡亂華隻怕也和三國長時間的內戰有莫大的關係!
薑維轉身坐在一旁,半晌才道:“就算全力攻擊,我們兵力和長沙兵力相當,隻怕沒什麽優勢,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們誘出城來,隻要在外邊,便好辦多了!”
劉封想想這也是最好的辦法了,總比攻城的損失要少些,歎氣道:“看來隻能到時候見機行事了!”說著他站起來拍拍薑維的肩膀:“這幾天東奔西跑的太累了,走,我們到城裏去轉轉,放鬆一下!”
薑維笑道:“也好!”跟著劉封出了太守府。
************
孫皎看著手中的一封密信,忍不住仰天大笑:“哈哈,劉封,這次你的死期到了!”
李允見孫皎突然大笑,忙問道:“將軍,如今南郡僅剩長沙一城,蜀軍馬上就要攻來,將軍為何發笑?”
孫皎掃視了自己身邊的四人,這些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幹將,多年來隨自己出生入死,自從拿下荊州以來,便在長沙鎮守,沒想到蜀軍竟然在半月之間拿下南郡三城,等他們得到消息的時候劉封大軍已經在桂陽出現了,當年攻取南郡可是有他孫皎一大半功勞的,眼看就要被劉封吞並,他豈能罷休?正在計議如何重拾南郡之時,沒想到王惇卻派人送來一份密信,讓他欣喜萬分!
孫皎將手中的信拿給他們:“王將軍投降劉封隻是權宜之計,他已經派人前來送信,隻要我們沿途設伏,等蜀軍撤退之時,王將軍再從桂陽出兵攻擊其後,隻要將劉封擊退,南郡複平矣!”
劉靖聞言道:“如此說來,若是將軍再將南郡拿下,陛下定然高興,如今甘將軍患病不起,水軍大都督就非將軍莫屬了!”
孫皎似乎看到了自己當上大都督的情景,臉上高興,但還是說道:“此戰還需謹慎,何況甘將軍尚在,不可亂言!”
這些人跟著他多年,豈能不了解孫皎的心思?都齊聲祝賀!
李允將書信看完,交給一旁的吳碩:“將軍,若王惇所言是真,當先做準備為是!”
吳碩卻道:“若是這其中有詐怎麽辦?”
孫皎笑道:“王惇已經將劉封前來的人馬、路線等詳細告知,我軍隻要沿途埋伏便可,就算有詐,也不會損失什麽,相反若是能將蜀軍擊敗,卻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張梁此時也將書信看完了,聽孫皎這麽一說,便道:“按照送信的路程來看,劉封大軍已經上路了,若是將軍要依計行事,還請早作安排!”
孫皎似乎已經胸有成竹:“長沙乃是本將軍的地盤,這裏地勢我等都不知道探查過多少遍了,到時候直接出兵便是,你等先派出哨馬日夜打探,隻要劉封進入長沙境內,我們便叫他有來無回!”
眾將一想也是,都下去各自準備!
三日後,劉封率兵馬已經開進長沙,孫皎命張梁守城,其他將領帶兵到城外沿途阻擊!
“報將軍,李將軍的伏兵被蜀軍的哨探發現了,蜀軍從臨湘繞道而進!”
孫皎正在山頭上等消息,沒想到會是這樣,不由怒道:“李允是如何布置的?怎能輕易讓他們發現?”
劉靖忙勸道:“將軍息怒,劉封帶兵鮮有敗績,而且此人用兵出人意料,此次識破我軍的埋伏,也不足為怪,反而可見王將軍所言不假,他從臨湘繞道,那裏水路沼澤甚多,正是我們的好機會啊!”
孫皎大喜道:“若非你提醒我還真忘了,馬上派人將李允部曲調回,你和吳將軍到臨湘野鴨湖一帶設伏,一定不能讓劉封發現,我與李將軍率中軍隨後,一旦劉封中伏,務必便將其全殲!”
劉靖和吳碩領命而去,孫皎又從長沙調集三千人前來,準備和李允部曲組成中軍拿下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