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眼前的老頭便是三國第一劍師王越,劉封也十分高興,和他談了許久!原來王越自從得知自己不受重用是被弟子暗中做了手腳之後,便心灰意懶,隱居於潼關,上月在路上見到這個刺客形跡可疑,不似遊學之人,閑來無事,便一路跟隨到冀城,沒想到是來刺殺劉封的!而且所用的劍法都是王越所授,肯定是魏國派來的刺客,曹叡竟然會使出這樣卑鄙的手段!不過見到這位三國另類高人,倒是讓劉封有些意外,王越也被劉封的氣度折服,知道自己收養的弟子在蜀軍任職,也十分欣慰,一直聊到天亮王越才告辭而去!
孫禮對自己的疏忽自責不已,劉封又寬慰了幾句,洗漱後便向薑維家中而來!
薑維上次離家時便托人找了一對夫婦照顧自己的母親,又有縣令的特別吩咐,他母親倒還過得開心,隻是有時候會思念兒子!
家院得了薑維的吩咐一大早就在門口等候,見劉封等人到來,連忙領進屋裏!
薑維和老母俱在,劉封上前行禮道:“伯母大人在上,小侄有禮了!”
老人臉上笑開了花,連連說道:“你是王爺,能到我家裏來,老婆子就很高興了,不必如此多禮!”
劉封笑道:“我與伯約同拜丞相為師,伯母自然是長輩,行禮應當!”
薑維也被劉封的行為感動,忙攙著老母親將劉封讓進裏屋,其他人在院內休息!
“我兒棄暗投明,如今也算略有功名,若是有不到之初,還望王爺擔待一二!”薑母對劉封的到來很是高興,最起碼麵子賺足了!
劉封答道:“伯母放心,伯約之才勝我十倍,斷不會有差池的!”
薑母搖頭笑道:“王爺謬讚了,我兒雖自幼聰穎,但也心高氣傲,隻怕將來是要吃虧的!”
薑維一旁捶著老母的肩膀一邊說道:“母親說哪裏話來?”
正說笑間卻見門口來了個十五六的年輕人,還是個小帥哥呢,大大的眼睛,尤其一雙眉毛又濃又黑,站在門口盯著劉封問道:“你便是劉封麽?”
“放肆!何人如此大膽?”孫禮本來就被昨晚的事弄得十分狼狽,沒想到現在又出現個不懂禮數的家夥,不禁怒火中燒!
劉封抬手止住要過來的孫禮,對著年輕人笑道:“我正是劉封,你叫什麽啊?”
年輕人剛要答話,從後麵又跑過來一人,一把拉住他的胳膊急道:“阿鴦,伯約說有客人,你怎麽還出來搗亂?”說著就要把他拉走!
那年輕人似乎力氣挺大,站在當地紋絲不動,自顧說道:“我叫文鴦!”
“文鴦?”劉封騰地一下站起來指著他問道:“你便是文鴦?”這可是三國後期的猛將啊,不過他是文欽的兒子,怎麽跑到薑維家中來了?
三國之中姓文的本來極少,薑維看劉封未見過文鴦卻如此失態,還以為他猜到了文鴦的身份,忙起身說道:“師兄,此人確是揚州刺史文欽之子,隻因來的突然,還未向你說明情況,真是……”
還沒說完話卻見劉封自己先笑起來,雖然不知道薑維和這家夥有什麽關係,若是能把這家夥挖過來,那豈不是賺大了,想到此處不由自己先笑了,卻不知嚇到了一旁的人!
薑母見此還以為劉封怪他們知情不報,畢竟兩國交戰,來的又是魏國重臣的人,他們藏匿不報,可是死罪!想到此處忙起身拉住劉封的衣袖說道:“此事全是老朽之過,伯約剛入家門,與他無關!”
劉封一看眾人的神色馬上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笑道:“諸位多慮了,我劉封豈是這種捕風捉影之人?就算他是文欽之子又如何?”
那人乘此機會忙將文鴦拉走,眾人才算鬆了一口氣!
劉封怎麽也想不通這其中的道理,便問薑維:“為何文欽之子會來冀城?”
薑維好像有些尷尬,隻好歎了一口氣,卻聽薑母說道:“說來也是命運弄人,亡夫年輕之時曾與文欽交情深厚,後來又恰是我兩家同時有喜,兩人約定後人若同性便結為八拜或金蘭之交,若是異性便結為連理之好!”
劉封聞言心中竊喜,若是文鴦和薑維結為兄弟,那機會便大大的有了,當下說道:“照此說來文鴦此來是為了完成父輩之約,與伯約結拜的吧?”
薑母見劉封如此說,也有些意外,搖頭道:“王爺誤會了,這文鴦並非文欽長子,文欽之妻與我同年所生的乃是一男一女,文鴛還有一女兄,名喚文鴛!雖然我兩家早有婚約,但如今各為其主,所以…….”說到這裏也不由歎了口氣!
劉封也想到此時不同彼時,十幾年前三國紛亂,勢力格局不太明顯,就算明顯涼州也是魏國境內,如今卻大大不同了,便問道:“那文家此來是何用意?”心中頓時有種不妙的感覺!
薑母歎氣道:“本來這樁婚事也就算不了了之了,隻是文欽感念亡夫當年情誼,便差遣家人前來商議退婚之事,隻因小公子年少好奇,非要跟了出來,本來以為此事無人知曉,沒想到卻在這裏碰到王爺!”
果然和他擔憂的一樣,劉封頓時從喜悅變成了憂慮,要是沒遇到也就算了,偏偏要看著這樣一員虎將從自己眼皮下溜走,心裏十分不甘!
薑維看劉封的神色以為劉封擔心他的想法,起身說道:“師兄不必多慮,維自拜先生為師、結識將軍以來,已深知大義,不會因此而猶疑不決的!”
誰知劉封卻看著門外說了一句讓他意想不到的話:“這婚不能退啊!”
“啊?”薑維和他母親都奇怪的看著劉封,不知道他為何有此一說!
正在這時卻聽門外一陣嘈雜,孫禮等人也馬上按劍而立,生怕再出什麽意外!
不一時進來一位皂衣捕快,進了大院向孫禮行禮道:“冀城縣令叩見王爺!”
孫禮回身看劉封點頭,對那人說道:“讓他進來!”
隻見一個三十上下的縣令束發趨步而進,徑直走到堂前跪拜道:“冀城縣令馬經拜見王爺!”
劉封對太守說道:“馬縣令不必多禮,為何如此模樣?”
馬經垂首答道:“燕王大駕光臨,卑職不僅不知,昨夜又讓王爺受驚,實乃死罪,特地前來請罪!”
劉封想想昨晚的事情也是隱瞞不住的,隻好說道:“本王也隻是路過,沿途並未通知爾等,昨夜之事實出意外,也怨不得你,恕你無罪!”
馬經舒了一口氣,答道:“謝王爺開恩,卑職定當為國效力,萬死不辭!卑職已於府中備下薄酒為王爺接風壓驚,請燕王萬勿推辭!”
劉封知道推辭不掉,隻好答道:“本王與伯約下午便來拜訪,你先下去吧,不可延誤了公務!”
馬經見劉封答應,心中安定大半,告退而去!
薑維這才問道:“昨夜發生何事?”
劉封隻好把昨晚的事情向薑維說了一半,隻說的薑維神魂俱驚,若是劉封這次出了什麽事,完全是因為自己回家探親引起,那罪過可就大了,還好化險為夷!
劉封也知道薑維所想,笑著安慰他:“此事怪不得任何人,過去就過去了,日後多加小心便是,不必再提!”
薑維知道多說無益,暗下決心要用行動來報答劉封,想到劉封剛才說過的話,問道:“剛才師兄所言婚事不能退,是何道理?”
劉封和幾人重新落座,說道:“實不相瞞,以伯約看來,文鴦此人如何?”
薑維愣了一下,馬上明白了劉封的意思:“沒想到師兄思慮如此之深,文鴦雖尚未成年,卻實有大將之才,萬夫不當之勇,我看他氣力不在我之下!”
劉封理所當然的點點頭:“我看他將來必是一員虎將,隻是不能為我所用!”
想到文欽在曹軍中的低位,要把文鴦挖過來,的確可能性很小,一時之間兩人都是一籌莫展,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
劉封又問:“文欽可還有子嗣?”
薑維答道:“共有三子,除文鴛、文鴦外,尚有一子名喚文虎,隻有十餘歲!”
劉封點點頭:“虎父無犬子,文鴦如此厲害,文虎將來也不會太差!”越說心中越是覺得可惜,奈何人挖不過來,隻急的劉封心中癢癢的!
文欽也算是魏國老臣,對曹家可是忠心耿耿,好像到了司馬師篡位的時候才領兵造反,光從這一點上看,讓文欽反曹是不可能的,但又等不到司馬家的人造反的時候,何況那時候文欽一家遠在揚州,劉封也是鞭長莫及!
正在此時又聽一陣馬蹄聲響,一會門外走進一人,卻不是冀城縣令的人,隻見來人走到孫禮跟前抱拳道:“成都有書信送到,請孫將軍轉達!”
能認得孫禮,應該是軍中之人,孫禮接過書信,那人告辭離去!
孫禮將書信送來,劉封打開一看,一封是家書,諸葛果寫的,暫時收起,另一封是諸葛亮的書信!
劉封看完遞給薑維:“看來魏國和東吳都有動靜了,老師已經動身前往荊州,讓我等到長安主持大局!”
薑維看完書信點頭說道:“眼下時局尚不明朗,不知道孫權得了魏國什麽好處,居然放棄揚州,又來打荊州的主意!”
劉封笑道:“荊州有二叔鎮守,又有老師前去相助,料無大礙,何況老師信上說荊州他已然做了準備,讓我們不必分心,東吳不足慮也!”
薑維突然想起什麽,說道:“師兄當年弘農會盟之時曾說對曹叡動了手腳,早就聽說曹叡體弱多病,估計時日不多!繼位者乃是曹芳,年紀尚幼,不能主持大事,我看托孤之人無非曹真、司馬懿幾人,司馬向有不臣之心,大臣不和,便是我們的機會!”
劉封點點頭:“暫時也隻能這樣了,潼關有滿寵把守,要想攻破,的確不易,眼下都是僵持階段,我們隨機應變就是了!”說到此處又想起文鴦的事來,就像是到嘴的肉,偏偏又吃不到,隻有幹著急,歎氣道:“隻是文鴦這樣的人才要是走失了,也是損失啊!”
薑維也一時想不到好辦法,隻好苦笑一聲!
劉封拍了一下巴掌,長出一口氣:“辦法總會有的,反正文鴦這兩天也不回去,我們先去縣衙,再思良策!”
薑維總是被劉封這種沒來由的自信折服,而且每次劉封都會搞出個出人意料的結果來,也不能說是亂講大話,人家畢竟是有資本的,當下安排老母先去休息,自己跟著劉封向縣衙而去!
孫禮對自己的疏忽自責不已,劉封又寬慰了幾句,洗漱後便向薑維家中而來!
薑維上次離家時便托人找了一對夫婦照顧自己的母親,又有縣令的特別吩咐,他母親倒還過得開心,隻是有時候會思念兒子!
家院得了薑維的吩咐一大早就在門口等候,見劉封等人到來,連忙領進屋裏!
薑維和老母俱在,劉封上前行禮道:“伯母大人在上,小侄有禮了!”
老人臉上笑開了花,連連說道:“你是王爺,能到我家裏來,老婆子就很高興了,不必如此多禮!”
劉封笑道:“我與伯約同拜丞相為師,伯母自然是長輩,行禮應當!”
薑維也被劉封的行為感動,忙攙著老母親將劉封讓進裏屋,其他人在院內休息!
“我兒棄暗投明,如今也算略有功名,若是有不到之初,還望王爺擔待一二!”薑母對劉封的到來很是高興,最起碼麵子賺足了!
劉封答道:“伯母放心,伯約之才勝我十倍,斷不會有差池的!”
薑母搖頭笑道:“王爺謬讚了,我兒雖自幼聰穎,但也心高氣傲,隻怕將來是要吃虧的!”
薑維一旁捶著老母的肩膀一邊說道:“母親說哪裏話來?”
正說笑間卻見門口來了個十五六的年輕人,還是個小帥哥呢,大大的眼睛,尤其一雙眉毛又濃又黑,站在門口盯著劉封問道:“你便是劉封麽?”
“放肆!何人如此大膽?”孫禮本來就被昨晚的事弄得十分狼狽,沒想到現在又出現個不懂禮數的家夥,不禁怒火中燒!
劉封抬手止住要過來的孫禮,對著年輕人笑道:“我正是劉封,你叫什麽啊?”
年輕人剛要答話,從後麵又跑過來一人,一把拉住他的胳膊急道:“阿鴦,伯約說有客人,你怎麽還出來搗亂?”說著就要把他拉走!
那年輕人似乎力氣挺大,站在當地紋絲不動,自顧說道:“我叫文鴦!”
“文鴦?”劉封騰地一下站起來指著他問道:“你便是文鴦?”這可是三國後期的猛將啊,不過他是文欽的兒子,怎麽跑到薑維家中來了?
三國之中姓文的本來極少,薑維看劉封未見過文鴦卻如此失態,還以為他猜到了文鴦的身份,忙起身說道:“師兄,此人確是揚州刺史文欽之子,隻因來的突然,還未向你說明情況,真是……”
還沒說完話卻見劉封自己先笑起來,雖然不知道薑維和這家夥有什麽關係,若是能把這家夥挖過來,那豈不是賺大了,想到此處不由自己先笑了,卻不知嚇到了一旁的人!
薑母見此還以為劉封怪他們知情不報,畢竟兩國交戰,來的又是魏國重臣的人,他們藏匿不報,可是死罪!想到此處忙起身拉住劉封的衣袖說道:“此事全是老朽之過,伯約剛入家門,與他無關!”
劉封一看眾人的神色馬上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笑道:“諸位多慮了,我劉封豈是這種捕風捉影之人?就算他是文欽之子又如何?”
那人乘此機會忙將文鴦拉走,眾人才算鬆了一口氣!
劉封怎麽也想不通這其中的道理,便問薑維:“為何文欽之子會來冀城?”
薑維好像有些尷尬,隻好歎了一口氣,卻聽薑母說道:“說來也是命運弄人,亡夫年輕之時曾與文欽交情深厚,後來又恰是我兩家同時有喜,兩人約定後人若同性便結為八拜或金蘭之交,若是異性便結為連理之好!”
劉封聞言心中竊喜,若是文鴦和薑維結為兄弟,那機會便大大的有了,當下說道:“照此說來文鴦此來是為了完成父輩之約,與伯約結拜的吧?”
薑母見劉封如此說,也有些意外,搖頭道:“王爺誤會了,這文鴦並非文欽長子,文欽之妻與我同年所生的乃是一男一女,文鴛還有一女兄,名喚文鴛!雖然我兩家早有婚約,但如今各為其主,所以…….”說到這裏也不由歎了口氣!
劉封也想到此時不同彼時,十幾年前三國紛亂,勢力格局不太明顯,就算明顯涼州也是魏國境內,如今卻大大不同了,便問道:“那文家此來是何用意?”心中頓時有種不妙的感覺!
薑母歎氣道:“本來這樁婚事也就算不了了之了,隻是文欽感念亡夫當年情誼,便差遣家人前來商議退婚之事,隻因小公子年少好奇,非要跟了出來,本來以為此事無人知曉,沒想到卻在這裏碰到王爺!”
果然和他擔憂的一樣,劉封頓時從喜悅變成了憂慮,要是沒遇到也就算了,偏偏要看著這樣一員虎將從自己眼皮下溜走,心裏十分不甘!
薑維看劉封的神色以為劉封擔心他的想法,起身說道:“師兄不必多慮,維自拜先生為師、結識將軍以來,已深知大義,不會因此而猶疑不決的!”
誰知劉封卻看著門外說了一句讓他意想不到的話:“這婚不能退啊!”
“啊?”薑維和他母親都奇怪的看著劉封,不知道他為何有此一說!
正在這時卻聽門外一陣嘈雜,孫禮等人也馬上按劍而立,生怕再出什麽意外!
不一時進來一位皂衣捕快,進了大院向孫禮行禮道:“冀城縣令叩見王爺!”
孫禮回身看劉封點頭,對那人說道:“讓他進來!”
隻見一個三十上下的縣令束發趨步而進,徑直走到堂前跪拜道:“冀城縣令馬經拜見王爺!”
劉封對太守說道:“馬縣令不必多禮,為何如此模樣?”
馬經垂首答道:“燕王大駕光臨,卑職不僅不知,昨夜又讓王爺受驚,實乃死罪,特地前來請罪!”
劉封想想昨晚的事情也是隱瞞不住的,隻好說道:“本王也隻是路過,沿途並未通知爾等,昨夜之事實出意外,也怨不得你,恕你無罪!”
馬經舒了一口氣,答道:“謝王爺開恩,卑職定當為國效力,萬死不辭!卑職已於府中備下薄酒為王爺接風壓驚,請燕王萬勿推辭!”
劉封知道推辭不掉,隻好答道:“本王與伯約下午便來拜訪,你先下去吧,不可延誤了公務!”
馬經見劉封答應,心中安定大半,告退而去!
薑維這才問道:“昨夜發生何事?”
劉封隻好把昨晚的事情向薑維說了一半,隻說的薑維神魂俱驚,若是劉封這次出了什麽事,完全是因為自己回家探親引起,那罪過可就大了,還好化險為夷!
劉封也知道薑維所想,笑著安慰他:“此事怪不得任何人,過去就過去了,日後多加小心便是,不必再提!”
薑維知道多說無益,暗下決心要用行動來報答劉封,想到劉封剛才說過的話,問道:“剛才師兄所言婚事不能退,是何道理?”
劉封和幾人重新落座,說道:“實不相瞞,以伯約看來,文鴦此人如何?”
薑維愣了一下,馬上明白了劉封的意思:“沒想到師兄思慮如此之深,文鴦雖尚未成年,卻實有大將之才,萬夫不當之勇,我看他氣力不在我之下!”
劉封理所當然的點點頭:“我看他將來必是一員虎將,隻是不能為我所用!”
想到文欽在曹軍中的低位,要把文鴦挖過來,的確可能性很小,一時之間兩人都是一籌莫展,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
劉封又問:“文欽可還有子嗣?”
薑維答道:“共有三子,除文鴛、文鴦外,尚有一子名喚文虎,隻有十餘歲!”
劉封點點頭:“虎父無犬子,文鴦如此厲害,文虎將來也不會太差!”越說心中越是覺得可惜,奈何人挖不過來,隻急的劉封心中癢癢的!
文欽也算是魏國老臣,對曹家可是忠心耿耿,好像到了司馬師篡位的時候才領兵造反,光從這一點上看,讓文欽反曹是不可能的,但又等不到司馬家的人造反的時候,何況那時候文欽一家遠在揚州,劉封也是鞭長莫及!
正在此時又聽一陣馬蹄聲響,一會門外走進一人,卻不是冀城縣令的人,隻見來人走到孫禮跟前抱拳道:“成都有書信送到,請孫將軍轉達!”
能認得孫禮,應該是軍中之人,孫禮接過書信,那人告辭離去!
孫禮將書信送來,劉封打開一看,一封是家書,諸葛果寫的,暫時收起,另一封是諸葛亮的書信!
劉封看完遞給薑維:“看來魏國和東吳都有動靜了,老師已經動身前往荊州,讓我等到長安主持大局!”
薑維看完書信點頭說道:“眼下時局尚不明朗,不知道孫權得了魏國什麽好處,居然放棄揚州,又來打荊州的主意!”
劉封笑道:“荊州有二叔鎮守,又有老師前去相助,料無大礙,何況老師信上說荊州他已然做了準備,讓我們不必分心,東吳不足慮也!”
薑維突然想起什麽,說道:“師兄當年弘農會盟之時曾說對曹叡動了手腳,早就聽說曹叡體弱多病,估計時日不多!繼位者乃是曹芳,年紀尚幼,不能主持大事,我看托孤之人無非曹真、司馬懿幾人,司馬向有不臣之心,大臣不和,便是我們的機會!”
劉封點點頭:“暫時也隻能這樣了,潼關有滿寵把守,要想攻破,的確不易,眼下都是僵持階段,我們隨機應變就是了!”說到此處又想起文鴦的事來,就像是到嘴的肉,偏偏又吃不到,隻有幹著急,歎氣道:“隻是文鴦這樣的人才要是走失了,也是損失啊!”
薑維也一時想不到好辦法,隻好苦笑一聲!
劉封拍了一下巴掌,長出一口氣:“辦法總會有的,反正文鴦這兩天也不回去,我們先去縣衙,再思良策!”
薑維總是被劉封這種沒來由的自信折服,而且每次劉封都會搞出個出人意料的結果來,也不能說是亂講大話,人家畢竟是有資本的,當下安排老母先去休息,自己跟著劉封向縣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