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諸位!!!新年新氣象·~~~


    ——————————————————————————————


    孫權斜偎在寬大的龍椅上,抬眼看見眼前有些斑駁的案幾,桌子的右上角缺了一片,平齊的缺口顯得有些陳舊,見證了諸多滄桑的歲月!這個案幾正是當年赤壁大戰之前他為了警告那些主降的文武一劍砍掉的,正是有了當年周瑜的智謀和自己的決斷,才有了東吳今天的成績,保住了父親及兄長辛苦積攢的基業!他一直不讓換掉這張桌子,正是時刻提醒自己和眾臣,東吳大業不可輕易而廢!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兄長的話仿佛又在耳邊響起,心中不由歎了口氣,難道我就真的不能開疆擴土、永葆孫家大業嗎?當年兄長憑借一己之力坐擁八十一郡,這麽多年過去了,周瑜病逝、張昭物故、魯肅老去,又舉薦呂蒙為大都督,當真是有大將之才,白衣渡江一舉奪取荊州,奈何天不與孫家,憑空跳出來一個劉封,天下大勢驟然變化,風雲難測,蜀軍反而拿下了雍、涼二州,襲取襄陽,到頭來東吳呂蒙英年早逝,自己手裏還是八十一郡,真不知是喜還是憂,想到劉封,孫權沒來由的臉皮一跳,看著站立兩邊的文武,緩聲問道:“兵馬可曾備齊?”


    “回陛下!”司馬呂據出列答道:“兵馬具已備齊,大都督已經誓師出征,江夏、柴桑二郡各有兩萬兵馬從前接應!”


    孫權點點頭:“有伯言親自掛帥,朕心甚安,荊州可有消息傳來?”


    “荊州兵馬日夜操練,並無異動,據細作來報,諸葛亮已於半月前離開成都,隻恐是往荊州而來!”呂據不敢隱瞞,據實回答。


    “哼!”孫權冷哼一聲:“塚中枯骨而已,我東吳水軍豈能是他草草之輩能比?諸葛村夫縱有奇計,奈何水軍遠不及吾等,大江之上,能奈我何?”


    “陛下!”丞相顧雍忙道:“蜀軍雖不擅水戰,但荊州水軍亦不可小覷,荊州有關羽坐鎮,又有蔣壹兄弟訓練水軍,萬不可輕敵啊!”


    孫權猛地一下坐起來,大聲叱道:“背敵之人,不提還則罷了,此二人朕恨不得挖心挫骨方解心頭之恨,今日愛卿提起,朕也正好讓他們看看,東吳水軍並非一成不變,定要將二人活捉綁縛於此!”


    顧雍見孫權發怒,知道不可力勸,黯然退下!


    沉默了一下,孫權又道:“朕知元歎之心,但有伯言親征,諸位愛卿就不必過於擔憂了!”


    文武大臣聞言鬆了口氣,紛紛稱是!


    侍監正好準備宣布退朝,不料朝堂外一陣吵鬧,隻見衝進來的是八百裏加急文書傳令,傳令官跪拜在地:“吾皇萬歲,今有會稽八百裏加急文書送到!”


    會稽?孫權愣了一下,下麵文武心中也隱隱有些不安!隻見孫權拿著文書拆開看了一下,突然拍到案幾上怒聲喝道:“偏國小民,安敢欺吾?”


    眾人正不知何故,卻見一人出列言道:“敢問陛下,可是山越有所異動?”


    孫權抬眼一看,正是中書令虞翻,微微點了一下頭!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朝堂內嗡嗡一片響,惹得孫權一陣心煩意亂,揮手問道:“好了好了,眾愛卿有何良策應對?”


    “不知情報上可曾說明有多少山越兵馬出動?”說話的還是虞翻,其他人隻好停下討論,各自思索退敵之計!


    “足有五萬兵馬!”孫權咬牙答道,說實話雖然他心中對山越軍不以為然,雖然五萬人馬也不是少數,但山越軍裝備不良,又無大將統帥,都是散兵遊勇,各自作戰,若是平日,倒好應對,但要緊的是現在全軍開往荊州,能抽調的兵力太少,一時間他還真沒什麽好辦法!


    呂據見無人答話,隻好出列:“陛下,山越軍大舉進攻,可能會襲擾會稽、柴桑兩郡之地,於我軍後方大大不利,如今大軍出征在即,國內並無充足兵馬可供調動,不如讓陸伯言暫緩行軍,待到平定山越,再圖荊州亦為未晚也!”


    呂據言畢,頓時大部分人點頭讚同,看得孫權心中十分冒火,但又不能發作,隻好一言不發,看有沒有不同的辦法,大軍剛剛開拔就要撤回,開什麽玩笑?


    “呂司馬所言雖然穩妥,但微臣以為王師剛發,便要回撤,不僅影響士氣,亦會被人淪為笑柄!”雖然不同意孫權勞師遠征,但在這種時候,便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顧雍也隻好從現實角度出發,一步一步解決問題了!


    “哦?”孫權見顧雍本來不讚成他出兵,現在又為自己出謀劃策,不禁暗自點頭,果然能從大局考慮,這才是自己的股肱之臣,連忙問道:“元歎有何良策?”


    顧雍奏道:“回陛下,今大軍出征,尚未開戰便蓄而不發,對士氣影響甚大,百害而無一利也!山越兵馬雖多,多為烏合之眾,又無糧草後繼補充,隻需遣一上將帶兵前往征討,待山越劫掠不成,不出三月,定然兵糧不足,其兵自退也!”


    孫權聞言喜道:“愛卿所言,甚合朕意!但伯言已然帶兵出征,國中又無多餘兵馬,如之奈何?”


    顧雍早有準備,當下回奏:“山越此次兵馬五萬,陛下隻需發精兵三萬,便可除此禍端!可令柴桑先前準備的兩萬兵馬先行征討山越,待事後作為援軍前往荊州,再從會稽等鄰近郡縣調集一萬精兵即可!”


    “好!”孫權龍心大悅,不滿的掃了一下其他文武,繼續問道:“不知何人為將?”


    “陛下知人善任,還請陛下定奪!”顧雍低頭答道,其實孫權也是一時著急,隻要自己稍微提醒一下,孫權肯定也有了計較,顧雍作為東吳第一大臣,這點眼光還是有的,何況隨便舉薦統兵大將,實在是朝中大忌,他也沒必要出這個頭,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莫名其妙的得罪了哪個家族!要知道東吳家族體係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今雖然顧家得勢,但張、陸、朱等其他幾大家族也都是三朝重臣,底蘊深厚,萬不得已,還是不要摻和進去,這點四大家族雖然都在暗中較勁,但也形成了一個默契,很少互相打壓!


    果然孫權長笑一聲,言道:“元歎知朕也!朕觀老將軍程普之子程武有大將之才,又為柴桑郡守,命他出征,再合適不過,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孫權都親自點名了,誰還敢冒頭去反駁,大家都紛紛附和!


    乘著孫權的興頭,一人出列奏道:“陛下,諸葛子瑜長子諸葛恪熟讀兵法,才智不下於其父也,不若拜為隨軍參讚,定能相助程將軍成奇功!”


    孫權一看原來是張紘之子張靖,他對諸葛恪的才名也略有耳聞,此時諸葛瑾臥病在床,久疏朝綱,若是能提拔其後代,也算是對他的一些安慰吧,當下點頭道:“就依愛卿所奏,封程武為討越將軍,諸葛恪為隨軍參讚,明日便往柴桑回合,共討山越賊人!”


    張靖連忙謝恩:“謝陛下!我大吳皇恩浩蕩,此去天威隆隆,定能一掃山越!”張靖心中暗喜,如今張家他父親張紘病逝,實力大不如前,諸葛瑾雖為外族,但在東吳經營幾十年,又有孫家扶持,也成氣候,若是能得到諸葛瑾一家的好感,張家崛起還是很有機會的!


    “哈哈!”孫權大笑道:“朕就等候諸位愛卿的好消息了!”一時間老態盡去,仿佛回到當年意氣奮發的時代!討伐山越他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他心中期待的還是陸遜大軍消息,如果此戰能勝,則天下又是另一番情景了!朝會便在喜憂參雜的起伏中結束了!


    此時的陸遜已經大軍到了九江口,山越襲擾會稽、柴桑的消息已經傳來,但他並不擔心,似乎這些都和他毫無關係,繼續部署軍隊向江夏、烏林一帶緩緩開進!


    “大都督!”張承不由問道:“山越出兵,定會向柴桑一帶而來,今吾大軍經過柴桑,何不駐紮與此,待擊退山越,再討荊州,豈不一舉兩得?”


    陸遜掃了一眼周圍眾將,看大家神色俱有此意,當下笑道:“張將軍多慮了,山越軍雖眾,但不擅攻堅,陛下隻需命各地太守堅壁清野,不予出戰,或者派遣一上將率領精兵征討,定能讓山越退去!”看大家都有些不以為然,畢竟現在的情況要抽調五萬人馬還是有些吃緊的,陸遜繼續說道:“今吾十萬大軍若為了小小山越而駐紮與此,不僅影響士氣、虛耗糧草,也讓荊州有了更多的時間準備,徒增征討難度!豈不聞兵貴神速,此事陛下想必已經有了定奪,不須吾等插手!”


    雖然陸遜說的也有道理,但眾人還是有些不信,隻是他為大都督,既然如此說了,眾人也不好多言,隻好領命而去!


    果然大軍出發一日,孫權的聖旨已然到了,僅僅調走了剛剛前來支援的柴桑兩萬兵馬,並未對陸遜所部兵馬有任何旨意,眾人方才信陸遜所言,無不歎服,自此對其軍令無有不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封禪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父並收藏三國之封禪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