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斌回到住處,梁啟超和張壽增早已在等候自己了。二人胡子拉碴雙眼通紅,但卻掩不住滿臉的喜氣。
“老梁、老張,看你們高興地樣子,不用問肯定是瓊贛特區方案完成了!”劉慶斌心裏也非常高興。
“給,公子,您過過目,替我們把把關!”張壽增遞給劉慶斌厚厚一摞紙。
劉慶斌接過一看,分量不輕,足有兩百多頁,全部用蠅頭小楷寫的工工整整。他一頁一頁的翻看,越看越吃驚。這兩人不愧為當世精英,方案中不僅詳細闡述了特區成立的目的、意義和組織形式,而且涉及到了政治、經濟、法律、教育、文化、科技等方方麵麵。就算自己是後世之人,有著超前的意識和知識,也搞不出這麽完備的東西。劉慶斌暗叫僥幸,如若沒有梁張二人,僅憑自己最後肯定要抓瞎。
劉慶斌花了一個多小時,終於看完了,他盯著梁啟超和張壽增久久無語。
“到底怎麽樣呀?”梁啟超見劉慶斌不說話,不禁有些著急。
“好!非常好!”劉慶斌非常地滿意,他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需要在最開始的地方加上一句話!”
“哪句話?”
“瓊贛特區是中華民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是中華民國不可分割的部分。”劉慶斌一字一句的說道。
梁啟超和張壽增對視了一眼,張壽增小心翼翼道:“公子,您的意思防止將來有人……”
劉慶斌點點頭:“沒錯,我們要防患於未然,否則將來真有人拿這一點做文章,我們就被動了!”
“還是公子考慮得周詳!”梁啟超對劉慶斌都有些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好了,看看你們二位的模樣,也不知熬了多上個晚上沒睡覺了!現在,你們趕緊去休息,晚上我帶你們去拜訪一個人!”劉慶斌對梁啟超和張壽增說道。
“公子,你不說倒還罷了,這一說我還真覺得睜不開眼了,那我們告辭了!”張壽增起身道。
“公子,晚上我們去見誰呀?”梁啟超順帶問道。
“先去睡覺吧,晚上自然知道了!”劉慶斌趕緊將二人推了出去。
“劉納言!”劉慶斌衝著門外喊了一聲。
“主人!”劉納言進門應道。
“最快的速度把杜月笙給我找來!”
“是,主人!”劉納言轉身出門。
不一會,杜月笙大汗淋漓趕到了:“師祖,你找我?”
“小杜,青幫中可有寫字好的人?”
“師祖,青幫中有不少寫字好的人!”杜月笙莫名其妙地回答。
“去,給我找百十個來,我需要他們幫我抄些東西!”
“是,師祖!”杜月笙也不問緣由,轉身就走。
傍晚時分,杜月笙領著劉慶斌、梁啟超和張壽增來到了一處宅子。
到了院門前,劉慶斌問一旁的杜月笙:“是這裏嗎?”
“是的,師祖!”杜月笙點點頭。
“拜帖送過了吧?”
“送過了,我下午親自交給宋先生的!”杜月笙回答道。
“那好,小杜你去敲門!”
“是,師祖!”
“劉公子,很高興能見到你!我可經常聽孫博士提起你呀!”宋嘉樹向劉慶斌伸出了手。宋嘉樹五十來歲的年紀,身著一套深色西裝,留著小胡子,滿臉寫著滄桑。
“耀如先生客氣了,有幸前來拜訪您是我的榮幸!”劉慶斌和宋嘉樹握了握手。
“耀如先生,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梁啟超梁先生!這位是張壽增張先生!”
“很高興見到您!”宋嘉樹依次向梁啟超和張壽增伸出手。
梁啟超和張壽增分別與宋嘉樹握手,點頭打了招呼。
看著梁啟超和張壽增淡然的模樣,劉慶斌不由得苦笑搖頭,看來自己還是沉不住氣。其實這並不能怪劉慶斌沉不住氣,誰讓梁啟超和張壽增不知道這位宋嘉樹是誰,可偏偏自己卻知道。宋耀如所奠基的宋氏家族,被後世視為中國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的家族,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和深遠的影響。不過,劉慶斌此時前來拜訪宋嘉樹並不是因為這層原因,而是因為宋嘉樹是海南文昌人。
“耀如先生,我這次來是有一件事情與先生商談的!”
說完劉慶斌遞給宋嘉樹一樣東西,正是那份梁啟超和張壽增剛剛完成的《關於設立瓊贛特區的實施方案》,當然這不是原稿,而是杜月笙找人重新謄寫過的。
宋嘉樹接過以後認真翻看起來,劉慶斌從他臉上不斷變化的神情,可以判斷出宋嘉樹此時在心中掀起了如何的驚濤駭浪。越是如此,劉慶斌對宋嘉樹越是有信心,如若宋嘉樹反應平淡,劉慶斌反倒沒底了。終於,宋嘉樹看完了方案。他滿臉潮紅,輕輕的合上最後一頁,微閉著眼睛深深地呼出一口氣然後說道:“劉公子,我在美國和中國都生活了很多年,我不得不承認您現在的設想,是最接近中國國情的民主方案。”
梁啟超在一旁驕傲地補充道:“劉公子說過,我們既不照搬外國的經驗,也不脫離中國的實際情況,我們走的是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道路!”
“說得好!您的意思我明白了!隻是我想知道,劉公子您需要我做什麽?”宋嘉樹真摯地看著劉慶斌。
宋嘉樹這個問題讓梁啟超和張壽增也側目看向劉慶斌,之前劉慶斌並沒有告訴二人此番來意。所以直到現在,梁啟超和張壽增也沒有搞明白,劉慶斌為何會帶著他們倆前來拜訪宋嘉樹。
“耀如先生,是這樣的!”劉慶斌斟酌著自己的言語:“成立特區必須要為特區注入大量新鮮血液,這就會出現一個新進入人口與當地人的關係和利益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這個問題,勢必會造成這兩個群體的矛盾和衝突,特區最後也必然會因此而失敗。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我考慮必須要找到一個能溝通和連接這兩部分群體的橋梁和紐帶,在我看來耀如先生就是最好的人選。”
劉慶斌一口氣將來意說完,頓了頓又對宋嘉樹道:“因為我來的唐突,事先也沒有打招呼,所以耀如先生不必急於答複我,您可以慎重考慮好了再答複我!”
說到這裏,梁啟超和張壽增終於明白了劉慶斌的意圖,他們二人心中慚愧不已。在他們看來,方案已經設立,剩下的就是按照方案大刀闊斧直接進行就是了。因此,他們對劉慶斌專程拜訪宋嘉樹並不理解,認為是多此一舉。可聽了剛才劉慶斌的分析,他們意識到自己把事情想得過於簡單了,如若真的出現劉慶斌假設的那種情況,特區會因為內耗而岌岌可危。想到這裏,二人再次看向劉慶斌的目光又有些不同了。其實這並不是劉慶斌考慮的全麵,而是在後世的改革中積累的現成的經驗:必須要照顧到各個方麵的利益才行。
“劉公子,不用考慮了,我現在就能答複你,我跟你幹了,這把老骨頭以後就交給你了!”宋嘉樹異常激動。
“耀如先生……”
“劉公子,什麽都不用說了!我這一生有三個夙願,一是希望能看著自己的祖國日益強大。二是希望能造福自己的桑梓。三是希望自己的兒女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你這次給我的機會,讓我有可能完成前兩個夙願,我感激你還來不及呢,怎麽會不盡力而為呢?”
宋嘉樹的一番話也感染了梁啟超和張壽增,他們二人仔細想想,如果不是劉慶斌給了他們機會,他們此時還不知道在何處困惑和掙紮呢。而劉慶斌聽了宋嘉樹的三個夙願,不由地吐了一下舌頭:這位老先生可真牛,他恐怕不知道自己的第三個夙願不僅完成了,而且完成的非常恐怖。
三月十四日上午,上海百老匯路,劉慶斌宅院前堂客廳內。
劉慶斌在自己的家中召開了瓊贛特區成立籌備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梁啟超、張壽增、宋嘉樹、李平書、虞洽卿、朱葆三、馮如、虞文峰、黃世仲、淩晨、杜月笙,這些在後世赫赫有名的人如今都和劉慶斌綁在一條船上了。會議決定由梁啟超、張壽增和宋嘉樹三人總負責瓊贛特區成立工作,其餘人全力協助。如今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劉慶斌決定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十五日,前往北京麵見袁世凱商談成立瓊贛特區事宜。
當天晚上,劉慶斌將杜月笙、黃世仲和淩晨叫到自己屋中。
“明天我就要走了,有一件事情我不放心,所以給你們三人專門作一交代。”劉慶斌滿臉嚴肅。
三人點頭不語,仔細聆聽。
“小杜,從現在開始,你們采風處抓緊時間去做一件事情,要盡快找出兩個人,一個叫武士英,是一名失業軍人。還有一個人你可能認識,叫應桂馨。”
“師祖,武士英這個人我不太清楚,但這個應桂馨我是知道的。應桂馨原來是我們青幫中人,而且還是通字輩的!師祖您曾經說過,青幫中人不準沾染毒品鴉片,可這個應桂馨卻屢教不改,多次販賣鴉片,所以被逐出了青幫。被逐出青幫後,他又找門路搞了一個江蘇駐滬巡查長的頭銜,我知道他住在哪裏!”杜月笙詳細向劉慶斌介紹著情況。
“想辦法找出這兩個人,先別打草驚蛇。在三月二十日晚上十點之前,把他們兩人秘密抓捕起來,然後嚴加審問。我會留給你一個審訊專家,一定要撬開他們倆的嘴!還要注意確保他們倆的安全,千萬別讓別人殺人滅口了!”劉慶斌再次吩咐道。
“是,師祖!”杜月笙也不問為什麽就立刻答應下來。
“就算這樣,也不能保證宋教仁先生的安全。所以,小杜,你還要安排人手保護宋教仁先生,既不能讓暗中的敵人察覺了,也不能讓宋教仁先生知道了,以免引起他的不快。”
“是,師祖,我知道了!”
劉慶斌這一番話讓一旁的黃世仲和淩晨震驚無比,他們現在終於明白了,為什麽劉慶斌要不厭其煩地讓他們做那份詳盡的輿論引導方案。原來這並不是在考核他們,而是確有其事。
劉慶斌也看到了他們二人神色的變化,他苦笑道:“根據我的情報,日本人恐怕要對宋教仁先生下毒手,可偏偏我們又沒有證據,不能公開此事。所以隻能盡最大努力去防範了,但是我怕萬一……”
說到這裏,劉慶斌鄭重看向二人:“萬一真的出現最壞的結果,一定要按照我們事先商定的方案進行輿論引導,否則引起南北內戰我們就成千古罪人了,拜托二位了!”
黃世仲和淩晨二人點點頭:“放心吧,老板,我們向您保證,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的!”
“小杜,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迷津報》的壓力將會很大,你要安排人手確保他們的安全,明白嗎?”
“是,師祖!”
三月十五日晚上,劉慶斌和劉納言來到火車站。因為有劉慶斌的專門叮嚀,所以梁啟超等人都沒有來送行。隻有陳其美、蔣誌清、張群、何敬之四人來送他們的五弟了。
“老五,你這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才幾天時間,我們兄弟還沒見幾麵呢,這就又要走了?”陳其美滿臉心疼的看著自己這個五弟。
去年,就在劉慶斌平定蒙古叛亂的時候,陳其美被袁世凱任命為工商總長。但是,為了孫文陳其美隻是辭去了上海督軍,卻並沒有去就任工商總長職務,一直閑住在上海租界。
“大哥,沒辦法呀,誰讓我們都是閑不住的人呢?我必須要說服大總統,讓瓊贛特區盡快設立。”設立瓊贛特區也不是什麽秘密,所以劉慶斌並沒有瞞幾位兄長。
“老五,你做的是大事情,可惜哥哥我也幫不上你什麽忙!”蔣誌清滿臉怏怏之色。
“等特區成立了,二哥你們要是想來,我熱烈歡迎!”劉慶斌心中明白蔣誌清鬱鬱不得誌的心情。
“四位哥哥,有兩件事情我想和你們說一下。”劉慶斌鄭重其事道。
“什麽事?老五?”陳其美很少見到劉慶斌這副嚴肅的表情。
“這些日子,宋教仁先生是不是在上海?是不是他計劃二十號要趕往北京去見大總統?”
“是的,這些天我一直陪著宋先生呢,他的確接到了大總統的電報,計劃二十日前往北京!”陳其美點點頭。
“據我沒有經過證實的情報,有人會刺殺宋先生!”
“什麽?老五,這是真的嗎?是誰,難道是袁世凱……”
陳其美聽完立刻慌亂起來,但見劉慶斌也不言語,隻是平靜地看著自己,他的臉立刻紅了起來,結結巴巴道:“幾位弟弟,我心已亂,沒有沉住氣,讓你們見笑了!”
其實,蔣誌清、張群、賀敬之三人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心頭大震,隻是表現的沒有陳其美那麽誇張而已。
見陳其美漸漸鎮定下來,劉慶斌接著說道:“我已經安排青幫關注這件事情了!我告訴大哥的意思是,你們四人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特別是宋先生二十號進入火車站的時候,更要嚴加防範,如果真的出了事情,後果會很嚴重的!!”
何敬之在一旁說道:“要不,我們把這件事情告訴宋先生,讓他取消或改變行程不就行了!”
劉慶斌搖搖頭:“我雖然沒有和宋先生打過交道,但我卻了解宋先生的性格,他不會聽你的!”
陳其美點頭道:“老五說的對,我非常了解宋先生,他不會聽信這些的,隻有我們自己小心了!”
蔣誌清忽然問道:“老五,究竟是誰?難道連我們也不能說嗎?”
劉慶斌看了他半晌,這才說道:“我現在還不能確定,但是絕不是袁大總統!”
兄弟五人突然沉默不語了,氣氛頗為壓抑。
陳其美在一旁突然又說道:“老五,你不是說有兩件事情嗎?還有一件事情是什麽?”
“這第二件事情其實和第一件事情也有關係,假如,我說的是假如,宋先生不幸遇難了。大哥,以你對孫先生的了解,你覺得孫先生得知這件事情後做出何等反應?”
“這……”
說起對孫文的了解,沒有人能趕得上陳其美。論起對孫文的忠心,更沒有人能超得過陳其美。據陳其美對孫文的了解,孫文肯定會認定是袁世凱幹的,然後主張武力討伐袁世凱。
“真要到了那時候,幾位哥哥將如何自處?”
“這……”
陳其美臉都綠了,這真是個讓他很撓頭的問題。陳其美同樣了解自己的這位五弟,劉慶斌說不是袁世凱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可問題是他相信劉慶斌,可孫文不會相信劉慶斌所說的,孫文隻會認定是袁世凱幹的。如若孫文執意要武力討袁,自己就處於了兩難境地了。聽從孫文的指令討袁,可自己明知道這是不對的,如何去做呢?不聽從孫文的指令,那自己和孫文這麽多年來的情誼豈非付之東流了?
蔣誌清、張群和何敬之向來以陳其美的馬首是瞻,如今見陳其美一籌莫展,他們也急了。蔣誌清對劉慶斌說道:“老五,你就別賣關子了,有什麽主意趕緊說出來,你看把大哥給急的!”
陳其美聽蔣誌清這麽一說,一拍腦門:對呀,我在這幹著急什麽呢?不是還有自己這無所不能的五弟嗎?想到這裏,陳其美心情輕鬆了不少,也樂嗬嗬地看著劉慶斌。
劉慶斌見他們對自己竟然如此盲信,苦笑著搖搖頭:“我算是被你們打敗了!怎麽一下子你們都變成沒事人一樣了,這居然成了我的事情了?”
見幾人沒有反應,依然看著自己,劉慶斌隻好說道:“其實,我也沒有什麽好辦法。第一,大哥你隻能盡力勸說孫先生不要使用武力,使用武力必敗無疑。”
“為什麽?”蔣誌清不解地問道。
“因為這次討伐袁世凱和辛亥革命是兩碼事,無論是軍力強弱還是民心向背,孫先生都絕對落了下風。”
陳其美點點頭表示理解,接著問道:“如果勸說不成呢?”
“那就打唄!”劉慶斌若無其事道。
“可是……”陳其美欲言又止。
“大哥,你可知道現在上海究竟是誰說了算?”劉慶斌神秘兮兮的問道。
“當然是上海督軍鄭汝成了!”蔣誌清在一旁氣呼呼道。
“非也,非也!”劉慶斌搖搖頭。
“老五,你的意思是……”陳其美似乎有些明白了。
“沒錯,在上海最終說了算的是上海商會和青幫!沒有商會和青幫的支持,無論誰在上海都將寸步難行!我已經給虞洽卿會長交代過了,最後實在不行就讓青幫陪你們演場戲。”劉慶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陳其美點點頭,這個主意的確不錯,既可以向孫文交差又可以避免不至於鑄成大錯。
“大哥,不論最終結果如何,你記住一點。今後的上海不僅是你的家,而且也是你的根,你需要時時刻刻維係好它。”
陳其美點點頭:“放心吧,老五,我心裏有數!哥哥我就不謝你了!”
劉慶斌也笑了笑:“我安排讓大哥你演戲的同時,也會安排青幫盯死鄭汝成,我不會讓他傷及幾位哥哥分毫的。”
“嗚!”隨著火車汽笛一聲長鳴,列車緩緩駛離了上海站,陳其美、蔣誌清、張群和何敬之目送著火車越來越遠。
“你們說我們這個五弟為什麽總會有驚人之舉呢?反正我是從來也沒有看透過他,你們呢?”陳其美憂鬱的聲音從一旁傳來。
“我們也看不透他!”蔣誌清等三人老老實實回答道。
“其實,看透看不透又有什麽關係?我們隻知道他是我們的五弟,這就足夠了,不是嗎?”當陳其美的聲音再一次傳來的時候,分明帶著些許笑意。
蔣誌清三人愕然看向陳其美,卻見陳其美一揮手:“走了,還傻愣著幹嘛?”
說完陳其美率先邁開大步離去,蔣誌清三人匆匆在後跟上。
“老梁、老張,看你們高興地樣子,不用問肯定是瓊贛特區方案完成了!”劉慶斌心裏也非常高興。
“給,公子,您過過目,替我們把把關!”張壽增遞給劉慶斌厚厚一摞紙。
劉慶斌接過一看,分量不輕,足有兩百多頁,全部用蠅頭小楷寫的工工整整。他一頁一頁的翻看,越看越吃驚。這兩人不愧為當世精英,方案中不僅詳細闡述了特區成立的目的、意義和組織形式,而且涉及到了政治、經濟、法律、教育、文化、科技等方方麵麵。就算自己是後世之人,有著超前的意識和知識,也搞不出這麽完備的東西。劉慶斌暗叫僥幸,如若沒有梁張二人,僅憑自己最後肯定要抓瞎。
劉慶斌花了一個多小時,終於看完了,他盯著梁啟超和張壽增久久無語。
“到底怎麽樣呀?”梁啟超見劉慶斌不說話,不禁有些著急。
“好!非常好!”劉慶斌非常地滿意,他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需要在最開始的地方加上一句話!”
“哪句話?”
“瓊贛特區是中華民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是中華民國不可分割的部分。”劉慶斌一字一句的說道。
梁啟超和張壽增對視了一眼,張壽增小心翼翼道:“公子,您的意思防止將來有人……”
劉慶斌點點頭:“沒錯,我們要防患於未然,否則將來真有人拿這一點做文章,我們就被動了!”
“還是公子考慮得周詳!”梁啟超對劉慶斌都有些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好了,看看你們二位的模樣,也不知熬了多上個晚上沒睡覺了!現在,你們趕緊去休息,晚上我帶你們去拜訪一個人!”劉慶斌對梁啟超和張壽增說道。
“公子,你不說倒還罷了,這一說我還真覺得睜不開眼了,那我們告辭了!”張壽增起身道。
“公子,晚上我們去見誰呀?”梁啟超順帶問道。
“先去睡覺吧,晚上自然知道了!”劉慶斌趕緊將二人推了出去。
“劉納言!”劉慶斌衝著門外喊了一聲。
“主人!”劉納言進門應道。
“最快的速度把杜月笙給我找來!”
“是,主人!”劉納言轉身出門。
不一會,杜月笙大汗淋漓趕到了:“師祖,你找我?”
“小杜,青幫中可有寫字好的人?”
“師祖,青幫中有不少寫字好的人!”杜月笙莫名其妙地回答。
“去,給我找百十個來,我需要他們幫我抄些東西!”
“是,師祖!”杜月笙也不問緣由,轉身就走。
傍晚時分,杜月笙領著劉慶斌、梁啟超和張壽增來到了一處宅子。
到了院門前,劉慶斌問一旁的杜月笙:“是這裏嗎?”
“是的,師祖!”杜月笙點點頭。
“拜帖送過了吧?”
“送過了,我下午親自交給宋先生的!”杜月笙回答道。
“那好,小杜你去敲門!”
“是,師祖!”
“劉公子,很高興能見到你!我可經常聽孫博士提起你呀!”宋嘉樹向劉慶斌伸出了手。宋嘉樹五十來歲的年紀,身著一套深色西裝,留著小胡子,滿臉寫著滄桑。
“耀如先生客氣了,有幸前來拜訪您是我的榮幸!”劉慶斌和宋嘉樹握了握手。
“耀如先生,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梁啟超梁先生!這位是張壽增張先生!”
“很高興見到您!”宋嘉樹依次向梁啟超和張壽增伸出手。
梁啟超和張壽增分別與宋嘉樹握手,點頭打了招呼。
看著梁啟超和張壽增淡然的模樣,劉慶斌不由得苦笑搖頭,看來自己還是沉不住氣。其實這並不能怪劉慶斌沉不住氣,誰讓梁啟超和張壽增不知道這位宋嘉樹是誰,可偏偏自己卻知道。宋耀如所奠基的宋氏家族,被後世視為中國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的家族,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和深遠的影響。不過,劉慶斌此時前來拜訪宋嘉樹並不是因為這層原因,而是因為宋嘉樹是海南文昌人。
“耀如先生,我這次來是有一件事情與先生商談的!”
說完劉慶斌遞給宋嘉樹一樣東西,正是那份梁啟超和張壽增剛剛完成的《關於設立瓊贛特區的實施方案》,當然這不是原稿,而是杜月笙找人重新謄寫過的。
宋嘉樹接過以後認真翻看起來,劉慶斌從他臉上不斷變化的神情,可以判斷出宋嘉樹此時在心中掀起了如何的驚濤駭浪。越是如此,劉慶斌對宋嘉樹越是有信心,如若宋嘉樹反應平淡,劉慶斌反倒沒底了。終於,宋嘉樹看完了方案。他滿臉潮紅,輕輕的合上最後一頁,微閉著眼睛深深地呼出一口氣然後說道:“劉公子,我在美國和中國都生活了很多年,我不得不承認您現在的設想,是最接近中國國情的民主方案。”
梁啟超在一旁驕傲地補充道:“劉公子說過,我們既不照搬外國的經驗,也不脫離中國的實際情況,我們走的是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道路!”
“說得好!您的意思我明白了!隻是我想知道,劉公子您需要我做什麽?”宋嘉樹真摯地看著劉慶斌。
宋嘉樹這個問題讓梁啟超和張壽增也側目看向劉慶斌,之前劉慶斌並沒有告訴二人此番來意。所以直到現在,梁啟超和張壽增也沒有搞明白,劉慶斌為何會帶著他們倆前來拜訪宋嘉樹。
“耀如先生,是這樣的!”劉慶斌斟酌著自己的言語:“成立特區必須要為特區注入大量新鮮血液,這就會出現一個新進入人口與當地人的關係和利益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這個問題,勢必會造成這兩個群體的矛盾和衝突,特區最後也必然會因此而失敗。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我考慮必須要找到一個能溝通和連接這兩部分群體的橋梁和紐帶,在我看來耀如先生就是最好的人選。”
劉慶斌一口氣將來意說完,頓了頓又對宋嘉樹道:“因為我來的唐突,事先也沒有打招呼,所以耀如先生不必急於答複我,您可以慎重考慮好了再答複我!”
說到這裏,梁啟超和張壽增終於明白了劉慶斌的意圖,他們二人心中慚愧不已。在他們看來,方案已經設立,剩下的就是按照方案大刀闊斧直接進行就是了。因此,他們對劉慶斌專程拜訪宋嘉樹並不理解,認為是多此一舉。可聽了剛才劉慶斌的分析,他們意識到自己把事情想得過於簡單了,如若真的出現劉慶斌假設的那種情況,特區會因為內耗而岌岌可危。想到這裏,二人再次看向劉慶斌的目光又有些不同了。其實這並不是劉慶斌考慮的全麵,而是在後世的改革中積累的現成的經驗:必須要照顧到各個方麵的利益才行。
“劉公子,不用考慮了,我現在就能答複你,我跟你幹了,這把老骨頭以後就交給你了!”宋嘉樹異常激動。
“耀如先生……”
“劉公子,什麽都不用說了!我這一生有三個夙願,一是希望能看著自己的祖國日益強大。二是希望能造福自己的桑梓。三是希望自己的兒女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你這次給我的機會,讓我有可能完成前兩個夙願,我感激你還來不及呢,怎麽會不盡力而為呢?”
宋嘉樹的一番話也感染了梁啟超和張壽增,他們二人仔細想想,如果不是劉慶斌給了他們機會,他們此時還不知道在何處困惑和掙紮呢。而劉慶斌聽了宋嘉樹的三個夙願,不由地吐了一下舌頭:這位老先生可真牛,他恐怕不知道自己的第三個夙願不僅完成了,而且完成的非常恐怖。
三月十四日上午,上海百老匯路,劉慶斌宅院前堂客廳內。
劉慶斌在自己的家中召開了瓊贛特區成立籌備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梁啟超、張壽增、宋嘉樹、李平書、虞洽卿、朱葆三、馮如、虞文峰、黃世仲、淩晨、杜月笙,這些在後世赫赫有名的人如今都和劉慶斌綁在一條船上了。會議決定由梁啟超、張壽增和宋嘉樹三人總負責瓊贛特區成立工作,其餘人全力協助。如今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劉慶斌決定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十五日,前往北京麵見袁世凱商談成立瓊贛特區事宜。
當天晚上,劉慶斌將杜月笙、黃世仲和淩晨叫到自己屋中。
“明天我就要走了,有一件事情我不放心,所以給你們三人專門作一交代。”劉慶斌滿臉嚴肅。
三人點頭不語,仔細聆聽。
“小杜,從現在開始,你們采風處抓緊時間去做一件事情,要盡快找出兩個人,一個叫武士英,是一名失業軍人。還有一個人你可能認識,叫應桂馨。”
“師祖,武士英這個人我不太清楚,但這個應桂馨我是知道的。應桂馨原來是我們青幫中人,而且還是通字輩的!師祖您曾經說過,青幫中人不準沾染毒品鴉片,可這個應桂馨卻屢教不改,多次販賣鴉片,所以被逐出了青幫。被逐出青幫後,他又找門路搞了一個江蘇駐滬巡查長的頭銜,我知道他住在哪裏!”杜月笙詳細向劉慶斌介紹著情況。
“想辦法找出這兩個人,先別打草驚蛇。在三月二十日晚上十點之前,把他們兩人秘密抓捕起來,然後嚴加審問。我會留給你一個審訊專家,一定要撬開他們倆的嘴!還要注意確保他們倆的安全,千萬別讓別人殺人滅口了!”劉慶斌再次吩咐道。
“是,師祖!”杜月笙也不問為什麽就立刻答應下來。
“就算這樣,也不能保證宋教仁先生的安全。所以,小杜,你還要安排人手保護宋教仁先生,既不能讓暗中的敵人察覺了,也不能讓宋教仁先生知道了,以免引起他的不快。”
“是,師祖,我知道了!”
劉慶斌這一番話讓一旁的黃世仲和淩晨震驚無比,他們現在終於明白了,為什麽劉慶斌要不厭其煩地讓他們做那份詳盡的輿論引導方案。原來這並不是在考核他們,而是確有其事。
劉慶斌也看到了他們二人神色的變化,他苦笑道:“根據我的情報,日本人恐怕要對宋教仁先生下毒手,可偏偏我們又沒有證據,不能公開此事。所以隻能盡最大努力去防範了,但是我怕萬一……”
說到這裏,劉慶斌鄭重看向二人:“萬一真的出現最壞的結果,一定要按照我們事先商定的方案進行輿論引導,否則引起南北內戰我們就成千古罪人了,拜托二位了!”
黃世仲和淩晨二人點點頭:“放心吧,老板,我們向您保證,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的!”
“小杜,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迷津報》的壓力將會很大,你要安排人手確保他們的安全,明白嗎?”
“是,師祖!”
三月十五日晚上,劉慶斌和劉納言來到火車站。因為有劉慶斌的專門叮嚀,所以梁啟超等人都沒有來送行。隻有陳其美、蔣誌清、張群、何敬之四人來送他們的五弟了。
“老五,你這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才幾天時間,我們兄弟還沒見幾麵呢,這就又要走了?”陳其美滿臉心疼的看著自己這個五弟。
去年,就在劉慶斌平定蒙古叛亂的時候,陳其美被袁世凱任命為工商總長。但是,為了孫文陳其美隻是辭去了上海督軍,卻並沒有去就任工商總長職務,一直閑住在上海租界。
“大哥,沒辦法呀,誰讓我們都是閑不住的人呢?我必須要說服大總統,讓瓊贛特區盡快設立。”設立瓊贛特區也不是什麽秘密,所以劉慶斌並沒有瞞幾位兄長。
“老五,你做的是大事情,可惜哥哥我也幫不上你什麽忙!”蔣誌清滿臉怏怏之色。
“等特區成立了,二哥你們要是想來,我熱烈歡迎!”劉慶斌心中明白蔣誌清鬱鬱不得誌的心情。
“四位哥哥,有兩件事情我想和你們說一下。”劉慶斌鄭重其事道。
“什麽事?老五?”陳其美很少見到劉慶斌這副嚴肅的表情。
“這些日子,宋教仁先生是不是在上海?是不是他計劃二十號要趕往北京去見大總統?”
“是的,這些天我一直陪著宋先生呢,他的確接到了大總統的電報,計劃二十日前往北京!”陳其美點點頭。
“據我沒有經過證實的情報,有人會刺殺宋先生!”
“什麽?老五,這是真的嗎?是誰,難道是袁世凱……”
陳其美聽完立刻慌亂起來,但見劉慶斌也不言語,隻是平靜地看著自己,他的臉立刻紅了起來,結結巴巴道:“幾位弟弟,我心已亂,沒有沉住氣,讓你們見笑了!”
其實,蔣誌清、張群、賀敬之三人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心頭大震,隻是表現的沒有陳其美那麽誇張而已。
見陳其美漸漸鎮定下來,劉慶斌接著說道:“我已經安排青幫關注這件事情了!我告訴大哥的意思是,你們四人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特別是宋先生二十號進入火車站的時候,更要嚴加防範,如果真的出了事情,後果會很嚴重的!!”
何敬之在一旁說道:“要不,我們把這件事情告訴宋先生,讓他取消或改變行程不就行了!”
劉慶斌搖搖頭:“我雖然沒有和宋先生打過交道,但我卻了解宋先生的性格,他不會聽你的!”
陳其美點頭道:“老五說的對,我非常了解宋先生,他不會聽信這些的,隻有我們自己小心了!”
蔣誌清忽然問道:“老五,究竟是誰?難道連我們也不能說嗎?”
劉慶斌看了他半晌,這才說道:“我現在還不能確定,但是絕不是袁大總統!”
兄弟五人突然沉默不語了,氣氛頗為壓抑。
陳其美在一旁突然又說道:“老五,你不是說有兩件事情嗎?還有一件事情是什麽?”
“這第二件事情其實和第一件事情也有關係,假如,我說的是假如,宋先生不幸遇難了。大哥,以你對孫先生的了解,你覺得孫先生得知這件事情後做出何等反應?”
“這……”
說起對孫文的了解,沒有人能趕得上陳其美。論起對孫文的忠心,更沒有人能超得過陳其美。據陳其美對孫文的了解,孫文肯定會認定是袁世凱幹的,然後主張武力討伐袁世凱。
“真要到了那時候,幾位哥哥將如何自處?”
“這……”
陳其美臉都綠了,這真是個讓他很撓頭的問題。陳其美同樣了解自己的這位五弟,劉慶斌說不是袁世凱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可問題是他相信劉慶斌,可孫文不會相信劉慶斌所說的,孫文隻會認定是袁世凱幹的。如若孫文執意要武力討袁,自己就處於了兩難境地了。聽從孫文的指令討袁,可自己明知道這是不對的,如何去做呢?不聽從孫文的指令,那自己和孫文這麽多年來的情誼豈非付之東流了?
蔣誌清、張群和何敬之向來以陳其美的馬首是瞻,如今見陳其美一籌莫展,他們也急了。蔣誌清對劉慶斌說道:“老五,你就別賣關子了,有什麽主意趕緊說出來,你看把大哥給急的!”
陳其美聽蔣誌清這麽一說,一拍腦門:對呀,我在這幹著急什麽呢?不是還有自己這無所不能的五弟嗎?想到這裏,陳其美心情輕鬆了不少,也樂嗬嗬地看著劉慶斌。
劉慶斌見他們對自己竟然如此盲信,苦笑著搖搖頭:“我算是被你們打敗了!怎麽一下子你們都變成沒事人一樣了,這居然成了我的事情了?”
見幾人沒有反應,依然看著自己,劉慶斌隻好說道:“其實,我也沒有什麽好辦法。第一,大哥你隻能盡力勸說孫先生不要使用武力,使用武力必敗無疑。”
“為什麽?”蔣誌清不解地問道。
“因為這次討伐袁世凱和辛亥革命是兩碼事,無論是軍力強弱還是民心向背,孫先生都絕對落了下風。”
陳其美點點頭表示理解,接著問道:“如果勸說不成呢?”
“那就打唄!”劉慶斌若無其事道。
“可是……”陳其美欲言又止。
“大哥,你可知道現在上海究竟是誰說了算?”劉慶斌神秘兮兮的問道。
“當然是上海督軍鄭汝成了!”蔣誌清在一旁氣呼呼道。
“非也,非也!”劉慶斌搖搖頭。
“老五,你的意思是……”陳其美似乎有些明白了。
“沒錯,在上海最終說了算的是上海商會和青幫!沒有商會和青幫的支持,無論誰在上海都將寸步難行!我已經給虞洽卿會長交代過了,最後實在不行就讓青幫陪你們演場戲。”劉慶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陳其美點點頭,這個主意的確不錯,既可以向孫文交差又可以避免不至於鑄成大錯。
“大哥,不論最終結果如何,你記住一點。今後的上海不僅是你的家,而且也是你的根,你需要時時刻刻維係好它。”
陳其美點點頭:“放心吧,老五,我心裏有數!哥哥我就不謝你了!”
劉慶斌也笑了笑:“我安排讓大哥你演戲的同時,也會安排青幫盯死鄭汝成,我不會讓他傷及幾位哥哥分毫的。”
“嗚!”隨著火車汽笛一聲長鳴,列車緩緩駛離了上海站,陳其美、蔣誌清、張群和何敬之目送著火車越來越遠。
“你們說我們這個五弟為什麽總會有驚人之舉呢?反正我是從來也沒有看透過他,你們呢?”陳其美憂鬱的聲音從一旁傳來。
“我們也看不透他!”蔣誌清等三人老老實實回答道。
“其實,看透看不透又有什麽關係?我們隻知道他是我們的五弟,這就足夠了,不是嗎?”當陳其美的聲音再一次傳來的時候,分明帶著些許笑意。
蔣誌清三人愕然看向陳其美,卻見陳其美一揮手:“走了,還傻愣著幹嘛?”
說完陳其美率先邁開大步離去,蔣誌清三人匆匆在後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