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斌聽罷段祺瑞的介紹,思考了片刻,然後說道:“我沒有和這隻白朗軍打過交道,能不能剿滅這股土匪,我現在還不敢打包票。畢竟打仗不是兒戲,必須要經過周密的計劃和全麵的準備才行。”
袁世凱點點頭,劉慶斌這是中肯之言。如若劉慶斌想也不想就一口應承了,那不是狂妄就是無知。
劉慶斌接著說道:“不過,根據段總長的介紹,我現在可以得出三個結論。”
“哪三個結論?”段祺瑞迫不及待問道。
打仗打輸了不要緊,段祺瑞不是沒有打過敗仗。關鍵是要知道怎麽輸的,輸在哪裏了。直到現在,段祺瑞還在為自己無法剿滅白朗軍而耿耿於懷。
“第一,白朗軍的情報收集能力很強,很可能有一個龐大的、係統的情報組織,至少要比北洋軍的情報係統要強大得多。你仔細看看他們打仗的行軍路線不難發現,每次都是這邊剿匪部隊一動,他們同時也開始動了,靠著速度快的優勢打時間差,讓剿匪大軍疲於奔命!試想,如果沒有提前得到情報,他們如何能拿捏得如此準確?白朗軍可以洞察剿匪大軍的一切行動,而剿匪大軍卻對白狼軍猶如瞎子摸象,焉能不敗?”
段祺瑞聽得心服口服,劉慶斌能從自己簡單介紹的情況中分析出這些,的確不易。
袁世凱看著劉慶斌:“劉公子,請繼續!”
“第二,白朗軍之所以突然變得強大起來,原因無他,肯定是得到了外界的幫助,而且是極大地幫助。我的意思是他們不僅僅得到了武器裝備和人員的補充,而且還有訓練方法、和戰鬥指揮上的幫助。可以說,他們現在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土匪了,而是一支軍隊了,一直戰鬥力不弱的軍隊。否則,段總長也不會三番五次對他們束手無策了。”
聽到這裏,段祺瑞的老臉有些紅了,雖然劉慶斌的話中有為他開脫的成分,可是堂堂的陸軍總長打不過一隻土匪武裝,傳出去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
袁世凱也是帶兵打仗出身的,他何嚐看不出其中的端倪。隻是以前小瞧了白朗軍,沒有想到還有這一茬,現在聽劉慶斌一說,這其中似乎還真有一隻黑手。想到這裏,袁世凱有些狐疑著問道:“會不會是南方革命黨……”
劉慶斌搖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但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讓一股土匪迅速變成能征善戰的軍隊,這絕不是一般的勢力所能做的到的!”
袁世凱沉思了片刻,接著問道:“劉公子說的沒錯,看來我們以前有所疏忽了。事實上,我們真正的敵人並不是白朗軍,而是那隻看不見的黑手。劉公子,那你的第三個結論是什麽?”
“第三,白朗軍在戰術運用上比較靈活,能根據敵眾己寡的特點,善於避實擊虛機動作戰,或從內線跳到外線,或出敵不意地襲擊守備薄弱或孤軍冒進之敵。這一切的一切取決於一個前提,那就是他們具有快速的行軍能力。北洋軍雖然兵力眾多卻無用武之地,要想盡快剿滅白朗軍,隻有一個辦法!”
“什麽辦法?”袁世凱和段祺瑞異口同聲追問道。
“要麽讓他無法發揮出快速機動的特點,要麽你的機動能力要比他更強!”
袁世凱和段祺瑞聽罷不言語了。讓白朗軍無法發揮快速機動的特點,段祺瑞也想呀,如果白朗軍不跑,和北洋軍打陣地戰,段祺瑞有十足的把握能迅速消滅白朗軍。可是,白朗軍又不是傻子,他會以己之短對敵所長?在河南,白狼軍對地形熟悉,加之還有強大的情報係統,還沒等北洋軍將他包圍,他們早已經跑得找不見蹤影了。所以劉慶斌說的讓白朗軍無法發揮快速機動的特點,段祺瑞也隻能在心裏想想而已。至於讓北洋軍的機動能力比白朗軍更快,這一點段祺瑞壓根就連想也不敢想了。一天機動一百裏地,段祺瑞掐著指頭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北洋軍中有哪支部隊能做到這一點。
看來,最後還得要劉慶斌出馬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可劉慶斌遲遲不表態,段祺瑞再一次急了:“劉公子,你看這事情……”
劉慶斌笑了笑,他對段祺瑞說道:“總長大人,你別擔心,這件事情我接了!我現在無法承諾你什麽,但是我保證最後一定會給你個圓滿地交代!”
袁世凱和段祺瑞聽到劉慶斌的這個話,同時鬆了一口氣。他們對劉慶斌多少有了一些了解,雖然有的時候劉慶斌油滑的像個老狐狸,但隻要是他答應的事情,基本上都會全力以赴去做的。
就在袁世凱和段祺瑞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劉慶斌又輕飄飄地拋過一句話:“大總統,總長大人,雖然我答應你們去剿滅白朗軍了,但是我還有三個條件!”
袁世凱頓時又緊張起來了,他也知道消滅白朗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剿滅白朗軍,袁世凱前前後後已經花了幾百萬元了,不但沒有剿滅白朗軍,反而越剿越大,以至於到現在成了心腹之患。劉慶斌會不會因為此事而獅子大開口呢?這很難說。可事已至此,劉慶斌就算是坐地起價,自己也隻好討價還價了。誰讓自己現在國庫空虛,最缺的就是錢呢?
想到這裏,袁世凱歎了一口氣,嘴角牽出一絲僵硬的微笑:“不礙事,劉公子,請講!”
“第一,此事必須要放在在特區正式設立之後,隻有這樣我才會有時間和精力去謀劃此事!”
袁世凱輕吐一口氣:“那是自然!”
“第二,剿滅白朗軍需要北洋軍的全力配合,可我又指揮不動北洋軍。所以,還需要借助段總長的虎威!”
這次還沒等袁世凱答應,段祺瑞早已搶先說道:“劉公子,絕對沒有問題。我會和上次徐大人一樣,全力配合你的,你說怎麽打北洋軍就怎麽打!”
袁世凱在一旁納了悶:怎麽自己的左膀右臂都像吃錯了藥一般,搶著給劉慶斌打下手,還覺得多大的榮耀似的。還有這個劉慶斌,前麵這兩條提的都是些不痛不癢的條件,難道就是為了給第三個條件做鋪墊?
“第三,大總統,總長大人,你們是知道的,我的部隊打仗向來都是自帶裝備的,所以……”
袁世凱心中暗想:戲肉來了。他皮笑肉不笑的詢問劉慶斌:“劉公子有何打算,請直說無妨,一切都好商量的!”
“多謝大總統體恤!”劉慶斌點點頭接著說道:“因為要購買一些武器彈藥,另外還要組織部隊進行一些專門的適應性訓練,所以全部算下來需要花費……”
“花費多少?”袁世凱的聲音有些哆嗦,心髒跳動加劇,都快從嗓子眼裏奔出來了。
劉慶斌歉意地說道:“需要花費三到四個月時間,最快也要七月份才能開始剿匪!”
袁世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誰知道劉慶斌最後說出的話,差點把他的腰給閃了。
袁世凱傻傻地問道:“沒了?”
“沒了!”
“你不要糧餉什麽的?”袁世凱還不死心,他幹脆直接了當地問道。
“為國出力剿滅匪患,是每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能盡快出兵去幫助大總統剿匪我已經覺得很愧疚了,哪還還好意思要什麽糧餉呢?”劉慶斌義正詞嚴道。
袁世凱聽罷恨不得抱著劉慶斌親一口,他有些哽咽道:“劉公子,我又欠了你一份情!”
劉慶斌擺擺手道:“大總統,可還記得咱們第一次見麵時你曾經說過的話?”
袁世凱思忖片刻問道:“你說的是哪一句?”
“把日本當作最大的潛在敵人的,整個中國隻有三個半人。”
“當然記得!”
劉慶斌點點頭:“如今,那一個半已經仙逝了,隻剩下你我二人了,難道我們不該互相幫襯著點嗎?”
“說的好,是該幫襯!是該幫襯!劉公子,那我就承情了!”聽了劉慶斌的話,袁世凱愣了愣,然而就在瞬息間又恢複了他的梟雄本色,臉上難得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劉慶斌何嚐不明白袁世凱心中擔心的是什麽,他之所以裝傻充愣不提糧餉之事,一方麵是他看不上袁世凱那點小錢,另一方麵的確也是想為袁世凱減輕些負擔。設身處地的想想,袁世凱在此時作為民國的國家領袖,的確很是艱難。
其實,要不要糧餉對劉慶斌來說並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能有機會去剿匪,對這一點劉慶斌還是相當滿意的,這基本上也算是個意外的收獲了。劉慶斌非常清楚,部隊的訓練和實戰是兩碼事,沒有經過戰場檢驗的部隊,永遠都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強兵。而目前來說,不論是白狼戰士還是鐵血戰士,都急需在戰場上進行淬火才能擔當重任。剿匪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考驗了,既可以讓他們有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又能取得經驗,鍛煉部隊,提高戰術、技術水平與指揮水平,不斷增強戰鬥力,為將來能打贏更加殘酷的戰爭奠定良好的基礎。
回到住處,劉慶斌吩咐劉納言將劉三找來。
“主人,劉三前來報道!”劉三進門後,低聲向劉慶斌請示。
“劉三,現在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需要你抓緊時間去辦!”劉慶斌嚴肅的看著他。
“請主人吩咐!”
“在河南的豫西地區,有一股比較大的土匪叫白朗軍,我計劃在三個月之後前去剿滅他們,你帶四十名狼牙迅速趕往豫西地區。”
劉三認真地聆聽著,生怕落下一個字。
“你到了以後,主要有兩項任務。一是偵察白朗軍的情報,不管用什麽辦法,一定要把白朗軍所有的情況都給我查的的清清楚楚。二是了解豫西地區乃至周邊的民情和地形,為將來的戰鬥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主人,帶走四十名狼牙,是不是太多了?您這裏……”劉納言在一旁小心提醒道。
劉慶斌擺擺手:“如果不是怕你嘮叨,我會讓劉三把五十人全部帶走的。現在不是隻帶了四十個嘛,我這裏留十個人足夠了!”
見劉納言不吭氣了,劉慶斌看著劉三:“知道為什麽派你去嗎?”
劉三搖搖頭。
“就因為你說了一口地道的河南話,這對偵察情報非常有利!”劉慶斌說出了原因。
接著劉慶斌換上一副嚴肅的麵孔對他說道:“記住,你們是去獲取情報的,而不是去打仗的,所以要多動動腦子。這是你們第一次代表狼牙去執行任務,成敗就看你們自己的了。我曾經告訴過你們,狼牙是白狼戰士的最高榮譽,希望你們用生命和鮮血去捍衛,別讓我失望!”
劉三躬身道:“請主人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劉慶斌點點頭:“等會去劉納言那裏領足經費,然後今天就出發。三個月之後我將趕到信陽,你們在信陽城留下暗號,我自會去找你們的!”
“是,主人!”
劉三領命而去之後,劉慶斌吩咐劉納言不準任何人打擾自己,然後將自己關在了屋內,連飯都沒有吃,一直在忙活著。
到了傍晚時分,劉慶斌終於大功告成。
他將劉納言喊進房間:“記著明天幫我發幾封電報。這個發給黑田村正,讓他盡快把我需要的東西搞到手,然後送到甲賀村和神箭穀。”
“是,主人!”劉納言接過了一張紙。
“這個分別發給小野十四郎和郭鬆亭,告訴他們,我給他們的隻是一個大概的想法,具體如何訓練讓他們自己多開動開動腦筋,隻有三個月時間,讓他們抓緊時間!”
“是,主人!”劉納言再次接過一摞厚厚的紙。
既然答應了袁世凱要幫他剿滅白朗軍,就得要提前做好準備。給小野十四郎和郭東辰的電報是一樣的內容:要求他們各自組建一支一千人的部隊參加剿匪,從現在開始進行適應性訓練。除了正常的技戰術訓練以外,要重點訓練長距離奔襲和野外生存訓練。在體能上要達到每天可以行軍80公裏以上,野外生存要達到在沒有後勤給養補充的情況下,可以半個月保持戰鬥力。要想真正打垮白朗軍,必須要在機動能力和連續作戰能力上更勝一籌。
除此之外,還讓白狼戰士和鐵血戰士各自組建一個由一百人組成的狙擊隊和兩百人組成的夜襲隊。劉慶斌非常清楚,對付白朗軍要想以少勝多,就必須要給對方造成心理恐慌,而襲擾戰和夜戰則是讓敵人恐慌的最好方法。同時,劉慶斌還開動腦筋,把能回憶起來的狙擊手的後世訓練方法全部記了下來,一並交給劉納言,讓他用電報發給了小野十四郎和郭鬆亭,剩下的隻能靠他們自己摸索了。
發給黑田村正的電報自然是為了讓他購買槍支彈藥了。除此之外,劉慶斌再三強調要黑田村正專門購買德國蔡司公司研製的具有應用價值的光學瞄準鏡作為狙擊手的專用瞄準鏡,這款誕生於1904年的瞄準鏡雖然現在還鮮為人知,但是劉慶斌知道,在不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它將會得到大量應用。
“明天一早你親自去拍電報,然後讓劉大買一份《迷津報》給我送來。現在,我餓了,去給我弄點吃的!”
“是,主人!”
第二天,劉慶斌起的很早。此時,他正坐在屋裏,一邊喝著一杯濃茶,一邊讀著手中的《迷津報》,嘴裏喃喃自言自語:“欲知誰是幕後凶手,請看明天的《迷津報》。不錯,黃世仲和淩晨很會吊人的胃口,居然還知道整個中西結合!”
果然,按照之前的計劃,黃世仲和淩晨在今天《迷津報》的頭版刊登了《宋教仁遇難始末》。他們模仿福爾摩斯的風格,將宋教仁遇刺的前前後後敘述的一波三折,撲朔迷離,扣人心弦,驚心動魄。最有趣的是結尾的一段話:福爾摩斯總是能發現別人疏忽的蛛絲馬跡,這也是他能夠破那些離奇的案件的原因。讓我們也做一次福爾摩斯,去偵破此案吧!欲知誰是幕後凶手,請看明天的《迷津報》。
與此同時,袁世凱、徐世昌和段祺瑞三人手中也拿著《迷津報》。
看完之後徐世昌疑惑道:“大總統,這什麽也沒說嘛!”
袁世凱滿臉平靜道:“別急,既然劉公子說沒問題那肯定就沒問題,我相信劉公子!”
第三天,《迷津報》在頭版刊登了《宋教仁刺殺案幕後元凶猜想之一---袁世凱》。
文中依然模仿福爾摩斯的風格,用了很長的篇幅講述了宋教仁領導的國民黨大獲全勝的過程。緊接著做出了猜測:由於宋教仁尖銳地抨擊袁世凱專製政治的黑暗,積極宣傳責任內閣的主張,危及了袁世凱的統治地位。袁世凱害怕宋教仁以合法手段取得權利,後見收買不成,便布置死士,對宋教仁下了毒手。
猜測完之後,文中又以福爾摩斯的口吻指出了以下幾點:一是宋教仁是國民黨內唯一願與袁世凱合作的領袖,一直被國民黨內視為親袁派,袁世凱殺死宋教仁,依然會有國民黨代表來做總理,換火暴的黃興來做總理還更難說話。二是如果袁世凱想殺宋教仁不會選擇這個敏感時間,宋教仁此行北上是與袁世凱商談國事,袁世凱大可以先聽其言,觀其行。三是袁世凱想殺宋教仁,可以等他來之後陷他以罪殺之,乘宋教仁將行而殺之,是愚夫也不會做的授人以柄的傻事。
最後的結論:究竟是袁世凱刺殺了宋教仁,還是另有其人?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是福爾摩斯,你會做出什麽樣的判斷呢?明日請繼續關注《宋教仁刺殺案幕後元凶猜想之二》。
“大總統,劉公子這是要幹什麽呀?難道是要把水攪渾?”徐世昌手裏拿著報紙,迷惑不解的拍著腦門。
袁世凱沉默了片刻,歎了一口氣道:“還是劉公子高明呀,他這手‘欲縱故擒’比藏著躲著不知要強多少倍。看著吧,他保證還有後手!”
袁世凱點點頭,劉慶斌這是中肯之言。如若劉慶斌想也不想就一口應承了,那不是狂妄就是無知。
劉慶斌接著說道:“不過,根據段總長的介紹,我現在可以得出三個結論。”
“哪三個結論?”段祺瑞迫不及待問道。
打仗打輸了不要緊,段祺瑞不是沒有打過敗仗。關鍵是要知道怎麽輸的,輸在哪裏了。直到現在,段祺瑞還在為自己無法剿滅白朗軍而耿耿於懷。
“第一,白朗軍的情報收集能力很強,很可能有一個龐大的、係統的情報組織,至少要比北洋軍的情報係統要強大得多。你仔細看看他們打仗的行軍路線不難發現,每次都是這邊剿匪部隊一動,他們同時也開始動了,靠著速度快的優勢打時間差,讓剿匪大軍疲於奔命!試想,如果沒有提前得到情報,他們如何能拿捏得如此準確?白朗軍可以洞察剿匪大軍的一切行動,而剿匪大軍卻對白狼軍猶如瞎子摸象,焉能不敗?”
段祺瑞聽得心服口服,劉慶斌能從自己簡單介紹的情況中分析出這些,的確不易。
袁世凱看著劉慶斌:“劉公子,請繼續!”
“第二,白朗軍之所以突然變得強大起來,原因無他,肯定是得到了外界的幫助,而且是極大地幫助。我的意思是他們不僅僅得到了武器裝備和人員的補充,而且還有訓練方法、和戰鬥指揮上的幫助。可以說,他們現在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土匪了,而是一支軍隊了,一直戰鬥力不弱的軍隊。否則,段總長也不會三番五次對他們束手無策了。”
聽到這裏,段祺瑞的老臉有些紅了,雖然劉慶斌的話中有為他開脫的成分,可是堂堂的陸軍總長打不過一隻土匪武裝,傳出去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
袁世凱也是帶兵打仗出身的,他何嚐看不出其中的端倪。隻是以前小瞧了白朗軍,沒有想到還有這一茬,現在聽劉慶斌一說,這其中似乎還真有一隻黑手。想到這裏,袁世凱有些狐疑著問道:“會不會是南方革命黨……”
劉慶斌搖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但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讓一股土匪迅速變成能征善戰的軍隊,這絕不是一般的勢力所能做的到的!”
袁世凱沉思了片刻,接著問道:“劉公子說的沒錯,看來我們以前有所疏忽了。事實上,我們真正的敵人並不是白朗軍,而是那隻看不見的黑手。劉公子,那你的第三個結論是什麽?”
“第三,白朗軍在戰術運用上比較靈活,能根據敵眾己寡的特點,善於避實擊虛機動作戰,或從內線跳到外線,或出敵不意地襲擊守備薄弱或孤軍冒進之敵。這一切的一切取決於一個前提,那就是他們具有快速的行軍能力。北洋軍雖然兵力眾多卻無用武之地,要想盡快剿滅白朗軍,隻有一個辦法!”
“什麽辦法?”袁世凱和段祺瑞異口同聲追問道。
“要麽讓他無法發揮出快速機動的特點,要麽你的機動能力要比他更強!”
袁世凱和段祺瑞聽罷不言語了。讓白朗軍無法發揮快速機動的特點,段祺瑞也想呀,如果白朗軍不跑,和北洋軍打陣地戰,段祺瑞有十足的把握能迅速消滅白朗軍。可是,白朗軍又不是傻子,他會以己之短對敵所長?在河南,白狼軍對地形熟悉,加之還有強大的情報係統,還沒等北洋軍將他包圍,他們早已經跑得找不見蹤影了。所以劉慶斌說的讓白朗軍無法發揮快速機動的特點,段祺瑞也隻能在心裏想想而已。至於讓北洋軍的機動能力比白朗軍更快,這一點段祺瑞壓根就連想也不敢想了。一天機動一百裏地,段祺瑞掐著指頭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北洋軍中有哪支部隊能做到這一點。
看來,最後還得要劉慶斌出馬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可劉慶斌遲遲不表態,段祺瑞再一次急了:“劉公子,你看這事情……”
劉慶斌笑了笑,他對段祺瑞說道:“總長大人,你別擔心,這件事情我接了!我現在無法承諾你什麽,但是我保證最後一定會給你個圓滿地交代!”
袁世凱和段祺瑞聽到劉慶斌的這個話,同時鬆了一口氣。他們對劉慶斌多少有了一些了解,雖然有的時候劉慶斌油滑的像個老狐狸,但隻要是他答應的事情,基本上都會全力以赴去做的。
就在袁世凱和段祺瑞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劉慶斌又輕飄飄地拋過一句話:“大總統,總長大人,雖然我答應你們去剿滅白朗軍了,但是我還有三個條件!”
袁世凱頓時又緊張起來了,他也知道消滅白朗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剿滅白朗軍,袁世凱前前後後已經花了幾百萬元了,不但沒有剿滅白朗軍,反而越剿越大,以至於到現在成了心腹之患。劉慶斌會不會因為此事而獅子大開口呢?這很難說。可事已至此,劉慶斌就算是坐地起價,自己也隻好討價還價了。誰讓自己現在國庫空虛,最缺的就是錢呢?
想到這裏,袁世凱歎了一口氣,嘴角牽出一絲僵硬的微笑:“不礙事,劉公子,請講!”
“第一,此事必須要放在在特區正式設立之後,隻有這樣我才會有時間和精力去謀劃此事!”
袁世凱輕吐一口氣:“那是自然!”
“第二,剿滅白朗軍需要北洋軍的全力配合,可我又指揮不動北洋軍。所以,還需要借助段總長的虎威!”
這次還沒等袁世凱答應,段祺瑞早已搶先說道:“劉公子,絕對沒有問題。我會和上次徐大人一樣,全力配合你的,你說怎麽打北洋軍就怎麽打!”
袁世凱在一旁納了悶:怎麽自己的左膀右臂都像吃錯了藥一般,搶著給劉慶斌打下手,還覺得多大的榮耀似的。還有這個劉慶斌,前麵這兩條提的都是些不痛不癢的條件,難道就是為了給第三個條件做鋪墊?
“第三,大總統,總長大人,你們是知道的,我的部隊打仗向來都是自帶裝備的,所以……”
袁世凱心中暗想:戲肉來了。他皮笑肉不笑的詢問劉慶斌:“劉公子有何打算,請直說無妨,一切都好商量的!”
“多謝大總統體恤!”劉慶斌點點頭接著說道:“因為要購買一些武器彈藥,另外還要組織部隊進行一些專門的適應性訓練,所以全部算下來需要花費……”
“花費多少?”袁世凱的聲音有些哆嗦,心髒跳動加劇,都快從嗓子眼裏奔出來了。
劉慶斌歉意地說道:“需要花費三到四個月時間,最快也要七月份才能開始剿匪!”
袁世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誰知道劉慶斌最後說出的話,差點把他的腰給閃了。
袁世凱傻傻地問道:“沒了?”
“沒了!”
“你不要糧餉什麽的?”袁世凱還不死心,他幹脆直接了當地問道。
“為國出力剿滅匪患,是每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能盡快出兵去幫助大總統剿匪我已經覺得很愧疚了,哪還還好意思要什麽糧餉呢?”劉慶斌義正詞嚴道。
袁世凱聽罷恨不得抱著劉慶斌親一口,他有些哽咽道:“劉公子,我又欠了你一份情!”
劉慶斌擺擺手道:“大總統,可還記得咱們第一次見麵時你曾經說過的話?”
袁世凱思忖片刻問道:“你說的是哪一句?”
“把日本當作最大的潛在敵人的,整個中國隻有三個半人。”
“當然記得!”
劉慶斌點點頭:“如今,那一個半已經仙逝了,隻剩下你我二人了,難道我們不該互相幫襯著點嗎?”
“說的好,是該幫襯!是該幫襯!劉公子,那我就承情了!”聽了劉慶斌的話,袁世凱愣了愣,然而就在瞬息間又恢複了他的梟雄本色,臉上難得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劉慶斌何嚐不明白袁世凱心中擔心的是什麽,他之所以裝傻充愣不提糧餉之事,一方麵是他看不上袁世凱那點小錢,另一方麵的確也是想為袁世凱減輕些負擔。設身處地的想想,袁世凱在此時作為民國的國家領袖,的確很是艱難。
其實,要不要糧餉對劉慶斌來說並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能有機會去剿匪,對這一點劉慶斌還是相當滿意的,這基本上也算是個意外的收獲了。劉慶斌非常清楚,部隊的訓練和實戰是兩碼事,沒有經過戰場檢驗的部隊,永遠都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強兵。而目前來說,不論是白狼戰士還是鐵血戰士,都急需在戰場上進行淬火才能擔當重任。剿匪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考驗了,既可以讓他們有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又能取得經驗,鍛煉部隊,提高戰術、技術水平與指揮水平,不斷增強戰鬥力,為將來能打贏更加殘酷的戰爭奠定良好的基礎。
回到住處,劉慶斌吩咐劉納言將劉三找來。
“主人,劉三前來報道!”劉三進門後,低聲向劉慶斌請示。
“劉三,現在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需要你抓緊時間去辦!”劉慶斌嚴肅的看著他。
“請主人吩咐!”
“在河南的豫西地區,有一股比較大的土匪叫白朗軍,我計劃在三個月之後前去剿滅他們,你帶四十名狼牙迅速趕往豫西地區。”
劉三認真地聆聽著,生怕落下一個字。
“你到了以後,主要有兩項任務。一是偵察白朗軍的情報,不管用什麽辦法,一定要把白朗軍所有的情況都給我查的的清清楚楚。二是了解豫西地區乃至周邊的民情和地形,為將來的戰鬥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主人,帶走四十名狼牙,是不是太多了?您這裏……”劉納言在一旁小心提醒道。
劉慶斌擺擺手:“如果不是怕你嘮叨,我會讓劉三把五十人全部帶走的。現在不是隻帶了四十個嘛,我這裏留十個人足夠了!”
見劉納言不吭氣了,劉慶斌看著劉三:“知道為什麽派你去嗎?”
劉三搖搖頭。
“就因為你說了一口地道的河南話,這對偵察情報非常有利!”劉慶斌說出了原因。
接著劉慶斌換上一副嚴肅的麵孔對他說道:“記住,你們是去獲取情報的,而不是去打仗的,所以要多動動腦子。這是你們第一次代表狼牙去執行任務,成敗就看你們自己的了。我曾經告訴過你們,狼牙是白狼戰士的最高榮譽,希望你們用生命和鮮血去捍衛,別讓我失望!”
劉三躬身道:“請主人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劉慶斌點點頭:“等會去劉納言那裏領足經費,然後今天就出發。三個月之後我將趕到信陽,你們在信陽城留下暗號,我自會去找你們的!”
“是,主人!”
劉三領命而去之後,劉慶斌吩咐劉納言不準任何人打擾自己,然後將自己關在了屋內,連飯都沒有吃,一直在忙活著。
到了傍晚時分,劉慶斌終於大功告成。
他將劉納言喊進房間:“記著明天幫我發幾封電報。這個發給黑田村正,讓他盡快把我需要的東西搞到手,然後送到甲賀村和神箭穀。”
“是,主人!”劉納言接過了一張紙。
“這個分別發給小野十四郎和郭鬆亭,告訴他們,我給他們的隻是一個大概的想法,具體如何訓練讓他們自己多開動開動腦筋,隻有三個月時間,讓他們抓緊時間!”
“是,主人!”劉納言再次接過一摞厚厚的紙。
既然答應了袁世凱要幫他剿滅白朗軍,就得要提前做好準備。給小野十四郎和郭東辰的電報是一樣的內容:要求他們各自組建一支一千人的部隊參加剿匪,從現在開始進行適應性訓練。除了正常的技戰術訓練以外,要重點訓練長距離奔襲和野外生存訓練。在體能上要達到每天可以行軍80公裏以上,野外生存要達到在沒有後勤給養補充的情況下,可以半個月保持戰鬥力。要想真正打垮白朗軍,必須要在機動能力和連續作戰能力上更勝一籌。
除此之外,還讓白狼戰士和鐵血戰士各自組建一個由一百人組成的狙擊隊和兩百人組成的夜襲隊。劉慶斌非常清楚,對付白朗軍要想以少勝多,就必須要給對方造成心理恐慌,而襲擾戰和夜戰則是讓敵人恐慌的最好方法。同時,劉慶斌還開動腦筋,把能回憶起來的狙擊手的後世訓練方法全部記了下來,一並交給劉納言,讓他用電報發給了小野十四郎和郭鬆亭,剩下的隻能靠他們自己摸索了。
發給黑田村正的電報自然是為了讓他購買槍支彈藥了。除此之外,劉慶斌再三強調要黑田村正專門購買德國蔡司公司研製的具有應用價值的光學瞄準鏡作為狙擊手的專用瞄準鏡,這款誕生於1904年的瞄準鏡雖然現在還鮮為人知,但是劉慶斌知道,在不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它將會得到大量應用。
“明天一早你親自去拍電報,然後讓劉大買一份《迷津報》給我送來。現在,我餓了,去給我弄點吃的!”
“是,主人!”
第二天,劉慶斌起的很早。此時,他正坐在屋裏,一邊喝著一杯濃茶,一邊讀著手中的《迷津報》,嘴裏喃喃自言自語:“欲知誰是幕後凶手,請看明天的《迷津報》。不錯,黃世仲和淩晨很會吊人的胃口,居然還知道整個中西結合!”
果然,按照之前的計劃,黃世仲和淩晨在今天《迷津報》的頭版刊登了《宋教仁遇難始末》。他們模仿福爾摩斯的風格,將宋教仁遇刺的前前後後敘述的一波三折,撲朔迷離,扣人心弦,驚心動魄。最有趣的是結尾的一段話:福爾摩斯總是能發現別人疏忽的蛛絲馬跡,這也是他能夠破那些離奇的案件的原因。讓我們也做一次福爾摩斯,去偵破此案吧!欲知誰是幕後凶手,請看明天的《迷津報》。
與此同時,袁世凱、徐世昌和段祺瑞三人手中也拿著《迷津報》。
看完之後徐世昌疑惑道:“大總統,這什麽也沒說嘛!”
袁世凱滿臉平靜道:“別急,既然劉公子說沒問題那肯定就沒問題,我相信劉公子!”
第三天,《迷津報》在頭版刊登了《宋教仁刺殺案幕後元凶猜想之一---袁世凱》。
文中依然模仿福爾摩斯的風格,用了很長的篇幅講述了宋教仁領導的國民黨大獲全勝的過程。緊接著做出了猜測:由於宋教仁尖銳地抨擊袁世凱專製政治的黑暗,積極宣傳責任內閣的主張,危及了袁世凱的統治地位。袁世凱害怕宋教仁以合法手段取得權利,後見收買不成,便布置死士,對宋教仁下了毒手。
猜測完之後,文中又以福爾摩斯的口吻指出了以下幾點:一是宋教仁是國民黨內唯一願與袁世凱合作的領袖,一直被國民黨內視為親袁派,袁世凱殺死宋教仁,依然會有國民黨代表來做總理,換火暴的黃興來做總理還更難說話。二是如果袁世凱想殺宋教仁不會選擇這個敏感時間,宋教仁此行北上是與袁世凱商談國事,袁世凱大可以先聽其言,觀其行。三是袁世凱想殺宋教仁,可以等他來之後陷他以罪殺之,乘宋教仁將行而殺之,是愚夫也不會做的授人以柄的傻事。
最後的結論:究竟是袁世凱刺殺了宋教仁,還是另有其人?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是福爾摩斯,你會做出什麽樣的判斷呢?明日請繼續關注《宋教仁刺殺案幕後元凶猜想之二》。
“大總統,劉公子這是要幹什麽呀?難道是要把水攪渾?”徐世昌手裏拿著報紙,迷惑不解的拍著腦門。
袁世凱沉默了片刻,歎了一口氣道:“還是劉公子高明呀,他這手‘欲縱故擒’比藏著躲著不知要強多少倍。看著吧,他保證還有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