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二日,軍艦駛入蕪湖後靠岸停泊。
“劉公子,真的不需要我陪你一起去嗎?”段祺瑞擔心道。
“我去是了解情況,又不是去打仗,你跟我去幹嘛?再說了,你到了革命黨的老窩也不安全,想要你腦袋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你最好還是在這裏等我。”劉慶斌滿臉輕鬆。
“那就恭祝劉公子一路平安了,我等著劉公子的好消息!”
“感謝你的吉言!三天後我會趕回來,馮國璋和張勳你就先應付著!”
……
劉慶斌換乘了客輪沿江順水而下,當日就趕到了南京。到了江蘇都督府,劉慶斌見到了黃興。黃興這些日子憔悴不已,見劉慶斌到來,如釋重負一般:“劉公子,你終於來了,我這些日子可是寢食難安呀!”
劉慶斌詫異道:“這是何故?”
黃興搖頭道:“原來我以為排兵布陣打仗很難,現在我才知道,讓已經準備好打仗的部隊停下來更難!”
原來,在黃興趕到南京之前,江蘇章梓的第1師、冷?的第3師和陳之驥的第8師已經做好各項討袁的準備工作了。1師師長章梓派人割斷了都督府的電話,8師士兵開入都督府,尚在睡夢中的江蘇都督程德全驚駭異常。各位高級將領向程德全說明討袁大義,請求協助,語極誠懇。程德全遂一變其驚駭顏色,表示附和獨立討袁,並起草討袁通電,宣布江蘇省獨立。
黃興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來到南京的,他一到南京就召集第一師、第三師和第八師高級將領以及趕來的前安徽都督柏文蔚,開軍事會議。聽黃興說要停止討袁,眾人都不能理解,沒有人聽從。當黃興隻好將孫文的親筆信拿了出來,眾人這才不言語了,不過心裏還是想不通,會議最後不了了之。既不能強行命令,又無法說出原因,無奈之下,黃興隻好挨著個做思想工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大多數人的工作做通。
“克強先生,現在的具體情況怎麽樣?”劉慶斌問道。
“閏農,還是你給劉公子說吧!”黃興對著身旁以為三十歲左右的軍官點了點頭。
“克強先生,這位是……”劉慶斌詢問道。
“哦,他是我的軍事參謀張孝淮。”
“張孝淮,不錯,果然遇見了……”劉慶斌意味深長地對張孝淮笑了笑:“張參謀,您請講,我洗耳恭聽!”
張孝淮聽了劉慶斌的話有些奇怪,不過也並沒有在意。他對劉慶斌道:“目前,第1師、第3師和第8師大部分官兵都已經同意罷戰,北洋軍隨時可以接管整個江蘇。隻不過南京還有些問題沒有解決,現在比較麻煩。”
劉慶斌不解道:“這是為何?”
“主要是因為有韓恢在的緣故!”張孝淮直截了當道。
“韓恢?韓恢是何許人?”
“何璐銘、韓恢和我是黃總長任臨時政府陸軍部總長時手下的三個參謀……”
聽了張孝淮的介紹,劉慶斌這才知道了原委。
前不久,孫中山號召江蘇興師討袁,韓恢積極響應。在得知黃興要求革命黨罷戰的消息之後,韓恢在駐守南京的兩個師之間不停演講串聯,慷慨陳詞,曆數袁軍所犯下的罪行,聲淚俱下,軍心感奮,同仇敵愾,誓與袁軍血戰到底。前後共召集近兩千人守在雨花台,誓死不退卻,要與北洋軍決戰到底。
劉慶斌穿越以來還是第一次來雨花台,他見到了韓恢。
韓恢文質彬彬的模樣,見到黃興,韓恢上前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黃總長,軍事參謀韓恢向您報到!”
黃興向韓恢回了一禮,欲言又止道:“韓恢呀……這個……”
韓恢見狀趕忙接過話來:“黃總長,您一直是我的長輩和上級,我敬重您。但是,如果您是來勸我撤出雨花台的,那恕我難以從命!”
看著黃興和張孝淮啞口無言,劉慶斌上前一步,對韓恢主動自我介紹道:“韓參謀,你好!我叫劉慶斌,是孫先生委托我來處理江蘇各項討袁事宜的。”
“劉慶斌?”韓恢點點頭:“我聽說過你!”
接著韓恢又補充了一句:“雖然你的年齡不大,但你還算條漢子!”
劉慶斌第一次聽到有人如此誇獎他,說他是條漢子,麵上不由露出古怪之色。
“我不想勸你,我隻是想知道你這樣做的原因!可以告訴我嗎?”劉慶斌輕聲道。
“原因?”韓恢思考了片刻,像是在回答劉慶斌,又像是在喃喃自語:“我曾經是個軍人,至少我骨子裏是個軍人。我認為,作為一個軍人,就應該死在戰場上。事實上,我早就該死在戰場上的。廣州黃花崗起義,我是敢死隊隊長,一百二十三名敢死隊員有七十二人壯烈犧牲,而我活了下來。秣陵關起義與張勳軍隊雨花台激戰,我還是敢死隊隊長,一百零三名敢死隊員戰死四十七人,我又活了下來。死,誰都會死,人總有一死,但我要死在戰場上。死沒啥可怕,但我一定要讓敵人知道我的可怕。我的戰友戰死了,此仇我永遠銘記。張勳是我的仇人,此仇必報。同樣的道理,一個不能報仇,忘記仇恨的民族,怎麽能夠被別國尊重!?害我者,必誅。犯我者,雖遠必誅。”
聽了韓恢的話,劉慶斌無語了,他發自心底地敬重麵前的這個年輕人。韓恢以這種飛蛾撲火式的執著,堅守著自己的信念。選擇犧牲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個人毀滅行為,也絕對不是毫無意義的!這種行為是在捍衛一種精神,是那種舍生而取義的精神。
思忖了片刻,劉慶斌對韓恢道:“韓參謀,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我尊重你的這種選擇。”說到這裏,劉慶斌指了指在防守陣地上穿梭忙碌的士兵:“可是,他們呢?他們是不是也應該有選擇的權利?你不能因為自己的選擇,而剝奪他們選擇的權利,這對他們是不公平的!”
韓恢聽罷不由沉思起來。
“就算現在,他們做出了和你一樣的選擇。可是,將來他們又做出了另一種選擇,你將如何?”
韓恢痛苦地搖搖頭。
“韓參謀,我給你一個提議如何?”劉慶斌不失時機的向韓恢建議道。
“劉公子,請講!”
“你準備和雨花台共存亡,對吧?”
“是的!”
“最終的結局你心裏也明白,是吧?”
“是的!”
“你的仇人是張勳和他的辮子軍,是吧?”
“是的!”
“這樣吧,我想辦法讓張勳全力向雨花台進攻,你全力防守。為了讓你手下的士兵有個公平選擇的餘地,你必須給我一個具體的防守期限。到了時候雙方都必須停戰,你與手下再做一次決定,到時候是走是留是戰是和全憑你們,如何?”
韓恢考慮良久,坦然看向劉慶斌:“說實話,劉公子,我很感謝你能理解我的想法,也感謝你的好意和做出的努力。如果我再拒絕,那真的就是不識好歹了!我接受你的建議,防守三天時間。如果三天之後雨花台還在我們的手裏,我們會認真做出下一次選擇的!”
韓恢的話音剛落,張孝淮在一旁大喊道:“韓恢,你瘋了?用不到兩千的兵力對付三萬人的進攻,防守三天時間,這怎麽可能呢?”
韓恢笑而不答。
張孝淮轉過身來,激動地對黃興道:“黃總長,我希望您能批準我留下來,讓我去助韓恢一臂之力吧!”
黃興還沒有回答,劉慶斌卻插了一句話:“不行,張參謀,你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聽了劉慶斌的話,黃興和張孝淮都看向劉慶斌。
劉慶斌對張孝淮道:“假如,假如三天後韓參謀守住了陣地,雙方停火後,我需要派人上雨花台聯絡,張參謀你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說到這裏,劉慶斌又轉向黃興:“克強先生,我得提前給你打個招呼,從現在開始讓張參謀跟著我,後天和我一起回蕪湖,他就擔任我們之間的聯絡員。另外,江蘇事了以後,你要陪孫先生去日本,讓張參謀跟我去河南吧,何璐銘一事還需要張參謀甄別!”
“黃總長,璐銘有消息了?”張孝淮在一旁焦急詢問道。就連一旁的韓恢也露出了關心的神色,畢竟三人曾經朝夕相處了那麽久,感情非常之深。現在突然聽說有了失蹤一年多的何璐銘的消息,怎能不欣喜萬分呢?
黃興為難的看著劉慶斌,畢竟他們曾經有過約定,關於日本的陰謀要守口如瓶。
“克強先生,關於何璐銘的事情,可以告訴他們!”
黃興聽出了劉慶斌話中的意思:可以僅僅告訴他們關於何璐銘的事情,其它的就不要涉及了。
於是,黃興把張孝淮和韓恢拉到一邊,詳細給他們講了關於何璐銘一事的前因後果。
在黃興敘說的檔口,劉慶斌也沒有閑著,他叫過了劉納言,詳細的吩咐著什麽,劉納言在一旁不住的點頭。
不一會,黃興給張孝淮二人敘說完了。
劉慶斌看了看他們三人:“何璐銘的事咱們後麵再說,我們還是先解決眼前的事情吧!”
黃興點點頭。
劉慶斌對黃興鄭重道:“克強先生,既然事已至此,您就不用再勸韓參謀了!畢竟他是代表革命黨和北洋軍打的這一仗,您現在應該大力支持他。陣地防守是件很殘酷的事情,韓參謀守得住守不住暫且不說,但至少不能讓他彈盡糧絕。您說是吧?”
黃興點頭道:“我明白,我會給予韓恢最大的幫助的!”說到這裏,黃興拍拍韓恢的肩頭:“打輸打贏都沒關係,但一定要打出我們的精氣神來!”
“黃總長,你放心,我不會讓您失望的!”韓恢攥緊了拳頭。
劉慶斌待黃興說完,又轉向韓恢:“韓參謀,你的勇氣我很欽佩。但是,打仗不是兒戲,光憑勇氣是不行的。我有幾點建議,希望韓參謀認真考慮一下,如果做得好,防守三天也不是什麽難事。”
韓恢是黃興手下三個軍事參謀中唯一沒上過軍校的,同時又是親自上戰場最多的一個。作為軍事參謀,他的經驗比較豐富,但是理論上就差了些。盡管這些年從張孝淮、何璐銘身上學了不少東西,但是正兒八經的陣地戰,他還是第一次遇到。本來張孝淮剛才要主動留下,他心裏一陣欣喜,但卻被劉慶斌阻止了。這會,聽劉慶斌這麽一說,他趕忙點頭道:“請劉公子賜教!”
黃興在一旁打趣道:“韓恢,你不會連個指揮部都沒有吧?難道讓劉公子在這裏和你商議作戰之事?”
韓恢這才反應過來,他趕緊往一邊側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怠慢了,劉公子,請!”
進了韓恢的指揮部,劉慶斌坐定後也不客氣,直截了當道:“韓參謀,今天是七月二十二日,預計8月2日左右張勳和辮子軍將會趕到南京城下,也就是說你的準備時間大概有十天左右!”
韓恢點點頭:“時間足夠了!”
“打仗要知己知彼,這才是取勝之道。首先我們看看對手的弱點,第一,張勳人數雖多,戰鬥力卻有限。張勳辮子軍的戰鬥力按理說應該是很強的,畢竟打過多年惡仗。但是,在上次江浙聯軍進攻南京的戰鬥中,辮子軍的元氣大傷,隻剩下了三千人。現在的武衛前軍雖然有近三萬人,但基本上都是這兩年擴招的,由此可以想象得出他的戰鬥力究竟如何!第二,張勳遠道而來,人多勢眾,肯定認為很快就能拿下雨花台。可是他忘了驕兵必敗,如果能頂住他的前幾次進攻,再往後就容易多了。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這次攻防戰是有期限的。如果沒有期限,他隻需將雨花台牢牢圍住,時間久了,不用打你們肯定必敗無疑。可是有了三天的限製,他就會有壓力,有眼力就會急躁,急躁了就會犯錯,這就是你們的機會!說完了弱點,再讓我們看看對方的優勢,第一,對方人多這是最大的優勢。人多了進攻力量就強,可以分批次不間斷的進攻,這樣防守的壓力就會很大,畢竟人是需要休息和吃飯的。第二,張勳是進攻,他可以利用的資源要比防守方多得多,譬如炮火壓製、彈藥補充等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張勳和革命黨有仇,這次你們代表革命黨與張勳作戰,他勢必會把仇記在你們的身上。要知道仇恨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是對你們最大的考驗。”
劉慶斌分析的頭頭是道,黃興三人不住點頭。特別是張孝淮,那可是科班的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自然明白如何進行敵情分析。可他沒想到劉慶斌小小年紀就能一語中的,分析的如此透徹。
“除了知己知彼以外,還有幾點很重要。一是士氣。我不否認和你一起留守雨花台的都是有血性的男兒,可是戰爭殘酷是最消磨士氣的,無法保持大家的士氣,就不可能堅持下去。二是火力。防守方人員不足,唯有加強火力才能彌補,如果人員不足、火力也不及對方,那必敗無疑。三是戰術。要想成功的防守,必須要有正確的戰術布置,否則無異於自殺!四是配合。要想打贏這場防禦戰,靠一個人不行,靠一部分人也不行,必須要靠所有的人。要進行合理分工、戰前演練、互相配合、如臂使指,運用整體的力量才能打好這場防禦戰……”
劉慶斌侃侃而談,足足講了一個多小時,隻聽的黃興、張孝淮和韓恢目瞪口呆。
張孝淮歎口氣道:“聽了劉公子你的一席話,我這才明白,一直以為自己對軍事比較了解,現在才知道自己原來是井底之蛙!”
劉慶斌也不客氣,張孝淮的讚揚他擔得起。畢竟後世對陣地防禦理論的研究,要比現在全麵的多。他隻是搬出了冰山一角,如果真要細細說來,估計沒有個三天三夜是說不完的。
韓恢也傻眼了,原本以為帶著兩千人守住雨花台陣地也不算是什麽難事,畢竟他有必死的勇氣。現在聽劉慶斌這麽一忽悠,心裏也沒了底。
思忖片刻,韓恢很客氣的詢問道:“劉公子,您所說的這些,我們應該怎樣做到呢?”
“這哪是短時間內能做到的?這需要長期的訓練和充分的準備,你說是吧,張參謀!”劉慶斌歎了一口氣說道。
聽了劉慶斌的話,張孝淮也讚同的點了點頭。
就在韓恢失望之時,劉慶斌又說道:“不過……”
“不過什麽?”韓恢急切問道。
“我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劉慶斌不緊不慢道。
“什麽辦法?”
……
七月二十四日,劉慶斌如約回到了蕪湖。
七月二十五日,駐江蘇各部隊的首腦在蕪湖召開了最高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除了段祺瑞和劉慶斌以外,還有江淮宣撫使兼北洋軍第二軍軍長馮國璋和武衛前軍統領張勳以及他們的得力手下。
會議由陸軍總長段祺瑞主持,段祺瑞首先將前一段時間上海和江西的情況對大家進行了簡要介紹。
然後,段祺瑞對眾人說道:“下麵,請總統特使、江蘇軍事行動總指揮劉慶斌劉公子講話,!”
見眾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劉慶斌也不客氣,站起身來笑眯眯的說道:“其實,和我合作很簡單,也很愉快。除了兩件事情不能做,其他的你們想做什麽我是不大管的。”
頓了頓,劉慶斌接著說道:“我說的兩件事情,一是不能違抗命令,二是不許騷擾百姓。如果做了這兩件不該做的事情,不管是誰,我都會讓他死!”
劉慶斌麵上雖然在笑,但說出的話卻讓人覺得陰森恐怖:“在上海鎮守使鄭汝成那裏,因為不服從命令,我槍斃了營長以下13人。在第二師王占元那裏,因為違命我槍斃了團長以下12人。在第六師李純那裏,因為騷擾百姓我槍斃了旅長以下129人。不到一個月時間,我總共槍斃了154人,很多人都在背後稱我為屠夫。其實,我也不想呀!”
說到這裏,劉慶斌突然看向馮國璋:“馮宣撫使,不知你有何想法?”
馮國璋沒想到劉慶斌對他來了一個突然襲擊,但他反應也夠快,立即起身立正朗聲回答道:“卑職承諾絕不違抗特使大人命令,絕不騷擾百姓,如有違反甘願接受軍紀懲處!”
聽了馮國璋的回答,劉慶斌也是一愣:這個馮國璋回答的挺溜呀,看來練了不少次了吧!
劉慶斌還真沒猜錯,馮國璋真的練了不少次了,這些都是袁世凱和段祺瑞的功勞。
每次劉慶斌給馮國璋和張勳發完通報之後,袁世凱總會再給馮國璋發個電報叮嚀一遍,讓他務必一切都聽劉慶斌的,萬萬不可造次。搞得馮國璋鬱悶不已,好像自己就是個搗蛋鬼一般,還需要大人不時的提醒。
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三人號稱“北洋三傑“,是袁世凱的股肱之臣。袁世凱自然不希望馮國璋碰到劉慶斌的槍口上,免的到時候讓自己左右為難,所以對馮國璋格外上心。
袁世凱在馮國璋眼中,向來都是殺伐果斷,馮國璋很少見過袁世凱如此婆婆媽媽,由此可見此事的重要。
段祺瑞召集他們到蕪湖開會,馮國璋趕到的時候,劉慶斌去了南京未歸,段祺瑞又給他當了一次婆婆。馮國璋和段祺瑞共事多年,彼此以兄弟相稱,他自然了解段祺瑞的本性。聽了段祺瑞的警告,馮國璋終於明白了此事非同小可。
為了以防萬一,馮國璋想好了應對之詞,昨天連夜進行練習,沒想到今天就用上了。
聽了馮國璋的回答,劉慶斌點點頭:“有這話我就放心了,感謝馮宣撫使的理解和支持!”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馮國璋既然做了如此的低姿態,劉慶斌自然不好再咄咄逼人了。
對馮國璋說罷,劉慶斌又轉向張勳:“張統領,你怎麽看?”
張勳此時真的有些左右為難。說實話,這些日子張勳還真是在用心整飭軍紀。這麽做並不是他良心發現,更不是被劉慶斌給嚇住了,而是不想留給劉慶斌把柄。張勳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他要找機會和馮國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劉慶斌。畢竟馮國璋第二軍的軍紀也不怎麽樣,隻不過是比自己稍強一些而已。誰知道自己還沒來得及和馮國璋溝通,馮國璋已經早早舉手投降了,讓他在心裏對馮國璋暗暗鄙視了一番。
可是,劉慶斌的問話也不能不答。如果讓他像馮國璋一樣回答,他肯定心有不甘。可是如果對劉慶斌的兩條要求提出異議,那就意味著要撕破臉皮,這也不是他所願意見到的。
就在此時,張勳身旁傳來一個人的聲音:“特使大人,你有所不知。我們武衛前軍和北洋軍有所不同,北洋軍的軍餉是袁大總統提供的,而我們的軍餉卻要由我們自己籌集。不騷擾百姓,我們的軍餉從何而來?如果特使大人能解決我們的軍餉,我們自會遵從特使大人的兩條嚴令!”
劉慶斌朝著出聲的地方看去,見說話之人是坐在張勳旁邊的張文生。張文生是張勳的養子,地位僅次於徐二虎,是武衛前軍第三號人物。
張文生的適時出手,不僅給張勳解了圍,而且還對劉慶斌進行了反擊。張勳忍不住扭頭朝著自己的養子微微一笑,以示嘉許。
眾位將領聽了張文生的話,也齊齊轉頭看向劉慶斌。
劉慶斌不急也不惱,隻是故作不解地詢問段祺瑞:“總長大人,我想問一下,武衛前軍究竟有幾個統領?”
“自然隻有一個!”段祺瑞不知劉慶斌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隻得如實回答。
“武衛前軍統領可否姓張?”
“是姓張。”
“那武衛前軍張統領究竟是哪一位?”劉慶斌繼續問道。
段祺瑞朝著張勳一指:“這位就是武衛前軍張勳張統領!”
“那他是誰?”劉慶斌一指張文生。
“他是武衛前軍鎮守使張文生!”段祺瑞一本正經答道。
“那他肯定不是武衛前軍的張統領了?”劉慶斌裝作恍然大悟狀。
“不是!”段祺瑞點點頭。
“混賬,既然不是武衛前軍統領,為何擅自答話?”說罷劉慶斌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大喊道:“來人,把這個目無長官、不守軍紀的東西給我拿下!”
劉慶斌的話音剛落,從屋外衝進幾個白狼衛士將張文生從椅子上架起。
張勳和徐二虎見狀大怒,這也太不給武衛前軍麵子了,二人拍案而起嘴裏罵罵咧咧:“放肆,你劉慶……”
張勳和徐二虎的話還沒有說完就咽了回去,不咽回去不行,因為他們二人的嘴裏分別被劉納言和郭鬆亭頂進了一把手槍。與此同時,意欲反抗的張文生也被兩名白狼戰士死死擒住,不能動彈分毫。
劉慶斌盯著張勳和徐二虎,目光冷的嚇人。
片刻之後,劉慶斌頭也不回地問道:“段總長,武衛前軍是不是這三人官職最高?”
“是的!”
“他們之下呢?”
“他們之下是六十多個營官!”
“如果他們三個人都死了,那麽按照武衛前軍的慣例應該如何?”
“應該從營官中選出統領!”段祺瑞畢竟是陸軍總長,對武衛前軍的情況也比較了解。
“哦,我明白了!”
劉慶斌點點頭,不再看張勳和徐二虎,而是順著二人往下首看去。會議桌的上首坐的是段祺瑞和劉慶斌,兩邊分別是第二軍和武衛前軍的軍官。第二軍在左,武衛前軍在右,兩邊涇渭分明,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武衛前軍的軍官人人都留著一個大辮子。
“武衛前軍的營官都站起來,讓我瞧瞧!”劉慶斌的目光在這些辮子軍官臉上掃來掃去。
看著張勳等三人被製住,參加會議的十來個營官不敢怠慢,趕忙起身立正。
“張勳,如果現在我以不服從命令為由,將你們三人就地槍決!然後……”
劉慶斌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站在那裏的武衛前軍營官,接著說道:“然後在他們中間選出三人接管武衛前軍,這武衛前軍我照樣指揮得動,你信不信?”
那些營官聽了劉慶斌的話,雖然麵上依然如常。但是,急劇起伏的胸脯卻出賣了他們。這天上突然掉下了餡餅,他們怎會不動心?
張勳見狀知道劉慶斌不是和他說笑,真有可能就這麽被槍斃了。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他自然明白,可嘴裏被頂著著手槍無法言語,急得他滿頭大汗。
劉慶斌朝著劉納言使了個眼色,劉納言將槍從張勳嘴中取出。
張勳趕忙向劉慶斌點頭道:“特使大人,我信,我信!”
劉慶斌對張勳和徐二虎揮揮手:“你們先坐下!”
郭鬆亭抽槍站在一邊,張勳和二人不敢再有二話,趕忙坐下。
“你們也坐下!”劉慶斌指著武衛前軍的那些營官。
說完,劉慶斌又把目光投向了張文遠。
“張文遠,我在強調紀律,你卻明知故犯,真是無法無天了!”劉慶斌冷笑道。
“劉納言!”
“主人!”
“去,給我掌嘴五十!”
“是!”
劉納言走到張文遠麵前,架著張文遠的兩個白狼衛士揪著他的辮子,很配合的將他的臉高高揚起。
“啪!”“啪!”“啪!”……
劉納言甩開膀子左右開弓扇起了耳光,剛開始張文遠還能忍住不吭聲。可不一會,張文遠的臉就腫了起來,嘴角流出了血,牙也被打脫落了,慘叫聲淒厲無比。
張勳和徐二虎坐在桌前痛苦地閉上了眼睛,好像被扇耳光的不是張文遠,而是他們。
終於,五十個耳光扇完了。劉慶斌點點頭:“讓他回到座位上,我們繼續開會!”
兩名白狼衛士架著張文遠,將他放回到原來的座位上,然後悄悄掩門出去,就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唯一改變的就是張文遠的臉腫的老大,渾身血跡斑斑。
馮國璋感激地看了一眼段祺瑞,原來他總覺得袁世凱和段祺瑞有些小題大做了。可今天看見了劉慶斌的風采,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麽袁世凱和段祺瑞會對劉慶斌如此重視。劉慶斌做的事情不按常理出牌,違逆了他的意思他可是什麽事都幹得出來。幸虧自己沒有強出頭,否則難堪的一定是自己。
其餘眾位軍官也都在心裏暗暗告誡自己:惹誰一定不要惹這位特使大人,惹了他絕對沒有好下場。
“張文遠!”劉慶斌慢條斯理的喊了一聲。
“到!”張文遠雖然被掌嘴掌的七葷八素,可神智還算清醒。聽到劉慶斌的喊聲,渾身一個哆嗦,趕忙站起身來立正回答。
眾人見張文遠被揍得這麽慘,還能如此利索的起立立正,由此可見他對劉慶斌已經怕到骨子裏去了。
“剛才掌你的嘴是因為你目無長官,並不是因為你的問題惹惱我了。這一碼歸一碼,既然懲罰完了,我現在可以回答你的問題了!”
說到這裏,劉慶斌瞥了一眼張勳和徐二虎,接著對張文遠說道:“你剛才說,武衛前軍和北洋軍有所不同,北洋軍的軍餉是袁大總統提供的,而你們的軍餉卻要自己籌集。這些我都承認,不要說是袁大總統了,就是換做我,我也不會給你們提供軍餉的。”
見武衛前軍的軍官一臉愕然的模樣,劉慶斌轉頭喊了一聲:“吳佩孚!”
“到!”吳佩孚很驚異劉慶斌怎麽會知道自己的名字,不過驚異歸驚異,他還是很利索的起立立正。
“現在的國號是什麽?”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從何而來?”
“由推翻滿清而來!”
“中華民國和滿清是什麽關係?”
“水火不容的敵對關係!”
“回答的非常好,你坐下!”劉慶斌點點頭。
“張文遠,你聽明白了嗎?讓中華民國給水火不容敵對的滿清的軍隊提供軍餉,這怎麽可能呢?你可別告訴我,你們頭上留著辮子隻是為了好玩,跟滿清沒有任何關係!”
聽了劉慶斌的話,第二軍的軍官忍俊不住差點笑出聲來。
“如果,你們武衛前軍願意與滿清劃清界限並剪去辮子,我一定會力諫大總統給你們放餉。就算大總統不答應,我劉慶斌發給你們!如何?”
張文遠不言語了,這可不是他所能決定的了。
張勳也不說話了,讓大清皇帝複辟是他畢生的理想,他怎可輕易放棄呢?
“所以說,你們的軍餉問題和騷擾老百姓沒有任何關係!張統領,我的兩條嚴令你怎麽看?你還沒有回答我呢?”
不僅張勳沒有想到,就是馮國璋和所有的軍官也沒有想到,劉慶斌居然對張勳如此緊逼,不留絲毫退路。
張勳再一次緊閉雙目,良久,他終於說出了違心的話:“武衛前軍將牢記特使大人兩條嚴令,如有違犯,甘願接受懲處!”
聽了張勳的話,劉慶斌立刻換上了一副笑眯眯的表情:“既然第二軍和武衛前軍都願意遵守兩條嚴令,那什麽話都好說了!我早就說過,其實和我合作很簡單,也很愉快。”
除了段祺瑞之外,包括張勳在內,眾人心中無不在鄙視劉慶斌:見過臉皮厚的,沒見過這麽厚的。都搞到這份上了,還好意思說合作很簡單、很愉快。
“下麵,我們說正事!”劉慶斌對坐在一旁的張孝淮揮了揮手:“張參謀,把計劃發給在座的各位!”
“是!”張孝淮把昨天連夜製定的計劃發到了每個人的手裏。
“大家先看看,看完了就散會,下去按照計劃進行。不明白的現在就提出來!”看劉慶斌的架勢,是就要準備散會了。
眾人看完劉慶斌的計劃皆麵麵相覷。
馮國璋首先問道:“特使大人,計劃就這麽多?再沒有了?”
劉慶斌點點頭:“就這麽多!沒有了!”
張勳也問道:“我們隻需按時接收就行了?不用打仗了?”
劉慶斌再次點點頭:“沒錯,暫時不用打仗了!”
原來劉慶斌發給眾人的是一副行軍計劃圖,每天必須趕到哪裏、行進多遠、如何接收城市等等都標注的清清楚楚。
見眾人依然不解,劉慶斌幹脆武斷道:“我把醜話說到前麵,必須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如有違反命令殺無赦。不管是誰,如若騷擾百姓,殺無赦。”
聽劉慶斌連續說了兩個殺無赦,眾人心中無不戰栗。
“我跟武衛前軍一道行動,段總長跟第二軍一道行動。八月二日,兩軍齊聚南京城外!”劉慶斌說完站起身來準備宣布散會。
“不,特使大人,我和你都跟著武衛前軍行動!”一直沒有說話的段祺瑞突然插了一句話。
劉慶斌看了段祺瑞一眼,笑著道:“那好吧,隻要馮宣撫使不說我偏心,我沒有意見。”
馮國璋知道段祺瑞是怕張勳會尋機報複劉慶斌,所以執意要跟著劉慶斌一道去武衛前軍。他點點頭道:“二位大人,我會嚴格按照命令行進的,你們就放心得跟著武衛前軍吧!”
根據計劃,馮國璋由南向北從蘇州向南京行進,張勳由北向南從徐州向南京行進,然後兩軍在南京城下會和。所以,會議一結束,劉慶斌和段祺瑞就隨著張勳等人一起趕往了徐州。
“劉公子,真的不需要我陪你一起去嗎?”段祺瑞擔心道。
“我去是了解情況,又不是去打仗,你跟我去幹嘛?再說了,你到了革命黨的老窩也不安全,想要你腦袋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你最好還是在這裏等我。”劉慶斌滿臉輕鬆。
“那就恭祝劉公子一路平安了,我等著劉公子的好消息!”
“感謝你的吉言!三天後我會趕回來,馮國璋和張勳你就先應付著!”
……
劉慶斌換乘了客輪沿江順水而下,當日就趕到了南京。到了江蘇都督府,劉慶斌見到了黃興。黃興這些日子憔悴不已,見劉慶斌到來,如釋重負一般:“劉公子,你終於來了,我這些日子可是寢食難安呀!”
劉慶斌詫異道:“這是何故?”
黃興搖頭道:“原來我以為排兵布陣打仗很難,現在我才知道,讓已經準備好打仗的部隊停下來更難!”
原來,在黃興趕到南京之前,江蘇章梓的第1師、冷?的第3師和陳之驥的第8師已經做好各項討袁的準備工作了。1師師長章梓派人割斷了都督府的電話,8師士兵開入都督府,尚在睡夢中的江蘇都督程德全驚駭異常。各位高級將領向程德全說明討袁大義,請求協助,語極誠懇。程德全遂一變其驚駭顏色,表示附和獨立討袁,並起草討袁通電,宣布江蘇省獨立。
黃興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來到南京的,他一到南京就召集第一師、第三師和第八師高級將領以及趕來的前安徽都督柏文蔚,開軍事會議。聽黃興說要停止討袁,眾人都不能理解,沒有人聽從。當黃興隻好將孫文的親筆信拿了出來,眾人這才不言語了,不過心裏還是想不通,會議最後不了了之。既不能強行命令,又無法說出原因,無奈之下,黃興隻好挨著個做思想工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大多數人的工作做通。
“克強先生,現在的具體情況怎麽樣?”劉慶斌問道。
“閏農,還是你給劉公子說吧!”黃興對著身旁以為三十歲左右的軍官點了點頭。
“克強先生,這位是……”劉慶斌詢問道。
“哦,他是我的軍事參謀張孝淮。”
“張孝淮,不錯,果然遇見了……”劉慶斌意味深長地對張孝淮笑了笑:“張參謀,您請講,我洗耳恭聽!”
張孝淮聽了劉慶斌的話有些奇怪,不過也並沒有在意。他對劉慶斌道:“目前,第1師、第3師和第8師大部分官兵都已經同意罷戰,北洋軍隨時可以接管整個江蘇。隻不過南京還有些問題沒有解決,現在比較麻煩。”
劉慶斌不解道:“這是為何?”
“主要是因為有韓恢在的緣故!”張孝淮直截了當道。
“韓恢?韓恢是何許人?”
“何璐銘、韓恢和我是黃總長任臨時政府陸軍部總長時手下的三個參謀……”
聽了張孝淮的介紹,劉慶斌這才知道了原委。
前不久,孫中山號召江蘇興師討袁,韓恢積極響應。在得知黃興要求革命黨罷戰的消息之後,韓恢在駐守南京的兩個師之間不停演講串聯,慷慨陳詞,曆數袁軍所犯下的罪行,聲淚俱下,軍心感奮,同仇敵愾,誓與袁軍血戰到底。前後共召集近兩千人守在雨花台,誓死不退卻,要與北洋軍決戰到底。
劉慶斌穿越以來還是第一次來雨花台,他見到了韓恢。
韓恢文質彬彬的模樣,見到黃興,韓恢上前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黃總長,軍事參謀韓恢向您報到!”
黃興向韓恢回了一禮,欲言又止道:“韓恢呀……這個……”
韓恢見狀趕忙接過話來:“黃總長,您一直是我的長輩和上級,我敬重您。但是,如果您是來勸我撤出雨花台的,那恕我難以從命!”
看著黃興和張孝淮啞口無言,劉慶斌上前一步,對韓恢主動自我介紹道:“韓參謀,你好!我叫劉慶斌,是孫先生委托我來處理江蘇各項討袁事宜的。”
“劉慶斌?”韓恢點點頭:“我聽說過你!”
接著韓恢又補充了一句:“雖然你的年齡不大,但你還算條漢子!”
劉慶斌第一次聽到有人如此誇獎他,說他是條漢子,麵上不由露出古怪之色。
“我不想勸你,我隻是想知道你這樣做的原因!可以告訴我嗎?”劉慶斌輕聲道。
“原因?”韓恢思考了片刻,像是在回答劉慶斌,又像是在喃喃自語:“我曾經是個軍人,至少我骨子裏是個軍人。我認為,作為一個軍人,就應該死在戰場上。事實上,我早就該死在戰場上的。廣州黃花崗起義,我是敢死隊隊長,一百二十三名敢死隊員有七十二人壯烈犧牲,而我活了下來。秣陵關起義與張勳軍隊雨花台激戰,我還是敢死隊隊長,一百零三名敢死隊員戰死四十七人,我又活了下來。死,誰都會死,人總有一死,但我要死在戰場上。死沒啥可怕,但我一定要讓敵人知道我的可怕。我的戰友戰死了,此仇我永遠銘記。張勳是我的仇人,此仇必報。同樣的道理,一個不能報仇,忘記仇恨的民族,怎麽能夠被別國尊重!?害我者,必誅。犯我者,雖遠必誅。”
聽了韓恢的話,劉慶斌無語了,他發自心底地敬重麵前的這個年輕人。韓恢以這種飛蛾撲火式的執著,堅守著自己的信念。選擇犧牲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個人毀滅行為,也絕對不是毫無意義的!這種行為是在捍衛一種精神,是那種舍生而取義的精神。
思忖了片刻,劉慶斌對韓恢道:“韓參謀,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我尊重你的這種選擇。”說到這裏,劉慶斌指了指在防守陣地上穿梭忙碌的士兵:“可是,他們呢?他們是不是也應該有選擇的權利?你不能因為自己的選擇,而剝奪他們選擇的權利,這對他們是不公平的!”
韓恢聽罷不由沉思起來。
“就算現在,他們做出了和你一樣的選擇。可是,將來他們又做出了另一種選擇,你將如何?”
韓恢痛苦地搖搖頭。
“韓參謀,我給你一個提議如何?”劉慶斌不失時機的向韓恢建議道。
“劉公子,請講!”
“你準備和雨花台共存亡,對吧?”
“是的!”
“最終的結局你心裏也明白,是吧?”
“是的!”
“你的仇人是張勳和他的辮子軍,是吧?”
“是的!”
“這樣吧,我想辦法讓張勳全力向雨花台進攻,你全力防守。為了讓你手下的士兵有個公平選擇的餘地,你必須給我一個具體的防守期限。到了時候雙方都必須停戰,你與手下再做一次決定,到時候是走是留是戰是和全憑你們,如何?”
韓恢考慮良久,坦然看向劉慶斌:“說實話,劉公子,我很感謝你能理解我的想法,也感謝你的好意和做出的努力。如果我再拒絕,那真的就是不識好歹了!我接受你的建議,防守三天時間。如果三天之後雨花台還在我們的手裏,我們會認真做出下一次選擇的!”
韓恢的話音剛落,張孝淮在一旁大喊道:“韓恢,你瘋了?用不到兩千的兵力對付三萬人的進攻,防守三天時間,這怎麽可能呢?”
韓恢笑而不答。
張孝淮轉過身來,激動地對黃興道:“黃總長,我希望您能批準我留下來,讓我去助韓恢一臂之力吧!”
黃興還沒有回答,劉慶斌卻插了一句話:“不行,張參謀,你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聽了劉慶斌的話,黃興和張孝淮都看向劉慶斌。
劉慶斌對張孝淮道:“假如,假如三天後韓參謀守住了陣地,雙方停火後,我需要派人上雨花台聯絡,張參謀你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說到這裏,劉慶斌又轉向黃興:“克強先生,我得提前給你打個招呼,從現在開始讓張參謀跟著我,後天和我一起回蕪湖,他就擔任我們之間的聯絡員。另外,江蘇事了以後,你要陪孫先生去日本,讓張參謀跟我去河南吧,何璐銘一事還需要張參謀甄別!”
“黃總長,璐銘有消息了?”張孝淮在一旁焦急詢問道。就連一旁的韓恢也露出了關心的神色,畢竟三人曾經朝夕相處了那麽久,感情非常之深。現在突然聽說有了失蹤一年多的何璐銘的消息,怎能不欣喜萬分呢?
黃興為難的看著劉慶斌,畢竟他們曾經有過約定,關於日本的陰謀要守口如瓶。
“克強先生,關於何璐銘的事情,可以告訴他們!”
黃興聽出了劉慶斌話中的意思:可以僅僅告訴他們關於何璐銘的事情,其它的就不要涉及了。
於是,黃興把張孝淮和韓恢拉到一邊,詳細給他們講了關於何璐銘一事的前因後果。
在黃興敘說的檔口,劉慶斌也沒有閑著,他叫過了劉納言,詳細的吩咐著什麽,劉納言在一旁不住的點頭。
不一會,黃興給張孝淮二人敘說完了。
劉慶斌看了看他們三人:“何璐銘的事咱們後麵再說,我們還是先解決眼前的事情吧!”
黃興點點頭。
劉慶斌對黃興鄭重道:“克強先生,既然事已至此,您就不用再勸韓參謀了!畢竟他是代表革命黨和北洋軍打的這一仗,您現在應該大力支持他。陣地防守是件很殘酷的事情,韓參謀守得住守不住暫且不說,但至少不能讓他彈盡糧絕。您說是吧?”
黃興點頭道:“我明白,我會給予韓恢最大的幫助的!”說到這裏,黃興拍拍韓恢的肩頭:“打輸打贏都沒關係,但一定要打出我們的精氣神來!”
“黃總長,你放心,我不會讓您失望的!”韓恢攥緊了拳頭。
劉慶斌待黃興說完,又轉向韓恢:“韓參謀,你的勇氣我很欽佩。但是,打仗不是兒戲,光憑勇氣是不行的。我有幾點建議,希望韓參謀認真考慮一下,如果做得好,防守三天也不是什麽難事。”
韓恢是黃興手下三個軍事參謀中唯一沒上過軍校的,同時又是親自上戰場最多的一個。作為軍事參謀,他的經驗比較豐富,但是理論上就差了些。盡管這些年從張孝淮、何璐銘身上學了不少東西,但是正兒八經的陣地戰,他還是第一次遇到。本來張孝淮剛才要主動留下,他心裏一陣欣喜,但卻被劉慶斌阻止了。這會,聽劉慶斌這麽一說,他趕忙點頭道:“請劉公子賜教!”
黃興在一旁打趣道:“韓恢,你不會連個指揮部都沒有吧?難道讓劉公子在這裏和你商議作戰之事?”
韓恢這才反應過來,他趕緊往一邊側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怠慢了,劉公子,請!”
進了韓恢的指揮部,劉慶斌坐定後也不客氣,直截了當道:“韓參謀,今天是七月二十二日,預計8月2日左右張勳和辮子軍將會趕到南京城下,也就是說你的準備時間大概有十天左右!”
韓恢點點頭:“時間足夠了!”
“打仗要知己知彼,這才是取勝之道。首先我們看看對手的弱點,第一,張勳人數雖多,戰鬥力卻有限。張勳辮子軍的戰鬥力按理說應該是很強的,畢竟打過多年惡仗。但是,在上次江浙聯軍進攻南京的戰鬥中,辮子軍的元氣大傷,隻剩下了三千人。現在的武衛前軍雖然有近三萬人,但基本上都是這兩年擴招的,由此可以想象得出他的戰鬥力究竟如何!第二,張勳遠道而來,人多勢眾,肯定認為很快就能拿下雨花台。可是他忘了驕兵必敗,如果能頂住他的前幾次進攻,再往後就容易多了。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這次攻防戰是有期限的。如果沒有期限,他隻需將雨花台牢牢圍住,時間久了,不用打你們肯定必敗無疑。可是有了三天的限製,他就會有壓力,有眼力就會急躁,急躁了就會犯錯,這就是你們的機會!說完了弱點,再讓我們看看對方的優勢,第一,對方人多這是最大的優勢。人多了進攻力量就強,可以分批次不間斷的進攻,這樣防守的壓力就會很大,畢竟人是需要休息和吃飯的。第二,張勳是進攻,他可以利用的資源要比防守方多得多,譬如炮火壓製、彈藥補充等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張勳和革命黨有仇,這次你們代表革命黨與張勳作戰,他勢必會把仇記在你們的身上。要知道仇恨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是對你們最大的考驗。”
劉慶斌分析的頭頭是道,黃興三人不住點頭。特別是張孝淮,那可是科班的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自然明白如何進行敵情分析。可他沒想到劉慶斌小小年紀就能一語中的,分析的如此透徹。
“除了知己知彼以外,還有幾點很重要。一是士氣。我不否認和你一起留守雨花台的都是有血性的男兒,可是戰爭殘酷是最消磨士氣的,無法保持大家的士氣,就不可能堅持下去。二是火力。防守方人員不足,唯有加強火力才能彌補,如果人員不足、火力也不及對方,那必敗無疑。三是戰術。要想成功的防守,必須要有正確的戰術布置,否則無異於自殺!四是配合。要想打贏這場防禦戰,靠一個人不行,靠一部分人也不行,必須要靠所有的人。要進行合理分工、戰前演練、互相配合、如臂使指,運用整體的力量才能打好這場防禦戰……”
劉慶斌侃侃而談,足足講了一個多小時,隻聽的黃興、張孝淮和韓恢目瞪口呆。
張孝淮歎口氣道:“聽了劉公子你的一席話,我這才明白,一直以為自己對軍事比較了解,現在才知道自己原來是井底之蛙!”
劉慶斌也不客氣,張孝淮的讚揚他擔得起。畢竟後世對陣地防禦理論的研究,要比現在全麵的多。他隻是搬出了冰山一角,如果真要細細說來,估計沒有個三天三夜是說不完的。
韓恢也傻眼了,原本以為帶著兩千人守住雨花台陣地也不算是什麽難事,畢竟他有必死的勇氣。現在聽劉慶斌這麽一忽悠,心裏也沒了底。
思忖片刻,韓恢很客氣的詢問道:“劉公子,您所說的這些,我們應該怎樣做到呢?”
“這哪是短時間內能做到的?這需要長期的訓練和充分的準備,你說是吧,張參謀!”劉慶斌歎了一口氣說道。
聽了劉慶斌的話,張孝淮也讚同的點了點頭。
就在韓恢失望之時,劉慶斌又說道:“不過……”
“不過什麽?”韓恢急切問道。
“我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劉慶斌不緊不慢道。
“什麽辦法?”
……
七月二十四日,劉慶斌如約回到了蕪湖。
七月二十五日,駐江蘇各部隊的首腦在蕪湖召開了最高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除了段祺瑞和劉慶斌以外,還有江淮宣撫使兼北洋軍第二軍軍長馮國璋和武衛前軍統領張勳以及他們的得力手下。
會議由陸軍總長段祺瑞主持,段祺瑞首先將前一段時間上海和江西的情況對大家進行了簡要介紹。
然後,段祺瑞對眾人說道:“下麵,請總統特使、江蘇軍事行動總指揮劉慶斌劉公子講話,!”
見眾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劉慶斌也不客氣,站起身來笑眯眯的說道:“其實,和我合作很簡單,也很愉快。除了兩件事情不能做,其他的你們想做什麽我是不大管的。”
頓了頓,劉慶斌接著說道:“我說的兩件事情,一是不能違抗命令,二是不許騷擾百姓。如果做了這兩件不該做的事情,不管是誰,我都會讓他死!”
劉慶斌麵上雖然在笑,但說出的話卻讓人覺得陰森恐怖:“在上海鎮守使鄭汝成那裏,因為不服從命令,我槍斃了營長以下13人。在第二師王占元那裏,因為違命我槍斃了團長以下12人。在第六師李純那裏,因為騷擾百姓我槍斃了旅長以下129人。不到一個月時間,我總共槍斃了154人,很多人都在背後稱我為屠夫。其實,我也不想呀!”
說到這裏,劉慶斌突然看向馮國璋:“馮宣撫使,不知你有何想法?”
馮國璋沒想到劉慶斌對他來了一個突然襲擊,但他反應也夠快,立即起身立正朗聲回答道:“卑職承諾絕不違抗特使大人命令,絕不騷擾百姓,如有違反甘願接受軍紀懲處!”
聽了馮國璋的回答,劉慶斌也是一愣:這個馮國璋回答的挺溜呀,看來練了不少次了吧!
劉慶斌還真沒猜錯,馮國璋真的練了不少次了,這些都是袁世凱和段祺瑞的功勞。
每次劉慶斌給馮國璋和張勳發完通報之後,袁世凱總會再給馮國璋發個電報叮嚀一遍,讓他務必一切都聽劉慶斌的,萬萬不可造次。搞得馮國璋鬱悶不已,好像自己就是個搗蛋鬼一般,還需要大人不時的提醒。
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三人號稱“北洋三傑“,是袁世凱的股肱之臣。袁世凱自然不希望馮國璋碰到劉慶斌的槍口上,免的到時候讓自己左右為難,所以對馮國璋格外上心。
袁世凱在馮國璋眼中,向來都是殺伐果斷,馮國璋很少見過袁世凱如此婆婆媽媽,由此可見此事的重要。
段祺瑞召集他們到蕪湖開會,馮國璋趕到的時候,劉慶斌去了南京未歸,段祺瑞又給他當了一次婆婆。馮國璋和段祺瑞共事多年,彼此以兄弟相稱,他自然了解段祺瑞的本性。聽了段祺瑞的警告,馮國璋終於明白了此事非同小可。
為了以防萬一,馮國璋想好了應對之詞,昨天連夜進行練習,沒想到今天就用上了。
聽了馮國璋的回答,劉慶斌點點頭:“有這話我就放心了,感謝馮宣撫使的理解和支持!”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馮國璋既然做了如此的低姿態,劉慶斌自然不好再咄咄逼人了。
對馮國璋說罷,劉慶斌又轉向張勳:“張統領,你怎麽看?”
張勳此時真的有些左右為難。說實話,這些日子張勳還真是在用心整飭軍紀。這麽做並不是他良心發現,更不是被劉慶斌給嚇住了,而是不想留給劉慶斌把柄。張勳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他要找機會和馮國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劉慶斌。畢竟馮國璋第二軍的軍紀也不怎麽樣,隻不過是比自己稍強一些而已。誰知道自己還沒來得及和馮國璋溝通,馮國璋已經早早舉手投降了,讓他在心裏對馮國璋暗暗鄙視了一番。
可是,劉慶斌的問話也不能不答。如果讓他像馮國璋一樣回答,他肯定心有不甘。可是如果對劉慶斌的兩條要求提出異議,那就意味著要撕破臉皮,這也不是他所願意見到的。
就在此時,張勳身旁傳來一個人的聲音:“特使大人,你有所不知。我們武衛前軍和北洋軍有所不同,北洋軍的軍餉是袁大總統提供的,而我們的軍餉卻要由我們自己籌集。不騷擾百姓,我們的軍餉從何而來?如果特使大人能解決我們的軍餉,我們自會遵從特使大人的兩條嚴令!”
劉慶斌朝著出聲的地方看去,見說話之人是坐在張勳旁邊的張文生。張文生是張勳的養子,地位僅次於徐二虎,是武衛前軍第三號人物。
張文生的適時出手,不僅給張勳解了圍,而且還對劉慶斌進行了反擊。張勳忍不住扭頭朝著自己的養子微微一笑,以示嘉許。
眾位將領聽了張文生的話,也齊齊轉頭看向劉慶斌。
劉慶斌不急也不惱,隻是故作不解地詢問段祺瑞:“總長大人,我想問一下,武衛前軍究竟有幾個統領?”
“自然隻有一個!”段祺瑞不知劉慶斌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隻得如實回答。
“武衛前軍統領可否姓張?”
“是姓張。”
“那武衛前軍張統領究竟是哪一位?”劉慶斌繼續問道。
段祺瑞朝著張勳一指:“這位就是武衛前軍張勳張統領!”
“那他是誰?”劉慶斌一指張文生。
“他是武衛前軍鎮守使張文生!”段祺瑞一本正經答道。
“那他肯定不是武衛前軍的張統領了?”劉慶斌裝作恍然大悟狀。
“不是!”段祺瑞點點頭。
“混賬,既然不是武衛前軍統領,為何擅自答話?”說罷劉慶斌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大喊道:“來人,把這個目無長官、不守軍紀的東西給我拿下!”
劉慶斌的話音剛落,從屋外衝進幾個白狼衛士將張文生從椅子上架起。
張勳和徐二虎見狀大怒,這也太不給武衛前軍麵子了,二人拍案而起嘴裏罵罵咧咧:“放肆,你劉慶……”
張勳和徐二虎的話還沒有說完就咽了回去,不咽回去不行,因為他們二人的嘴裏分別被劉納言和郭鬆亭頂進了一把手槍。與此同時,意欲反抗的張文生也被兩名白狼戰士死死擒住,不能動彈分毫。
劉慶斌盯著張勳和徐二虎,目光冷的嚇人。
片刻之後,劉慶斌頭也不回地問道:“段總長,武衛前軍是不是這三人官職最高?”
“是的!”
“他們之下呢?”
“他們之下是六十多個營官!”
“如果他們三個人都死了,那麽按照武衛前軍的慣例應該如何?”
“應該從營官中選出統領!”段祺瑞畢竟是陸軍總長,對武衛前軍的情況也比較了解。
“哦,我明白了!”
劉慶斌點點頭,不再看張勳和徐二虎,而是順著二人往下首看去。會議桌的上首坐的是段祺瑞和劉慶斌,兩邊分別是第二軍和武衛前軍的軍官。第二軍在左,武衛前軍在右,兩邊涇渭分明,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武衛前軍的軍官人人都留著一個大辮子。
“武衛前軍的營官都站起來,讓我瞧瞧!”劉慶斌的目光在這些辮子軍官臉上掃來掃去。
看著張勳等三人被製住,參加會議的十來個營官不敢怠慢,趕忙起身立正。
“張勳,如果現在我以不服從命令為由,將你們三人就地槍決!然後……”
劉慶斌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站在那裏的武衛前軍營官,接著說道:“然後在他們中間選出三人接管武衛前軍,這武衛前軍我照樣指揮得動,你信不信?”
那些營官聽了劉慶斌的話,雖然麵上依然如常。但是,急劇起伏的胸脯卻出賣了他們。這天上突然掉下了餡餅,他們怎會不動心?
張勳見狀知道劉慶斌不是和他說笑,真有可能就這麽被槍斃了。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他自然明白,可嘴裏被頂著著手槍無法言語,急得他滿頭大汗。
劉慶斌朝著劉納言使了個眼色,劉納言將槍從張勳嘴中取出。
張勳趕忙向劉慶斌點頭道:“特使大人,我信,我信!”
劉慶斌對張勳和徐二虎揮揮手:“你們先坐下!”
郭鬆亭抽槍站在一邊,張勳和二人不敢再有二話,趕忙坐下。
“你們也坐下!”劉慶斌指著武衛前軍的那些營官。
說完,劉慶斌又把目光投向了張文遠。
“張文遠,我在強調紀律,你卻明知故犯,真是無法無天了!”劉慶斌冷笑道。
“劉納言!”
“主人!”
“去,給我掌嘴五十!”
“是!”
劉納言走到張文遠麵前,架著張文遠的兩個白狼衛士揪著他的辮子,很配合的將他的臉高高揚起。
“啪!”“啪!”“啪!”……
劉納言甩開膀子左右開弓扇起了耳光,剛開始張文遠還能忍住不吭聲。可不一會,張文遠的臉就腫了起來,嘴角流出了血,牙也被打脫落了,慘叫聲淒厲無比。
張勳和徐二虎坐在桌前痛苦地閉上了眼睛,好像被扇耳光的不是張文遠,而是他們。
終於,五十個耳光扇完了。劉慶斌點點頭:“讓他回到座位上,我們繼續開會!”
兩名白狼衛士架著張文遠,將他放回到原來的座位上,然後悄悄掩門出去,就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唯一改變的就是張文遠的臉腫的老大,渾身血跡斑斑。
馮國璋感激地看了一眼段祺瑞,原來他總覺得袁世凱和段祺瑞有些小題大做了。可今天看見了劉慶斌的風采,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麽袁世凱和段祺瑞會對劉慶斌如此重視。劉慶斌做的事情不按常理出牌,違逆了他的意思他可是什麽事都幹得出來。幸虧自己沒有強出頭,否則難堪的一定是自己。
其餘眾位軍官也都在心裏暗暗告誡自己:惹誰一定不要惹這位特使大人,惹了他絕對沒有好下場。
“張文遠!”劉慶斌慢條斯理的喊了一聲。
“到!”張文遠雖然被掌嘴掌的七葷八素,可神智還算清醒。聽到劉慶斌的喊聲,渾身一個哆嗦,趕忙站起身來立正回答。
眾人見張文遠被揍得這麽慘,還能如此利索的起立立正,由此可見他對劉慶斌已經怕到骨子裏去了。
“剛才掌你的嘴是因為你目無長官,並不是因為你的問題惹惱我了。這一碼歸一碼,既然懲罰完了,我現在可以回答你的問題了!”
說到這裏,劉慶斌瞥了一眼張勳和徐二虎,接著對張文遠說道:“你剛才說,武衛前軍和北洋軍有所不同,北洋軍的軍餉是袁大總統提供的,而你們的軍餉卻要自己籌集。這些我都承認,不要說是袁大總統了,就是換做我,我也不會給你們提供軍餉的。”
見武衛前軍的軍官一臉愕然的模樣,劉慶斌轉頭喊了一聲:“吳佩孚!”
“到!”吳佩孚很驚異劉慶斌怎麽會知道自己的名字,不過驚異歸驚異,他還是很利索的起立立正。
“現在的國號是什麽?”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從何而來?”
“由推翻滿清而來!”
“中華民國和滿清是什麽關係?”
“水火不容的敵對關係!”
“回答的非常好,你坐下!”劉慶斌點點頭。
“張文遠,你聽明白了嗎?讓中華民國給水火不容敵對的滿清的軍隊提供軍餉,這怎麽可能呢?你可別告訴我,你們頭上留著辮子隻是為了好玩,跟滿清沒有任何關係!”
聽了劉慶斌的話,第二軍的軍官忍俊不住差點笑出聲來。
“如果,你們武衛前軍願意與滿清劃清界限並剪去辮子,我一定會力諫大總統給你們放餉。就算大總統不答應,我劉慶斌發給你們!如何?”
張文遠不言語了,這可不是他所能決定的了。
張勳也不說話了,讓大清皇帝複辟是他畢生的理想,他怎可輕易放棄呢?
“所以說,你們的軍餉問題和騷擾老百姓沒有任何關係!張統領,我的兩條嚴令你怎麽看?你還沒有回答我呢?”
不僅張勳沒有想到,就是馮國璋和所有的軍官也沒有想到,劉慶斌居然對張勳如此緊逼,不留絲毫退路。
張勳再一次緊閉雙目,良久,他終於說出了違心的話:“武衛前軍將牢記特使大人兩條嚴令,如有違犯,甘願接受懲處!”
聽了張勳的話,劉慶斌立刻換上了一副笑眯眯的表情:“既然第二軍和武衛前軍都願意遵守兩條嚴令,那什麽話都好說了!我早就說過,其實和我合作很簡單,也很愉快。”
除了段祺瑞之外,包括張勳在內,眾人心中無不在鄙視劉慶斌:見過臉皮厚的,沒見過這麽厚的。都搞到這份上了,還好意思說合作很簡單、很愉快。
“下麵,我們說正事!”劉慶斌對坐在一旁的張孝淮揮了揮手:“張參謀,把計劃發給在座的各位!”
“是!”張孝淮把昨天連夜製定的計劃發到了每個人的手裏。
“大家先看看,看完了就散會,下去按照計劃進行。不明白的現在就提出來!”看劉慶斌的架勢,是就要準備散會了。
眾人看完劉慶斌的計劃皆麵麵相覷。
馮國璋首先問道:“特使大人,計劃就這麽多?再沒有了?”
劉慶斌點點頭:“就這麽多!沒有了!”
張勳也問道:“我們隻需按時接收就行了?不用打仗了?”
劉慶斌再次點點頭:“沒錯,暫時不用打仗了!”
原來劉慶斌發給眾人的是一副行軍計劃圖,每天必須趕到哪裏、行進多遠、如何接收城市等等都標注的清清楚楚。
見眾人依然不解,劉慶斌幹脆武斷道:“我把醜話說到前麵,必須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如有違反命令殺無赦。不管是誰,如若騷擾百姓,殺無赦。”
聽劉慶斌連續說了兩個殺無赦,眾人心中無不戰栗。
“我跟武衛前軍一道行動,段總長跟第二軍一道行動。八月二日,兩軍齊聚南京城外!”劉慶斌說完站起身來準備宣布散會。
“不,特使大人,我和你都跟著武衛前軍行動!”一直沒有說話的段祺瑞突然插了一句話。
劉慶斌看了段祺瑞一眼,笑著道:“那好吧,隻要馮宣撫使不說我偏心,我沒有意見。”
馮國璋知道段祺瑞是怕張勳會尋機報複劉慶斌,所以執意要跟著劉慶斌一道去武衛前軍。他點點頭道:“二位大人,我會嚴格按照命令行進的,你們就放心得跟著武衛前軍吧!”
根據計劃,馮國璋由南向北從蘇州向南京行進,張勳由北向南從徐州向南京行進,然後兩軍在南京城下會和。所以,會議一結束,劉慶斌和段祺瑞就隨著張勳等人一起趕往了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