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先生,你要與我合作一舉拿下摩根、洛克菲勒、杜邦三大集團,徹底壟斷美國的金融市場!是不是為了你的遷移計劃?”
“是的,我需要大量的資金!”
“拿下三大集團,你可以獲得多少資金?”
“大概10億美元!”
“10億美元你可以遷移多少人?”
“大約將近10萬人吧!”
“什麽?才10萬人?這麽少?”
劉慶斌吃了一驚,他沒想到遷移一個人將近要花1萬美元。要知道,此時美元的購買力是相當驚人的。
“密斯特劉,不是你想象的那麽簡單。建立移民區要向奧斯曼帝國購買土地,將一個個猶太家庭從富庶的歐洲遷移到耶路撒冷,要給他們相應的經濟補償。除此之外還要幫他們修公路、蓋房子、建立醫院學校等設施。這也是為什麽這麽多年,我隻遷移了10萬人的原因。”
“朗格先生,我想知道你開支的這些錢哪些是大頭?”
“主要是購買土地和家庭補償,僅這兩項就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費用。”
劉慶斌這才明白為什麽朗格會需要那麽多錢,他站起身來,在屋裏來回踱步,朗格不知劉慶斌在想什麽,他隻是默默地望著劉慶斌。
終於,劉慶斌停了下來,他盯著朗格:“朗格先生,我問你幾個問題,希望你能認真的回答我!”
“你問吧,我會認真地回答你的!”
“你掙錢真的就隻是為了向耶路撒冷遷移猶太人嗎?”
朗格沉思了片刻,他苦笑道:“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我有些恨我的父親,為什麽非要讓我做什麽猶太複國會的會長。我的理想是做一個銀行家,如果給我一家銀行,我絕不會讓它倒閉,我甚至會比我那幾個叔叔做得更好。可我父親的銀行沒有了,猶太複國會的那些人都眼巴巴地看著我,我隻好硬著頭皮幹了。慢慢的,努力掙錢然後花錢向耶路撒冷遷移猶太人成了我的習慣。如果不是今天你問我,我還真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細想想,從十五歲到現在,除了這一件事情,我再沒有為自己做過任何一件其他事情,這件事已經成了我生命的全部。”
“為了能遷移更多的猶太人,你是不是可以放棄一切!”
“是的!”
劉慶斌點點頭:“好吧,看在你這麽執著的份上,我同意了!”
“那太好了!”
“不過不是我與你合作,而是你與我合作!”
“這有什麽區別嗎?”
劉慶斌一本正經道:“當然有區別了,我與你合作是按照你的計劃去實施,你與我合作是按照我的計劃去實施。”
“什麽?你的計劃?你有什麽計劃?”朗格被劉慶斌搞糊塗了。
“按照你的計劃,最好的結果也隻不過是往耶路撒冷遷移了10萬人!更何況摩根和洛克菲勒等美國本土財團也不是泥捏的,如果他們抱成團實力不容小覷,搞不好兩敗俱傷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我覺得你的計劃不太靠譜。但是,如果按照我的計劃,那就不一樣了,至少你得到的要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劉慶斌的話成功地吊起了朗格的胃口:“密斯特劉,您繼續說!”
“如果按照我的計劃,首先,你可以掙的錢比10億隻多不少,而且還沒有任何風險。其次,我可以讓你輕鬆地把二十萬以上的歐洲猶太人遷移到耶路撒冷,並且這些人不用你支付購買土地和家庭補償這兩項費用。第三,我可以幫你重新奪回對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控製權,或者說讓你做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族長。最後,我可以讓英國出一份書麵聲明,讓他們明確表態,支持猶太人在耶路撒冷建立自己的國家!”
聽完之後,朗格震驚了,他就像喝醉了一般頭腦一片暈乎。
“我……我怎麽相信你呢?”朗格覺得自己的舌頭都不聽使喚了。
“你還記得你之前說的話嗎?”
“什麽話?”
“你說你覺得法國和英國給我的貸款最終會雞飛蛋打,還斷定我不打算還法國和英國的錢了!”
“是的,這是我說的!”
“我現在可以明白地告訴你,你說的沒錯,我是真不打算還法國和英國的錢了!”
朗格善意提醒道:“這怎麽可能?密斯特劉,你可不要太大意,我的那些叔叔們是不會善罷幹休的!”
劉慶斌奇怪道:“這和你叔叔有什麽關係?”
“當然有關係了!英國和法國政府都沒有貨幣發行權,財政支出靠發行公債籌集,政府把公債抵押給銀行,相當於抵押的是政府未來稅收的憑證。銀行購買了這些公債後就發行貨幣,有多少債券就發行多少貨幣。政府靠向納稅人收稅來向銀行還錢,納稅人向政府所繳各種賦稅的義務,變成了銀行向全民的變相征稅。我的那些叔叔們控製了英國和法國大部分的公債,所以說,法國和英國給你的貸款,就相當於是我的那些叔叔給你的貸款,隻不過是以國家的名義而已。看得出來,我的叔叔們是真的看上瓊贛特區那些豐富的礦藏了,如果他們不同意,就是政府再有意願,也不會有錢貸給你的。”
劉慶斌這才知道,自己手中的這些錢,原來都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他笑了笑:“我不管是誰的錢,反正我是不會還了,他們幹瞪眼也沒辦法!”
朗格被劉慶斌的無賴行徑逗笑了,這世上敢如此赤裸裸向羅斯柴爾德家族挑戰的,恐怕劉慶斌是第一人!但他知道劉慶斌絕不是一個不計後果的人,相反,劉慶斌的心思相當縝密。
想到這裏,朗格冷靜地問道:“密斯特劉,你繼續說,我洗耳恭聽。”
“我準備在歐洲挑起一場大的戰爭!讓大英帝國、德意誌、法蘭西、奧匈帝國、俄國全部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朗格默然無語,他知道劉慶斌的思路是對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並不害怕某一個歐洲國家的政治變動或某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他們還可能會從其中獲得利益,但是,他們卻對一場能夠將整個歐洲卷入的戰爭非常恐懼。因為這意味著對羅斯柴爾德家族全麵的打擊,而不是某個支行的打擊。
“我的叔叔們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他們非常清楚,如果你所說的這件事發生了,那對羅斯柴爾德家族將意味著什麽!我想,如果他們不向政府提供資金支持,戰爭是打不起來的。”
劉慶斌非常自信道:“我說能打的起來就肯定能打起來,如果放在五十年前,或許羅斯柴爾德家族能左右戰爭,但現在他們已經做不到了。”
朗格被劉慶斌的自信感染了,他點點頭:“或許你是對的,你能講的詳細一些嗎?”
“羅斯柴爾德家族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就是因為它的跨國銀行,相互之間可以支援。可現在不一樣了,羅斯柴爾德已經不是沒有國籍的世界銀行家了,他們是巴黎的銀行家、倫敦的銀行家、法蘭克福的銀行家和維也納的銀行家。他們把自己的利益和所在國家的利益綁在了一起,因此無可避免地會與國家政權捆在了一起,同在一條船上起伏。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左右戰爭了,而是羅斯柴爾德家族銀行的所在國,隨時都可以綁架不同國籍的羅斯柴爾德們相互進行戰爭了!”
朗格不禁點點頭,劉慶斌說的一番話,讓他無可辯駁。
“我雖然沒有身處歐洲,但我卻能把歐洲的政治局勢看的更清楚。德國想成為新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則想繼續當世界霸主;俄國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法國害怕德國;奧匈帝國則害怕俄國;意大利則想要把自己賣個好價錢。朗格先生,我說的沒錯吧?”
朗格再次點頭,劉慶斌說的一點不假,這正是歐洲目前的形勢。
“如果僅有這些複雜的矛盾衝突,並不一定會導致全麵戰爭。關鍵是整個歐洲恐懼的氣氛日甚一日,在這種恐懼的驅動下,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了三國同盟,英國、法國和俄國則組建了三國協約。這種軍國同盟使局勢進一步失控,局勢已經超出了任何一個國家能控製的範圍,任何衝突都可能演變為全麵戰爭,歐洲的形勢陷入了死局。這就讓我在歐洲挑起一場大的戰爭成為了可能!為了這場戰爭,我已經準備了四年了!現在,我將要正式啟動這場戰爭了。”
朗格終於發現,自己和劉慶斌是遠遠不在一個檔次上的人。自己在金融領域,或許還有些自傲的資本,可論起對大局的把握上,自己差得實在是太遠了。劉慶斌計劃了多年的東西,朗格連想都不敢想。想到這裏,朗格為自己之前邀請劉慶斌去對付摩根和洛克菲勒而覺得好笑。
雖然心中想法頗多,但朗格麵上卻並沒有表現出來:“並不是每個國家的領導人都是窮兵黷武的,隻要有一個人是清醒的,這仗就打不起來。”
“我會人為地製造一個偶然的機會,先讓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發生衝突。奧匈帝國想吞並塞爾維亞之心由來已久,奧匈帝國必然會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接著,俄國不可能不作戰,否則巴爾幹就會落入奧匈帝國手中;德國不可能不作戰,否則奧匈帝國就會在俄國打擊下崩潰;法國不可能不作戰,否則俄國會被德國粉碎;英國不可能不作戰,否則德國就會成為歐洲的霸主。在強硬的敵人麵前,隻能裝作比他更強硬,任何退縮都不可想像,這是一場雪崩似的大災難。或許,沒有一個國家真想要打一場殊死的全麵戰爭。或許,真的有清醒的人能預感到災難來臨。可問題是局勢已經失控,所有的強國都陷入了死角,誰也無力擺脫,隻能任由命運擺布。”
“我懂了!因為你準備了四年,囤積了大量戰爭物資,所以你會大發戰爭財。法國和英國給你的貸款,將會成為購買戰爭物資所支付的貨款,因此你可以堂而皇之的不用還錢了!”朗格終於猜出了劉慶斌的真實用意。
“可以這麽說吧!”劉慶斌並不否認。
朗格疑惑不解地問道:“通過戰爭讓我在沒有任何風險的情況下掙10億美元,這我相信。但你怎麽能做到不用支付購買土地和家庭補償的費用就把二十萬猶太人遷移到耶路撒冷呢?”
“隻要打仗就得花錢,我會想方設法把奧斯曼帝國也拉進這場戰爭,在它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如果我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讓它給我在耶路撒冷無償劃出一塊土地,你說奧斯曼帝國會不會很爽快就答應我們呢?至於家庭補償費用那根本就是多餘的,換作是你在戰爭死亡的威脅之下,如果有人願意將你救出戰火之中,送到一個遠離戰火的地方,你是會對他感激不盡呢?還是死乞百賴的向他要家庭補償費呢?”
朗格真不知道劉慶斌的腦子是怎麽長的,一個困惑了他們家族近百年的問題,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解決了。
“是的,我需要大量的資金!”
“拿下三大集團,你可以獲得多少資金?”
“大概10億美元!”
“10億美元你可以遷移多少人?”
“大約將近10萬人吧!”
“什麽?才10萬人?這麽少?”
劉慶斌吃了一驚,他沒想到遷移一個人將近要花1萬美元。要知道,此時美元的購買力是相當驚人的。
“密斯特劉,不是你想象的那麽簡單。建立移民區要向奧斯曼帝國購買土地,將一個個猶太家庭從富庶的歐洲遷移到耶路撒冷,要給他們相應的經濟補償。除此之外還要幫他們修公路、蓋房子、建立醫院學校等設施。這也是為什麽這麽多年,我隻遷移了10萬人的原因。”
“朗格先生,我想知道你開支的這些錢哪些是大頭?”
“主要是購買土地和家庭補償,僅這兩項就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費用。”
劉慶斌這才明白為什麽朗格會需要那麽多錢,他站起身來,在屋裏來回踱步,朗格不知劉慶斌在想什麽,他隻是默默地望著劉慶斌。
終於,劉慶斌停了下來,他盯著朗格:“朗格先生,我問你幾個問題,希望你能認真的回答我!”
“你問吧,我會認真地回答你的!”
“你掙錢真的就隻是為了向耶路撒冷遷移猶太人嗎?”
朗格沉思了片刻,他苦笑道:“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我有些恨我的父親,為什麽非要讓我做什麽猶太複國會的會長。我的理想是做一個銀行家,如果給我一家銀行,我絕不會讓它倒閉,我甚至會比我那幾個叔叔做得更好。可我父親的銀行沒有了,猶太複國會的那些人都眼巴巴地看著我,我隻好硬著頭皮幹了。慢慢的,努力掙錢然後花錢向耶路撒冷遷移猶太人成了我的習慣。如果不是今天你問我,我還真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細想想,從十五歲到現在,除了這一件事情,我再沒有為自己做過任何一件其他事情,這件事已經成了我生命的全部。”
“為了能遷移更多的猶太人,你是不是可以放棄一切!”
“是的!”
劉慶斌點點頭:“好吧,看在你這麽執著的份上,我同意了!”
“那太好了!”
“不過不是我與你合作,而是你與我合作!”
“這有什麽區別嗎?”
劉慶斌一本正經道:“當然有區別了,我與你合作是按照你的計劃去實施,你與我合作是按照我的計劃去實施。”
“什麽?你的計劃?你有什麽計劃?”朗格被劉慶斌搞糊塗了。
“按照你的計劃,最好的結果也隻不過是往耶路撒冷遷移了10萬人!更何況摩根和洛克菲勒等美國本土財團也不是泥捏的,如果他們抱成團實力不容小覷,搞不好兩敗俱傷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我覺得你的計劃不太靠譜。但是,如果按照我的計劃,那就不一樣了,至少你得到的要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劉慶斌的話成功地吊起了朗格的胃口:“密斯特劉,您繼續說!”
“如果按照我的計劃,首先,你可以掙的錢比10億隻多不少,而且還沒有任何風險。其次,我可以讓你輕鬆地把二十萬以上的歐洲猶太人遷移到耶路撒冷,並且這些人不用你支付購買土地和家庭補償這兩項費用。第三,我可以幫你重新奪回對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控製權,或者說讓你做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族長。最後,我可以讓英國出一份書麵聲明,讓他們明確表態,支持猶太人在耶路撒冷建立自己的國家!”
聽完之後,朗格震驚了,他就像喝醉了一般頭腦一片暈乎。
“我……我怎麽相信你呢?”朗格覺得自己的舌頭都不聽使喚了。
“你還記得你之前說的話嗎?”
“什麽話?”
“你說你覺得法國和英國給我的貸款最終會雞飛蛋打,還斷定我不打算還法國和英國的錢了!”
“是的,這是我說的!”
“我現在可以明白地告訴你,你說的沒錯,我是真不打算還法國和英國的錢了!”
朗格善意提醒道:“這怎麽可能?密斯特劉,你可不要太大意,我的那些叔叔們是不會善罷幹休的!”
劉慶斌奇怪道:“這和你叔叔有什麽關係?”
“當然有關係了!英國和法國政府都沒有貨幣發行權,財政支出靠發行公債籌集,政府把公債抵押給銀行,相當於抵押的是政府未來稅收的憑證。銀行購買了這些公債後就發行貨幣,有多少債券就發行多少貨幣。政府靠向納稅人收稅來向銀行還錢,納稅人向政府所繳各種賦稅的義務,變成了銀行向全民的變相征稅。我的那些叔叔們控製了英國和法國大部分的公債,所以說,法國和英國給你的貸款,就相當於是我的那些叔叔給你的貸款,隻不過是以國家的名義而已。看得出來,我的叔叔們是真的看上瓊贛特區那些豐富的礦藏了,如果他們不同意,就是政府再有意願,也不會有錢貸給你的。”
劉慶斌這才知道,自己手中的這些錢,原來都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他笑了笑:“我不管是誰的錢,反正我是不會還了,他們幹瞪眼也沒辦法!”
朗格被劉慶斌的無賴行徑逗笑了,這世上敢如此赤裸裸向羅斯柴爾德家族挑戰的,恐怕劉慶斌是第一人!但他知道劉慶斌絕不是一個不計後果的人,相反,劉慶斌的心思相當縝密。
想到這裏,朗格冷靜地問道:“密斯特劉,你繼續說,我洗耳恭聽。”
“我準備在歐洲挑起一場大的戰爭!讓大英帝國、德意誌、法蘭西、奧匈帝國、俄國全部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朗格默然無語,他知道劉慶斌的思路是對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並不害怕某一個歐洲國家的政治變動或某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他們還可能會從其中獲得利益,但是,他們卻對一場能夠將整個歐洲卷入的戰爭非常恐懼。因為這意味著對羅斯柴爾德家族全麵的打擊,而不是某個支行的打擊。
“我的叔叔們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他們非常清楚,如果你所說的這件事發生了,那對羅斯柴爾德家族將意味著什麽!我想,如果他們不向政府提供資金支持,戰爭是打不起來的。”
劉慶斌非常自信道:“我說能打的起來就肯定能打起來,如果放在五十年前,或許羅斯柴爾德家族能左右戰爭,但現在他們已經做不到了。”
朗格被劉慶斌的自信感染了,他點點頭:“或許你是對的,你能講的詳細一些嗎?”
“羅斯柴爾德家族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就是因為它的跨國銀行,相互之間可以支援。可現在不一樣了,羅斯柴爾德已經不是沒有國籍的世界銀行家了,他們是巴黎的銀行家、倫敦的銀行家、法蘭克福的銀行家和維也納的銀行家。他們把自己的利益和所在國家的利益綁在了一起,因此無可避免地會與國家政權捆在了一起,同在一條船上起伏。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左右戰爭了,而是羅斯柴爾德家族銀行的所在國,隨時都可以綁架不同國籍的羅斯柴爾德們相互進行戰爭了!”
朗格不禁點點頭,劉慶斌說的一番話,讓他無可辯駁。
“我雖然沒有身處歐洲,但我卻能把歐洲的政治局勢看的更清楚。德國想成為新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則想繼續當世界霸主;俄國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法國害怕德國;奧匈帝國則害怕俄國;意大利則想要把自己賣個好價錢。朗格先生,我說的沒錯吧?”
朗格再次點頭,劉慶斌說的一點不假,這正是歐洲目前的形勢。
“如果僅有這些複雜的矛盾衝突,並不一定會導致全麵戰爭。關鍵是整個歐洲恐懼的氣氛日甚一日,在這種恐懼的驅動下,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了三國同盟,英國、法國和俄國則組建了三國協約。這種軍國同盟使局勢進一步失控,局勢已經超出了任何一個國家能控製的範圍,任何衝突都可能演變為全麵戰爭,歐洲的形勢陷入了死局。這就讓我在歐洲挑起一場大的戰爭成為了可能!為了這場戰爭,我已經準備了四年了!現在,我將要正式啟動這場戰爭了。”
朗格終於發現,自己和劉慶斌是遠遠不在一個檔次上的人。自己在金融領域,或許還有些自傲的資本,可論起對大局的把握上,自己差得實在是太遠了。劉慶斌計劃了多年的東西,朗格連想都不敢想。想到這裏,朗格為自己之前邀請劉慶斌去對付摩根和洛克菲勒而覺得好笑。
雖然心中想法頗多,但朗格麵上卻並沒有表現出來:“並不是每個國家的領導人都是窮兵黷武的,隻要有一個人是清醒的,這仗就打不起來。”
“我會人為地製造一個偶然的機會,先讓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發生衝突。奧匈帝國想吞並塞爾維亞之心由來已久,奧匈帝國必然會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接著,俄國不可能不作戰,否則巴爾幹就會落入奧匈帝國手中;德國不可能不作戰,否則奧匈帝國就會在俄國打擊下崩潰;法國不可能不作戰,否則俄國會被德國粉碎;英國不可能不作戰,否則德國就會成為歐洲的霸主。在強硬的敵人麵前,隻能裝作比他更強硬,任何退縮都不可想像,這是一場雪崩似的大災難。或許,沒有一個國家真想要打一場殊死的全麵戰爭。或許,真的有清醒的人能預感到災難來臨。可問題是局勢已經失控,所有的強國都陷入了死角,誰也無力擺脫,隻能任由命運擺布。”
“我懂了!因為你準備了四年,囤積了大量戰爭物資,所以你會大發戰爭財。法國和英國給你的貸款,將會成為購買戰爭物資所支付的貨款,因此你可以堂而皇之的不用還錢了!”朗格終於猜出了劉慶斌的真實用意。
“可以這麽說吧!”劉慶斌並不否認。
朗格疑惑不解地問道:“通過戰爭讓我在沒有任何風險的情況下掙10億美元,這我相信。但你怎麽能做到不用支付購買土地和家庭補償的費用就把二十萬猶太人遷移到耶路撒冷呢?”
“隻要打仗就得花錢,我會想方設法把奧斯曼帝國也拉進這場戰爭,在它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如果我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讓它給我在耶路撒冷無償劃出一塊土地,你說奧斯曼帝國會不會很爽快就答應我們呢?至於家庭補償費用那根本就是多餘的,換作是你在戰爭死亡的威脅之下,如果有人願意將你救出戰火之中,送到一個遠離戰火的地方,你是會對他感激不盡呢?還是死乞百賴的向他要家庭補償費呢?”
朗格真不知道劉慶斌的腦子是怎麽長的,一個困惑了他們家族近百年的問題,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