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不約而同想到在上次宴會中劉慶斌說的一句話:“如果我告訴你們,德意誌帝國將於今年8月4日淩晨入侵比利時,你們信嗎?”
8月2日晚上8點接到的照會,要求24小時答複,24小時後是8月3日晚上,接到答複後然後正式入侵比利時,豈不正是8月4日淩晨。
“難道他真有預知未來的神力?”阿爾貝國王喃喃自語道。
“這可能是湊巧了!”來曼中將接口道。
上次在宴會上聽了劉慶斌的一番話之後,比利時國王、首相和總參謀長都對德國的入侵有了思想準備。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之後,他們就立即下令全國於午夜開始動員軍隊。警察挨家挨戶拉響門鈴,傳達命令,男人們或從床上爬起,或是離開工作崗位,打好背包,告別親人,走向營地。比利時是中立國,所謂動員,隻是征召入伍而已,並無任何部署可言。比利時和它的保證國一樣,負有維護中立的義務,因此未見公開入侵行動之前,不能采取公開行動。
8月3日早晨,阿爾貝國王以個人名義向德皇作了最後一次呼籲,希望威廉二世看在親緣的關係上,向阿爾貝國王作出尊重比利時中立的私下保證。
威廉二世的電報很快就到了,對比利時提了一個較為客氣的方案:隻從其境內借道攻打法國。保證不侵害比利時主權。
比利時軍隊包括六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他們裝備不足,缺乏訓練,軍費微薄,所能提供的彈藥有限,每人每周隻能進行兩次實彈射擊。每次又隻有一發子彈。因而射擊技術低劣。如果不同意威廉二世的方案,那它們所要應付的將是擬將越過比利時的三十四個德國師。
威廉二世滿心以為比利時會接受這一提案,畢竟德比兩國軍力之懸殊,就是傻子都能看得清的。當舅舅的阿爾貝再怎麽說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不給外甥麵子吧。
然而事情的發展讓威廉二世大跌眼鏡,阿爾貝國王接到威廉二世的電報後,立即在王宮主持召開了國務會議。
阿爾貝國王在開幕詞中說道:“不論後果如何,我們的回答必須是‘不’。我們的責任是捍衛我們的領土完整。對此。我們必須堅定不移。”
阿爾貝國王號召全體國民為比利時的獨立與尊嚴而戰:“如果我們必然要被化為齏粉,就讓我們光榮地化為齏粉吧。”
根據比利時憲法,阿爾貝國王隻有在戰爭爆發後才能成為總司令。但因為現在情況特殊,阿爾貝國王提前成為了總司令。
會議結束後,就任比利時軍隊最高統帥的阿爾貝國王,立即下令炸毀列日附近馬斯河上的橋梁,以及與盧森堡交界處的鐵路隧道和橋梁。同時。阿爾貝國王提名來曼將軍擔任第三師師長兼列日軍事長官。並使這一任命獲得通過。國王給來曼將軍寫了一封私人信件,要他“堅守托付給你的陣地,死戰到底”。
……
全部兵力超過一百五十萬人的德國七個集團軍,沿著比法兩國邊境集結,按計劃將穿越比利時的是由第一、二、三集團軍組成右翼。其中,克盧克的第一集團軍進軍路線最長。因此全線推進的速度必須根據它的進展予以調節。第一集團軍在亞琛以北集結,準備取道列日市馬斯河上五座橋梁的幾條公路。因此攻占列日便是決定一切的首要目標。
自從上次皇宮一別之後,這是劉慶斌第二次見到克盧克將軍。
當魯登道夫把威廉二世的令諭傳達給克盧克的時候,克盧克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劉慶斌,然後將埃米希將軍找來,仔細交待了幾句便匆匆離去。
為了打通經過列日的這條道路,克盧克特別從第一集團軍抽調了由六個旅編成一支“馬斯河部隊”,由埃米希將軍指揮,如果比利時人不堅決抵抗,這支部隊可望在主力集結之際便可完成這一任務。
“閣下,我覺得克盧克將軍看您的眼神有些問題,您可要多加小心!”魯登道夫已經在心中把劉慶斌當作了自己的貴人。
魯登道夫進入總參謀部工作已經十來年了,先是在負責訓練和動員的第二處任職,後來升任該處處長。魯登道夫頗受施利芬賞識,參與了施利芬計劃的曆次修訂。小毛奇上任後,對魯登道夫卻非常不喜歡。前不久,小毛奇本來準備把魯登道夫踢出總參謀部,讓他任駐斯特拉斯堡的第85步兵旅旅長。可沒想到,由於劉慶斌的突然出現,魯登道夫不僅在總參謀部站穩了腳跟,而且還被皇帝陛下提升為了少將。
來列日之前,威廉二世專門把魯登道夫召去,再三叮嚀他一定要確保劉慶斌的安全,由此可見劉慶斌有威廉二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不論是為了完成皇帝陛下的任務,還是為了報答劉慶斌的知遇之恩,魯登道夫都會把劉慶斌的安全擺在第一位。
“還不是因為我上次得罪了他,換作誰誰也不會心裏舒服。不過你放心,我想他不會有什麽過分的舉動的,畢竟他還是要聽皇帝陛下的!”劉慶斌毫不在意道。
魯登道夫雖覺得有些不妥,但聽劉慶斌說得有理,也不再說話。
魯登道夫陪同劉慶斌來到馬斯河邊,遙望著河對岸的列日城。
列日城的地理位置處在荷蘭領土與亞丁森林的狹窄缺口處,扼守著比利時境內的鐵路交通樞紐。德軍除非從荷蘭借道,否則就必須從列日城通過才能南下法國。列日城建在馬斯河西岸的一個陡坡之上,比河岸高出100米,馬斯河正好成為天然的護城壕。沿河岸30公裏周圍內共有12座炮台,呈放射狀環繞在列日城周圍,跨馬斯河構成了一道環形火力網。每座炮台都由鋼筋混凝土整體澆鑄而成,大部分建於地下,隻露出呈三角形的頂部。
8月2日晚上8點接到的照會,要求24小時答複,24小時後是8月3日晚上,接到答複後然後正式入侵比利時,豈不正是8月4日淩晨。
“難道他真有預知未來的神力?”阿爾貝國王喃喃自語道。
“這可能是湊巧了!”來曼中將接口道。
上次在宴會上聽了劉慶斌的一番話之後,比利時國王、首相和總參謀長都對德國的入侵有了思想準備。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之後,他們就立即下令全國於午夜開始動員軍隊。警察挨家挨戶拉響門鈴,傳達命令,男人們或從床上爬起,或是離開工作崗位,打好背包,告別親人,走向營地。比利時是中立國,所謂動員,隻是征召入伍而已,並無任何部署可言。比利時和它的保證國一樣,負有維護中立的義務,因此未見公開入侵行動之前,不能采取公開行動。
8月3日早晨,阿爾貝國王以個人名義向德皇作了最後一次呼籲,希望威廉二世看在親緣的關係上,向阿爾貝國王作出尊重比利時中立的私下保證。
威廉二世的電報很快就到了,對比利時提了一個較為客氣的方案:隻從其境內借道攻打法國。保證不侵害比利時主權。
比利時軍隊包括六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他們裝備不足,缺乏訓練,軍費微薄,所能提供的彈藥有限,每人每周隻能進行兩次實彈射擊。每次又隻有一發子彈。因而射擊技術低劣。如果不同意威廉二世的方案,那它們所要應付的將是擬將越過比利時的三十四個德國師。
威廉二世滿心以為比利時會接受這一提案,畢竟德比兩國軍力之懸殊,就是傻子都能看得清的。當舅舅的阿爾貝再怎麽說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不給外甥麵子吧。
然而事情的發展讓威廉二世大跌眼鏡,阿爾貝國王接到威廉二世的電報後,立即在王宮主持召開了國務會議。
阿爾貝國王在開幕詞中說道:“不論後果如何,我們的回答必須是‘不’。我們的責任是捍衛我們的領土完整。對此。我們必須堅定不移。”
阿爾貝國王號召全體國民為比利時的獨立與尊嚴而戰:“如果我們必然要被化為齏粉,就讓我們光榮地化為齏粉吧。”
根據比利時憲法,阿爾貝國王隻有在戰爭爆發後才能成為總司令。但因為現在情況特殊,阿爾貝國王提前成為了總司令。
會議結束後,就任比利時軍隊最高統帥的阿爾貝國王,立即下令炸毀列日附近馬斯河上的橋梁,以及與盧森堡交界處的鐵路隧道和橋梁。同時。阿爾貝國王提名來曼將軍擔任第三師師長兼列日軍事長官。並使這一任命獲得通過。國王給來曼將軍寫了一封私人信件,要他“堅守托付給你的陣地,死戰到底”。
……
全部兵力超過一百五十萬人的德國七個集團軍,沿著比法兩國邊境集結,按計劃將穿越比利時的是由第一、二、三集團軍組成右翼。其中,克盧克的第一集團軍進軍路線最長。因此全線推進的速度必須根據它的進展予以調節。第一集團軍在亞琛以北集結,準備取道列日市馬斯河上五座橋梁的幾條公路。因此攻占列日便是決定一切的首要目標。
自從上次皇宮一別之後,這是劉慶斌第二次見到克盧克將軍。
當魯登道夫把威廉二世的令諭傳達給克盧克的時候,克盧克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劉慶斌,然後將埃米希將軍找來,仔細交待了幾句便匆匆離去。
為了打通經過列日的這條道路,克盧克特別從第一集團軍抽調了由六個旅編成一支“馬斯河部隊”,由埃米希將軍指揮,如果比利時人不堅決抵抗,這支部隊可望在主力集結之際便可完成這一任務。
“閣下,我覺得克盧克將軍看您的眼神有些問題,您可要多加小心!”魯登道夫已經在心中把劉慶斌當作了自己的貴人。
魯登道夫進入總參謀部工作已經十來年了,先是在負責訓練和動員的第二處任職,後來升任該處處長。魯登道夫頗受施利芬賞識,參與了施利芬計劃的曆次修訂。小毛奇上任後,對魯登道夫卻非常不喜歡。前不久,小毛奇本來準備把魯登道夫踢出總參謀部,讓他任駐斯特拉斯堡的第85步兵旅旅長。可沒想到,由於劉慶斌的突然出現,魯登道夫不僅在總參謀部站穩了腳跟,而且還被皇帝陛下提升為了少將。
來列日之前,威廉二世專門把魯登道夫召去,再三叮嚀他一定要確保劉慶斌的安全,由此可見劉慶斌有威廉二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不論是為了完成皇帝陛下的任務,還是為了報答劉慶斌的知遇之恩,魯登道夫都會把劉慶斌的安全擺在第一位。
“還不是因為我上次得罪了他,換作誰誰也不會心裏舒服。不過你放心,我想他不會有什麽過分的舉動的,畢竟他還是要聽皇帝陛下的!”劉慶斌毫不在意道。
魯登道夫雖覺得有些不妥,但聽劉慶斌說得有理,也不再說話。
魯登道夫陪同劉慶斌來到馬斯河邊,遙望著河對岸的列日城。
列日城的地理位置處在荷蘭領土與亞丁森林的狹窄缺口處,扼守著比利時境內的鐵路交通樞紐。德軍除非從荷蘭借道,否則就必須從列日城通過才能南下法國。列日城建在馬斯河西岸的一個陡坡之上,比河岸高出100米,馬斯河正好成為天然的護城壕。沿河岸30公裏周圍內共有12座炮台,呈放射狀環繞在列日城周圍,跨馬斯河構成了一道環形火力網。每座炮台都由鋼筋混凝土整體澆鑄而成,大部分建於地下,隻露出呈三角形的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