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四川瀘州鄰玉鎮,討逆軍總司令部。


    劉慶斌正靜靜地站在曹錕的司令部門前,不知在想些什麽。


    按理說,劉慶斌早就應該到達四川了,可他來四川之前卻不得不去了一趟山東和江蘇。


    假袁世凱稱帝,瓊贛特區和雲南宣布獨立組成護國軍,肯定要派軍討伐,可讓假袁世凱感到困擾的是,他身邊沒有一個大將替他主持征伐護國軍。他不得不把打入冷宮的段祺瑞請出來為他分勞,他既要做中華民國大總統,又要做中華帝國大皇帝,實在太忙。


    段祺瑞知道袁世凱隻是替身,劉慶斌讓他在北京主持局勢,他怎能輕易離開?為了不讓假袁世凱起疑心,段祺瑞假口“宿疾未愈”繼續養病。


    無奈之下,假袁世凱又想到了馮國璋,想任馮國璋以總參謀長兼任討逆軍總司令。可他沒想到劉慶斌已經提前趕到南京,做通了馮國璋的工作,當然他並沒有告訴馮國璋袁世凱是假的。馮國璋本身對袁世凱稱帝就心中不滿,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非常配合劉慶斌,同樣裝病不出。


    假袁世凱一邊走馬燈似的派阮忠樞、蔭昌、田中玉到南京勸說,暗中卻命令江寧鎮守使王廷禎就近篡馮位。王廷楨卻不上當,原原本本告訴馮國璋,馮國璋心中對袁世凱更加憎恨。


    假袁世凱立刻電召馮到北京。解除他的督理江蘇軍務一職,以泄心頭之恨。尚未發出,消息已傳遍,山東將軍靳雲鵬、江西將軍李純聯名發電,請留馮坐鎮東南,切勿輕予調動。假袁世凱隻得作罷。


    假袁世凱還想起了張勳。打算組織辮子軍十營作為第二批征滇軍,便叫阮忠樞到徐州探聽張勳的口氣。


    這一次,劉慶斌又走在了假袁世凱的前麵。到達徐州之後,劉慶斌直言不諱地告訴張勳,若是辮子軍膽敢入川,他便會毫不留情全部予以全殲。


    張勳打心眼裏畏懼劉慶斌,滿口答應絕不入川。


    果然。阮忠樞一到徐州,尚未開口張勳便以全國局勢緊張為由,說他的兵力不夠,請阮忠樞轉達大總統,準其招兵三十營


    聽了張勳的獅子大開口,阮忠樞無法,隻好返京歸報假袁世凱。假袁世凱沉不住氣。即令馬龍標以幫辦軍務名義去徐州,分張之兵權,張勳亦毫不客氣拒絕此令。


    直到這時候,假袁世凱這才知道北洋軍並不是那麽好控製的,心裏惶急得不行。


    劉慶斌一走,張勳便到南京和馮國璋在碰頭。他們了解劉慶斌,知道劉慶斌若是摻和此事必難善了。所以想互相通通氣。


    張勳多喝了幾杯老酒,忽然情不自禁地對馮國璋說:“大總統打了一個密電來,叫我監視你的行動。”


    馮國璋聽了卻並不驚異,也從身上拿出一個電報給張看,並說:“我也接到大總統的電報,叫我監視你的行動。”


    兩人麵麵相覷,他們實在想不明白,曾經英明果斷的大總統如今怎會變成了這般模樣?在派員監視之外,又采取了一種互相監視的辦法,真是花樣翻新、無奇不有。幸虧劉慶斌給他們提了醒,他們都沒有出兵。


    想到這裏,二人不禁搖頭。


    搞定了馮國璋和張勳,劉慶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四川。


    北京那邊,劉慶斌已經安排白朗和袁銳,全力尋找袁世凱的下落。在沒有找到時袁世凱之前,他必須在北洋軍和護國軍之間全力斡旋,盡可能地將損失減小到最低。


    到達四川後,劉慶斌好不容易才說服了蔡鍔。便急急趕到了曹錕處,他必須要說服曹錕同時罷手才行。


    說實話,劉慶斌對能否說服曹錕心中並無把握。


    曹錕和段祺瑞、馮國璋二人有所不同,段祺瑞、馮國璋二人是發自心底不讚同袁世凱稱帝的,但曹錕卻不同,他是打心眼裏擁護袁世凱稱帝的。1915年8月全國上下拉開了所謂的“要求實行帝製,請袁世凱登基”勸進的序幕。9月曹錕便率先以直隸代表名義請袁世凱改變國體實行帝製,事隔兩月再次通電,請袁氏早日登基。


    曹錕出生於天津大沽,父親曹本生在大沽的一個船行當排工,成年累月給人家造木船,以維持這個10口人之家的生活。盡管曹家經濟拮據,但曹本生性子憨直,為人要強,寧願自己勒著腰帶,也要供孩子們識幾個字。曹錕兄弟幾個,多在幼年讀過幾年私塾。


    曹錕16歲時,父親讓他學造木船,曹錕不肯,叫他學做農活,他也不依,曹本生隻好讓他去賣布。因家中貧窮,買不起一輛手推車,曹錕便把布匹搭在肩上四處叫賣。


    曹錕性情豪爽,愛交朋友,喜歡武術,好酒貪杯,喝醉了便席地而臥,有時街上一些頑童就趁機把他錢袋裏的錢偷走。當曹錕酒醒後發現錢沒有了,隻是一笑了之,從不追問。


    一日,曹錕販布到保定城門,被兩個守城的士兵攔住,不但沒讓進城,反而被他們謾罵嘲笑一番。曹錕無端受辱,窩了一肚子火兒。想起自己寒來暑去,曆盡艱辛,也未能改變自己吃苦受累的命運,於是他暗下決心,立誌從戎。


    1882年,20歲的曹錕應募入伍,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先是在天津武備學堂學習,畢業後做了毅軍的一名哨官,1894年還曾隨部赴朝鮮作戰。翌年,赴小站投袁世凱的新建陸軍,為右翼步隊第一營幫帶。


    曹錕既無背景,又老實巴交,時常受人欺負。但他的一大特點,憨厚,喜怒不形於色,好處都讓給別人,自己則吃苦耐勞,千依百順,不管心中怎麽想,麵上從無怨言。久而久之,相對於周圍那些渾身毛病的兵哥來說,竟頗有些出淤泥而不染的嫵媚,於是漸漸地也就聞達於上司,甚至袁世凱都知道了有這麽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


    曹錕聽說袁世凱的叔祖父袁甲三有個拜把子兄弟叫曹克忠,在當地很有權勢,人稱“大帥”,於是備下厚禮前去拜謁。


    常言道:“禮多人不怪”。這曹克忠也是天津人,曾任廣東水師提督,一看來了個姓曹的小老鄉,很是開心。接著一查族譜,發現曹錕竟是自己的孫輩,自然更加高興,便正式認曹錕為族孫,並派自己的姨太太去袁世凱那兒為他通融,自此打開了曹錕扶搖直上的康莊大道,由幫帶而幫統,由幫統而統領,由統領而統製。


    此後,曹錕日益得到袁世凱的器重,1907年被袁世凱任命為北洋軍第三鎮統製官。民國成立後,曹任陸軍第三師師長。


    此次,因段祺瑞、馮國璋二人都不肯出山,假袁世凱隻好任命曹錕為總司令,率軍南下四川,與護國軍作戰。不管怎麽樣,劉慶斌必須要想辦法讓曹錕罷手。於是,才有了今日的拜訪。當然,劉慶斌也不是空手而來,他帶來了曹錕頂頭上司馮國璋的親筆信。


    “子玉,你說馮軍長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劉慶斌這尊大神甚是好相與的嗎?”曹錕將馮國璋的信遞給了坐在自己身邊的一人,不滿地報怨道。


    1913年,在劉慶斌消彌南北內戰的過程中,曹錕曾在劉慶斌手下短暫效力過。因此,對劉慶斌的能力和手段都有一定的了解,心中對劉慶斌頗為忌憚。


    曹錕口中的子玉不是別人,正是吳佩孚。若說段祺瑞最放心的是徐樹錚,那麽曹錕最信任的人便非吳佩孚莫屬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白眼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鍵盤傳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鍵盤傳說並收藏抗日之白眼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