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子,我的兩個徒弟非要見你不可。”見徐彥卓進屋,梁啟超起身說道。
還不待徐彥卓答話,一人已經走到徐彥卓麵前:“徐公子,你答應我的事兒,現在可以兌現了吧。”
徐彥卓定睛一看,原來是蔡鍔。
徐彥卓拍手笑道:“蔡都督什麽時候到了上海,也不知會一聲,我也好去接你嘛!”
“上午剛到的。徐公子,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師弟蔣方震。”蔡鍔指著身邊的一個年輕人對徐彥卓介紹道。
聽到蔡鍔嘴裏說到的這個名字,徐彥卓頓時呆住了。要知道,蔣方震在後世的名氣那是太大了。
“徐公子好!”蔣方震很有禮貌地與徐彥卓打招呼道。
徐彥卓看了蔡鍔和蔣方震好一會兒,終於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聲來。
蔡、蔣兩人一頭霧水,莫名其妙。
梁啟超也覺得奇怪:“徐公子,你因何發笑?”
“你們稍等片刻就知道了。”說完,徐彥卓轉身附耳對徐納言說了幾句。
徐納言點頭轉身離去。
片刻功夫,屋外傳來敲門聲。
“請進!”徐彥卓滿臉笑意衝著門外說道。
門開了,一個人走進屋來。[..tw超多好看小說]
“孝淮?”蔡鍔和蔣方震驚呼道。
“百裏?鬆坡?”張孝淮也驚異之極。
“哈哈哈……士官三傑今天終於湊齊了。”聽了徐彥卓歡快的笑聲,眾人這才反應過來剛才徐彥卓為什麽要發笑。
大家坐定之後,徐彥卓首先問蔣方震:“百裏先生,不知您為何要見我呀?”
蔣方震一臉苦笑道:“徐公子,不是我要來見你,是我師傅讓我來的。”
蔣百裏與蔡鍔同庚。同為秀才,在日本留學期間一同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軍事。兩人誌同道合,一見如故,遂結成生死之交。蔡鍔是梁啟超的弟子,那時梁啟超在日本避難,由蔡鍔介紹,蔣百裏結識梁啟超並拜他為師。
梁啟超為招徠人才,他寫信給蔣方震,讓他到瓊贛特區效力,為此他不惜以師尊的名義要脅。無奈之下。蔣方震隻好辭去總統府參議的職務,來到了瓊贛特區。
徐彥卓問道:“那百裏先生,你來特區覺得做些什麽比較合適呢?”
“我是學軍事的。讓我去帶兵吧。”蔣方震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還有我呢,徐公子,你答應過我的,也要讓我到特區的。(..tw好看的小說)”蔡鍔也在一旁插話道。
“那,蔡都督,你又準備要做什麽呢?”
“我做什麽都行。隻要能幫助師傅就好。”蔡鍔對梁啟超真的是沒得說。
徐彥卓又看向張孝淮。張孝淮直截了當道:“白朗軍的事情一了。我還回去找黃部長。”
徐彥卓站起身來,看著蔣、蔡、張三人。沉思片刻,然後說道:“我有一個提議。希望你們三人認真考慮一下。”
三人齊齊看向徐彥卓,徐彥卓繼續說道:“蔡都督熱情,百裏先生儒雅。張參謀沉穩,結合你們三人的性格特點,我為你們三人量身定做了適合你們的差事。”
徐彥卓首先看著蔡鍔:“蔡都督,我建議你還是繼續做你的雲南都督。”
“這是為何?”蔡鍔不解地問道。
“蔡都督可否知道我為何要創辦特區?”徐彥卓不答反問道。
“自然是為全國做出示範。”蔡鍔怎麽會不知道徐彥卓創辦特區的本意。
“既然是示範,那出了好的經驗就應該在全國推廣。在全國推廣,你認為應該從何處開始比較妥當?”徐彥卓接著問道。
“這……”蔡鍔一時語塞。
瓊贛特區的經驗固然是好,可別的省份卻不一定能學得來。一方麵是因為資金問題,另一方麵是因為掌權者私心作祟。
“所以,我覺得從你雲南開始做起是在合適不過了。沒有錢,我可以幫你,至少我不怕你把錢給私吞了。”徐彥卓開玩笑道。
“同時,我希望蔡都督能把貴州、廣西、四川諸省牢牢地控製在自己手裏,這樣雲南就可以和這些省份一並進行推廣了。”
蔡鍔大驚道:“這怎麽能行呢?那我不就成為千夫所指的大軍閥了嗎?”
徐彥卓笑道:“蔡都督真的會計較這些虛名?我覺得隻要是對我們的國家有好處,隻要是能促進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隻要能夠讓老百姓確確實實得實惠,那就大膽去做,不用在乎那些虛名。”
梁啟超拍手叫絕道:“徐公子,你說得可真是太精辟了。”
徐彥卓笑道:“其實,我也是有私心的。”
梁啟超奇怪地問道:“私心?什麽私心?”
徐彥卓歎了口氣道:“特區要發展,必須要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可中國幾千年的劣根性就在於不患貧而患不均,特區經濟發展了,肯定會有人眼紅,會想著法子分一杯羹,而不是想著自強自立。試想,如果有一頭惡狼的鄰居,特區需要把大半的精力用來防範鄰居,如何還有精力去發展經濟?所以說,有蔡都督做鄰居,我放心,特區也放心!”
聽了徐彥卓的一番話,梁啟超點點頭。他沒有想到徐彥卓居然考慮得這麽深遠,於是也勸著蔡鍔:“鬆坡,徐公子說得在理,你還是考慮考慮吧!”
蔡鍔爽快道:“徐公子,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接受你的建議。”
徐彥卓起身向蔡鍔伸出手:“那我就感激不盡了。”
蔡鍔的手和徐彥卓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蔣方震在一旁也看得心情澎湃。
徐彥卓見狀,趁機對蔣方震道:“百裏先生,你去帶兵太居才了。我覺得你應該做更重要的事情。”
“什麽更重要的事情?”
“百裏先生,你曾經在日本和德國留學過,你說這兩國的軍事體製是否可以移植到中國來?”
蔣方震思考了片刻,搖搖頭:“可以借鑒,但不能移植。”
“百裏先生,你說得沒錯,中國必須走適合本國國情的軍隊道路。”
“什麽樣的道路?”蔣方震兩眼放光。(未完待續。)
還不待徐彥卓答話,一人已經走到徐彥卓麵前:“徐公子,你答應我的事兒,現在可以兌現了吧。”
徐彥卓定睛一看,原來是蔡鍔。
徐彥卓拍手笑道:“蔡都督什麽時候到了上海,也不知會一聲,我也好去接你嘛!”
“上午剛到的。徐公子,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師弟蔣方震。”蔡鍔指著身邊的一個年輕人對徐彥卓介紹道。
聽到蔡鍔嘴裏說到的這個名字,徐彥卓頓時呆住了。要知道,蔣方震在後世的名氣那是太大了。
“徐公子好!”蔣方震很有禮貌地與徐彥卓打招呼道。
徐彥卓看了蔡鍔和蔣方震好一會兒,終於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聲來。
蔡、蔣兩人一頭霧水,莫名其妙。
梁啟超也覺得奇怪:“徐公子,你因何發笑?”
“你們稍等片刻就知道了。”說完,徐彥卓轉身附耳對徐納言說了幾句。
徐納言點頭轉身離去。
片刻功夫,屋外傳來敲門聲。
“請進!”徐彥卓滿臉笑意衝著門外說道。
門開了,一個人走進屋來。[..tw超多好看小說]
“孝淮?”蔡鍔和蔣方震驚呼道。
“百裏?鬆坡?”張孝淮也驚異之極。
“哈哈哈……士官三傑今天終於湊齊了。”聽了徐彥卓歡快的笑聲,眾人這才反應過來剛才徐彥卓為什麽要發笑。
大家坐定之後,徐彥卓首先問蔣方震:“百裏先生,不知您為何要見我呀?”
蔣方震一臉苦笑道:“徐公子,不是我要來見你,是我師傅讓我來的。”
蔣百裏與蔡鍔同庚。同為秀才,在日本留學期間一同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軍事。兩人誌同道合,一見如故,遂結成生死之交。蔡鍔是梁啟超的弟子,那時梁啟超在日本避難,由蔡鍔介紹,蔣百裏結識梁啟超並拜他為師。
梁啟超為招徠人才,他寫信給蔣方震,讓他到瓊贛特區效力,為此他不惜以師尊的名義要脅。無奈之下。蔣方震隻好辭去總統府參議的職務,來到了瓊贛特區。
徐彥卓問道:“那百裏先生,你來特區覺得做些什麽比較合適呢?”
“我是學軍事的。讓我去帶兵吧。”蔣方震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還有我呢,徐公子,你答應過我的,也要讓我到特區的。(..tw好看的小說)”蔡鍔也在一旁插話道。
“那,蔡都督,你又準備要做什麽呢?”
“我做什麽都行。隻要能幫助師傅就好。”蔡鍔對梁啟超真的是沒得說。
徐彥卓又看向張孝淮。張孝淮直截了當道:“白朗軍的事情一了。我還回去找黃部長。”
徐彥卓站起身來,看著蔣、蔡、張三人。沉思片刻,然後說道:“我有一個提議。希望你們三人認真考慮一下。”
三人齊齊看向徐彥卓,徐彥卓繼續說道:“蔡都督熱情,百裏先生儒雅。張參謀沉穩,結合你們三人的性格特點,我為你們三人量身定做了適合你們的差事。”
徐彥卓首先看著蔡鍔:“蔡都督,我建議你還是繼續做你的雲南都督。”
“這是為何?”蔡鍔不解地問道。
“蔡都督可否知道我為何要創辦特區?”徐彥卓不答反問道。
“自然是為全國做出示範。”蔡鍔怎麽會不知道徐彥卓創辦特區的本意。
“既然是示範,那出了好的經驗就應該在全國推廣。在全國推廣,你認為應該從何處開始比較妥當?”徐彥卓接著問道。
“這……”蔡鍔一時語塞。
瓊贛特區的經驗固然是好,可別的省份卻不一定能學得來。一方麵是因為資金問題,另一方麵是因為掌權者私心作祟。
“所以,我覺得從你雲南開始做起是在合適不過了。沒有錢,我可以幫你,至少我不怕你把錢給私吞了。”徐彥卓開玩笑道。
“同時,我希望蔡都督能把貴州、廣西、四川諸省牢牢地控製在自己手裏,這樣雲南就可以和這些省份一並進行推廣了。”
蔡鍔大驚道:“這怎麽能行呢?那我不就成為千夫所指的大軍閥了嗎?”
徐彥卓笑道:“蔡都督真的會計較這些虛名?我覺得隻要是對我們的國家有好處,隻要是能促進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隻要能夠讓老百姓確確實實得實惠,那就大膽去做,不用在乎那些虛名。”
梁啟超拍手叫絕道:“徐公子,你說得可真是太精辟了。”
徐彥卓笑道:“其實,我也是有私心的。”
梁啟超奇怪地問道:“私心?什麽私心?”
徐彥卓歎了口氣道:“特區要發展,必須要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可中國幾千年的劣根性就在於不患貧而患不均,特區經濟發展了,肯定會有人眼紅,會想著法子分一杯羹,而不是想著自強自立。試想,如果有一頭惡狼的鄰居,特區需要把大半的精力用來防範鄰居,如何還有精力去發展經濟?所以說,有蔡都督做鄰居,我放心,特區也放心!”
聽了徐彥卓的一番話,梁啟超點點頭。他沒有想到徐彥卓居然考慮得這麽深遠,於是也勸著蔡鍔:“鬆坡,徐公子說得在理,你還是考慮考慮吧!”
蔡鍔爽快道:“徐公子,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接受你的建議。”
徐彥卓起身向蔡鍔伸出手:“那我就感激不盡了。”
蔡鍔的手和徐彥卓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蔣方震在一旁也看得心情澎湃。
徐彥卓見狀,趁機對蔣方震道:“百裏先生,你去帶兵太居才了。我覺得你應該做更重要的事情。”
“什麽更重要的事情?”
“百裏先生,你曾經在日本和德國留學過,你說這兩國的軍事體製是否可以移植到中國來?”
蔣方震思考了片刻,搖搖頭:“可以借鑒,但不能移植。”
“百裏先生,你說得沒錯,中國必須走適合本國國情的軍隊道路。”
“什麽樣的道路?”蔣方震兩眼放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