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兵力超過一百五十萬人的德國七個集團軍,沿著比法兩國邊境集結,按計劃將穿越比利時的是由第一、二、三集團軍組成右翼。[熱門小說網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其中,克盧克的第一集團軍進軍路線最長,因此全線推進的速度必須根據它的進展予以調節。第一集團軍在亞琛以北集結,準備取道列日市馬斯河上五座橋梁的幾條公路,因此攻占列日便是決定一切的首要目標。
自從上次皇宮一別之後,這是徐彥卓第二次見到克盧克將軍。
當魯登道夫把威廉二世的令諭傳達給克盧克的時候,克盧克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徐彥卓,然後將埃米希將軍找來,仔細交待了幾句便匆匆離去。
為了打通經過列日的這條道路,克盧克特別從第一集團軍抽調了由六個旅編成一支“馬斯河部隊”,由埃米希將軍指揮,如果比利時人不堅決抵抗,這支部隊可望在主力集結之際便可完成這一任務。
“閣下,我覺得克盧克將軍看您的眼神有些問題,您可要多加小心!”魯登道夫已經在心中把徐彥卓當作了自己的貴人。
魯登道夫進入總參謀部工作已經十來年了,先是在負責訓練和動員的第二處任職,後來升任該處處長。魯登道夫頗受施利芬賞識,參與了施利芬計劃的曆次修訂。小毛奇上任後,對魯登道夫卻非常不喜歡。
前不久,小毛奇本來準備把魯登道夫踢出總參謀部,讓他任駐斯特拉斯堡的第八十五步兵旅旅長。..tw</a>可沒想到。由於徐彥卓的突然出現,魯登道夫不僅在總參謀部站穩了腳跟,而且還被皇帝陛下提升為了少將。
來列日之前。威廉二世專門把魯登道夫召去,再三叮嚀他一定要確保徐彥卓的安全,由此可見徐彥卓有威廉二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不論是為了完成皇帝陛下的任務,還是為了報答徐彥卓的知遇之恩,魯登道夫都會把徐彥卓的安全擺在第一位。
“還不是因為我上次得罪了他,換作誰誰也不會心裏舒服。不過你放心。我想他不會有什麽過分的舉動的,畢竟他還是要聽皇帝陛下的!”徐彥卓毫不在意道。
魯登道夫雖覺得有些不妥,但聽徐彥卓說得有理。也不再說話。
……
魯登道夫陪同徐彥卓來到馬斯河邊,遙望著河對岸的列日城。
列日城的地理位置處在荷蘭領土與亞丁森林的狹窄缺口處,扼守著比利時境內的鐵路交通樞紐。德軍除非從荷蘭借道,否則就必須從列日城通過才能南下法國。列日城建在馬斯河西岸的一個陡坡之上。比河岸高出一百米。馬斯河正好成為天然的護城壕。沿河岸三十公裏周圍內共有十二座炮台,呈放射狀環繞在列日城周圍,跨馬斯河構成了一道環形火力網。每座炮台都由鋼筋混凝土整體澆鑄而成,大部分建於地下,隻露出呈三角形的頂部。
炮台之下,修有四通八達的通道與各式各樣的地下室,儲存有大量的糧食、飲水、彈藥、醫藥用品及供電設施。炮台的所有兵器和人員都隱藏於地下,總共配置有四百門大炮和大量的輕重機槍。平均每座炮台有一百二十毫米要塞炮和二百一十毫米榴彈炮各八門。所有的炮塔都用鋼甲防護,可作三百六十度角旋轉。還可以自動升降。炮台上裝有探照燈供夜間指示射擊,和炮塔一樣能夠升降,還有速射炮及機槍封鎖炮台周圍的曠野及附近的死角。
每座炮台周圍還挖有很深的防護壕,壕外布有大量帶刺鐵絲網及障礙物。守衛每座炮台的比利時軍隊為兩個炮兵連和一個步兵連,共四百人,在各炮台之間的曠野上還有機動的步兵連隊防守,總兵力為二點五萬人。整個列日防禦體係被認為是歐洲最堅強的要塞,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魯登道夫將軍,按照施利芬計劃,帝**隊應該幾天穿越比利時?”徐彥卓問道。
“三天!”
“你覺得三天夠嗎?”
“當然!”
徐彥卓搖搖頭:“別說穿越比利時,就是奪取列日也至少需要十天時間!”
“怎麽會呢?”魯登道夫睜大了眼睛。
“你不信?那我們等著瞧吧?”
……
八月四日上午,德軍衝到馬斯河邊,發現河上橋梁都被破壞,立即架舟橋渡河。這時,駐守列日各炮台的比利時守軍立即用大炮和機槍向德軍猛烈開火,渡河德軍猝不及防,紛紛落水,死傷無數。埃米希將軍見狀大怒,一麵命德軍繼續發起進攻,一麵調來二百門大炮向列日要塞的各炮台轟擊。立時,馬斯河兩岸炮聲隆隆,硝煙彌漫,雙方進行了激烈的炮戰與攻防戰。
列日要塞果然極其堅固,德軍的炮彈打在炮台頂蓋上隻是冒一道煙,毫發無損。而比利時守軍早就對炮台周圍的地形進行了精密的測量,德軍的野戰陣地早在其炮兵標尺範圍內。
結果比利時軍隊的大炮射擊極為準確,給德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一直打到日落西山,德軍付出慘重犧牲,終於在列日城北麵渡過馬斯河,在中間和南麵雙方還在相持。而雖經猛烈轟擊,列日要塞的各炮台卻安然無恙。
白天屢攻不克,埃米希內心非常焦躁,他決定乘夜偷襲,打要塞守軍一個措手不及。
當日夜裏,天空下起了大雨,數萬德軍在夜幕和風雨的掩護下悄悄摸向各個炮台。
突然,從各個炮台中射出了雪亮的探照燈光束,將夜暗的曠野照得宛如白晝,正在運動的德軍全部暴露在曠野裏。炮台上的大炮又發出了怒吼,將德軍炸得人仰馬翻。炮台上的輕重機槍也一齊開火,凶猛地追殺著四處奔逃的德軍步兵。在德軍一片混亂之際,在曠野上機動駐守的比利時步兵也發起了攻擊,德軍四麵挨打,傷亡慘重,隻好匆匆撤出戰鬥。(未完待續。。)--28427+d4z5w+16072557-->
自從上次皇宮一別之後,這是徐彥卓第二次見到克盧克將軍。
當魯登道夫把威廉二世的令諭傳達給克盧克的時候,克盧克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徐彥卓,然後將埃米希將軍找來,仔細交待了幾句便匆匆離去。
為了打通經過列日的這條道路,克盧克特別從第一集團軍抽調了由六個旅編成一支“馬斯河部隊”,由埃米希將軍指揮,如果比利時人不堅決抵抗,這支部隊可望在主力集結之際便可完成這一任務。
“閣下,我覺得克盧克將軍看您的眼神有些問題,您可要多加小心!”魯登道夫已經在心中把徐彥卓當作了自己的貴人。
魯登道夫進入總參謀部工作已經十來年了,先是在負責訓練和動員的第二處任職,後來升任該處處長。魯登道夫頗受施利芬賞識,參與了施利芬計劃的曆次修訂。小毛奇上任後,對魯登道夫卻非常不喜歡。
前不久,小毛奇本來準備把魯登道夫踢出總參謀部,讓他任駐斯特拉斯堡的第八十五步兵旅旅長。..tw</a>可沒想到。由於徐彥卓的突然出現,魯登道夫不僅在總參謀部站穩了腳跟,而且還被皇帝陛下提升為了少將。
來列日之前。威廉二世專門把魯登道夫召去,再三叮嚀他一定要確保徐彥卓的安全,由此可見徐彥卓有威廉二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不論是為了完成皇帝陛下的任務,還是為了報答徐彥卓的知遇之恩,魯登道夫都會把徐彥卓的安全擺在第一位。
“還不是因為我上次得罪了他,換作誰誰也不會心裏舒服。不過你放心。我想他不會有什麽過分的舉動的,畢竟他還是要聽皇帝陛下的!”徐彥卓毫不在意道。
魯登道夫雖覺得有些不妥,但聽徐彥卓說得有理。也不再說話。
……
魯登道夫陪同徐彥卓來到馬斯河邊,遙望著河對岸的列日城。
列日城的地理位置處在荷蘭領土與亞丁森林的狹窄缺口處,扼守著比利時境內的鐵路交通樞紐。德軍除非從荷蘭借道,否則就必須從列日城通過才能南下法國。列日城建在馬斯河西岸的一個陡坡之上。比河岸高出一百米。馬斯河正好成為天然的護城壕。沿河岸三十公裏周圍內共有十二座炮台,呈放射狀環繞在列日城周圍,跨馬斯河構成了一道環形火力網。每座炮台都由鋼筋混凝土整體澆鑄而成,大部分建於地下,隻露出呈三角形的頂部。
炮台之下,修有四通八達的通道與各式各樣的地下室,儲存有大量的糧食、飲水、彈藥、醫藥用品及供電設施。炮台的所有兵器和人員都隱藏於地下,總共配置有四百門大炮和大量的輕重機槍。平均每座炮台有一百二十毫米要塞炮和二百一十毫米榴彈炮各八門。所有的炮塔都用鋼甲防護,可作三百六十度角旋轉。還可以自動升降。炮台上裝有探照燈供夜間指示射擊,和炮塔一樣能夠升降,還有速射炮及機槍封鎖炮台周圍的曠野及附近的死角。
每座炮台周圍還挖有很深的防護壕,壕外布有大量帶刺鐵絲網及障礙物。守衛每座炮台的比利時軍隊為兩個炮兵連和一個步兵連,共四百人,在各炮台之間的曠野上還有機動的步兵連隊防守,總兵力為二點五萬人。整個列日防禦體係被認為是歐洲最堅強的要塞,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魯登道夫將軍,按照施利芬計劃,帝**隊應該幾天穿越比利時?”徐彥卓問道。
“三天!”
“你覺得三天夠嗎?”
“當然!”
徐彥卓搖搖頭:“別說穿越比利時,就是奪取列日也至少需要十天時間!”
“怎麽會呢?”魯登道夫睜大了眼睛。
“你不信?那我們等著瞧吧?”
……
八月四日上午,德軍衝到馬斯河邊,發現河上橋梁都被破壞,立即架舟橋渡河。這時,駐守列日各炮台的比利時守軍立即用大炮和機槍向德軍猛烈開火,渡河德軍猝不及防,紛紛落水,死傷無數。埃米希將軍見狀大怒,一麵命德軍繼續發起進攻,一麵調來二百門大炮向列日要塞的各炮台轟擊。立時,馬斯河兩岸炮聲隆隆,硝煙彌漫,雙方進行了激烈的炮戰與攻防戰。
列日要塞果然極其堅固,德軍的炮彈打在炮台頂蓋上隻是冒一道煙,毫發無損。而比利時守軍早就對炮台周圍的地形進行了精密的測量,德軍的野戰陣地早在其炮兵標尺範圍內。
結果比利時軍隊的大炮射擊極為準確,給德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一直打到日落西山,德軍付出慘重犧牲,終於在列日城北麵渡過馬斯河,在中間和南麵雙方還在相持。而雖經猛烈轟擊,列日要塞的各炮台卻安然無恙。
白天屢攻不克,埃米希內心非常焦躁,他決定乘夜偷襲,打要塞守軍一個措手不及。
當日夜裏,天空下起了大雨,數萬德軍在夜幕和風雨的掩護下悄悄摸向各個炮台。
突然,從各個炮台中射出了雪亮的探照燈光束,將夜暗的曠野照得宛如白晝,正在運動的德軍全部暴露在曠野裏。炮台上的大炮又發出了怒吼,將德軍炸得人仰馬翻。炮台上的輕重機槍也一齊開火,凶猛地追殺著四處奔逃的德軍步兵。在德軍一片混亂之際,在曠野上機動駐守的比利時步兵也發起了攻擊,德軍四麵挨打,傷亡慘重,隻好匆匆撤出戰鬥。(未完待續。。)--28427+d4z5w+1607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