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就職後,立即領兵移駐玉林。[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李宗仁的軍隊較之廣西其他部隊要紀律嚴明,因此他的通電不但受到百姓的歡迎,而且無形中也成了玉林七縣的軍政首腦。
這位30歲的年輕人清楚,要獨樹一幟,站穩腳跟,日後統一廣西,投有一支素質良好的隊伍不行。為了清除軍中嚴重的陳舊積習,增強戰鬥力,他決定整飭軍紀,在玉林創辦了一所“玉林幹部教練所”,讓下級軍官輪流受訓,並招收一些中學畢業生中的有誌青年入學,結業後任下級軍官。教練所還附設“教導大隊”,調班長和士兵中較優良分子前來受訓。李宗仁的這種訓練很有成效,使部隊的風氣麵貌一新,不但戰鬥力有了很快提高,而且七縣民眾對李宗仁的士兵不再心存顧慮了。
治軍之外,李宗仁還兼管七縣的民政、稅收等。期間,在他的主持和整頓下,貪汙減少,土匪斂跡,這對安定七縣民眾生活起了重要作用,受到當地人的歡迎和尊重。從此,李宗仁在廣西的名聲更高了。
盡管李宗仁的名聲與日俱增,但他所控製的地盤不多。<strong>txt電子書下載</strong>為了實現統一廣西的願望,打敗力量強大的陸榮廷,李宗仁聯合了黃紹弘、白崇禧,尋找時機,擴大地盤。
……
“這位先生,不知您是……”李宗仁見到麵前這位神秘青年,很客氣地問道。
戴春風笑了笑,也不說話在。隻是遞上一封書信。
李宗仁接過信,看了沒幾行便抬起頭來,狐疑地看著戴春風:“你來自贛州?你是瓊贛特區的人?”
戴春風依然沒有言語。隻是點點頭。
“不知您大駕光臨……”
戴春風指了指李宗仁手中的信:“你且耐心看完,便一切自知了?”
李宗仁看完信之後,隨手將信交給了一旁的黃紹弘,自己則低頭深思起來。
黃紹弘和白崇禧看完信之後,眉頭也緊蹙起來。
好半晌,白崇禧首先說話了:“我們為什麽要幫你們呢?”
戴春風看了一眼白崇禧:“白參謀長,你搞錯了。你們這樣做不僅僅是在幫我們,而且也是在幫你們自己!你別告訴我,你們沒有統一廣西的想法。要想統一廣西。陸榮廷是一個必須邁過去的坎,你們遲早都會兵戎相見。現在陸榮廷把大部分兵力帶到了贛州,正是搬倒他的最好機會!”
“你說的輕巧,就算陸榮廷的兵力大部分不在廣西。憑我們現在的實力。也不是他的對手!”白崇禧搖頭道。
白崇禧說的是實情,雖然陸榮廷帶兵三萬去攻打贛州了,可在廣西還留有兩萬人。可李宗仁、黃紹弘和白崇禧三人的兵力全部加起來也不過才一萬人。
戴春風胸有成竹道:“你說的沒錯,我們的力量是不足,可你別忘了在廣西還有一個人,如果和他聯合起來,我們就會有足夠的實力與陸榮亭一較高下了!”
“你是說沈鴻英?”李宗仁在一旁插言道。
戴春風點點頭。
沈鴻英,字冠南。原籍廣東嘉應州,生於廣東恩平。因土客械鬥,其祖先遷居廣西雒容縣城,經營小商販為生。沈鴻英生於1870年,幼年家貧,讀私塾2年,父母早死,沈鴻英隨兄鴻輝以肩挑小販為生,來往於東泉、洛埠、柳城等處,與一些綠林人物交遊。
沈鴻英21歲時,參加匪幫,在柳城、洛埠、羅城—帶作案搶劫。沈鴻英身體強壯,性狡黠,行動剽悍,被推為匪幫頭目。
有一次,沈鴻英偵知鍾山縣署派員解送一批餉銀赴平樂,便糾集匪幫數人及其長子沈榮光在平鍾交界處劫得這批餉銀,逃去姑婆山,購買槍支,擴大匪幫近百人。鍾山、富川、賀縣、平樂等縣署懸賞緝拿沈匪。沈鴻英異常機警,自從做土匪以來,沒有—晚僅在一處睡眠,流竄不定,因此,官府始終未抓住。
1908年,官府派重軍圍攻姑婆山,沈鴻英率匪眾又竄回柳城一帶行劫。
1909年,柳城縣長塘區團總何正文將住在沙塘沈兄鴻輝抓去縣署關押,縣官要鴻輝交出鴻英,酷刑拷打鴻輝至死。沈匪聞訊,對何正文恨如刺骨。有一天長塘圩日,沈率匪幫數十人衝入長塘團局,抓住何正文毒打至死,又分派幫眾將何正文全家老小十餘口全部殺死。
沈匪向趕圩群眾宣布:“我這次來長塘是報兄仇,不是來打生意。”
宣布後,即向四十八崋竄去。在雒容沙塘等處沈匪之弟兄叔侄,凡有氣力的,全部參加匪幫,隨沈匪竄去。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同盟會柳州支部王冠三、徐震寰等準備武裝進攻柳州,派員聯絡柳州附近各縣會黨綠林,組成民軍,並派許仲仙、莫顯成等去四十八崋聯絡沈匪幫。沈鴻英在許仲仙等勸告下決心受同盟會招安。但是,沈鴻英對同盟會有疑慮,隻帶40多人槍出來,留其副頭目李天民率百餘人暫不出來。沈鴻英隨許仲仙到柳州郊區馬廠集中後一天,同盟會柳州支部已率領民軍奪得柳州政權,宣布柳州獨立,並成立右江國民軍總機關。於是,沈鴻英才通知李天民率領100餘人槍出來。國民軍總機關委沈鴻英為管帶,李天民為幫帶。
同年冬,徐古香應國民軍總機關之請,從廣州到達柳州,任右江軍政分府總長兼統領,以徐震寰為幫統,王冠三為新兵營營長。徐震寰整編民軍,編為八個隊,沈部編為兩個隊。適馮五的一個隊密謀逃去為匪,沈鴻英為邀功,密報徐古香,徐即派沈捕殺馮五,並將馮部的一個隊撥給沈鴻英統率,升他為督帶,李天民為管帶。
沈鴻英五官端正,能說會道,辦事勤快,善迎合徐古香意,與徐古香又同是操客家話,因此,得徐賞識,倚為心腹。
1912年初,徐出巡右江所屬各縣,均以沈鴻英率部跟隨。徐到各縣招安土匪,均撥給沈部,因此,沈部兵力較充實。(未完待續。。)--28427+d4z5w+16072979-->
這位30歲的年輕人清楚,要獨樹一幟,站穩腳跟,日後統一廣西,投有一支素質良好的隊伍不行。為了清除軍中嚴重的陳舊積習,增強戰鬥力,他決定整飭軍紀,在玉林創辦了一所“玉林幹部教練所”,讓下級軍官輪流受訓,並招收一些中學畢業生中的有誌青年入學,結業後任下級軍官。教練所還附設“教導大隊”,調班長和士兵中較優良分子前來受訓。李宗仁的這種訓練很有成效,使部隊的風氣麵貌一新,不但戰鬥力有了很快提高,而且七縣民眾對李宗仁的士兵不再心存顧慮了。
治軍之外,李宗仁還兼管七縣的民政、稅收等。期間,在他的主持和整頓下,貪汙減少,土匪斂跡,這對安定七縣民眾生活起了重要作用,受到當地人的歡迎和尊重。從此,李宗仁在廣西的名聲更高了。
盡管李宗仁的名聲與日俱增,但他所控製的地盤不多。<strong>txt電子書下載</strong>為了實現統一廣西的願望,打敗力量強大的陸榮廷,李宗仁聯合了黃紹弘、白崇禧,尋找時機,擴大地盤。
……
“這位先生,不知您是……”李宗仁見到麵前這位神秘青年,很客氣地問道。
戴春風笑了笑,也不說話在。隻是遞上一封書信。
李宗仁接過信,看了沒幾行便抬起頭來,狐疑地看著戴春風:“你來自贛州?你是瓊贛特區的人?”
戴春風依然沒有言語。隻是點點頭。
“不知您大駕光臨……”
戴春風指了指李宗仁手中的信:“你且耐心看完,便一切自知了?”
李宗仁看完信之後,隨手將信交給了一旁的黃紹弘,自己則低頭深思起來。
黃紹弘和白崇禧看完信之後,眉頭也緊蹙起來。
好半晌,白崇禧首先說話了:“我們為什麽要幫你們呢?”
戴春風看了一眼白崇禧:“白參謀長,你搞錯了。你們這樣做不僅僅是在幫我們,而且也是在幫你們自己!你別告訴我,你們沒有統一廣西的想法。要想統一廣西。陸榮廷是一個必須邁過去的坎,你們遲早都會兵戎相見。現在陸榮廷把大部分兵力帶到了贛州,正是搬倒他的最好機會!”
“你說的輕巧,就算陸榮廷的兵力大部分不在廣西。憑我們現在的實力。也不是他的對手!”白崇禧搖頭道。
白崇禧說的是實情,雖然陸榮廷帶兵三萬去攻打贛州了,可在廣西還留有兩萬人。可李宗仁、黃紹弘和白崇禧三人的兵力全部加起來也不過才一萬人。
戴春風胸有成竹道:“你說的沒錯,我們的力量是不足,可你別忘了在廣西還有一個人,如果和他聯合起來,我們就會有足夠的實力與陸榮亭一較高下了!”
“你是說沈鴻英?”李宗仁在一旁插言道。
戴春風點點頭。
沈鴻英,字冠南。原籍廣東嘉應州,生於廣東恩平。因土客械鬥,其祖先遷居廣西雒容縣城,經營小商販為生。沈鴻英生於1870年,幼年家貧,讀私塾2年,父母早死,沈鴻英隨兄鴻輝以肩挑小販為生,來往於東泉、洛埠、柳城等處,與一些綠林人物交遊。
沈鴻英21歲時,參加匪幫,在柳城、洛埠、羅城—帶作案搶劫。沈鴻英身體強壯,性狡黠,行動剽悍,被推為匪幫頭目。
有一次,沈鴻英偵知鍾山縣署派員解送一批餉銀赴平樂,便糾集匪幫數人及其長子沈榮光在平鍾交界處劫得這批餉銀,逃去姑婆山,購買槍支,擴大匪幫近百人。鍾山、富川、賀縣、平樂等縣署懸賞緝拿沈匪。沈鴻英異常機警,自從做土匪以來,沒有—晚僅在一處睡眠,流竄不定,因此,官府始終未抓住。
1908年,官府派重軍圍攻姑婆山,沈鴻英率匪眾又竄回柳城一帶行劫。
1909年,柳城縣長塘區團總何正文將住在沙塘沈兄鴻輝抓去縣署關押,縣官要鴻輝交出鴻英,酷刑拷打鴻輝至死。沈匪聞訊,對何正文恨如刺骨。有一天長塘圩日,沈率匪幫數十人衝入長塘團局,抓住何正文毒打至死,又分派幫眾將何正文全家老小十餘口全部殺死。
沈匪向趕圩群眾宣布:“我這次來長塘是報兄仇,不是來打生意。”
宣布後,即向四十八崋竄去。在雒容沙塘等處沈匪之弟兄叔侄,凡有氣力的,全部參加匪幫,隨沈匪竄去。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同盟會柳州支部王冠三、徐震寰等準備武裝進攻柳州,派員聯絡柳州附近各縣會黨綠林,組成民軍,並派許仲仙、莫顯成等去四十八崋聯絡沈匪幫。沈鴻英在許仲仙等勸告下決心受同盟會招安。但是,沈鴻英對同盟會有疑慮,隻帶40多人槍出來,留其副頭目李天民率百餘人暫不出來。沈鴻英隨許仲仙到柳州郊區馬廠集中後一天,同盟會柳州支部已率領民軍奪得柳州政權,宣布柳州獨立,並成立右江國民軍總機關。於是,沈鴻英才通知李天民率領100餘人槍出來。國民軍總機關委沈鴻英為管帶,李天民為幫帶。
同年冬,徐古香應國民軍總機關之請,從廣州到達柳州,任右江軍政分府總長兼統領,以徐震寰為幫統,王冠三為新兵營營長。徐震寰整編民軍,編為八個隊,沈部編為兩個隊。適馮五的一個隊密謀逃去為匪,沈鴻英為邀功,密報徐古香,徐即派沈捕殺馮五,並將馮部的一個隊撥給沈鴻英統率,升他為督帶,李天民為管帶。
沈鴻英五官端正,能說會道,辦事勤快,善迎合徐古香意,與徐古香又同是操客家話,因此,得徐賞識,倚為心腹。
1912年初,徐出巡右江所屬各縣,均以沈鴻英率部跟隨。徐到各縣招安土匪,均撥給沈部,因此,沈部兵力較充實。(未完待續。。)--28427+d4z5w+1607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