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孫文從梧州發來電報,說已決定於15日到桂林督師,組織北伐,請蔣誌清“節哀速來臂助一切”。[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tw]


    蔣誌清沒有理會。


    孫文又給蔣誌清去電,說作戰計劃已經電告廖仲愷和汪精衛,希望等蔣誌清回來後再一起商榷,請他立即偕同戴季陶一起來桂林。


    但安葬母親的日子已經臨近,蔣誌清哪裏走得開。


    11月23日,將母安葬。墓碑為“蔣母之墓”四字,係孫文所書,上端扇形欄刻“壼範足式”四字,也是孫文親筆所書。兩旁石獅相對,左右“別頭柱”刻蔣誌清自撰寫的對聯,上聯為“禍及賢慈,當日頑梗悔已晚”,下聯是“愧為逆子,終身沉痛恨靡涯”。墓誌是胡漢民做的,銘文是汪精衛所撰,而由沈伊默書寫。陳果夫、戴季陶、居正等國民黨要人專程來到溪口。


    喪事已畢,蔣誌清在11月28日邀集親戚,商議與毛氏離婚之事。但大家七嘴八舌,事情沒有一點眉目。最終蔣誌清不得不跟母舅孫大吵了一番,才說服他支持自己離婚。但蔣誌清也不得不接受毛氏提出的苛刻條件,就是她永遠要住在蔣家。


    此後蔣誌清又耽擱了很多天,每日都是在母親的墓前做監工。監工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有一天掘土工人竟然在墓側挖出一個空穴。顯然鄉人都知道這裏是溪口的風水寶地,因此也想盜葬於此。蔣誌清連忙讓人將那空穴填平。


    12月。孫文在桂林設大本營,籌劃北伐作戰事宜。革命元勳李烈鈞也正式歸隊,被任命為大本營參謀總長。<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tw</strong>孫文同時任命朱培德為滇軍司令、彭程萬為贛軍司令、穀正倫為黔軍司令。陳炯明仍為粵軍總司令。


    蔣誌清聞訊,不禁摩拳擦掌。既然後顧無憂,正可大幹一場,於是再一次上路了,來到廣州孫文的身邊。


    孫文致電陳炯明催付北伐費400萬元,陳炯明電複隻能給200萬元,而且還要等北伐軍出發後再交。


    孫文看到這個電報後極為憤怒。想罷了陳炯明的職。胡漢民唯恐事情鬧大、造成分裂,因此竭力調停。


    孫文與陳炯明多次商談,請求他切實接濟餉項。陳炯明見孫文真的領著幾萬大軍離開廣東。足見北伐決心,因此沒再拒絕,答應盡力籌餉。但孫文沒有得到陳炯明一粟一彈的接濟。


    孫文憤道:“我已立誓不與競存共事,我不殺競存。競存必殺我。”


    激憤之下。還掏出手槍交給黃大偉,令其剌殺陳炯明。黃大偉的臉都嚇白了,哪敢應命。


    在孫文的催逼下,聯絡官之一的鄧鏗向陳炯明作了一次最後的嚐試,他對陳說:“我是你的表兄弟,所以敢向你直說。當初你曾答應過孫先生,要供應武器軍火,全力支持從事北伐討逆。但是現在你卻自食其言,一個個星期讓他空等。你是想阻撓北伐嗎?如果不是。那麽你究竟目的何在?”


    “你不必為這事擔心,請鎮靜下來。”陳炯明直率地說。


    “但是我是你的聯絡官,是你派的,我怎能不擔心?我認為你的態度錯了。如果你反對孫先生,那就拿出男子漢的氣概,照實說出來!你知道你正在愚弄我們這些人嗎?”


    “你既然逼迫我,我願意老實告訴你,我何以不送補給。”陳炯明忿然地說,“大總統沒有資格組織北伐,我已決心不給他任何軍火、經費或供應品!”


    “這是為什麽?”鄧鏗問。


    “因為他聽信那個姓蔣的浙**的煽惑,那家夥要縮減我的權力,撤我的職。”


    “這不可能,我不相信。”鄧鏗叫著說。


    “你看這個報告!這就是他寫給大總統的原來文字!”


    鄧鏗接過那張紙,看見上麵寫道:依照目前廣東的情勢,你作為我們的領袖,隻能希望陳炯明不致越權行事。對於他正在擴張中的勢力,你必須予以縮減,甚至應將其撤職。如果你希望他於緊急之時,接受你的命令,尊敬本黨,並為本黨抗禦黨的敵人,你將會發現他絕非其人。你切不可信任他。我冒昧向你吐露我內心所思,懇祈信之。


    “這就是此項陰謀的再一個報告!你以為我會撥出槍炮軍火,使人用來對付我嗎?”陳炯明問道。


    鄧鏗無言以對。他親眼看見陳炯明已翻臉決裂,情勢無望,就采取獨立行動。為求不使孫文失望,他跟幾個朋友進行接洽,並且去香港和一家名為辛浦森洋行的進口商簽立一項合同,訂購一大批武器軍火,備供孫文之用。但是,當鄧鏗拍電報給廣州海關,請求準許這批貨進口之時,行動計劃遭泄。


    陳炯明將這事認作危害他生命的陰謀,為報複之計,就命令手下秘密查出鄧鏗返回廣州的日期,並在火車站的入口處刺殺鄧鏗。鄧鏗胃部被子彈射穿,送到醫院救治,於23日早晨五點去世。


    聞之這一噩耗,孫文悲極而泣。


    3月26日,孫文召開緊急軍事會議,鬧到這個地步,孫文麵臨著艱苦的抉擇,當晚便問計於蔣誌清。


    “陳炯明意圖謀叛,逆跡已彰,不如盡速討伐。攘外必先安內,不清內患,何圖中原?”蔣誌清毫不猶豫地說道。


    孫文沉吟半晌,道:“競存與我是主張之爭,不是主義之爭,更不是權力之爭。譚延闓他們搞聯省自治,是為了割據自固。他要搞自治,是糊塗。但我不能因為主張不同,就跟他開仗。眼下張作霖就要起兵了,我們與之配合,哪裏有時間先對付陳競存。”


    眼見與陳炯明鬧到這步田地,孫文竟然還要北伐,蔣誌清真有點哭笑不得了。翻遍世界戰爭史,哪有一場戰爭能夠在後方不靖的情況下取得勝利?見孫文如此固執己見,蔣誌清也不想強勸,隻是便打定主意,次日聯合眾人再行勸說。


    轉天,孫文率領文武回到廣州,即在越秀山總統府召開全體幕僚會議。蔣誌清以為大家都會建議暫緩北伐,先清內患,萬沒想到廖仲愷、汪精衛等人竟然都主張轉道北伐,避免與陳炯明直接衝突,給雙方保留轉圜的餘地。更想不到的是,孫文讚成這種意見,說競存叛跡未彰,在桂粵軍數年奮鬥,猶欲保存。因此,他決定親自督師北伐,兩廣仍交競存辦理,給以殊恩,當能感奮。


    蔣誌清長歎一聲,一個字也懶得說了。(未完待續。。)--28427+d4z5w+16073011-->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白眼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鍵盤傳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鍵盤傳說並收藏抗日之白眼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