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沒有說話的梅秋傑突然說道:“你們就放心地走海心岡吧!我保證沒有問題”
眾人見梅秋傑如此胸有成竹,無奈之下,隻好信了他。
7月9日淩晨,蔣誌清命令陳策向各艦發令,經海心岡向新造村進發。
正如梅秋傑所料,各艦安全通過了海心岡,一路順利地抵達新造村附近水麵。蔣誌清隨即通知馬伯麟加強戒備。
安頓完畢,蔣誌清不禁問道:“梅參謀,您難道能掐會算?怎麽知道海心岡可行。”
梅秋傑道:“我又不是神,哪有這個本事?一個多月前我接到了參謀長的電報,他讓我安排人專門測量廣州附近所有的水路,因此我才得知海心岡水深至少在5米以上,艦隊足以通過。”
梅秋傑口中的參謀長正是徐彥卓,孫文和蔣誌清聽了梅秋傑所言不由麵麵相覷,一個月之前徐彥卓就安排人測量水路了,莫非他早知道有今日?徐彥卓在他們眼中被無形罩上了一絲神秘色彩。
雖然安然渡過了海心岡,然而,危機並沒有過去。艦隊剛剛拋錨,大家喘息方定,長洲要塞方向卻傳來槍炮之聲。
蔣誌清趕緊拿起望遠鏡看去,竟然見到叛軍已登上長洲島,向要塞發動進攻。不一刻,馬伯麟發來電報,稱魚珠炮台叛軍鍾景棠所部,渡河來襲要塞。
蔣誌清不禁罵道:“陳炯明這惡賊,要趕盡殺絕呀。<strong>..tw</strong>總理。我們開炮吧!”
孫文也不禁勃然大怒道:“開炮!”
頓時,永豐、楚豫、寶壁各艦都掉轉炮口,密集的炮火向叛軍的頭上砸去。叛軍在灘塗上毫無掩護。死傷甚眾,立時潰不成軍。
馬伯麟見狀,馬上跳出掩體,率隊追擊。
蔣誌清不禁讚道:“好兄弟,打得好!”
隨即令各艦停住炮火。
正當孫文、蔣誌清以及各艦官兵滿心歡喜等待著一場即將到來的勝利之時,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要塞方向突然飄出了一麵白旗。
剛才在望遠鏡裏已經看到,後隊是孫祥夫的海軍陸戰隊。難道他們臨陣倒戈了?
蔣誌清忙端起望遠鏡,定睛看去,不想搖動白旗之人。正是孫祥夫本人。
蔣誌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隨即看到的場景打消了一切懷疑,孫祥夫指揮部下,從後麵向馬伯麟發起了衝鋒。
鍾景棠似乎對孫祥夫的叛變早有準備。等那邊白旗舉起。這邊立時回軍反攻。
馬伯麟見要塞丟了,自己又受到兩麵夾擊,鬥誌頓失,帶領部下向海邊潰退,上了幾條小汽艇,向永豐艦駛來。
艦隊剛剛逃出升天,轉瞬之間又陷入絕境。下遊被魚珠炮台控製,上遊被車歪炮台控製。而對麵的長洲要塞又落入敵手,那裏的炮火比這隻七拚八湊的小艦隊要強得多。隨時可以將艦隊消滅。
站在甲板上的孫文焦急地問道:“誌清,我軍危急,計將安出?”
蔣誌清也是一籌莫展,他把目光投向了梅秋傑。
梅秋傑慨然道:“計策自有,不過要看孫先生是否還想在珠江上堅持!”
孫文豪氣道:“北伐軍一天不回,我就一天不離開廣州!”
梅秋傑道:“好!孫先生,我們去白鵝潭!”
“什麽?”周圍的一幹海陸軍官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蔣誌清卻會意道:“白鵝潭?梅參謀,說說你的理由。”
梅秋傑道:“既然誌在持久,就不能低頭,艦隊索性開回市區,向叛軍示威,促陳黨瓦解,此其一。此處遠離珠江七大炮台,敵人無所施其計,同時又接近沙麵租界,外籍船隻鱗次櫛比,叛軍也不敢用野炮來轟擊,此其二。此處為三江回流,水麵開闊,也便於機動,假如三大艦來攻,我軍可與之周旋,並采用機動戰術將其打沉。此其三。”
聽到此處,蔣誌清大喜道:“既然說到地勢,那麽第四條是不是也就有了?那就是實在不能堅持,尚有三條退路可以選擇?”
梅秋傑道:“正是!”
孫文喜極而笑道:“不過,我還要補充一條。”
蔣誌清道:“總理還有補充的?”
孫文笑道:“你們不知道白鵝潭的來曆嗎?”
陳策道:“您說的是那兩隻神鵝的事吧?”
孫文笑道:“既然你知道,就跟大家說說。外地人都知道廣州五羊的故事,曉得這兩隻神鵝的人卻不多。”
陳策道:“明代正統年間有個叫黃蕭養的南海人揭竿而起,不到一個月就聚眾萬人,戰船300多艘。後來,他打到廣州,又在白鵝潭擊敗了前來鎮壓的大批官軍。之所以取得勝利,就是因為當時有兩隻大白鵝為義軍引航。最終,黃蕭養還是失敗了,撤到珠江邊,前無退路,後有追兵,據說這時又是大白鵝救了他,背負著他遊走了。”
孫文道:“不錯。我們幹革命的,稟天地之正氣,雖曆經坎坷,但自有天地相助。神鵝既然曾經助過南海黃蕭養,我就不相信白鵝潭不會幫香山孫文。我們就去白鵝潭。”
“大總統!”陳策叫道:“如果去白鵝潭,則必經車歪炮台,假如他們攔阻,我艦隊必受重創。”
孫文轉向蔣誌清問道:“誌清,依你之見呢?”
蔣誌清果決地說道:“車歪炮台是我艦隊必經之地,既然它是攔路虎,我們索性拿下它。”
孫文點頭道:“對,拿下車歪炮台,艦隊也好有個依托,同時也可確保我軍南下的退路。”
見大總統也這樣說,陳策等人方無異議,決計水陸並進,攻占車歪炮台。
此時,馬伯麟已率殘部撤到艦上,孫文沒有責怪,反而多加慰撫。蔣誌清則低聲對馬伯麟說了幾句,馬伯麟領命而去。
半夜時分,艦隊重新駛過海心岡,開到三山江口。此時,天色微明,車歪炮台赫然出現在側前方。
車歪炮台,建在龜崗島上,扼珠江咽喉,是廣州的護城炮台。炮台本來叫“大黃滘炮台”,從虎門方向來的船隻行至此處,必須轉舵拐彎,船體向炮台一麵傾斜,因此稱做車歪炮台。(未完待續。。)--28427+d4z5w+16073019-->
眾人見梅秋傑如此胸有成竹,無奈之下,隻好信了他。
7月9日淩晨,蔣誌清命令陳策向各艦發令,經海心岡向新造村進發。
正如梅秋傑所料,各艦安全通過了海心岡,一路順利地抵達新造村附近水麵。蔣誌清隨即通知馬伯麟加強戒備。
安頓完畢,蔣誌清不禁問道:“梅參謀,您難道能掐會算?怎麽知道海心岡可行。”
梅秋傑道:“我又不是神,哪有這個本事?一個多月前我接到了參謀長的電報,他讓我安排人專門測量廣州附近所有的水路,因此我才得知海心岡水深至少在5米以上,艦隊足以通過。”
梅秋傑口中的參謀長正是徐彥卓,孫文和蔣誌清聽了梅秋傑所言不由麵麵相覷,一個月之前徐彥卓就安排人測量水路了,莫非他早知道有今日?徐彥卓在他們眼中被無形罩上了一絲神秘色彩。
雖然安然渡過了海心岡,然而,危機並沒有過去。艦隊剛剛拋錨,大家喘息方定,長洲要塞方向卻傳來槍炮之聲。
蔣誌清趕緊拿起望遠鏡看去,竟然見到叛軍已登上長洲島,向要塞發動進攻。不一刻,馬伯麟發來電報,稱魚珠炮台叛軍鍾景棠所部,渡河來襲要塞。
蔣誌清不禁罵道:“陳炯明這惡賊,要趕盡殺絕呀。<strong>..tw</strong>總理。我們開炮吧!”
孫文也不禁勃然大怒道:“開炮!”
頓時,永豐、楚豫、寶壁各艦都掉轉炮口,密集的炮火向叛軍的頭上砸去。叛軍在灘塗上毫無掩護。死傷甚眾,立時潰不成軍。
馬伯麟見狀,馬上跳出掩體,率隊追擊。
蔣誌清不禁讚道:“好兄弟,打得好!”
隨即令各艦停住炮火。
正當孫文、蔣誌清以及各艦官兵滿心歡喜等待著一場即將到來的勝利之時,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要塞方向突然飄出了一麵白旗。
剛才在望遠鏡裏已經看到,後隊是孫祥夫的海軍陸戰隊。難道他們臨陣倒戈了?
蔣誌清忙端起望遠鏡,定睛看去,不想搖動白旗之人。正是孫祥夫本人。
蔣誌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隨即看到的場景打消了一切懷疑,孫祥夫指揮部下,從後麵向馬伯麟發起了衝鋒。
鍾景棠似乎對孫祥夫的叛變早有準備。等那邊白旗舉起。這邊立時回軍反攻。
馬伯麟見要塞丟了,自己又受到兩麵夾擊,鬥誌頓失,帶領部下向海邊潰退,上了幾條小汽艇,向永豐艦駛來。
艦隊剛剛逃出升天,轉瞬之間又陷入絕境。下遊被魚珠炮台控製,上遊被車歪炮台控製。而對麵的長洲要塞又落入敵手,那裏的炮火比這隻七拚八湊的小艦隊要強得多。隨時可以將艦隊消滅。
站在甲板上的孫文焦急地問道:“誌清,我軍危急,計將安出?”
蔣誌清也是一籌莫展,他把目光投向了梅秋傑。
梅秋傑慨然道:“計策自有,不過要看孫先生是否還想在珠江上堅持!”
孫文豪氣道:“北伐軍一天不回,我就一天不離開廣州!”
梅秋傑道:“好!孫先生,我們去白鵝潭!”
“什麽?”周圍的一幹海陸軍官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蔣誌清卻會意道:“白鵝潭?梅參謀,說說你的理由。”
梅秋傑道:“既然誌在持久,就不能低頭,艦隊索性開回市區,向叛軍示威,促陳黨瓦解,此其一。此處遠離珠江七大炮台,敵人無所施其計,同時又接近沙麵租界,外籍船隻鱗次櫛比,叛軍也不敢用野炮來轟擊,此其二。此處為三江回流,水麵開闊,也便於機動,假如三大艦來攻,我軍可與之周旋,並采用機動戰術將其打沉。此其三。”
聽到此處,蔣誌清大喜道:“既然說到地勢,那麽第四條是不是也就有了?那就是實在不能堅持,尚有三條退路可以選擇?”
梅秋傑道:“正是!”
孫文喜極而笑道:“不過,我還要補充一條。”
蔣誌清道:“總理還有補充的?”
孫文笑道:“你們不知道白鵝潭的來曆嗎?”
陳策道:“您說的是那兩隻神鵝的事吧?”
孫文笑道:“既然你知道,就跟大家說說。外地人都知道廣州五羊的故事,曉得這兩隻神鵝的人卻不多。”
陳策道:“明代正統年間有個叫黃蕭養的南海人揭竿而起,不到一個月就聚眾萬人,戰船300多艘。後來,他打到廣州,又在白鵝潭擊敗了前來鎮壓的大批官軍。之所以取得勝利,就是因為當時有兩隻大白鵝為義軍引航。最終,黃蕭養還是失敗了,撤到珠江邊,前無退路,後有追兵,據說這時又是大白鵝救了他,背負著他遊走了。”
孫文道:“不錯。我們幹革命的,稟天地之正氣,雖曆經坎坷,但自有天地相助。神鵝既然曾經助過南海黃蕭養,我就不相信白鵝潭不會幫香山孫文。我們就去白鵝潭。”
“大總統!”陳策叫道:“如果去白鵝潭,則必經車歪炮台,假如他們攔阻,我艦隊必受重創。”
孫文轉向蔣誌清問道:“誌清,依你之見呢?”
蔣誌清果決地說道:“車歪炮台是我艦隊必經之地,既然它是攔路虎,我們索性拿下它。”
孫文點頭道:“對,拿下車歪炮台,艦隊也好有個依托,同時也可確保我軍南下的退路。”
見大總統也這樣說,陳策等人方無異議,決計水陸並進,攻占車歪炮台。
此時,馬伯麟已率殘部撤到艦上,孫文沒有責怪,反而多加慰撫。蔣誌清則低聲對馬伯麟說了幾句,馬伯麟領命而去。
半夜時分,艦隊重新駛過海心岡,開到三山江口。此時,天色微明,車歪炮台赫然出現在側前方。
車歪炮台,建在龜崗島上,扼珠江咽喉,是廣州的護城炮台。炮台本來叫“大黃滘炮台”,從虎門方向來的船隻行至此處,必須轉舵拐彎,船體向炮台一麵傾斜,因此稱做車歪炮台。(未完待續。。)--28427+d4z5w+1607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