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統一財政,大元帥府立財政委員會,以統籌整理財政,但效果不佳,客軍的首領們毫不理會。[.tw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對此孫文既憤怒又無可奈何。廣東當局的財政狀況無法改善,創辦黃埔軍校的經費也就籌措艱難,導致軍校難以順利開創。
雖然大元帥府決定每月由廣東省財政廳等機關給軍校提供經費,但是廣東的財政把持在滇軍軍閥楊希閔、桂軍軍閥劉震寰手裏。他們一開始就反對這個威脅他們自身的軍校,因此軍校的軍費非常讓人頭疼。再就是武器彈藥問題。當時的軍工廠被滇係軍閥控製著,他們把軍工廠生產的武器基本上都留給了自己,還采取各種辦法抵製軍校的發展。開創一所軍校而沒有槍械,的確是一個大問題。
廣東各大實力派根本不把蔣誌清這個軍校籌備委員會的委員長放在眼裏。但他們認為,孫文任命蔣誌清為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是有意讓蔣誌清來來當這個校長,紛紛表示反對。而且,這些實力派們也很看好軍校校長這個位置,不斷向孫文推薦校長人選。
蔣誌清之所以辭職,就是擔心在廣州的軍閥,其中包括滇係軍閥,不讚成創辦黃埔軍校,因而會解除軍校學生的武裝,最後會跟他算賬。滇軍第三軍軍長範石生就曾當麵奚落蔣誌清:“你在黃埔辦什麽鳥學校,你那幾根破‘吹火筒’,我隻須派一營的人就可完全繳你的械。”
其實,蔣誌清最不滿的還是孫文在任命校長一事上的躊躇。
關於黃埔校長人選問題。孫文也是經過認真考慮的。孫文首先考慮的是許崇智,許是粵軍總司令,是軍界的頭號人物。於情於理,孫文都應當把他作為首要人選,但許崇智力不從心,一切委之於上校參謀陳翰譽,陳目空一切,驕縱自私,處事多失公平。致使各方不滿。除了許崇智外,孫文還想到了另外一個實力派譚延凱,譚延凱擁有自己的軍隊。並且在護法、討賊運動中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但譚延凱是一介勇夫,領兵打仗,攻城掠地還行。如果讓他管理軍校。從事授書講課之事,等於是將他圈囿起來,譚對軍校興趣不濃,所以也拱手相讓。剩下的便是程潛、蔣誌清、李濟深三人的權衡比較了。蔣的優勢在於,從個人關係而言,蔣誌清與孫文有永豐艦中的患難與共,安危相仗,關係自然更近一層。從軍事才能講。蔣誌清曾經留學日本,受過專項訓練。並且在實際作戰中,多次出謀劃策,練兵布陣,脫穎而出,逐漸贏得孫文的賞識。再說蔣誌清自身也有較高的軍人素質,這與在日本的刻苦訓練和精神磨煉不無關係。而這正是孫文認為軍校領導必備的素質和條件。
蔣誌清當然不知道孫文的想法,在他看來,剛閉幕的國-民-黨一大選出的領導機構成員中,沒有自己的位置,隻被委任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下設的軍-事-委-員-會-委-員,這讓他很不滿意,覺得自己不受重用,人微言輕,對孫文常有抱怨。況且關於黃埔軍校校長人選之事他也早有耳聞,由於他資曆淺薄,勢力不足,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和誣蔑。蔣誌清對此也是知道的,各方說法不一,使得蔣誌清更是忐忑不安,灰心喪氣。所以,他一氣之下便辭職而去了。
宋嘉樹的葬禮辦的很隆重,上海各界名流全來了,孫文也派夫人參加了葬禮。瓊贛特區政府專門派了一個三十人的代表團前來治喪,全區降半旗哀悼宋嘉樹。根據宋嘉樹的遺願,他被葬在了上海萬國公墓。
宋嘉樹的葬禮結束後,蔣誌清便約了徐彥卓詳談。
“二哥,你與美齡小姐現在進展如何了?”徐彥卓問道。
“和以前沒什麽區別,還是老樣子,美齡小姐對我不冷不熱的。”蔣誌清探了口氣道。
“二哥,你是男人,這事你要主動一些,還要我教你嗎?”徐彥卓一聽就急了。
蔣誌清默然無語。
徐彥卓勸道:“宋先生剛剛去世,不論是美齡小姐還是宋夫人,現在都在悲痛之中,需要有人時常安慰,這是個好機會,你可要把握住。”
蔣誌清欲言又止。
徐彥卓擺擺手道:“你的事我都聽說了,你放心,我回來了就不會讓你失望了。黃埔軍校的事情我幫你擺平,美齡小姐那裏你也要加把力,要做到事業愛情兩不誤才行。”
蔣誌清見徐彥卓對自己如此關切,這些日子以來的陰霾一掃而空:“老五,放心吧,你如此幫我,我再不努力,那真是愧做你的兄長了。”
宋嘉樹葬禮結束的第十天,徐彥卓攜蔣誌清一起乘船前往廣州。1925年4月15日,徐彥卓到達廣州。
“先生,我回來了!”
孫文一見徐彥卓不禁喜出望外:“小卓,你總算回來了。”
“黃埔軍校現在情況如何了?”徐彥卓開門見山問道。
“唉!”孫文瞥了一眼蔣誌清,歎了口氣道:“真是一言難盡呀!”
蔣誌清見孫文如此心力憔悴,不由有些後悔自己的莽撞。
徐彥卓直言道:“若先生信得過我,黃埔軍校的籌辦事宜就交給我,我保證在6月16日準時開學!”
6月16日,是陳炯明炮轟總統府的日子,孫文非常希望在這一天黃埔軍校正式舉行開學典禮。依據目前的形勢,孫文本以為此事已經成為了泡影,誰知徐彥卓信誓旦旦給他了保證,這讓孫文又燃起了一絲希望。
“這是真的嗎?小卓?”
“先生信不過我?”徐彥卓反問道。
“信得過!信得過!”孫文趕忙道,他又看了看蔣誌清,有些猶豫道:“可是……”
徐彥卓知道孫文擔心什麽,他笑道:“二哥做我的幫手,他全麵負責軍校的招生事宜。”
蔣誌清在一旁愧疚道:“先生,誌清知錯了,我老五的兄長,會全力協助他的,絕不會再讓先生失望了。”
“好!好!”孫文看著兄弟倆不住地欣慰點頭。(未完待續。。)--28427+d4z5w+16073045-->
雖然大元帥府決定每月由廣東省財政廳等機關給軍校提供經費,但是廣東的財政把持在滇軍軍閥楊希閔、桂軍軍閥劉震寰手裏。他們一開始就反對這個威脅他們自身的軍校,因此軍校的軍費非常讓人頭疼。再就是武器彈藥問題。當時的軍工廠被滇係軍閥控製著,他們把軍工廠生產的武器基本上都留給了自己,還采取各種辦法抵製軍校的發展。開創一所軍校而沒有槍械,的確是一個大問題。
廣東各大實力派根本不把蔣誌清這個軍校籌備委員會的委員長放在眼裏。但他們認為,孫文任命蔣誌清為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是有意讓蔣誌清來來當這個校長,紛紛表示反對。而且,這些實力派們也很看好軍校校長這個位置,不斷向孫文推薦校長人選。
蔣誌清之所以辭職,就是擔心在廣州的軍閥,其中包括滇係軍閥,不讚成創辦黃埔軍校,因而會解除軍校學生的武裝,最後會跟他算賬。滇軍第三軍軍長範石生就曾當麵奚落蔣誌清:“你在黃埔辦什麽鳥學校,你那幾根破‘吹火筒’,我隻須派一營的人就可完全繳你的械。”
其實,蔣誌清最不滿的還是孫文在任命校長一事上的躊躇。
關於黃埔校長人選問題。孫文也是經過認真考慮的。孫文首先考慮的是許崇智,許是粵軍總司令,是軍界的頭號人物。於情於理,孫文都應當把他作為首要人選,但許崇智力不從心,一切委之於上校參謀陳翰譽,陳目空一切,驕縱自私,處事多失公平。致使各方不滿。除了許崇智外,孫文還想到了另外一個實力派譚延凱,譚延凱擁有自己的軍隊。並且在護法、討賊運動中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但譚延凱是一介勇夫,領兵打仗,攻城掠地還行。如果讓他管理軍校。從事授書講課之事,等於是將他圈囿起來,譚對軍校興趣不濃,所以也拱手相讓。剩下的便是程潛、蔣誌清、李濟深三人的權衡比較了。蔣的優勢在於,從個人關係而言,蔣誌清與孫文有永豐艦中的患難與共,安危相仗,關係自然更近一層。從軍事才能講。蔣誌清曾經留學日本,受過專項訓練。並且在實際作戰中,多次出謀劃策,練兵布陣,脫穎而出,逐漸贏得孫文的賞識。再說蔣誌清自身也有較高的軍人素質,這與在日本的刻苦訓練和精神磨煉不無關係。而這正是孫文認為軍校領導必備的素質和條件。
蔣誌清當然不知道孫文的想法,在他看來,剛閉幕的國-民-黨一大選出的領導機構成員中,沒有自己的位置,隻被委任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下設的軍-事-委-員-會-委-員,這讓他很不滿意,覺得自己不受重用,人微言輕,對孫文常有抱怨。況且關於黃埔軍校校長人選之事他也早有耳聞,由於他資曆淺薄,勢力不足,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和誣蔑。蔣誌清對此也是知道的,各方說法不一,使得蔣誌清更是忐忑不安,灰心喪氣。所以,他一氣之下便辭職而去了。
宋嘉樹的葬禮辦的很隆重,上海各界名流全來了,孫文也派夫人參加了葬禮。瓊贛特區政府專門派了一個三十人的代表團前來治喪,全區降半旗哀悼宋嘉樹。根據宋嘉樹的遺願,他被葬在了上海萬國公墓。
宋嘉樹的葬禮結束後,蔣誌清便約了徐彥卓詳談。
“二哥,你與美齡小姐現在進展如何了?”徐彥卓問道。
“和以前沒什麽區別,還是老樣子,美齡小姐對我不冷不熱的。”蔣誌清探了口氣道。
“二哥,你是男人,這事你要主動一些,還要我教你嗎?”徐彥卓一聽就急了。
蔣誌清默然無語。
徐彥卓勸道:“宋先生剛剛去世,不論是美齡小姐還是宋夫人,現在都在悲痛之中,需要有人時常安慰,這是個好機會,你可要把握住。”
蔣誌清欲言又止。
徐彥卓擺擺手道:“你的事我都聽說了,你放心,我回來了就不會讓你失望了。黃埔軍校的事情我幫你擺平,美齡小姐那裏你也要加把力,要做到事業愛情兩不誤才行。”
蔣誌清見徐彥卓對自己如此關切,這些日子以來的陰霾一掃而空:“老五,放心吧,你如此幫我,我再不努力,那真是愧做你的兄長了。”
宋嘉樹葬禮結束的第十天,徐彥卓攜蔣誌清一起乘船前往廣州。1925年4月15日,徐彥卓到達廣州。
“先生,我回來了!”
孫文一見徐彥卓不禁喜出望外:“小卓,你總算回來了。”
“黃埔軍校現在情況如何了?”徐彥卓開門見山問道。
“唉!”孫文瞥了一眼蔣誌清,歎了口氣道:“真是一言難盡呀!”
蔣誌清見孫文如此心力憔悴,不由有些後悔自己的莽撞。
徐彥卓直言道:“若先生信得過我,黃埔軍校的籌辦事宜就交給我,我保證在6月16日準時開學!”
6月16日,是陳炯明炮轟總統府的日子,孫文非常希望在這一天黃埔軍校正式舉行開學典禮。依據目前的形勢,孫文本以為此事已經成為了泡影,誰知徐彥卓信誓旦旦給他了保證,這讓孫文又燃起了一絲希望。
“這是真的嗎?小卓?”
“先生信不過我?”徐彥卓反問道。
“信得過!信得過!”孫文趕忙道,他又看了看蔣誌清,有些猶豫道:“可是……”
徐彥卓知道孫文擔心什麽,他笑道:“二哥做我的幫手,他全麵負責軍校的招生事宜。”
蔣誌清在一旁愧疚道:“先生,誌清知錯了,我老五的兄長,會全力協助他的,絕不會再讓先生失望了。”
“好!好!”孫文看著兄弟倆不住地欣慰點頭。(未完待續。。)--28427+d4z5w+1607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