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卓到達吳淞要塞司令部的時候,已經接到電報的要塞的少將參謀長滕久壽已經在等待他了。txt下載80txt`.0.


    “徐總督,吳淞要塞參謀長滕久壽向您報道,根據蔡軍長的命令,吳淞要塞全體官兵將聽從您的指揮。”滕久壽朝著徐彥卓敬了一個軍禮。


    “鄧司令呢?”徐彥卓點點頭問道。


    “鄧司令他……”滕久壽有些猶豫。


    “直說!”徐彥卓瞪起了眼睛。


    “是!”滕久壽雖然有些發怵,但隻得硬著頭皮道:“卑職已經有一整天沒見著鄧司令了,我派人找了個遍也沒找到他,可以確定鄧司令不在要塞。”


    “失蹤了?”徐彥卓猜疑道:“不會是臨陣脫逃了吧?”


    “這個卑職就不知道了!”


    “真是混帳!”徐彥卓嘀咕了一聲,又問道:“要塞備戰怎麽樣了?”


    “報告徐總督,非常不好!”滕久壽大聲道。


    “此話怎講?”


    “閘北開戰之初,我就建議鄧司令要提前做好作戰準備,但鄧司令卻遲遲沒有動作。”


    “這是為什麽?”徐彥卓耐下性子問道


    “鄧司令說了,吳淞江麵是為國際水道,日艦有自由進出的自由。正式開戰後,他不但不下令炮台炮火封閉水道,阻擊日軍深入,而且還讓吳淞要塞軍艦向日艦提供淡水和食物。”


    徐彥卓氣極反笑道:“幸虧這個混蛋跑了,要他還在,豈不是誤了大事?”


    略一思索,徐彥卓對滕久壽道:“走,帶我去看看要塞的情況。[.tw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吳淞要塞的東西兩炮台已廢,主陣地由第一線的南北兩炮台和第二線的獅子林炮台組成。各炮台裝備主力為清代從英國訂製的阿姆斯特朗岸防大炮。


    英國阿姆斯特朗工業集團工廠生產的各型重炮,曾是清末中**隊對外采購的重要對象,聲譽頗佳。北洋水師最早的鎮字號炮艦和超勇揚威兩巡洋艦,使用的就是阿姆斯特朗大炮。在吳淞要塞中,最大口徑的305毫米後膛重炮炮身長10.6米,部署在獅子林炮台,它是清朝政府於1885年購買的,屬於架退式火炮,射速慢,命中率低。早已落後。徐彥卓在吳淞炮台甚至還發現了更加古老的英國瓦瓦蘇大炮,這是中法戰爭時代的老式前膛炮,依靠它們保衛這一戰略要地多少有些勉為其難。


    不過。徐彥卓也有了意外的發現,要塞內竟然有幾門大口徑速射炮的存在。雖然並不多,但對要塞的防守卻極其有用。


    徐彥卓驚喜地問道:“騰參謀長,你不是說吳淞要塞從來沒有購置過大口徑速射炮嗎?這些火炮又是從何而來呢?”


    “是這麽回事……”


    原來,這批火炮本是軍艦上使用的艦炮,分為兩種。其一是帶有圓弧流線型防盾的203毫米炮。其二為帶有梯形防盾的120毫米炮,均為原中國海軍英製巡洋艦海天號使用的阿姆斯特朗艦用火炮。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後。清廷立即著手重建海軍。1896年,中國通過長期在我國海關服務的總稅務司赫德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造了兩艘穹甲巡洋艦。稱之為海天和海圻。海天號主要裝備包括安裝在首尾的兩門203毫米45倍徑1896年式阿姆斯特朗速射炮,和安裝在兩舷的十門120毫米40倍徑1886年式速射炮,此外還有若幹自衛小口徑火炮和魚雷兵器。值得一提的是海天和海圻是以阿根廷的阿根廷號巡洋艦為藍本建造的。而阿根廷號的前身,正是曾在甲午海戰中令中國海軍扼腕不已的日本巡洋艦吉野號。海天級是清末乃至民國海軍最大的戰鬥艦艇。


    那麽,海天號的大炮又怎麽會跑到吳淞要塞呢?這涉及到清末海軍一次令人痛心的事故。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中國方麵也深感緊張。4月下旬,駐泊在煙台的海天號巡洋艦在艦長劉冠雄帶領下,匆忙開往江陰調運軍火。因為行駛太快而又遇到大霧,軍艦偏離航線於25日淩晨在浙江嵊泗北鼎星島外觸礁。曾在北洋水師服役的海關高級官員戴樂爾聞訊立即帶一條海關船前來搶救,但發現海天號因為航速過快,觸礁損壞十分嚴重,已經呈艦首高舉,艦尾沉入水下的狀態,完全無法挽救。消息傳來,中國海軍上下震動,一向溫和的海軍提督薩鎮冰竟做出掌擊劉冠雄的事情來,劉本人也一度精神崩潰,幾乎自殺。然而,一切都於事無補,鑒於該艦損毀過於嚴重,最終清廷隻能決定雇傭一家丹麥公司將該艦炮械,魚雷等進行打撈回收,艦體則就地棄置。而這批拆卸下來的火炮,便被安裝到了吳淞要塞。


    ……


    2月5號,上午十點左右,13艘日艦駛向吳淞炮台,旋即發炮進攻,企圖向吳淞要塞的炮台進攻,並趁勢登陸。在炮台督戰的徐彥卓下令,向敵艦瞄準射擊,第四團迫擊炮連也發炮助戰,沿江一帶中國守兵以機槍射擊敵艦。而敵艦占領適當海麵後,一齊向我炮台發炮。一時炮聲大作,愈戰愈密。敵我雙方艦炮、要塞炮、迫擊炮交互射擊,炮聲隆隆不絕,江中浪花四射,地上塵土飛揚,炮戰之激烈為開戰以來所未有。敵重量級炮彈在陣地前後左右紛紛如雨下,其中有不少命中炮台。


    就在炮戰激烈對峙之際,日本派出二十餘架的戰機在炮台上空輪番轟炸,擲下了炸彈無數。激戰約兩小時後,吳淞全鎮幾成火海,炮台內到處都是一兩丈深的炮彈坑,炮台幾乎全部被炸毀。


    日本海軍先後有三艘軍艦被擊傷,分別是睦月號一等驅逐艦,卯月號一等驅逐艦和榆號二等驅逐艦,傷亡睦月艦長高次貫一少佐以下數十人。在3月1日攻打吳淞要塞的戰鬥中,日軍運輸艦金陵丸(2,717噸,被征用的原日本汽船社郵船,艦長為長澤佳吉)被炮台擊中煙囪和機艙等處,受傷太重,起火座沉,艦上機械曹長鬆田利夫等被擊斃。(未完待續。(lw0。om))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白眼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鍵盤傳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鍵盤傳說並收藏抗日之白眼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