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深淺
夢裏闌珊意未明(清穿) 下部 作者:回廊臆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格格,今兒個要隨太後遊山賞楓,這旗裝恐怕不妥當呢!”
時值深秋,正是遍山爛漫的時候。不想,已經兩個月過去了。
有時候,我甚至忍不住想,或許就這樣一輩子也未嚐不是一件幸事——隨性而自在地呼吸著每一刻生活中漫不經心的氣息。
“咱們近日來一直隨太後閉關誦經,倒也不打緊。不過,今日既要出巡香山,自然是便裝為上的。”我思索片刻,轉首言道,“安茜,咱們的漢裝可帶了來?”
“瞧格格說的,任是誰也看不出那是漢裝呀!”她邊說邊麻利兒地自箱底抽出了月白的一疊衣物,“咱們來得匆忙,不及收拾幾件齊備的衣裳,索性出門的時候我隨手稍上了這麽一件。不然,還真救不了急了。”
我們三下五除二就穿套齊整。
晃過銅鏡的身影一頓,我的腳步不由得停駐。
“安茜,你還記得嗎?那年也是這樣的裝扮……
我遇見了胤禩……”
一語終了,滿目寂寥。
半晌,寂靜方才被她手中叮咚的垂飾所打破。
門外傳來隨行侍監的催促聲。
“福晉,宜妃娘娘已經準備停當了。遣奴才來知會八福晉,瞧著要不要一同前去太後那處。”
“太後現在何處?”
“回福晉的話,還在寺中同方丈大師們一起早課。已經辰時了,估摸著就要結束了。”
我不假思索地回道。
“既是如此,我這便隨娘娘一起在寺外候著就是了。”
“嗻。”
“太夫人,您快看啊!站在這山腰上,腳下像站在了大片大片的紅雲之上。太美了!真的太美了!”
月穀是我早年就在宮中相識的姐妹了,她鑒證了我同紫瑛鬧劇一般的初遇。如今,她已不再是當初那個不經世事的小宮女了。已然成為太後身邊最得力的貼身大丫頭,也是慈寧宮中人人敬畏的月姑姑了。香山一程,屬她最得太後的歡心,這又為我帶來了最大的便宜。
常理而言,這個季節正是香山的旅遊旺季。不過,因為我們出行的緣故,宮中的帶刀侍衛提前知會了官府,暫時封鎖了一日出入口。可以說,整個香山中除了鳥獸就隻有我們一行人馬了。
“哎喲喲!不成了!不成了!可是老骨頭了哦!”
隊前的太後在誦經之後拒絕了鳳輿的代步,堅持要自己攀爬。可是畢竟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不過一個時辰就已經腿腳酸軟,疲態盡顯。身旁的月穀一個勁兒地迭聲讚美不過也是為了分散老人的注意力。饒是如此,她手中也沒有一刻放下對太後的攙扶,依然精心細致地伺候,不離左右。
“瞧您說的!月穀可不承認!”說著就嘟起了小嘴,朝腳下一指,“您看,咱們現在腳下一片彤雲,頭上一方青天,一年可隻得這一次呢!太夫人,您看,您快看,那兒,那兒,還有那兒……”
“不行,不行了……”
這一老一小的對話間,我心下不禁暗笑月穀未退的孩子心性,終歸不能理解一個老太太汗流浹背、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
隨即,衝先我幾個身形一同大隊伍停在山路便的宜妃使了個顏色。
“太夫人,您朝山道上看看,還有幾步就是山腰的路人亭了。”
太後手執著帕子勉強遮住了正午的陽光,眯著眼睛遠眺。
“可不是,可不是嘛……走!咱們再加緊幾步,進了遮陽的亭子裏再好好歇歇。一竿子人停在這兒,前不著村後不著地的,也不是個辦法。”
就這麽著,我們兩步一歇的蹣跚而上,短短一程走了大半晌。
太後和宜妃還沒坐穩,就又不甘寂寞地招呼我同坐。我哪敢當,隻得老老實實地和月穀一左一右靜立在兩旁。
宜妃落座飲了杯鐵觀音,又同太後邊閑話邊進了些時令鮮果,方才開口。
“太夫人,您瞧這大好時節,楓葉遍地,隻圖做了足下的賤物,十足可惜。倒不如撿了些來,風幹用做便箋,咱們萬……老爺,又是最愛這等雅事的……”
“嗬嗬……還是你心思細,我兒還口口聲聲怨你疏忽大意,下回他再如此,我定替你向他伸冤!”
宜妃聞言,呐呐地低頭。
“太夫人嚴重了,兒媳不敢!”
一陣嬉笑聲中,我不禁感歎宜妃的眼界。
原來,月穀的玩性和我的煩悶,還有其它的一切一切都早已盡收她的眼底。難怪宮中誰人都承她的情。原本,我一直以為是胤禟的財大氣粗還有胤禩的勢力手腕所及。竟獨獨忘記了宜妃本人的這份聰明的頭腦和敏銳的雙眼。
“饒是這麽著,不如就讓這兩個丫頭去吧。我這老人家也是不中用了,瞧她們怕也是沒有玩個盡興,索性借此就撒開歡好好遊一遊。”
我二人連聲應承著,心裏早已樂開了花。
臨行前,月穀忙為兩位坐上的貴婦斟滿了茶,又緊趕慢趕地吩咐了底下幾個丫頭和小太監才了事,惹了身後兩位主子的一陣笑罵。
“別玩得太晚了,忘了時間,你們幾個侍衛眼睛都給我睜大了,看緊了。出了一個差池,你們誰也別想好過!可記住了?!……”
我和月穀二人哪裏還理會的了身後宜妃的叮囑,雙腳早已隨心幾步竄得了老遠。
盛開在腳下朵朵紅蓮燃盡了所有來路的斑駁與痕跡。遠遠望去,就此延伸,仿佛沒有盡頭,通往任何想要到達的彼岸,去鑒證另一個姹紫嫣紅的季節。
赤似血,紅如火。
漫山胭脂如文人墨客筆下的朱砂洋洋灑灑,飛舞在指間。
我靜靜地仰首闔目,隻覺片片落葉像是誰人溫柔的纖手拂過我的臉龐,勾絡出一幅最美妙的幻夢,碰觸之間,便褪繭成蝶,化作世間翩翩彩蝶,緩緩掠過我的頭頂。哪怕隻是想想,心中便仿佛種下了奇異的種子,漸漸擺脫了塵俗的癡纏,恨不得就此將身心碾碎,溶於每一寸的大地中、泥土裏,永不脫世。那又是怎樣的一種開懷?心向往之……
“我說是誰?竟是晴丫頭,自己躲在這裏一個人自在!”
聞聲,我愕然,遂又頷首暗暗歎了口氣。想不到饒是如此,也依然不得清淨。
“舒晴見過皇阿瑪,皇阿瑪吉祥!”
“得了得了!還是出巡時的規矩吧!還不快起來!”
發覺身邊的侍衛和在遠處黃櫨樹下玩耍的月穀起身,我這才勉強微微抬起了頭,卻意外地遇見了另一雙明淨的視線,不覺胸口一緊,又想到方才皇帝老子提到的出巡規矩,隻含笑微點了點頭。
“張……先生好!”
“少夫人有禮了!”
聰明得可以。
“朕……我方才見著你一人獨個兒站在這裏甚是入神,可是又打了什麽鬼主意?”
我見康熙上來就作弄起我來頓時垮下了臉來,不禁撇了撇嘴,真是折煞了這大好的景致。
“老爺,真是什麽都瞞不過您的法眼!”
“哦?!這我倒要好好聽聽了!”
我一個朝天白眼,甩了甩帕子,嫣嫣道。
“那可不成!兒媳可不幹這虧本的買賣,徒惹人家笑話!”
邊說邊朝身邊的一大群“圍觀群眾”努了努嘴。被我這麽一提醒,康熙才注意到其他一幹人等的詭異表情。我心說,這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我還就不信了,你能發作?
“你們各自退後一尺,跟在後麵!”
眼看月穀狠狠瞪了我一眼,不甘不願地依令退步,八成正為自己看不見這難得的場麵而暗自腹誹呢。
“行了!這回可以說了?!”
康熙緩步走在前方,我緊隨身後不足一步遠,正與同穿一席月白的衡臣並肩。又想到康熙今天出行的一身玄色長衫,可像足了一個老道帶領著一對童男童女下凡踏青,呃不,踏紅來了。
我一時語塞。
“我……我……正想著……”我眼珠骨碌碌一轉,嘿嘿一樂,“兒媳正在為宜額娘憂心……”
“桑榆?你說桑榆怎麽了?!她如何了?啊?!”
我眉梢一挑,敢情宜妃的閨名是桑榆啊!倒是個不俗的名字!
“人……倒是沒什麽!”我拉長音調,釣足了他的胃口,見他稍稍鬆了口氣,才又開口,“不過……就是什麽都好好的才覺得不好!”
“恩?這是何意?”
觸及宜妃的心事,我心中也不免有些入情的哀愁。
“皇阿瑪,您可寂寞?”我深呼吸,淺淺的回聲,幽如深穀,“您可知何為寂寞?”
半身前的高大身影漸漸止了步。
正午的陽光毫無遮蔽,白燦燦的鑲在紗羅裙擺上,竟令我看得有些失神。
“丫頭,朕雖貴為九五之尊,卻從不曾有人如此一問。
所以也沒有人關心朕是否寂寞?
為夫,三千佳麗無一不是為朕馬首是瞻;
為父,子孫滿堂無一不是發奮勤勉,冰淵自鑒;
為君,滿朝文武無一不是正言直諫,刻刻惕厲;
為天下,大清福壽綿延,無處不是百姓安居之樂土。
朕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秋風拂過,發絲間是一陣窩心的清甜,照進他剛毅的眸子裏,竟分明有些混沌。
是啊!做為一個良夫,做為一個慈父,更做為一個仁君厚主,康熙大帝都不能與寂寞並論。然而,為何我卻依稀體會到他堅強得惹人盈眶的失落。
寂寞,多麽令人心碎的名字。
我無知地暗自警醒,沉吟至今。
直到再一次不經意地將它提及,卻已是風燭蕭瑟的年紀。
旺兒,站在那裏的人都是最孤獨的一個……
旺兒,你害怕寂寞嗎?……
耳語呢喃間,嬌嫩童稚的臉一樣茫然地仰望……
母親,孩兒永遠不會讓您寂寞……
我心微酸。
旺兒,很多話我沒來得及告訴你。
其實,寂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休無止的期待背後又無人傾訴的絕望。
這就是那位遲暮的老人對我最質樸而深刻的忠告,隻是當時正年少……
一路無語,我心下惻然。
一手締造了盛世的明君隻有半步之遙,卻已是天與地的距離。
他的沉默,匆匆寂寞二字已不足以勾畫。
“主子!前麵就是路人亭了。奴才要不要前去通報。”
紅葉沙沙作響,遠處山腰上的人影已可辨析分明。
“去吧,不可聲張,老夫人自有分寸就是了。”
“奴才領命。”
前麵人腳步一抹,旋了個身。
“丫頭,朕謝謝你!”
我怔怔地呆愣在原地,竟有些不知所措。
謝謝我?一個皇帝?康熙?為什麽?
“我……”
“朕賞你一個笑話,如何?”
得!瞧這話說的,皇帝的口氣就是不一樣啊!
我低眉順眼得諂媚勁兒就甭提了,心說俺能拒絕嗎?
不過,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你賞我點金子來得更實惠。
但是可以嗎?
顯然不可以。
所以,我依然溫順地像一頭羊。
“那時敦覆還在朝上,衡臣也剛剛入仕不久,朝上朝下都是他們父子二人替朕分憂。我記得有一回早朝,朝野內外相安無事,稍事鬆絡了些,就起了玩心。退潮後,讓敦覆隨駕南書房。朕問,敦覆啊,你說這母雞為何可以下蛋,那公雞便不可呢?你沒瞧見,他家老爺子可憋紅了臉,支支吾吾地愣是沒有說出個一二三來。這可美壞了朕,誰不知道他張英那博古論近有問必應的能耐,朝堂上下沒有一個不心服口服的,結果就讓這麽個問題給難住了?”
我越聽越覺得等價平衡漸漸失準,原來還是個皇帝和能臣之間的秘事啊!這可是難得一聽的!
要知道這個皇帝不是別人,是康熙!千古一帝的康熙!
那能臣也不是別人,是張英!謹小慎微的張英!
“後來呢?”
“後來啊!”康熙嗬嗬一樂,瞅了瞅身邊的高瘦“童男”。
我哪裏還顧得上這個,隻管全神貫注地豎起耳朵。
“後來,敦覆掃興而歸。”
“回去了?就這麽回去了?!”
康熙含笑點了點頭,那眼裏閃動的是盛不滿的笑意。
“不過,第二天一早的早朝上,他便稱病告假了,隻留了衡臣一人。
之後下朝也是他一人隨行的,朕就問了。
‘衡臣啊,爾父安好?’
你猜這小子怎麽回答的?”
我撇嘴皺眉了好一會兒,心說,這話可不是隨便亂猜的。一個是聖上,一個是寵臣,說錯了什麽,哪個都是開罪不起的。
轉身就湊近衡臣,追問道。
“怎麽說的?怎麽說的?倒是和我說說啊!”
哪知這童男竟然紅透了一張俊臉,硬是不肯開口。
“老爺子!您快行行好吧!這上不上下不下的,正堵在胸口上,可是要了晴兒的命了!”
快步跟上,隻聽康熙中氣十足地放聲大笑。
“不說又如何?!”
天!他堂堂一國之君竟然耍起賴還能如何?!我還真有點扛不住!
可我哪裏就此肯依,一路叫嚷。
“喲!快瞧他們一老一小這個熱鬧啊!快和我這老家夥好好說說是個什麽樂子,讓你們這麽高興的?”
我趁機向衡臣擠眉弄眼,小聲嘀咕。
“衡臣,到底你說了什麽?”
大概是好奇心作祟,衡臣越是埋首對我置之不理,我的胃口越是被他高高吊起。
“你……你就別問了!”
我眨巴眨巴眼睛,不甘地抿了抿嘴唇。眼看他白皙的雙頰飛起了霞雲,不知是羞是惱,我又不好刨根問底,隻做鬱悶狀。
我這邊愁雲密布,可人家那邊正是熱烈。
“嗬嗬……不過是這個丫頭孩子心性,咋咋呼呼的,可是繞了母親的清幽。”
月穀一步上前就要換上新的茶盞,哪知康熙並不理會,信手抄起了宜妃的一飲而盡,惹得宜妃一個麵紅耳赤。別說她了,就連一旁的太後也看不過眼兒了,連連皺眉搖頭,卻也不吭聲,掩口的帕子微顫。
“噗!”
我一個哆嗦,滿口的茶都四散噴了出來。
“咳咳……”
這回周圍的人全靜下來了,就連皇帝老子的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了。
嘿嘿……讓你說個半吊子笑話撓我心尖兒?!
我是誰啊?
我是舒晴!有仇必報的舒晴!管你是誰?天王老子我也要討回來!
“這丫頭可是讓我給寵壞了,就連我也敢作弄了?
母親可莫要再姑息她了!”
我這一聽,心裏哭喊了無數次的冤枉啊!
好麽!你自己沒羞沒臊地在小輩麵前打情罵俏,倒把罪名都轉移到我的頭上了。俺還真是低估了康熙的臉皮!還好意思先告我的狀?!這真的是清朝嗎?該不會是架空的曆史?他們隻是同名的巧合吧?!
可是心裏怎麽不服氣,麵上仍然還是我的小媳婦狀,頭都快掛到胸前來了。
偷眼看向宜妃一邊,我自知已經全無求救的可能了。
這個時代就是封建啊!不過共用了一隻杯子,雖說那個是皇帝吧。也不用受寵若驚到這個地步吧。
那小臉兒紅的!
“哼……上梁不正下梁歪!”
老太太啐了一口,再不多言。
我真是無法形容心裏的那個歡騰勁兒啊。別看人家老太太啐得是我們一老一小,誰也沒落下,可我心裏就是痛快。我相信這輩子估計也是極為難得的!
雖然讓老太太給了個栗子吃,可康熙倒不以為意,還親手為太後斟了杯茶了事,依舊母慈子孝。
“今兒個怎麽想起我這個老太婆了?”
“母親哪裏的話,您不在家的這些時候兒,孩兒可日夜惦記著您,隻怕這裏裏外外一大家子的事情絆住了身,不能立刻飛到您身邊來。”
“瞧這張嘴甜的!我記得你小的時候就最懂得討人歡心……”
咱們不說遠的,就說1919年……
聽他們想當初,論古今的,我開始又回到了神遊的境界……
“……桑榆,你說是不是啊?”
太後的一聲喚,我又不自覺地抬頭看了看一直有板有眼地安坐在一旁的宜妃。
隻見她麵無表情地揚了揚嘴角,清冷的語氣仿佛是說著他人無關痛癢的家常。
“太夫人說的是。”
接著,她的動作徹底地震驚了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
她先康熙一步執起了方才二人公用的官窯釉瓷山水小盞,隨手擱在了秋霽平攤的檀木托盤之中。
“還不快去為老爺換一盞新的來?!”
頓時,場麵凝重了起來。
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心目中一直持重老練的宜妃怎也會有如此意氣用事的時候?而且還是這般肆無忌憚地在眾人麵前?
康熙可以視太後的調侃於不顧,是因為那是太後,他的母親,從小到大視他為己出,含辛茹苦的母親。
做為一個皇帝,是否會原諒一個令他失盡了威儀的女人?我從不敢奢望。
轉念一想,我也不難理解宜妃這番舉動的初衷了。
看來,她還沒有被康熙一時的糖衣炮彈衝昏了頭腦。她並沒有因為皇帝的身份而放低自己的姿態,更沒有因為令人豔羨的殊榮而忘記了自己做為女人的忍辱負重。她捍衛了自己的尊嚴,在一個皇帝麵前,哪怕將遭受世人對她無數的腹誹。
我終於開始明白為何後人對這個頗為爭議的寵妃有著這麽多的貶抑。她用自己一個女人的嬌弱雙肩撐起了曆史公道的天平。
她清醒地利用了所有的資本來捍衛了自己的尊嚴,在這個男權至上的年代,在一個皇帝麵前,哪怕隻在他一人麵前,哪怕被後來的我們歪曲成狂妄的代名詞。
然而,這一切眼看就要點燃了帝王的怒火,我卻束手無措。
手裏的青山綠水就在自己的蹂躪下蒙上了或深或淺的濕痕。
“福晉不是想知道當日在下所謂何言嗎?”
時值深秋,正是遍山爛漫的時候。不想,已經兩個月過去了。
有時候,我甚至忍不住想,或許就這樣一輩子也未嚐不是一件幸事——隨性而自在地呼吸著每一刻生活中漫不經心的氣息。
“咱們近日來一直隨太後閉關誦經,倒也不打緊。不過,今日既要出巡香山,自然是便裝為上的。”我思索片刻,轉首言道,“安茜,咱們的漢裝可帶了來?”
“瞧格格說的,任是誰也看不出那是漢裝呀!”她邊說邊麻利兒地自箱底抽出了月白的一疊衣物,“咱們來得匆忙,不及收拾幾件齊備的衣裳,索性出門的時候我隨手稍上了這麽一件。不然,還真救不了急了。”
我們三下五除二就穿套齊整。
晃過銅鏡的身影一頓,我的腳步不由得停駐。
“安茜,你還記得嗎?那年也是這樣的裝扮……
我遇見了胤禩……”
一語終了,滿目寂寥。
半晌,寂靜方才被她手中叮咚的垂飾所打破。
門外傳來隨行侍監的催促聲。
“福晉,宜妃娘娘已經準備停當了。遣奴才來知會八福晉,瞧著要不要一同前去太後那處。”
“太後現在何處?”
“回福晉的話,還在寺中同方丈大師們一起早課。已經辰時了,估摸著就要結束了。”
我不假思索地回道。
“既是如此,我這便隨娘娘一起在寺外候著就是了。”
“嗻。”
“太夫人,您快看啊!站在這山腰上,腳下像站在了大片大片的紅雲之上。太美了!真的太美了!”
月穀是我早年就在宮中相識的姐妹了,她鑒證了我同紫瑛鬧劇一般的初遇。如今,她已不再是當初那個不經世事的小宮女了。已然成為太後身邊最得力的貼身大丫頭,也是慈寧宮中人人敬畏的月姑姑了。香山一程,屬她最得太後的歡心,這又為我帶來了最大的便宜。
常理而言,這個季節正是香山的旅遊旺季。不過,因為我們出行的緣故,宮中的帶刀侍衛提前知會了官府,暫時封鎖了一日出入口。可以說,整個香山中除了鳥獸就隻有我們一行人馬了。
“哎喲喲!不成了!不成了!可是老骨頭了哦!”
隊前的太後在誦經之後拒絕了鳳輿的代步,堅持要自己攀爬。可是畢竟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不過一個時辰就已經腿腳酸軟,疲態盡顯。身旁的月穀一個勁兒地迭聲讚美不過也是為了分散老人的注意力。饒是如此,她手中也沒有一刻放下對太後的攙扶,依然精心細致地伺候,不離左右。
“瞧您說的!月穀可不承認!”說著就嘟起了小嘴,朝腳下一指,“您看,咱們現在腳下一片彤雲,頭上一方青天,一年可隻得這一次呢!太夫人,您看,您快看,那兒,那兒,還有那兒……”
“不行,不行了……”
這一老一小的對話間,我心下不禁暗笑月穀未退的孩子心性,終歸不能理解一個老太太汗流浹背、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
隨即,衝先我幾個身形一同大隊伍停在山路便的宜妃使了個顏色。
“太夫人,您朝山道上看看,還有幾步就是山腰的路人亭了。”
太後手執著帕子勉強遮住了正午的陽光,眯著眼睛遠眺。
“可不是,可不是嘛……走!咱們再加緊幾步,進了遮陽的亭子裏再好好歇歇。一竿子人停在這兒,前不著村後不著地的,也不是個辦法。”
就這麽著,我們兩步一歇的蹣跚而上,短短一程走了大半晌。
太後和宜妃還沒坐穩,就又不甘寂寞地招呼我同坐。我哪敢當,隻得老老實實地和月穀一左一右靜立在兩旁。
宜妃落座飲了杯鐵觀音,又同太後邊閑話邊進了些時令鮮果,方才開口。
“太夫人,您瞧這大好時節,楓葉遍地,隻圖做了足下的賤物,十足可惜。倒不如撿了些來,風幹用做便箋,咱們萬……老爺,又是最愛這等雅事的……”
“嗬嗬……還是你心思細,我兒還口口聲聲怨你疏忽大意,下回他再如此,我定替你向他伸冤!”
宜妃聞言,呐呐地低頭。
“太夫人嚴重了,兒媳不敢!”
一陣嬉笑聲中,我不禁感歎宜妃的眼界。
原來,月穀的玩性和我的煩悶,還有其它的一切一切都早已盡收她的眼底。難怪宮中誰人都承她的情。原本,我一直以為是胤禟的財大氣粗還有胤禩的勢力手腕所及。竟獨獨忘記了宜妃本人的這份聰明的頭腦和敏銳的雙眼。
“饒是這麽著,不如就讓這兩個丫頭去吧。我這老人家也是不中用了,瞧她們怕也是沒有玩個盡興,索性借此就撒開歡好好遊一遊。”
我二人連聲應承著,心裏早已樂開了花。
臨行前,月穀忙為兩位坐上的貴婦斟滿了茶,又緊趕慢趕地吩咐了底下幾個丫頭和小太監才了事,惹了身後兩位主子的一陣笑罵。
“別玩得太晚了,忘了時間,你們幾個侍衛眼睛都給我睜大了,看緊了。出了一個差池,你們誰也別想好過!可記住了?!……”
我和月穀二人哪裏還理會的了身後宜妃的叮囑,雙腳早已隨心幾步竄得了老遠。
盛開在腳下朵朵紅蓮燃盡了所有來路的斑駁與痕跡。遠遠望去,就此延伸,仿佛沒有盡頭,通往任何想要到達的彼岸,去鑒證另一個姹紫嫣紅的季節。
赤似血,紅如火。
漫山胭脂如文人墨客筆下的朱砂洋洋灑灑,飛舞在指間。
我靜靜地仰首闔目,隻覺片片落葉像是誰人溫柔的纖手拂過我的臉龐,勾絡出一幅最美妙的幻夢,碰觸之間,便褪繭成蝶,化作世間翩翩彩蝶,緩緩掠過我的頭頂。哪怕隻是想想,心中便仿佛種下了奇異的種子,漸漸擺脫了塵俗的癡纏,恨不得就此將身心碾碎,溶於每一寸的大地中、泥土裏,永不脫世。那又是怎樣的一種開懷?心向往之……
“我說是誰?竟是晴丫頭,自己躲在這裏一個人自在!”
聞聲,我愕然,遂又頷首暗暗歎了口氣。想不到饒是如此,也依然不得清淨。
“舒晴見過皇阿瑪,皇阿瑪吉祥!”
“得了得了!還是出巡時的規矩吧!還不快起來!”
發覺身邊的侍衛和在遠處黃櫨樹下玩耍的月穀起身,我這才勉強微微抬起了頭,卻意外地遇見了另一雙明淨的視線,不覺胸口一緊,又想到方才皇帝老子提到的出巡規矩,隻含笑微點了點頭。
“張……先生好!”
“少夫人有禮了!”
聰明得可以。
“朕……我方才見著你一人獨個兒站在這裏甚是入神,可是又打了什麽鬼主意?”
我見康熙上來就作弄起我來頓時垮下了臉來,不禁撇了撇嘴,真是折煞了這大好的景致。
“老爺,真是什麽都瞞不過您的法眼!”
“哦?!這我倒要好好聽聽了!”
我一個朝天白眼,甩了甩帕子,嫣嫣道。
“那可不成!兒媳可不幹這虧本的買賣,徒惹人家笑話!”
邊說邊朝身邊的一大群“圍觀群眾”努了努嘴。被我這麽一提醒,康熙才注意到其他一幹人等的詭異表情。我心說,這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我還就不信了,你能發作?
“你們各自退後一尺,跟在後麵!”
眼看月穀狠狠瞪了我一眼,不甘不願地依令退步,八成正為自己看不見這難得的場麵而暗自腹誹呢。
“行了!這回可以說了?!”
康熙緩步走在前方,我緊隨身後不足一步遠,正與同穿一席月白的衡臣並肩。又想到康熙今天出行的一身玄色長衫,可像足了一個老道帶領著一對童男童女下凡踏青,呃不,踏紅來了。
我一時語塞。
“我……我……正想著……”我眼珠骨碌碌一轉,嘿嘿一樂,“兒媳正在為宜額娘憂心……”
“桑榆?你說桑榆怎麽了?!她如何了?啊?!”
我眉梢一挑,敢情宜妃的閨名是桑榆啊!倒是個不俗的名字!
“人……倒是沒什麽!”我拉長音調,釣足了他的胃口,見他稍稍鬆了口氣,才又開口,“不過……就是什麽都好好的才覺得不好!”
“恩?這是何意?”
觸及宜妃的心事,我心中也不免有些入情的哀愁。
“皇阿瑪,您可寂寞?”我深呼吸,淺淺的回聲,幽如深穀,“您可知何為寂寞?”
半身前的高大身影漸漸止了步。
正午的陽光毫無遮蔽,白燦燦的鑲在紗羅裙擺上,竟令我看得有些失神。
“丫頭,朕雖貴為九五之尊,卻從不曾有人如此一問。
所以也沒有人關心朕是否寂寞?
為夫,三千佳麗無一不是為朕馬首是瞻;
為父,子孫滿堂無一不是發奮勤勉,冰淵自鑒;
為君,滿朝文武無一不是正言直諫,刻刻惕厲;
為天下,大清福壽綿延,無處不是百姓安居之樂土。
朕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秋風拂過,發絲間是一陣窩心的清甜,照進他剛毅的眸子裏,竟分明有些混沌。
是啊!做為一個良夫,做為一個慈父,更做為一個仁君厚主,康熙大帝都不能與寂寞並論。然而,為何我卻依稀體會到他堅強得惹人盈眶的失落。
寂寞,多麽令人心碎的名字。
我無知地暗自警醒,沉吟至今。
直到再一次不經意地將它提及,卻已是風燭蕭瑟的年紀。
旺兒,站在那裏的人都是最孤獨的一個……
旺兒,你害怕寂寞嗎?……
耳語呢喃間,嬌嫩童稚的臉一樣茫然地仰望……
母親,孩兒永遠不會讓您寂寞……
我心微酸。
旺兒,很多話我沒來得及告訴你。
其實,寂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休無止的期待背後又無人傾訴的絕望。
這就是那位遲暮的老人對我最質樸而深刻的忠告,隻是當時正年少……
一路無語,我心下惻然。
一手締造了盛世的明君隻有半步之遙,卻已是天與地的距離。
他的沉默,匆匆寂寞二字已不足以勾畫。
“主子!前麵就是路人亭了。奴才要不要前去通報。”
紅葉沙沙作響,遠處山腰上的人影已可辨析分明。
“去吧,不可聲張,老夫人自有分寸就是了。”
“奴才領命。”
前麵人腳步一抹,旋了個身。
“丫頭,朕謝謝你!”
我怔怔地呆愣在原地,竟有些不知所措。
謝謝我?一個皇帝?康熙?為什麽?
“我……”
“朕賞你一個笑話,如何?”
得!瞧這話說的,皇帝的口氣就是不一樣啊!
我低眉順眼得諂媚勁兒就甭提了,心說俺能拒絕嗎?
不過,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你賞我點金子來得更實惠。
但是可以嗎?
顯然不可以。
所以,我依然溫順地像一頭羊。
“那時敦覆還在朝上,衡臣也剛剛入仕不久,朝上朝下都是他們父子二人替朕分憂。我記得有一回早朝,朝野內外相安無事,稍事鬆絡了些,就起了玩心。退潮後,讓敦覆隨駕南書房。朕問,敦覆啊,你說這母雞為何可以下蛋,那公雞便不可呢?你沒瞧見,他家老爺子可憋紅了臉,支支吾吾地愣是沒有說出個一二三來。這可美壞了朕,誰不知道他張英那博古論近有問必應的能耐,朝堂上下沒有一個不心服口服的,結果就讓這麽個問題給難住了?”
我越聽越覺得等價平衡漸漸失準,原來還是個皇帝和能臣之間的秘事啊!這可是難得一聽的!
要知道這個皇帝不是別人,是康熙!千古一帝的康熙!
那能臣也不是別人,是張英!謹小慎微的張英!
“後來呢?”
“後來啊!”康熙嗬嗬一樂,瞅了瞅身邊的高瘦“童男”。
我哪裏還顧得上這個,隻管全神貫注地豎起耳朵。
“後來,敦覆掃興而歸。”
“回去了?就這麽回去了?!”
康熙含笑點了點頭,那眼裏閃動的是盛不滿的笑意。
“不過,第二天一早的早朝上,他便稱病告假了,隻留了衡臣一人。
之後下朝也是他一人隨行的,朕就問了。
‘衡臣啊,爾父安好?’
你猜這小子怎麽回答的?”
我撇嘴皺眉了好一會兒,心說,這話可不是隨便亂猜的。一個是聖上,一個是寵臣,說錯了什麽,哪個都是開罪不起的。
轉身就湊近衡臣,追問道。
“怎麽說的?怎麽說的?倒是和我說說啊!”
哪知這童男竟然紅透了一張俊臉,硬是不肯開口。
“老爺子!您快行行好吧!這上不上下不下的,正堵在胸口上,可是要了晴兒的命了!”
快步跟上,隻聽康熙中氣十足地放聲大笑。
“不說又如何?!”
天!他堂堂一國之君竟然耍起賴還能如何?!我還真有點扛不住!
可我哪裏就此肯依,一路叫嚷。
“喲!快瞧他們一老一小這個熱鬧啊!快和我這老家夥好好說說是個什麽樂子,讓你們這麽高興的?”
我趁機向衡臣擠眉弄眼,小聲嘀咕。
“衡臣,到底你說了什麽?”
大概是好奇心作祟,衡臣越是埋首對我置之不理,我的胃口越是被他高高吊起。
“你……你就別問了!”
我眨巴眨巴眼睛,不甘地抿了抿嘴唇。眼看他白皙的雙頰飛起了霞雲,不知是羞是惱,我又不好刨根問底,隻做鬱悶狀。
我這邊愁雲密布,可人家那邊正是熱烈。
“嗬嗬……不過是這個丫頭孩子心性,咋咋呼呼的,可是繞了母親的清幽。”
月穀一步上前就要換上新的茶盞,哪知康熙並不理會,信手抄起了宜妃的一飲而盡,惹得宜妃一個麵紅耳赤。別說她了,就連一旁的太後也看不過眼兒了,連連皺眉搖頭,卻也不吭聲,掩口的帕子微顫。
“噗!”
我一個哆嗦,滿口的茶都四散噴了出來。
“咳咳……”
這回周圍的人全靜下來了,就連皇帝老子的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了。
嘿嘿……讓你說個半吊子笑話撓我心尖兒?!
我是誰啊?
我是舒晴!有仇必報的舒晴!管你是誰?天王老子我也要討回來!
“這丫頭可是讓我給寵壞了,就連我也敢作弄了?
母親可莫要再姑息她了!”
我這一聽,心裏哭喊了無數次的冤枉啊!
好麽!你自己沒羞沒臊地在小輩麵前打情罵俏,倒把罪名都轉移到我的頭上了。俺還真是低估了康熙的臉皮!還好意思先告我的狀?!這真的是清朝嗎?該不會是架空的曆史?他們隻是同名的巧合吧?!
可是心裏怎麽不服氣,麵上仍然還是我的小媳婦狀,頭都快掛到胸前來了。
偷眼看向宜妃一邊,我自知已經全無求救的可能了。
這個時代就是封建啊!不過共用了一隻杯子,雖說那個是皇帝吧。也不用受寵若驚到這個地步吧。
那小臉兒紅的!
“哼……上梁不正下梁歪!”
老太太啐了一口,再不多言。
我真是無法形容心裏的那個歡騰勁兒啊。別看人家老太太啐得是我們一老一小,誰也沒落下,可我心裏就是痛快。我相信這輩子估計也是極為難得的!
雖然讓老太太給了個栗子吃,可康熙倒不以為意,還親手為太後斟了杯茶了事,依舊母慈子孝。
“今兒個怎麽想起我這個老太婆了?”
“母親哪裏的話,您不在家的這些時候兒,孩兒可日夜惦記著您,隻怕這裏裏外外一大家子的事情絆住了身,不能立刻飛到您身邊來。”
“瞧這張嘴甜的!我記得你小的時候就最懂得討人歡心……”
咱們不說遠的,就說1919年……
聽他們想當初,論古今的,我開始又回到了神遊的境界……
“……桑榆,你說是不是啊?”
太後的一聲喚,我又不自覺地抬頭看了看一直有板有眼地安坐在一旁的宜妃。
隻見她麵無表情地揚了揚嘴角,清冷的語氣仿佛是說著他人無關痛癢的家常。
“太夫人說的是。”
接著,她的動作徹底地震驚了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
她先康熙一步執起了方才二人公用的官窯釉瓷山水小盞,隨手擱在了秋霽平攤的檀木托盤之中。
“還不快去為老爺換一盞新的來?!”
頓時,場麵凝重了起來。
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心目中一直持重老練的宜妃怎也會有如此意氣用事的時候?而且還是這般肆無忌憚地在眾人麵前?
康熙可以視太後的調侃於不顧,是因為那是太後,他的母親,從小到大視他為己出,含辛茹苦的母親。
做為一個皇帝,是否會原諒一個令他失盡了威儀的女人?我從不敢奢望。
轉念一想,我也不難理解宜妃這番舉動的初衷了。
看來,她還沒有被康熙一時的糖衣炮彈衝昏了頭腦。她並沒有因為皇帝的身份而放低自己的姿態,更沒有因為令人豔羨的殊榮而忘記了自己做為女人的忍辱負重。她捍衛了自己的尊嚴,在一個皇帝麵前,哪怕將遭受世人對她無數的腹誹。
我終於開始明白為何後人對這個頗為爭議的寵妃有著這麽多的貶抑。她用自己一個女人的嬌弱雙肩撐起了曆史公道的天平。
她清醒地利用了所有的資本來捍衛了自己的尊嚴,在這個男權至上的年代,在一個皇帝麵前,哪怕隻在他一人麵前,哪怕被後來的我們歪曲成狂妄的代名詞。
然而,這一切眼看就要點燃了帝王的怒火,我卻束手無措。
手裏的青山綠水就在自己的蹂躪下蒙上了或深或淺的濕痕。
“福晉不是想知道當日在下所謂何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