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沐秀兒安置好了張逸後,便走進了小灶,從台上取了砂鍋,放入未用完的草藥,倒了水,放在一旁的小爐上煎,又從一旁取出個小布袋,袋子不重,顯然裏麵的東西已經不多,果然在看到所剩不多的大米後,柳葉眉兒輕輕皺了皺,挖了大半碗出來,洗淨另取鍋具熬上。
隨後從籃中取出從山上挖來的野莧,開始處理。
許是聞到了煙火味,這肚子竟不合時宜地嘀咕了幾聲。
暫時停下了手上動作,沐秀兒無意識的摸了摸肚子,看了一眼灶上的白粥,抿了抿唇,走到另一側從籠屜中取出灰黃的冷窩頭,再倒了碗熱水,坐到邊上一口一口就著吃。
三五下啃完了窩頭,胃裏暖了起來,可仍舊是空落落的難受,幽幽歎了口氣,緊了緊腰帶,繼續摘菜,沒過多久,藥味和粥香味都透了出來,將洗淨的野莧切碎,放入白粥中,用木勺攪了攪,熱氣撲麵而來,沐秀兒不自禁地大力吸了吸鼻子,這般似畫餅充饑的自欺舉動,她是做慣了的。
把木筷橫架在鍋口,再蓋上鍋蓋,開始處理藥草,張逸身上的外傷再過幾日應該不會有大礙,可是內傷,想到此處沐秀兒不自覺的回過頭,透過小灶門往屋子裏看了一眼,心有鬱疾,虛火上衝,腎脾亦損,舊患新傷著實不輕,難怪站那麽一小會兒就累成那般模樣,再瞅瞅那一碗野菜粥,暗自搖頭,不是不想弄得好些,隻是,她手上的那些小錢,實在是買不起肉,可就靠這些野菜粥,那人隻怕是好不好,盤算了好一會兒,或許,明兒下一次河,試試運氣,看看能不能弄條魚回來,想到此處,眸光深處微微顫動,似乎憶起了什麽,臉上的神情顯得有些黯然。
茲茲聲響起,沐秀兒回過神,見湯藥溢了出來,急忙伸手去端,指觸到鍋壁,燙得她忙收回了手,直摸耳垂,故不得痛,才稍好些,便拿了抹布包了鍋柄,移到一邊,挑出了些許碳木,把火弄小了些,把鍋又重新放了回去。
指尖紅了一片,用冷水衝了衝,那刺痛感覺這才輕了些,走出門,抬頭看了看天色,暮色已至,天邊染起了紅,沐秀兒心中算了算,那粥快做好了,現在去把張逸叫起來,在院子裏走幾圈,這樣過會兒能多吃些,走到房中,屋裏顯得有些昏暗,沒有點燈,直直走到床邊,床上的病人似乎已經睡去,額上又布滿了細汗。
沐秀兒取了帕子,輕輕為她拭去,掌覆上額頭,還好並沒有發燒,小心翼翼地把她的手從被中挪了出來,按了上去,脈象疾弱無力,看來這病並沒有好轉的跡象,那積鬱之象反倒是添了幾分。
長此下去,如何是好?
院子裏傳來了拍門聲,緊跟著傳出了阿黃的叫聲,這便打斷了滿腔愁緒。
生怕吵醒了床上病人,沐秀兒忙起身走了出去,用眼神及時製止了犬啡,“誰呀?”
“是我。”
聽聲音認出來人,沐秀兒忙拉開了門栓,“大娘。”
來人是個四十多歲的婦人,一身青布衣,有些舊卻洗得幹淨,已盡一日,那發絲不見任何雜亂,服貼地梳在兩側,進了院什麽也沒說,先示意沐秀兒關上門,隨後沒好氣地瞪了一眼。
“大娘。”來人是高蘇氏,早年受過沐大夫與花娘子的恩惠,兩家關係向來親近,後來,沐秀兒家變,那年正趕上高蘇氏回娘家探親,一走近一年,等回來,這丫頭已經成了方家童養媳,事成定局,這麽些年,她暗中沒少幫稱秀兒,是以沐秀兒的年紀雖已不小,這平日穩重伶俐的女子在蘇大娘麵前,卻添了幾分稚氣。
被這小模樣惹得心軟,蘇大娘恨鐵不成剛長長地歎了口氣,晚上聽兒子小六說了突然發生的大事,顧不得吃飯就急急趕來,生怕這孩子不知輕重,一時糊塗落得萬劫不複的下場:“你這孩子,平日裏看你處事穩當,怎麽惹出這樣的禍端。”邊說邊向小屋走去,到了門前,向裏頭望了一眼,目光掃了掃昏暗中,躺在床上沒有動靜的人,看完後,退了出來,拉著秀兒走到一邊,也不發問,等著沐秀兒自己交待。
沐秀兒素來敬重這位大娘,雖知她無惡意,可有些事還是有所顧忌,快速的了斟酌一番,把原先想好的話說了:“他不是外人,是我爹那頭的親戚。”
蘇大娘顯然不太相信,挑了挑眉。
“按著輩來算,他是我爹的表侄。”沐秀兒知道大娘沒這麽容易糊弄,繼續解釋:“我爹當年大江南北的做遊醫,雖然和親戚們早沒了聯絡,但小時候,還是和我提起過有這麽一記遠親。”
“這事不對勁,”蘇大娘一句道破:“都這麽些年沒聯絡了,怎麽就突然找到這裏了?”
沐秀兒一怔,腦子轉的飛快,忙接著圓謊:“也不是全沒音訊,爹爹早年曾寫了信回去報平安,現如今才找來,那是因為,因為聽說老家年景不太好……”話說了一半便停了。
聽她這麽解釋,蘇大娘疑心倒是去了大半,仍舊有些不放心:“這人身份,你可真的問清楚了?”
沐秀兒立刻應道:“問清了,都對得上,還有信物。”
小灶內傳出了藥香,蘇大娘聞到了味,奇道:“怎麽還有藥味?”想到之前在房門口看到的景象,心中隱隱又有了猜測。
“表哥她……”這麽稱呼有些別扭,沐秀兒舌頭有些打結:“說是家裏隻剩她一人了,所以才來投靠,沒想到路上遇上了歹人,受了傷,好不容易才逃出來找到這裏。”
聽了這話,蘇大娘眼神微凝,若有所思。
“大娘?”沐秀兒見她不語,輕輕喚了一聲。
“秀兒,大娘看著你長大,心裏頭把你當閨女看待,”蘇大娘心念已起,臉上透出幾分嚴肅來:“如今,大娘問你話,你可要老老實實地答。”
沐秀兒見她這般模樣,不自覺地緊張了起來,點了點頭。
“這話我問過你一回,現在再問一次,你,你對錦陽那小子,可是還存著心思?”蘇大娘問得好不認真。
“大娘,我說過,我一直把錦陽當作弟弟看待,我對他本就沒那個心思,其實,退了親反倒是好的。”
見她答得沒有絲毫猶豫,蘇大娘默默歎了口氣,她是看不慣方婆子的為人,但錦陽那孩子卻是個好的,將來必定是個有大出息的,那小子對秀兒是實打實的真心,可惜兩人沒緣分,話鋒一轉:“你也不小了,難道真的就打算這麽一輩子了?就沒什麽別的念想?”
沐秀兒聽出話中深意,垂落下眼隱去一份心虛,“大娘,我不想嫁人,就一個人過一輩子不成嗎?”
“莫要胡說,混想什麽。”蘇大娘聽她這樣說,聲調上揚了幾分:“你才多大歲數,怎麽就有了這廟裏頭姑子一般的心思。”
沐秀兒沒敢吭聲,她還真有過當姑子的念頭。
“你呀,終究還小,不知道這世道的難處,女兒家終究是要嫁人的,找個男人當依靠,將來生下了兒女,這輩子才算沒白活,”蘇大娘耐著性子又說道:“你以為一個女人家,想要獨自過活就是那麽容易的?且不說,生計艱難,也不提那閑言碎語,家裏頭沒個男人,那些光棍渾人又豈是你養一條狗就能防得住的?你莫要忘了,頑二他出村時,可是說了,三個月掙到錢,一定要娶你到手的。”
聽到頑二這名,沐秀兒眉心一跳。
蘇大娘見她臉上變了色,知道是說到她心結所在,又把沐秀兒拉近了些,聲音放低:“回頭打聽打聽,你那表哥,身上可有親事。”
竟然是打這樣的主意,沐秀兒瞪大眼,滿臉驚訝。
不容沐秀兒開口,蘇大娘自顧說道:“女兒家什麽都能毀,這名節卻是要用命去護的,這李婆子是什麽樣的人?無事也能說出三千字的貨色,如今,村裏頭哪個不曉得你家走出了個大男人,到時候就那唾沫星子都足夠把你給活活淹死了去。”稍稍一頓:“你那表哥,如今孤身投靠,你收留照顧他,隻要是有些良心的自然會對你心存感激,將來成了親,你上頭沒有婆婆壓著,隻要兩口子好好努力,總能過上好日子,頑二那廝雖是個混不吝的癡貨,偷人-妻女這種事他是做不出來的。”又似是想到了什麽,追問了一句:“你那表哥,這幾日可曾對你動過手腳”
沐秀兒還沒轉過彎,本能的搖了搖頭:“沒有,表哥守禮得很。”
“若是如此,看來這人品性也算過得去,明兒,我會把你表哥來探親的事散出去,你尋了機會好好探探口風,再瞧瞧他為人,若是品性不差,身上也沒親事,就和他提了這事。”見沐秀兒滿臉為難,拉過她的手:“莫要擔心,這事有大娘給你做主。”又拍了拍她的手:“事到如今,你也就這麽一條出路了,好好想想。”說完,自行離去。
沐秀兒愣愣的站在院中,滿腦子都是蘇大娘留下的話,卻不知,小屋窗後,隱在暗中的另一個人也把剛才的話聽得真切。
沐秀兒安置好了張逸後,便走進了小灶,從台上取了砂鍋,放入未用完的草藥,倒了水,放在一旁的小爐上煎,又從一旁取出個小布袋,袋子不重,顯然裏麵的東西已經不多,果然在看到所剩不多的大米後,柳葉眉兒輕輕皺了皺,挖了大半碗出來,洗淨另取鍋具熬上。
隨後從籃中取出從山上挖來的野莧,開始處理。
許是聞到了煙火味,這肚子竟不合時宜地嘀咕了幾聲。
暫時停下了手上動作,沐秀兒無意識的摸了摸肚子,看了一眼灶上的白粥,抿了抿唇,走到另一側從籠屜中取出灰黃的冷窩頭,再倒了碗熱水,坐到邊上一口一口就著吃。
三五下啃完了窩頭,胃裏暖了起來,可仍舊是空落落的難受,幽幽歎了口氣,緊了緊腰帶,繼續摘菜,沒過多久,藥味和粥香味都透了出來,將洗淨的野莧切碎,放入白粥中,用木勺攪了攪,熱氣撲麵而來,沐秀兒不自禁地大力吸了吸鼻子,這般似畫餅充饑的自欺舉動,她是做慣了的。
把木筷橫架在鍋口,再蓋上鍋蓋,開始處理藥草,張逸身上的外傷再過幾日應該不會有大礙,可是內傷,想到此處沐秀兒不自覺的回過頭,透過小灶門往屋子裏看了一眼,心有鬱疾,虛火上衝,腎脾亦損,舊患新傷著實不輕,難怪站那麽一小會兒就累成那般模樣,再瞅瞅那一碗野菜粥,暗自搖頭,不是不想弄得好些,隻是,她手上的那些小錢,實在是買不起肉,可就靠這些野菜粥,那人隻怕是好不好,盤算了好一會兒,或許,明兒下一次河,試試運氣,看看能不能弄條魚回來,想到此處,眸光深處微微顫動,似乎憶起了什麽,臉上的神情顯得有些黯然。
茲茲聲響起,沐秀兒回過神,見湯藥溢了出來,急忙伸手去端,指觸到鍋壁,燙得她忙收回了手,直摸耳垂,故不得痛,才稍好些,便拿了抹布包了鍋柄,移到一邊,挑出了些許碳木,把火弄小了些,把鍋又重新放了回去。
指尖紅了一片,用冷水衝了衝,那刺痛感覺這才輕了些,走出門,抬頭看了看天色,暮色已至,天邊染起了紅,沐秀兒心中算了算,那粥快做好了,現在去把張逸叫起來,在院子裏走幾圈,這樣過會兒能多吃些,走到房中,屋裏顯得有些昏暗,沒有點燈,直直走到床邊,床上的病人似乎已經睡去,額上又布滿了細汗。
沐秀兒取了帕子,輕輕為她拭去,掌覆上額頭,還好並沒有發燒,小心翼翼地把她的手從被中挪了出來,按了上去,脈象疾弱無力,看來這病並沒有好轉的跡象,那積鬱之象反倒是添了幾分。
長此下去,如何是好?
院子裏傳來了拍門聲,緊跟著傳出了阿黃的叫聲,這便打斷了滿腔愁緒。
生怕吵醒了床上病人,沐秀兒忙起身走了出去,用眼神及時製止了犬啡,“誰呀?”
“是我。”
聽聲音認出來人,沐秀兒忙拉開了門栓,“大娘。”
來人是個四十多歲的婦人,一身青布衣,有些舊卻洗得幹淨,已盡一日,那發絲不見任何雜亂,服貼地梳在兩側,進了院什麽也沒說,先示意沐秀兒關上門,隨後沒好氣地瞪了一眼。
“大娘。”來人是高蘇氏,早年受過沐大夫與花娘子的恩惠,兩家關係向來親近,後來,沐秀兒家變,那年正趕上高蘇氏回娘家探親,一走近一年,等回來,這丫頭已經成了方家童養媳,事成定局,這麽些年,她暗中沒少幫稱秀兒,是以沐秀兒的年紀雖已不小,這平日穩重伶俐的女子在蘇大娘麵前,卻添了幾分稚氣。
被這小模樣惹得心軟,蘇大娘恨鐵不成剛長長地歎了口氣,晚上聽兒子小六說了突然發生的大事,顧不得吃飯就急急趕來,生怕這孩子不知輕重,一時糊塗落得萬劫不複的下場:“你這孩子,平日裏看你處事穩當,怎麽惹出這樣的禍端。”邊說邊向小屋走去,到了門前,向裏頭望了一眼,目光掃了掃昏暗中,躺在床上沒有動靜的人,看完後,退了出來,拉著秀兒走到一邊,也不發問,等著沐秀兒自己交待。
沐秀兒素來敬重這位大娘,雖知她無惡意,可有些事還是有所顧忌,快速的了斟酌一番,把原先想好的話說了:“他不是外人,是我爹那頭的親戚。”
蘇大娘顯然不太相信,挑了挑眉。
“按著輩來算,他是我爹的表侄。”沐秀兒知道大娘沒這麽容易糊弄,繼續解釋:“我爹當年大江南北的做遊醫,雖然和親戚們早沒了聯絡,但小時候,還是和我提起過有這麽一記遠親。”
“這事不對勁,”蘇大娘一句道破:“都這麽些年沒聯絡了,怎麽就突然找到這裏了?”
沐秀兒一怔,腦子轉的飛快,忙接著圓謊:“也不是全沒音訊,爹爹早年曾寫了信回去報平安,現如今才找來,那是因為,因為聽說老家年景不太好……”話說了一半便停了。
聽她這麽解釋,蘇大娘疑心倒是去了大半,仍舊有些不放心:“這人身份,你可真的問清楚了?”
沐秀兒立刻應道:“問清了,都對得上,還有信物。”
小灶內傳出了藥香,蘇大娘聞到了味,奇道:“怎麽還有藥味?”想到之前在房門口看到的景象,心中隱隱又有了猜測。
“表哥她……”這麽稱呼有些別扭,沐秀兒舌頭有些打結:“說是家裏隻剩她一人了,所以才來投靠,沒想到路上遇上了歹人,受了傷,好不容易才逃出來找到這裏。”
聽了這話,蘇大娘眼神微凝,若有所思。
“大娘?”沐秀兒見她不語,輕輕喚了一聲。
“秀兒,大娘看著你長大,心裏頭把你當閨女看待,”蘇大娘心念已起,臉上透出幾分嚴肅來:“如今,大娘問你話,你可要老老實實地答。”
沐秀兒見她這般模樣,不自覺地緊張了起來,點了點頭。
“這話我問過你一回,現在再問一次,你,你對錦陽那小子,可是還存著心思?”蘇大娘問得好不認真。
“大娘,我說過,我一直把錦陽當作弟弟看待,我對他本就沒那個心思,其實,退了親反倒是好的。”
見她答得沒有絲毫猶豫,蘇大娘默默歎了口氣,她是看不慣方婆子的為人,但錦陽那孩子卻是個好的,將來必定是個有大出息的,那小子對秀兒是實打實的真心,可惜兩人沒緣分,話鋒一轉:“你也不小了,難道真的就打算這麽一輩子了?就沒什麽別的念想?”
沐秀兒聽出話中深意,垂落下眼隱去一份心虛,“大娘,我不想嫁人,就一個人過一輩子不成嗎?”
“莫要胡說,混想什麽。”蘇大娘聽她這樣說,聲調上揚了幾分:“你才多大歲數,怎麽就有了這廟裏頭姑子一般的心思。”
沐秀兒沒敢吭聲,她還真有過當姑子的念頭。
“你呀,終究還小,不知道這世道的難處,女兒家終究是要嫁人的,找個男人當依靠,將來生下了兒女,這輩子才算沒白活,”蘇大娘耐著性子又說道:“你以為一個女人家,想要獨自過活就是那麽容易的?且不說,生計艱難,也不提那閑言碎語,家裏頭沒個男人,那些光棍渾人又豈是你養一條狗就能防得住的?你莫要忘了,頑二他出村時,可是說了,三個月掙到錢,一定要娶你到手的。”
聽到頑二這名,沐秀兒眉心一跳。
蘇大娘見她臉上變了色,知道是說到她心結所在,又把沐秀兒拉近了些,聲音放低:“回頭打聽打聽,你那表哥,身上可有親事。”
竟然是打這樣的主意,沐秀兒瞪大眼,滿臉驚訝。
不容沐秀兒開口,蘇大娘自顧說道:“女兒家什麽都能毀,這名節卻是要用命去護的,這李婆子是什麽樣的人?無事也能說出三千字的貨色,如今,村裏頭哪個不曉得你家走出了個大男人,到時候就那唾沫星子都足夠把你給活活淹死了去。”稍稍一頓:“你那表哥,如今孤身投靠,你收留照顧他,隻要是有些良心的自然會對你心存感激,將來成了親,你上頭沒有婆婆壓著,隻要兩口子好好努力,總能過上好日子,頑二那廝雖是個混不吝的癡貨,偷人-妻女這種事他是做不出來的。”又似是想到了什麽,追問了一句:“你那表哥,這幾日可曾對你動過手腳”
沐秀兒還沒轉過彎,本能的搖了搖頭:“沒有,表哥守禮得很。”
“若是如此,看來這人品性也算過得去,明兒,我會把你表哥來探親的事散出去,你尋了機會好好探探口風,再瞧瞧他為人,若是品性不差,身上也沒親事,就和他提了這事。”見沐秀兒滿臉為難,拉過她的手:“莫要擔心,這事有大娘給你做主。”又拍了拍她的手:“事到如今,你也就這麽一條出路了,好好想想。”說完,自行離去。
沐秀兒愣愣的站在院中,滿腦子都是蘇大娘留下的話,卻不知,小屋窗後,隱在暗中的另一個人也把剛才的話聽得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