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飛快,在適應了最初的陌生後,新搬入鎮子的小倆口日子過得很是不錯。
不知不覺,大半個月過去,已經過了九月,十月初的天氣已經有了冬天的味道,張逸身著她媳婦親手做的冬襖,站在錦繡坊櫃台後頭。
店裏往來的客人不少,小夥計正忙著招乎,時不時也有人將目光投到了這名年紀輕輕,就當了鎮上最大綢緞莊大掌櫃的少年男子身上。
張逸對此,不免有些無奈,她如今可算是出了名了,那起詐騙案在多方的布局下,終於在前幾日告破了,原以為隻是一夥小騙子,誰知道嚴刑之下竟牽掛出了一串,這下,縣老爺名聲大造,托他們的福,和有心人的介入,她這位最早察覺到騙子的少年大掌櫃也成了焦點。
這不,又有人拿著好奇的眼光,朝她這邊望過來,張逸麵上坦然,心裏終歸有些不自在。
“我說掌櫃,你怎地就站在這兒,也不招呼一下客人?”二十來歲的婦人,進店轉了圈後,沒理會夥計,直接就往櫃台前靠。
張逸眉心一跳,人怕出名豬怕壯,看著女人眼眉帶笑,舉止輕挑,這哪是正經來買布料的,隻是,即便明知這人別有用心,她還是不得不笑臉迎人:“不知這位大嬸,想要什麽料子?”
這話一出,那女子臉上僵了一下,大嬸叫的都是三四十歲的老婦,這不是寒磣人嘛,心中不快,可看著那張俊秀斯文的臉,再想想這掌櫃的身份,隻勾了嘴角道:“喲,我說,掌櫃你年紀輕輕,眼神可不太好。”
看來是個難纏的,張逸不接話,隱去了笑,板著臉一本正經道:“大嬸你想要什麽料子?咱們店裏料子齊全得很,有上好的輕煙羅,十裏錦,朝紅紗……”如背書般報出一長串名兒,接著,又按著料子名一個個報了價。
“你這一長溜的,我也不曉得說的是啥,我是想要買料子做裙子的,不如掌櫃你幫我挑挑,要啥料子好?”這是纏上了。
張逸抿了抿唇,她有股子趕人的衝動。“相公。”就在此時,清亮的聲音傳入耳中。在聽到叫聲的同時,笑又重回到了臉上,“你回來啦。”眼直勾勾盯著自家媳婦。
“嗯。”沐秀兒緩步走到櫃前,站定,毫無理會邊上人,笑道:“我買了你愛吃的,一會給你做。”
用力點頭,張逸的笑越發的燦爛:“你也別急著忙,歇會兒,別累著了。”
“嗯。我先進去了,你繼續招呼這位……”話一頓,沐秀兒轉過頭,眼兒淡淡一掃:“這位嬸子。”說完,朝裏頭走去。
“好。”戀戀不舍的目光,直到心上人掀簾,進入後院再看不到,才緩緩收了回來,重新對著櫃前女子問道:“這位嬸子,你剛才說要做什麽來著的?”
店裏還有其他的客人,那夫妻倆的對話聲,不輕不響,偏又能讓所有人聽到,這會兒,那女子哪還有臉繼續,隻哼了聲,扭頭就走人。
前來參觀的人多,生意自然也不會差,忙忙碌碌一天,到了晚上,放了門板,關了鋪子,這才鬆了口氣。
夥計們走了,張逸伸了個懶腰,樂嗬嗬地往內院走,才進去,就聞到了從小灶裏傳來的飯香。
走進去,沐秀兒正彎腰炒菜,感覺到人有進來,轉過頭去,兩人相視一笑。
張逸洗了手,走到小桌旁,上麵放著三道已經做好的菜,有肉有魚很是豐富,不由得問道:“今兒什麽日子,怎麽這麽多菜?”
“采辦多的,主人家讓我們帶回來了。”沐秀兒答道。
張逸不吭聲了,今兒沐秀兒是去幫廚,每每想到這事,她心裏就後悔不已,原以為不過是給人打打下手,不想,這事哪裏這麽簡單,定菜樣,買食材,到了正日子,大清早就要過去,直忙到席全散了,客人都走光了才能回來。分明累得很,為這事,張逸可沒少裝哀怨要反口,偏沐秀兒堅持得很,不用說,最後誰勝誰負,看現在就知道。
聽不到她回話,沐秀兒再轉過頭,見愛人臉上又擺出那樣的表情,知她心事,便放下了手中的鍋鏟,拉過她的手:“我這不是早早就回來了嘛。”湊過去,在她下巴親了口。
張逸見她轉彎,服軟,再加上親了那一下,也不好意思死咬著不放,嘴還是嘀咕了句:“以後,總還有晚宴的。”
“晚的話,你就帶著大黃,親自去接媳婦回家。”沐秀兒繼續哄。
張逸是最喜歡聽沐秀兒自稱媳婦,這才真的樂開了,剛要回親她一口,鼻子動了動:“什麽味?”
沐秀兒也聞到了,忙轉過身,拿了鍋鏟,鍋底菜焦了那麽一些,神情懊惱。
張逸看了看,不以為然:“焦的不多,去掉了也沒啥。”
沐秀兒把上麵沒焦的菜小心的盛到了盤子裏,再拿筷子夾了一些,放到嘴裏嚐了嚐,味總是差了些:“王大嬸說真沒錯,做菜一點分不得心。”
見她介懷,張逸不由得失笑,從後頭環住她的腰:“哎喲,我們家要出一位大廚了。”
沐秀兒拿肘子輕輕捅她。
吃完了飯,一塊兒在院子裏來回走著消食,完了,沐秀兒燒了水,裝了滿滿一盆,搬了兩把椅子,一起泡腳。
“今兒,王嬸子同我打聽你呢,你可出名了。”沐秀兒拿腳底搓著那人的腳背。
張逸苦著臉:“誰想出那樣的名兒呀,不過話說回來,咱們東家可真是個精明人,還懂得打廣告。”
“啥是廣告?”沐秀兒不懂。
“廣告呀,就是借著事,廣而告之唄,這幾天過來看的人多,存貨都賣出去不少。”張逸解釋。
沐秀兒嘖嘖:“這麽會鑽營,難怪掙得了大錢。”
張逸點頭,似有感慨地說了一句:“汲汲營營,最是累人。”
不遠處,一隻飛蛾在燈邊圍著飛,忽地衝進了火光,化作了灰。
沐秀兒不做聲,隻拿眼兒擔心地看著對坐的人。
張逸對上她的眼,這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忙笑道:“我可不是東家,我省心得很。”
沐秀兒曉得她不想說,也就沒提,隻嘴裏駁了句:“我看也不省心,盡招嬸子。”
張逸先一愣,沒想明白,等腦子轉過彎來,笑從心底最深處衝了出來,沒臉沒皮地道:“哎喲,我家媳婦這是醋了,酸哦。”說著,拿腳去撩她的小腿:“我原還以為你不在意呢。”這表情討打得很。
瞧這得瑟的樣兒,沐秀兒狠狠又不能拿她怎麽樣,索性承認了:“你這麽招人,我哪能不在意,還是娘說得對,我得看得你緊些。”
“看吧,看吧,看得越緊越好,我等著我媳婦幫我把那些惹人厭的蒼蠅蚊子,嬸子大娘全都趕走,”張逸邊說,邊指了指自己的額頭,“最好還能在這裏打上個簽兒,上麵寫著,張逸歸沐秀兒所有,生人勿近。”
聽她越說越離譜,沐秀兒直想朝她白眼,可那話聽在耳裏又喜在心底:“盡胡說。”羞了。
張逸見她臉紅,趁熱打鐵再加一句:“不過,也得給你打個同樣的簽兒。”
燭火微微一晃。
嘴皮子是耍不過這人了,沐秀兒隻好扯開話題:“對了,我今兒還聽說了一件事兒。”
“啥事?”張逸懂得適可而止。
“是江南張家的,”沐秀兒停了下,半是解釋地說道:“上回,我們在珍饈樓吃飯的那次,等菜時,我無意聽到邊上人說的,好像是什麽二房少爺沒了,又是關店門,又是過繼啥的。”
張逸沒想到竟是這個,她點了點頭:“你也聽到啦。”
“嗯,那會兒也是一順耳朵的事,我今兒又聽人提了。”沐秀兒想起休息時聽到的閑話:“我聽人說,那老太太懸了賞了,出一千兩找人,無論死活。”
“才一千兩,”張逸幾乎是下意識地說了句,說完,不知怎地,後腦勺裏頭象是被針刺了一下,驚得她縮脖子。
聽她這全然不把一千兩放在眼裏的大口氣,沐秀兒愣了下,重複道:“才一千兩!”
察覺到失言,張逸抓了抓頭,手順帶按了下剛才痛的地方,沒啥異樣,嗬嗬笑道:“我是聽人說,這張家是數一數二的富戶,能和莫家齊名,這一千兩對咱們而言那可是天大的數,對那樣的人家來說,還不是九牛一毛,走丟的是撐起家業的嫡少爺,稱著那身份,這一千兩可不就算不了什麽嘛。”
沐秀兒無語,她本就因為那一千兩的數,才記下了這事,眼下被人這麽一說,倒覺得自己大驚小怪了,隻是,這一千兩在她看來,實在是嚇死人的數目,末了還是在心裏念了聲,一千兩。
張逸可猜不到她家媳婦滿心念叨著一千兩,腳也洗得差不多了,這會兒時辰也不早了,眼兒瞄著那白嫩的腳,細長的腿,還有那圓鼓鼓的胸,“好啦,水不燙了,擦擦,咱們早些睡吧。”
夜已深,歡愛後,張逸裸著身子蜷在秀兒的懷中,她睡得沉,夢也很是清晰。
寺廟裏,小沙彌拿著掃帚灑掃,大殿裏老和尚敲著木魚念著經。禪房內,四五歲大的孩子扒在窗前,身邊站著個玄衣的女子。
“封姨,娘什麽時候才能來呀?”孩子轉過頭。
女子摸了摸她的發頂:“寶兒,你娘很快就會來接你的。”
話音才落,耳邊傳來了另一個女聲:“寶兒,娘終於能接你回家了。”
畫麵一轉,紅木雕花大床,邊上兩名女子一站一坐。
“寶兒,你放心,害你的人,娘一個也不會放過的。”臉色蒼白,半是昏迷的孩子被抱到了懷中:“來,喝了這碗藥,這世道再也沒有什麽能夠困住你了。”
書房中
“傻孩子,你可願意和娘打個賭?”
“什麽賭?”
“賭真心。”
“真心?”
“是,賭真心,若是有真心,又豈會在乎你是男還是女,若在意這個,又怎配說有真心?一個月,若能過此關,娘成全你。”
客棧內。
“少爺,少爺,府裏頭來信了。”
白紙黑字:‘三媒六聘,婚期已定,半月後成婚。’
後腦一陣陣的刺痛,心傷墜馬,滿手的血汙,黑暗的山林,遠處陋屋一道光。
“阿逸,阿逸……”
江南,張氏宗祠,年近六十的老者端坐上首,下邊兩排樺木靠背椅上坐著男女七八人,獨留一張空著。
“怎地,這老二家的擺上架子了,到現在還不過來?她這是要讓老族長等到何時。”茶中水去了大半,其中一婦人重重放下杯子,麵露不豫。
長者不動聲色,邊上的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不出聲。
須臾,堂中來了名中年管事,抱拳見過眾人,“我家夫人病了,起不得身,今日無法前來,夫人讓小的帶話,還請族長見諒。”
話一出,眾人麵麵相覷,先前說話的婦人冷冷一哼:“病?裝病吧。”
中年管事不亢不卑,“我家少爺至今下落不明,四夫人也是做人母親的,若府上公子出了事,怕是也難起身。”
“呸你個狗奴才,敢咒我兒。”婦人怒道。
管事卻不再理會,又向前拱身行了一禮:“話帶到,小人告退。”
“趙管事。”眼看著人要走,老者發話:“你也帶個話給老二家的,先前的事,是咱們心急,可寶哥生死不明,過繼也是出於好意,如今,族裏各家也都遣了人出去尋他了,讓你家夫人好好想想,再如何她也是張家婦,大局為重。”
趙管事不知可歪,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人才走,四下就議論開了。
“族叔,這都近年關了,二嫂這般作態,真是不把咱們放在眼裏了。”
“這賬上的進項,一日比一日少,前幾日又被齊家搶了一單買賣,再這麽下去,這天下第一絲的招牌哪還保得住。”
“族叔,二哥生前,本就是要休妻的,她憑什麽這麽些年占著那些方子,眼下寶兒沒了,她不過是個沒依沒靠的婦人,以族名休她,趕她出去,拿回方子,也不是不可。”
“糊塗。”老者一拍桌,震得那茶碗微微一晃,堂下再無人敢出聲:“你們當那沈氏真是那麽容易對付的?當年老二在世時,鬧成那樣,都動彈不了她,你們以為就憑你們幾個,就能動得了她?”
“族叔,她已經沒了兒子,就算有方子又如何?她手上有方子,可布還是靠大師傅來做,我就不信,咱們說不動那些大師傅。”
“哼,你倒說得輕巧,我且問你,若沈氏把方子送給了別家,公告天下,你們有了大師傅又能如何,那沈氏早在老二要休她時,就已經不把自己當張家人了,我問你,以沈氏那一拍兩散不管不顧的性子,沒了寶哥,她憑什麽還要為咱們張家守著那些個方子?”
這話出口,四下靜沒無聲。
過了一會兒,才有人小心發問:“族叔,那這事到底怎麽辦?”
“怎麽辦?”老者一歎:“也隻有求菩薩保佑,寶哥沒事,唉,若不是你們一個個都不爭氣,家裏出不了一個如老二那樣,能獨擋一麵的,我們又何苦受那婦人的氣,現在,說這些也無用,散了吧。”
話說到這份上,在座的人也隻能一個個離去,遠遠的還能聽到不屑的抱怨,“咱們真的就隻能這麽忍著?”
“還能怎麽樣?誰讓老二當年沒休成妻,人還死在外頭了,偏還弄出個遺腹子。”
德善胡同,張家二房大門緊閉,自打大少爺失了蹤,這府裏上下,無處不透著一股子壓抑,誰也不敢多說一句,多出一聲,唯恐觸了黴頭。
內宅上房,沈氏清娘斜靠在金絲楠木軟榻上,她年紀不到四十,保養得宜,在這兒被人稱一聲老夫人,那老字卻與她沾不得半分,此刻,她垂著眼,秀麗端莊的臉上透著一股子倦色,若細看還能瞧見藏在眸底的憔悴。
屋裏貼身伺候的丫頭個個低頭無聲,氣都不敢喘重了。
“夫人,喝了這藥吧。”一名女子端藥進來,她看著三十多歲,身著玄衣,卻未作婦人打扮。她一來,房中人除了老夫人,個個悄悄鬆了口氣。
沈清娘不語,仍舊低頭,拈著手中的紫檀木佛珠。
“都下去吧。”玄衣女子發話,丫頭看了看榻上的主子,複又互相看了眼,這才退了下去。
隻留二人後,玄衣女子坐到床邊,小聲勸道:“清娘,喝藥吧。”
那沈清娘如老僧入定般,一動不動。
“清娘,你不為自己,也該為了寶兒。”單手穩穩地端著湯藥,另一隻手伸過,按著了榻上人的腕上。
拇指掐在了木珠上,沈清娘終於抬起了頭,輕輕抽回了手,把藥接過,一飲而盡。
等她喝完,拿回了碗將它放到床頭櫃,遞了帕子,再用指按著了她的脈上,須臾,鬆開了手,玄衣女子眼中劃過一絲無奈,“清娘,寶兒不會有事的,許是還沒能想明白。”
“想不明白?”沈清娘終於開口,“寶兒是個怎麽樣的性子,別人不知,你還不曉得?你都把我病重的消息都放出去了,她若是知道,怎麽會不回來?三娘,你老實說一句,你真認定了她無事?”
封三娘沉默。
“終是我高估了她的性子,也低估了她的感情,我親生的孩子怎麽會不像我。”說完,一滴淚從眼角邊無聲落下。
因她的話神情有些發僵的封三娘,伸手想要為她拭淚,不想卻被躲開。
吸了吸鼻子,沈清娘擦去臉上的淚,眼定定看著前方,先前那一瞬的脆弱仿如幻影,“寶兒不會有事,若有事,他們一個也別想逃過。”
看著眼前,神情言語偏激的女子,再找不到記憶中的青澀,封三娘再次默默一歎,伸手抓過她的手:“清娘,無論如何,我都會陪著你的。”
這話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隻那手兒沒有再次抽去。
“夫人,夫人。”丫頭匆忙跑進了房。
封三娘並不鬆手,回頭問道:“什麽事?”
“許管事讓人帶信回來了。”邊說,邊將手中的信遞了上去。
沈清娘忙抽回了手,接過信,急急忙忙的撕開信封,取出信低,展開,一目十行,呼吸因為信中內容漸漸急促。
“夫人。”封三娘見她情緒不穩,輕叫了聲。
一直緊抿著的嘴,終於鬆開,“張逸,張逸……”沈清娘低聲念著信裏提到的名字,忽地,捏著信紙的手重重捶了下床沿,“你這不孝子。”嘴上狠狠,那眸子卻重又有了神采。
不知不覺,大半個月過去,已經過了九月,十月初的天氣已經有了冬天的味道,張逸身著她媳婦親手做的冬襖,站在錦繡坊櫃台後頭。
店裏往來的客人不少,小夥計正忙著招乎,時不時也有人將目光投到了這名年紀輕輕,就當了鎮上最大綢緞莊大掌櫃的少年男子身上。
張逸對此,不免有些無奈,她如今可算是出了名了,那起詐騙案在多方的布局下,終於在前幾日告破了,原以為隻是一夥小騙子,誰知道嚴刑之下竟牽掛出了一串,這下,縣老爺名聲大造,托他們的福,和有心人的介入,她這位最早察覺到騙子的少年大掌櫃也成了焦點。
這不,又有人拿著好奇的眼光,朝她這邊望過來,張逸麵上坦然,心裏終歸有些不自在。
“我說掌櫃,你怎地就站在這兒,也不招呼一下客人?”二十來歲的婦人,進店轉了圈後,沒理會夥計,直接就往櫃台前靠。
張逸眉心一跳,人怕出名豬怕壯,看著女人眼眉帶笑,舉止輕挑,這哪是正經來買布料的,隻是,即便明知這人別有用心,她還是不得不笑臉迎人:“不知這位大嬸,想要什麽料子?”
這話一出,那女子臉上僵了一下,大嬸叫的都是三四十歲的老婦,這不是寒磣人嘛,心中不快,可看著那張俊秀斯文的臉,再想想這掌櫃的身份,隻勾了嘴角道:“喲,我說,掌櫃你年紀輕輕,眼神可不太好。”
看來是個難纏的,張逸不接話,隱去了笑,板著臉一本正經道:“大嬸你想要什麽料子?咱們店裏料子齊全得很,有上好的輕煙羅,十裏錦,朝紅紗……”如背書般報出一長串名兒,接著,又按著料子名一個個報了價。
“你這一長溜的,我也不曉得說的是啥,我是想要買料子做裙子的,不如掌櫃你幫我挑挑,要啥料子好?”這是纏上了。
張逸抿了抿唇,她有股子趕人的衝動。“相公。”就在此時,清亮的聲音傳入耳中。在聽到叫聲的同時,笑又重回到了臉上,“你回來啦。”眼直勾勾盯著自家媳婦。
“嗯。”沐秀兒緩步走到櫃前,站定,毫無理會邊上人,笑道:“我買了你愛吃的,一會給你做。”
用力點頭,張逸的笑越發的燦爛:“你也別急著忙,歇會兒,別累著了。”
“嗯。我先進去了,你繼續招呼這位……”話一頓,沐秀兒轉過頭,眼兒淡淡一掃:“這位嬸子。”說完,朝裏頭走去。
“好。”戀戀不舍的目光,直到心上人掀簾,進入後院再看不到,才緩緩收了回來,重新對著櫃前女子問道:“這位嬸子,你剛才說要做什麽來著的?”
店裏還有其他的客人,那夫妻倆的對話聲,不輕不響,偏又能讓所有人聽到,這會兒,那女子哪還有臉繼續,隻哼了聲,扭頭就走人。
前來參觀的人多,生意自然也不會差,忙忙碌碌一天,到了晚上,放了門板,關了鋪子,這才鬆了口氣。
夥計們走了,張逸伸了個懶腰,樂嗬嗬地往內院走,才進去,就聞到了從小灶裏傳來的飯香。
走進去,沐秀兒正彎腰炒菜,感覺到人有進來,轉過頭去,兩人相視一笑。
張逸洗了手,走到小桌旁,上麵放著三道已經做好的菜,有肉有魚很是豐富,不由得問道:“今兒什麽日子,怎麽這麽多菜?”
“采辦多的,主人家讓我們帶回來了。”沐秀兒答道。
張逸不吭聲了,今兒沐秀兒是去幫廚,每每想到這事,她心裏就後悔不已,原以為不過是給人打打下手,不想,這事哪裏這麽簡單,定菜樣,買食材,到了正日子,大清早就要過去,直忙到席全散了,客人都走光了才能回來。分明累得很,為這事,張逸可沒少裝哀怨要反口,偏沐秀兒堅持得很,不用說,最後誰勝誰負,看現在就知道。
聽不到她回話,沐秀兒再轉過頭,見愛人臉上又擺出那樣的表情,知她心事,便放下了手中的鍋鏟,拉過她的手:“我這不是早早就回來了嘛。”湊過去,在她下巴親了口。
張逸見她轉彎,服軟,再加上親了那一下,也不好意思死咬著不放,嘴還是嘀咕了句:“以後,總還有晚宴的。”
“晚的話,你就帶著大黃,親自去接媳婦回家。”沐秀兒繼續哄。
張逸是最喜歡聽沐秀兒自稱媳婦,這才真的樂開了,剛要回親她一口,鼻子動了動:“什麽味?”
沐秀兒也聞到了,忙轉過身,拿了鍋鏟,鍋底菜焦了那麽一些,神情懊惱。
張逸看了看,不以為然:“焦的不多,去掉了也沒啥。”
沐秀兒把上麵沒焦的菜小心的盛到了盤子裏,再拿筷子夾了一些,放到嘴裏嚐了嚐,味總是差了些:“王大嬸說真沒錯,做菜一點分不得心。”
見她介懷,張逸不由得失笑,從後頭環住她的腰:“哎喲,我們家要出一位大廚了。”
沐秀兒拿肘子輕輕捅她。
吃完了飯,一塊兒在院子裏來回走著消食,完了,沐秀兒燒了水,裝了滿滿一盆,搬了兩把椅子,一起泡腳。
“今兒,王嬸子同我打聽你呢,你可出名了。”沐秀兒拿腳底搓著那人的腳背。
張逸苦著臉:“誰想出那樣的名兒呀,不過話說回來,咱們東家可真是個精明人,還懂得打廣告。”
“啥是廣告?”沐秀兒不懂。
“廣告呀,就是借著事,廣而告之唄,這幾天過來看的人多,存貨都賣出去不少。”張逸解釋。
沐秀兒嘖嘖:“這麽會鑽營,難怪掙得了大錢。”
張逸點頭,似有感慨地說了一句:“汲汲營營,最是累人。”
不遠處,一隻飛蛾在燈邊圍著飛,忽地衝進了火光,化作了灰。
沐秀兒不做聲,隻拿眼兒擔心地看著對坐的人。
張逸對上她的眼,這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忙笑道:“我可不是東家,我省心得很。”
沐秀兒曉得她不想說,也就沒提,隻嘴裏駁了句:“我看也不省心,盡招嬸子。”
張逸先一愣,沒想明白,等腦子轉過彎來,笑從心底最深處衝了出來,沒臉沒皮地道:“哎喲,我家媳婦這是醋了,酸哦。”說著,拿腳去撩她的小腿:“我原還以為你不在意呢。”這表情討打得很。
瞧這得瑟的樣兒,沐秀兒狠狠又不能拿她怎麽樣,索性承認了:“你這麽招人,我哪能不在意,還是娘說得對,我得看得你緊些。”
“看吧,看吧,看得越緊越好,我等著我媳婦幫我把那些惹人厭的蒼蠅蚊子,嬸子大娘全都趕走,”張逸邊說,邊指了指自己的額頭,“最好還能在這裏打上個簽兒,上麵寫著,張逸歸沐秀兒所有,生人勿近。”
聽她越說越離譜,沐秀兒直想朝她白眼,可那話聽在耳裏又喜在心底:“盡胡說。”羞了。
張逸見她臉紅,趁熱打鐵再加一句:“不過,也得給你打個同樣的簽兒。”
燭火微微一晃。
嘴皮子是耍不過這人了,沐秀兒隻好扯開話題:“對了,我今兒還聽說了一件事兒。”
“啥事?”張逸懂得適可而止。
“是江南張家的,”沐秀兒停了下,半是解釋地說道:“上回,我們在珍饈樓吃飯的那次,等菜時,我無意聽到邊上人說的,好像是什麽二房少爺沒了,又是關店門,又是過繼啥的。”
張逸沒想到竟是這個,她點了點頭:“你也聽到啦。”
“嗯,那會兒也是一順耳朵的事,我今兒又聽人提了。”沐秀兒想起休息時聽到的閑話:“我聽人說,那老太太懸了賞了,出一千兩找人,無論死活。”
“才一千兩,”張逸幾乎是下意識地說了句,說完,不知怎地,後腦勺裏頭象是被針刺了一下,驚得她縮脖子。
聽她這全然不把一千兩放在眼裏的大口氣,沐秀兒愣了下,重複道:“才一千兩!”
察覺到失言,張逸抓了抓頭,手順帶按了下剛才痛的地方,沒啥異樣,嗬嗬笑道:“我是聽人說,這張家是數一數二的富戶,能和莫家齊名,這一千兩對咱們而言那可是天大的數,對那樣的人家來說,還不是九牛一毛,走丟的是撐起家業的嫡少爺,稱著那身份,這一千兩可不就算不了什麽嘛。”
沐秀兒無語,她本就因為那一千兩的數,才記下了這事,眼下被人這麽一說,倒覺得自己大驚小怪了,隻是,這一千兩在她看來,實在是嚇死人的數目,末了還是在心裏念了聲,一千兩。
張逸可猜不到她家媳婦滿心念叨著一千兩,腳也洗得差不多了,這會兒時辰也不早了,眼兒瞄著那白嫩的腳,細長的腿,還有那圓鼓鼓的胸,“好啦,水不燙了,擦擦,咱們早些睡吧。”
夜已深,歡愛後,張逸裸著身子蜷在秀兒的懷中,她睡得沉,夢也很是清晰。
寺廟裏,小沙彌拿著掃帚灑掃,大殿裏老和尚敲著木魚念著經。禪房內,四五歲大的孩子扒在窗前,身邊站著個玄衣的女子。
“封姨,娘什麽時候才能來呀?”孩子轉過頭。
女子摸了摸她的發頂:“寶兒,你娘很快就會來接你的。”
話音才落,耳邊傳來了另一個女聲:“寶兒,娘終於能接你回家了。”
畫麵一轉,紅木雕花大床,邊上兩名女子一站一坐。
“寶兒,你放心,害你的人,娘一個也不會放過的。”臉色蒼白,半是昏迷的孩子被抱到了懷中:“來,喝了這碗藥,這世道再也沒有什麽能夠困住你了。”
書房中
“傻孩子,你可願意和娘打個賭?”
“什麽賭?”
“賭真心。”
“真心?”
“是,賭真心,若是有真心,又豈會在乎你是男還是女,若在意這個,又怎配說有真心?一個月,若能過此關,娘成全你。”
客棧內。
“少爺,少爺,府裏頭來信了。”
白紙黑字:‘三媒六聘,婚期已定,半月後成婚。’
後腦一陣陣的刺痛,心傷墜馬,滿手的血汙,黑暗的山林,遠處陋屋一道光。
“阿逸,阿逸……”
江南,張氏宗祠,年近六十的老者端坐上首,下邊兩排樺木靠背椅上坐著男女七八人,獨留一張空著。
“怎地,這老二家的擺上架子了,到現在還不過來?她這是要讓老族長等到何時。”茶中水去了大半,其中一婦人重重放下杯子,麵露不豫。
長者不動聲色,邊上的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不出聲。
須臾,堂中來了名中年管事,抱拳見過眾人,“我家夫人病了,起不得身,今日無法前來,夫人讓小的帶話,還請族長見諒。”
話一出,眾人麵麵相覷,先前說話的婦人冷冷一哼:“病?裝病吧。”
中年管事不亢不卑,“我家少爺至今下落不明,四夫人也是做人母親的,若府上公子出了事,怕是也難起身。”
“呸你個狗奴才,敢咒我兒。”婦人怒道。
管事卻不再理會,又向前拱身行了一禮:“話帶到,小人告退。”
“趙管事。”眼看著人要走,老者發話:“你也帶個話給老二家的,先前的事,是咱們心急,可寶哥生死不明,過繼也是出於好意,如今,族裏各家也都遣了人出去尋他了,讓你家夫人好好想想,再如何她也是張家婦,大局為重。”
趙管事不知可歪,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人才走,四下就議論開了。
“族叔,這都近年關了,二嫂這般作態,真是不把咱們放在眼裏了。”
“這賬上的進項,一日比一日少,前幾日又被齊家搶了一單買賣,再這麽下去,這天下第一絲的招牌哪還保得住。”
“族叔,二哥生前,本就是要休妻的,她憑什麽這麽些年占著那些方子,眼下寶兒沒了,她不過是個沒依沒靠的婦人,以族名休她,趕她出去,拿回方子,也不是不可。”
“糊塗。”老者一拍桌,震得那茶碗微微一晃,堂下再無人敢出聲:“你們當那沈氏真是那麽容易對付的?當年老二在世時,鬧成那樣,都動彈不了她,你們以為就憑你們幾個,就能動得了她?”
“族叔,她已經沒了兒子,就算有方子又如何?她手上有方子,可布還是靠大師傅來做,我就不信,咱們說不動那些大師傅。”
“哼,你倒說得輕巧,我且問你,若沈氏把方子送給了別家,公告天下,你們有了大師傅又能如何,那沈氏早在老二要休她時,就已經不把自己當張家人了,我問你,以沈氏那一拍兩散不管不顧的性子,沒了寶哥,她憑什麽還要為咱們張家守著那些個方子?”
這話出口,四下靜沒無聲。
過了一會兒,才有人小心發問:“族叔,那這事到底怎麽辦?”
“怎麽辦?”老者一歎:“也隻有求菩薩保佑,寶哥沒事,唉,若不是你們一個個都不爭氣,家裏出不了一個如老二那樣,能獨擋一麵的,我們又何苦受那婦人的氣,現在,說這些也無用,散了吧。”
話說到這份上,在座的人也隻能一個個離去,遠遠的還能聽到不屑的抱怨,“咱們真的就隻能這麽忍著?”
“還能怎麽樣?誰讓老二當年沒休成妻,人還死在外頭了,偏還弄出個遺腹子。”
德善胡同,張家二房大門緊閉,自打大少爺失了蹤,這府裏上下,無處不透著一股子壓抑,誰也不敢多說一句,多出一聲,唯恐觸了黴頭。
內宅上房,沈氏清娘斜靠在金絲楠木軟榻上,她年紀不到四十,保養得宜,在這兒被人稱一聲老夫人,那老字卻與她沾不得半分,此刻,她垂著眼,秀麗端莊的臉上透著一股子倦色,若細看還能瞧見藏在眸底的憔悴。
屋裏貼身伺候的丫頭個個低頭無聲,氣都不敢喘重了。
“夫人,喝了這藥吧。”一名女子端藥進來,她看著三十多歲,身著玄衣,卻未作婦人打扮。她一來,房中人除了老夫人,個個悄悄鬆了口氣。
沈清娘不語,仍舊低頭,拈著手中的紫檀木佛珠。
“都下去吧。”玄衣女子發話,丫頭看了看榻上的主子,複又互相看了眼,這才退了下去。
隻留二人後,玄衣女子坐到床邊,小聲勸道:“清娘,喝藥吧。”
那沈清娘如老僧入定般,一動不動。
“清娘,你不為自己,也該為了寶兒。”單手穩穩地端著湯藥,另一隻手伸過,按著了榻上人的腕上。
拇指掐在了木珠上,沈清娘終於抬起了頭,輕輕抽回了手,把藥接過,一飲而盡。
等她喝完,拿回了碗將它放到床頭櫃,遞了帕子,再用指按著了她的脈上,須臾,鬆開了手,玄衣女子眼中劃過一絲無奈,“清娘,寶兒不會有事的,許是還沒能想明白。”
“想不明白?”沈清娘終於開口,“寶兒是個怎麽樣的性子,別人不知,你還不曉得?你都把我病重的消息都放出去了,她若是知道,怎麽會不回來?三娘,你老實說一句,你真認定了她無事?”
封三娘沉默。
“終是我高估了她的性子,也低估了她的感情,我親生的孩子怎麽會不像我。”說完,一滴淚從眼角邊無聲落下。
因她的話神情有些發僵的封三娘,伸手想要為她拭淚,不想卻被躲開。
吸了吸鼻子,沈清娘擦去臉上的淚,眼定定看著前方,先前那一瞬的脆弱仿如幻影,“寶兒不會有事,若有事,他們一個也別想逃過。”
看著眼前,神情言語偏激的女子,再找不到記憶中的青澀,封三娘再次默默一歎,伸手抓過她的手:“清娘,無論如何,我都會陪著你的。”
這話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隻那手兒沒有再次抽去。
“夫人,夫人。”丫頭匆忙跑進了房。
封三娘並不鬆手,回頭問道:“什麽事?”
“許管事讓人帶信回來了。”邊說,邊將手中的信遞了上去。
沈清娘忙抽回了手,接過信,急急忙忙的撕開信封,取出信低,展開,一目十行,呼吸因為信中內容漸漸急促。
“夫人。”封三娘見她情緒不穩,輕叫了聲。
一直緊抿著的嘴,終於鬆開,“張逸,張逸……”沈清娘低聲念著信裏提到的名字,忽地,捏著信紙的手重重捶了下床沿,“你這不孝子。”嘴上狠狠,那眸子卻重又有了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