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深秋了。
清冷的秋風吹過,原野上原本青翠的樹木、青草,都變成一派枯黃的樣子。南邊的秦嶺一派蕭瑟,而北邊的隴山上,已經能夠看見雪花的痕跡。
站在雍城的城樓上,秦君贏嘉望著兩邊的景色,躊躇滿誌。
雖說是秋風蕭瑟,但是贏任好和平陽司馬的歸來,讓秦君贏嘉的精神狀態好多了,人也慢慢精神起來。
現在他又開始考慮秦國前途和命運了。
誰讓他是這個國家的國君呢?
“季子,你說說現在鎔戎人正在幹什麽呢?”秦君贏嘉問身邊的季子。
“應該已經回到黃龍山以南,儲備糧食,準備過冬了。”隨後季子問道,“國君,想對鎔戎發兵?”
秦君贏嘉沒有說話,他的目光始終盯著遙遠的東方。
許久秦君贏嘉轉身對身邊的內侍道:“召集大臣大殿議事。”
“諾---”
當秦君贏嘉回到秦國王宮的時候,諸位大臣已經在殿內等候了。
“拜見國君。”
“諸位愛卿請起。”秦君贏嘉坐定後,對眾臣說道:“諸位愛卿,近日以來,寡人身體已經大有恢複,可以討論一下秦國發展的事情了。我記得還在平陽的時候,曹叔曾經給寡人提出北上、東進的方略。北上的事情我們已經完成,現在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東進了,諸位以為如何?”
秦君贏嘉話音剛落,將軍趙驥就說話了:“國君,末將以為此時出兵正當其時,既然要東進,我們到底應該從哪兒著手,我們的東邊可有兩個國家一座大城。東北的鎔戎,正東的周王室故都鎬京,東南邊的矢國。我們到底要進攻哪一個?”
“趙將軍問得好。這也正是今天我們朝會要討論的議題,諸位愛卿說說吧。我們到底應該進攻哪一個?”秦君贏嘉接著說道。
“君父,兒臣以為應該就進攻矢國,我們已經拿下岐山以西的土地,距離我們最近的可就是矢國了。從地理上講,隻要我們要向東進,矢國是繞不開的,更何況一旦我們遠過矢國,進攻其他地方,矢國就會成為埋伏在我們國內的一個隱患。所以兒臣建議下一步進攻矢國。”公子贏載建議道。
秦君贏嘉點點頭,“確實應該進攻矢國,諸位大臣以為如何?”
大臣都沒有說話,等待秦君贏嘉的決斷,這時一個人出列了。
“國君,下臣以為暫時不應該進攻矢國,而應該進攻鎔戎。”季子出列道。
“說說你的理由。”
“相對矢國來講,鎔戎雖然遠了一些,但是諸位有沒有想過,矢國同我們一樣,都是周王室的屬國,一旦我們發兵進攻矢國,就會引起中原諸侯的警覺,說不定他們會聯合起來對付我們。諸位,當下,我們秦國還處於發展階段,不宜冒這個險。”
“冒險?這個險秦國遲早都要冒,不然我們就呆在這裏不要動了,還談什麽向東發展。”贏載說道。
“公子,微臣說的是當下還不宜冒險,沒有說將來我們不冒險。”季子解釋道。
“那你說說什麽時候我們才可以冒這個險?”
“等到秦國強大到可以無視東方諸侯的時候。”季子道。
“哼---,那要等到猴年馬月。”贏載氣哼哼道。
“好了,此事就不要爭執了,季子的話很有道理,寡人也認同。”秦君贏嘉製止了二人的爭執,隨後轉過臉對季子道:“你繼續說。”
“諾--,當下進攻鎔戎有三大好處。”
“哦,說說看。”一聽到此時進攻鎔戎有三大好處,秦君贏嘉立即來了興趣。
“一則此時已經深秋鎔戎早就從北方回到了黃龍山南的鄜畤(fuzhi)過冬,距離周邊的其他戎狄都遠了,一旦我們進攻鎔戎,其他戎狄國家難以援助。”
“二則,經過上次平陽之戰,表麵上看是三戎取得了勝利,但是同時鎔戎也折了不少的兵馬,實力有所消減,畢竟打仗可是殺敵一萬自損三千的事情,所以現在攻打起來更容易一些。”
季子的話引起了秦庭的重視,眾臣頻頻點頭。
“其三,更為重要,那就是平陽之戰之後,秦國將士對‘三戎’已經恨之入骨,一旦秦國與鎔戎開戰,將士們肯定會奮力殺敵,取勝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一些。”季子分析道。
“嗯--,有道理。諸位愛卿,你們都說說季子進攻鎔戎的想法如何?”對於季子建議進攻鎔戎的想法,秦君贏嘉表示認同。
“君父,兒臣也以為季子先生的建議可行。”經過上次季子阻止秦國出戰之後,太子贏恬對季子由衷的尊敬,不自覺的稱他為先生。
“我等也認為可行。”雖然秦國的大臣多多少少對這位散人投奔過來的季子有那麽一點點的排斥,但是對於他今天的建議,還是認可。
聽完眾臣的建議,秦君贏嘉站起身朗聲道:“寡人心意已決,十月初九發兵進攻鎔戎。在我出兵期間,由曹叔全權處理國家事務。”
“諾---”
公元前677年秋,秦都雍城。
“咚--”
“咚咚—”
“咚咚咚—”
。。
靈山腳下,雍水岸邊。
秦人出征的鼓聲震天,錦旗獵獵,在秋風的吹拂下“呼呼”作響。
秦軍準備出征的一萬多將士早就在城門外列隊完畢。
三遍鼓聲之後,雍城東門打開了。
秦君贏嘉一身黑色的藤甲、黑色的披風,騎著一匹黑色的戰馬終於出城了。
在他的右邊是長子贏恬,他的胯下是一匹紅色的戰馬,左邊是次子贏載的胯下是一匹灰色的戰馬。兩個兒子也同樣是一身黑色的裝扮。
他們的身後秦國的文武大臣。
秦君贏嘉來到大軍麵前,巡視一圈之後,來到陣前,兩個兒子分列在兩邊。
“眾將士,幾百年來,戎狄欺壓我秦國,燒我房屋、欺我百姓,奸我妻女、奪我財物,秦人忍受久矣!”
聽著秦君贏嘉的陣前動員,秦國將士不由得都握緊了槍杆。
“平陽一戰,戎狄更是妄圖滅我秦國,諸位將士的妻子兒女、父母親人多有被殺,這樣的深仇大恨,我們能隱忍嗎?”
“不能--”
“不能--”
……
將士們舉起手中的戈矛,山呼海嘯般的應道。
“這樣的大仇,我們能不報嗎?”
“報仇--”
“報仇--”
……
最後,秦君贏嘉一勒戰馬,戰馬前蹄揚起,一聲長鳴。
“眾將士,報仇的時候到了,寡人命令你們進攻鎔戎,報仇雪恨。”
秦君贏嘉拔出寶劍,劍指東方。
“出-發--”
清冷的秋風吹過,原野上原本青翠的樹木、青草,都變成一派枯黃的樣子。南邊的秦嶺一派蕭瑟,而北邊的隴山上,已經能夠看見雪花的痕跡。
站在雍城的城樓上,秦君贏嘉望著兩邊的景色,躊躇滿誌。
雖說是秋風蕭瑟,但是贏任好和平陽司馬的歸來,讓秦君贏嘉的精神狀態好多了,人也慢慢精神起來。
現在他又開始考慮秦國前途和命運了。
誰讓他是這個國家的國君呢?
“季子,你說說現在鎔戎人正在幹什麽呢?”秦君贏嘉問身邊的季子。
“應該已經回到黃龍山以南,儲備糧食,準備過冬了。”隨後季子問道,“國君,想對鎔戎發兵?”
秦君贏嘉沒有說話,他的目光始終盯著遙遠的東方。
許久秦君贏嘉轉身對身邊的內侍道:“召集大臣大殿議事。”
“諾---”
當秦君贏嘉回到秦國王宮的時候,諸位大臣已經在殿內等候了。
“拜見國君。”
“諸位愛卿請起。”秦君贏嘉坐定後,對眾臣說道:“諸位愛卿,近日以來,寡人身體已經大有恢複,可以討論一下秦國發展的事情了。我記得還在平陽的時候,曹叔曾經給寡人提出北上、東進的方略。北上的事情我們已經完成,現在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東進了,諸位以為如何?”
秦君贏嘉話音剛落,將軍趙驥就說話了:“國君,末將以為此時出兵正當其時,既然要東進,我們到底應該從哪兒著手,我們的東邊可有兩個國家一座大城。東北的鎔戎,正東的周王室故都鎬京,東南邊的矢國。我們到底要進攻哪一個?”
“趙將軍問得好。這也正是今天我們朝會要討論的議題,諸位愛卿說說吧。我們到底應該進攻哪一個?”秦君贏嘉接著說道。
“君父,兒臣以為應該就進攻矢國,我們已經拿下岐山以西的土地,距離我們最近的可就是矢國了。從地理上講,隻要我們要向東進,矢國是繞不開的,更何況一旦我們遠過矢國,進攻其他地方,矢國就會成為埋伏在我們國內的一個隱患。所以兒臣建議下一步進攻矢國。”公子贏載建議道。
秦君贏嘉點點頭,“確實應該進攻矢國,諸位大臣以為如何?”
大臣都沒有說話,等待秦君贏嘉的決斷,這時一個人出列了。
“國君,下臣以為暫時不應該進攻矢國,而應該進攻鎔戎。”季子出列道。
“說說你的理由。”
“相對矢國來講,鎔戎雖然遠了一些,但是諸位有沒有想過,矢國同我們一樣,都是周王室的屬國,一旦我們發兵進攻矢國,就會引起中原諸侯的警覺,說不定他們會聯合起來對付我們。諸位,當下,我們秦國還處於發展階段,不宜冒這個險。”
“冒險?這個險秦國遲早都要冒,不然我們就呆在這裏不要動了,還談什麽向東發展。”贏載說道。
“公子,微臣說的是當下還不宜冒險,沒有說將來我們不冒險。”季子解釋道。
“那你說說什麽時候我們才可以冒這個險?”
“等到秦國強大到可以無視東方諸侯的時候。”季子道。
“哼---,那要等到猴年馬月。”贏載氣哼哼道。
“好了,此事就不要爭執了,季子的話很有道理,寡人也認同。”秦君贏嘉製止了二人的爭執,隨後轉過臉對季子道:“你繼續說。”
“諾--,當下進攻鎔戎有三大好處。”
“哦,說說看。”一聽到此時進攻鎔戎有三大好處,秦君贏嘉立即來了興趣。
“一則此時已經深秋鎔戎早就從北方回到了黃龍山南的鄜畤(fuzhi)過冬,距離周邊的其他戎狄都遠了,一旦我們進攻鎔戎,其他戎狄國家難以援助。”
“二則,經過上次平陽之戰,表麵上看是三戎取得了勝利,但是同時鎔戎也折了不少的兵馬,實力有所消減,畢竟打仗可是殺敵一萬自損三千的事情,所以現在攻打起來更容易一些。”
季子的話引起了秦庭的重視,眾臣頻頻點頭。
“其三,更為重要,那就是平陽之戰之後,秦國將士對‘三戎’已經恨之入骨,一旦秦國與鎔戎開戰,將士們肯定會奮力殺敵,取勝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一些。”季子分析道。
“嗯--,有道理。諸位愛卿,你們都說說季子進攻鎔戎的想法如何?”對於季子建議進攻鎔戎的想法,秦君贏嘉表示認同。
“君父,兒臣也以為季子先生的建議可行。”經過上次季子阻止秦國出戰之後,太子贏恬對季子由衷的尊敬,不自覺的稱他為先生。
“我等也認為可行。”雖然秦國的大臣多多少少對這位散人投奔過來的季子有那麽一點點的排斥,但是對於他今天的建議,還是認可。
聽完眾臣的建議,秦君贏嘉站起身朗聲道:“寡人心意已決,十月初九發兵進攻鎔戎。在我出兵期間,由曹叔全權處理國家事務。”
“諾---”
公元前677年秋,秦都雍城。
“咚--”
“咚咚—”
“咚咚咚—”
。。
靈山腳下,雍水岸邊。
秦人出征的鼓聲震天,錦旗獵獵,在秋風的吹拂下“呼呼”作響。
秦軍準備出征的一萬多將士早就在城門外列隊完畢。
三遍鼓聲之後,雍城東門打開了。
秦君贏嘉一身黑色的藤甲、黑色的披風,騎著一匹黑色的戰馬終於出城了。
在他的右邊是長子贏恬,他的胯下是一匹紅色的戰馬,左邊是次子贏載的胯下是一匹灰色的戰馬。兩個兒子也同樣是一身黑色的裝扮。
他們的身後秦國的文武大臣。
秦君贏嘉來到大軍麵前,巡視一圈之後,來到陣前,兩個兒子分列在兩邊。
“眾將士,幾百年來,戎狄欺壓我秦國,燒我房屋、欺我百姓,奸我妻女、奪我財物,秦人忍受久矣!”
聽著秦君贏嘉的陣前動員,秦國將士不由得都握緊了槍杆。
“平陽一戰,戎狄更是妄圖滅我秦國,諸位將士的妻子兒女、父母親人多有被殺,這樣的深仇大恨,我們能隱忍嗎?”
“不能--”
“不能--”
……
將士們舉起手中的戈矛,山呼海嘯般的應道。
“這樣的大仇,我們能不報嗎?”
“報仇--”
“報仇--”
……
最後,秦君贏嘉一勒戰馬,戰馬前蹄揚起,一聲長鳴。
“眾將士,報仇的時候到了,寡人命令你們進攻鎔戎,報仇雪恨。”
秦君贏嘉拔出寶劍,劍指東方。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