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夷吾的使臣郗芮來了。”見到秦公後,相國百裏奚道。
“哦,這麽快就來了,看來這個夷吾已經急了。寡人是不是要見一見這個郗芮?”
百裏奚擺擺手,“他急,我們不急,國君不應急著見他,我們應該想派人過去先聽聽他們怎麽說,再看看他們的條件,再決定國君要不要見他。”
“嗯,相國說的對,如果條件達不到我們的要求,寡人可以不見,讓他們繼續加碼,等到了我們的要求再見不遲。”秦公任好理解了百裏奚的意思,“我看就讓公子摯先去會會這個郗芮。”
“臣也是這個意思。”
秦國驛館。
晉國公子夷吾的使者郗芮正焦急的等待著秦公的接見,已經通稟了三次,宮裏的人都說國君正忙,讓他靜候。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這不,手下已經第四次回來了。
“情況怎樣,秦君答應見我們了沒有?”郗芮上前焦急的問道。
手下人搖搖頭,“宮裏的內侍說,國君正與大臣們商議重要的軍國大事,暫時沒時間見我們。”
郗芮隱隱的感到,不是秦君沒有時間,而是人家有意為之,故意拖延不見。
這到底是為什麽呢?難道晉國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在晉國除了重耳和夷吾之外,還有好多的公室子弟都又當國君的可能,到底是哪一位想與夷吾搶國君之位呢?不行,我得趕緊將此事報告給我家公子,郗芮心中想道。
就在郗芮準備給夷吾寫信之時,手下帶著一個人走了進來。
“哎呀呀!公子怎有時間來我這裏,快快快,裏麵坐。”來人了正是公子摯。由於公子摯多次代表秦國出使各國,郗芮與他相識。
“聽說晉國來了朋友,這不我過來看看,稍盡一下地主之誼。不知先生有沒有時間?”坐下後公子摯問道。
“你我有的是時間,不過此時我還有要事,稍後再說。”郗芮趕緊阻止了公子摯請他赴宴的想法。
“這麽說先生是又要事在身了。不過我看先生一臉憂愁,不知先生出使秦國,為何如此憂慮?難道先生有何難言之隱,不妨說出來下臣聽聽。”
“哎----”郗芮長歎一聲,“公子有所不知,我已經來秦國兩日了,不知秦君為何遲遲不肯接見,我正為此事發愁啊!”
“哦--,原來是這樣。秦君遲遲不肯接見,肯定是秦國又重要的事情在辦,我也很是奇怪,不知為什麽這幾天晉國的來使甚多,都等著要見我家國君,我家國君就是排上隊,也見不完啊!”聽完郗芮的歎息,公子摯說道。
“什麽?這幾天晉國的來使人數很多。都是那些人要見秦君?”聽完公子摯的話,郗芮的眼睛睜大了,看來我猜得不錯啊,果然晉國的公室子弟都出動了,紛紛跑到秦國來尋求幫助。
“至於是什麽人要見國君,在下就不得而知了,我想肯定涉及的是軍國大事,一般隻有國君與相國跟他們私下裏說,我呢就不得而知了。”
軍國大事?隻有國君與相國知道?
郗芮越聽心中越發慌,越發相信晉國的公室子弟前來秦國尋求幫助的可能性越高;這下他更坐不住了,“公子能不能給秦君通融一下,讓我也覲見一下秦君,在下可真是有萬分緊急的事情要說與秦君。”
“哦---,貴使也有要事要見我家國君,不知道你是什麽樣的要事?又代表誰來見我家國君?你不說我怎向我家國君稟報呢?”雖然郗芮已經焦急萬分,但是公子摯卻拿得很穩。
“這個嗎?我需要見到秦君之後才能說。”郗芮不想把夷吾的想法直接告訴公子摯,於是推脫道。
公子摯聽完直接起身,“既然貴使不願意跟我說,那我隻好回去了,不過我可要告訴貴使,這幾天來秦國的晉國使臣,可都是為了一件要事而來,至於是什麽事情,我不說你也明白;如果貴使遲遲不願意說出你們的價碼,到時候別人當了國君,你們再說可就晚了。告辭-----”
說完公子摯向外走去。
聽完公子摯的話,郗芮突然意識到公子摯不單單是來盡地主之誼那麽簡單,於是一把拉住公子摯,“公子且慢,我們坐下慢慢說。”
公子摯隻好坐下。
“不瞞公子,我是晉國公子夷吾派來的使者。”郗芮這才說道。
“哦--,這麽說先生是代表夷吾公子前來秦國了,我還以為你是代表重耳公子來的。”公子摯故作驚訝的說道。
“嘿嘿嘿,公子有所不知,我早就是夷吾公子的家臣了。”笑罷,郗芮繼續說道:“你也知道我家公子夷吾可是晉國公室的嫡親子弟,要說繼承君位他是最有可能的一位。可是你也知道,當下的晉國內亂不斷,權臣相爭,所以我家公子特派下臣前來秦國,想請秦國出兵護送我家公子回國,事成之後,晉國願與秦國永結盟好,同時願意把西河之地的兩座城池劃歸給秦國。”
郗芮很清楚,西河之地乃是晉國祖先又血汗打下來的,可不能一次性給完,所以他先說出了兩座城池。說出兩城之地他可是有依據的,上次梁國請秦國出兵趕走茅津戎不就隻給了兩座城池嗎?這一次我也先說兩座城池,看看秦國的反應。
公子摯聽罷笑而不答。
“公子有什麽意見隻管說。”郗芮見狀說道。
“難道一個大國的國君隻值兩座城池嗎?這可不是列國之間出兵的標準;看來貴使有所隱瞞啊!”
“這個?”郗芮知道列國之間的標準,最起碼需要五座城池,“這麽說秦國是想要五座城池了,上次梁國請秦國出兵不就是拿出了兩座城池嗎?”
“哈哈哈哈,貴使真會算賬;梁國能與晉國相比嗎?梁國國小力弱,能夠拿出兩座城池對他們來說已是極限。更何況梁國還與秦國是同姓國家。晉國可不是,晉國缺的是國君,不缺城池。”公子摯的話裏已經有話了。
晉國不缺城池,缺的是國君。這是什麽意思呢?郗芮很清楚,於是他牙根一咬道,“那好,如果秦國能夠出兵送公子夷吾回國繼承君位,晉國願意拿出河西的五座城池作為報答。”
五座城池,夷吾的使臣已經說到了列國出兵的標準上。
可是公子摯還是沒有動,他要等夷吾的最後底線。
“哦,這麽快就來了,看來這個夷吾已經急了。寡人是不是要見一見這個郗芮?”
百裏奚擺擺手,“他急,我們不急,國君不應急著見他,我們應該想派人過去先聽聽他們怎麽說,再看看他們的條件,再決定國君要不要見他。”
“嗯,相國說的對,如果條件達不到我們的要求,寡人可以不見,讓他們繼續加碼,等到了我們的要求再見不遲。”秦公任好理解了百裏奚的意思,“我看就讓公子摯先去會會這個郗芮。”
“臣也是這個意思。”
秦國驛館。
晉國公子夷吾的使者郗芮正焦急的等待著秦公的接見,已經通稟了三次,宮裏的人都說國君正忙,讓他靜候。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這不,手下已經第四次回來了。
“情況怎樣,秦君答應見我們了沒有?”郗芮上前焦急的問道。
手下人搖搖頭,“宮裏的內侍說,國君正與大臣們商議重要的軍國大事,暫時沒時間見我們。”
郗芮隱隱的感到,不是秦君沒有時間,而是人家有意為之,故意拖延不見。
這到底是為什麽呢?難道晉國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在晉國除了重耳和夷吾之外,還有好多的公室子弟都又當國君的可能,到底是哪一位想與夷吾搶國君之位呢?不行,我得趕緊將此事報告給我家公子,郗芮心中想道。
就在郗芮準備給夷吾寫信之時,手下帶著一個人走了進來。
“哎呀呀!公子怎有時間來我這裏,快快快,裏麵坐。”來人了正是公子摯。由於公子摯多次代表秦國出使各國,郗芮與他相識。
“聽說晉國來了朋友,這不我過來看看,稍盡一下地主之誼。不知先生有沒有時間?”坐下後公子摯問道。
“你我有的是時間,不過此時我還有要事,稍後再說。”郗芮趕緊阻止了公子摯請他赴宴的想法。
“這麽說先生是又要事在身了。不過我看先生一臉憂愁,不知先生出使秦國,為何如此憂慮?難道先生有何難言之隱,不妨說出來下臣聽聽。”
“哎----”郗芮長歎一聲,“公子有所不知,我已經來秦國兩日了,不知秦君為何遲遲不肯接見,我正為此事發愁啊!”
“哦--,原來是這樣。秦君遲遲不肯接見,肯定是秦國又重要的事情在辦,我也很是奇怪,不知為什麽這幾天晉國的來使甚多,都等著要見我家國君,我家國君就是排上隊,也見不完啊!”聽完郗芮的歎息,公子摯說道。
“什麽?這幾天晉國的來使人數很多。都是那些人要見秦君?”聽完公子摯的話,郗芮的眼睛睜大了,看來我猜得不錯啊,果然晉國的公室子弟都出動了,紛紛跑到秦國來尋求幫助。
“至於是什麽人要見國君,在下就不得而知了,我想肯定涉及的是軍國大事,一般隻有國君與相國跟他們私下裏說,我呢就不得而知了。”
軍國大事?隻有國君與相國知道?
郗芮越聽心中越發慌,越發相信晉國的公室子弟前來秦國尋求幫助的可能性越高;這下他更坐不住了,“公子能不能給秦君通融一下,讓我也覲見一下秦君,在下可真是有萬分緊急的事情要說與秦君。”
“哦---,貴使也有要事要見我家國君,不知道你是什麽樣的要事?又代表誰來見我家國君?你不說我怎向我家國君稟報呢?”雖然郗芮已經焦急萬分,但是公子摯卻拿得很穩。
“這個嗎?我需要見到秦君之後才能說。”郗芮不想把夷吾的想法直接告訴公子摯,於是推脫道。
公子摯聽完直接起身,“既然貴使不願意跟我說,那我隻好回去了,不過我可要告訴貴使,這幾天來秦國的晉國使臣,可都是為了一件要事而來,至於是什麽事情,我不說你也明白;如果貴使遲遲不願意說出你們的價碼,到時候別人當了國君,你們再說可就晚了。告辭-----”
說完公子摯向外走去。
聽完公子摯的話,郗芮突然意識到公子摯不單單是來盡地主之誼那麽簡單,於是一把拉住公子摯,“公子且慢,我們坐下慢慢說。”
公子摯隻好坐下。
“不瞞公子,我是晉國公子夷吾派來的使者。”郗芮這才說道。
“哦--,這麽說先生是代表夷吾公子前來秦國了,我還以為你是代表重耳公子來的。”公子摯故作驚訝的說道。
“嘿嘿嘿,公子有所不知,我早就是夷吾公子的家臣了。”笑罷,郗芮繼續說道:“你也知道我家公子夷吾可是晉國公室的嫡親子弟,要說繼承君位他是最有可能的一位。可是你也知道,當下的晉國內亂不斷,權臣相爭,所以我家公子特派下臣前來秦國,想請秦國出兵護送我家公子回國,事成之後,晉國願與秦國永結盟好,同時願意把西河之地的兩座城池劃歸給秦國。”
郗芮很清楚,西河之地乃是晉國祖先又血汗打下來的,可不能一次性給完,所以他先說出了兩座城池。說出兩城之地他可是有依據的,上次梁國請秦國出兵趕走茅津戎不就隻給了兩座城池嗎?這一次我也先說兩座城池,看看秦國的反應。
公子摯聽罷笑而不答。
“公子有什麽意見隻管說。”郗芮見狀說道。
“難道一個大國的國君隻值兩座城池嗎?這可不是列國之間出兵的標準;看來貴使有所隱瞞啊!”
“這個?”郗芮知道列國之間的標準,最起碼需要五座城池,“這麽說秦國是想要五座城池了,上次梁國請秦國出兵不就是拿出了兩座城池嗎?”
“哈哈哈哈,貴使真會算賬;梁國能與晉國相比嗎?梁國國小力弱,能夠拿出兩座城池對他們來說已是極限。更何況梁國還與秦國是同姓國家。晉國可不是,晉國缺的是國君,不缺城池。”公子摯的話裏已經有話了。
晉國不缺城池,缺的是國君。這是什麽意思呢?郗芮很清楚,於是他牙根一咬道,“那好,如果秦國能夠出兵送公子夷吾回國繼承君位,晉國願意拿出河西的五座城池作為報答。”
五座城池,夷吾的使臣已經說到了列國出兵的標準上。
可是公子摯還是沒有動,他要等夷吾的最後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