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邀請呂省、郗芮等人入秦,總的有個理由吧。
秦公任好望著下麵的諸位大臣道:“諸位愛卿都想想我們將以什麽樣的理由請呂省等人入秦?”
“國君,現成的理由就在麵前,為何還要找理由呢?”百裏奚笑道。
“哦---,這麽說相國已經想好了,說來寡人聽聽。”
“晉國丕鄭父大人出使秦國,想用珠寶玉器換取晉國答應秦國的河西之地,國君是否答應?”
秦公任好搖搖頭,“寡人豈能答應!”
百裏奚繼續道:“既然國君沒有答應晉國用珠寶換土地的要求,是不是說明丕鄭父大人辦事不力,不能代表晉國國君;因此,秦國是不是可趁機要求晉公夷吾派出親信前來秦國商談此事?試想一下,晉公夷吾身邊的親信都有誰呢?如果我們要求晉國拿出誠意派正副使臣來秦國,我想晉公夷吾不會隻派一個人來吧。”
聽完百裏奚的建議,秦公任好點點頭,“相國所言極是,隻是有一點寡人有些擔心,那就是如此以來,晉使丕鄭父該當如何?”
話裏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們要求晉國重新派使臣來秦國的話,那丕鄭父該怎麽辦呢?
對於百裏奚那樣聰明的人,豈能看不出這個問題。
不過這話他卻不能說,因為那關係到一個人乃是一個家族的命運,秦國可不能替人家丕鄭父做主。
晉使丕鄭父早就聽明白了,秦公已經把自己的去留問題提出來了,相國百裏奚雖然不說,丕鄭父知道這事情還需要自己做主。自從他第一次聽到晉公夷吾殺掉裏克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去留問題。
秦國倒是可以留,那隻僅僅限於自己出使的這幾天時間,一旦秦國重新要求晉國派使臣來秦國的時候,他就該給自己好好定位了;因為對於晉公夷吾來說他已經失去了利用的價值,他的家人要在晉國可就危險了。
獨自待在秦國還是回國救回自己的家人?
這是一個大問題。
丕鄭父需要好好的籌劃籌劃:第一,從晉公夷吾開始對裏克以及餘黨下手的那一刻起,他的府邸就已經被國君的人盯上了,現在丕府莫要說人出不去,就是一隻鳥都難飛出去;第二,如果自己留在秦國,府裏上下幾百口肯定都會被殺,而且自己還要背上叛國的罪名;第三,如果自己主動回國,晉公夷吾會不會饒了他?左思右想,丕鄭父覺著一點可能性都沒有,晉公夷吾肯定會將丕府上下全部殺光。
思前想後,這麽說隻有呆在秦國這一條路了。
但是丕鄭父始終有些不心甘啊!若自己的家人這樣死去,那他這一生連個後人都沒有,還活什麽呢?
假如,假如能夠用自己的性命換取兒子丕豹的性命,那該有多好啊!
自己已經老了,來日不多,如果孩子能夠活下來,自己死有何懼?
很顯然,秦公任好與相國百裏奚也看出了丕鄭父的憂慮,“貴使似有心事?不妨說出來,看看我們能否解決?”
丕鄭父一愣,從自己的思緒中解脫出來,於是上前道:“秦公,丕鄭父願意回晉國,助秦國一臂之力。”
“哦---,你要回國?”丕鄭父說出自己要晉國的話來,著實讓秦公任好與百裏奚吃了一驚,秦公道:“貴使可想清楚了,晉國現在已經是凶險萬分,你一旦回去,隻有死路一條啊!”
丕鄭父上前再拜道,“鄭父已經年過五旬,來日不多,我想回國用自己的性命換取兒子丕豹的性命,還請秦公能夠祝我一臂之力。”
很顯然,丕鄭父是向秦國求援了,秦公任好稍稍有些為難,他轉眼望著百裏奚,“相國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理?”
原本是討論如何解決秦晉之間的問題,突然插入這麽一段來,百裏奚有些為難,於是道:“國君、晉使,如我猜得不錯的話,此時的丕府早就被晉軍圍得水泄不通,估計已經是有進無出,此時要想救人出來,怕是有些困難。”
丕鄭父也知道這個時候要想救人出來的難度,但是如果連秦國都不能把自己的兒子救出來,試想一下,天下還有誰能做到呢?想到這裏,丕鄭父“撲通”一下跪倒在地,老淚縱橫的說道,“還請秦國想想辦法救我兒出來,丕鄭父就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秦國的救命之恩。”
說罷,“嗚嗚”的哭了起來。
秦公見此情景,雖然為難,但已經不好再推辭了,“貴使快快請起,寡人幫你就是了。”隨後對百裏奚道:“還請相國想想辦法,設法救丕豹來秦國。”
國君都發話了,百裏奚還能怎樣,“好,臣答應此事了,容臣好好想想,一定會有辦法的。”
隻要百裏奚願意想辦法,就一定會有解決問題的思路,“國君,此事成功的關鍵在於秦國將派誰前往晉國,能不能救出晉使的兒子,這個人將非常重要。還請國君選好使臣,臣可以將具體的辦法說與此人。”
秦公任好點點頭,百裏奚的話說的不錯,能不能將人救出來,關鍵還在秦國使臣身上,“相國,秦國曆來的出使任務都是公子摯辦理的,寡人將再次派公子摯出使晉國,愛卿以為如何?”
以往是以往,但這次不同於以往,這一次百裏奚阻止了公子摯出使晉國,“國君,公子摯作為使臣出使列國,為秦國東奔西跑,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這次出使晉國去不能用他。”
此言一出,莫要說說秦公,就是公子摯自己都極為吃驚,公子摯出列不解的問道“相國是嫌棄我了?”
百裏奚聽罷笑了笑道,“你的能力水平,老夫自然知曉,可惜你不是武將。公子應該知道這次出使晉國,除了能說會道之外,關鍵時刻還要舍命將丕鄭父的公子救出來,外交辭令你是長項,但是與敵人搏鬥,可就不是你的長項了。所以,臣建議這次出使晉國應該選派一位既能說會道,還要武藝高強之人前往。方能完成此任務。”
這確實是有些難了。
秦公任好隻好向殿下的大臣們征詢道:“諸位愛卿,你們誰能按照相國的建議,給寡人推薦一位出使晉國的能人。”
右相蹇叔出列道:“國君,臣這兒有一人可以出使晉國。”
“何人?”
“臣的家臣冷至。”
冷至?
這個名字聽起來極為拗口的人到底是誰?
“冷至本是徐國人,因為在本國殺了仇家,逃到了宋國,後來經人介紹投奔在臣的府裏。多次隨臣前往列國,能言善辯又武藝高強,臣建議此人可擔出使晉國的重任。”蹇叔說道。
秦公任好聽罷,望了望百裏奚。
百裏奚自然明白國君的意思,他也相信蹇叔推薦的人選,於是道:“臣以為此人可擔重任。”
“宣冷至上殿-----”秦公任好道。
秦公任好望著下麵的諸位大臣道:“諸位愛卿都想想我們將以什麽樣的理由請呂省等人入秦?”
“國君,現成的理由就在麵前,為何還要找理由呢?”百裏奚笑道。
“哦---,這麽說相國已經想好了,說來寡人聽聽。”
“晉國丕鄭父大人出使秦國,想用珠寶玉器換取晉國答應秦國的河西之地,國君是否答應?”
秦公任好搖搖頭,“寡人豈能答應!”
百裏奚繼續道:“既然國君沒有答應晉國用珠寶換土地的要求,是不是說明丕鄭父大人辦事不力,不能代表晉國國君;因此,秦國是不是可趁機要求晉公夷吾派出親信前來秦國商談此事?試想一下,晉公夷吾身邊的親信都有誰呢?如果我們要求晉國拿出誠意派正副使臣來秦國,我想晉公夷吾不會隻派一個人來吧。”
聽完百裏奚的建議,秦公任好點點頭,“相國所言極是,隻是有一點寡人有些擔心,那就是如此以來,晉使丕鄭父該當如何?”
話裏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們要求晉國重新派使臣來秦國的話,那丕鄭父該怎麽辦呢?
對於百裏奚那樣聰明的人,豈能看不出這個問題。
不過這話他卻不能說,因為那關係到一個人乃是一個家族的命運,秦國可不能替人家丕鄭父做主。
晉使丕鄭父早就聽明白了,秦公已經把自己的去留問題提出來了,相國百裏奚雖然不說,丕鄭父知道這事情還需要自己做主。自從他第一次聽到晉公夷吾殺掉裏克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去留問題。
秦國倒是可以留,那隻僅僅限於自己出使的這幾天時間,一旦秦國重新要求晉國派使臣來秦國的時候,他就該給自己好好定位了;因為對於晉公夷吾來說他已經失去了利用的價值,他的家人要在晉國可就危險了。
獨自待在秦國還是回國救回自己的家人?
這是一個大問題。
丕鄭父需要好好的籌劃籌劃:第一,從晉公夷吾開始對裏克以及餘黨下手的那一刻起,他的府邸就已經被國君的人盯上了,現在丕府莫要說人出不去,就是一隻鳥都難飛出去;第二,如果自己留在秦國,府裏上下幾百口肯定都會被殺,而且自己還要背上叛國的罪名;第三,如果自己主動回國,晉公夷吾會不會饒了他?左思右想,丕鄭父覺著一點可能性都沒有,晉公夷吾肯定會將丕府上下全部殺光。
思前想後,這麽說隻有呆在秦國這一條路了。
但是丕鄭父始終有些不心甘啊!若自己的家人這樣死去,那他這一生連個後人都沒有,還活什麽呢?
假如,假如能夠用自己的性命換取兒子丕豹的性命,那該有多好啊!
自己已經老了,來日不多,如果孩子能夠活下來,自己死有何懼?
很顯然,秦公任好與相國百裏奚也看出了丕鄭父的憂慮,“貴使似有心事?不妨說出來,看看我們能否解決?”
丕鄭父一愣,從自己的思緒中解脫出來,於是上前道:“秦公,丕鄭父願意回晉國,助秦國一臂之力。”
“哦---,你要回國?”丕鄭父說出自己要晉國的話來,著實讓秦公任好與百裏奚吃了一驚,秦公道:“貴使可想清楚了,晉國現在已經是凶險萬分,你一旦回去,隻有死路一條啊!”
丕鄭父上前再拜道,“鄭父已經年過五旬,來日不多,我想回國用自己的性命換取兒子丕豹的性命,還請秦公能夠祝我一臂之力。”
很顯然,丕鄭父是向秦國求援了,秦公任好稍稍有些為難,他轉眼望著百裏奚,“相國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理?”
原本是討論如何解決秦晉之間的問題,突然插入這麽一段來,百裏奚有些為難,於是道:“國君、晉使,如我猜得不錯的話,此時的丕府早就被晉軍圍得水泄不通,估計已經是有進無出,此時要想救人出來,怕是有些困難。”
丕鄭父也知道這個時候要想救人出來的難度,但是如果連秦國都不能把自己的兒子救出來,試想一下,天下還有誰能做到呢?想到這裏,丕鄭父“撲通”一下跪倒在地,老淚縱橫的說道,“還請秦國想想辦法救我兒出來,丕鄭父就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秦國的救命之恩。”
說罷,“嗚嗚”的哭了起來。
秦公見此情景,雖然為難,但已經不好再推辭了,“貴使快快請起,寡人幫你就是了。”隨後對百裏奚道:“還請相國想想辦法,設法救丕豹來秦國。”
國君都發話了,百裏奚還能怎樣,“好,臣答應此事了,容臣好好想想,一定會有辦法的。”
隻要百裏奚願意想辦法,就一定會有解決問題的思路,“國君,此事成功的關鍵在於秦國將派誰前往晉國,能不能救出晉使的兒子,這個人將非常重要。還請國君選好使臣,臣可以將具體的辦法說與此人。”
秦公任好點點頭,百裏奚的話說的不錯,能不能將人救出來,關鍵還在秦國使臣身上,“相國,秦國曆來的出使任務都是公子摯辦理的,寡人將再次派公子摯出使晉國,愛卿以為如何?”
以往是以往,但這次不同於以往,這一次百裏奚阻止了公子摯出使晉國,“國君,公子摯作為使臣出使列國,為秦國東奔西跑,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這次出使晉國去不能用他。”
此言一出,莫要說說秦公,就是公子摯自己都極為吃驚,公子摯出列不解的問道“相國是嫌棄我了?”
百裏奚聽罷笑了笑道,“你的能力水平,老夫自然知曉,可惜你不是武將。公子應該知道這次出使晉國,除了能說會道之外,關鍵時刻還要舍命將丕鄭父的公子救出來,外交辭令你是長項,但是與敵人搏鬥,可就不是你的長項了。所以,臣建議這次出使晉國應該選派一位既能說會道,還要武藝高強之人前往。方能完成此任務。”
這確實是有些難了。
秦公任好隻好向殿下的大臣們征詢道:“諸位愛卿,你們誰能按照相國的建議,給寡人推薦一位出使晉國的能人。”
右相蹇叔出列道:“國君,臣這兒有一人可以出使晉國。”
“何人?”
“臣的家臣冷至。”
冷至?
這個名字聽起來極為拗口的人到底是誰?
“冷至本是徐國人,因為在本國殺了仇家,逃到了宋國,後來經人介紹投奔在臣的府裏。多次隨臣前往列國,能言善辯又武藝高強,臣建議此人可擔出使晉國的重任。”蹇叔說道。
秦公任好聽罷,望了望百裏奚。
百裏奚自然明白國君的意思,他也相信蹇叔推薦的人選,於是道:“臣以為此人可擔重任。”
“宣冷至上殿-----”秦公任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