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以德報怨(三)
當門人告訴公子摯,晉國使臣郗芮求見的時候,公子摯愣了好大一會,自言自語道:“難道他是瘋了嗎?此時竟然敢來秦國?”
“那公子還見不見晉使?”門人問道。
“嗯,你說見不見晉使?”這等於又給公子摯除了一個難題,此時郗芮能夠來見他,肯定是有要事要辦?而且通過他的嘴,秦國可以知道晉國許多重要的信息。
“見--,請晉國使臣大廳相見。”
多年過去,郗芮也變了,變得比以前更加謙遜了,“夜裏來訪,打攪公子了。”見到公子摯,郗芮拱手彎腰說道,謙遜的程度讓公子摯都有些不好意思。
“你怎麽現在還敢來秦國?難道你不知道秦國一心要殺掉你嗎?”還禮後,公子摯道。
“哎---,公子啊公子,我豈能不知道秦國想殺掉我,可是我又有什麽辦法呢?現在晉國要想找出一個願意出使秦國的使臣來都難,國君問遍了整個朝堂,就是沒有人願意前往秦國,這不推到最後又輪到我來了。”郗芮一臉無奈的說道。
公子摯望著郗芮,突然覺著這個人真是既可憎有可憐。
這人啦,怎麽什麽樣的都有呢?
人常說:有理不打上門客。
秦國雖然憎恨晉國,憎恨郗芮等人,但當人家帶著禮物來到自己家門口時,公子摯也隻好坐下來,好好跟他談談。
“既然來了,那就說說你此行的目的?”公子摯對郗芮說道。
郗芮張張嘴,顯得很是為難,“嘿嘿嘿,這事讓我怎麽說呢?”
“有事就直說吧。”公子摯道。
“那我就直說了,公子應該知道今年中原大旱的事情吧?”
“有所耳聞。”
“今年的大旱範圍之廣泛,曠世罕見,作為中原大國的晉國自然不能幸免,大部分國土都遭受了旱災。到今天,旱災已經造成了晉國大部分百姓無衣無食,餓殍遍野,此時的晉國朝野震驚,經過多次朝廷議事,大臣們一致認為應該向秦國借糧。可是選來選去,沒有選到合適的使臣,這不,下臣我就隻好再次前往秦國了。”郗芮笑著對公子摯說道。
“上次夷吾承諾等他當上了晉國國君,就把河西之地劃給秦國,到現在還沒有兌現,我記得上次夷吾的使臣就應該是你吧;怎麽現在你還有臉跑道秦國來借糧。你都沒想想秦國能答應嗎?”聽完郗芮的話,公子摯怒斥道。
“嘿嘿嘿,我也知道為難,但是除了這個辦法,還能怎麽辦呢?現在中原諸國都受到了災難,就是想向別的國家借糧,也無路可尋啊!這不最後就隻剩下秦國這一條路可走了。還請秦國看在兩國是親戚的份上,借糧給晉國。當然了,這一次我們是帶著足夠的錢財來的,說是借糧實質上就是買糧,還請大人跟秦公通融通融,賣糧給晉國。”
“哎---,人活到這份上,秦國還有什麽好說的呢?”公子摯歎息道,也不知道他這話是在說夷吾,還是在說郗芮,但是不管人家說什麽,郗芮絕對是沒有半點的氣憤。
誰讓現在的晉國在求人家秦國呢?
“好,你的話我已經知曉,至於秦國將會采取什麽樣的辦法,借與不借,我也做不了主,還需要向國君和相國大人稟明情況,等他們來決斷。”公子摯對郗芮道。
“下臣替我家國君和晉國百姓感謝公子了。”說完,郗芮拿出送給公子摯的禮物,一對玉佩、一塊寶壁。
公子摯知道晉國的垂荊美玉乃是當世的名品,趕緊推脫道,“多謝晉使美意,無功不受祿,如此美好的東西,我怎敢輕易收下。”
“還請公子務必收下,不然我不好交差啊!晉國數萬百姓還等著我就命呢。”
“好----,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見公子摯收下了禮物,郗芮知道這事還是有些希望了,於是道:“請公子為晉國百姓多費心了,下臣告退。”
郗芮走後,公子摯也沒辦法睡覺了,簡單收拾一下,便來到了相國府上。
此時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相國百裏奚也沒有休息,在院子中間的亭子裏鋪了一張席子乘涼,與兒子孟明視說話。見公子摯到來,高興的招呼他坐下,喝茶,說話。
“相國,晉國來人了。”坐下後,公子摯道。
“哦---,誰來了?”
“郗芮”
聽到這個名字,百裏奚有些吃驚,對於大河東岸晉國的情況,百裏奚是有所了解的,也知道晉國遭受旱災的事情。但是對於晉國派郗芮前來秦國卻還是有些吃驚,畢竟這個人可是前幾年,秦國一心想要殺掉的人物,也是晉公夷吾的得力助手,“他竟然敢來秦國,難道不怕秦國趁機殺掉他嗎?”
“他這次是為晉國百姓請命來的,今年中原大旱,晉國也未能幸免,這一茬莊稼全部旱死,百姓們早就沒有了糧食,餓殍遍野,四散逃難,晉國想盡所有的辦法之後,晉公夷吾隻好派他來秦國借糧了。”公子摯說道。
“晉國來向秦國借糧?這事怎麽聽著有些奇怪呢?難道他們不知道秦國記恨晉國嗎?”聽完公子摯的話,百裏奚也有些感到意外。
“郗芮說:中原大旱,晉國周邊的鄭國、衛國、宋國等等都受到了旱災,晉國也是無路可走了,隻好來向秦國求援。”
“這麽說你已經見過晉使了?”
“見過了,剛剛送走。”公子摯實話實說道。
“那依你之見,國君會不會答應借糧給晉國呢?”百裏奚沒有說自己的意見,而是反問公子摯道。
“我想不會。”
“為何?”
“因為秦晉之間還有未解的疙瘩,除非晉國兌現諾言把河西之地還給秦國,國君才會答應借糧給晉國。”公子摯答道。
百裏奚默然,對於夷吾的所作所為,百裏奚也是生氣的,畢竟秦國幫他登上了國君的位置,而夷吾卻一次次的欺騙秦國;現在又厚著臉皮來請秦國賣糧給晉國,一次次的施恩給晉國,難道他就不想有所表示嗎?
“相國,要不這一次我們趁機向夷吾提出把河西之地劃給秦國,我們再借糧給晉國如何?”公子摯試探說道。
“老夫已經說過,要想讓晉國一次性將河西之地劃給秦國,那夷吾就得下台,也會激起晉國的憤怒。對於這件事,我們隻能一步一步來。”隨後,百裏奚道,“天災流行,各國都可能發生,救助災荒,敦睦鄰國,是國家應盡的道義。如果我們一次次的施恩給晉國,最終就會贏得晉國百姓的肯定,有朝一天,當河西之地真正屬於秦國的時候,百姓們也就不那樣反感秦國了。”
“嗯---,相國所言極是。”公子摯點頭道。
當門人告訴公子摯,晉國使臣郗芮求見的時候,公子摯愣了好大一會,自言自語道:“難道他是瘋了嗎?此時竟然敢來秦國?”
“那公子還見不見晉使?”門人問道。
“嗯,你說見不見晉使?”這等於又給公子摯除了一個難題,此時郗芮能夠來見他,肯定是有要事要辦?而且通過他的嘴,秦國可以知道晉國許多重要的信息。
“見--,請晉國使臣大廳相見。”
多年過去,郗芮也變了,變得比以前更加謙遜了,“夜裏來訪,打攪公子了。”見到公子摯,郗芮拱手彎腰說道,謙遜的程度讓公子摯都有些不好意思。
“你怎麽現在還敢來秦國?難道你不知道秦國一心要殺掉你嗎?”還禮後,公子摯道。
“哎---,公子啊公子,我豈能不知道秦國想殺掉我,可是我又有什麽辦法呢?現在晉國要想找出一個願意出使秦國的使臣來都難,國君問遍了整個朝堂,就是沒有人願意前往秦國,這不推到最後又輪到我來了。”郗芮一臉無奈的說道。
公子摯望著郗芮,突然覺著這個人真是既可憎有可憐。
這人啦,怎麽什麽樣的都有呢?
人常說:有理不打上門客。
秦國雖然憎恨晉國,憎恨郗芮等人,但當人家帶著禮物來到自己家門口時,公子摯也隻好坐下來,好好跟他談談。
“既然來了,那就說說你此行的目的?”公子摯對郗芮說道。
郗芮張張嘴,顯得很是為難,“嘿嘿嘿,這事讓我怎麽說呢?”
“有事就直說吧。”公子摯道。
“那我就直說了,公子應該知道今年中原大旱的事情吧?”
“有所耳聞。”
“今年的大旱範圍之廣泛,曠世罕見,作為中原大國的晉國自然不能幸免,大部分國土都遭受了旱災。到今天,旱災已經造成了晉國大部分百姓無衣無食,餓殍遍野,此時的晉國朝野震驚,經過多次朝廷議事,大臣們一致認為應該向秦國借糧。可是選來選去,沒有選到合適的使臣,這不,下臣我就隻好再次前往秦國了。”郗芮笑著對公子摯說道。
“上次夷吾承諾等他當上了晉國國君,就把河西之地劃給秦國,到現在還沒有兌現,我記得上次夷吾的使臣就應該是你吧;怎麽現在你還有臉跑道秦國來借糧。你都沒想想秦國能答應嗎?”聽完郗芮的話,公子摯怒斥道。
“嘿嘿嘿,我也知道為難,但是除了這個辦法,還能怎麽辦呢?現在中原諸國都受到了災難,就是想向別的國家借糧,也無路可尋啊!這不最後就隻剩下秦國這一條路可走了。還請秦國看在兩國是親戚的份上,借糧給晉國。當然了,這一次我們是帶著足夠的錢財來的,說是借糧實質上就是買糧,還請大人跟秦公通融通融,賣糧給晉國。”
“哎---,人活到這份上,秦國還有什麽好說的呢?”公子摯歎息道,也不知道他這話是在說夷吾,還是在說郗芮,但是不管人家說什麽,郗芮絕對是沒有半點的氣憤。
誰讓現在的晉國在求人家秦國呢?
“好,你的話我已經知曉,至於秦國將會采取什麽樣的辦法,借與不借,我也做不了主,還需要向國君和相國大人稟明情況,等他們來決斷。”公子摯對郗芮道。
“下臣替我家國君和晉國百姓感謝公子了。”說完,郗芮拿出送給公子摯的禮物,一對玉佩、一塊寶壁。
公子摯知道晉國的垂荊美玉乃是當世的名品,趕緊推脫道,“多謝晉使美意,無功不受祿,如此美好的東西,我怎敢輕易收下。”
“還請公子務必收下,不然我不好交差啊!晉國數萬百姓還等著我就命呢。”
“好----,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見公子摯收下了禮物,郗芮知道這事還是有些希望了,於是道:“請公子為晉國百姓多費心了,下臣告退。”
郗芮走後,公子摯也沒辦法睡覺了,簡單收拾一下,便來到了相國府上。
此時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相國百裏奚也沒有休息,在院子中間的亭子裏鋪了一張席子乘涼,與兒子孟明視說話。見公子摯到來,高興的招呼他坐下,喝茶,說話。
“相國,晉國來人了。”坐下後,公子摯道。
“哦---,誰來了?”
“郗芮”
聽到這個名字,百裏奚有些吃驚,對於大河東岸晉國的情況,百裏奚是有所了解的,也知道晉國遭受旱災的事情。但是對於晉國派郗芮前來秦國卻還是有些吃驚,畢竟這個人可是前幾年,秦國一心想要殺掉的人物,也是晉公夷吾的得力助手,“他竟然敢來秦國,難道不怕秦國趁機殺掉他嗎?”
“他這次是為晉國百姓請命來的,今年中原大旱,晉國也未能幸免,這一茬莊稼全部旱死,百姓們早就沒有了糧食,餓殍遍野,四散逃難,晉國想盡所有的辦法之後,晉公夷吾隻好派他來秦國借糧了。”公子摯說道。
“晉國來向秦國借糧?這事怎麽聽著有些奇怪呢?難道他們不知道秦國記恨晉國嗎?”聽完公子摯的話,百裏奚也有些感到意外。
“郗芮說:中原大旱,晉國周邊的鄭國、衛國、宋國等等都受到了旱災,晉國也是無路可走了,隻好來向秦國求援。”
“這麽說你已經見過晉使了?”
“見過了,剛剛送走。”公子摯實話實說道。
“那依你之見,國君會不會答應借糧給晉國呢?”百裏奚沒有說自己的意見,而是反問公子摯道。
“我想不會。”
“為何?”
“因為秦晉之間還有未解的疙瘩,除非晉國兌現諾言把河西之地還給秦國,國君才會答應借糧給晉國。”公子摯答道。
百裏奚默然,對於夷吾的所作所為,百裏奚也是生氣的,畢竟秦國幫他登上了國君的位置,而夷吾卻一次次的欺騙秦國;現在又厚著臉皮來請秦國賣糧給晉國,一次次的施恩給晉國,難道他就不想有所表示嗎?
“相國,要不這一次我們趁機向夷吾提出把河西之地劃給秦國,我們再借糧給晉國如何?”公子摯試探說道。
“老夫已經說過,要想讓晉國一次性將河西之地劃給秦國,那夷吾就得下台,也會激起晉國的憤怒。對於這件事,我們隻能一步一步來。”隨後,百裏奚道,“天災流行,各國都可能發生,救助災荒,敦睦鄰國,是國家應盡的道義。如果我們一次次的施恩給晉國,最終就會贏得晉國百姓的肯定,有朝一天,當河西之地真正屬於秦國的時候,百姓們也就不那樣反感秦國了。”
“嗯---,相國所言極是。”公子摯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