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由餘對群臣的反應很是平靜,那就說明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於是綿諸王道:“由餘先生,誠如群臣所說的那樣,正是因為秦國的上升趨勢,嚴重威脅到周邊戎狄國家的安危,使得諸多的戎狄國家感到了威脅和害怕,這才紛紛前來綿諸國向我求援,請求我聯合其他國家一起向秦國發難。我也甚是為難,你知道若不對秦國加以阻止或者說打擊,將來的秦國實力會更加的強大,等到秦國強大到可以消滅周邊所有國家的時候,我們恐怕隻有死路一條了。”
當下的秦國實力壯大,戎狄國家不敢與之匹敵;但越是這樣秦國的實力越發更加強大,戎狄國家越不敢與秦國抗衡,這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因此還不如趁著秦國沒有強大到無法抗衡的時候,突然向其發動進攻,徹底將其打敗,讓其一蹶不振。
由餘想了想道:“大王此言差矣。我倒是以為天下大事猶如波浪一般,此消彼長。今天秦國處於上升趨勢,明天也許就會下落。當他處於上升趨勢的時候,我們沒有必要與他抗衡,等他下落的時候,我們與之匹敵,自然就會容易的多了。”
沒等綿諸王說話,赤舵說道,“理是這個理,但就是不知道秦國什麽時候會走下坡路?”
“這就要視天下的形勢而定了。比如說隨著形勢的發展秦國與周邊的大國晉國或者是楚國發生了較大的戰事,結果大敗;國力受損,到那時就是我們聯合起來向秦國發動戰爭的時候了。”
聽完這話,赤舵道:“現在秦國的實力大漲,周邊的國家躲之不及,那裏還會向秦國挑戰呢?”
隨後,綿諸王也說道:“先生說的隻是一種可能性,就是不知道大國之間會在什麽時候發動戰鬥,千萬不敢讓我們等的時間太長啊!若是幾十年不發動戰爭,我們這茬人可等不起啊!更何況就算是我們願意等,周邊的鎔戎、梁山戎也等不及啊!秦人占著他們的土地啊!”
由餘想了想道,“我想等不了幾年的。”
“先生為何如此肯定?”綿諸王赤斑道。
“因為秦國東邊的晉國有一個名叫夷吾的國君啊!”說這話的時候由餘笑了:“夷吾言而無信,在與秦國打交道的過程中,多次失信與秦國,我就不信秦國能夠忍受他一次兩次,還能夠十次八次一直忍下去嗎?等到秦國忍受不下去的時候,兩個大國之間的戰鬥也就在所難免了。”
“那依先生之見,會在多長時間內爆發戰鬥?”
“一兩年之內就會有大的戰事爆發。”由餘肯定的說道,“秦國實力大漲,諸位能夠看得到,中原諸國也都看的到;你們是想一下,隨著秦國實力的增長,肯定不願意呆在西垂這麽點地方裏,一定會想著法的向東發展。若要想向東發展,勢必會與東邊的大國之間發生衝突。一旦衝突,戰爭將在所難免。同時呢,大河以東的國家也不願意讓秦人恣意發展,也會想著法的來對付秦國。”
“那先生為何肯定的認為,戰爭將在一兩年之間爆發呢?”赤舵最關注的就是這個了,急切的問道。
“因為秦國等不起,東方的諸侯也等不及啊!”由餘調侃的說道。
“哈哈哈-----”
“哈哈哈-----”
……。
大河岸邊的這座帳篷裏,爆發出熱烈的笑聲。
“來來來---,為了秦國從此衰落,我們飲一碗。”綿諸王高興的提議道。
跟著這些爽快的人,由餘也變得爽快了,一碗一碗的喝著酒,平時酒量很一般的他,今夜真的喝了不少的酒,竟然沒有醉意。
酒喝飽了,肉吃足了。綿諸王赤斑左右望了望群臣,隨後轉身對由餘道,“由餘先生,本王有句話一直想對你說。”
“大王請講。”
“若先生不棄,赤斑願拜先生為綿諸國的國師,常隨在本王左右,為本王出謀劃策;不知先生意下如何?”說罷,綿諸王赤斑望著他,等待由餘的回答。
“這個?”由餘愣住了。
北方天高地闊,夏季風景如畫,但是到了秋冬季節,那可就寒風刺骨了;說實在的,他不想呆在北方那個異常寒冷的地方。
綿諸王以及群臣都看出了由餘的憂慮。
“嗨----”綿諸王長長的歎了口氣,“若先生不願意,本王也不勉強,明天一早,本王派人送你過河。來---,為了今夜我們的相聚,再喝一碗。”綿諸王端起酒碗對由餘說道。
在座的大臣們也端起酒碗對由餘道:“我等都願意請先生留下來為綿諸出謀劃策。”
由餘端起酒碗,此刻他在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留下來就等於自己的餘生都要呆在遙遠的西北,堅持去翟國,自己的人生理想將會與公子重耳一道在小小的翟國流逝。
留與不留這是一個關乎到自己人生命運的大問題。
“還請先生能夠留下來,與我們一起戰鬥生活。”身邊的大臣再次端起酒碗對由餘道。
由餘望著諸位真誠的臉龐,端起酒碗,朗聲說道,“好---,我答應了,與諸君一起戰鬥生活。”
隨後一口將碗裏的酒喝幹。
“好啊-----,綿諸有了先生這樣的大才定會蒸蒸日上,總有一天我們要一統‘八戎’,成為草原上最強大的國家。”綿諸王高興的說道。
“對啊---,有了先生,綿諸一定會更加強大。”
這一夜,由餘與這些綿諸王、左穀蠡王等人在大河岸邊這座帳篷裏,暢快的喝酒,大聲的說笑,不知不覺已是深夜。
篝火滅了,酒喝完了,人終於橫七豎八的睡到了,不過天也快亮了。
由餘走出帳篷,他的頭腦木木的,脹痛欲裂,跌跌撞撞的爬上南邊的山丘,望著下麵的大河山川,潸然淚下。
“先生想晉國了?”不知什麽時候,綿諸王赤斑站在了他的身後。
“嗯--”由餘擦幹眼淚,默默點頭。
“若先生那一天真的想自己的故土了,隨時可以回來,赤斑保證絕不為難先生。”綿諸王對由餘說道。
王已如此,夫複何求?
能遇到赤斑這樣的大王,由餘還有什麽不知足呢?“大王放心,晉國已令由餘傷透了心,我再也不會來了。”
“走吧!將士們在山下等著呢!”綿諸王說道。
由餘最後再望一眼遙遠的故鄉,跟著赤斑走向山崗。
晉國啊!故鄉。
從此後你隻能出現在我的夢中了。
當下的秦國實力壯大,戎狄國家不敢與之匹敵;但越是這樣秦國的實力越發更加強大,戎狄國家越不敢與秦國抗衡,這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因此還不如趁著秦國沒有強大到無法抗衡的時候,突然向其發動進攻,徹底將其打敗,讓其一蹶不振。
由餘想了想道:“大王此言差矣。我倒是以為天下大事猶如波浪一般,此消彼長。今天秦國處於上升趨勢,明天也許就會下落。當他處於上升趨勢的時候,我們沒有必要與他抗衡,等他下落的時候,我們與之匹敵,自然就會容易的多了。”
沒等綿諸王說話,赤舵說道,“理是這個理,但就是不知道秦國什麽時候會走下坡路?”
“這就要視天下的形勢而定了。比如說隨著形勢的發展秦國與周邊的大國晉國或者是楚國發生了較大的戰事,結果大敗;國力受損,到那時就是我們聯合起來向秦國發動戰爭的時候了。”
聽完這話,赤舵道:“現在秦國的實力大漲,周邊的國家躲之不及,那裏還會向秦國挑戰呢?”
隨後,綿諸王也說道:“先生說的隻是一種可能性,就是不知道大國之間會在什麽時候發動戰鬥,千萬不敢讓我們等的時間太長啊!若是幾十年不發動戰爭,我們這茬人可等不起啊!更何況就算是我們願意等,周邊的鎔戎、梁山戎也等不及啊!秦人占著他們的土地啊!”
由餘想了想道,“我想等不了幾年的。”
“先生為何如此肯定?”綿諸王赤斑道。
“因為秦國東邊的晉國有一個名叫夷吾的國君啊!”說這話的時候由餘笑了:“夷吾言而無信,在與秦國打交道的過程中,多次失信與秦國,我就不信秦國能夠忍受他一次兩次,還能夠十次八次一直忍下去嗎?等到秦國忍受不下去的時候,兩個大國之間的戰鬥也就在所難免了。”
“那依先生之見,會在多長時間內爆發戰鬥?”
“一兩年之內就會有大的戰事爆發。”由餘肯定的說道,“秦國實力大漲,諸位能夠看得到,中原諸國也都看的到;你們是想一下,隨著秦國實力的增長,肯定不願意呆在西垂這麽點地方裏,一定會想著法的向東發展。若要想向東發展,勢必會與東邊的大國之間發生衝突。一旦衝突,戰爭將在所難免。同時呢,大河以東的國家也不願意讓秦人恣意發展,也會想著法的來對付秦國。”
“那先生為何肯定的認為,戰爭將在一兩年之間爆發呢?”赤舵最關注的就是這個了,急切的問道。
“因為秦國等不起,東方的諸侯也等不及啊!”由餘調侃的說道。
“哈哈哈-----”
“哈哈哈-----”
……。
大河岸邊的這座帳篷裏,爆發出熱烈的笑聲。
“來來來---,為了秦國從此衰落,我們飲一碗。”綿諸王高興的提議道。
跟著這些爽快的人,由餘也變得爽快了,一碗一碗的喝著酒,平時酒量很一般的他,今夜真的喝了不少的酒,竟然沒有醉意。
酒喝飽了,肉吃足了。綿諸王赤斑左右望了望群臣,隨後轉身對由餘道,“由餘先生,本王有句話一直想對你說。”
“大王請講。”
“若先生不棄,赤斑願拜先生為綿諸國的國師,常隨在本王左右,為本王出謀劃策;不知先生意下如何?”說罷,綿諸王赤斑望著他,等待由餘的回答。
“這個?”由餘愣住了。
北方天高地闊,夏季風景如畫,但是到了秋冬季節,那可就寒風刺骨了;說實在的,他不想呆在北方那個異常寒冷的地方。
綿諸王以及群臣都看出了由餘的憂慮。
“嗨----”綿諸王長長的歎了口氣,“若先生不願意,本王也不勉強,明天一早,本王派人送你過河。來---,為了今夜我們的相聚,再喝一碗。”綿諸王端起酒碗對由餘說道。
在座的大臣們也端起酒碗對由餘道:“我等都願意請先生留下來為綿諸出謀劃策。”
由餘端起酒碗,此刻他在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留下來就等於自己的餘生都要呆在遙遠的西北,堅持去翟國,自己的人生理想將會與公子重耳一道在小小的翟國流逝。
留與不留這是一個關乎到自己人生命運的大問題。
“還請先生能夠留下來,與我們一起戰鬥生活。”身邊的大臣再次端起酒碗對由餘道。
由餘望著諸位真誠的臉龐,端起酒碗,朗聲說道,“好---,我答應了,與諸君一起戰鬥生活。”
隨後一口將碗裏的酒喝幹。
“好啊-----,綿諸有了先生這樣的大才定會蒸蒸日上,總有一天我們要一統‘八戎’,成為草原上最強大的國家。”綿諸王高興的說道。
“對啊---,有了先生,綿諸一定會更加強大。”
這一夜,由餘與這些綿諸王、左穀蠡王等人在大河岸邊這座帳篷裏,暢快的喝酒,大聲的說笑,不知不覺已是深夜。
篝火滅了,酒喝完了,人終於橫七豎八的睡到了,不過天也快亮了。
由餘走出帳篷,他的頭腦木木的,脹痛欲裂,跌跌撞撞的爬上南邊的山丘,望著下麵的大河山川,潸然淚下。
“先生想晉國了?”不知什麽時候,綿諸王赤斑站在了他的身後。
“嗯--”由餘擦幹眼淚,默默點頭。
“若先生那一天真的想自己的故土了,隨時可以回來,赤斑保證絕不為難先生。”綿諸王對由餘說道。
王已如此,夫複何求?
能遇到赤斑這樣的大王,由餘還有什麽不知足呢?“大王放心,晉國已令由餘傷透了心,我再也不會來了。”
“走吧!將士們在山下等著呢!”綿諸王說道。
由餘最後再望一眼遙遠的故鄉,跟著赤斑走向山崗。
晉國啊!故鄉。
從此後你隻能出現在我的夢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