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省看了一眼百裏奚,他知道秦國君臣想的是什麽,晉公夷吾在秦國關了一個多月都沒有被殺,難道單單在自己使秦的時候,就會被殺了嗎?顯然不會。
秦國隻是來考驗一下晉國和他的智慧罷了。
想到了這一點,呂省也就坦然了,朗聲道:“秦國若能夠放我家國君回國,至少會有三大好處。”
“何為三大好處?說來寡人聽聽。”
呂省走到大殿中央說道:“這第一嘛,那就是有利於秦晉之好,諸位都知道當今秦國的君夫人就是我家國君的姐姐,有了這一層關係,我想不管是秦國還是晉國都不會把事情做的太絕,畢竟一旦那樣可是要傷到自己親人的,而且也不利於後宮的穩定,所以留著我家國君,不管是對秦國還是晉國,都是好事。”
其實在呂省來秦國的路上,就已經聽說了君夫人以自殺的方式威逼秦公放棄殺夷吾的想法,所以這樣說道。
百裏奚點頭,其他大臣也跟著點頭,“是這個理。”
“第二嘛,那就是我家國君經過這次來秦,對於秦晉兩國的情況都有所了解,回國之後,在晉國的大政方針上定會有所調整,具體怎麽調整,那我就不說了,畢竟那是國君的事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調整後的兩國肯定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保持相對平衡的。我想這種相對平衡的局麵,對於秦晉兩國來說應該是好事。秦公、諸位大人,試想一下,那個國家不願意利用長期的穩定來壯大自身的實力呢?”
雖然呂省沒有明說,其言下之意與百裏奚的不謀而合,那就是經過這次事件之後,晉公夷吾一定不敢在招惹秦國,當然了,隻要晉國不在招惹秦國,對於秦國來說那就是難得的發展機遇,秦國能不珍惜嗎?
“好---,貴使說的有理,說說你的第三點。”秦公任好發話了。
“這第三就是,秦國可以名正言順的得到河西之地。”
此話一出,秦庭都覺有些驚異。
“秦國已經占領河西,何來名正言順一說?”將軍公孫枝說道。
“公孫將軍,我當然知道秦國已經占領的河西的事情,但是今天你秦國占領了,誰能保證等到明天晉國強大了,又會發兵來奪取呢?畢竟列國之間為了土地之爭可不是一年兩年就能解決的。好多地方經常是你爭我奪,多年不休,我想若不徹底解決河西之地的歸屬問題,今後這裏也將成為下一你爭我奪的地方。”
很顯然,呂省的話引起了秦公與宰相百裏奚的注意。
呂省說的沒錯,春秋時期列國之間為了一塊地方的歸屬權問題,經常是你爭我奪,今天歸你,明天歸他,多年不休。
“那依貴使之見,應該如何解決此事。”百裏奚問道。
“百裏相國,其實這事也不難解決。但如果晉國與秦國以盟約的形式承認了秦國對河西的占領,今後就算是有人提起此事,那也是晉國自己願意劃出去給秦國的,就不怪秦國了。當然了有了這個盟約,河西之地的百姓也會從心裏上接受秦國,今後自然會心甘情願的做秦國人。相國大人,我說的對嗎。”呂省對百裏奚說道,當然也是對秦庭說道。
呂省的話引起了百裏奚的注意,也就等於引起了秦公的注意,引起了秦庭的注意。
秦公靜靜的望著呂省,一言不發;百裏奚仰起頭,若有所思。
呂省知道他的話起到效果了。
“秦公、諸位大人,既然我家國君回國,對秦國有利,對晉國有利,為何秦國還不放他回國呢?”
秦公任好望著百裏奚,百裏奚微微的點點頭。
“晉國使臣,你的話寡人已經知曉,你切下去,容寡人與諸位大臣商議之後,再做決斷。”秦公任好對呂省說道。
“秦公,不知下臣能否看望一下我家國君?”臨走前呂省對秦公任好說道。
“有何不可,公子摯,你安排一下,讓晉國貴使看看夷吾。”秦公任好安排道。
“諾---”
“下臣告退。”
隨後呂省在公子摯的帶領下前往秦國驛館。
呂省走後,秦公任好問百裏奚道:“相國,你看此事該如何處理?”
“由今天呂省的言談來看,晉國還是有能人啊!”百裏奚感歎道。
很顯然,呂省的一番言談已經在秦國引起了重視,比起此前晉國所有的使臣來,呂省有膽有識,而且思路清晰,能說會道,令秦庭折服。
“愛卿說的不錯,這個呂省寡人怎麽一直沒有見過呢?”秦公對此也覺著吃驚。
“呂省其實也是跟著夷吾一直流亡的老臣了,在夷吾所有的大臣中,隻有他與郗芮是跟著夷吾從梁國回到晉國的,算是夷吾的親信;不過此人性情稍顯孤傲,我聽說夷吾當初最佳的宰相人選就是呂省,無奈呂省本人不願意當,這才選中了郗芮。”
聽著百裏奚的介紹,秦公任好道:“既然此人有如此能耐,回到晉國豈不是秦國的大患,不如趁此機會將其殺掉,以絕後患。”
“對,就是應該將此人殺掉。以免他回到晉國當了宰相,對於秦國可沒有好處啊!”公孫枝等人也跟著說道。
百裏奚望著身邊的老夥計蹇叔,想聽聽他的意見,同為秦國的左右宰相,軍國大事都是百裏奚在協助國君執掌,這位老夥計除了管管農田水利、倉儲稅收等事情,對於秦國的大政方針、軍事政務等等沒有太多的過問。
雖然不過問,但不代表蹇叔就沒有這個能力,見百裏奚望自己,於是蹇叔笑了笑道:“諸位放心,呂省不會在晉國當宰相的。”
“這是為何?”
“一則呂省能力雖然強,但是性格孤傲,也不願意與晉公夷吾同流合汙,所以從他本人的意願上講,不願意當晉國的宰相;二則郗芮在晉國的影響和實力也遠在呂省之上,所以不管晉公夷吾願不願意用,呂省都不會的當晉國的宰相。”
公孫枝道,“就算是他不願意當晉國的宰相,但是這樣有能力的人在晉國,對於秦國今後的霸業也是威脅,還是應該除掉。”
蹇叔笑道:“這一點將軍就更不用擔心了,他不會對秦國造成威脅的。”
“為何?”
“因為他的話沒人聽啊!要是晉公夷吾聽呂省的,哪裏還會有韓原之戰,哪裏還會有今天被俘。我們殺了呂省,隻能給秦國造成嫉賢妒能的惡名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聽了蹇叔的話,秦國君臣放心了。
秦國隻是來考驗一下晉國和他的智慧罷了。
想到了這一點,呂省也就坦然了,朗聲道:“秦國若能夠放我家國君回國,至少會有三大好處。”
“何為三大好處?說來寡人聽聽。”
呂省走到大殿中央說道:“這第一嘛,那就是有利於秦晉之好,諸位都知道當今秦國的君夫人就是我家國君的姐姐,有了這一層關係,我想不管是秦國還是晉國都不會把事情做的太絕,畢竟一旦那樣可是要傷到自己親人的,而且也不利於後宮的穩定,所以留著我家國君,不管是對秦國還是晉國,都是好事。”
其實在呂省來秦國的路上,就已經聽說了君夫人以自殺的方式威逼秦公放棄殺夷吾的想法,所以這樣說道。
百裏奚點頭,其他大臣也跟著點頭,“是這個理。”
“第二嘛,那就是我家國君經過這次來秦,對於秦晉兩國的情況都有所了解,回國之後,在晉國的大政方針上定會有所調整,具體怎麽調整,那我就不說了,畢竟那是國君的事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調整後的兩國肯定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保持相對平衡的。我想這種相對平衡的局麵,對於秦晉兩國來說應該是好事。秦公、諸位大人,試想一下,那個國家不願意利用長期的穩定來壯大自身的實力呢?”
雖然呂省沒有明說,其言下之意與百裏奚的不謀而合,那就是經過這次事件之後,晉公夷吾一定不敢在招惹秦國,當然了,隻要晉國不在招惹秦國,對於秦國來說那就是難得的發展機遇,秦國能不珍惜嗎?
“好---,貴使說的有理,說說你的第三點。”秦公任好發話了。
“這第三就是,秦國可以名正言順的得到河西之地。”
此話一出,秦庭都覺有些驚異。
“秦國已經占領河西,何來名正言順一說?”將軍公孫枝說道。
“公孫將軍,我當然知道秦國已經占領的河西的事情,但是今天你秦國占領了,誰能保證等到明天晉國強大了,又會發兵來奪取呢?畢竟列國之間為了土地之爭可不是一年兩年就能解決的。好多地方經常是你爭我奪,多年不休,我想若不徹底解決河西之地的歸屬問題,今後這裏也將成為下一你爭我奪的地方。”
很顯然,呂省的話引起了秦公與宰相百裏奚的注意。
呂省說的沒錯,春秋時期列國之間為了一塊地方的歸屬權問題,經常是你爭我奪,今天歸你,明天歸他,多年不休。
“那依貴使之見,應該如何解決此事。”百裏奚問道。
“百裏相國,其實這事也不難解決。但如果晉國與秦國以盟約的形式承認了秦國對河西的占領,今後就算是有人提起此事,那也是晉國自己願意劃出去給秦國的,就不怪秦國了。當然了有了這個盟約,河西之地的百姓也會從心裏上接受秦國,今後自然會心甘情願的做秦國人。相國大人,我說的對嗎。”呂省對百裏奚說道,當然也是對秦庭說道。
呂省的話引起了百裏奚的注意,也就等於引起了秦公的注意,引起了秦庭的注意。
秦公靜靜的望著呂省,一言不發;百裏奚仰起頭,若有所思。
呂省知道他的話起到效果了。
“秦公、諸位大人,既然我家國君回國,對秦國有利,對晉國有利,為何秦國還不放他回國呢?”
秦公任好望著百裏奚,百裏奚微微的點點頭。
“晉國使臣,你的話寡人已經知曉,你切下去,容寡人與諸位大臣商議之後,再做決斷。”秦公任好對呂省說道。
“秦公,不知下臣能否看望一下我家國君?”臨走前呂省對秦公任好說道。
“有何不可,公子摯,你安排一下,讓晉國貴使看看夷吾。”秦公任好安排道。
“諾---”
“下臣告退。”
隨後呂省在公子摯的帶領下前往秦國驛館。
呂省走後,秦公任好問百裏奚道:“相國,你看此事該如何處理?”
“由今天呂省的言談來看,晉國還是有能人啊!”百裏奚感歎道。
很顯然,呂省的一番言談已經在秦國引起了重視,比起此前晉國所有的使臣來,呂省有膽有識,而且思路清晰,能說會道,令秦庭折服。
“愛卿說的不錯,這個呂省寡人怎麽一直沒有見過呢?”秦公對此也覺著吃驚。
“呂省其實也是跟著夷吾一直流亡的老臣了,在夷吾所有的大臣中,隻有他與郗芮是跟著夷吾從梁國回到晉國的,算是夷吾的親信;不過此人性情稍顯孤傲,我聽說夷吾當初最佳的宰相人選就是呂省,無奈呂省本人不願意當,這才選中了郗芮。”
聽著百裏奚的介紹,秦公任好道:“既然此人有如此能耐,回到晉國豈不是秦國的大患,不如趁此機會將其殺掉,以絕後患。”
“對,就是應該將此人殺掉。以免他回到晉國當了宰相,對於秦國可沒有好處啊!”公孫枝等人也跟著說道。
百裏奚望著身邊的老夥計蹇叔,想聽聽他的意見,同為秦國的左右宰相,軍國大事都是百裏奚在協助國君執掌,這位老夥計除了管管農田水利、倉儲稅收等事情,對於秦國的大政方針、軍事政務等等沒有太多的過問。
雖然不過問,但不代表蹇叔就沒有這個能力,見百裏奚望自己,於是蹇叔笑了笑道:“諸位放心,呂省不會在晉國當宰相的。”
“這是為何?”
“一則呂省能力雖然強,但是性格孤傲,也不願意與晉公夷吾同流合汙,所以從他本人的意願上講,不願意當晉國的宰相;二則郗芮在晉國的影響和實力也遠在呂省之上,所以不管晉公夷吾願不願意用,呂省都不會的當晉國的宰相。”
公孫枝道,“就算是他不願意當晉國的宰相,但是這樣有能力的人在晉國,對於秦國今後的霸業也是威脅,還是應該除掉。”
蹇叔笑道:“這一點將軍就更不用擔心了,他不會對秦國造成威脅的。”
“為何?”
“因為他的話沒人聽啊!要是晉公夷吾聽呂省的,哪裏還會有韓原之戰,哪裏還會有今天被俘。我們殺了呂省,隻能給秦國造成嫉賢妒能的惡名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聽了蹇叔的話,秦國君臣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