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郗芮已經跑了。
他是不會帶兵來進攻晉國王宮了。
在郗稱向王宮發動進攻的當天晚上,郗芮就已經離開府邸,出了城門,此刻他正與呂省一起站在絳都城外的山崗上,靜靜的注視著下麵的都城和熊熊燃燒起來的王宮。
幾十年來,他的人生經曆了太多的風雲變幻,也知道了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所以在做事的時候總要給自己留點後路,以免滿盤皆輸,斷了郗氏的根基。就像今天這件事,從表麵現象來看,好像自己的人占著上風,但是身在晉國王宮裏的重耳有沒有提前做好準備,他是不知道的。但有一種直覺告訴他,那就是作為晉國國君的重耳跟本就不信任自己,說不定早就對自己有所防備了。
“呂大人,郗稱他們的手了。”望著山下燃燒起來的熊熊烈火,郗芮對呂省說道。
呂省沒有說話,目光一直注視著山下的火光,冷冷的說道,“也許吧。”
“那我們趕緊返回城裏去指揮戰鬥吧,一旦重耳被殺死,絳都可就亂了,需要我們前往協調啊!”郗芮對呂省說道。
“要去你去,我是不會去的。”呂省就是這樣,隻要是他不願意的事情,一般說的都很很決絕。
“為什麽?”
“不管殺沒殺死重耳,但有一點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此時的絳都一定是亂哄哄的,此時進城,我還怕被亂軍殺死。”
呂省的話讓郗芮火熱的心有冷淡下來了,“來人啦。”
“奴才在。”一個仆人趕緊跑過來答道。
“你去城裏打探一下,看看形勢如何,一旦有消息後,馬上向我報告。”
“諾---”說罷,仆人就向山下而去。<>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天都快要亮了,派出去的奴才還沒有回來,郗芮有些等不及了,“來人啦,都這麽久了,派出去的人怎麽還沒有回來?”
這時管家跑過來對郗芮道:“老爺,要不我再派人過去看看。”
“嗯---,一定要快。”
“諾
這一次派出去的人很快就回來了,不過見到郗芮的時候,仆人的臉色都白了,“報---,老爺,大大、大事不好了。”
嗯?
郗芮的心一下子揪在了一起,“大事不好了?快說,是什麽事情不好了。”
“二老爺根本就沒有殺死君上,他本人已經被國君的人馬抓住了,生死未卜。”二老爺指的就是郗稱。
“啊?”郗芮聽罷大吃一驚的望著手下,“二老爺沒有殺死重耳,這是怎麽回事,剛才大家不都看見重耳的寢宮起火了嗎?郗稱他怎麽還能沒有成功?”
“小的聽說勃鞮當天晚上就已經叛變了,是他向國君告密了我們的行動計劃,國君這才提早動手,故意放火引誘二老爺帶兵進入王宮,等到他們的人馬剛剛帶兵進入王宮,就被國君的侍衛給截殺了。”
勃鞮叛變了?
郗芮聽罷,隻覺著頭暈的厲害,幾乎站不住腳根,“這這,這、這,怎麽會這樣?”
“老爺,我們趕緊跑吧,現在狐偃已經從曲沃調集大軍駐守在了絳都,我們的軍隊也正在被曲沃過來的大軍包圍,所有的軍官都已經被請進絳都了。前麵派過去打探消息的奴才原本以為駐紮在絳都城門的還是自己的人,硬往城裏闖,被從曲沃過來的軍隊給殺死在了城門外。<>”怪不得遲遲不見派出去的仆人回來,原來這家夥早就被人家給殺了。
郗芮隻覺著頭暈的厲害,一屁股坐在地上,看來他已經是滿盤皆輸了,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呢?
“這些情況,你是怎麽知道這些的?”郗芮不死心的問道。
“我是從住在城外的百姓嘴裏得知的,現在絳都已經完全被君上控製,我猜想,天一亮搜捕我們的軍隊會馬上向這邊搜查過來的,老爺,趕緊跑吧。”手下對再次對郗芮說道,說話的時候聲音都有些變了。
郗芮打了個機靈,趕緊站起身來,直直望著呂省,“呂大人,看來你說對了,我這一次是輸定了,現在隻剩下逃跑了;你說說我們該逃亡哪裏呢?”
“逃亡哪裏?我怎麽知道,這就要看大人你平常跟那個國家關係好了。”呂省說道。
“我跟那個國家關係好?我跟那個國家關係好呢?我也不知道。”郗芮搖搖頭為難的說道,一時半會,他還真想不出自己與那個國家關係好點。
在晉國當宰相這麽多年,突然之間要問他跟哪個國家關係好點,他一時間還真想不出來,這些年來,除了跟秦國有所交往之外,他還真沒在外交上與其他哪個國家打過交道。
“這些年我除了與秦國有所交往之外,還真沒跟其他國家打過交道,你說說,我與那個國家的關係處的好呢?”郗芮反問道。
“照你這話,就是說我們應該逃亡秦國呢?”呂省問道。
逃亡秦國?
郗芮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會逃亡秦國,這些年雖然自己一直與秦國打交道,但是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並不好,特別是在夷吾執政期間,雙方一度發生戰爭,現在自己逃往秦國,秦國會不會借機殺掉自己呢?
郗芮拿不準,“逃往秦國,合適嗎?秦晉之間關係一直很差,我們這就逃往秦國,秦公會不會因為當年的事情記恨我們,進而殺掉我們呢?”
郗芮的問話,讓呂省也感到有些揪心。<>
是啊!
這麽多年秦晉之間的關係實在不能叫做好,他們二人也曾經幫助兩代晉公與秦國鬥爭,難道秦國能不記恨他們嗎?
可眼下除了秦國,他們還能逃往哪裏呢?
山下已經傳來了軍隊上山搜查的聲音,亂哄哄的,響成了一片。
“呂大人,你快點拿個主意啊!”郗芮哀求道。
“走---,現在除了秦國,我們已經無路可走,趕緊收拾逃往秦國。萬一秦國待不住了,我們再逃往其他國家不遲。”呂省表態道。
“好,我們一起逃往秦國。”
於是,郗芮、呂省二人帶著自己的家人和隨從扭過頭向著西邊的秦國而去了。
晉國距離秦國並不遠,兩國本來就是一河之隔,翻過呂梁山,再渡過大河,就是秦國的地界了。
經過幾天的逃往,郗芮等人終於逃到了秦國的地界上。
這一路過來,郗芮早就跑的累散了架,試想一下,他一個當宰相的,何曾跑過這麽多的路。當他來到秦國地界的時候,心裏懸著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坐在大河邊的石頭上,郗芮大口大口的喘著氣,“哎呀---,終於算是逃出來了。呂大人,你說說吧,我們這下該前往那裏呢?是直接進入雍城,還是逃往其他的城池?”
逃是逃出來了,但是秦國也大著呢,到底是前往那個城池,這還需要好好想想,總不能露宿街頭吧,或者睡在山野裏吧。
呂省想了想道,“我倒是覺著我們不能前往雍城,這萬一晉國得知我們逃往秦國之後,向秦國施以恩惠,要求秦國把我們交回去,怎麽辦?”
呂省這麽一說,其他人也覺著確實是這樣,“對,你說的對,我們確實不能前往雍城,那依你之間我們應該前往那裏呢?”
“前往朝邑。”
朝邑?
郗芮聽罷,覺著這個提議有些奇怪,“為何要逃往朝邑呢?”
“因為那裏是梁國公室現在所居住的地方,你可知道,秦國滅了梁國之後,就把梁國原來的公室成員安排在了朝邑城。梁國,你應該知道吧!這裏本是夷吾的君夫人的故鄉,與我們的關係一直不錯,現在我們走投無路,隻有逃往這個地方最安全了。”
聽罷呂省的話,郗芮一下子來了精神,“對啊!我還以為我郗芮在國外沒有關係好的國家呢?原來也有一個啊!這個梁國就是我們最好的去處;當年晉公夷吾還在梁國的時候,我們就與梁國公室交往甚好,現在我們流亡在外,最好的去處莫過這個地方了,對對對,我們就去朝邑。”
逃出晉國,沒想到自己還有這麽好的一個去處,郗芮心中喜不自勝。
稍稍休息了一會,在呂省的帶領下,郗芮等人一起向距離大河不遠的朝邑城而去。
秦國朝邑。
梁國被滅之後,最後一位梁國國君的子孫就被秦國安排在了朝邑這座不大的小城裏,轉眼之間多年的時間就過去了。
朝邑梁府。
梁國的公室子弟在梁國被滅之後,全部將原來的嬴姓改為梁姓,以示對亡國梁的紀念。
“公子,門外有人求見。”嬴室的兒子梁勿忘正準備出門,門人突然跑進來向他稟報道。
“哦,何人前來求見?”梁勿忘問道,之所以叫勿忘這個名字,梁勿忘就是要提醒自己,自己是梁國公室的後裔,絕對不能忘了自己國家被秦國所滅的事實,終有一天,他一定要重新恢複梁國的宏圖大誌。
“來人說他名叫郗芮,請求拜見公子。”
郗芮?
難道真的是他?
梁勿忘的眼前浮現出一個人的形象,他不是在晉國當宰相嗎?怎麽會跑到秦國來?
一連串的問話之後,梁勿忘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個人的到來,也許會對自己的複國大計有很大的幫助?
這個想法一旦產生,梁勿忘立即來了精神,“有請郗芮先生。”c
他是不會帶兵來進攻晉國王宮了。
在郗稱向王宮發動進攻的當天晚上,郗芮就已經離開府邸,出了城門,此刻他正與呂省一起站在絳都城外的山崗上,靜靜的注視著下麵的都城和熊熊燃燒起來的王宮。
幾十年來,他的人生經曆了太多的風雲變幻,也知道了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所以在做事的時候總要給自己留點後路,以免滿盤皆輸,斷了郗氏的根基。就像今天這件事,從表麵現象來看,好像自己的人占著上風,但是身在晉國王宮裏的重耳有沒有提前做好準備,他是不知道的。但有一種直覺告訴他,那就是作為晉國國君的重耳跟本就不信任自己,說不定早就對自己有所防備了。
“呂大人,郗稱他們的手了。”望著山下燃燒起來的熊熊烈火,郗芮對呂省說道。
呂省沒有說話,目光一直注視著山下的火光,冷冷的說道,“也許吧。”
“那我們趕緊返回城裏去指揮戰鬥吧,一旦重耳被殺死,絳都可就亂了,需要我們前往協調啊!”郗芮對呂省說道。
“要去你去,我是不會去的。”呂省就是這樣,隻要是他不願意的事情,一般說的都很很決絕。
“為什麽?”
“不管殺沒殺死重耳,但有一點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此時的絳都一定是亂哄哄的,此時進城,我還怕被亂軍殺死。”
呂省的話讓郗芮火熱的心有冷淡下來了,“來人啦。”
“奴才在。”一個仆人趕緊跑過來答道。
“你去城裏打探一下,看看形勢如何,一旦有消息後,馬上向我報告。”
“諾---”說罷,仆人就向山下而去。<>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天都快要亮了,派出去的奴才還沒有回來,郗芮有些等不及了,“來人啦,都這麽久了,派出去的人怎麽還沒有回來?”
這時管家跑過來對郗芮道:“老爺,要不我再派人過去看看。”
“嗯---,一定要快。”
“諾
這一次派出去的人很快就回來了,不過見到郗芮的時候,仆人的臉色都白了,“報---,老爺,大大、大事不好了。”
嗯?
郗芮的心一下子揪在了一起,“大事不好了?快說,是什麽事情不好了。”
“二老爺根本就沒有殺死君上,他本人已經被國君的人馬抓住了,生死未卜。”二老爺指的就是郗稱。
“啊?”郗芮聽罷大吃一驚的望著手下,“二老爺沒有殺死重耳,這是怎麽回事,剛才大家不都看見重耳的寢宮起火了嗎?郗稱他怎麽還能沒有成功?”
“小的聽說勃鞮當天晚上就已經叛變了,是他向國君告密了我們的行動計劃,國君這才提早動手,故意放火引誘二老爺帶兵進入王宮,等到他們的人馬剛剛帶兵進入王宮,就被國君的侍衛給截殺了。”
勃鞮叛變了?
郗芮聽罷,隻覺著頭暈的厲害,幾乎站不住腳根,“這這,這、這,怎麽會這樣?”
“老爺,我們趕緊跑吧,現在狐偃已經從曲沃調集大軍駐守在了絳都,我們的軍隊也正在被曲沃過來的大軍包圍,所有的軍官都已經被請進絳都了。前麵派過去打探消息的奴才原本以為駐紮在絳都城門的還是自己的人,硬往城裏闖,被從曲沃過來的軍隊給殺死在了城門外。<>”怪不得遲遲不見派出去的仆人回來,原來這家夥早就被人家給殺了。
郗芮隻覺著頭暈的厲害,一屁股坐在地上,看來他已經是滿盤皆輸了,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呢?
“這些情況,你是怎麽知道這些的?”郗芮不死心的問道。
“我是從住在城外的百姓嘴裏得知的,現在絳都已經完全被君上控製,我猜想,天一亮搜捕我們的軍隊會馬上向這邊搜查過來的,老爺,趕緊跑吧。”手下對再次對郗芮說道,說話的時候聲音都有些變了。
郗芮打了個機靈,趕緊站起身來,直直望著呂省,“呂大人,看來你說對了,我這一次是輸定了,現在隻剩下逃跑了;你說說我們該逃亡哪裏呢?”
“逃亡哪裏?我怎麽知道,這就要看大人你平常跟那個國家關係好了。”呂省說道。
“我跟那個國家關係好?我跟那個國家關係好呢?我也不知道。”郗芮搖搖頭為難的說道,一時半會,他還真想不出自己與那個國家關係好點。
在晉國當宰相這麽多年,突然之間要問他跟哪個國家關係好點,他一時間還真想不出來,這些年來,除了跟秦國有所交往之外,他還真沒在外交上與其他哪個國家打過交道。
“這些年我除了與秦國有所交往之外,還真沒跟其他國家打過交道,你說說,我與那個國家的關係處的好呢?”郗芮反問道。
“照你這話,就是說我們應該逃亡秦國呢?”呂省問道。
逃亡秦國?
郗芮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會逃亡秦國,這些年雖然自己一直與秦國打交道,但是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並不好,特別是在夷吾執政期間,雙方一度發生戰爭,現在自己逃往秦國,秦國會不會借機殺掉自己呢?
郗芮拿不準,“逃往秦國,合適嗎?秦晉之間關係一直很差,我們這就逃往秦國,秦公會不會因為當年的事情記恨我們,進而殺掉我們呢?”
郗芮的問話,讓呂省也感到有些揪心。<>
是啊!
這麽多年秦晉之間的關係實在不能叫做好,他們二人也曾經幫助兩代晉公與秦國鬥爭,難道秦國能不記恨他們嗎?
可眼下除了秦國,他們還能逃往哪裏呢?
山下已經傳來了軍隊上山搜查的聲音,亂哄哄的,響成了一片。
“呂大人,你快點拿個主意啊!”郗芮哀求道。
“走---,現在除了秦國,我們已經無路可走,趕緊收拾逃往秦國。萬一秦國待不住了,我們再逃往其他國家不遲。”呂省表態道。
“好,我們一起逃往秦國。”
於是,郗芮、呂省二人帶著自己的家人和隨從扭過頭向著西邊的秦國而去了。
晉國距離秦國並不遠,兩國本來就是一河之隔,翻過呂梁山,再渡過大河,就是秦國的地界了。
經過幾天的逃往,郗芮等人終於逃到了秦國的地界上。
這一路過來,郗芮早就跑的累散了架,試想一下,他一個當宰相的,何曾跑過這麽多的路。當他來到秦國地界的時候,心裏懸著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坐在大河邊的石頭上,郗芮大口大口的喘著氣,“哎呀---,終於算是逃出來了。呂大人,你說說吧,我們這下該前往那裏呢?是直接進入雍城,還是逃往其他的城池?”
逃是逃出來了,但是秦國也大著呢,到底是前往那個城池,這還需要好好想想,總不能露宿街頭吧,或者睡在山野裏吧。
呂省想了想道,“我倒是覺著我們不能前往雍城,這萬一晉國得知我們逃往秦國之後,向秦國施以恩惠,要求秦國把我們交回去,怎麽辦?”
呂省這麽一說,其他人也覺著確實是這樣,“對,你說的對,我們確實不能前往雍城,那依你之間我們應該前往那裏呢?”
“前往朝邑。”
朝邑?
郗芮聽罷,覺著這個提議有些奇怪,“為何要逃往朝邑呢?”
“因為那裏是梁國公室現在所居住的地方,你可知道,秦國滅了梁國之後,就把梁國原來的公室成員安排在了朝邑城。梁國,你應該知道吧!這裏本是夷吾的君夫人的故鄉,與我們的關係一直不錯,現在我們走投無路,隻有逃往這個地方最安全了。”
聽罷呂省的話,郗芮一下子來了精神,“對啊!我還以為我郗芮在國外沒有關係好的國家呢?原來也有一個啊!這個梁國就是我們最好的去處;當年晉公夷吾還在梁國的時候,我們就與梁國公室交往甚好,現在我們流亡在外,最好的去處莫過這個地方了,對對對,我們就去朝邑。”
逃出晉國,沒想到自己還有這麽好的一個去處,郗芮心中喜不自勝。
稍稍休息了一會,在呂省的帶領下,郗芮等人一起向距離大河不遠的朝邑城而去。
秦國朝邑。
梁國被滅之後,最後一位梁國國君的子孫就被秦國安排在了朝邑這座不大的小城裏,轉眼之間多年的時間就過去了。
朝邑梁府。
梁國的公室子弟在梁國被滅之後,全部將原來的嬴姓改為梁姓,以示對亡國梁的紀念。
“公子,門外有人求見。”嬴室的兒子梁勿忘正準備出門,門人突然跑進來向他稟報道。
“哦,何人前來求見?”梁勿忘問道,之所以叫勿忘這個名字,梁勿忘就是要提醒自己,自己是梁國公室的後裔,絕對不能忘了自己國家被秦國所滅的事實,終有一天,他一定要重新恢複梁國的宏圖大誌。
“來人說他名叫郗芮,請求拜見公子。”
郗芮?
難道真的是他?
梁勿忘的眼前浮現出一個人的形象,他不是在晉國當宰相嗎?怎麽會跑到秦國來?
一連串的問話之後,梁勿忘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個人的到來,也許會對自己的複國大計有很大的幫助?
這個想法一旦產生,梁勿忘立即來了精神,“有請郗芮先生。”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