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晉國君臣一起望著趙衰。
趙衰繼續道:“其實秦國此時出兵鄀國的真實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秦國在勤王之事上輸於晉國,心中的氣憤一直沒有平息,故意找出一個事情來要晉國還情。如果我們晉國因為種種原因不還秦國這個情麵的話,勢必會因此得罪秦國,從此大河兩岸將不得安寧。說得再直接一點,秦國出兵鄀國實質上就是為了試探晉國對秦晉聯盟的誠意。”
晉公重耳聽罷,沒有說話。狐偃說道:“怪不得秦國會在這個時候突然出兵,原來是想試探我們啊!看來此事值得好好思考一下了。”狐偃畢竟是晉國的上卿,肯定不能意氣用事,做事情必須從大局出發。
重耳繼續望著趙衰,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趙衰見狀繼續道:“至於秦國出兵鄀國的第二原因,應該與地理位置有關。諸位試想一下,秦國若不是有點實際性的利益,誰會為了試探一下兩國的關係而出兵嗎?就算是試探一個國家的誠意,辦法會有許多種,為何偏偏要用出兵這種方式呢?這其中肯定有實質性的收獲。”
“哦,你是說秦國出兵鄀國還真有利可圖?”
趙衰點點頭,“肯定有利可圖,前麵我已經說過了,鄀國地處秦楚兩大國之間,雖然現在看著沒有多大的意義和價值,但是從長遠的來講,價值和意義就不一樣了。今天若秦國翻過秦嶺出兵鄀國,那麽明日楚國一定會出兵將鄀國滅之。因為不管是秦楚兩國誰得到了鄀國,就具有向對方施壓的先決條件。拿秦國來說一旦跨過了秦嶺,占領了南邊的鄀國,今後如與楚國發生戰爭,就具有了直接從鄀地出擊楚國的先決條件;反之也一樣,一旦楚國占領了鄀國,隻要一翻過秦嶺就可以直接出擊秦國的核心位置關中。”
聽罷趙衰的分析,郗穀道:“經過大人這麽一說,看來秦國出兵鄀國也不是單純的試探晉國那麽簡單了,既有試探的成分,也有戰略的意義。”
“將軍說的不錯,秦國此舉正是一石二鳥,不得不說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舉措。<>”趙衰接著說道。
此時的晉公重耳一直沒有說話,隻是默默的聽著趙衰的分析,實際上從一開始他就一直是默默的聽著,許久他問了一句,“趙衰,寡人倒是覺著秦國所要占領的這個鄀國不但對秦楚兩國有利,其戰略地位對於晉國來說也不簡單。”
“願聞其詳。”趙衰說道。
“現在看來秦國出兵鄀國對晉國來說是試探我們的態度,但是從長遠的來看,秦國出兵鄀國對於晉國也有著非常深遠的戰略意義。”晉公重耳說道,“其一,一旦秦國占領鄀國,向南有了出擊楚國的先決條件,但是諸位有沒有想過,一旦秦國從這個地方向北進攻將會對那個國家不利?”
“那還用說,肯定是對周王室不利。”狐毛說道。
“要是秦國繼續向北進攻呢?”重耳問道。
眾人吸了一口涼氣,“咦---,越過周王室繼續往北可就是我們晉國了。”
重耳凝重的說道,“一旦秦國從鄀國向北出兵,首先不利的是周王室,因為王室就夾在晉國與楚國之間,但是越過了周王室,那可就是晉國了。說的更明白一點,那就是一旦秦國占領鄀國,就具備了從西、南兩個方麵進攻晉國的先決條件。因為以當下王室的力量根本就不具備阻擋秦國向北進軍。所以說秦國此次出兵鄀國對於晉國來說也不是好事,我們應該慎重之。”
“君上所言極是。既然你說了第一條,請問第二條是什麽?”狐偃說道。
“這第二條嗎,那就是一旦秦國出兵鄀國,勢必會挑起秦楚之間的戰爭,若秦國勝,秦國得鄀國。這萬一楚國勝了呢?是不是就會把自己的國土向北推進了許多,距離我們晉國也會越來越近。諸位試想一下,愈發強大的楚國,會不會增加楚國爭霸的野心?會不會進一步加快爭霸的步伐呢?一旦楚國爭霸,對我們晉國很不利啊!所以,我們必須對這次秦國出兵鄀國高度重視起來。<>”
畢竟是一國之君了,重耳想問題早就不是那麽簡單了。
“君上,雖說是我們要重視此事,但是以君上之意,我們到底是出兵不出兵呢?”狐偃性急,直接問道。
晉公重耳反問道:“那依你之見,我們晉國應不應該出兵呢?”
“以當下的情況來看,出兵是肯定的。”
“為何?”
“趙衰剛才不是說了嗎,秦國出兵鄀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以此來試探秦國,如果我們不出兵秦國肯定會以此來給晉國找事,秦晉聯盟也會隨之而去,今後晉國的日子可就難過了。畢竟西邊秦國與我們為敵,對於今後晉國的霸業來說肯定是非常大的掣肘;就算是基於這一點,我們也應該出兵。”狐偃說道。
聽完狐偃的話,晉公重耳點點頭轉向趙衰,“依你之見我們應該如何出兵呢?”晉公重耳的話裏已經表明是出兵是肯定的,現在就該說說如何出兵的事情了。
趙衰想了想道:“君上,常言道:無利不早起,晉國既然要出兵嗎,肯定要從有利於自己國家的角度出發。”
從有利於自己的角度出兵?
晉公從趙衰的話裏聽出了此次出兵不同的意義,“寡人不明白,晉國與鄀國之間隔著周王室和崇山高嶺,寡人不知道從哪個地方出兵會對晉國有利。說白了我們此次出兵也就是為了還秦國一個人情罷了。”
“有,晉國此次出兵肯定會有利可圖。如果我軍翻過邙山、熊耳山、伏牛山即可到達鄀國的境地,若能夠占領丹水下遊的平原地帶,也可為晉國在楚國的西北邊境占領一塊地方,將來對於晉國來說也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可進可退,還可以同時牽製住秦楚兩個大國。”趙衰建議道。
晉國君臣總算是明白了,趙衰的意思就是讓晉國翻越秦嶺在山南占上一小塊地方,但是這樣做有多少意義呢?
“寡人知道的你的意思,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遠隔重重山水在秦嶺以南占領這麽一小塊地方將來供養起來很不方便啊!糧食、軍械、車馬運輸起來都很不方便。<>這萬一將來打起仗來,我們用兵也很不方便,有些得不償失啊!”重耳很清楚自己遠隔千山萬水占領地方的弊端。
既然晉公重耳能夠想到,趙衰豈能想不到呢,想了想說道:“臣也知道遠隔千山萬水占領地方實在不易,但是君上有沒有想到,即便是將來我們不想要了,把它送與秦楚哪一個國家,誰都會真心實意感謝我們。君上,隻要我們占領了這個地方主動權可就在我們手裏了。”
哦,原來是這樣,既然晉國協助秦國出兵已經是不可避免,為何不再多撈點利益呢?
聽罷趙衰的話,晉國君臣這下全明白了。c
趙衰繼續道:“其實秦國此時出兵鄀國的真實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秦國在勤王之事上輸於晉國,心中的氣憤一直沒有平息,故意找出一個事情來要晉國還情。如果我們晉國因為種種原因不還秦國這個情麵的話,勢必會因此得罪秦國,從此大河兩岸將不得安寧。說得再直接一點,秦國出兵鄀國實質上就是為了試探晉國對秦晉聯盟的誠意。”
晉公重耳聽罷,沒有說話。狐偃說道:“怪不得秦國會在這個時候突然出兵,原來是想試探我們啊!看來此事值得好好思考一下了。”狐偃畢竟是晉國的上卿,肯定不能意氣用事,做事情必須從大局出發。
重耳繼續望著趙衰,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趙衰見狀繼續道:“至於秦國出兵鄀國的第二原因,應該與地理位置有關。諸位試想一下,秦國若不是有點實際性的利益,誰會為了試探一下兩國的關係而出兵嗎?就算是試探一個國家的誠意,辦法會有許多種,為何偏偏要用出兵這種方式呢?這其中肯定有實質性的收獲。”
“哦,你是說秦國出兵鄀國還真有利可圖?”
趙衰點點頭,“肯定有利可圖,前麵我已經說過了,鄀國地處秦楚兩大國之間,雖然現在看著沒有多大的意義和價值,但是從長遠的來講,價值和意義就不一樣了。今天若秦國翻過秦嶺出兵鄀國,那麽明日楚國一定會出兵將鄀國滅之。因為不管是秦楚兩國誰得到了鄀國,就具有向對方施壓的先決條件。拿秦國來說一旦跨過了秦嶺,占領了南邊的鄀國,今後如與楚國發生戰爭,就具有了直接從鄀地出擊楚國的先決條件;反之也一樣,一旦楚國占領了鄀國,隻要一翻過秦嶺就可以直接出擊秦國的核心位置關中。”
聽罷趙衰的分析,郗穀道:“經過大人這麽一說,看來秦國出兵鄀國也不是單純的試探晉國那麽簡單了,既有試探的成分,也有戰略的意義。”
“將軍說的不錯,秦國此舉正是一石二鳥,不得不說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舉措。<>”趙衰接著說道。
此時的晉公重耳一直沒有說話,隻是默默的聽著趙衰的分析,實際上從一開始他就一直是默默的聽著,許久他問了一句,“趙衰,寡人倒是覺著秦國所要占領的這個鄀國不但對秦楚兩國有利,其戰略地位對於晉國來說也不簡單。”
“願聞其詳。”趙衰說道。
“現在看來秦國出兵鄀國對晉國來說是試探我們的態度,但是從長遠的來看,秦國出兵鄀國對於晉國也有著非常深遠的戰略意義。”晉公重耳說道,“其一,一旦秦國占領鄀國,向南有了出擊楚國的先決條件,但是諸位有沒有想過,一旦秦國從這個地方向北進攻將會對那個國家不利?”
“那還用說,肯定是對周王室不利。”狐毛說道。
“要是秦國繼續向北進攻呢?”重耳問道。
眾人吸了一口涼氣,“咦---,越過周王室繼續往北可就是我們晉國了。”
重耳凝重的說道,“一旦秦國從鄀國向北出兵,首先不利的是周王室,因為王室就夾在晉國與楚國之間,但是越過了周王室,那可就是晉國了。說的更明白一點,那就是一旦秦國占領鄀國,就具備了從西、南兩個方麵進攻晉國的先決條件。因為以當下王室的力量根本就不具備阻擋秦國向北進軍。所以說秦國此次出兵鄀國對於晉國來說也不是好事,我們應該慎重之。”
“君上所言極是。既然你說了第一條,請問第二條是什麽?”狐偃說道。
“這第二條嗎,那就是一旦秦國出兵鄀國,勢必會挑起秦楚之間的戰爭,若秦國勝,秦國得鄀國。這萬一楚國勝了呢?是不是就會把自己的國土向北推進了許多,距離我們晉國也會越來越近。諸位試想一下,愈發強大的楚國,會不會增加楚國爭霸的野心?會不會進一步加快爭霸的步伐呢?一旦楚國爭霸,對我們晉國很不利啊!所以,我們必須對這次秦國出兵鄀國高度重視起來。<>”
畢竟是一國之君了,重耳想問題早就不是那麽簡單了。
“君上,雖說是我們要重視此事,但是以君上之意,我們到底是出兵不出兵呢?”狐偃性急,直接問道。
晉公重耳反問道:“那依你之見,我們晉國應不應該出兵呢?”
“以當下的情況來看,出兵是肯定的。”
“為何?”
“趙衰剛才不是說了嗎,秦國出兵鄀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以此來試探秦國,如果我們不出兵秦國肯定會以此來給晉國找事,秦晉聯盟也會隨之而去,今後晉國的日子可就難過了。畢竟西邊秦國與我們為敵,對於今後晉國的霸業來說肯定是非常大的掣肘;就算是基於這一點,我們也應該出兵。”狐偃說道。
聽完狐偃的話,晉公重耳點點頭轉向趙衰,“依你之見我們應該如何出兵呢?”晉公重耳的話裏已經表明是出兵是肯定的,現在就該說說如何出兵的事情了。
趙衰想了想道:“君上,常言道:無利不早起,晉國既然要出兵嗎,肯定要從有利於自己國家的角度出發。”
從有利於自己的角度出兵?
晉公從趙衰的話裏聽出了此次出兵不同的意義,“寡人不明白,晉國與鄀國之間隔著周王室和崇山高嶺,寡人不知道從哪個地方出兵會對晉國有利。說白了我們此次出兵也就是為了還秦國一個人情罷了。”
“有,晉國此次出兵肯定會有利可圖。如果我軍翻過邙山、熊耳山、伏牛山即可到達鄀國的境地,若能夠占領丹水下遊的平原地帶,也可為晉國在楚國的西北邊境占領一塊地方,將來對於晉國來說也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可進可退,還可以同時牽製住秦楚兩個大國。”趙衰建議道。
晉國君臣總算是明白了,趙衰的意思就是讓晉國翻越秦嶺在山南占上一小塊地方,但是這樣做有多少意義呢?
“寡人知道的你的意思,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遠隔重重山水在秦嶺以南占領這麽一小塊地方將來供養起來很不方便啊!糧食、軍械、車馬運輸起來都很不方便。<>這萬一將來打起仗來,我們用兵也很不方便,有些得不償失啊!”重耳很清楚自己遠隔千山萬水占領地方的弊端。
既然晉公重耳能夠想到,趙衰豈能想不到呢,想了想說道:“臣也知道遠隔千山萬水占領地方實在不易,但是君上有沒有想到,即便是將來我們不想要了,把它送與秦楚哪一個國家,誰都會真心實意感謝我們。君上,隻要我們占領了這個地方主動權可就在我們手裏了。”
哦,原來是這樣,既然晉國協助秦國出兵已經是不可避免,為何不再多撈點利益呢?
聽罷趙衰的話,晉國君臣這下全明白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