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軍兵遼民的身體稍稍恢複,趙烈即刻命令開拓行動開始,數千人開始忙碌起來。
首先是在海灣建立船廠的位置,擴大碼頭、棧橋,建立炮台。
尤其是炮台,趙烈沒有打算建立大的城池,他打算在海灣兩側環立的半山上建立兩個炮台,封鎖海麵,碼頭附近兩個炮台守衛棧橋碼頭。
在預定將來的城鎮位置的東南西三個方向各建立兩個大炮台,安放巨炮屯駐兵馬,即可炮擊遠方,也可在敵人到達近處時守護城鎮,配合城內的反擊。
城牆趙烈不打算建立了,方茂四周不是平原,騎兵不能大範圍的展開,至於步兵攻打,趙烈相信在遠東的土地上還沒有比自己麾下的破虜軍更強橫的步兵,甚至在這個島上根本就不可能出現擁有大批騎兵的敵手,省下的錢財還是留在平原地區的建城吧。
經過經年的飽食和勞作強壯起來的三千名遼民分成數隊有組織的忙碌起來。
首先是軍營、難民營、馬場,這都是人馬休息的地方,不但要建,還要往大處建,難民到來是越來越多的,馬匹也是,經過長途航行,人馬疲】←,憊,這裏就是一個休息的地方,將養身體後才能繼續深入內地。
建造軍營和難民營遼民和兵丁們都有經驗了,他們大多有在濟州島建造的曆練。
趙烈命令顧五嶽任方茂港的守衛官,今年冬天到來之前,三個月的任務就是督建方茂港。等待明年開春時大隊難民到來後。向平原地區開拓。
卡納東讓亞納亞希帶領著一百餘名男丁加入建造隊伍。對於趙烈的提議做出了回應,卡維回轉族中調集人員狩獵,為隊伍提供肉食,當然這也可以收獲錢糧雜貨,這是卡納東與顧五嶽商議後定下的。
趙烈當然知道卡納東旁觀的態度,不過,他堅信當全族的利益同破虜軍結合到一起後,卡納東最後隻能跟隨破虜軍前行。
趙烈閑來無事同兵丁們一同修建軍營。在林木叢生的地界建營首先就得把林木雜草清除,趙烈也是同眾人一道將砍倒的樹木枝杈砍下,粗大的樹幹留下作為建房所用,細些的樹幹用作柵欄之用,樹枝等就用作燒火造飯。
趙烈、餘大寶幹的是熱火朝天,汗出如漿。趙達和幾個護衛則是一絲不苟的看護趙烈。
有著軍中主將的參與,兵丁們邊喊著號子唱著歌幹的頗為起勁。
一百多阿努伊人被分為幾部分,大部被派出打漁為大軍提供肉食,還有部分被當作向導前往附近伐木,對於一個新建的城池來說。木材的耗用是極大的。
此地海邊都是中小的樹木,而將來在此造船。大的原木才是根本,目下石島船廠耗用的木材大部都是從外采買的,而此處由於沒有開發,大的原始林子隨處可見,隻不過需用人手砍伐就是。
亞納亞希帶領著幾條小船前往港灣外打漁,隨同他們出海的是艦隊中僅有的四條蒼山船,將他們帶到方茂港就是為了打漁使用的,根據石島的經驗,這裏的肉食的供應也將是魚類占據大部。
卡納東、卡維三天後將打到的梅花鹿,飛鳥甚至還有一頭黑熊來到方茂港時,方茂港已經成為一個大工地,碼頭棧橋開始擴建,炮台的位置十處炮台的位置開始伐木清草開辟道路,軍營開始建立柵欄、塔樓,難民營也在熱火朝天的建造。
卡納東、卡維心情複雜的看著眼前的一切,自己的領地被別人占據,心裏當然是極不舒服,甚至有種憤恨,隻是他們曉得不是明人就是和人早晚會奪取全島,明人隻不過提前罷了。
況且這些明人實力強橫,連卡維都不再提反抗的主意了,如果同這樣強大的敵人對陣,豈不就是傻子才做出來的事。此時,卡納東隻能希望明人說話算話了。
卡納東、卡維帶來的獵物大多是梅花鹿,它們體形較大,較為容易獵取,同時取肉較多,立時受到了破虜軍的熱烈歡迎,給予小盼收購,卡納東沒有同意,換取了米糧、布匹、食鹽等雜貨。
“大人,下番我等可否換取斧頭,鐵楸等鐵器。”卡納東詢問顧五嶽。
他們的鐵器大部分都是從和人手裏購買,在這裏他們發現明人的鐵器比和人的鐵器更為鋒利,同時用獵物換取,隻是和人鐵器的少半價錢,真是賺大發了,卡納東甚至有了在這裏換取鐵器發賣給其他部落牟利的打算,肯定是暴利。
“可以,不過,大批換取的話我們希望最好是大些的原木。”顧五嶽當然明白他們的想法,不過,他並不反對,隻要是原木就行,畢竟原木的需求目下來講是無限的。
“當然沒有問題,不過,大人,不知可否將一些馬匹發賣我等,原木過於沉重,沒有馬匹恐怕。。。。”卡納東問道。馬匹在蝦夷地不是很多,隻有西北的部落擁有,其他部落隻是不多的存在,卡納東部族也是急缺,
“可以,用原木換取吧。”顧五嶽很是幹脆,同意了以物易物。至於卡納東部落擁有馬匹對於破虜軍是否是個威脅,顧五嶽自動省略了。
明年大隊來到,戰馬也會到來,蒙古馬的戰力真不是眼前這濟州馬可以抗衡的,當然這濟州馬同蝦夷馬倒也是可以一拚,在看了卡納東部族的蝦夷馬後,顧五嶽下了結論。
可以說卡納東父子是喜憂參半離開這裏的,憂的是明人進入速度加快,喜的是有利於部落的幾個條件明人都是應允了,這可是比和人強的太多了,就是原木換取這一點就比和人強多了。
以往和人與他們交易鐵器都是要他們用皮毛、山貨、獵鷹交易,讓他們手中可用的鐵器全部用在了兵器上。沒辦法。如此代價高昂的鐵器隻能用在戰士身上。即使這般勇士們也不是都能用到鐵製兵器,還有的族人用的是骨質弓箭,至於斧頭、鐵楸等工具真是用不起。
此番,卡納東打算將工具都換成明人鐵器,直接同明人換取也可。至於同其他部落交換更是可行,畢竟隻要卡納東發賣出去的鐵器低於和人鐵器,那麽不愁沒有部落交換。
亞納亞希今天打漁的收獲不錯,隻是到了外海十餘海裏處正遭遇到一個大大的青魚群。滿滿的一船青魚、魷魚、鮭魚等海魚,回到碼頭賣給了破虜軍,破虜軍的給了他兩個銀小盼。
按說兩方隻是剛剛結識,對於破虜軍的信用,亞納亞希心中無數,不過當銀小盼到手之時,亞納亞希還是高興不已,以往怎麽也得是三五張狐狸皮或是三五張狼皮才能同和人換來的,今日不過是一小船海魚而已。
至於海鮮以往和人交易,由於鮮魚沒法運走。都是曬成魚幹才能交換,一小船的魚幹才是兩個銀小盼。這不是相當於和人三到四倍的價錢。這明人真是公道。
當然這些銀小盼是船上四個人分的,不過,即使是四個人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回到漁村,來到家中,隻見六歲的兒子和四歲的女兒正在院內香甜的吃著東西,看到亞納亞希進得院中,嘴裏含糊的向他跑來,妻子聞訊從泥草房中走出來,微笑著幫他拿過魚叉。
“納西,他們吃的什麽。”亞納亞希抱著女兒問道。
“今日,明人給村中每家都發放了糖果、食鹽。維安曼和塔西很愛吃。”妻子納西說道。
亞納亞希皺了皺眉頭,納西看出了什麽,“你要是不高興,我將糖果、食鹽送回去。”
亞納亞希搖了搖頭,既然是全村發的,沒有理由不收,不過明人是否同和人一樣凶狠狡詐還得日後再看。
趙烈在此停留,船隊則在十天頭上返航了,畢竟在冬季到來之前,船隊還得再來一次,備足糧食,遠送難民,還有建材鐵器,接著就是四個多月的封凍期,時間還是一樣的緊迫。
方順、老於頭以及方順的兒子方遠山、方高山以及老於頭的兒子於哲以及百餘名漢子在離碼頭兩裏多地的一個樹林裏伐樹。
此地的樹木大部是鬆木、楊木,此地久未開發,阿努伊人也隻是取用臨近道邊的樹木取暖,建房,在這個離開道路的樹林裏多是數百年的大樹,真是鬱鬱蒼蒼,一直向遠方蔓延開來。
方順等人到達濟州後,經過數月的調養後,先是加入濟州港炮台的建造,炮台建造完畢後,不過十餘天的調養後,隨著船隊來到此地。
方順的老婆帶著十三歲的小兒子和十歲的女兒留在濟州,老於頭家中老妻和小兒子於同也留在濟州,這數千遼東軍戶都是如此,他們的家眷都是明年此地初具模樣後再遷來。
方順擦了把汗,看看四周忙活的夥計們,吐出一口氣,又掄起斧頭砍向他麵前一米多粗的鬆樹。
要說,這活計還是很苦的,每天輪上千次的斧頭伐木,還要將伐倒的樹木去掉枝杈,運送下去,一天下來兩膀腫脹,雙手青紫,雙腿累的抽筋。
隻是再難也得忍下去,建奴平了鐵山,方順也是慶幸,如果不是大人帶領軍兵護衛鐵山軍戶撤離,他一家估摸也早就沒了。
雖說在此地活計很苦,不過畢竟活著,而且每天三頓飽飯,每天都有葷腥,每月一兩銀子餉銀,大人還說了,待明年開辟出田畝,每戶可分得五十畝田,三年免稅,三年後不過是十稅一。
為了田畝自己也得撐住,這可是歸個人所有的田畝,可以傳給子孫後代。
想到了這裏,方順看了看這裏的土地,都是黑色的上好田土,不過上麵大部是林木、雜草,都要動手開辟出來,這是個繁瑣勞累的活計。
方順可是不怕幹活,隻怕沒有希望,既然希望就在前方,方順的幹勁十足。至於靖海墩的生活仿佛離他很遙遠的事了。
到達北華島的數千遼民都是這般想法,他們全力開工,希望早日開辟出田畝,盡早分到屬於自家的土地。(未完待續。。)
首先是在海灣建立船廠的位置,擴大碼頭、棧橋,建立炮台。
尤其是炮台,趙烈沒有打算建立大的城池,他打算在海灣兩側環立的半山上建立兩個炮台,封鎖海麵,碼頭附近兩個炮台守衛棧橋碼頭。
在預定將來的城鎮位置的東南西三個方向各建立兩個大炮台,安放巨炮屯駐兵馬,即可炮擊遠方,也可在敵人到達近處時守護城鎮,配合城內的反擊。
城牆趙烈不打算建立了,方茂四周不是平原,騎兵不能大範圍的展開,至於步兵攻打,趙烈相信在遠東的土地上還沒有比自己麾下的破虜軍更強橫的步兵,甚至在這個島上根本就不可能出現擁有大批騎兵的敵手,省下的錢財還是留在平原地區的建城吧。
經過經年的飽食和勞作強壯起來的三千名遼民分成數隊有組織的忙碌起來。
首先是軍營、難民營、馬場,這都是人馬休息的地方,不但要建,還要往大處建,難民到來是越來越多的,馬匹也是,經過長途航行,人馬疲】←,憊,這裏就是一個休息的地方,將養身體後才能繼續深入內地。
建造軍營和難民營遼民和兵丁們都有經驗了,他們大多有在濟州島建造的曆練。
趙烈命令顧五嶽任方茂港的守衛官,今年冬天到來之前,三個月的任務就是督建方茂港。等待明年開春時大隊難民到來後。向平原地區開拓。
卡納東讓亞納亞希帶領著一百餘名男丁加入建造隊伍。對於趙烈的提議做出了回應,卡維回轉族中調集人員狩獵,為隊伍提供肉食,當然這也可以收獲錢糧雜貨,這是卡納東與顧五嶽商議後定下的。
趙烈當然知道卡納東旁觀的態度,不過,他堅信當全族的利益同破虜軍結合到一起後,卡納東最後隻能跟隨破虜軍前行。
趙烈閑來無事同兵丁們一同修建軍營。在林木叢生的地界建營首先就得把林木雜草清除,趙烈也是同眾人一道將砍倒的樹木枝杈砍下,粗大的樹幹留下作為建房所用,細些的樹幹用作柵欄之用,樹枝等就用作燒火造飯。
趙烈、餘大寶幹的是熱火朝天,汗出如漿。趙達和幾個護衛則是一絲不苟的看護趙烈。
有著軍中主將的參與,兵丁們邊喊著號子唱著歌幹的頗為起勁。
一百多阿努伊人被分為幾部分,大部被派出打漁為大軍提供肉食,還有部分被當作向導前往附近伐木,對於一個新建的城池來說。木材的耗用是極大的。
此地海邊都是中小的樹木,而將來在此造船。大的原木才是根本,目下石島船廠耗用的木材大部都是從外采買的,而此處由於沒有開發,大的原始林子隨處可見,隻不過需用人手砍伐就是。
亞納亞希帶領著幾條小船前往港灣外打漁,隨同他們出海的是艦隊中僅有的四條蒼山船,將他們帶到方茂港就是為了打漁使用的,根據石島的經驗,這裏的肉食的供應也將是魚類占據大部。
卡納東、卡維三天後將打到的梅花鹿,飛鳥甚至還有一頭黑熊來到方茂港時,方茂港已經成為一個大工地,碼頭棧橋開始擴建,炮台的位置十處炮台的位置開始伐木清草開辟道路,軍營開始建立柵欄、塔樓,難民營也在熱火朝天的建造。
卡納東、卡維心情複雜的看著眼前的一切,自己的領地被別人占據,心裏當然是極不舒服,甚至有種憤恨,隻是他們曉得不是明人就是和人早晚會奪取全島,明人隻不過提前罷了。
況且這些明人實力強橫,連卡維都不再提反抗的主意了,如果同這樣強大的敵人對陣,豈不就是傻子才做出來的事。此時,卡納東隻能希望明人說話算話了。
卡納東、卡維帶來的獵物大多是梅花鹿,它們體形較大,較為容易獵取,同時取肉較多,立時受到了破虜軍的熱烈歡迎,給予小盼收購,卡納東沒有同意,換取了米糧、布匹、食鹽等雜貨。
“大人,下番我等可否換取斧頭,鐵楸等鐵器。”卡納東詢問顧五嶽。
他們的鐵器大部分都是從和人手裏購買,在這裏他們發現明人的鐵器比和人的鐵器更為鋒利,同時用獵物換取,隻是和人鐵器的少半價錢,真是賺大發了,卡納東甚至有了在這裏換取鐵器發賣給其他部落牟利的打算,肯定是暴利。
“可以,不過,大批換取的話我們希望最好是大些的原木。”顧五嶽當然明白他們的想法,不過,他並不反對,隻要是原木就行,畢竟原木的需求目下來講是無限的。
“當然沒有問題,不過,大人,不知可否將一些馬匹發賣我等,原木過於沉重,沒有馬匹恐怕。。。。”卡納東問道。馬匹在蝦夷地不是很多,隻有西北的部落擁有,其他部落隻是不多的存在,卡納東部族也是急缺,
“可以,用原木換取吧。”顧五嶽很是幹脆,同意了以物易物。至於卡納東部落擁有馬匹對於破虜軍是否是個威脅,顧五嶽自動省略了。
明年大隊來到,戰馬也會到來,蒙古馬的戰力真不是眼前這濟州馬可以抗衡的,當然這濟州馬同蝦夷馬倒也是可以一拚,在看了卡納東部族的蝦夷馬後,顧五嶽下了結論。
可以說卡納東父子是喜憂參半離開這裏的,憂的是明人進入速度加快,喜的是有利於部落的幾個條件明人都是應允了,這可是比和人強的太多了,就是原木換取這一點就比和人強多了。
以往和人與他們交易鐵器都是要他們用皮毛、山貨、獵鷹交易,讓他們手中可用的鐵器全部用在了兵器上。沒辦法。如此代價高昂的鐵器隻能用在戰士身上。即使這般勇士們也不是都能用到鐵製兵器,還有的族人用的是骨質弓箭,至於斧頭、鐵楸等工具真是用不起。
此番,卡納東打算將工具都換成明人鐵器,直接同明人換取也可。至於同其他部落交換更是可行,畢竟隻要卡納東發賣出去的鐵器低於和人鐵器,那麽不愁沒有部落交換。
亞納亞希今天打漁的收獲不錯,隻是到了外海十餘海裏處正遭遇到一個大大的青魚群。滿滿的一船青魚、魷魚、鮭魚等海魚,回到碼頭賣給了破虜軍,破虜軍的給了他兩個銀小盼。
按說兩方隻是剛剛結識,對於破虜軍的信用,亞納亞希心中無數,不過當銀小盼到手之時,亞納亞希還是高興不已,以往怎麽也得是三五張狐狸皮或是三五張狼皮才能同和人換來的,今日不過是一小船海魚而已。
至於海鮮以往和人交易,由於鮮魚沒法運走。都是曬成魚幹才能交換,一小船的魚幹才是兩個銀小盼。這不是相當於和人三到四倍的價錢。這明人真是公道。
當然這些銀小盼是船上四個人分的,不過,即使是四個人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回到漁村,來到家中,隻見六歲的兒子和四歲的女兒正在院內香甜的吃著東西,看到亞納亞希進得院中,嘴裏含糊的向他跑來,妻子聞訊從泥草房中走出來,微笑著幫他拿過魚叉。
“納西,他們吃的什麽。”亞納亞希抱著女兒問道。
“今日,明人給村中每家都發放了糖果、食鹽。維安曼和塔西很愛吃。”妻子納西說道。
亞納亞希皺了皺眉頭,納西看出了什麽,“你要是不高興,我將糖果、食鹽送回去。”
亞納亞希搖了搖頭,既然是全村發的,沒有理由不收,不過明人是否同和人一樣凶狠狡詐還得日後再看。
趙烈在此停留,船隊則在十天頭上返航了,畢竟在冬季到來之前,船隊還得再來一次,備足糧食,遠送難民,還有建材鐵器,接著就是四個多月的封凍期,時間還是一樣的緊迫。
方順、老於頭以及方順的兒子方遠山、方高山以及老於頭的兒子於哲以及百餘名漢子在離碼頭兩裏多地的一個樹林裏伐樹。
此地的樹木大部是鬆木、楊木,此地久未開發,阿努伊人也隻是取用臨近道邊的樹木取暖,建房,在這個離開道路的樹林裏多是數百年的大樹,真是鬱鬱蒼蒼,一直向遠方蔓延開來。
方順等人到達濟州後,經過數月的調養後,先是加入濟州港炮台的建造,炮台建造完畢後,不過十餘天的調養後,隨著船隊來到此地。
方順的老婆帶著十三歲的小兒子和十歲的女兒留在濟州,老於頭家中老妻和小兒子於同也留在濟州,這數千遼東軍戶都是如此,他們的家眷都是明年此地初具模樣後再遷來。
方順擦了把汗,看看四周忙活的夥計們,吐出一口氣,又掄起斧頭砍向他麵前一米多粗的鬆樹。
要說,這活計還是很苦的,每天輪上千次的斧頭伐木,還要將伐倒的樹木去掉枝杈,運送下去,一天下來兩膀腫脹,雙手青紫,雙腿累的抽筋。
隻是再難也得忍下去,建奴平了鐵山,方順也是慶幸,如果不是大人帶領軍兵護衛鐵山軍戶撤離,他一家估摸也早就沒了。
雖說在此地活計很苦,不過畢竟活著,而且每天三頓飽飯,每天都有葷腥,每月一兩銀子餉銀,大人還說了,待明年開辟出田畝,每戶可分得五十畝田,三年免稅,三年後不過是十稅一。
為了田畝自己也得撐住,這可是歸個人所有的田畝,可以傳給子孫後代。
想到了這裏,方順看了看這裏的土地,都是黑色的上好田土,不過上麵大部是林木、雜草,都要動手開辟出來,這是個繁瑣勞累的活計。
方順可是不怕幹活,隻怕沒有希望,既然希望就在前方,方順的幹勁十足。至於靖海墩的生活仿佛離他很遙遠的事了。
到達北華島的數千遼民都是這般想法,他們全力開工,希望早日開辟出田畝,盡早分到屬於自家的土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