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烈用望遠鏡觀察著對麵幾個敵酋的動靜,連他們的猶豫都看到心裏,心中極為不耐,他是急於趕到固安,打探前方的建奴軍情以及弗朗西斯科的行蹤。
不過,對麵的蒙古人再不濟也是一人雙馬的騎兵,機動性不是步隊能抗衡的,他隻有整隊等待對方出招,為了打痛這般蒙古人,他下令放蒙古人接近一些。
一千五百名皮帽皮袍的蒙古騎兵開始催馬小跑起來,蒙古馬的疾馳距離並不太長,也就是兩裏地,蒙古人為了讓戰馬衝入敵陣時也保持衝擊力,先是小跑著從兩裏外行進。
當蒙古人抵達到一裏出頭時,他們呼哨著催馬全速衝擊,馬蹄聲震耳欲聾,冰凍的大地顫動起來,一條寬兩百多步的灰塵帶快速的向破虜軍移動。
趙烈此時確定向來善於逃遁的蒙古人如今是隻能向前了,畢竟全速疾馳的千多匹戰馬可不是那麽容易停下的。
劉福貴全身披掛,鐵甲、鐵裙、護腿,手拿長槍,腰刀橫跨,麵目整肅,很有百總這般中階軍將的範了。
在嘈雜的聲音中,他環視部下,發現個別的新軍臉色發白,緊張的眺』∑,望臨近的敵兵,手裏佇立地上的長槍微微晃動。
“穩住,他們衝不過長槍隊。穩住。”劉福貴大喊道,身為百總,如今安撫手下是他的職責。宣撫官魏強也是大聲呼喊著,為軍兵們鼓氣,畢竟就是老軍兵也是頭一遭遇到數千騎兵的衝擊,這股威勢壓來,攝人心魄。
“裝彈。”前排的火銃兵在大地的震動和如雷的馬蹄聲中開始動作,平時嚴格的操練讓他們絕大多數人快速的裝填完畢。隻有個別人因為敵人的威勢而手忙腳亂,馬上被什長、鎮撫訓斥,馬上重新來過。
當騎兵接近到一百二十步時,破虜軍大陣中銅號、嗩呐齊鳴,在百總們的號令下,第一排的火銃兵開火。
砰砰的相聲中。近二百米的陣線上騰升起一片煙霧,瞬間被強勁的西北風吹向破虜軍後隊,發射藥將三百顆鉛彈擊發出去,效果在百步外的蒙古人身上體現,百多名的人馬飛跌倒地,還有一些戰馬被槍聲刺激的亂跳起來讓四周的馬匹也遭了殃,要麽相撞倒地,要麽為了躲避斜向跑開,衝擊的陣勢開始混亂起來。
此時第一排的兵丁退入陣中。第二排的火銃手原地擊發,又是百多名的騎兵倒地,蒙古騎兵們沒有停下來,因為他們和大明邊軍糾纏日久,知曉挨過火銃手的打擊他們才能逃離升天,一旦衝入敵陣,明軍大半會崩潰。
千餘蒙古人開弓放箭,如林的箭雨呼嘯著衝向破虜軍。當麵的火銃兵承受了絕大部分,不過。破虜軍軍兵全身俱甲,除了幾個倒黴的被從甲縫中穿入的兵丁慘叫倒地外,第三排其他兵丁身上掛著羽箭繼續擊發,繼續給蒙古人放血。
隻剩下千名的蒙古人放出第二批羽箭,就在此時,轟轟的響聲響起。大股的濃煙彌漫,二十們火炮將近千的小鐵蛋發射出去,瞬間來到蒙古騎兵麵前,四十餘步外的蒙古人第一排的百多騎連人帶馬撲地,大片的鮮血噴濺。有的馬匹被彈丸撕裂開來。
很多戰馬被近距離火炮轟鳴驚嚇亂蹦亂跳,將騎手扔到半空中,上演了在趙烈看來猶如後世北美騎牛大賽般驚險牛仔秀。
此時的蒙古騎兵亂成一團,前方倒地的人馬成為活的屏障,尤其是有些受傷亂動的馬匹將後麵的人馬撞倒飛跌,隻有少部分的騎兵衝入過去,迎接他們的是第四排火銃手擊發的彈雨。
最後隻有一百多騎衝到破虜軍陣前,此時,炮兵和火銃兵剛剛退入陣內,長槍兵們原地放平了一丈半的長槍,一片槍林平伸,槍頭泛著點點寒光。
這種火銃兵擊發後依次退入大陣,長槍兵原地不動平槍的變陣就是為了對付騎兵的,騎兵快速的推進不會給步陣中火銃兵和長槍兵交替變陣的機會。
“平槍,穩住,穩住。”劉福貴大喊著。隊伍中千總百總什長都是如此大喊,穩定陣勢,等待著近在咫尺的戰馬衝擊。
十餘匹戰馬掙紮著衝到槍林上,它們是努力想停下腳步,眼前的點點寒光讓戰馬不聽主人號令隻想逃避,可惜速度太快,收不住撞了上去,立時串在數枝長槍上發出淒厲的長嘶。
其他的戰馬或是騎手勒住韁繩或是自行繞著槍陣跑開,絕對不靠近它們感到危險的槍陣。
吳晗手裏的長槍上傳來巨力,瀕死的戰馬奮力掙紮將他和其他兩名軍兵向後推出幾步,跌倒在地。
馬上的蒙古人飛跌下馬,還沒有起身,就被長槍刺穿。
大部分的蒙古人在長槍陣前總算勒住了戰馬,他們已經是毫無戰心,撥馬就跑,隻剩下不足千人的蒙古人崩潰了,他們紛紛撥馬逃離。
後麵的蒙古軍陣中的退兵的囉號響起,三個台吉對於慘重的損失痛心疾首,沒有請示烏力吉就鳴金收兵了。
此時,快速的三聲銅號響起,兩翼的破虜軍騎兵開始催馬前行追敵,二十步後馬速提了起來,與蒙古騎兵追了個首尾相接。
按說破虜軍騎兵是從大陣兩側衝出,路程比直線撤離的蒙古人遠得多,不過從破虜軍陣前到百多步的距離上到處是死去和受傷的人馬。
於是蒙古人的撤退之路,成了障礙賽馬,不斷的躲避障礙即使是從小長在馬上的蒙古人也跑不出馬速,而破虜軍騎兵從外側殺入,根本就沒進入這片障礙中,很快就追上了敗退的蒙古人。
尤其是右翼的石島馬,他們載著騎手風馳電掣般殺入蒙古人後隊,破虜軍騎兵手中的騎槍開始發威,收割敵人的性命。
王海州居高臨下的將手中的騎槍從後麵刺入前方奔逃的一個蒙古人的後背,蒙古人慘叫著用雙手拽著騎槍掉落馬下,王海州抽出雁翎刀。繼續前衝。
胯下褐色的石島馬擔負著全身鐵甲的王海州以及它身上的皮甲的重量還在加速,快節奏的衝刺讓王海州感到了坐騎爆發出的力量,這馬衝刺就是帶勁,蒙古馬就是比不了啊,王海州暗歎。
十幾步後,他追上了有一個蒙古人。此時這個蒙古人嫻熟的在馬上扭轉身體,用馬刀劈砍接近到側後的王海州,王海州用雁翎刀格擋,當的一聲,兩刀蕩開,此時一柄雁翎刀狠狠的劈砍在這個蒙古人的脖頸上,幾乎將這個蒙人的頭頸砍斷,這個蒙古人沒有發出聲響倒斃下馬。
王海州咧了咧嘴,娘的。自己過把癮都不行,真是多事。
砍倒蒙古人的是他的一個護衛,千總都是有一個什的護衛,畢竟千總已經是破虜軍有數的高階軍將了,不過,騎兵在戰場上飛馳,護衛也不能百分百的護衛周全,這才有了方才王海州馬快擊殺蒙古人的一幕。不過,如果護衛再不趕到就是失職了。
王海州狠狠的瞪了這個護衛一眼。旋即大罵,娘的,忘了都帶著麵甲了,瞪給誰看啊,哭笑不得啊。
右翼的破虜軍騎兵已經將右側的蒙古人騎兵砍殺殆盡,左翼的騎兵才追上敵兵。剩餘的蒙古騎兵被左右兩側的追兵夾擊,很快被擊破。
巴圖眼睛血紅,這都是他的族人啊,這是他在科爾沁立足的根基,見麵為何蒙人都稱呼他台吉。就是麾下的族人眾多,戰力不俗,這是毀了他的根基啊。
他催馬就待上前迎敵,身邊族中親信急忙七手八腳的將他攔截,開玩笑,敵軍趁勝追擊,後麵還有數千的步軍跟上,此時迎敵那是九死一生啊。
“台吉大人,蘇德、蘇合、烏力吉台吉都已經跑了,我們不能孤軍迎戰,草原上還有我們的部族等著我們回去。”手下親信其木格大喊道。
巴圖四顧一看,好嘛,蘇合、蘇德、烏力吉等人正催馬向西北來路逃去,全然不顧留在戰場上的族人,巴圖不禁破口大罵,都他娘的是膽小鬼,虧他們平時都自稱是成吉思汗的子孫。
他恨恨的看著一裏外接近的明軍騎兵,一咬牙調轉馬頭,狠狠的一鞭子抽在坐騎上,帶領著五百餘剩餘族人快馬撤離。
剩下的三四百的蒙古騎兵看到大隊離去,立時失去了鬥誌,坐騎經過一裏多地的疾馳和返回的一裏多地的奔逃,都已經是口吐白沫,勉力維持了。
撤退的前路上破虜軍騎兵已經開始封閉退路,沒有大隊的接應,不用交戰,就是繼續奔跑也能讓他們的坐騎累死,而他們的備用馬都是在出發地。
不斷有人下馬投降,最後這數百人都下馬跪在地上,讓破虜軍騎兵省了不少的氣力。
破虜軍沒有繼續追擊逃跑的敵軍,畢竟敵人的馬匹是剛剛啟動的,而他們則是全速追擊了兩裏的路程,馬力殆盡。
趙烈對於蒙古人的大敗沒有感到奇怪,沒有象建奴那般嚴苛軍紀掌控的蒙古人更像是馬匪,沒有攻堅的能力,隻能跟在建奴旁邊打打下手,猛虎身邊的豺狼而已。
不過,趙烈還是對這番交戰很是滿意,它讓破虜軍第一次經曆了大批騎兵衝陣的考驗,並且挺了過去,對於日後同建奴騎兵的對戰大有裨益。
步隊開始向前移動,與騎隊匯合,畢竟還是騎兵接收戰俘較為方便。
一個蒙古騎兵的袍子上都是鮮血,他的胸口中了彈丸,正往外冒著血沫,他斜倚一匹死去的戰馬靠坐著,雙手捂著傷口,看著明軍士兵靠近著,他絕望的看到一支長槍刺來,他無力移動,當即身亡。
劉福貴抽出長槍,在這個蒙人的皮袍上抹了抹血跡,
“都看準了,千總有令,受傷蒙人一個不留。”劉福貴大聲喊道。
在這個戰場上沒有精力去救治敵人,沒死,那就隻有送他早登極樂。
下麵的弟兄參差不齊的應答著,許多的新兵還是不落忍,畢竟還是活生生的人,不過礙於軍紀,還是下了殺手。(未完待續。)
不過,對麵的蒙古人再不濟也是一人雙馬的騎兵,機動性不是步隊能抗衡的,他隻有整隊等待對方出招,為了打痛這般蒙古人,他下令放蒙古人接近一些。
一千五百名皮帽皮袍的蒙古騎兵開始催馬小跑起來,蒙古馬的疾馳距離並不太長,也就是兩裏地,蒙古人為了讓戰馬衝入敵陣時也保持衝擊力,先是小跑著從兩裏外行進。
當蒙古人抵達到一裏出頭時,他們呼哨著催馬全速衝擊,馬蹄聲震耳欲聾,冰凍的大地顫動起來,一條寬兩百多步的灰塵帶快速的向破虜軍移動。
趙烈此時確定向來善於逃遁的蒙古人如今是隻能向前了,畢竟全速疾馳的千多匹戰馬可不是那麽容易停下的。
劉福貴全身披掛,鐵甲、鐵裙、護腿,手拿長槍,腰刀橫跨,麵目整肅,很有百總這般中階軍將的範了。
在嘈雜的聲音中,他環視部下,發現個別的新軍臉色發白,緊張的眺』∑,望臨近的敵兵,手裏佇立地上的長槍微微晃動。
“穩住,他們衝不過長槍隊。穩住。”劉福貴大喊道,身為百總,如今安撫手下是他的職責。宣撫官魏強也是大聲呼喊著,為軍兵們鼓氣,畢竟就是老軍兵也是頭一遭遇到數千騎兵的衝擊,這股威勢壓來,攝人心魄。
“裝彈。”前排的火銃兵在大地的震動和如雷的馬蹄聲中開始動作,平時嚴格的操練讓他們絕大多數人快速的裝填完畢。隻有個別人因為敵人的威勢而手忙腳亂,馬上被什長、鎮撫訓斥,馬上重新來過。
當騎兵接近到一百二十步時,破虜軍大陣中銅號、嗩呐齊鳴,在百總們的號令下,第一排的火銃兵開火。
砰砰的相聲中。近二百米的陣線上騰升起一片煙霧,瞬間被強勁的西北風吹向破虜軍後隊,發射藥將三百顆鉛彈擊發出去,效果在百步外的蒙古人身上體現,百多名的人馬飛跌倒地,還有一些戰馬被槍聲刺激的亂跳起來讓四周的馬匹也遭了殃,要麽相撞倒地,要麽為了躲避斜向跑開,衝擊的陣勢開始混亂起來。
此時第一排的兵丁退入陣中。第二排的火銃手原地擊發,又是百多名的騎兵倒地,蒙古騎兵們沒有停下來,因為他們和大明邊軍糾纏日久,知曉挨過火銃手的打擊他們才能逃離升天,一旦衝入敵陣,明軍大半會崩潰。
千餘蒙古人開弓放箭,如林的箭雨呼嘯著衝向破虜軍。當麵的火銃兵承受了絕大部分,不過。破虜軍軍兵全身俱甲,除了幾個倒黴的被從甲縫中穿入的兵丁慘叫倒地外,第三排其他兵丁身上掛著羽箭繼續擊發,繼續給蒙古人放血。
隻剩下千名的蒙古人放出第二批羽箭,就在此時,轟轟的響聲響起。大股的濃煙彌漫,二十們火炮將近千的小鐵蛋發射出去,瞬間來到蒙古騎兵麵前,四十餘步外的蒙古人第一排的百多騎連人帶馬撲地,大片的鮮血噴濺。有的馬匹被彈丸撕裂開來。
很多戰馬被近距離火炮轟鳴驚嚇亂蹦亂跳,將騎手扔到半空中,上演了在趙烈看來猶如後世北美騎牛大賽般驚險牛仔秀。
此時的蒙古騎兵亂成一團,前方倒地的人馬成為活的屏障,尤其是有些受傷亂動的馬匹將後麵的人馬撞倒飛跌,隻有少部分的騎兵衝入過去,迎接他們的是第四排火銃手擊發的彈雨。
最後隻有一百多騎衝到破虜軍陣前,此時,炮兵和火銃兵剛剛退入陣內,長槍兵們原地放平了一丈半的長槍,一片槍林平伸,槍頭泛著點點寒光。
這種火銃兵擊發後依次退入大陣,長槍兵原地不動平槍的變陣就是為了對付騎兵的,騎兵快速的推進不會給步陣中火銃兵和長槍兵交替變陣的機會。
“平槍,穩住,穩住。”劉福貴大喊著。隊伍中千總百總什長都是如此大喊,穩定陣勢,等待著近在咫尺的戰馬衝擊。
十餘匹戰馬掙紮著衝到槍林上,它們是努力想停下腳步,眼前的點點寒光讓戰馬不聽主人號令隻想逃避,可惜速度太快,收不住撞了上去,立時串在數枝長槍上發出淒厲的長嘶。
其他的戰馬或是騎手勒住韁繩或是自行繞著槍陣跑開,絕對不靠近它們感到危險的槍陣。
吳晗手裏的長槍上傳來巨力,瀕死的戰馬奮力掙紮將他和其他兩名軍兵向後推出幾步,跌倒在地。
馬上的蒙古人飛跌下馬,還沒有起身,就被長槍刺穿。
大部分的蒙古人在長槍陣前總算勒住了戰馬,他們已經是毫無戰心,撥馬就跑,隻剩下不足千人的蒙古人崩潰了,他們紛紛撥馬逃離。
後麵的蒙古軍陣中的退兵的囉號響起,三個台吉對於慘重的損失痛心疾首,沒有請示烏力吉就鳴金收兵了。
此時,快速的三聲銅號響起,兩翼的破虜軍騎兵開始催馬前行追敵,二十步後馬速提了起來,與蒙古騎兵追了個首尾相接。
按說破虜軍騎兵是從大陣兩側衝出,路程比直線撤離的蒙古人遠得多,不過從破虜軍陣前到百多步的距離上到處是死去和受傷的人馬。
於是蒙古人的撤退之路,成了障礙賽馬,不斷的躲避障礙即使是從小長在馬上的蒙古人也跑不出馬速,而破虜軍騎兵從外側殺入,根本就沒進入這片障礙中,很快就追上了敗退的蒙古人。
尤其是右翼的石島馬,他們載著騎手風馳電掣般殺入蒙古人後隊,破虜軍騎兵手中的騎槍開始發威,收割敵人的性命。
王海州居高臨下的將手中的騎槍從後麵刺入前方奔逃的一個蒙古人的後背,蒙古人慘叫著用雙手拽著騎槍掉落馬下,王海州抽出雁翎刀。繼續前衝。
胯下褐色的石島馬擔負著全身鐵甲的王海州以及它身上的皮甲的重量還在加速,快節奏的衝刺讓王海州感到了坐騎爆發出的力量,這馬衝刺就是帶勁,蒙古馬就是比不了啊,王海州暗歎。
十幾步後,他追上了有一個蒙古人。此時這個蒙古人嫻熟的在馬上扭轉身體,用馬刀劈砍接近到側後的王海州,王海州用雁翎刀格擋,當的一聲,兩刀蕩開,此時一柄雁翎刀狠狠的劈砍在這個蒙古人的脖頸上,幾乎將這個蒙人的頭頸砍斷,這個蒙古人沒有發出聲響倒斃下馬。
王海州咧了咧嘴,娘的。自己過把癮都不行,真是多事。
砍倒蒙古人的是他的一個護衛,千總都是有一個什的護衛,畢竟千總已經是破虜軍有數的高階軍將了,不過,騎兵在戰場上飛馳,護衛也不能百分百的護衛周全,這才有了方才王海州馬快擊殺蒙古人的一幕。不過,如果護衛再不趕到就是失職了。
王海州狠狠的瞪了這個護衛一眼。旋即大罵,娘的,忘了都帶著麵甲了,瞪給誰看啊,哭笑不得啊。
右翼的破虜軍騎兵已經將右側的蒙古人騎兵砍殺殆盡,左翼的騎兵才追上敵兵。剩餘的蒙古騎兵被左右兩側的追兵夾擊,很快被擊破。
巴圖眼睛血紅,這都是他的族人啊,這是他在科爾沁立足的根基,見麵為何蒙人都稱呼他台吉。就是麾下的族人眾多,戰力不俗,這是毀了他的根基啊。
他催馬就待上前迎敵,身邊族中親信急忙七手八腳的將他攔截,開玩笑,敵軍趁勝追擊,後麵還有數千的步軍跟上,此時迎敵那是九死一生啊。
“台吉大人,蘇德、蘇合、烏力吉台吉都已經跑了,我們不能孤軍迎戰,草原上還有我們的部族等著我們回去。”手下親信其木格大喊道。
巴圖四顧一看,好嘛,蘇合、蘇德、烏力吉等人正催馬向西北來路逃去,全然不顧留在戰場上的族人,巴圖不禁破口大罵,都他娘的是膽小鬼,虧他們平時都自稱是成吉思汗的子孫。
他恨恨的看著一裏外接近的明軍騎兵,一咬牙調轉馬頭,狠狠的一鞭子抽在坐騎上,帶領著五百餘剩餘族人快馬撤離。
剩下的三四百的蒙古騎兵看到大隊離去,立時失去了鬥誌,坐騎經過一裏多地的疾馳和返回的一裏多地的奔逃,都已經是口吐白沫,勉力維持了。
撤退的前路上破虜軍騎兵已經開始封閉退路,沒有大隊的接應,不用交戰,就是繼續奔跑也能讓他們的坐騎累死,而他們的備用馬都是在出發地。
不斷有人下馬投降,最後這數百人都下馬跪在地上,讓破虜軍騎兵省了不少的氣力。
破虜軍沒有繼續追擊逃跑的敵軍,畢竟敵人的馬匹是剛剛啟動的,而他們則是全速追擊了兩裏的路程,馬力殆盡。
趙烈對於蒙古人的大敗沒有感到奇怪,沒有象建奴那般嚴苛軍紀掌控的蒙古人更像是馬匪,沒有攻堅的能力,隻能跟在建奴旁邊打打下手,猛虎身邊的豺狼而已。
不過,趙烈還是對這番交戰很是滿意,它讓破虜軍第一次經曆了大批騎兵衝陣的考驗,並且挺了過去,對於日後同建奴騎兵的對戰大有裨益。
步隊開始向前移動,與騎隊匯合,畢竟還是騎兵接收戰俘較為方便。
一個蒙古騎兵的袍子上都是鮮血,他的胸口中了彈丸,正往外冒著血沫,他斜倚一匹死去的戰馬靠坐著,雙手捂著傷口,看著明軍士兵靠近著,他絕望的看到一支長槍刺來,他無力移動,當即身亡。
劉福貴抽出長槍,在這個蒙人的皮袍上抹了抹血跡,
“都看準了,千總有令,受傷蒙人一個不留。”劉福貴大聲喊道。
在這個戰場上沒有精力去救治敵人,沒死,那就隻有送他早登極樂。
下麵的弟兄參差不齊的應答著,許多的新兵還是不落忍,畢竟還是活生生的人,不過礙於軍紀,還是下了殺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