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來到乾清宮時,天子臉色陰沉,而周延儒則是目無表情的侍立著,殿內的氣氛大大的不對。》頂點小說,
方才他到戶部一趟,回到文淵閣就得到了登萊朱大典又到了一份折子,周延儒已經拿著折子入宮麵見皇上了。
溫體仁心中憤怒,就不能等我回來後再一同麵聖,你個周延儒還有沒有我這個次輔。
此時有太監傳旨,萬歲召見,溫體仁即刻跟著太監來到乾清宮麵聖。
此時看到天子如此表情,他心中一沉,難道登萊又出了什麽事情,上番不是已經說剿滅叛匪了嗎,如今的大明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溫體仁急忙跪拜見禮。
“免了,這是朱大典的折子,溫閣老也來看看吧。”崇禎有些急躁的一擺手。
“謝萬歲。”溫體仁起身落座,周延儒將折子遞於他。
溫體仁細細看吧,心中震驚,上番朱大典報捷的文書隻說簡單的報捷說,在沙河大軍擊敗叛軍,登萊靖海衛指揮使趙烈趁勢偷襲叛軍,致使叛軍大敗,孔有德、耿仲明、王子登、毛承祿授首,其他詳細點檢容後報來。
他當時記得萬歲欣喜如狂,終於去了心頭之患,近一年的叛亂讓山東登萊糜爛一片,數番征討盡皆大敗,朝廷大失顏麵,同時也讓本就困窘的財政瀕於破產。
朱大典統領的三萬大軍簡直是朝廷最後的希望,如果再次失敗,下番的軍兵和糧餉都不曉得從哪裏出,因此不隻是萬歲大喜,他們這些內閣閣老也是長舒一口氣,終於卸掉一個大包袱。
當然。賞賜的銀子,以及軍兵的糧餉還得籌措,還是沒法徹底脫身,但是無底洞總算是見底了不是。
看罷這個折子,溫體仁驚詫萬分,“這是。這是真的嗎。”
“沒有錯,高起潛的折子也到了內廷,確是如此。”崇禎抿了抿嘴,“想不到啊,朝廷三番四次的大軍圍剿不得的孔賊叛逆,趙烈竟然用不足萬人的部屬,三戰三捷就破敵數萬,僅僅一天就攻取登州這個堅城,真是無敵猛將啊。”
此時。崇禎心裏越發的忌憚登萊趙家。
“如沒有朝廷大軍在前方大敗孔賊,吸引了叛軍主力西進,趙烈絕不可能偷襲於後,僥幸而已。”溫體仁猶豫一一下拱手道。
“那怎麽解釋遼鎮大敗於趙烈之手。”本來蒼白的臉上泛上一抹暗紅,崇禎的語調急切起來。
周延儒、溫體仁真是沒法回答,沙河能大敗孔有德所部,說明遼鎮騎軍戰力確實強悍,要曉得山東、昌平、保定、薊門天津等處軍兵都被孔有德大敗。隻是脆敗於趙烈所部,不是偷襲。而是戰陣交鋒,這隻能說趙烈所部戰力極為的強橫。
“隻是狼子野心,狼子野心,這個趙烈終於露出其麵目,竟然伸手向朝廷所要官職,還是登萊總兵。這是什麽,想要要挾朝廷嗎。”崇禎使勁的一敲桌子。
“萬歲,此事朱大典也講了,他當場拒絕了,趙烈不願離開登萊。要求登萊都司都指揮使一職,同時奉上三十萬兩銀子以解登萊危局。”周延儒偷眼看看崇禎的麵色,
“微臣思量再三,倒也,倒也不無不可。”
周延儒一咬牙道,作為首輔他如今天天為銀子著急,為了這三十萬兩銀子,給個都指揮使能如何。
“絕不可行,登萊是大的軍鎮,有數萬軍戶,如若落入趙烈手中,後果不堪設想。”崇禎斷然拒絕。
“隻是趙烈所部占據登州鎮城和水城,如之奈何。”周延儒對那些數萬軍戶不以為然,孔賊作亂時,這數萬軍戶哪裏去了。
當然他也隻是心中腹誹,明麵上是絕不會多嘴的,發發脾氣容易,如今需要的是解決問題不是,趙烈所部還在那裏臥著呢。
“我大明之大就再沒有能征慣戰之軍了嗎,溫閣老,能否從各地再抽調數萬精兵會剿趙烈。”崇禎狂怒。
溫體仁聞言有喜有悲,喜得是最近隨著各地局勢繼續糜爛,萬歲爺仿佛失去了對周延儒的信心,很多事情都是問詢他的意見,再也不是對周延儒言聽計從的時候了。
這讓他仿佛摸到了首輔的寶座,這可是大明仕人的巔峰啊。
悲的是很多問題他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比如登萊這個如今的爛泥塘。
“皇上,此番登萊賑濟災民、發放糧餉、賞賜軍兵恐有百萬兩銀子,臣方才到戶部查詢,接下來的秋賦最多也就是能給登萊撥付二十萬兩銀子。”溫體仁沒有正麵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點點關鍵。
果然,聽聞銀錢,崇禎的氣勢一抑,是啊,就是再有三萬精兵,糧餉呢,上哪裏再去尋覓幾十萬銀子的糧餉去支應數萬大軍數月征戰。
崇禎頹然往後一靠,說到底還是沒有錢糧,因為沒有錢糧所以沒法賑濟災民,沒法操練精兵抵禦建奴平定叛亂,可是他已經是竭盡全力了,宮內支應已經是早先的一半。
而開征的遼餉、剿餉數百萬兩銀子還是左支右拙,到哪裏再去找尋銀子。
“難道隻能同意趙烈這個小兒的訛詐不成。”崇禎無力道。
此時他無比痛恨將江山糜爛的沒有一絲感情的所謂父皇,真是留下來一個爛攤子給他們兄弟二人。
“萬歲倒也不用過於心急,趙烈所部都是家中財賦重金招募操練的精兵,就是數千人就得有數十萬兩銀子打造,就是將登萊都司交於他,趙烈還能有數百萬兩銀子打造出數萬精兵不成。”
溫體仁笑道。
“哦,如何不能。”崇禎麵色好了些,他希翼的看向溫體仁,他真是希望這位次鋪大人給他的是好消息。
“一副精鐵甲就按五十兩銀子算,刀槍二兩銀子,馬匹五十餘兩銀子,加上一年的餉銀十餘兩,馬匹軍兵的嚼穀三十兩銀子,一個軍兵就是一百四十餘兩銀子,五千軍兵就是七八十萬兩銀子,五萬軍兵七八百萬兩銀子,”
說道此處,溫體仁微微一笑。
“對對對,絕無可能,絕無可能。”崇禎興奮的一擊龍案。
“臣估摸趙烈維持這些精兵已經是很吃力,最多再增加三千人,因此也成不了大患。”溫體仁此番好好安慰了崇禎脆弱的小心髒。
他的算法沒有問題,但是他是不會想到破虜軍的兵甲因為新的製造方式成本隻有他說的一成,而馬匹如今趙烈所部已經是以石島馬場繁育的戰馬為主了,這樣成本隻有他說的三成而已。
崇禎不曉得這些,聽到溫體仁的話,他頻頻點頭,嗯,這個溫體仁雖說不象周延儒那般果決,但是勝在細心謹慎,也是不可多得的幹才嘛。
周延儒看著溫體仁的表演,心生厭惡,但是他還是認為溫體仁溫吞吞的性子不是主將的料子,成為首輔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萬歲,即使趙烈擴軍一萬,我等可以讓其襲擾遼南各處,這也是他該當建功立業的地方嘛。”周延儒笑著拱手道。
崇禎即刻曉得了周延儒的意思,這是讓建奴和趙烈兩敗俱傷啊。他也不是剛剛登基的青澀少年了,幾年的曆練讓他對這裏麵的彎彎繞也是洞若觀火。
“首輔此乃老成謀國之言。”崇禎的心思此番可是好了不少。
最起碼當初的暴怒和無奈已經過去,這幾年的連連受挫也讓他有了些曆練,曉得如今在他手上的是個什麽樣的江山,急不得緩不得。
“隻是如此登萊總鎮這個職位很是緊要了,這可是能掌控戰兵壓製趙烈的位置。”周延儒道。
崇禎點點頭,確實,登萊巡撫節製趙烈的糧餉,但是不能全給,也不能不給,要不趙烈鬧將起來也是大事,因此登萊總兵確實是就近節製趙烈的第一人,最起碼有數千戰兵坐鎮登萊,這定會讓趙烈不敢輕動。
“臣下聽聞原來登萊總鎮張可大乃是南京畿世襲軍將,又在京畿立下大功,何不。。。”周延儒看向天子。
“嗯,國難思良將,張可大不但屢立戰功,還是大明勳貴世家出身,忠心無虞,確是適合人選。”此番崇禎點了頭。
他對張可大印象當真不錯,最重要的是張可大不是遼鎮那些粗鄙之人,而是世代勳貴忠臣,他可是對祖大壽、趙烈之流膩歪透了。
大事談完,君臣三人都是鬆了口氣,有時間對即將到來的孔有德耿仲明等反賊首級評論一番,對這些叛逆他們可是恨之入骨,如今叛逆一一授首,也算是一大快事,隻是方才趙烈的求官攪和了天子的好心情,如今則可以抒發一下痛恨之情了。
兩人離開後,王承恩急忙讓人奉上膳食,天子可是被氣的半日沒有進食了,這可如何了得。
崇禎心情恢複後香甜的用膳後,在殿內還走動了一會兒,心情變得不錯。
隻是他突然響起了什麽,他讓王承恩急傳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錦衣衛必得要發揮作用,今次要明暗裏的提防這個登萊趙烈。
崇禎固執的感覺這個趙烈隱隱哪裏不對,他總是放心不下,因此多用些手段也在所不惜。(未完待續。)
ps: 拜求推薦訂閱,謝謝
方才他到戶部一趟,回到文淵閣就得到了登萊朱大典又到了一份折子,周延儒已經拿著折子入宮麵見皇上了。
溫體仁心中憤怒,就不能等我回來後再一同麵聖,你個周延儒還有沒有我這個次輔。
此時有太監傳旨,萬歲召見,溫體仁即刻跟著太監來到乾清宮麵聖。
此時看到天子如此表情,他心中一沉,難道登萊又出了什麽事情,上番不是已經說剿滅叛匪了嗎,如今的大明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溫體仁急忙跪拜見禮。
“免了,這是朱大典的折子,溫閣老也來看看吧。”崇禎有些急躁的一擺手。
“謝萬歲。”溫體仁起身落座,周延儒將折子遞於他。
溫體仁細細看吧,心中震驚,上番朱大典報捷的文書隻說簡單的報捷說,在沙河大軍擊敗叛軍,登萊靖海衛指揮使趙烈趁勢偷襲叛軍,致使叛軍大敗,孔有德、耿仲明、王子登、毛承祿授首,其他詳細點檢容後報來。
他當時記得萬歲欣喜如狂,終於去了心頭之患,近一年的叛亂讓山東登萊糜爛一片,數番征討盡皆大敗,朝廷大失顏麵,同時也讓本就困窘的財政瀕於破產。
朱大典統領的三萬大軍簡直是朝廷最後的希望,如果再次失敗,下番的軍兵和糧餉都不曉得從哪裏出,因此不隻是萬歲大喜,他們這些內閣閣老也是長舒一口氣,終於卸掉一個大包袱。
當然。賞賜的銀子,以及軍兵的糧餉還得籌措,還是沒法徹底脫身,但是無底洞總算是見底了不是。
看罷這個折子,溫體仁驚詫萬分,“這是。這是真的嗎。”
“沒有錯,高起潛的折子也到了內廷,確是如此。”崇禎抿了抿嘴,“想不到啊,朝廷三番四次的大軍圍剿不得的孔賊叛逆,趙烈竟然用不足萬人的部屬,三戰三捷就破敵數萬,僅僅一天就攻取登州這個堅城,真是無敵猛將啊。”
此時。崇禎心裏越發的忌憚登萊趙家。
“如沒有朝廷大軍在前方大敗孔賊,吸引了叛軍主力西進,趙烈絕不可能偷襲於後,僥幸而已。”溫體仁猶豫一一下拱手道。
“那怎麽解釋遼鎮大敗於趙烈之手。”本來蒼白的臉上泛上一抹暗紅,崇禎的語調急切起來。
周延儒、溫體仁真是沒法回答,沙河能大敗孔有德所部,說明遼鎮騎軍戰力確實強悍,要曉得山東、昌平、保定、薊門天津等處軍兵都被孔有德大敗。隻是脆敗於趙烈所部,不是偷襲。而是戰陣交鋒,這隻能說趙烈所部戰力極為的強橫。
“隻是狼子野心,狼子野心,這個趙烈終於露出其麵目,竟然伸手向朝廷所要官職,還是登萊總兵。這是什麽,想要要挾朝廷嗎。”崇禎使勁的一敲桌子。
“萬歲,此事朱大典也講了,他當場拒絕了,趙烈不願離開登萊。要求登萊都司都指揮使一職,同時奉上三十萬兩銀子以解登萊危局。”周延儒偷眼看看崇禎的麵色,
“微臣思量再三,倒也,倒也不無不可。”
周延儒一咬牙道,作為首輔他如今天天為銀子著急,為了這三十萬兩銀子,給個都指揮使能如何。
“絕不可行,登萊是大的軍鎮,有數萬軍戶,如若落入趙烈手中,後果不堪設想。”崇禎斷然拒絕。
“隻是趙烈所部占據登州鎮城和水城,如之奈何。”周延儒對那些數萬軍戶不以為然,孔賊作亂時,這數萬軍戶哪裏去了。
當然他也隻是心中腹誹,明麵上是絕不會多嘴的,發發脾氣容易,如今需要的是解決問題不是,趙烈所部還在那裏臥著呢。
“我大明之大就再沒有能征慣戰之軍了嗎,溫閣老,能否從各地再抽調數萬精兵會剿趙烈。”崇禎狂怒。
溫體仁聞言有喜有悲,喜得是最近隨著各地局勢繼續糜爛,萬歲爺仿佛失去了對周延儒的信心,很多事情都是問詢他的意見,再也不是對周延儒言聽計從的時候了。
這讓他仿佛摸到了首輔的寶座,這可是大明仕人的巔峰啊。
悲的是很多問題他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比如登萊這個如今的爛泥塘。
“皇上,此番登萊賑濟災民、發放糧餉、賞賜軍兵恐有百萬兩銀子,臣方才到戶部查詢,接下來的秋賦最多也就是能給登萊撥付二十萬兩銀子。”溫體仁沒有正麵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點點關鍵。
果然,聽聞銀錢,崇禎的氣勢一抑,是啊,就是再有三萬精兵,糧餉呢,上哪裏再去尋覓幾十萬銀子的糧餉去支應數萬大軍數月征戰。
崇禎頹然往後一靠,說到底還是沒有錢糧,因為沒有錢糧所以沒法賑濟災民,沒法操練精兵抵禦建奴平定叛亂,可是他已經是竭盡全力了,宮內支應已經是早先的一半。
而開征的遼餉、剿餉數百萬兩銀子還是左支右拙,到哪裏再去找尋銀子。
“難道隻能同意趙烈這個小兒的訛詐不成。”崇禎無力道。
此時他無比痛恨將江山糜爛的沒有一絲感情的所謂父皇,真是留下來一個爛攤子給他們兄弟二人。
“萬歲倒也不用過於心急,趙烈所部都是家中財賦重金招募操練的精兵,就是數千人就得有數十萬兩銀子打造,就是將登萊都司交於他,趙烈還能有數百萬兩銀子打造出數萬精兵不成。”
溫體仁笑道。
“哦,如何不能。”崇禎麵色好了些,他希翼的看向溫體仁,他真是希望這位次鋪大人給他的是好消息。
“一副精鐵甲就按五十兩銀子算,刀槍二兩銀子,馬匹五十餘兩銀子,加上一年的餉銀十餘兩,馬匹軍兵的嚼穀三十兩銀子,一個軍兵就是一百四十餘兩銀子,五千軍兵就是七八十萬兩銀子,五萬軍兵七八百萬兩銀子,”
說道此處,溫體仁微微一笑。
“對對對,絕無可能,絕無可能。”崇禎興奮的一擊龍案。
“臣估摸趙烈維持這些精兵已經是很吃力,最多再增加三千人,因此也成不了大患。”溫體仁此番好好安慰了崇禎脆弱的小心髒。
他的算法沒有問題,但是他是不會想到破虜軍的兵甲因為新的製造方式成本隻有他說的一成,而馬匹如今趙烈所部已經是以石島馬場繁育的戰馬為主了,這樣成本隻有他說的三成而已。
崇禎不曉得這些,聽到溫體仁的話,他頻頻點頭,嗯,這個溫體仁雖說不象周延儒那般果決,但是勝在細心謹慎,也是不可多得的幹才嘛。
周延儒看著溫體仁的表演,心生厭惡,但是他還是認為溫體仁溫吞吞的性子不是主將的料子,成為首輔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萬歲,即使趙烈擴軍一萬,我等可以讓其襲擾遼南各處,這也是他該當建功立業的地方嘛。”周延儒笑著拱手道。
崇禎即刻曉得了周延儒的意思,這是讓建奴和趙烈兩敗俱傷啊。他也不是剛剛登基的青澀少年了,幾年的曆練讓他對這裏麵的彎彎繞也是洞若觀火。
“首輔此乃老成謀國之言。”崇禎的心思此番可是好了不少。
最起碼當初的暴怒和無奈已經過去,這幾年的連連受挫也讓他有了些曆練,曉得如今在他手上的是個什麽樣的江山,急不得緩不得。
“隻是如此登萊總鎮這個職位很是緊要了,這可是能掌控戰兵壓製趙烈的位置。”周延儒道。
崇禎點點頭,確實,登萊巡撫節製趙烈的糧餉,但是不能全給,也不能不給,要不趙烈鬧將起來也是大事,因此登萊總兵確實是就近節製趙烈的第一人,最起碼有數千戰兵坐鎮登萊,這定會讓趙烈不敢輕動。
“臣下聽聞原來登萊總鎮張可大乃是南京畿世襲軍將,又在京畿立下大功,何不。。。”周延儒看向天子。
“嗯,國難思良將,張可大不但屢立戰功,還是大明勳貴世家出身,忠心無虞,確是適合人選。”此番崇禎點了頭。
他對張可大印象當真不錯,最重要的是張可大不是遼鎮那些粗鄙之人,而是世代勳貴忠臣,他可是對祖大壽、趙烈之流膩歪透了。
大事談完,君臣三人都是鬆了口氣,有時間對即將到來的孔有德耿仲明等反賊首級評論一番,對這些叛逆他們可是恨之入骨,如今叛逆一一授首,也算是一大快事,隻是方才趙烈的求官攪和了天子的好心情,如今則可以抒發一下痛恨之情了。
兩人離開後,王承恩急忙讓人奉上膳食,天子可是被氣的半日沒有進食了,這可如何了得。
崇禎心情恢複後香甜的用膳後,在殿內還走動了一會兒,心情變得不錯。
隻是他突然響起了什麽,他讓王承恩急傳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錦衣衛必得要發揮作用,今次要明暗裏的提防這個登萊趙烈。
崇禎固執的感覺這個趙烈隱隱哪裏不對,他總是放心不下,因此多用些手段也在所不惜。(未完待續。)
ps: 拜求推薦訂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