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濱拿下後,被當作重傷員養護的場所,而所有的萬餘俘虜則在備軍的監押下向南麵的鐮倉行進,橫濱小城注定不能放下如此眾多的俘獲。


    即使能夠放下,吃食的問題也不能解決,要多少軍兵看押糧秣運往橫濱,這簡直是將命門漏給幕府軍和各地大名,讓他們前來截斷糧道。


    因此將一萬一千幕府常備置於鐮倉守軍和水師的看管下才是正道,這才能輕身上陣。


    這些俘獲可是不容有失,這裏包括大老井伊直孝在內的旗本武士六七百之眾,同時除了三千雜牌軍外其他都是幕府常備,日後可是談判的大好的籌碼,絕對不能放棄。


    隻是如此就得忍受耽擱數天的行程了,想來也是值得的。


    負責統領三千備軍押解戰俘返回鐮倉的關明當然曉得時間的緊迫,臨走時趙大人再三向他交代了放下戰俘後,即刻快馬趕回。


    備軍都有戰馬,並且都有備馬,當然同騎兵和戰兵不同,他們的戰馬隻有少部分是石島馬,其他大部分還是蒙古馬,但是機動能力也非同小可,尤其是蒙古馬長途行軍耐力是勝過石島馬的。


    但是所有的戰俘都是步行的,這是最耽擱時間的,同時他們行軍起來當然不會很情願,這會讓幾十裏的路程兩天能走完就不錯。


    但是這一切難不倒關明關大人,他下令如果一天不能走完三十裏路,當即拖死斬殺。


    行軍開始後,他派出大股的備軍在行軍兩側監看,如果有人跟不上行軍的步伐,當即斬殺,或是用戰馬拖死。


    也許在很多的軍將軍兵看來有些殘忍,誰讓他的爺爺和大伯都戰損在朝鮮,當年關明的父親最為最小的兒子隻有兩歲,關明的父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最為關家唯一的兒子好不容易成丁。開枝散葉,但是每回說起小時候,關明的父親都忍不住老淚縱|橫,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如今報應不爽。倭人竟然落在他手裏,要不是趙大人還有大用,別說這些倭人,就是再多個幾萬,關明也能用各種方式玩死他們。以解心中刻骨仇恨。


    一個倭人可能由於受傷,漸漸落在後麵,他的一條腿跛著,但是艱難的走著,因為他知道如果落後,就是死路一條。


    王錚看了帶隊就在右後側百步處,他看了看這個還在努力掙紮,但是已經落後前方隊伍二三十步的倭人足輕。


    他示意了一下護衛,用手做一個拖行的手勢。


    兩個護衛即刻催馬而上,馬蹄聲想起後。那個倭人驚慌的看著後麵追近的明人騎兵,他驚慌的用盡全力向前努力小跑著,一拐一拐的姿勢即可憐又滑稽,他不斷回頭使勁倒騰著可憐的小短腿。


    當接近到十步的距離上,一個護衛飛快的擲出繩套,將這個倭寇當即套住,用力一收,繩索當即收緊,正在努力奔跑的倭寇突然全身失去平衡撲倒地上。


    這個護衛大聲呼喝著,戰馬加速前行。地上的倭人象一個破布口袋般被拖行在地上顛簸哭喊著,刺耳的聲音傳出好遠。


    這個護衛拖著這個嚎叫的倭人向前行進著,倭人的身體在冰凍的大地上蹦跳著,衣物很快被磨破。血肉在官道上留下駭人的痕跡。


    在隊伍中間騎著毛驢行走的井伊直孝、土井利勝麵目扭曲的看著眼前的慘劇,但是他們能夠怎麽樣,就連他們都是騎乘著毛驢趕路。


    這還是看到他們年歲大了,關明下令給他們找出來的,至於為什麽不給他們戰馬,那是因為這兩個幕府老中奇貨可居。不能給他們戰馬,萬一夜間偷跑了呢,毛驢就不同了,能跑多遠去。、


    於是兩個藩主大人和老中大人如今隻能坐著毛驢前行,他們還不能抱怨,因為比他們年輕多了的老中堀田正盛如今正在邁著疲乏的雙腿走在他們後麵。


    兩人也是被羞辱的狠了,兩人不是沒想過刨腹自殺,但是如果就這樣死了,於事無補,而且失去了日後洗刷罪名的機會,忍得屈辱為了自家的家名能夠延續,如果回歸幕府,等到平叛的時候再立新功,他們相信今日的屈辱都會一朝散盡。


    至於說會不會有這個機會,他們認為極為可能,如果明軍再次大敗各地大名的援軍,那麽機會就來了。


    但是,前提是明軍要獲勝,簡直是讓人無語的悲哀,他們竟然希望明軍獲勝。


    今日又看到足輕被拖行的血腥場麵,他們臉上風雲變幻,但是最終還是決定忍,畢竟就是他們上前阻攔,明軍也不會住手,他們隻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接下來他們接連看到斬殺、拖行、鞭殺等酷刑,目的就是一個,提高行軍的速度。


    在這樣高壓的手段下,行軍的速度是提起來,隻是多半天就走了二十餘裏,要知道這些戰俘自從被俘來就是吃的半饑不飽的,很簡單,就是讓他們無力逃跑行軍途中更是如此,如果吃飽喝足了,鑽到路邊的林地裏怎麽辦。


    因此能有如今的速度顯然不易了,當然也是一路上被血腥屠殺的二百餘名倭人震攝了其他活著的倭人,迫使他們掙命前行。


    到了天黑休憩時,已經趕了三十餘裏路,此時就不能趕路了,因為晚上的大隊人馬的紛亂腳步會掩蓋小股人馬逃跑的聲響,因此,晚間就是將戰俘集中到一起看押。


    如此,第二天午時,他們就走完了五十裏的路途,倭人的隊伍中少了五百多人,日後這個事情被倭人稱為相模死亡行軍,作為控訴漢人暴行的證據之一。


    但是漢人從來不承認有這個死亡行軍的存在,而那個時代也保留不下任何證據,隻是在正史野史中有零星的記載,這也就是雙方不斷爭吵的題目之一。


    反正漢人自從寬永十一年登陸鐮倉後,就不斷欺壓倭人數百年,就是倭人噩夢的來源,因此倭人的哭訴在後世國際上還是頗有市場的,可惜留存的證據實在是不多,都是口口相傳或是倭人曆史上零星的記載。


    造成這個原因很簡單,其後數百年間倭人當政者被漢人欺壓,凡是又記載這方麵信息的書籍都被焚毀,人員被流放或是處死。


    因此書籍中留存下來的太少,到了近現代,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倭人開始有意識的在全國尋找漢人在倭國所犯下的種種罪行的證據,可惜幾乎一無所獲。


    這也就是後來雙方爭吵的來援,當然不隻是死亡行軍,這期間還有其他重大的事情,比如大量女子被漢人大軍擄走,大量的村莊被漢人洗劫,錢糧被搶走,屋舍被焚毀,很多人因此餓凍而死,簡直是倭人曆史上少有的暴行。


    但是證據呢,因此日後紛擾兩國關係數千年的事情,似乎永遠沒有停息的跡象。


    在下野國地界,楠勇看著這處較大的村莊慢慢被大火吞沒,很多倭人百姓看著自己的家園被大火吞沒不斷哭號著。


    其中很多倭人的眼神惡毒的看著明人的騎兵,真是海有多深,恨意有多深。


    楠勇和幾十名護衛在數百倭人仇恨的目光中泰然自若,當所有的軍兵歸位後,他看了一下,如今千隊已經有備馬兩千餘匹,多出來的一千餘匹倭人馬匹上麵都是馱帶著大量的銀錢。


    這是楠勇千總隊從上野出發經過越前越後、美濃、尾張然後折返下野國,這都是一路上的收獲。


    這些天路上數百村莊被他們焚毀搶掠,留下的大量嗷嗷待鋪的饑民,和對明人刻骨的仇恨。


    此時楠勇已經被告之幕府大將軍已經傳箋大名,各地大名也知道了他們這支流竄的騎隊,正在聚兵絞殺他們,因此退兵是必須的了,他們已經失去了打擊的突然性。


    所有的軍兵從村莊裏返回,他們帶回了幾十匹馬匹,上麵裝滿了收獲的麻袋。


    楠勇對一個百總耳語幾句,百總躬身領命。


    大隊在楠勇號令下向著相模國前行,而留守的最後一個百隊臨走時突然大開殺戒,他們將數百倭人屠殺一空,然後才追趕大隊去了。


    遼人的後代身經遼東的瓦解和建奴的奴役,家中都有人悲慘的被折磨餓凍而死,他們對死亡自有定義,在他們看來隻要趙大人下令他們就會去施行,至於血腥與否,還能有他們經曆的血腥嗎,隻要有利於他們的家人在北華和濟州的生活就好。


    用趙大人的話講,倭人威脅著北華和濟州,那麽就是個殺,多大個事。


    同樣燒殺搶掠的還有加新的東路軍,一千餘人的隊伍從上野向東經過會津、水戶,一直到達仙台藩,將東北各處鬧個天翻地覆,留下的是遍地的屍首、鮮血和廢墟,對於女真人和蒙人來說真是駕輕就熟,這個事他們在大明幹的多了,此番不過是在倭人身上複製一番罷了。


    此時,他們在加新的帶領下也開始折返,收獲足夠大了,按照韓建大人的吩咐該到返回相模,同大軍匯合的時候了。(未完待續。)


    ps:  感謝越騎章節贈送,感謝不滅情火、十月的瘦馬、燕長弓100打賞,感謝會稽山人007的打賞,其他老朋友不一一敘述了,感謝訂閱打賞推薦的朋友們,新周愉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蒼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在夜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在夜半並收藏明末蒼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