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上鼓號齊鳴,大隊的破虜軍軍兵整齊的排列等候著。
在碼頭外兩裏,破虜軍軍兵警戒線外人頭傳動,很多百姓都是向著碼頭張望著。
周原也是隱匿其中,他麵上同其他的百姓沒什麽不同,仿佛也很興奮好奇,對破虜軍的得勝而歸充滿期待。
今日是破虜軍援朝抗奴勝利回軍的日子,早幾日破虜軍保住漢陽,擊敗建奴得消息傳來,石島已經歡慶了一日,那一天石島到處是歡聲笑語和鞭炮齊鳴。
石島官署還向百姓發放了喜錢,不多一個紙包裏十文錢,但是你看到過大明官署向百姓分發喜錢得嗎,這就足以讓百姓們感慨歸心的了。
周原向海灣眺望著,整個海灣裏鋪滿了破虜軍的西夷戰艦,高大的船身高聳入雲的主桅將海麵遮蔽。
太龐大的船隊了,趙烈哪裏來的這般實力,至於趙烈對外宣稱的都是夫人娘家的實力,如今周原可是有些不信了,夫妻再是相扶持,趙烈也是外人好嘛,這般多的海船都支持你趙烈作戰,葡萄牙人能如此做嗎。
周原眼看著一艘艘海船靠近碼頭,大股的破虜軍從海船上湧下來,離的很遠,但是還是能看到他們的雀躍。
從這裏觀察,周原就看出破虜軍的損失肯定輕微,否則軍兵們不會如此歡快,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周原是老軍伍了,這個一看就曉得,但是這點讓他困惑,清軍鐵騎的戰力他清楚,破虜軍戰力不錯但是想損失輕微就擊退大清軍的攻擊,簡直是天方夜譚,這也算是一個謎了。
數千的破虜軍戰兵以及六千的備軍下船返回破虜軍大營後,趙烈的李績號才慢慢靠上了碼頭。
趙海明、趙秦氏、亞曆山德拉、趙猛等人都是等候多時了,看到李績號靠港,精神不禁一振,趙烈就要下船了。
趙烈同朝鮮國使臣新任禮曹判書洪翼漢一同步下戰船,洪翼漢也是朝鮮國裏麵鐵杆的親明派,如今依照趙烈大力提拔親明派官員的要求被任命為新任禮曹判書,而原來的禮曹判書金尚憲則是升任左議政。
洪翼漢就任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出使大明,感謝大明天子派軍援助之恩,即使知道這次出兵是趙烈先斬後奏的,也要如此表示,否則就是朝鮮不知禮數了。
同時這也是為了修補同大明的關係,畢竟自從丁卯胡亂後,兩國雖繼續往來,但是都是私下進行的,畢竟朝鮮已經同建奴已經簽署了和議,不能讓建奴有發飆的理由。
一家人的見麵的親熱自不必提,趙烈為趙海明同洪翼漢做了介紹。
洪翼漢得知這位就是趙烈趙總兵的父親,曾經的登萊水師宿將,急忙上前拜見,洪翼漢心中對趙烈的感激是不用提了,如果不是趙烈領兵援朝,他估摸朝鮮此番隻有屈膝投降一條路。
大王是什麽樣的人,他太清楚了,昔日年輕時的血性退去,又被國內國外的亂事煎熬,如今李倧已經變成了一個多疑無斷,得過且過的庸君。
洪翼漢估摸此番朝鮮投降後,朝堂上再沒有親明派的立錐之地,親明派包括他在內都得退避民間,失去影響國政的能力。
因此趙烈的援朝扭轉了戰局,同時也讓朝鮮避免了屈膝茹毛飲血的凶惡胡虜,讓以小中華正統自居的朝鮮不至於顏麵掃地無地自容。
但是他洪翼漢根本不知道,在原來的曆史中,朝鮮被迫投降後,他和另外兩名親明派官員被建奴鎖拿殺害,就連金尚憲這個朝鮮有名的親明派大臣也被建奴索要幽禁盛京,朝鮮的親明派幾乎全軍覆沒。
趙烈實際上對他和其他親明派大臣有救命之恩,當然趙烈也不知道,他對這段曆史一無所知。
趙海明心中的得意就不必提了,趙烈所做的一樁樁一件件讓老趙都有些飄飄然了,援朝平倭,屢敗建奴,簡直是大明朝以來的第一猛將的趨勢,甚至老趙已經隱隱感覺到趙烈的心思,一個寶座隱隱向趙家靠過來。
趙海明同洪翼漢寒暄時,趙烈拜見了趙秦氏,同亞曆山德拉擁抱了一番。
李霖則是留在家中看護三個孩子,今日碼頭人多,等候的時間長,趙秦氏沒有讓李霖帶著不大的趙存禮來到碼頭,於是看護趙存仁、趙存智、趙嫣的任務就落到了李霖和王身上。
當趙家的馬隊經過碼頭的官道時,在官道兩側的人群發出巨大的歡呼聲。
“登萊軍神,登萊軍神。”突然有人喊出了這樣的號子,剛開始就是幾人稀疏喊的,接著隨著其他的百姓隨著號子喊了起來,喊聲是越來越響,越來越齊。
當然帶頭喊的人是特意安排的,喊出的內容倒是沒什麽爭議。
周原站在人群裏聽著震耳欲聾的登萊戰神的喊聲,身處也許是大明最狂熱的百姓中,看著趙家的馬隊從麵前經過,他的血也熱了起來。
這是狂熱的群體氣氛,這是身在石島這個特殊的趙家大本營,這是親眼看到聽到了趙烈的功績,這是他親身經曆過同建奴鐵騎的較量,他才深深曉得趙烈的功績來的有多麽不易。
趙家的馬隊已經過去,但是周原還是看著對麵方才趙家馬隊經過的地方,他的眼淚不禁流了下來。
“爹爹,你看這個叔叔都留下眼淚了,你看啊。”一個小丫頭稚嫩的喊聲將周原從呆滯中呼喚回來。
他抬眼一看,一個二十多歲一身商鋪夥計打扮的人臂膀上的小丫頭正指著他。
周原老臉一紅,而那個年輕人則是歉意的笑笑,趕緊抱著孩子走開,他估摸周原也是同方才一些激動的百姓一樣,明人習性如此,看到這個情形深怕對方以為他在嘲笑,就急忙帶著孩子走了。
周原抹了一把淚水,他全然沒有來時的精神頭,而是踉踉蹌蹌的往回走去。
待左右沒有人時,他悶吼了一聲,趙烈你個王八蛋,你特麽的怎麽來的這麽晚。
這是他的心裏話,他並不願投降建奴,但是他留在遼東後方,除非不想要家族人的性命否則隻有投降一途,他恨啊。
趙烈當然沒有聽到一個建奴細作的心裏話,他如今正在同家人團聚,也讓自己的身心好好方鬆一番。
這兩年來他是東奔西走忙碌不堪,同家人的時光他是加倍的珍惜。
但是注定歡樂的時光是短暫的,十天後,趙烈和洪翼漢乘坐的李績號在兩艘唐級戰艦,六艘巡海船的護航下向北直驅登萊水城。
雖說是無詔出兵,但是回來後最起碼明麵上還是要向登萊巡撫和登萊鎮守報備,這就是給朝廷一個台階下,也是給大明官場一個麵子,雙方也好有個台階下,否則無詔興兵這個罪名可是不小。
雖說趙烈可以毫不在意,但是趙烈認為如果此時他同朝廷撕破臉麵,最高興的就是建奴和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而對破虜軍反倒是極為的不利。
這支艦隊徐徐北上的時候,登萊城鎮守府中的後堂裏,張國元正在同陸平相對而坐。
“皇上的旨意你也看到了,皇上的意思說的很明白就是不惜用一切手段除了趙烈,你曉得嗎。”
張國元低聲道,他狹長的眼睛盯著對麵的陸平。
陸平此時心中還在翻江倒海,他還沒有完全消化這個消息,不應該啊,是,趙烈無詔出兵朝鮮是個大罪過,但是事實證明趙烈如此做是對的,否則朝鮮都城漢陽被圍,朝鮮必是投降建奴的下場,到時不隻是大明顏麵無存的事宜,東部屏障全無,甚至朝鮮還要派兵隨同建奴一同伐明。
但是趙烈統領登萊軍一到朝鮮漢陽,即刻擊敗建奴大軍守住了朝鮮都城,沒有讓大明失去這個屬國,為大明立下了大功。
趙烈雖有異誌,但是此時正同建奴在東江、朝鮮激烈搏殺,此時擊殺趙烈,這不是親者痛仇者快嗎,這,這是昏招啊。
但是你能同萬歲爺說道一下嘛,曆來天子隻要下了聖旨,這個事情基本就沒有環轉的可能了,也就是趙烈必死。
“張大人,這兩年來趙烈同建奴在旅順、東江、朝鮮接連大戰們,說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個時候。。。。。”
陸平說到此處看向張國元,話裏的意思很明顯,時機不大對啊。
“嗯,”張國元淩厲的眼神看向陸平,“陸平,別忘了你的官職身份,別忘了你是大明勳貴之後,別忘了是咱家將你掉到此處的。”
陸平張了張嘴,沒有發出聲來,他躬身施禮道,“屬下謹遵皇命。”
他聽到自己的嗓音艱澀嘶啞。
回到自己的住處,陸平將所有的人打發走,他在昏暗的燭光下呆坐著,左思右想了很久。
殺了趙烈,破虜軍有可能崩潰,東江和旅順也會崩潰,甚至趙烈手下的軍頭也會紛亂內戰,登萊又一次迎來動亂。
不殺,萬歲爺的旨意誰敢違反,這不僅是本身的性命不保,還有家族的存續也成了問題。
陸平稀裏糊塗的昏睡過去。(未完待續。)
在碼頭外兩裏,破虜軍軍兵警戒線外人頭傳動,很多百姓都是向著碼頭張望著。
周原也是隱匿其中,他麵上同其他的百姓沒什麽不同,仿佛也很興奮好奇,對破虜軍的得勝而歸充滿期待。
今日是破虜軍援朝抗奴勝利回軍的日子,早幾日破虜軍保住漢陽,擊敗建奴得消息傳來,石島已經歡慶了一日,那一天石島到處是歡聲笑語和鞭炮齊鳴。
石島官署還向百姓發放了喜錢,不多一個紙包裏十文錢,但是你看到過大明官署向百姓分發喜錢得嗎,這就足以讓百姓們感慨歸心的了。
周原向海灣眺望著,整個海灣裏鋪滿了破虜軍的西夷戰艦,高大的船身高聳入雲的主桅將海麵遮蔽。
太龐大的船隊了,趙烈哪裏來的這般實力,至於趙烈對外宣稱的都是夫人娘家的實力,如今周原可是有些不信了,夫妻再是相扶持,趙烈也是外人好嘛,這般多的海船都支持你趙烈作戰,葡萄牙人能如此做嗎。
周原眼看著一艘艘海船靠近碼頭,大股的破虜軍從海船上湧下來,離的很遠,但是還是能看到他們的雀躍。
從這裏觀察,周原就看出破虜軍的損失肯定輕微,否則軍兵們不會如此歡快,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周原是老軍伍了,這個一看就曉得,但是這點讓他困惑,清軍鐵騎的戰力他清楚,破虜軍戰力不錯但是想損失輕微就擊退大清軍的攻擊,簡直是天方夜譚,這也算是一個謎了。
數千的破虜軍戰兵以及六千的備軍下船返回破虜軍大營後,趙烈的李績號才慢慢靠上了碼頭。
趙海明、趙秦氏、亞曆山德拉、趙猛等人都是等候多時了,看到李績號靠港,精神不禁一振,趙烈就要下船了。
趙烈同朝鮮國使臣新任禮曹判書洪翼漢一同步下戰船,洪翼漢也是朝鮮國裏麵鐵杆的親明派,如今依照趙烈大力提拔親明派官員的要求被任命為新任禮曹判書,而原來的禮曹判書金尚憲則是升任左議政。
洪翼漢就任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出使大明,感謝大明天子派軍援助之恩,即使知道這次出兵是趙烈先斬後奏的,也要如此表示,否則就是朝鮮不知禮數了。
同時這也是為了修補同大明的關係,畢竟自從丁卯胡亂後,兩國雖繼續往來,但是都是私下進行的,畢竟朝鮮已經同建奴已經簽署了和議,不能讓建奴有發飆的理由。
一家人的見麵的親熱自不必提,趙烈為趙海明同洪翼漢做了介紹。
洪翼漢得知這位就是趙烈趙總兵的父親,曾經的登萊水師宿將,急忙上前拜見,洪翼漢心中對趙烈的感激是不用提了,如果不是趙烈領兵援朝,他估摸朝鮮此番隻有屈膝投降一條路。
大王是什麽樣的人,他太清楚了,昔日年輕時的血性退去,又被國內國外的亂事煎熬,如今李倧已經變成了一個多疑無斷,得過且過的庸君。
洪翼漢估摸此番朝鮮投降後,朝堂上再沒有親明派的立錐之地,親明派包括他在內都得退避民間,失去影響國政的能力。
因此趙烈的援朝扭轉了戰局,同時也讓朝鮮避免了屈膝茹毛飲血的凶惡胡虜,讓以小中華正統自居的朝鮮不至於顏麵掃地無地自容。
但是他洪翼漢根本不知道,在原來的曆史中,朝鮮被迫投降後,他和另外兩名親明派官員被建奴鎖拿殺害,就連金尚憲這個朝鮮有名的親明派大臣也被建奴索要幽禁盛京,朝鮮的親明派幾乎全軍覆沒。
趙烈實際上對他和其他親明派大臣有救命之恩,當然趙烈也不知道,他對這段曆史一無所知。
趙海明心中的得意就不必提了,趙烈所做的一樁樁一件件讓老趙都有些飄飄然了,援朝平倭,屢敗建奴,簡直是大明朝以來的第一猛將的趨勢,甚至老趙已經隱隱感覺到趙烈的心思,一個寶座隱隱向趙家靠過來。
趙海明同洪翼漢寒暄時,趙烈拜見了趙秦氏,同亞曆山德拉擁抱了一番。
李霖則是留在家中看護三個孩子,今日碼頭人多,等候的時間長,趙秦氏沒有讓李霖帶著不大的趙存禮來到碼頭,於是看護趙存仁、趙存智、趙嫣的任務就落到了李霖和王身上。
當趙家的馬隊經過碼頭的官道時,在官道兩側的人群發出巨大的歡呼聲。
“登萊軍神,登萊軍神。”突然有人喊出了這樣的號子,剛開始就是幾人稀疏喊的,接著隨著其他的百姓隨著號子喊了起來,喊聲是越來越響,越來越齊。
當然帶頭喊的人是特意安排的,喊出的內容倒是沒什麽爭議。
周原站在人群裏聽著震耳欲聾的登萊戰神的喊聲,身處也許是大明最狂熱的百姓中,看著趙家的馬隊從麵前經過,他的血也熱了起來。
這是狂熱的群體氣氛,這是身在石島這個特殊的趙家大本營,這是親眼看到聽到了趙烈的功績,這是他親身經曆過同建奴鐵騎的較量,他才深深曉得趙烈的功績來的有多麽不易。
趙家的馬隊已經過去,但是周原還是看著對麵方才趙家馬隊經過的地方,他的眼淚不禁流了下來。
“爹爹,你看這個叔叔都留下眼淚了,你看啊。”一個小丫頭稚嫩的喊聲將周原從呆滯中呼喚回來。
他抬眼一看,一個二十多歲一身商鋪夥計打扮的人臂膀上的小丫頭正指著他。
周原老臉一紅,而那個年輕人則是歉意的笑笑,趕緊抱著孩子走開,他估摸周原也是同方才一些激動的百姓一樣,明人習性如此,看到這個情形深怕對方以為他在嘲笑,就急忙帶著孩子走了。
周原抹了一把淚水,他全然沒有來時的精神頭,而是踉踉蹌蹌的往回走去。
待左右沒有人時,他悶吼了一聲,趙烈你個王八蛋,你特麽的怎麽來的這麽晚。
這是他的心裏話,他並不願投降建奴,但是他留在遼東後方,除非不想要家族人的性命否則隻有投降一途,他恨啊。
趙烈當然沒有聽到一個建奴細作的心裏話,他如今正在同家人團聚,也讓自己的身心好好方鬆一番。
這兩年來他是東奔西走忙碌不堪,同家人的時光他是加倍的珍惜。
但是注定歡樂的時光是短暫的,十天後,趙烈和洪翼漢乘坐的李績號在兩艘唐級戰艦,六艘巡海船的護航下向北直驅登萊水城。
雖說是無詔出兵,但是回來後最起碼明麵上還是要向登萊巡撫和登萊鎮守報備,這就是給朝廷一個台階下,也是給大明官場一個麵子,雙方也好有個台階下,否則無詔興兵這個罪名可是不小。
雖說趙烈可以毫不在意,但是趙烈認為如果此時他同朝廷撕破臉麵,最高興的就是建奴和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而對破虜軍反倒是極為的不利。
這支艦隊徐徐北上的時候,登萊城鎮守府中的後堂裏,張國元正在同陸平相對而坐。
“皇上的旨意你也看到了,皇上的意思說的很明白就是不惜用一切手段除了趙烈,你曉得嗎。”
張國元低聲道,他狹長的眼睛盯著對麵的陸平。
陸平此時心中還在翻江倒海,他還沒有完全消化這個消息,不應該啊,是,趙烈無詔出兵朝鮮是個大罪過,但是事實證明趙烈如此做是對的,否則朝鮮都城漢陽被圍,朝鮮必是投降建奴的下場,到時不隻是大明顏麵無存的事宜,東部屏障全無,甚至朝鮮還要派兵隨同建奴一同伐明。
但是趙烈統領登萊軍一到朝鮮漢陽,即刻擊敗建奴大軍守住了朝鮮都城,沒有讓大明失去這個屬國,為大明立下了大功。
趙烈雖有異誌,但是此時正同建奴在東江、朝鮮激烈搏殺,此時擊殺趙烈,這不是親者痛仇者快嗎,這,這是昏招啊。
但是你能同萬歲爺說道一下嘛,曆來天子隻要下了聖旨,這個事情基本就沒有環轉的可能了,也就是趙烈必死。
“張大人,這兩年來趙烈同建奴在旅順、東江、朝鮮接連大戰們,說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個時候。。。。。”
陸平說到此處看向張國元,話裏的意思很明顯,時機不大對啊。
“嗯,”張國元淩厲的眼神看向陸平,“陸平,別忘了你的官職身份,別忘了你是大明勳貴之後,別忘了是咱家將你掉到此處的。”
陸平張了張嘴,沒有發出聲來,他躬身施禮道,“屬下謹遵皇命。”
他聽到自己的嗓音艱澀嘶啞。
回到自己的住處,陸平將所有的人打發走,他在昏暗的燭光下呆坐著,左思右想了很久。
殺了趙烈,破虜軍有可能崩潰,東江和旅順也會崩潰,甚至趙烈手下的軍頭也會紛亂內戰,登萊又一次迎來動亂。
不殺,萬歲爺的旨意誰敢違反,這不僅是本身的性命不保,還有家族的存續也成了問題。
陸平稀裏糊塗的昏睡過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