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城看著那個燃起大火和濃煙的地方,他唯一的右臂撫胸向著煙火騰起的地方敬禮。
韓擒虎號上的所有軍兵都是隨著高水城向著那裏敬禮,他們知道一些兄弟走了,向他們致敬,也是向自己致敬。
今天他們的出擊就是一個艱險的任務,可能很多人都要隨著這些兄弟離開,尊重這些勇士,也就是尊重他們自己。
巨大的爆炸聲驚動了所有的人,在撤離的所有的三十餘艘戰船全都看到了這個慘烈的場麵。
他們的回答是用猛烈的炮火轟擊著周圍一切的鄭家戰船。
砰砰,趙鋒幾乎一個趔趄,護衛他的軍兵也是東倒西歪,就在此時一陣箭雨到達,趙鋒和四周的軍兵全部中箭,好在這些箭枝射程已盡,他們身上都披甲,隻是受了輕傷。
護衛們急忙起身重新用鐵盾步陣,將趙鋒隨扈期間。
趙鋒看著一艘被楊素號撞沉的火船咧嘴笑了笑,伸手拔出左臂上插著的羽箭。
在趙鋒的指揮下,楊素號對這些敵人無所不用其極,炮轟、火銃打擊,甚至撞擊,仗著他龐大的體量在矮小單薄的火船陣中橫衝直撞。
撞翻這個躲閃不及的火船後,楊素號終於衝出了敵人的陣勢,向著兩裏多外高水城所在的本陣奔去。
離開敵人的射程,趙鋒身邊的護衛急忙放下手裏的鐵盾,開始互相包裹傷口。
趙鋒身邊的護衛將趙鋒左臂的護臂卸下,用烈酒為其殺毒,用棉布將其傷患裹住,好在鐵臂擋住了箭枝的大部分力量,趙鋒隻是受了輕傷而已。
趙鋒則是看著幾裏外那滾滾的濃煙以及同楊素號一樣衝出來的其他戰艦甲板上和風帆主桅噴火冒煙的情形,他鋼牙緊要,鄭家這頭惡狼。
通過方才的交手,他知道這番大戰恐怕傷亡會很大,可能比以往任何一次海戰付出的傷亡和戰船都要多。
他是親眼看著二哥和大哥如何經曆萬險將破虜軍從弱小帶往強盛,目的直指北方的建奴,為了這一天兩個哥哥整整忙碌了十年。
眼看北方愈發的危急,大哥二哥整戈待旦,但是南方這些混蛋卻是逼的趙家隻能揮師南下。
尤其是鄭家竟然勾結外敵一同攻擊破虜軍,這兩年他也是入過講武堂操練過的,甚至聽大哥二哥親自講過課,對這些外敵為何盯著大明一清二楚,他們就是一群貪婪的餓狼,就是為了打開大明的大門而來。
為此他們燒殺搶掠,形同海盜,為此他們勾結大明沿海的海盜甚至一些官員,可謂不折手段。
鄭家如今就是同這些雜碎勾結起來背叛大明,不對,大漢,真是形同漢奸,並且讓破虜軍付出了這麽多好男兒的性命。
這些人為了大漢征朝鮮倭國,占據濟州、北華,都是熱血男兒,今天卻是倒在鄭家手下。
趙鋒對鄭家真是恨之入骨,他看著後麵一裏多遠的鄭家戰船,心裏發狠定要斬盡殺絕了才好。
同樣發狠的是陳輝和鄭球,隻是這一個來回,就是五六十艘火船或是沉沒或是受創無法航行。
那麽突破這些明人戰船要消耗多少的火船,還有多少餘力攻擊明軍那一百多艘龐然巨艦,他們心中清楚如果不能擊敗那一百多艘戰艦,就是將麵前的較小的戰艦都消滅了也是必敗無疑。
此時就不能讓火船這麽衝前,為此他們號令火船放慢了航速,他們則是統領著近百艘炮艦趨前,沒說的就是拚了,一定要纏住這幾十艘戰艦,其他的趙烈的戰艦他們也發現了,很多都是哨船或是商船,並不是真正的戰艦,威脅不是太大。
就是這三十餘艘戰艦太討厭了,必須纏住他們。
時翀統領史萬歲號終於在自家留守的幾十艘海船前調轉了船頭,沒法子,一個斜帆一個上帆幾乎燒沒了,兩個主帆也有破損,而水手也受傷十餘名,所有的水手全部都忙碌上了,如今正在更換斜帆,至於上帆,那就是算了,沒有那個功夫了。
掉轉頭後,船速明顯加快,畢竟是借助順風。
時翀急忙檢查著船上的一切,包括人員和風帆。
他知道這次是這些火船抵達前方前,這些戰艦最後一次截擊,甚至就是深入敵陣鬧個不停,不死不休的意思。
因此,他想把戰場的狀況調整的好點,接下來恐怕沒有什麽時間了。
“艦長,艦長,你看啊你看。”大副扯著嗓子喊道。
時翀疑惑的順著他的手指看向後麵,主桅上高字大旗高高飄揚的韓擒虎號乘風破浪的隨著他們的身後向東急進。
時翀眼睛濕潤了,這是這支艦隊的指揮使高水城親自同弟兄們一起衝陣,想起高水城隻剩下的獨臂,想起因為這次重傷瘦的如今有些脫形的指揮使,就是這樣一個半殘之人要隨著他們一起同生共死,他們還有什麽可怕的。
所有的戰船的軍兵都曉得了這個消息,指揮使高水城要大家一起向數百艘戰艦衝擊。
這讓所有的軍兵心情振奮,這個時代的戰場上士氣的重要性那是無與倫比的,這就是為什麽那麽多的禦駕親征、親冒矢石,這表明主將同你一同衝陣一起經曆凶險,即使前方艱險處處也是值了。
破虜軍的各個戰艦士氣大振,楊帆破浪如利劍般刺向鄭家的大隊海船。
而鄭球、陳輝則是紅著眼驅使近百艘炮艦向著破虜軍戰艦衝去。
雙方離著越來越近,他們都明白成敗在此一舉,都是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
這就是鄭芝龍趕到時從數裏外看到的情形。
鄭芝龍看著前方兩支艦隊快速的接近著,他的部下他了解,多年同其他劉香、鍾斌等敵人激戰,再講過他的調教,可說悍勇非常,何況他已經發布賞格,他堅信都會一往無前的衝陣。
但是站在他的座船甲板上隱約看到對手也是瘋狂的衝擊,讓他極為的詫異,這趙烈麾下大炮犀利他是知道的,難道靠幫接舷戰也是敢打生打死不成。
時翀站在甲板上盯著越來愈近的鄭家戰船,他回身大喊著,“水手長,讓水手避炮。”
水手長答應一聲,急忙喊了幾句,沒有必要的水手急忙躲入下甲板。
果然,離著一裏多的時候,鄭家艦隊前方的二三十艘炮艦開始轟擊。
大股煙塵遮蓋了鄭家艦隊的前方,隨即破虜軍船隊就遭受了打擊,不過對戰船損傷不大,倒是讓造成一些人員的傷亡。
破虜軍水師也用數量少的可憐的艦首炮還擊著,不過雖說艦首炮就是一門,但是也是相對於炮艦二百噸左右的體量來說也是重炮。
兩艘鄭家炮艦先後中炮,他們的主桅當即折斷,船隻立時失去大半的動力,開始落後,退出了迎敵的行列。
雙方相互炮擊兩次,然後相互衝進了對方的陣型中。
如果雙方接近到五六十步,就用弓弩和火銃相互攻擊,如果遠距離就是大炮轟擊。
破虜軍戰艦就是利用船速突入其中盡量用火炮轟擊,充分發揮大炮的威力,
而鄭家炮艦則是盡量用幾艘戰艦對抗一艘破虜軍戰艦,最好能靠上去接舷戰,他們很清楚自己的短處。
“打得好。”時翀大吼一聲,左側一艘鄭家炮艦在百餘步的距離上被五六顆彈丸擊中,其中就有三顆二十四磅提亞哥開罐器的彈丸,立時,將其側舷幾乎全部撕開,甚至上甲板都開始塌陷。
這艘鄭家炮艦是完蛋了,時翀很是得意。
“艦長,艦長,右前方,右前方。”水手長大喊著。
時翀抬眼看去,隻見一艘鄭家的炮艦從右前方偷偷的靠攏過來,擺明向從船頭靠幫,它就是為了避開楊素號的側舷火炮。
看他這個航速是不惜同史萬歲號猛烈撞擊,哪怕不能靠幫,也要重重撞擊史萬歲號,給其他炮艦機會。
“右舵、右舵、”時翀急忙的大喊著。
水手長急忙快跑幾步到了船尾向著下方的掌舵手大喊著。
雙方還是接近著,終於史萬歲號開始向左劃動,雖說這麽短的距離裏向左劃動的幅度不是太大,但是史萬歲號還是避開了敵艦的大力撞擊。
兩艘船發出哢哢的聲音船舷摩擦的相互交錯而過。
雙方的披甲水手相互用弓弩和火銃攻擊著。
兩船交匯之時,等候多時的史萬歲號右舷的火炮來了個齊射,這個距離太近了,就是不足十步的距離,十餘門火炮一顆彈丸沒有浪費,全部奉送。
立時,這艘炮艦整個右舷被全部摧毀,到處是大洞,甚至連在一起。
雖說艙室裏幾乎沒有人,也沒有火炮甲板,但是肆虐的十幾顆彈丸機會摧毀了炮艦的支撐。
正在同史萬歲號上的軍兵對轟的鄭家水手突然發現腳下的甲板開始晃動,他們莫名的驚慌著,接著整個甲板突然陷落,這些水手幾乎全部掉落下去。
方才還不斷發送弩箭攻擊破虜軍軍兵的敵人,下一刻就幾乎全部覆滅,真是感覺太爽了,史萬歲的披甲和水手們不禁歡呼起來。(未完待續。)
韓擒虎號上的所有軍兵都是隨著高水城向著那裏敬禮,他們知道一些兄弟走了,向他們致敬,也是向自己致敬。
今天他們的出擊就是一個艱險的任務,可能很多人都要隨著這些兄弟離開,尊重這些勇士,也就是尊重他們自己。
巨大的爆炸聲驚動了所有的人,在撤離的所有的三十餘艘戰船全都看到了這個慘烈的場麵。
他們的回答是用猛烈的炮火轟擊著周圍一切的鄭家戰船。
砰砰,趙鋒幾乎一個趔趄,護衛他的軍兵也是東倒西歪,就在此時一陣箭雨到達,趙鋒和四周的軍兵全部中箭,好在這些箭枝射程已盡,他們身上都披甲,隻是受了輕傷。
護衛們急忙起身重新用鐵盾步陣,將趙鋒隨扈期間。
趙鋒看著一艘被楊素號撞沉的火船咧嘴笑了笑,伸手拔出左臂上插著的羽箭。
在趙鋒的指揮下,楊素號對這些敵人無所不用其極,炮轟、火銃打擊,甚至撞擊,仗著他龐大的體量在矮小單薄的火船陣中橫衝直撞。
撞翻這個躲閃不及的火船後,楊素號終於衝出了敵人的陣勢,向著兩裏多外高水城所在的本陣奔去。
離開敵人的射程,趙鋒身邊的護衛急忙放下手裏的鐵盾,開始互相包裹傷口。
趙鋒身邊的護衛將趙鋒左臂的護臂卸下,用烈酒為其殺毒,用棉布將其傷患裹住,好在鐵臂擋住了箭枝的大部分力量,趙鋒隻是受了輕傷而已。
趙鋒則是看著幾裏外那滾滾的濃煙以及同楊素號一樣衝出來的其他戰艦甲板上和風帆主桅噴火冒煙的情形,他鋼牙緊要,鄭家這頭惡狼。
通過方才的交手,他知道這番大戰恐怕傷亡會很大,可能比以往任何一次海戰付出的傷亡和戰船都要多。
他是親眼看著二哥和大哥如何經曆萬險將破虜軍從弱小帶往強盛,目的直指北方的建奴,為了這一天兩個哥哥整整忙碌了十年。
眼看北方愈發的危急,大哥二哥整戈待旦,但是南方這些混蛋卻是逼的趙家隻能揮師南下。
尤其是鄭家竟然勾結外敵一同攻擊破虜軍,這兩年他也是入過講武堂操練過的,甚至聽大哥二哥親自講過課,對這些外敵為何盯著大明一清二楚,他們就是一群貪婪的餓狼,就是為了打開大明的大門而來。
為此他們燒殺搶掠,形同海盜,為此他們勾結大明沿海的海盜甚至一些官員,可謂不折手段。
鄭家如今就是同這些雜碎勾結起來背叛大明,不對,大漢,真是形同漢奸,並且讓破虜軍付出了這麽多好男兒的性命。
這些人為了大漢征朝鮮倭國,占據濟州、北華,都是熱血男兒,今天卻是倒在鄭家手下。
趙鋒對鄭家真是恨之入骨,他看著後麵一裏多遠的鄭家戰船,心裏發狠定要斬盡殺絕了才好。
同樣發狠的是陳輝和鄭球,隻是這一個來回,就是五六十艘火船或是沉沒或是受創無法航行。
那麽突破這些明人戰船要消耗多少的火船,還有多少餘力攻擊明軍那一百多艘龐然巨艦,他們心中清楚如果不能擊敗那一百多艘戰艦,就是將麵前的較小的戰艦都消滅了也是必敗無疑。
此時就不能讓火船這麽衝前,為此他們號令火船放慢了航速,他們則是統領著近百艘炮艦趨前,沒說的就是拚了,一定要纏住這幾十艘戰艦,其他的趙烈的戰艦他們也發現了,很多都是哨船或是商船,並不是真正的戰艦,威脅不是太大。
就是這三十餘艘戰艦太討厭了,必須纏住他們。
時翀統領史萬歲號終於在自家留守的幾十艘海船前調轉了船頭,沒法子,一個斜帆一個上帆幾乎燒沒了,兩個主帆也有破損,而水手也受傷十餘名,所有的水手全部都忙碌上了,如今正在更換斜帆,至於上帆,那就是算了,沒有那個功夫了。
掉轉頭後,船速明顯加快,畢竟是借助順風。
時翀急忙檢查著船上的一切,包括人員和風帆。
他知道這次是這些火船抵達前方前,這些戰艦最後一次截擊,甚至就是深入敵陣鬧個不停,不死不休的意思。
因此,他想把戰場的狀況調整的好點,接下來恐怕沒有什麽時間了。
“艦長,艦長,你看啊你看。”大副扯著嗓子喊道。
時翀疑惑的順著他的手指看向後麵,主桅上高字大旗高高飄揚的韓擒虎號乘風破浪的隨著他們的身後向東急進。
時翀眼睛濕潤了,這是這支艦隊的指揮使高水城親自同弟兄們一起衝陣,想起高水城隻剩下的獨臂,想起因為這次重傷瘦的如今有些脫形的指揮使,就是這樣一個半殘之人要隨著他們一起同生共死,他們還有什麽可怕的。
所有的戰船的軍兵都曉得了這個消息,指揮使高水城要大家一起向數百艘戰艦衝擊。
這讓所有的軍兵心情振奮,這個時代的戰場上士氣的重要性那是無與倫比的,這就是為什麽那麽多的禦駕親征、親冒矢石,這表明主將同你一同衝陣一起經曆凶險,即使前方艱險處處也是值了。
破虜軍的各個戰艦士氣大振,楊帆破浪如利劍般刺向鄭家的大隊海船。
而鄭球、陳輝則是紅著眼驅使近百艘炮艦向著破虜軍戰艦衝去。
雙方離著越來越近,他們都明白成敗在此一舉,都是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
這就是鄭芝龍趕到時從數裏外看到的情形。
鄭芝龍看著前方兩支艦隊快速的接近著,他的部下他了解,多年同其他劉香、鍾斌等敵人激戰,再講過他的調教,可說悍勇非常,何況他已經發布賞格,他堅信都會一往無前的衝陣。
但是站在他的座船甲板上隱約看到對手也是瘋狂的衝擊,讓他極為的詫異,這趙烈麾下大炮犀利他是知道的,難道靠幫接舷戰也是敢打生打死不成。
時翀站在甲板上盯著越來愈近的鄭家戰船,他回身大喊著,“水手長,讓水手避炮。”
水手長答應一聲,急忙喊了幾句,沒有必要的水手急忙躲入下甲板。
果然,離著一裏多的時候,鄭家艦隊前方的二三十艘炮艦開始轟擊。
大股煙塵遮蓋了鄭家艦隊的前方,隨即破虜軍船隊就遭受了打擊,不過對戰船損傷不大,倒是讓造成一些人員的傷亡。
破虜軍水師也用數量少的可憐的艦首炮還擊著,不過雖說艦首炮就是一門,但是也是相對於炮艦二百噸左右的體量來說也是重炮。
兩艘鄭家炮艦先後中炮,他們的主桅當即折斷,船隻立時失去大半的動力,開始落後,退出了迎敵的行列。
雙方相互炮擊兩次,然後相互衝進了對方的陣型中。
如果雙方接近到五六十步,就用弓弩和火銃相互攻擊,如果遠距離就是大炮轟擊。
破虜軍戰艦就是利用船速突入其中盡量用火炮轟擊,充分發揮大炮的威力,
而鄭家炮艦則是盡量用幾艘戰艦對抗一艘破虜軍戰艦,最好能靠上去接舷戰,他們很清楚自己的短處。
“打得好。”時翀大吼一聲,左側一艘鄭家炮艦在百餘步的距離上被五六顆彈丸擊中,其中就有三顆二十四磅提亞哥開罐器的彈丸,立時,將其側舷幾乎全部撕開,甚至上甲板都開始塌陷。
這艘鄭家炮艦是完蛋了,時翀很是得意。
“艦長,艦長,右前方,右前方。”水手長大喊著。
時翀抬眼看去,隻見一艘鄭家的炮艦從右前方偷偷的靠攏過來,擺明向從船頭靠幫,它就是為了避開楊素號的側舷火炮。
看他這個航速是不惜同史萬歲號猛烈撞擊,哪怕不能靠幫,也要重重撞擊史萬歲號,給其他炮艦機會。
“右舵、右舵、”時翀急忙的大喊著。
水手長急忙快跑幾步到了船尾向著下方的掌舵手大喊著。
雙方還是接近著,終於史萬歲號開始向左劃動,雖說這麽短的距離裏向左劃動的幅度不是太大,但是史萬歲號還是避開了敵艦的大力撞擊。
兩艘船發出哢哢的聲音船舷摩擦的相互交錯而過。
雙方的披甲水手相互用弓弩和火銃攻擊著。
兩船交匯之時,等候多時的史萬歲號右舷的火炮來了個齊射,這個距離太近了,就是不足十步的距離,十餘門火炮一顆彈丸沒有浪費,全部奉送。
立時,這艘炮艦整個右舷被全部摧毀,到處是大洞,甚至連在一起。
雖說艙室裏幾乎沒有人,也沒有火炮甲板,但是肆虐的十幾顆彈丸機會摧毀了炮艦的支撐。
正在同史萬歲號上的軍兵對轟的鄭家水手突然發現腳下的甲板開始晃動,他們莫名的驚慌著,接著整個甲板突然陷落,這些水手幾乎全部掉落下去。
方才還不斷發送弩箭攻擊破虜軍軍兵的敵人,下一刻就幾乎全部覆滅,真是感覺太爽了,史萬歲的披甲和水手們不禁歡呼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