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清軍左翼的指揮官都聚集在一起,正在商量改道還是修路,董誌原不是崇山峻嶺一條路,好幾條道路可以通往勇陽府城,而且絕大多數黃土高坡都沒有如此陡峭。
在征詢了工兵哨的意見之後,郭寶昌定下決心,說道:“還是先修路吧,不能便宜這些臭蟲,老子有得是時間,餓死他們也不能讓他們逃跑!”
李國樓說道:“我沒意見,要不找個人上去和他們談一談!”
“報告,回軍守將胡大貴、楊文羽派信使來了。”郭寶昌還沒有回答李國樓的話,一名戈什哈就報告有回軍下山來談判了。
站在山崗上察看地形的一幫軍官,都愣住了,還沒開打呢,怎麽回軍就想投降了,適才臉色都很凝重,立刻變得躍躍欲試,興奮得差點沒蹦起來。
郭寶昌穩住心態,老謀深算的捋著兩撇精心修飾過的胡須,含而不露道:“嗯,說曹操曹操到,李長官是員福將嘛,把那名耍嘴皮子的人帶來,我來會會他,哈哈哈哈!”
郭寶昌舒心的大笑,從來沒有這麽順利過,看著李國樓那張小白臉說不出的喜愛,五虎上將“趙子龍”竟然是他的手下,這次進軍勇陽府城,他的左翼應該是傷亡最少的一路人馬。
“郭守備,一來就有好消息啊。”李國樓和其他軍官一樣,歡喜之色盡在臉上,一頂官帽而已,朝廷奉送高帽子給投降派,原本就臃腫的衙門再塞些人進去也不為過,大清有得是所謂的記名官銜,先給一份俸祿,總有機會走馬上任的,在大清為官,有諸多福利待遇,還有傳給子孫享用的萌陰,至於俸祿微薄,那是和走馬上任的官員比較,若是和平民百姓來比,光拿一份俸祿,就比老百姓好數倍了。
“奶奶的,胡大貴原來跑到這裏來了,我呸。”郭寶昌看著高聳的堡壘,有些惱恨,原本還想抓住胡大貴,來一次掏心挖肺,吃人心肝比賽,沒良心的叛徒,白拿朝廷俸祿了。
“哦,是這個胡大貴呀,郭守備別太較真,成王敗寇,我們的祖宗就是這麽活過來的。”李國樓對於投降派一點也不歧視,天意重新回到大清這裏來了,若是改朝換代,他也會順應民心,投靠新的主子。
忠貞不屈的人,都沒有後代,他們這些漢人都是屈膝投降順民的後代,沒有例外,除非漂洋過海去做異國的僑民,那些痛罵滿清殘暴,以推翻滿清為己任的人,也是順民的後代,大清倡導忠義無雙的關公精神,卻在接納一批批投降派,還給予封賞和官職,說的和做的是兩碼事。
所謂“育教愚人”,就是愚民政策,誰若是以關公為楷模,那才是無藥可救的傻子。
郭寶昌眼珠子一瞪,對李國樓翻起白眼,他可沒有悖逆人倫道德,去認滿人為祖宗,小白臉就是一個不要臉的臭蟲,和投降派一樣可恥。
李國樓看出郭寶昌的表情的深意,卻臉不紅心不跳,巋然不動的站定,他不是一名有節操的文人,而是追逐名利的小人,這樣的人才活得瀟灑,才能躍過龍門,成為一代梟雄,高風亮節的文人,隻能伏於案幾,奮筆疾書,訴說世道的不公與黑暗。
李國樓才不在乎別人背後怎麽看他,他隻要活得有意義,做了常人無法想象的事,而且成功伴隨著他,出賣祖宗,出賣國家利益,聽上去很可恥,但國家的掌權者都以各種理由出賣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隻要國家還不夠強盛,就會做這種肮髒事,這叫權術的合理運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後人罵起前人理由充分,痛心疾的怒斥前朝的腐朽沒落,身處困頓的環境之中,同樣會做出正確的抉擇,出賣利益來換取修生養息的時間,這就叫蟄伏,正是韜光養略之術。
麵對現實最重要,後人怎麽說,那是馬後炮,痛罵一段恥辱史,並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所謂臥薪嚐膽,就是出賣尊嚴和利益,否則就不是臥薪,而是躺在棺材裏了,連政權也不複存在,自身難保,談什麽奮起直追,千秋偉業。
玉石俱焚,奮戰到死,隻是表彰一種氣節,並不能改變失敗的命運,李國樓才不要做悲情英雄,他要戰勝敵人,把悲劇送給敵人,他隻要贏,不論手段多麽卑劣,讓多少人痛恨,還是要贏得勝利。
至於二麵三刀的投降派,隻要足夠強大,就有敵人投靠,對於這些投降派要善於利用,不能重用,最好讓他們赴死,下一次爬城頭,就用投降派,李國樓陰暗的心裏作怪,一雙細長的眼睛,盯著回軍的說客嚴長工觀看。
郭寶昌威嚴挺立,親自接見古靈精怪的嚴長工,郭寶昌用眼一掃,好似殺氣騰騰的勇士,嚴長工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叫道:“郭守備,小人嚴長工給你請安!”
“嗯,嚴長工,現在我們是交戰的雙方,胡大貴這個王八蛋,有什麽話說。”郭寶昌一副高高在上的氣派,沒有讓嚴長工起身,這是回軍自己服軟,他占據談判主動。
嚴長工看見四周有民夫在伐木,知道清軍已經在修路,但他一點也不怕,早就百煉成精,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會膽寒,舔著臉道:“尊敬的郭守備,漢人守將胡大貴、回人守將楊文羽,向你問好,願意為大清出一份力!”
李國樓差點沒笑出聲,一摸鼻子轉過身,一個叛徒對於一支軍隊的傷害是致命的,幸好回軍收留了這麽多哥老會成員,混跡江湖黑道的人,善於鑽營,凶狠殘暴,還會在危險關頭使用各種手段擺脫困境,很多投降派並不是真心悔過,隻是權宜之計,隻要離開險境,又會扯旗造反,所以該殺還是要殺,就算背負背信棄義的罵名,也要把這些不安定因素消除,李國樓猜不透郭寶昌內心的想法,隻能靜觀其變。
郭寶昌冷笑一聲:“哦,是嘛,大清最仁義了,隻要胡大貴肯放下屠刀,我代表大清政府熱烈歡迎,我給予的保證就是一個不殺,至於官帽嘛,你也看見了,我隻是一個守備,軍令讓我前進殺敵,沒有讓我坐下來談判,我可沒有時間瞎扯蛋,不過營官級別還是沒問題的,再大的官,我可沒有!”
嚴長工瞥眼李國樓背影,胡大貴、楊文羽才五百守卒,還是守在孤懸在黃土高坡上的荒蠻之地,哪有大的談判餘地,他們要求不高,放一條活路,自成一營就燒高香了,胡大貴不會放下手裏的武器,這是投降派的立命之本,也是投降派的規矩,投降派總要留有部分的兵力,這樣的結果,投降派才會相信大清不會秋後算賬。
聽見郭寶昌答應給予胡大貴、楊文羽,營官的待遇,嚴長工蹦蹦直跳的心,落下來了,他最怕的就是朝廷不許胡大貴投降,不過應該不會,胡大貴好像作惡還沒楊大娃子多,沒理由厚此薄彼,嚴長工獻媚的說道:“多謝郭守備寬宏大量,肯收留浪子回頭的胡大貴和回軍九帥楊文治胞弟楊文羽,不過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郭守備,你的飭令上要請李長官作保!”
李國樓一個愣神,轉過身軀看向嚴長工,萬沒想到他收留安傑、楊大娃子等人的事跡,回軍已經傳播開來,急道:“嚴長工,你怎麽認識我!”
嚴長工心想他又不是傻瓜,這麽大一麵李字旗,他又不是文盲,會不知道是誰的旗號,嘴上道:“李大人的威名早已婦孺皆知,常山趙子龍,大清隻有一個!”
李國樓聽著舒坦,不過這裏不是他做主,不由把目光射向郭寶昌,一個畫押算個屁,翻臉無情照樣殺。
郭寶昌心裏早就樂翻天了,不過神色依然保持一股殺氣,殺氣騰騰的說道:“這本官也可以做到,李大人也肯作保,隻要胡大貴、楊文羽下山,重賞二千兩銀子,不過本官在這裏下最後通牒,明天卯時二刻,本官要看見所有的回軍從山崗上走下來,過了吉時,我一個也不要了,我想你們的糧草不會過半年,我不去攻打,餓也餓死你們!”
嚴長工油頭滑腦的說:“郭守備,糧草還算充足,我們還能為大軍提供一些幫助,不過柴薪不足,要不了多久,上麵的人就要吃生的了!”
李國樓看著這名死士,這就是不要命的主,來到敵營還能談笑風生,平添一份好感,隨口道:“嚴長工起來說話,告訴本官,上麵還有多少人!”
“這個······”嚴長工站起身,低著頭,兩隻眼睛骨溜溜亂轉,吞吞吐吐不肯說,最後想這樣不好,小心翼翼的說:“不到一千人,過一個營的編製,李長官,這個不應我說,明天你就能看見了!”
“哦,我相信你,是名勇士,賞。”李國樓神色那麽從容,聲音那麽悅耳,好似珠璣在握的腔調,心裏卻在想還是漢人沒有骨氣,把投降當做三十六計來使,接下來就沒有這麽好的事了,勇陽府城必定是一場血戰。
嚴長工拿著郭寶昌的信函,上麵蓋著兩名長官的印簽和畫押,得到兩顆銀錠,樂顛顛的往山上走,一麵走一麵把兩顆銀錠舉得高高的,告訴上麵的守軍,好消息啊。
郭寶昌看著嚴長工走路好似在跳扭秧歌,心裏頗為不平,忿忿然罵道:“仙人板板的,造反還有好日子過了,我若是家底厚實,才不會放過這種背信棄義的小人!”
李國樓卻露出欣慰的笑容,摸著下巴,頷道:“郭守備呀,若是打仗都是這樣就好了,可惜還是亡命徒居多,漢人狡猾之徒居多,回子一根筋的多,這場戰不知打到何年何月了!”
李國樓來前線才一個多月,已經感覺身心疲憊,毫無意義的戰爭,帶給人隻有心靈的創傷,國家還要借外債打仗,加重百姓的勞役和賦稅,民族仇恨因為這場戰爭,而深埋在心裏,這就是回亂帶給國人的記憶,回民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清起義,幸好新疆和陝甘地區的回人,並沒有勝利大會師,否則整個大西北就永遠脫離大清統治了。
“我是希望這麽打下去,越久越好,老子大財,以後安南再打一回。”郭寶昌目露向往之色,亂世出英雄,他也想加官進爵,最好弄個伯爵當當。
“打仗也能賺錢,郭守備心裏很清楚是吧,若是在安南打仗替大清賺一筆錢,我也讚成打,若是隻為安南人民的獨立解放運動,弄一個天朝榮譽戰,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仗,還是免了吧,民族運動,方興未艾,我們可不能被人當猴耍。”李國樓認為打仗也要賺錢,開疆辟土就是賺了,為了子孫後代,犧牲點人力、財力也是值得的,要不學習普法戰爭,讓法蘭西支付巨額戰爭賠款,清廷就是這麽被大英帝國整得死去活來,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誌,學習西方先進理念,包括靠打仗變得國富民強。
為榮譽這種虛的東西而戰,有意義嗎,嘴巴上說幾句好話,磕幾個頭,又不是真的兒子,在附屬國駐紮二千名大清軍隊,象征意義而已,沒有多大用處,其實這些附屬國,還是獨立國家,認一個名義上的君父,讓天朝自鳴得意罷了。
“你呀,就是官商的腔調,一股銅臭氣,臭不可聞,我們可是大清帝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哪能和藩屬小國談錢呢,教化是要靠傳承的,孔夫子沒教過你嗎。”郭寶昌表現正人君子的風采,泱泱大國就該花錢展示實力,讓各國來賀,學習大清文化,在文化上奴化周邊國家,讓附屬國依附於大清,以後就能真心實意歸化大清。
李國樓拚命搖頭,歎道:“老郭呀,不是我說你,時代不同了,沒有時間搞虛的玩意,人家把漢字都去除了,就是離心離德的體現,誰肯放棄既得利益,回人肯嗎,董誌原靠談判拿得回來嗎,你不要誤人子弟,以為天朝放一個屁,人家也會當香的,看看回人造反就知道了,人家骨子裏記仇著呢,教化一百年也沒用,隻有靠絕對的實力,還有就是人丁分布,這個就不能說,你知道該怎麽做!”
郭寶昌也在拚命的搖頭,他手下有回民,心知肚明的事,不說也在做了,轉身走向軍帳,一輪新的軍事會議,正等待著他們,新的問題出現,明天又將是新的征程,
在征詢了工兵哨的意見之後,郭寶昌定下決心,說道:“還是先修路吧,不能便宜這些臭蟲,老子有得是時間,餓死他們也不能讓他們逃跑!”
李國樓說道:“我沒意見,要不找個人上去和他們談一談!”
“報告,回軍守將胡大貴、楊文羽派信使來了。”郭寶昌還沒有回答李國樓的話,一名戈什哈就報告有回軍下山來談判了。
站在山崗上察看地形的一幫軍官,都愣住了,還沒開打呢,怎麽回軍就想投降了,適才臉色都很凝重,立刻變得躍躍欲試,興奮得差點沒蹦起來。
郭寶昌穩住心態,老謀深算的捋著兩撇精心修飾過的胡須,含而不露道:“嗯,說曹操曹操到,李長官是員福將嘛,把那名耍嘴皮子的人帶來,我來會會他,哈哈哈哈!”
郭寶昌舒心的大笑,從來沒有這麽順利過,看著李國樓那張小白臉說不出的喜愛,五虎上將“趙子龍”竟然是他的手下,這次進軍勇陽府城,他的左翼應該是傷亡最少的一路人馬。
“郭守備,一來就有好消息啊。”李國樓和其他軍官一樣,歡喜之色盡在臉上,一頂官帽而已,朝廷奉送高帽子給投降派,原本就臃腫的衙門再塞些人進去也不為過,大清有得是所謂的記名官銜,先給一份俸祿,總有機會走馬上任的,在大清為官,有諸多福利待遇,還有傳給子孫享用的萌陰,至於俸祿微薄,那是和走馬上任的官員比較,若是和平民百姓來比,光拿一份俸祿,就比老百姓好數倍了。
“奶奶的,胡大貴原來跑到這裏來了,我呸。”郭寶昌看著高聳的堡壘,有些惱恨,原本還想抓住胡大貴,來一次掏心挖肺,吃人心肝比賽,沒良心的叛徒,白拿朝廷俸祿了。
“哦,是這個胡大貴呀,郭守備別太較真,成王敗寇,我們的祖宗就是這麽活過來的。”李國樓對於投降派一點也不歧視,天意重新回到大清這裏來了,若是改朝換代,他也會順應民心,投靠新的主子。
忠貞不屈的人,都沒有後代,他們這些漢人都是屈膝投降順民的後代,沒有例外,除非漂洋過海去做異國的僑民,那些痛罵滿清殘暴,以推翻滿清為己任的人,也是順民的後代,大清倡導忠義無雙的關公精神,卻在接納一批批投降派,還給予封賞和官職,說的和做的是兩碼事。
所謂“育教愚人”,就是愚民政策,誰若是以關公為楷模,那才是無藥可救的傻子。
郭寶昌眼珠子一瞪,對李國樓翻起白眼,他可沒有悖逆人倫道德,去認滿人為祖宗,小白臉就是一個不要臉的臭蟲,和投降派一樣可恥。
李國樓看出郭寶昌的表情的深意,卻臉不紅心不跳,巋然不動的站定,他不是一名有節操的文人,而是追逐名利的小人,這樣的人才活得瀟灑,才能躍過龍門,成為一代梟雄,高風亮節的文人,隻能伏於案幾,奮筆疾書,訴說世道的不公與黑暗。
李國樓才不在乎別人背後怎麽看他,他隻要活得有意義,做了常人無法想象的事,而且成功伴隨著他,出賣祖宗,出賣國家利益,聽上去很可恥,但國家的掌權者都以各種理由出賣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隻要國家還不夠強盛,就會做這種肮髒事,這叫權術的合理運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後人罵起前人理由充分,痛心疾的怒斥前朝的腐朽沒落,身處困頓的環境之中,同樣會做出正確的抉擇,出賣利益來換取修生養息的時間,這就叫蟄伏,正是韜光養略之術。
麵對現實最重要,後人怎麽說,那是馬後炮,痛罵一段恥辱史,並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所謂臥薪嚐膽,就是出賣尊嚴和利益,否則就不是臥薪,而是躺在棺材裏了,連政權也不複存在,自身難保,談什麽奮起直追,千秋偉業。
玉石俱焚,奮戰到死,隻是表彰一種氣節,並不能改變失敗的命運,李國樓才不要做悲情英雄,他要戰勝敵人,把悲劇送給敵人,他隻要贏,不論手段多麽卑劣,讓多少人痛恨,還是要贏得勝利。
至於二麵三刀的投降派,隻要足夠強大,就有敵人投靠,對於這些投降派要善於利用,不能重用,最好讓他們赴死,下一次爬城頭,就用投降派,李國樓陰暗的心裏作怪,一雙細長的眼睛,盯著回軍的說客嚴長工觀看。
郭寶昌威嚴挺立,親自接見古靈精怪的嚴長工,郭寶昌用眼一掃,好似殺氣騰騰的勇士,嚴長工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叫道:“郭守備,小人嚴長工給你請安!”
“嗯,嚴長工,現在我們是交戰的雙方,胡大貴這個王八蛋,有什麽話說。”郭寶昌一副高高在上的氣派,沒有讓嚴長工起身,這是回軍自己服軟,他占據談判主動。
嚴長工看見四周有民夫在伐木,知道清軍已經在修路,但他一點也不怕,早就百煉成精,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會膽寒,舔著臉道:“尊敬的郭守備,漢人守將胡大貴、回人守將楊文羽,向你問好,願意為大清出一份力!”
李國樓差點沒笑出聲,一摸鼻子轉過身,一個叛徒對於一支軍隊的傷害是致命的,幸好回軍收留了這麽多哥老會成員,混跡江湖黑道的人,善於鑽營,凶狠殘暴,還會在危險關頭使用各種手段擺脫困境,很多投降派並不是真心悔過,隻是權宜之計,隻要離開險境,又會扯旗造反,所以該殺還是要殺,就算背負背信棄義的罵名,也要把這些不安定因素消除,李國樓猜不透郭寶昌內心的想法,隻能靜觀其變。
郭寶昌冷笑一聲:“哦,是嘛,大清最仁義了,隻要胡大貴肯放下屠刀,我代表大清政府熱烈歡迎,我給予的保證就是一個不殺,至於官帽嘛,你也看見了,我隻是一個守備,軍令讓我前進殺敵,沒有讓我坐下來談判,我可沒有時間瞎扯蛋,不過營官級別還是沒問題的,再大的官,我可沒有!”
嚴長工瞥眼李國樓背影,胡大貴、楊文羽才五百守卒,還是守在孤懸在黃土高坡上的荒蠻之地,哪有大的談判餘地,他們要求不高,放一條活路,自成一營就燒高香了,胡大貴不會放下手裏的武器,這是投降派的立命之本,也是投降派的規矩,投降派總要留有部分的兵力,這樣的結果,投降派才會相信大清不會秋後算賬。
聽見郭寶昌答應給予胡大貴、楊文羽,營官的待遇,嚴長工蹦蹦直跳的心,落下來了,他最怕的就是朝廷不許胡大貴投降,不過應該不會,胡大貴好像作惡還沒楊大娃子多,沒理由厚此薄彼,嚴長工獻媚的說道:“多謝郭守備寬宏大量,肯收留浪子回頭的胡大貴和回軍九帥楊文治胞弟楊文羽,不過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郭守備,你的飭令上要請李長官作保!”
李國樓一個愣神,轉過身軀看向嚴長工,萬沒想到他收留安傑、楊大娃子等人的事跡,回軍已經傳播開來,急道:“嚴長工,你怎麽認識我!”
嚴長工心想他又不是傻瓜,這麽大一麵李字旗,他又不是文盲,會不知道是誰的旗號,嘴上道:“李大人的威名早已婦孺皆知,常山趙子龍,大清隻有一個!”
李國樓聽著舒坦,不過這裏不是他做主,不由把目光射向郭寶昌,一個畫押算個屁,翻臉無情照樣殺。
郭寶昌心裏早就樂翻天了,不過神色依然保持一股殺氣,殺氣騰騰的說道:“這本官也可以做到,李大人也肯作保,隻要胡大貴、楊文羽下山,重賞二千兩銀子,不過本官在這裏下最後通牒,明天卯時二刻,本官要看見所有的回軍從山崗上走下來,過了吉時,我一個也不要了,我想你們的糧草不會過半年,我不去攻打,餓也餓死你們!”
嚴長工油頭滑腦的說:“郭守備,糧草還算充足,我們還能為大軍提供一些幫助,不過柴薪不足,要不了多久,上麵的人就要吃生的了!”
李國樓看著這名死士,這就是不要命的主,來到敵營還能談笑風生,平添一份好感,隨口道:“嚴長工起來說話,告訴本官,上麵還有多少人!”
“這個······”嚴長工站起身,低著頭,兩隻眼睛骨溜溜亂轉,吞吞吐吐不肯說,最後想這樣不好,小心翼翼的說:“不到一千人,過一個營的編製,李長官,這個不應我說,明天你就能看見了!”
“哦,我相信你,是名勇士,賞。”李國樓神色那麽從容,聲音那麽悅耳,好似珠璣在握的腔調,心裏卻在想還是漢人沒有骨氣,把投降當做三十六計來使,接下來就沒有這麽好的事了,勇陽府城必定是一場血戰。
嚴長工拿著郭寶昌的信函,上麵蓋著兩名長官的印簽和畫押,得到兩顆銀錠,樂顛顛的往山上走,一麵走一麵把兩顆銀錠舉得高高的,告訴上麵的守軍,好消息啊。
郭寶昌看著嚴長工走路好似在跳扭秧歌,心裏頗為不平,忿忿然罵道:“仙人板板的,造反還有好日子過了,我若是家底厚實,才不會放過這種背信棄義的小人!”
李國樓卻露出欣慰的笑容,摸著下巴,頷道:“郭守備呀,若是打仗都是這樣就好了,可惜還是亡命徒居多,漢人狡猾之徒居多,回子一根筋的多,這場戰不知打到何年何月了!”
李國樓來前線才一個多月,已經感覺身心疲憊,毫無意義的戰爭,帶給人隻有心靈的創傷,國家還要借外債打仗,加重百姓的勞役和賦稅,民族仇恨因為這場戰爭,而深埋在心裏,這就是回亂帶給國人的記憶,回民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清起義,幸好新疆和陝甘地區的回人,並沒有勝利大會師,否則整個大西北就永遠脫離大清統治了。
“我是希望這麽打下去,越久越好,老子大財,以後安南再打一回。”郭寶昌目露向往之色,亂世出英雄,他也想加官進爵,最好弄個伯爵當當。
“打仗也能賺錢,郭守備心裏很清楚是吧,若是在安南打仗替大清賺一筆錢,我也讚成打,若是隻為安南人民的獨立解放運動,弄一個天朝榮譽戰,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仗,還是免了吧,民族運動,方興未艾,我們可不能被人當猴耍。”李國樓認為打仗也要賺錢,開疆辟土就是賺了,為了子孫後代,犧牲點人力、財力也是值得的,要不學習普法戰爭,讓法蘭西支付巨額戰爭賠款,清廷就是這麽被大英帝國整得死去活來,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誌,學習西方先進理念,包括靠打仗變得國富民強。
為榮譽這種虛的東西而戰,有意義嗎,嘴巴上說幾句好話,磕幾個頭,又不是真的兒子,在附屬國駐紮二千名大清軍隊,象征意義而已,沒有多大用處,其實這些附屬國,還是獨立國家,認一個名義上的君父,讓天朝自鳴得意罷了。
“你呀,就是官商的腔調,一股銅臭氣,臭不可聞,我們可是大清帝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哪能和藩屬小國談錢呢,教化是要靠傳承的,孔夫子沒教過你嗎。”郭寶昌表現正人君子的風采,泱泱大國就該花錢展示實力,讓各國來賀,學習大清文化,在文化上奴化周邊國家,讓附屬國依附於大清,以後就能真心實意歸化大清。
李國樓拚命搖頭,歎道:“老郭呀,不是我說你,時代不同了,沒有時間搞虛的玩意,人家把漢字都去除了,就是離心離德的體現,誰肯放棄既得利益,回人肯嗎,董誌原靠談判拿得回來嗎,你不要誤人子弟,以為天朝放一個屁,人家也會當香的,看看回人造反就知道了,人家骨子裏記仇著呢,教化一百年也沒用,隻有靠絕對的實力,還有就是人丁分布,這個就不能說,你知道該怎麽做!”
郭寶昌也在拚命的搖頭,他手下有回民,心知肚明的事,不說也在做了,轉身走向軍帳,一輪新的軍事會議,正等待著他們,新的問題出現,明天又將是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