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元春作為前線指揮官,貫徹李國樓的精神,不接受戰俘,把卑東族戰俘的命運交給泰雅族人。


    泰雅族人對待俘虜,極其殘忍,蠻夷不講人性。


    泰雅族指揮官雅各布傾聽蘇元春講話,對於蘇元春沒讓泰雅族打頭陣,而是讓泰雅族戰士打掃尾的追擊戰,極為不滿,因為戰利品沒理由去和新武軍搶了。


    雅各布抱怨道:“我說蘇中校,我們泰雅族在保衛家鄉,哪能做打掃戰場的事,泰雅族勇士絕不甘心做牛尾。”


    蘇元春隻能耐心的解釋道:“雅各布,你們泰雅族戰士不會在火炮下協同作戰,火炮會誤傷自己人的,所以追擊戰適合你們泰雅族戰士,進攻一號山頭由你們運輸彈藥,以後有的是機會,讓你們大顯身手。”


    雅各布聽見蘇元春並沒有小看泰雅族戰士,把胸一挺,傲然道:“是!二百泰雅族戰士願意聽從蘇中校的指揮。”


    軍心統一,才能大勝仗,蘇元春滿意的環顧左右的軍官,有這麽多能征慣戰的軍人,何愁明天的戰事?半夜結束軍事會議。


    炮兵為此役準備了二百多枚炮彈,每名戰士隨身攜十枚手榴彈,埋伏至指定地點。


    軍令,“有進無退!”


    “殺敵報國!”是軍人的職責,前方是敵人的陣地,後退一步就是“死”,新武軍官兵視死如歸,準備為國奮戰到死。


    新武軍官兵來到台灣,曆盡千辛萬苦,付出了辛勞的汗水,就是為今天。軍隊是靠打出來的,剛經曆過山東剿匪的新武軍,鬥誌高昂,不懼死亡。


    被新武軍定為一號山崗的敵人陣地,還沉浸在夜色之中。山林中蛙鳴、蟲叫,好似太平無事,新武軍戰士摩拳擦掌,等待黎明的到來。


    黎明時分,胡韓平親自率領兩個火炮哨,蘇元春和胡韓平是老搭檔,兩人兵分兩路,欲對一號山崗展開進攻。


    現代化戰爭,讓指揮官不能身處戰鬥最前沿,衝鋒在前的官兵隨時會犧牲,但作為指揮官一定經曆過血與火的考驗。隻有經過戰鬥考驗的戰士,才會一步步升上去,新武軍的每一名軍官都受到戰火的洗禮,把軍人的榮譽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蘇元春屹立在山坡高處,俯瞰整個戰場,帶著軍人的殺氣,啟明星掛在天邊,晨曦透過雲層。


    早晨,七點,,


    轟!轟!轟!轟!


    滾滾的火炮聲從天邊隆隆傳來!


    滾滾的火炮聲從天邊隆隆傳來!


    響起來吧!蒼天的懲罰!


    滾滾的火炮聲像暴雨前的雷聲!


    痛擊背叛祖國的叛徒!


    在大西北、在大武山、在祖國的邊陲,大清勇士冒著炮火前進。


    遊騎不怕危險,衝入敵人陣營。步軍方陣唱著嘹亮的軍歌,新武軍戰士已經躍出戰壕,向日本侵略者開炮!


    新武軍的火炮已經在台灣戰場上響起來了!


    滾滾的火炮聲從天邊隆隆傳來!從天邊隆隆而來!嘹亮的軍號嚇破敵人的魂魄。


    花叢變成了焦土,草尖化為灰燼,大地為之顫抖,敵人灰飛煙滅。


    那台灣海峽的烏雲,已融入朝霞的陽光!


    向叛徒開炮!開炮!開炮!


    古老的民族重新崛起,民族自尊震撼大地!


    玉米地、青紗帳舉起了刀槍,高山、叢林響起反攻的號角!


    新武軍在炮火中,發泄胸中的仇恨,把滿腔的怒火,傾瀉到敵人的頭上。


    “放!”中校胡韓平極具誇張的揮動手臂,清秀的麵目變得猙獰恐怖。


    敵人的陣地在火炮的肆虐下,變成一片廢墟。敵人的駐地上,斷肢殘骸狼藉滿地,受傷的敵人鬼哭狼嚎。


    天雷滾滾,響徹雲霄,日軍指揮哨所被炮火夷為平地,九名日軍軍官被埋在廢墟中,卑東族戰士承受滅頂之災,肆虐得炮火延續,讓一切生靈化為灰燼。


    “嘀嘀嗒嘀嗒!”


    嘹亮的軍號聲響起,數百名新武軍戰士冒著炮火前進,鮮紅的“新武”戰旗,飄揚在四周的山崗上,好似有千軍萬馬。


    放眼望去,整個戰場都是新武軍戰士,槍炮聲匯聚在一起,殺向敵人的陣地。這是勇敢的遊戲,“新武”戰旗飄揚在祖國的上空。


    一名撐旗手倒下,旁邊一名戰士挺身而出,高舉戰旗,,前進!前進!冒著炮火前進!


    一名戰士血染戰袍,但咬牙扔出一顆手榴彈,隨勢倒在山坡上,他的名字叫“中華男兒”。


    一名戰士抱著擲彈筒,跳入敵人工事,毫不猶豫的拉動引信。


    轟!


    硝煙彌漫,無數新武軍戰士以血肉之軀,殺出一條血路。


    殺聲四起,悍不畏死的新武軍戰士,以雷霆萬鈞之勢,衝向一號高地。


    卑東族戰士自詡能征慣戰,是天底下最勇敢的戰士,但今日終於遇見高手,新武軍的戰旗,讓卑東族戰士膽寒。


    炮火讓卑東族戰士,死傷慘重,五百多卑東族戰士轉瞬之間,隻剩下幾十號殘兵。一個回合也沒擋住,隻要兩條腿還能跑,撒開細小的短腿,亡命而逃,把後背留給敵人。幾十號卑東族戰士抱頭鼠竄,隻想逃離炮火的肆虐。


    “殺!”


    二百多名泰雅族戰士衝出陣地,追擊逃竄之敵,他們是叢林戰的高手,這裏是他們的家鄉,保家衛國就在今朝。


    泰雅族戰士奮不顧身,衝在第一線,他們是大清捍衛者,為了大清皇帝,他們不怕犧牲,與侵略者戰鬥到底。


    雅各布是泰雅族的土司雅布的小兒子,覬覦雅族的土司之位已久,在家族裏地位排第四位,想依靠戰功名揚泰雅族,可惜屢戰屢敗,原本五百人的隊伍,隻剩下二百多人。這次,終於讓他揚眉吐氣,擊敗卑東族的戰鬥,是由他指揮。


    雅各布高舉部族的旗子,衝鋒在前,子彈從耳邊掠過,但他依然前進,泰雅族戰士衝鋒陷陣。


    炮兵陣地已經向前延伸,火炮封鎖敵人的退路,潰敗的卑東族戰士,被打得屁股尿流,往山林裏鑽。


    “我們勝利了。”蘇元春踏著敵人的屍體,走上一號高地,含笑著與每一名官兵握手。


    “是啊!我們勝利了,大武山迎來了解放。”胡韓平傲然挺立,迎接他的是勝利的歡呼。


    蘇元春大聲道:“戰士們!接下來還有艱苦的戰鬥,我們新武軍要發揚新武精神,繼續戰鬥,直到最後的勝利!”


    “新武軍萬勝!吾皇萬歲!”新武軍戰士嘴上高呼“皇上”,心裏感恩的是李國樓。新武軍早已成為李國樓的軍隊,這支軍隊隻為李國樓而戰。有李國樓的財力支持,才讓新武軍傲視大東亞。


    新武軍是以火炮殺出一條血路,這才讓戰鬥呈現一麵倒的局麵。若是沒有火炮,與敵人的戰爭將要用血肉之軀,鋪就一條勝利之路,山地戰必將血海橫流。


    手下的驕兵悍將都在歡呼,看似激烈的戰鬥,隻延續了二十幾分鍾,新武軍準備充分,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順利奪下敵人的一個重兵陣地。這是新武軍在大武山的第一戰,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一舉改變敵我雙方的信心。


    在強大的炮火支援下,新武軍死傷不到六十人,陣亡二十五人,其他受傷的戰士立即得到救治。泰雅族戰士抬著簡易的擔架,把傷員運往後方。


    別小看傷員的救治,這對一支軍隊的士氣影響重大,那些受傷的戰士在養好傷之後,會更加勇敢。新武軍秉承“不拋棄每一名戰友”的軍規,軍醫細心救治傷員。


    前提是贏得勝利,這才會有軍官慰問傷員,軍醫悉心救治傷員。戰敗的清軍隊會就扔在傷員,讓傷員自生自滅。


    蘇元春巧妙用兵,贏得勝利之後,泰雅族的戰士變成開路先鋒,士氣高昂,衝殺在最前。這對減少新武軍傷亡意義重大,蘇元春要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多的利益。蘇元春的戰術運用,與李國樓如出一轍,善於利用人心,讓泰雅族的戰士變成敢死隊。


    大部隊新武軍戰士趁勝追擊,大步追擊敵人,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蘇元春戰術目的很明確,要肅清大武山裏的敵人。戰爭第一步就是收複失地,收複泰雅族的領地,把侵略者趕出去。隻要占領大武山,地利優勢皆在新武軍手中。


    卑東族的領地是平原地區,台東平原就在新武軍的兵鋒之下,在平原打仗,火炮是勝利的法寶,更能突顯新武軍的軍事優勢,體現優秀指揮官的軍事水平。卑東族領地隨時會被新武軍攻擊,卑東族戰士就算有萬人,也不是善於平原作戰的常勝軍對手。


    大兵團作戰隻有在平原地區,才能打起來,新武軍想和聯合常勝軍,盡快與日軍決一死戰。


    台灣的地勢是東北以山地居多,西南是平原。日軍如今侵占排灣族的山地,而不是一馬平川,殺向台中平原,是為了戰術上居於不敗之地。日軍有能力占領台中的平原地區,但日軍並沒有這麽做。


    從兵法上來說,平原地區是戰術上的死地,被動挨打的地理環境,隨時會被敵人包圍。


    中原地區被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蹄蹂躪,一直處於守勢,就是因為地理環境所致,使得中原平地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沒有非常雄厚的兵力,而去占領平原地區,那就會被敵人殲滅。


    如今的台中平原,對敵我雙方來講是戰略縱深地帶,清軍把平原地區的百姓向西撤退,日軍對台中平原地區實施騷擾戰術。沒有絕對的優勢,敵我雙方誰都不會把大部隊派往台中平原。


    在台灣沒有掌握絕對優勢以前,李國樓不敢兵鋒直指台中平原。若是清軍在台中平原敗給日軍,台灣戰局將越發不可收拾,會失去半壁台灣疆土,會有更多的少數民族背叛大清。


    在山地戰就不會有這種惡果,戰敗也不會一潰千裏,隻要抓住民心,軍民同心,可以在山裏與敵人戰鬥到底。李國樓見識卓越,打仗有戰略眼光,第一仗就放在大武山。雖然大武山的戰鬥不是由李國樓指揮,但這一仗打出了李國樓的威名,讓台灣百姓恢複了信心。


    那些尚在觀望的少數民族,開始以實際行動表明心誌,紛紛出兵,與清軍並肩戰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清神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喬尼小樣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喬尼小樣兒並收藏晚清神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