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樓接到傅先楚電報.知道四百多卑東軍在戰場上起義.排家崖的二千日軍已被團團包圍.萬事胥備.隻欠東風.
這是一份捷報.誇耀劉明燈指揮有方.李國樓對於建武軍的戰鬥力很放心.嘴角微微牽動.卻怎麽也笑不出來.心情異常難過.
李國樓率領數支軍隊在屏東平原的花蓮鎮打仗.與中將西鄉從道率領的日軍主力交鋒.以慘勝贏得一場勝利.
李國樓成功把被日軍圍困的常勝軍解救出來.但自身傷亡巨大.由他親自率領的二千主力新武軍.傷亡過半.劉銘傳率領的五千銘武軍傷亡在二千人以上.可以用傷筋動骨形容.
少數民族的蠻兵.同樣做出卓越貢獻.戰死三千多人.
劉銘傳與李國樓匯合之後.兩人默默垂淚.沒有勝利的喜悅.
聶士成率領一千偏師.最後趕到戰場.強大的火炮營起到關鍵最用.使得日軍總指揮西鄉從道發生動搖.不敢打下去了.
隨後.日軍憑借夜色掩護撤出陣地.花蓮鎮戰事隨之結束.李國樓沒有餘力追擊日軍.讓殘餘的數千日軍安全撤回龜山.清軍以慘勝贏得勝利.
固守花蓮鎮的常勝軍傷亡更是慘重.四千人馬.最後隻剩下八百多人.指揮官白朗寧受重傷.活下來的洋人軍官隻剩二十八人.黃麒英率領的南洋水師民團.最後隻剩下五十多人.
花蓮鎮戰役是日軍設計的戰場.中將西鄉從道布置了一個圈套.讓四千多常勝軍落入陷阱.日軍出動主力.投入了一萬五千多人.用來圍攻常勝軍.
西鄉從道自以為能夠一戰定乾坤.能把常勝軍消滅.沒想到聚殲戰.變成消耗戰.常勝軍石塊難啃的骨頭.死戰不降.李國樓更是像瘋狗一樣撲過來.不顧一切的救援常勝軍.兩支軍隊竟然在平原地區大打出手.
戰事打了三天四夜.每一道壕溝.每一條小溪.每一個山丘.都能為敵我雙方爭奪的陣地.敵我雙方用人命來填陣地.屍體堆積如山.敢死隊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日軍非常強悍.連續作戰三天四夜.
但清軍更勝一籌.竟然還在增兵.一撥撥清軍投入戰場.李國樓竟然想把花蓮鎮當成決戰的戰場.不許常勝軍突圍.就是要白朗寧率領常勝軍在花蓮鎮拖住日軍.與日軍決一勝負.
白朗寧看出花蓮鎮戰役的重要性.認可李國樓的軍事部署.在平原作戰.比山地戰好打.就算清軍傷亡巨大.也比攻打日軍的軍事重鎮..龜山.要強上百倍.白朗寧親自督戰.被日軍火炮擊中.受傷昏迷.
但此時常勝軍已經打出血性.接過指揮的博爾特貫徹李國樓的戰術部署.依然堅守陣地.頂住了日軍主力進攻.花蓮鎮主體工事依然掌握在常勝軍手裏.每一道壕溝裏填滿日軍的屍體.
西鄉從道終於撐不住了.承認李國樓的指揮水平更勝一籌.他已經不敢看各隊的陣亡報告.不知還有多少日軍能活.花蓮鎮已經變成日軍的墳墓.再打下去.日軍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此時.西鄉從道才想通台灣不是日本人的領土.保家衛國的番兵死戰不退.“卑東國王’”羅惺忪已經變成孤家寡人.日軍在台灣已經沒有支持者.而最可怕的是.日軍彈藥即將告罄.
清軍的戰鬥力旺盛.沒看出有枯竭的希望.這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爭.
第四日傍晚.日軍憑借夜色掩護.撤出陣地.向龜山方向逃亡.臨走.日軍掩埋戰死的戰友.把損壞的青銅火炮炸毀.砸爛多餘的槍械.殘兵敗將不足五千人馬.日軍在花蓮鎮沒討到便宜.
日軍自欺欺人的說是向龜山做戰略撤退.花蓮鎮戰役已達到消滅清軍主力的軍事目的.消滅了一萬多清軍.
但西鄉從道心裏知道.這場戰役日軍輸了.這場戰役把日軍的信心打沒了.兩敗俱傷的戰役.清軍承受得起.李國樓有足夠的財力.支撐台灣戰役.
花蓮鎮戰役最讓西鄉從道不能承受的便是.清軍源源不斷投入戰鬥.李國樓不怕打玉石俱焚的戰鬥.日軍武士道精神敢死隊.起不到扭轉乾坤的作用.而他無顏向天皇交代.日軍在花蓮鎮丟下一萬多具屍體.
龜山有天險可依.西鄉從道不怕清軍進攻龜山.但琅嶠港將在清軍的兵鋒之下.海上有龐大的日本海軍.海上作戰不需要他擔心.大清水師沒有能力從海上攻打琅嶠.但陸路一馬平川.琅嶠四周已經修築了三十八座堡壘.兵力還是太少了.接下來還要向日本軍部請求增兵.否則守不住琅嶠了.
西鄉從道後悔莫及.花蓮鎮戰役的結果.讓他擔憂琅嶠會落入清軍手中.若是琅嶠失守.固守在龜山的日軍隻能在山裏打遊擊.這手中的兵力到底怎麽配置.西鄉從道頭痛不已.一不小心.從戰馬上載倒.摔了個人仰馬翻.
戰後.清軍統計陣亡情況.陣亡八千三百多人.受傷的清軍有六千五百多人.雖說傷亡慘重.但軍心大振.既然救出被困的常勝軍.清軍就是勝利者.各路兵馬都知道這場戰役他們才是勝利者.
李國樓贏得軍心.已經被戰士稱頌為“戰神”.
少數民族的番兵首領.已在叫囂要殺向龜山腹地.已經不把日軍放在眼裏.
日軍的傷亡情況隻能估算.掩埋日軍屍體的陣地被清軍挖開.可以看見各種殘缺的日軍屍體.
清軍為了測算日軍的傷亡.也為了誇耀武功.清軍戰士把日軍屍體的左耳割下.用草繩串聯.三十隻耳朵組成一個環.各路清軍都用這種方法測算日軍的傷亡.一些連耳朵都沒有的斷肢殘骸.隻能不算.
在通常情況下.清軍不會砍日軍的腦袋.除非是冰天雪地的冬季.因為頭顱堆積在一起.會發臭.臭蟲會蜂擁而至.引發可怕的瘟疫.耳朵則不會引起這麽多後遺症.既輕便.又容易統計.這是戰場上測算戰功的最好方法.軍隊沿用了數千年.
可以看見戰馬的脖子上.都掛著一串串耳朵.好多戰士的長槍上也掛著這種“花環”.用來誇耀武功.
金銀來樂顛顛的拎來二串“花環”.也不管李國樓是否喜歡.把一串花環掛在李國樓戰馬的脖子上.
一群卑東軍戰士押解著二百多名日軍戰俘.約有百人.向駐地而行.一名瘦小的卑東軍戰士說道:“我在龜山看見日軍把清軍戰俘的鼻子割了.工事修築完畢.就把清軍戰俘殺了.好殘忍啊.”
這是一群在花蓮鎮戰場起義的卑東軍.歸順大清才二天.如今卑東軍遇見清軍一觸即潰.一喊話就投降.羅惺忪不得人心.已被卑東人民拋棄.
卑東軍軍官大怒.吼道:“他不仁我不義.給我把日本戰俘的鼻子割了.”
卑東族是殘忍的民族.聽令行事.長官發話.立刻就做.番兵竟然在山坡下.用刀子割日本戰俘的鼻子.把二百多名日本戰俘的鼻子割了.山坡下發出一陣陣慘叫.新武軍的軍官看見這一幕.故意視而不見.新武軍軍官都繞道而行.誰都不願製止這種暴行.
中校李運捕正好從山坡下走過.看著二百多名日本戰俘慘叫連連.都跪在地上哀嚎.李運捕瞠目結舌.氣急敗壞.這裏的部隊歸他指揮.卑東軍竟然做出這種違背人倫道德之事.但責任在新武軍頭上.李運捕頭腦清醒.總要有人承擔責任.很快找出一名替罪羊.上尉劉鍋蓋連肩章也扒了下來.李運捕親自抽了劉鍋蓋五十鞭子.重申戰場紀律.不許搞人身迫害.
等李國樓知曉之後.下令各路番兵約束軍紀.不過已有二百五十名日本戰俘沒有了鼻子.李國樓頗為無奈.隻能把這二百五十名日本戰俘當做奴隸.分給少數民族的首領.
鄭橫擔大筆一揮.把這二百五十名日本戰俘.算在死亡名單之上.劉鍋蓋晚上就被放出來了.鄭橫擔開恩.沒給劉鍋蓋記過.劉鍋蓋官複原職.換到另一支部隊當上尉.一樁醜聞就此揭過.沒有人提這二百五十名日軍戰俘的下落.
花蓮鎮已經被炮火夷為廢墟.放眼望去.皆是戰士抬著擔架.正在搬運死屍.空氣裏一股嗆鼻的氣味.隱隱傳來戰士的哭聲.還有祭奠死去戰友的鳴槍聲.
劉銘傳從李國樓手裏接過電文.低著頭.看著電文.嘶啞的喉嚨發出聲音:“這場戰役是值得的.這點傷亡在所難免.李總指揮不要介懷.與日軍死磕.早晚要打.放在花蓮鎮.至少地理優勢我們和日軍一人一半.日軍的傷亡不比我軍小.我軍還是贏了.”
晨風拂麵.鳶飛戾天.李國樓雙手叉腰.傲視藍天浮雲.以一覽眾山小的氣度.說道:“是啊.我們贏了.還站在這塊鮮血浸透的國土上.這是值得驕傲的時刻.接下來日軍再也組織不起大規模戰役了.要趁此良機.在十一月份以前攻克琅嶠.徹底斷絕龜山日軍的運輸線.”
作為清軍最高軍事長官.李國樓的心已如鐵石般堅硬.這場仗一定要打.再大的傷亡也要把日軍的氣焰打下去.在平原作戰.就是大兵團的硬碰硬.用血的代價贏得勝利.
劉銘傳瞥眼李國樓.眼神裏露出一絲擔憂.野外作戰已經是那麽慘烈.清軍死傷超過萬人.攻打日軍重鎮..琅嶠.那是日軍進入台灣的橋頭堡.已經被日軍修築成一座大型軍事堡壘.琅嶠戰役會更加慘烈.劉銘傳的眼中浮現一張張活生生的臉龐.多少戰友長眠於此.還有多少戰友會犧牲.
劉銘傳產生一絲動搖.猶豫道:“李總指揮.我軍傷亡那麽大.要做休整.我看還是放在明年春季再打琅嶠.這樣傷亡可以小一些.把握也大一些.”
李國樓擺手道:“劉鎮台.此時我們困難.敵人更加困難.哪能讓敵人有喘息之機.再多的困難也要克服.現在沒時間做休整.你率領銘武軍在此休整一天.後天向琅嶠進發.彈藥補給不需要擔心.沈葆楨已經來到台灣.又有四千閩軍來了.那是左大帥親自訓練出來的老部隊.指揮官是副將徐文秀.你和他是老相識了.部隊很快能夠磨合.我先給你補充二千人馬.”
劉銘傳看見李國樓如此堅定.胸中燃起熊熊鬥誌.畢恭畢敬的敬禮.喝道:“是.我馬上做出發準備.你多保重.”
李國樓和劉銘傳原本矛盾不可調和.在新武軍裏互相拆台.拉幫結派.鬥得你死我活.李鴻章在中間做調停人.兩人照樣爾虞我詐.以分道揚鑣告終.新武軍也因此一拆為二.誰都不服誰.
但台灣戰爭讓兩人成為戰友.通過炮火的洗禮.生死之交的戰友情油然而生.這次銘武軍不計傷亡的救援常勝軍.聽從李國樓指揮.這才使得花蓮鎮戰役以清軍勝利而告終.
若是劉銘傳有保存實力的想法.陰奉陽違的話.李國樓製定與日軍決戰的戰術計劃.會變成一紙空談.花蓮鎮戰役會以清軍大敗結束.常勝軍早就全軍覆滅了.故此.李國樓摒棄前嫌.把劉銘傳奉為知己.
李國樓情不自禁的伸出臂膀.兩人相擁在一起.
“保重.”
“你也多保重.後會有期.”
李國樓和劉銘傳走路甩動著馬鞭.接受戰士的敬意.一副誌得意滿的姿態.指揮官就要給手下做出榜樣.
花蓮鎮戰役大捷.黃龍大旗在屏東平原迎風向前.放眼望去.龐大的清軍隊伍一望無邊.黑壓壓的隊伍向東挺進.
這是一份捷報.誇耀劉明燈指揮有方.李國樓對於建武軍的戰鬥力很放心.嘴角微微牽動.卻怎麽也笑不出來.心情異常難過.
李國樓率領數支軍隊在屏東平原的花蓮鎮打仗.與中將西鄉從道率領的日軍主力交鋒.以慘勝贏得一場勝利.
李國樓成功把被日軍圍困的常勝軍解救出來.但自身傷亡巨大.由他親自率領的二千主力新武軍.傷亡過半.劉銘傳率領的五千銘武軍傷亡在二千人以上.可以用傷筋動骨形容.
少數民族的蠻兵.同樣做出卓越貢獻.戰死三千多人.
劉銘傳與李國樓匯合之後.兩人默默垂淚.沒有勝利的喜悅.
聶士成率領一千偏師.最後趕到戰場.強大的火炮營起到關鍵最用.使得日軍總指揮西鄉從道發生動搖.不敢打下去了.
隨後.日軍憑借夜色掩護撤出陣地.花蓮鎮戰事隨之結束.李國樓沒有餘力追擊日軍.讓殘餘的數千日軍安全撤回龜山.清軍以慘勝贏得勝利.
固守花蓮鎮的常勝軍傷亡更是慘重.四千人馬.最後隻剩下八百多人.指揮官白朗寧受重傷.活下來的洋人軍官隻剩二十八人.黃麒英率領的南洋水師民團.最後隻剩下五十多人.
花蓮鎮戰役是日軍設計的戰場.中將西鄉從道布置了一個圈套.讓四千多常勝軍落入陷阱.日軍出動主力.投入了一萬五千多人.用來圍攻常勝軍.
西鄉從道自以為能夠一戰定乾坤.能把常勝軍消滅.沒想到聚殲戰.變成消耗戰.常勝軍石塊難啃的骨頭.死戰不降.李國樓更是像瘋狗一樣撲過來.不顧一切的救援常勝軍.兩支軍隊竟然在平原地區大打出手.
戰事打了三天四夜.每一道壕溝.每一條小溪.每一個山丘.都能為敵我雙方爭奪的陣地.敵我雙方用人命來填陣地.屍體堆積如山.敢死隊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日軍非常強悍.連續作戰三天四夜.
但清軍更勝一籌.竟然還在增兵.一撥撥清軍投入戰場.李國樓竟然想把花蓮鎮當成決戰的戰場.不許常勝軍突圍.就是要白朗寧率領常勝軍在花蓮鎮拖住日軍.與日軍決一勝負.
白朗寧看出花蓮鎮戰役的重要性.認可李國樓的軍事部署.在平原作戰.比山地戰好打.就算清軍傷亡巨大.也比攻打日軍的軍事重鎮..龜山.要強上百倍.白朗寧親自督戰.被日軍火炮擊中.受傷昏迷.
但此時常勝軍已經打出血性.接過指揮的博爾特貫徹李國樓的戰術部署.依然堅守陣地.頂住了日軍主力進攻.花蓮鎮主體工事依然掌握在常勝軍手裏.每一道壕溝裏填滿日軍的屍體.
西鄉從道終於撐不住了.承認李國樓的指揮水平更勝一籌.他已經不敢看各隊的陣亡報告.不知還有多少日軍能活.花蓮鎮已經變成日軍的墳墓.再打下去.日軍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此時.西鄉從道才想通台灣不是日本人的領土.保家衛國的番兵死戰不退.“卑東國王’”羅惺忪已經變成孤家寡人.日軍在台灣已經沒有支持者.而最可怕的是.日軍彈藥即將告罄.
清軍的戰鬥力旺盛.沒看出有枯竭的希望.這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爭.
第四日傍晚.日軍憑借夜色掩護.撤出陣地.向龜山方向逃亡.臨走.日軍掩埋戰死的戰友.把損壞的青銅火炮炸毀.砸爛多餘的槍械.殘兵敗將不足五千人馬.日軍在花蓮鎮沒討到便宜.
日軍自欺欺人的說是向龜山做戰略撤退.花蓮鎮戰役已達到消滅清軍主力的軍事目的.消滅了一萬多清軍.
但西鄉從道心裏知道.這場戰役日軍輸了.這場戰役把日軍的信心打沒了.兩敗俱傷的戰役.清軍承受得起.李國樓有足夠的財力.支撐台灣戰役.
花蓮鎮戰役最讓西鄉從道不能承受的便是.清軍源源不斷投入戰鬥.李國樓不怕打玉石俱焚的戰鬥.日軍武士道精神敢死隊.起不到扭轉乾坤的作用.而他無顏向天皇交代.日軍在花蓮鎮丟下一萬多具屍體.
龜山有天險可依.西鄉從道不怕清軍進攻龜山.但琅嶠港將在清軍的兵鋒之下.海上有龐大的日本海軍.海上作戰不需要他擔心.大清水師沒有能力從海上攻打琅嶠.但陸路一馬平川.琅嶠四周已經修築了三十八座堡壘.兵力還是太少了.接下來還要向日本軍部請求增兵.否則守不住琅嶠了.
西鄉從道後悔莫及.花蓮鎮戰役的結果.讓他擔憂琅嶠會落入清軍手中.若是琅嶠失守.固守在龜山的日軍隻能在山裏打遊擊.這手中的兵力到底怎麽配置.西鄉從道頭痛不已.一不小心.從戰馬上載倒.摔了個人仰馬翻.
戰後.清軍統計陣亡情況.陣亡八千三百多人.受傷的清軍有六千五百多人.雖說傷亡慘重.但軍心大振.既然救出被困的常勝軍.清軍就是勝利者.各路兵馬都知道這場戰役他們才是勝利者.
李國樓贏得軍心.已經被戰士稱頌為“戰神”.
少數民族的番兵首領.已在叫囂要殺向龜山腹地.已經不把日軍放在眼裏.
日軍的傷亡情況隻能估算.掩埋日軍屍體的陣地被清軍挖開.可以看見各種殘缺的日軍屍體.
清軍為了測算日軍的傷亡.也為了誇耀武功.清軍戰士把日軍屍體的左耳割下.用草繩串聯.三十隻耳朵組成一個環.各路清軍都用這種方法測算日軍的傷亡.一些連耳朵都沒有的斷肢殘骸.隻能不算.
在通常情況下.清軍不會砍日軍的腦袋.除非是冰天雪地的冬季.因為頭顱堆積在一起.會發臭.臭蟲會蜂擁而至.引發可怕的瘟疫.耳朵則不會引起這麽多後遺症.既輕便.又容易統計.這是戰場上測算戰功的最好方法.軍隊沿用了數千年.
可以看見戰馬的脖子上.都掛著一串串耳朵.好多戰士的長槍上也掛著這種“花環”.用來誇耀武功.
金銀來樂顛顛的拎來二串“花環”.也不管李國樓是否喜歡.把一串花環掛在李國樓戰馬的脖子上.
一群卑東軍戰士押解著二百多名日軍戰俘.約有百人.向駐地而行.一名瘦小的卑東軍戰士說道:“我在龜山看見日軍把清軍戰俘的鼻子割了.工事修築完畢.就把清軍戰俘殺了.好殘忍啊.”
這是一群在花蓮鎮戰場起義的卑東軍.歸順大清才二天.如今卑東軍遇見清軍一觸即潰.一喊話就投降.羅惺忪不得人心.已被卑東人民拋棄.
卑東軍軍官大怒.吼道:“他不仁我不義.給我把日本戰俘的鼻子割了.”
卑東族是殘忍的民族.聽令行事.長官發話.立刻就做.番兵竟然在山坡下.用刀子割日本戰俘的鼻子.把二百多名日本戰俘的鼻子割了.山坡下發出一陣陣慘叫.新武軍的軍官看見這一幕.故意視而不見.新武軍軍官都繞道而行.誰都不願製止這種暴行.
中校李運捕正好從山坡下走過.看著二百多名日本戰俘慘叫連連.都跪在地上哀嚎.李運捕瞠目結舌.氣急敗壞.這裏的部隊歸他指揮.卑東軍竟然做出這種違背人倫道德之事.但責任在新武軍頭上.李運捕頭腦清醒.總要有人承擔責任.很快找出一名替罪羊.上尉劉鍋蓋連肩章也扒了下來.李運捕親自抽了劉鍋蓋五十鞭子.重申戰場紀律.不許搞人身迫害.
等李國樓知曉之後.下令各路番兵約束軍紀.不過已有二百五十名日本戰俘沒有了鼻子.李國樓頗為無奈.隻能把這二百五十名日本戰俘當做奴隸.分給少數民族的首領.
鄭橫擔大筆一揮.把這二百五十名日本戰俘.算在死亡名單之上.劉鍋蓋晚上就被放出來了.鄭橫擔開恩.沒給劉鍋蓋記過.劉鍋蓋官複原職.換到另一支部隊當上尉.一樁醜聞就此揭過.沒有人提這二百五十名日軍戰俘的下落.
花蓮鎮已經被炮火夷為廢墟.放眼望去.皆是戰士抬著擔架.正在搬運死屍.空氣裏一股嗆鼻的氣味.隱隱傳來戰士的哭聲.還有祭奠死去戰友的鳴槍聲.
劉銘傳從李國樓手裏接過電文.低著頭.看著電文.嘶啞的喉嚨發出聲音:“這場戰役是值得的.這點傷亡在所難免.李總指揮不要介懷.與日軍死磕.早晚要打.放在花蓮鎮.至少地理優勢我們和日軍一人一半.日軍的傷亡不比我軍小.我軍還是贏了.”
晨風拂麵.鳶飛戾天.李國樓雙手叉腰.傲視藍天浮雲.以一覽眾山小的氣度.說道:“是啊.我們贏了.還站在這塊鮮血浸透的國土上.這是值得驕傲的時刻.接下來日軍再也組織不起大規模戰役了.要趁此良機.在十一月份以前攻克琅嶠.徹底斷絕龜山日軍的運輸線.”
作為清軍最高軍事長官.李國樓的心已如鐵石般堅硬.這場仗一定要打.再大的傷亡也要把日軍的氣焰打下去.在平原作戰.就是大兵團的硬碰硬.用血的代價贏得勝利.
劉銘傳瞥眼李國樓.眼神裏露出一絲擔憂.野外作戰已經是那麽慘烈.清軍死傷超過萬人.攻打日軍重鎮..琅嶠.那是日軍進入台灣的橋頭堡.已經被日軍修築成一座大型軍事堡壘.琅嶠戰役會更加慘烈.劉銘傳的眼中浮現一張張活生生的臉龐.多少戰友長眠於此.還有多少戰友會犧牲.
劉銘傳產生一絲動搖.猶豫道:“李總指揮.我軍傷亡那麽大.要做休整.我看還是放在明年春季再打琅嶠.這樣傷亡可以小一些.把握也大一些.”
李國樓擺手道:“劉鎮台.此時我們困難.敵人更加困難.哪能讓敵人有喘息之機.再多的困難也要克服.現在沒時間做休整.你率領銘武軍在此休整一天.後天向琅嶠進發.彈藥補給不需要擔心.沈葆楨已經來到台灣.又有四千閩軍來了.那是左大帥親自訓練出來的老部隊.指揮官是副將徐文秀.你和他是老相識了.部隊很快能夠磨合.我先給你補充二千人馬.”
劉銘傳看見李國樓如此堅定.胸中燃起熊熊鬥誌.畢恭畢敬的敬禮.喝道:“是.我馬上做出發準備.你多保重.”
李國樓和劉銘傳原本矛盾不可調和.在新武軍裏互相拆台.拉幫結派.鬥得你死我活.李鴻章在中間做調停人.兩人照樣爾虞我詐.以分道揚鑣告終.新武軍也因此一拆為二.誰都不服誰.
但台灣戰爭讓兩人成為戰友.通過炮火的洗禮.生死之交的戰友情油然而生.這次銘武軍不計傷亡的救援常勝軍.聽從李國樓指揮.這才使得花蓮鎮戰役以清軍勝利而告終.
若是劉銘傳有保存實力的想法.陰奉陽違的話.李國樓製定與日軍決戰的戰術計劃.會變成一紙空談.花蓮鎮戰役會以清軍大敗結束.常勝軍早就全軍覆滅了.故此.李國樓摒棄前嫌.把劉銘傳奉為知己.
李國樓情不自禁的伸出臂膀.兩人相擁在一起.
“保重.”
“你也多保重.後會有期.”
李國樓和劉銘傳走路甩動著馬鞭.接受戰士的敬意.一副誌得意滿的姿態.指揮官就要給手下做出榜樣.
花蓮鎮戰役大捷.黃龍大旗在屏東平原迎風向前.放眼望去.龐大的清軍隊伍一望無邊.黑壓壓的隊伍向東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