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雨他們分的兩間,從外麵看還一般,但是進去了,簡直是家徒四壁,什麽都沒有,連一個床都沒有。
估計是別人選剩下來的,不然也輪不到他們。
好在這兩家房和別人的隔的都有點兒距離,以後不用因為場子的問題發生矛盾,到時候把圍牆給圈起來,也算是獨門獨戶了。
和京城裏幾進的院子不一樣,這就是兩間土房。
“孩子們,以後會慢慢好的,咱們老祖宗都是從手上恒產全無,到以後有田有房的,所以咱們也肯定能過的好。”李存安鼓勵妻兒。
胡氏也說道:“對,你們爹說的對,我看這地兒也還寬敞,咱們圍了院牆,就比別人強多了。”
李存安是在千戶所入了籍,不過現在不是戰時,不用去備戰,隻要是隔段時間去那兵營裏報道就可,操練什麽的,也是按著日子的,估計最開始應該時間長一些,但是以後就不會那樣了。
李存安這樣的身份的人,如果能弄個活輕點的差事就好了,比如寫寫文書之類的,但是估摸著有些難度。
有的還成了千戶所的雜役,平時就做些日常活計,還有去受糧草的,但是那樣的差事也不好弄到手,端看機會如何了。
現如今這些都不考慮,因為千戶所的人給他們兩天時間,把家裏給安排好了,然後李存安他們就要進軍營裏操練去了,不然怎麽當軍戶?
“爹,娘,我有些餓了。”李思賢憋了半天,實在是忍不住了,他小孩子家家的,能到現在才說,真是不容易了。
胡氏忙道:“我去隔壁問問去,這真是理不出頭緒來。”連個廚房都沒有,吃飯成問題,也不能這幾天就一直餓著吧,這地方肯定有集市什麽的,不然大家買東西到哪裏去?
看這房子什麽都沒有,一切都要置辦,就是炒菜的鍋也得買吧,他們以前是不事生產的,這床什麽的,總得準備好了,就是那個鍋灶怎麽的,請人給蓋起來,也得感謝李存安家不是大富大貴的,胡氏也經常親自下廚房給丈夫和孩子們做飯,如今才不至於因為不會做飯而把家裏人給餓著了。
“小弟,給你吃!”李思雨從包裹裏拿出一個餅子,又給爹娘各遞了一個,笑著說道:“我多買了幾個,爹娘,你們吃。”
在肅州的時候,李思雨就多買了些幹糧,就防著一時之需了。
李存安和胡氏欣慰,這女兒經過了這事兒,仿佛一下子長大了一樣,再不是什麽都不懂的千金小姐了,這樣他們就放心了不少,因為在這個地方,千金小姐是活不下去的,他們夫妻兩個能舍得下臉麵,就是怕女兒還想著以前的日子,過的不好。
“娘,一會兒我跟著您一起去吧,咱們得趕緊買些被子,天氣越來越冷了,床也得支起來,我們也問問這邊的人怎麽過冬天的。”
這裏比京城要冷多了,記得現代的時候,北方那邊都是燒炕的,這個時代和以往都不同,但是想法把冬天過的暖和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不可小視的,所謂遠親不如近鄰,最快捷的方法熟悉這裏的一切,就是問鄰近的人。
隻是去鄰居家裏,總不能空手而去吧,這一點兒胡氏早就想的妥妥的了,她不愧是當過家的,在肅州的時候買了東西,不過都是手絹這些。
“咱們今時不同往日,那些貴東西自然是不能買來送人,這手絹既好看又便宜,誰家沒有個姑娘媳婦的,咱們就用這個送人。這可是在肅州買的,和這裏的絕對不一樣!”
於是李存安和賢哥兒在屋子裏收拾收拾,胡氏就帶著女兒去附近的人家去了,也算是拜碼頭。
這一代住的都是軍戶,很多都是好幾代的住下去,兒孫自然不少,李存安他們是不想當軍戶,不過這些人都是祖祖輩輩當軍戶的,對這個身份已經認同,反而覺得軍戶也沒有什麽不好的,知道吃飯不愁,還不受人欺負。
離李思雨家走了有十來米的地方,就有一個用土塊和枝條圍成的隻有半人高的一個院子,院子裏麵可以看有四五件房子呢,隻不過這正門的大門倒是一人多高,胡氏上前敲了敲門,就有狗叫聲傳過來,“來了來了!”一個聲音很大氣的女人很遠就從屋裏傳出來,吱呀一聲,木門打開,就見到一個穿著藍青色棉布衫,下著一條同色粗布裙子的三十來歲的女人出來,這女人的膚色微黑,臉不胖不瘦,頭上係著一條藍色小碎花的頭巾,特別像李思雨想象中的古代勞動婦女。
“你們找誰?”那女人開口問道,倒是沒有問你們是誰。
胡氏忙福了福,把自己的身份和來意介紹了,那女人忙道:“原來你們就是新來的啊,都說這幾天要來人,我還說呢,一直沒有見動靜,這不,就過來了。你們進來坐吧,可別嫌棄。”
這都是這裏的老住戶了,也知道人家新來的是來拜訪的,她也不覺得麻煩,特別是胡氏還給她們帶了東西了,就更是覺得新來的懂禮。也不是貪他們的東西,這好歹是看得出對鄰居的重視。
沒一會兒,胡氏和李思雨就知道住在這裏的人是誰了,這女人的男人也是軍戶,不過他們老爺子也是軍戶,現在父子都在軍裏呢,她婆家姓塗,讓胡氏叫她塗大嫂,而李思雨就叫了一聲塗嬸子。
“哎呀,李家妹子,你這閨女聲音可真好聽,跟那雀兒一樣,我聽了就舒服。”塗大嫂笑道。她生了兩個兒子,就是少閨女,現在見了一個姑娘,看著也高興啊。
胡氏笑道:“您這是誇獎了。”雖然比喻不怎麽好聽,但是這塗大嫂性子直爽,倒是很合胡氏的性子,她還就怕來了一個小氣巴拉的鄰居,以後這日子過的不安生呢。
“塗大嫂,我們初來乍到的,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什麽地方有賣東西的,家裏什麽都缺,您能不能帶著我們去看看?”胡氏問道。
“這有什麽不可以的?我呢,家裏平時就我一個人,他們老爺們都不在家,正好閑的都要發慌了。不過我看你們得盡快的砌上炕,這地兒的冬天可冷得不行,離不開炕頭,越到後頭,這土就會凍著了,人家都不稀罕過來砌,得趁早,有一年啊,這才來的人不聽勸,非得等著,結果那年冬天差點沒有凍死!”
“你們那兩間屋啊,以前也是有人住的,不過後來人家搬到別的地方去了,走的時候,啥東西都不留的,真是小氣的要命。對了,要是你們不嫌棄,我這裏還有點用舊了的東西,你們看能不能用。”
“多謝大嫂!”胡氏也不客氣,這個時候客氣了,人家還覺得你是看不起人呢。
估計是別人選剩下來的,不然也輪不到他們。
好在這兩家房和別人的隔的都有點兒距離,以後不用因為場子的問題發生矛盾,到時候把圍牆給圈起來,也算是獨門獨戶了。
和京城裏幾進的院子不一樣,這就是兩間土房。
“孩子們,以後會慢慢好的,咱們老祖宗都是從手上恒產全無,到以後有田有房的,所以咱們也肯定能過的好。”李存安鼓勵妻兒。
胡氏也說道:“對,你們爹說的對,我看這地兒也還寬敞,咱們圍了院牆,就比別人強多了。”
李存安是在千戶所入了籍,不過現在不是戰時,不用去備戰,隻要是隔段時間去那兵營裏報道就可,操練什麽的,也是按著日子的,估計最開始應該時間長一些,但是以後就不會那樣了。
李存安這樣的身份的人,如果能弄個活輕點的差事就好了,比如寫寫文書之類的,但是估摸著有些難度。
有的還成了千戶所的雜役,平時就做些日常活計,還有去受糧草的,但是那樣的差事也不好弄到手,端看機會如何了。
現如今這些都不考慮,因為千戶所的人給他們兩天時間,把家裏給安排好了,然後李存安他們就要進軍營裏操練去了,不然怎麽當軍戶?
“爹,娘,我有些餓了。”李思賢憋了半天,實在是忍不住了,他小孩子家家的,能到現在才說,真是不容易了。
胡氏忙道:“我去隔壁問問去,這真是理不出頭緒來。”連個廚房都沒有,吃飯成問題,也不能這幾天就一直餓著吧,這地方肯定有集市什麽的,不然大家買東西到哪裏去?
看這房子什麽都沒有,一切都要置辦,就是炒菜的鍋也得買吧,他們以前是不事生產的,這床什麽的,總得準備好了,就是那個鍋灶怎麽的,請人給蓋起來,也得感謝李存安家不是大富大貴的,胡氏也經常親自下廚房給丈夫和孩子們做飯,如今才不至於因為不會做飯而把家裏人給餓著了。
“小弟,給你吃!”李思雨從包裹裏拿出一個餅子,又給爹娘各遞了一個,笑著說道:“我多買了幾個,爹娘,你們吃。”
在肅州的時候,李思雨就多買了些幹糧,就防著一時之需了。
李存安和胡氏欣慰,這女兒經過了這事兒,仿佛一下子長大了一樣,再不是什麽都不懂的千金小姐了,這樣他們就放心了不少,因為在這個地方,千金小姐是活不下去的,他們夫妻兩個能舍得下臉麵,就是怕女兒還想著以前的日子,過的不好。
“娘,一會兒我跟著您一起去吧,咱們得趕緊買些被子,天氣越來越冷了,床也得支起來,我們也問問這邊的人怎麽過冬天的。”
這裏比京城要冷多了,記得現代的時候,北方那邊都是燒炕的,這個時代和以往都不同,但是想法把冬天過的暖和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不可小視的,所謂遠親不如近鄰,最快捷的方法熟悉這裏的一切,就是問鄰近的人。
隻是去鄰居家裏,總不能空手而去吧,這一點兒胡氏早就想的妥妥的了,她不愧是當過家的,在肅州的時候買了東西,不過都是手絹這些。
“咱們今時不同往日,那些貴東西自然是不能買來送人,這手絹既好看又便宜,誰家沒有個姑娘媳婦的,咱們就用這個送人。這可是在肅州買的,和這裏的絕對不一樣!”
於是李存安和賢哥兒在屋子裏收拾收拾,胡氏就帶著女兒去附近的人家去了,也算是拜碼頭。
這一代住的都是軍戶,很多都是好幾代的住下去,兒孫自然不少,李存安他們是不想當軍戶,不過這些人都是祖祖輩輩當軍戶的,對這個身份已經認同,反而覺得軍戶也沒有什麽不好的,知道吃飯不愁,還不受人欺負。
離李思雨家走了有十來米的地方,就有一個用土塊和枝條圍成的隻有半人高的一個院子,院子裏麵可以看有四五件房子呢,隻不過這正門的大門倒是一人多高,胡氏上前敲了敲門,就有狗叫聲傳過來,“來了來了!”一個聲音很大氣的女人很遠就從屋裏傳出來,吱呀一聲,木門打開,就見到一個穿著藍青色棉布衫,下著一條同色粗布裙子的三十來歲的女人出來,這女人的膚色微黑,臉不胖不瘦,頭上係著一條藍色小碎花的頭巾,特別像李思雨想象中的古代勞動婦女。
“你們找誰?”那女人開口問道,倒是沒有問你們是誰。
胡氏忙福了福,把自己的身份和來意介紹了,那女人忙道:“原來你們就是新來的啊,都說這幾天要來人,我還說呢,一直沒有見動靜,這不,就過來了。你們進來坐吧,可別嫌棄。”
這都是這裏的老住戶了,也知道人家新來的是來拜訪的,她也不覺得麻煩,特別是胡氏還給她們帶了東西了,就更是覺得新來的懂禮。也不是貪他們的東西,這好歹是看得出對鄰居的重視。
沒一會兒,胡氏和李思雨就知道住在這裏的人是誰了,這女人的男人也是軍戶,不過他們老爺子也是軍戶,現在父子都在軍裏呢,她婆家姓塗,讓胡氏叫她塗大嫂,而李思雨就叫了一聲塗嬸子。
“哎呀,李家妹子,你這閨女聲音可真好聽,跟那雀兒一樣,我聽了就舒服。”塗大嫂笑道。她生了兩個兒子,就是少閨女,現在見了一個姑娘,看著也高興啊。
胡氏笑道:“您這是誇獎了。”雖然比喻不怎麽好聽,但是這塗大嫂性子直爽,倒是很合胡氏的性子,她還就怕來了一個小氣巴拉的鄰居,以後這日子過的不安生呢。
“塗大嫂,我們初來乍到的,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什麽地方有賣東西的,家裏什麽都缺,您能不能帶著我們去看看?”胡氏問道。
“這有什麽不可以的?我呢,家裏平時就我一個人,他們老爺們都不在家,正好閑的都要發慌了。不過我看你們得盡快的砌上炕,這地兒的冬天可冷得不行,離不開炕頭,越到後頭,這土就會凍著了,人家都不稀罕過來砌,得趁早,有一年啊,這才來的人不聽勸,非得等著,結果那年冬天差點沒有凍死!”
“你們那兩間屋啊,以前也是有人住的,不過後來人家搬到別的地方去了,走的時候,啥東西都不留的,真是小氣的要命。對了,要是你們不嫌棄,我這裏還有點用舊了的東西,你們看能不能用。”
“多謝大嫂!”胡氏也不客氣,這個時候客氣了,人家還覺得你是看不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