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遺憾地是陳幺並沒有從當地警方那裏得到錦旗, 對此她頗覺可惜, 以至於回到首都後還耿耿於懷。她請假走了三天,回來後跟林生之間的關係就不一樣了, 怎麽說呢,要是過去兩人說話之間總隔著層什麽,經過這三天三夜的相處,那種無形的隔閡神秘地消失了,陳幺在林生麵前也不再維持著小心翼翼的模樣。
她似乎有些明白,林生這人, 你越是謹慎仔細地想要研究他剖析他, 他對你的防備就越深。陳幺在其他人麵前的那些形象到他這兒都不好使,麵對這麽一個成熟的男人, 她隻能把自己也敞開——就像是演戲一樣, 必須得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觀眾。如果熒幕裏講述故事的演員都對故事本身毫無情感, 又怎麽能說服別人?
於是她對著林生,真是百般嬌憨嗔癡, 活似少女時期對著陳默撒嬌耍賴。而林生也非常吃這一套,他有時候覺得這是他的情人, 有時候覺得是自己的妹妹, 還有的時候覺得, 倘若自己做了父親,大概有了孩子,也就是現在這種心情了。
陳幺跟林生, 兩個人哪個都不算是純情少男少女,本來看上了彼此,一個人是別有所圖,一個人是貪戀美色,按理說這樣的關係貨銀兩訖再好不過,偏偏陳幺不缺錢了,也有的是底氣,名氣金錢她都不稀罕,靠著頭腦美貌跟演技在娛樂圈混得是風生水起,給她一個機會,她自己就能發揚光大,根本不需要旁人幫忙。
她眼光又毒辣,做事果決,普通人哪有她這樣子的氣魄?
因此本該一夜露水然後一拍兩散互不來往的兩個人,在彼此有心的刻意經營下,還真就陷入了“熱戀”期。不過陳幺不是那種陷入愛河的小女生,會整天打電話發信息什麽的,她對手機需求度不高,尤其是回來後開工,之前有個遞過來的劇本,她跟蔣元柏都看上了,既然回來了,當然得好好拍戲才能維持現在的地位。
工作室簽的新人們都還沒有起來,陳幺在他們身上投資了不少,在那之前,她自己就是工作室的門麵。至於韓明燁……雖然說也簽給了她,可人家就算不簽也照樣混得開,陳幺心想,哪能事事都靠別人呢?她自己要是糊不上牆,這些人也隻會把她當成精致的玩具。
向她發出邀約的是一個專注於拍文藝片的導演,叫賀文濤,在國內比較小眾,他的電影有這麽幾個普遍特點:拿獎多、演員不火、票房不高,甚至還有幾部在國際上拿了獎的,迄今在國內都是禁播的。
他的電影犀利且有深度,韓明燁簽了陳幺工作室之後也有自己的休息室,他現在是電影學院的表演課教授,平時不拍戲就在學校講課,這回也帶來了很多表演教科書,還主動借給陳幺看。有時候兩個人聊天,韓明燁提到過好幾次賀文濤,都是在說這個人拍電影有自己的一套,明明劇情波濤洶湧,顯露人性,可經過賀文濤的拍攝手法,便總是平淡中步步驚心,仿佛主人公就是每個人身邊認識的人,那些喜怒哀樂,都曾經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這次的電影名字暫定為《歸家》,陳幺過目不忘,劇本看了幾遍便倒背如流,蔣元柏也支持她接下這個女主角。
二十出頭以美貌著稱的女星接拍文藝片,其實是個很冒險的嚐試,但蔣元柏認為陳幺不一樣,她和那些快三十了還在演偶像劇的女星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她是真的會演戲,她的經驗與閱曆都是從生活中來的,你很難想象這個年輕的女人曾經經曆過什麽,又有著怎樣的過去。
決定接下這個劇本後,陳幺就抽空跟賀文濤見了一麵。他已經有五六年沒拍戲了,這幾年沉迷於拍紀錄片,全世界各地走走,如今跟陳幺聯手,也算是頭一回開張。
他拍的都是文藝片,小眾卻有著獨特的堅持,就好像他找陳幺,並不是因為她年輕漂亮,也不是因為她現在紅得發紫,純粹是因為他看了她在《無區別謀殺》裏的表演,覺得她很適合。
至於美麗的外表,那應該是錦上添花,不應因此成為他拒絕她的理由。
賀文濤沒有文人的那股酸勁兒,看上了陳幺來演女主角,那麽除非她明確回複不接,否則他就一直等下去。
兩人的見麵過程還是很愉快的,可能是因為近幾年到處旅行的原因,賀文濤留了一叢大胡子,皮膚也曬得很黑,但人卻很開朗,笑起來時咧開一嘴白牙。
他見著陳幺第一麵就說:“你真人比電影裏還美!”
電影裏塑造出的人物,怎麽比得上真正有靈魂的美人?
陳幺跟他握了手,笑著坐下:“賀導客氣了。”
賀文濤始終是用欣賞的目光看她,說陳幺美,從她走路到坐下,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是美的極致,相當賞心悅目。
蔣元柏作為經紀人也在一邊,三人就《歸家》的電影合同問題商量了一番,陳幺又把自己讀了劇本後的感想跟賀文濤一說,這家夥是個性情中人,被她說的一拍大腿,幾乎立刻就將她當作了知己!
像是這種題材的電影,基本上成本都不高,隻要質量足夠好,即便排片不理想,也照樣有識貨的觀眾。陳幺之前開工作室的時候就說,網絡綜藝可以做,網劇也可以拍,畢竟以工作室目前的現狀,想要投入幾個億甚至十幾個億去拍一部特別好的電影或者電視劇是很有難度的,因為他們工作室還需要運營,李承澤再願意注資,陳幺也會適可而止。
斷,李承澤不願意斷幹淨,總想著再把她帶回身邊,那陳幺在利益上就跟他分的清清楚楚——我接受你的投資你的入股,但假以時日,我必定向你證明,你所做的決定,並不是討我歡心,而是你長遠的眼光,今日份砸進來的錢,會以十倍百倍千倍的報酬回到你的口袋。
所以,彼此不虧。
陳幺一早看出來現如今的觀眾不再像是數年前那樣好糊弄了,你卡司再大投資再高營銷的再好,質量不過關,觀眾也不會買賬。僅靠粉絲經濟或是透支實力派演員的口碑,絕對走不長久。
去年甚至出了收視率跟網絡點擊率注水的事,幾部當紅流量所主演的電視劇,沒想到上映後觀眾並不喜歡,畢竟看電視的除了他們的粉絲,更多一部分是對追星不感興趣的普通人。靠粉絲走不長久,這些人好像一點都不懂得這個道理,強推上去隻有短暫的狂歡,時間會證明一切。
再說了,陳幺都主演了,她現在雖然跟天行解約,但還是合作關係,剛出天行的時候沒少人擔心她的未來,後來見天行入了工作室的股才相信她沒跟天行鬧翻,仍然是天行的“親閨女”。
《歸家》的排片不用擔心。
當然賀文濤也不怎麽擔心,他早習慣了自己拍出來的電影有口碑而無票房,雖然這樣使得他逐漸被捧上神壇,但說真的,商人重利,你一不賺錢的小成本文藝片,誰願意花大錢來幫你營銷,誰願意把排片分給你?同樣的排片,一部合格的爆米花商業片能夠達到的利潤是文藝片的多少倍?
《歸家》講述的是一個女人在女兒失蹤後踏上漫長旅途的故事。
郝曼青本是個平凡的超市導購員,有個上初中的女兒,他們家離學校很近,所以女兒走讀。
但是有一天,女兒突然就不見了。
這個隻有高中學曆的女人,在警察和學校搜救無果後,選擇自己去找。她打印了許多女兒的照片,做了許多的尋人啟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每當有人提供線索,說疑似在某某城市見到女兒,她便會立刻奔去。
久而久之,家裏的經濟條件每況愈下,丈夫沉默著不再支持她到處去跑,甚至親朋好友也勸她先好好生活。
郝曼青不願意,她咬咬牙,收拾了行李要去找女兒,丈夫攔住她,說她要走就先離婚。
郝曼青哭了一場便答應了,她離了婚,從此一人踏上尋找女兒的漫漫旅途,走的時候丈夫朝她背包裏塞了五個水煮蛋跟幾千塊錢——那是他東拚西湊來的全部錢財。
他也希望能把女兒找回來,可他們的生活已經偏離正軌,他不想再繼續活在痛苦跟絕望當中了。
郝曼青一人上了路,走了很久很久,沒錢了就打打零工,這些錢她省吃儉用,大部分都被用來製作尋人啟事,她在網上發消息,隻要有人回複,隻要有人告訴她哪裏有像這個女孩的人出現,她就往那裏去,但次次都是希望,次次都是失望。
她被人騙過,騙走了僅有的幾百塊,她哭了一場,吃著幹饅頭喝涼水,饑一頓飽一頓。她去工地上搬過磚,她在飯店洗過盤子,學曆不高的她幾乎做過了所有的活兒,卻仍舊在路上漂泊。
遺憾地是陳幺並沒有從當地警方那裏得到錦旗, 對此她頗覺可惜, 以至於回到首都後還耿耿於懷。她請假走了三天,回來後跟林生之間的關係就不一樣了, 怎麽說呢,要是過去兩人說話之間總隔著層什麽,經過這三天三夜的相處,那種無形的隔閡神秘地消失了,陳幺在林生麵前也不再維持著小心翼翼的模樣。
她似乎有些明白,林生這人, 你越是謹慎仔細地想要研究他剖析他, 他對你的防備就越深。陳幺在其他人麵前的那些形象到他這兒都不好使,麵對這麽一個成熟的男人, 她隻能把自己也敞開——就像是演戲一樣, 必須得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觀眾。如果熒幕裏講述故事的演員都對故事本身毫無情感, 又怎麽能說服別人?
於是她對著林生,真是百般嬌憨嗔癡, 活似少女時期對著陳默撒嬌耍賴。而林生也非常吃這一套,他有時候覺得這是他的情人, 有時候覺得是自己的妹妹, 還有的時候覺得, 倘若自己做了父親,大概有了孩子,也就是現在這種心情了。
陳幺跟林生, 兩個人哪個都不算是純情少男少女,本來看上了彼此,一個人是別有所圖,一個人是貪戀美色,按理說這樣的關係貨銀兩訖再好不過,偏偏陳幺不缺錢了,也有的是底氣,名氣金錢她都不稀罕,靠著頭腦美貌跟演技在娛樂圈混得是風生水起,給她一個機會,她自己就能發揚光大,根本不需要旁人幫忙。
她眼光又毒辣,做事果決,普通人哪有她這樣子的氣魄?
因此本該一夜露水然後一拍兩散互不來往的兩個人,在彼此有心的刻意經營下,還真就陷入了“熱戀”期。不過陳幺不是那種陷入愛河的小女生,會整天打電話發信息什麽的,她對手機需求度不高,尤其是回來後開工,之前有個遞過來的劇本,她跟蔣元柏都看上了,既然回來了,當然得好好拍戲才能維持現在的地位。
工作室簽的新人們都還沒有起來,陳幺在他們身上投資了不少,在那之前,她自己就是工作室的門麵。至於韓明燁……雖然說也簽給了她,可人家就算不簽也照樣混得開,陳幺心想,哪能事事都靠別人呢?她自己要是糊不上牆,這些人也隻會把她當成精致的玩具。
向她發出邀約的是一個專注於拍文藝片的導演,叫賀文濤,在國內比較小眾,他的電影有這麽幾個普遍特點:拿獎多、演員不火、票房不高,甚至還有幾部在國際上拿了獎的,迄今在國內都是禁播的。
他的電影犀利且有深度,韓明燁簽了陳幺工作室之後也有自己的休息室,他現在是電影學院的表演課教授,平時不拍戲就在學校講課,這回也帶來了很多表演教科書,還主動借給陳幺看。有時候兩個人聊天,韓明燁提到過好幾次賀文濤,都是在說這個人拍電影有自己的一套,明明劇情波濤洶湧,顯露人性,可經過賀文濤的拍攝手法,便總是平淡中步步驚心,仿佛主人公就是每個人身邊認識的人,那些喜怒哀樂,都曾經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這次的電影名字暫定為《歸家》,陳幺過目不忘,劇本看了幾遍便倒背如流,蔣元柏也支持她接下這個女主角。
二十出頭以美貌著稱的女星接拍文藝片,其實是個很冒險的嚐試,但蔣元柏認為陳幺不一樣,她和那些快三十了還在演偶像劇的女星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她是真的會演戲,她的經驗與閱曆都是從生活中來的,你很難想象這個年輕的女人曾經經曆過什麽,又有著怎樣的過去。
決定接下這個劇本後,陳幺就抽空跟賀文濤見了一麵。他已經有五六年沒拍戲了,這幾年沉迷於拍紀錄片,全世界各地走走,如今跟陳幺聯手,也算是頭一回開張。
他拍的都是文藝片,小眾卻有著獨特的堅持,就好像他找陳幺,並不是因為她年輕漂亮,也不是因為她現在紅得發紫,純粹是因為他看了她在《無區別謀殺》裏的表演,覺得她很適合。
至於美麗的外表,那應該是錦上添花,不應因此成為他拒絕她的理由。
賀文濤沒有文人的那股酸勁兒,看上了陳幺來演女主角,那麽除非她明確回複不接,否則他就一直等下去。
兩人的見麵過程還是很愉快的,可能是因為近幾年到處旅行的原因,賀文濤留了一叢大胡子,皮膚也曬得很黑,但人卻很開朗,笑起來時咧開一嘴白牙。
他見著陳幺第一麵就說:“你真人比電影裏還美!”
電影裏塑造出的人物,怎麽比得上真正有靈魂的美人?
陳幺跟他握了手,笑著坐下:“賀導客氣了。”
賀文濤始終是用欣賞的目光看她,說陳幺美,從她走路到坐下,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是美的極致,相當賞心悅目。
蔣元柏作為經紀人也在一邊,三人就《歸家》的電影合同問題商量了一番,陳幺又把自己讀了劇本後的感想跟賀文濤一說,這家夥是個性情中人,被她說的一拍大腿,幾乎立刻就將她當作了知己!
像是這種題材的電影,基本上成本都不高,隻要質量足夠好,即便排片不理想,也照樣有識貨的觀眾。陳幺之前開工作室的時候就說,網絡綜藝可以做,網劇也可以拍,畢竟以工作室目前的現狀,想要投入幾個億甚至十幾個億去拍一部特別好的電影或者電視劇是很有難度的,因為他們工作室還需要運營,李承澤再願意注資,陳幺也會適可而止。
斷,李承澤不願意斷幹淨,總想著再把她帶回身邊,那陳幺在利益上就跟他分的清清楚楚——我接受你的投資你的入股,但假以時日,我必定向你證明,你所做的決定,並不是討我歡心,而是你長遠的眼光,今日份砸進來的錢,會以十倍百倍千倍的報酬回到你的口袋。
所以,彼此不虧。
陳幺一早看出來現如今的觀眾不再像是數年前那樣好糊弄了,你卡司再大投資再高營銷的再好,質量不過關,觀眾也不會買賬。僅靠粉絲經濟或是透支實力派演員的口碑,絕對走不長久。
去年甚至出了收視率跟網絡點擊率注水的事,幾部當紅流量所主演的電視劇,沒想到上映後觀眾並不喜歡,畢竟看電視的除了他們的粉絲,更多一部分是對追星不感興趣的普通人。靠粉絲走不長久,這些人好像一點都不懂得這個道理,強推上去隻有短暫的狂歡,時間會證明一切。
再說了,陳幺都主演了,她現在雖然跟天行解約,但還是合作關係,剛出天行的時候沒少人擔心她的未來,後來見天行入了工作室的股才相信她沒跟天行鬧翻,仍然是天行的“親閨女”。
《歸家》的排片不用擔心。
當然賀文濤也不怎麽擔心,他早習慣了自己拍出來的電影有口碑而無票房,雖然這樣使得他逐漸被捧上神壇,但說真的,商人重利,你一不賺錢的小成本文藝片,誰願意花大錢來幫你營銷,誰願意把排片分給你?同樣的排片,一部合格的爆米花商業片能夠達到的利潤是文藝片的多少倍?
《歸家》講述的是一個女人在女兒失蹤後踏上漫長旅途的故事。
郝曼青本是個平凡的超市導購員,有個上初中的女兒,他們家離學校很近,所以女兒走讀。
但是有一天,女兒突然就不見了。
這個隻有高中學曆的女人,在警察和學校搜救無果後,選擇自己去找。她打印了許多女兒的照片,做了許多的尋人啟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每當有人提供線索,說疑似在某某城市見到女兒,她便會立刻奔去。
久而久之,家裏的經濟條件每況愈下,丈夫沉默著不再支持她到處去跑,甚至親朋好友也勸她先好好生活。
郝曼青不願意,她咬咬牙,收拾了行李要去找女兒,丈夫攔住她,說她要走就先離婚。
郝曼青哭了一場便答應了,她離了婚,從此一人踏上尋找女兒的漫漫旅途,走的時候丈夫朝她背包裏塞了五個水煮蛋跟幾千塊錢——那是他東拚西湊來的全部錢財。
他也希望能把女兒找回來,可他們的生活已經偏離正軌,他不想再繼續活在痛苦跟絕望當中了。
郝曼青一人上了路,走了很久很久,沒錢了就打打零工,這些錢她省吃儉用,大部分都被用來製作尋人啟事,她在網上發消息,隻要有人回複,隻要有人告訴她哪裏有像這個女孩的人出現,她就往那裏去,但次次都是希望,次次都是失望。
她被人騙過,騙走了僅有的幾百塊,她哭了一場,吃著幹饅頭喝涼水,饑一頓飽一頓。她去工地上搬過磚,她在飯店洗過盤子,學曆不高的她幾乎做過了所有的活兒,卻仍舊在路上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