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一眾人都略略消化了這些訊息之後,淨虛才出言又拉回了眾人的心神,“諸位同道,範東小友的道法之精深,我與其他兩位真人也是望塵莫及,下麵我們請範東小友來為大家開壇講道。”
範東一時哭笑不得,這兩個老頭一環扣一環將自己設計的死死的,已經到了一這步了,範東也不推辭,略一調養心心,內心一片平靜,場下人數雖眾,範東如身處無人之境,自在台上盤膝而坐。
範東目光往台下一看,場下眾修一接觸他的目光,皆感到內心升起一種安寧,這時範東也開口道:“道可道,非常道……”聲音不徐不急,如流水一樣,自然淌出,聲音雖不高,卻縈繞著整個洞天,似乎訴說著天地大道。
隨著話音每個人都接受到滾滾而來的神念包含著很多種信息。這些信息有一層又一層的,表達了範東悟道時各種各樣的思考,卻又很難用準確的言語描述出來,隻能伴隨著話音以神念傳達。
這個道可不是好講的,這可不是百家講壇,你整點別人不知道的事上去抖落抖落,讓大家哈哈一樂就完了,這裏每個人的修行境界不同,理解方式和思考慮方式也不相同,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修行人的講道,如果沒有親眼見過很容易被誤會為類似於世俗的演講,其實完全不同!不是人人都有資格講道的,隻有修為境界可作當世表率的人方可一論天地大道。
範東借著老子的《道德經》闡述天地大道,神念之中伴著自己對道的理解和領悟,伴著神念將複雜的信息印在眾人的心神之中,你可以領悟到哪一層就領悟哪一層,簡單的說就像是專門按照你的理解程度針對性的講演。
台下的眾人也聽的如癡如狂,曾幾何時可以聽到這麽精煉準確的論道,整個會場鴉雀無聲,所有人全都神色肅穆,看範東的目光也如同朝聖一般,就連洞雲等三位金丹真人也不例外。
範東一路修行至此,皆是得靈覺之輔,直窺天地之間的奧秘,這一次宣講,讓眾修行之人也能接觸大道之說,可是說是這些人的福份,許多修者靜靜傾聽著範東的講道,身上的靈光也開始隨著聲音的抑揚而一收一縮。
範東講的很慢,一句經文出口,等眾人都消化之後才會開講下一句,許多平常之理,這些修行之人要在平時可能不屑一顧,但經範東一講,頓覺其中都包含了大道至理,才明白前人所說:道不遠人,人自遠之。
範東雖講的是天地之道,但現在已涉及到修行是修什麽,在場都是修行之人,但對這個問題說實話,絕大多數根本沒想過,好像為了生存的匠人農夫,從未沉思過自己為什麽修行。
範東修行是為了自己的超脫,是為了探索天地之間的無窮奧秘,擺脫那種生死不由己的輪回,不少人感到自己以前是如何可笑,為了那麽一點蠅頭小利便毫不猶豫以死相拚,看不起凡人,卻與凡人無二樣。他們不知道的是,範東已悄悄改變了他們。
誰也沒有留意,五千字的《道德經》範東整整講了三天三夜,每一位修行之人在範東的講道過程中都有著自己的領悟,待範東講道結束,這些人竟然集體華麗麗的頓悟了。
頓悟,對於修行之人來說可是千載難得一遇的事情,有些人可能修行了一輩子也沒有遇過頓悟的狀態,頓悟是一種突然的穎悟,修行之人的頓悟往往伴隨著境界的突破或者道心的精粹,而幾千人同時頓悟,這也怕是千百年來修行界從未有過的事。
三天三夜的誦經講道,心神沉浸在經文之中,不斷受到經文的暗示,對以前領悟的道一次次反複錘煉考問,不斷去偽存真,也漸漸沉浸在其中,每誦一句,心神不停的推演,精神世界也不斷的推倒重建。
此時範東的精神世界裏純淨無比,如同一麵一塵不染的明鏡,纖毫畢現的反應著外界幾千修行人的法力波動,有強有弱,有剛烈如火有陰柔如水,有銳利如劍有厚重如土,有充滿生機,也有死氣沉沉……
範東的靈覺也不斷的觀測眾人,由他人的修行體驗中印證自我修行,人與人之間,雖有共性,但差異也不小,實際上,世界上沒有相同的人,各人修行不論境界還是驗證,都會有差別。
觀此眾生,眾生之念,眾生之行,不僅僅局限於人類,凡有天地萬物,各自有特點,人為萬物之靈,往往世人妄自尊大,眾生與己無二,又與己不同,世間萬象眾生,皆有生存之道,化入己身,這就是一種變化神通。
範東漸漸地從定境中醒轉過來,身上好像發生了一些變化,每一個細胞內部好像都蘊藏著大量豐富的信息,這種信息為範東的變化之術提供了依據,難怪佛家常說眾生平等,到了範東這種境界萬物也沒什麽不同了。
想通這點,範東身形開始慢慢地拉長,突然化光射入半空,化作一條青龍,不是虛有其表,而是巨鱗長須,腹下生足,背上有鰭,頭上有角的真龍,一時間龍威四溢,雲霧迷蒙,霹靂不絕,狂風驟雨。
一身悠長的龍吟驚醒了頓悟之中的眾人,都驚駭的向天上望去,但見青龍舞空,周身雲霧纏繞,帶著漫天風雨雷電,一股前所未有的天地威嚴壓頂而下,看得眾人一陣陣心裏發緊。
眾修行者都齊刷刷地看向了洞雲,皆洞雲之前表演了一手金符化龍之術,洞雲也是剛從頓悟中醒來,一時也不知發生了什麽事,略一沉思,脫口而出:“是範東!”
話音剛落,半空之中青龍又生變化,遮天蔽日,化為一大鵬金翅鳥,如雲之翼一振,竟然直直穿出洞天,不知飛到哪裏去了。
大鵬鳥一飛走,在場的修行者都鬆垮下來,渾身衣服早已經被冷汗濕透,一陣風吹來,情不自禁打了個哆嗦,目光中帶著發自靈魂深處的敬畏、崇拜還有感激等等說不清的感情望向了虛空。
神龍、大鵬金翅鳥皆為神話之物,想不到範東能將之幻化出來,不對,不是幻化,而是切切實實的化身變化,神龍降臨之時眾人都能感覺得到那股龍腥之氣。
淨虛撚動長須,目光複雜地看向虛空,感慨地說道:“化身變化,此子早以是神仙之流,吾等當仰視之。”
神仙啊!那是多麽飄渺虛無的一個稱呼,今天竟然活生生的就在他們眼前,一眾修行之人臉色都變了,全都又看向空當當的天空,目光呆滯而狂熱。
經過這麽一件事,範東在修行界之中地位以與神明一般無二,洞雲、淨虛、木倫禾三人帶頭,都滿是敬畏的向範東離去的方向遙拜而去,感謝範東的傳道之恩。(未完待續)
範東一時哭笑不得,這兩個老頭一環扣一環將自己設計的死死的,已經到了一這步了,範東也不推辭,略一調養心心,內心一片平靜,場下人數雖眾,範東如身處無人之境,自在台上盤膝而坐。
範東目光往台下一看,場下眾修一接觸他的目光,皆感到內心升起一種安寧,這時範東也開口道:“道可道,非常道……”聲音不徐不急,如流水一樣,自然淌出,聲音雖不高,卻縈繞著整個洞天,似乎訴說著天地大道。
隨著話音每個人都接受到滾滾而來的神念包含著很多種信息。這些信息有一層又一層的,表達了範東悟道時各種各樣的思考,卻又很難用準確的言語描述出來,隻能伴隨著話音以神念傳達。
這個道可不是好講的,這可不是百家講壇,你整點別人不知道的事上去抖落抖落,讓大家哈哈一樂就完了,這裏每個人的修行境界不同,理解方式和思考慮方式也不相同,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修行人的講道,如果沒有親眼見過很容易被誤會為類似於世俗的演講,其實完全不同!不是人人都有資格講道的,隻有修為境界可作當世表率的人方可一論天地大道。
範東借著老子的《道德經》闡述天地大道,神念之中伴著自己對道的理解和領悟,伴著神念將複雜的信息印在眾人的心神之中,你可以領悟到哪一層就領悟哪一層,簡單的說就像是專門按照你的理解程度針對性的講演。
台下的眾人也聽的如癡如狂,曾幾何時可以聽到這麽精煉準確的論道,整個會場鴉雀無聲,所有人全都神色肅穆,看範東的目光也如同朝聖一般,就連洞雲等三位金丹真人也不例外。
範東一路修行至此,皆是得靈覺之輔,直窺天地之間的奧秘,這一次宣講,讓眾修行之人也能接觸大道之說,可是說是這些人的福份,許多修者靜靜傾聽著範東的講道,身上的靈光也開始隨著聲音的抑揚而一收一縮。
範東講的很慢,一句經文出口,等眾人都消化之後才會開講下一句,許多平常之理,這些修行之人要在平時可能不屑一顧,但經範東一講,頓覺其中都包含了大道至理,才明白前人所說:道不遠人,人自遠之。
範東雖講的是天地之道,但現在已涉及到修行是修什麽,在場都是修行之人,但對這個問題說實話,絕大多數根本沒想過,好像為了生存的匠人農夫,從未沉思過自己為什麽修行。
範東修行是為了自己的超脫,是為了探索天地之間的無窮奧秘,擺脫那種生死不由己的輪回,不少人感到自己以前是如何可笑,為了那麽一點蠅頭小利便毫不猶豫以死相拚,看不起凡人,卻與凡人無二樣。他們不知道的是,範東已悄悄改變了他們。
誰也沒有留意,五千字的《道德經》範東整整講了三天三夜,每一位修行之人在範東的講道過程中都有著自己的領悟,待範東講道結束,這些人竟然集體華麗麗的頓悟了。
頓悟,對於修行之人來說可是千載難得一遇的事情,有些人可能修行了一輩子也沒有遇過頓悟的狀態,頓悟是一種突然的穎悟,修行之人的頓悟往往伴隨著境界的突破或者道心的精粹,而幾千人同時頓悟,這也怕是千百年來修行界從未有過的事。
三天三夜的誦經講道,心神沉浸在經文之中,不斷受到經文的暗示,對以前領悟的道一次次反複錘煉考問,不斷去偽存真,也漸漸沉浸在其中,每誦一句,心神不停的推演,精神世界也不斷的推倒重建。
此時範東的精神世界裏純淨無比,如同一麵一塵不染的明鏡,纖毫畢現的反應著外界幾千修行人的法力波動,有強有弱,有剛烈如火有陰柔如水,有銳利如劍有厚重如土,有充滿生機,也有死氣沉沉……
範東的靈覺也不斷的觀測眾人,由他人的修行體驗中印證自我修行,人與人之間,雖有共性,但差異也不小,實際上,世界上沒有相同的人,各人修行不論境界還是驗證,都會有差別。
觀此眾生,眾生之念,眾生之行,不僅僅局限於人類,凡有天地萬物,各自有特點,人為萬物之靈,往往世人妄自尊大,眾生與己無二,又與己不同,世間萬象眾生,皆有生存之道,化入己身,這就是一種變化神通。
範東漸漸地從定境中醒轉過來,身上好像發生了一些變化,每一個細胞內部好像都蘊藏著大量豐富的信息,這種信息為範東的變化之術提供了依據,難怪佛家常說眾生平等,到了範東這種境界萬物也沒什麽不同了。
想通這點,範東身形開始慢慢地拉長,突然化光射入半空,化作一條青龍,不是虛有其表,而是巨鱗長須,腹下生足,背上有鰭,頭上有角的真龍,一時間龍威四溢,雲霧迷蒙,霹靂不絕,狂風驟雨。
一身悠長的龍吟驚醒了頓悟之中的眾人,都驚駭的向天上望去,但見青龍舞空,周身雲霧纏繞,帶著漫天風雨雷電,一股前所未有的天地威嚴壓頂而下,看得眾人一陣陣心裏發緊。
眾修行者都齊刷刷地看向了洞雲,皆洞雲之前表演了一手金符化龍之術,洞雲也是剛從頓悟中醒來,一時也不知發生了什麽事,略一沉思,脫口而出:“是範東!”
話音剛落,半空之中青龍又生變化,遮天蔽日,化為一大鵬金翅鳥,如雲之翼一振,竟然直直穿出洞天,不知飛到哪裏去了。
大鵬鳥一飛走,在場的修行者都鬆垮下來,渾身衣服早已經被冷汗濕透,一陣風吹來,情不自禁打了個哆嗦,目光中帶著發自靈魂深處的敬畏、崇拜還有感激等等說不清的感情望向了虛空。
神龍、大鵬金翅鳥皆為神話之物,想不到範東能將之幻化出來,不對,不是幻化,而是切切實實的化身變化,神龍降臨之時眾人都能感覺得到那股龍腥之氣。
淨虛撚動長須,目光複雜地看向虛空,感慨地說道:“化身變化,此子早以是神仙之流,吾等當仰視之。”
神仙啊!那是多麽飄渺虛無的一個稱呼,今天竟然活生生的就在他們眼前,一眾修行之人臉色都變了,全都又看向空當當的天空,目光呆滯而狂熱。
經過這麽一件事,範東在修行界之中地位以與神明一般無二,洞雲、淨虛、木倫禾三人帶頭,都滿是敬畏的向範東離去的方向遙拜而去,感謝範東的傳道之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