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
金疙瘩銀疙瘩還嫌不夠。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甭牛!
——陝西關中一帶土匪歌謠
十五年前的秋天,一隊四五十人的馬隊人人背槍挎刀從寶雞以西平原的土路上策馬疾馳而過。經過半天的奔襲,他們在平原溝壑地帶趕上了自己的目標。
離前麵目標五裏路時,這夥馬隊兵分兩路,各由一人負責帶隊,分別從兩翼包抄上去,左翼的逼近,右翼的卻是大迂回暗暗圍了上去。
車隊也不是吃素的,看到飛馳而來的左麵的馬隊離車隊一裏半遠時,車隊警告性鳴槍迅疾響起,三聲傳槍直衝雲霄,傳的好遠。
但馬隊毫不在意,繼續逼近。
車隊中又是三槍響起,仍然衝天而發。不過馬車也不停,車夫們揚鞭催馬毫不吝嗇,在崎嶇不平的路上繼續前行,待衝上一段陡路梁梁時,所有的人即刻下馬下車,搶占周圍的有利地形,槍口對外,四麵展開。
終於追上了這幫子老甘。
前麵的車輛滿載瓷器、茶葉和絲綢布匹,總共有一十八輛,一輛不少。
馬隊在離車隊一裏遠的地方停住了下來,人人單手舉槍,氣勢洶洶。馬上的人們大多以二三十歲的陝西楞娃為主,他們就是傳說中的關中土匪。
有人一嗓子吼了過去,堪比唱秦腔。
“識相的,就把東西留哈,走你們的人,否則不要怪爺們提前沒打招呼!”為首一人三十歲出頭,短短的頭發下濃濃的茬茬胡子,一雙眼睛凶狠而犀利,似鷹似狼。
“各位好漢,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我們也是生活所迫,腳踏貴地,借路而出。今日各位好漢前來,還望劃出個道來,我們好進一步說話,再說自古陝甘一家,還望各位行個方便。”大車隊中有人專門回答道。
一般情況下劫道的馬賊也是為錢財而來,能兵不血刃地得到好處,自然是再美不過的事情了。因此,過路的商隊除了嚴陣以待外,一方麵會拜訪地方上黑白兩道的大亨,另一方麵也會隨時預備一些錢物以備不時之需。所謂官通八府,賊通九州,這兩撥人都不好得罪。
聞聽商隊這樣說話,十幾個馬賊們紛紛哈哈大笑,就差笑的人仰馬翻。
“額(我)們不要錢,額(我)們就要貨!”為首的那人驕傲地搖著右食指說道。
“貨物等同於我們身家,我們不可能丟下,請問好漢大名,掌櫃名號!”車隊中人繼續問道,卻不知另一隊人馬正在梁背後堵了回路,正悄悄逼近。
“說出來嚇死你們,我們就是關中一字馬!這是我們二當家的!”查查胡懶得回答了,旁邊的嘍囉咋呼著一字一句地說道。
“關中一字馬”是當時威震關中的大馬賊,名叫馬林嘯,因為為人仗義,一個義字當頭且姓馬,故人稱“關中一字馬”,有俠盜的美稱。
他今天出現,自然讓人吃驚不小。
來人正是馬林嘯的弟弟馬林鳴,此人憨厚老實,為人爽直,但火氣大,故人稱馬二哥。馬家弟兄兩個原本為本分的農民,但清朝末年,關中是“五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民國初年,白狼過境,遍地狼煙,天災人禍,地方糜爛,莊稼也做不成了,弟兄倆便做了馬賊,亦俠亦盜,縱橫陝甘。
很多人聽過他們的名字,但這兩人是馬上大王,來無影去無蹤,很少有人見過他們的真麵目。
這次弟兄倆來是因為弟弟聽說這夥老甘曾經在蘭州欺負過陝西客商,欺行霸市,讓陝客損失慘重,有人哭訴,弟弟便大怒,哥哥拗不過弟弟,也不放心弟弟,今天就一起行動了。
他們的目的是給這夥人一個教訓,把貨截下來。
這夥人就是石遠舉和他的管家石剛等人,這次武裝押運這批貨物過境寶雞,準備前往天水,經甘穀、隴西、渭源回到臨洮,然後分發各地貨號銷售。這批貨物可是石遠舉和石剛幾乎傾所有之力從西安長途運過來的,幹係之大,可以說關乎身家。
知其途之漫長險惡,故他做了充分準備,但還是在此遇到了劫道的。石遠舉幾經詢問試探,對方卻不按江湖規矩出牌,意圖直指貨物,今天看來必有一場惡戰,但石遠舉不願意放棄最後的努力,畢竟今後還會在這條道上跑,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因此還是和為貴為善策。
就在石遠舉準備發話再協商,希望對方通融時,往天水方向的路上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接著子彈就飛了過來。
石遠舉猛回頭,發現有一彪人馬從後麵包抄過來,瞬間堵住了去天水的大路。槍子打在跟前的地上,打得直冒塵土。看來土匪的槍法不怎麽樣。
夥計們有人已經驚慌起來,他們被包圍了。
現在隻有兩條路,一是丟下貨物,離開大路,鑽入路旁的丘陵,如果對方不追的話;一是就地抵抗,魚死網破,等待援兵。
就在石遠舉思謀之際,前後兩彪人馬已經同時發起了衝擊,石剛大喝一聲:“打!”
戰鬥就此打響,一時槍響如麥入火鍋,嗶嗶啪啪。
一排槍響後,雙方互有傷亡,等第二顆子彈上膛,前後兩撥馬賊已衝到近前,又是一陣槍響,兩後兩麵餘下的四十個不到的馬賊突入了車輛間,馬刀高揚。
石遠舉和石剛帶領餘下的二十八個夥計避到車後,朝馬上繼續開槍,有馬賊不斷落馬。
子彈也上不了膛了!
為了避免破壞貨物,除了外圍的土匪遊騎,雙方陷入了短兵相接和肉搏戰。
茬茬胡馬林鳴提刀直奔石剛,他聽到是他喊“打”的,所謂擒賊先擒王,就找他。
看到匪首過來,石剛也是一陣興奮,隻要拿下他,就可以震懾群匪。
兩人一個看一個是好對手,也就都奔對方而來。
這一天,這個地方,注定要上演一出陝西楞娃對決的大衝撞。
都是大刀在手,紅纓飄飄。
隻見兩人冷眼相向,便已白刃飛到,兩刃相接,火星四濺,虎口發麻,但都不退讓,眨眼間,二刀又飛出。
三刀過後,高低已判。
石剛飛刀大膽進攻,殺的馬林鳴步步後退,伺機反撲。
怕有人放黑槍,石剛毫不放鬆,揮刀緊貼馬林鳴不舍。
突見破綻,他看準時機猛然躍起,大刀以泰山壓頂之勢直劈下去。
馬林鳴突然跌倒,躲過一刀,隨即橫向滾往左麵,又躲開了一刀,但第三刀又飛來,已人困無力,躲無可躲,眼看要命喪石剛刀下。
但見石剛卻突然收回刀鋒,一掌拍下,馬林鳴頓時跌倒在地,被攬過來,刀架脖子,被擒獲了。
“都站著別動,否則殺了你們二當家的!”石剛執刀對準馬林鳴的脖子喊道。
馬賊們一時呆住了:“關中一字馬”馬林嘯心急如焚。
大車周圍已經成了血腥的修羅場。
石遠舉乘機清點了下人數,發現剩餘了不到二十個夥計,馬賊也損失慘重,加上遊騎不到二十個。
血已經染紅了眼睛,絕無和解的可能。
隻能拖延時間等待援軍了,報信的已經被石遠舉偷偷派出,因為一出寶雞,石遠舉便留了一手,有一撥人馬在暗中保護,就在附近。
“都別動!”有人大喝一聲,回頭時外圍一排排黑洞洞的槍口驚呆了所有的人。
一支近八十人的軍隊已經幾乎把這裏包圍了。
石剛回頭一看到軍隊,他示意夥計們丟掉槍支趴下。
但,又有一支約五十人的隊伍又逼近了,是石遠舉的救兵到了,軍人們有點慌亂,場麵一時混亂不堪。
看到機會來了且石剛分神,馬林嘯縱馬並趁機給馬林鳴一個眼色,馬林鳴一肘後擊搗準石剛肋骨,搗了他一個後仰,便和幾個馬賊飛身上馬脫身而逃。
隻聽嘡的一聲響,馬林鳴跌落馬下,一命嗚呼。
有士兵開槍了!
馬林嘯慘叫一聲“兄弟”,忍痛和眾馬賊飛馬而去,後麵的槍聲更密集了。
彈雨如飛,卻也未能打下馬林嘯,隻是有一彈擦傷了他。
這一次,由於商隊拚死抵抗,又恰逢有路過的官軍助陣:“關中一字馬”功敗垂成,幾乎全軍覆沒,且痛失兄弟。
他把帳首先算在了同是陝西人的石剛的頭上。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
金疙瘩銀疙瘩還嫌不夠。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甭牛!
——陝西關中一帶土匪歌謠
十五年前的秋天,一隊四五十人的馬隊人人背槍挎刀從寶雞以西平原的土路上策馬疾馳而過。經過半天的奔襲,他們在平原溝壑地帶趕上了自己的目標。
離前麵目標五裏路時,這夥馬隊兵分兩路,各由一人負責帶隊,分別從兩翼包抄上去,左翼的逼近,右翼的卻是大迂回暗暗圍了上去。
車隊也不是吃素的,看到飛馳而來的左麵的馬隊離車隊一裏半遠時,車隊警告性鳴槍迅疾響起,三聲傳槍直衝雲霄,傳的好遠。
但馬隊毫不在意,繼續逼近。
車隊中又是三槍響起,仍然衝天而發。不過馬車也不停,車夫們揚鞭催馬毫不吝嗇,在崎嶇不平的路上繼續前行,待衝上一段陡路梁梁時,所有的人即刻下馬下車,搶占周圍的有利地形,槍口對外,四麵展開。
終於追上了這幫子老甘。
前麵的車輛滿載瓷器、茶葉和絲綢布匹,總共有一十八輛,一輛不少。
馬隊在離車隊一裏遠的地方停住了下來,人人單手舉槍,氣勢洶洶。馬上的人們大多以二三十歲的陝西楞娃為主,他們就是傳說中的關中土匪。
有人一嗓子吼了過去,堪比唱秦腔。
“識相的,就把東西留哈,走你們的人,否則不要怪爺們提前沒打招呼!”為首一人三十歲出頭,短短的頭發下濃濃的茬茬胡子,一雙眼睛凶狠而犀利,似鷹似狼。
“各位好漢,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我們也是生活所迫,腳踏貴地,借路而出。今日各位好漢前來,還望劃出個道來,我們好進一步說話,再說自古陝甘一家,還望各位行個方便。”大車隊中有人專門回答道。
一般情況下劫道的馬賊也是為錢財而來,能兵不血刃地得到好處,自然是再美不過的事情了。因此,過路的商隊除了嚴陣以待外,一方麵會拜訪地方上黑白兩道的大亨,另一方麵也會隨時預備一些錢物以備不時之需。所謂官通八府,賊通九州,這兩撥人都不好得罪。
聞聽商隊這樣說話,十幾個馬賊們紛紛哈哈大笑,就差笑的人仰馬翻。
“額(我)們不要錢,額(我)們就要貨!”為首的那人驕傲地搖著右食指說道。
“貨物等同於我們身家,我們不可能丟下,請問好漢大名,掌櫃名號!”車隊中人繼續問道,卻不知另一隊人馬正在梁背後堵了回路,正悄悄逼近。
“說出來嚇死你們,我們就是關中一字馬!這是我們二當家的!”查查胡懶得回答了,旁邊的嘍囉咋呼著一字一句地說道。
“關中一字馬”是當時威震關中的大馬賊,名叫馬林嘯,因為為人仗義,一個義字當頭且姓馬,故人稱“關中一字馬”,有俠盜的美稱。
他今天出現,自然讓人吃驚不小。
來人正是馬林嘯的弟弟馬林鳴,此人憨厚老實,為人爽直,但火氣大,故人稱馬二哥。馬家弟兄兩個原本為本分的農民,但清朝末年,關中是“五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民國初年,白狼過境,遍地狼煙,天災人禍,地方糜爛,莊稼也做不成了,弟兄倆便做了馬賊,亦俠亦盜,縱橫陝甘。
很多人聽過他們的名字,但這兩人是馬上大王,來無影去無蹤,很少有人見過他們的真麵目。
這次弟兄倆來是因為弟弟聽說這夥老甘曾經在蘭州欺負過陝西客商,欺行霸市,讓陝客損失慘重,有人哭訴,弟弟便大怒,哥哥拗不過弟弟,也不放心弟弟,今天就一起行動了。
他們的目的是給這夥人一個教訓,把貨截下來。
這夥人就是石遠舉和他的管家石剛等人,這次武裝押運這批貨物過境寶雞,準備前往天水,經甘穀、隴西、渭源回到臨洮,然後分發各地貨號銷售。這批貨物可是石遠舉和石剛幾乎傾所有之力從西安長途運過來的,幹係之大,可以說關乎身家。
知其途之漫長險惡,故他做了充分準備,但還是在此遇到了劫道的。石遠舉幾經詢問試探,對方卻不按江湖規矩出牌,意圖直指貨物,今天看來必有一場惡戰,但石遠舉不願意放棄最後的努力,畢竟今後還會在這條道上跑,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因此還是和為貴為善策。
就在石遠舉準備發話再協商,希望對方通融時,往天水方向的路上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接著子彈就飛了過來。
石遠舉猛回頭,發現有一彪人馬從後麵包抄過來,瞬間堵住了去天水的大路。槍子打在跟前的地上,打得直冒塵土。看來土匪的槍法不怎麽樣。
夥計們有人已經驚慌起來,他們被包圍了。
現在隻有兩條路,一是丟下貨物,離開大路,鑽入路旁的丘陵,如果對方不追的話;一是就地抵抗,魚死網破,等待援兵。
就在石遠舉思謀之際,前後兩彪人馬已經同時發起了衝擊,石剛大喝一聲:“打!”
戰鬥就此打響,一時槍響如麥入火鍋,嗶嗶啪啪。
一排槍響後,雙方互有傷亡,等第二顆子彈上膛,前後兩撥馬賊已衝到近前,又是一陣槍響,兩後兩麵餘下的四十個不到的馬賊突入了車輛間,馬刀高揚。
石遠舉和石剛帶領餘下的二十八個夥計避到車後,朝馬上繼續開槍,有馬賊不斷落馬。
子彈也上不了膛了!
為了避免破壞貨物,除了外圍的土匪遊騎,雙方陷入了短兵相接和肉搏戰。
茬茬胡馬林鳴提刀直奔石剛,他聽到是他喊“打”的,所謂擒賊先擒王,就找他。
看到匪首過來,石剛也是一陣興奮,隻要拿下他,就可以震懾群匪。
兩人一個看一個是好對手,也就都奔對方而來。
這一天,這個地方,注定要上演一出陝西楞娃對決的大衝撞。
都是大刀在手,紅纓飄飄。
隻見兩人冷眼相向,便已白刃飛到,兩刃相接,火星四濺,虎口發麻,但都不退讓,眨眼間,二刀又飛出。
三刀過後,高低已判。
石剛飛刀大膽進攻,殺的馬林鳴步步後退,伺機反撲。
怕有人放黑槍,石剛毫不放鬆,揮刀緊貼馬林鳴不舍。
突見破綻,他看準時機猛然躍起,大刀以泰山壓頂之勢直劈下去。
馬林鳴突然跌倒,躲過一刀,隨即橫向滾往左麵,又躲開了一刀,但第三刀又飛來,已人困無力,躲無可躲,眼看要命喪石剛刀下。
但見石剛卻突然收回刀鋒,一掌拍下,馬林鳴頓時跌倒在地,被攬過來,刀架脖子,被擒獲了。
“都站著別動,否則殺了你們二當家的!”石剛執刀對準馬林鳴的脖子喊道。
馬賊們一時呆住了:“關中一字馬”馬林嘯心急如焚。
大車周圍已經成了血腥的修羅場。
石遠舉乘機清點了下人數,發現剩餘了不到二十個夥計,馬賊也損失慘重,加上遊騎不到二十個。
血已經染紅了眼睛,絕無和解的可能。
隻能拖延時間等待援軍了,報信的已經被石遠舉偷偷派出,因為一出寶雞,石遠舉便留了一手,有一撥人馬在暗中保護,就在附近。
“都別動!”有人大喝一聲,回頭時外圍一排排黑洞洞的槍口驚呆了所有的人。
一支近八十人的軍隊已經幾乎把這裏包圍了。
石剛回頭一看到軍隊,他示意夥計們丟掉槍支趴下。
但,又有一支約五十人的隊伍又逼近了,是石遠舉的救兵到了,軍人們有點慌亂,場麵一時混亂不堪。
看到機會來了且石剛分神,馬林嘯縱馬並趁機給馬林鳴一個眼色,馬林鳴一肘後擊搗準石剛肋骨,搗了他一個後仰,便和幾個馬賊飛身上馬脫身而逃。
隻聽嘡的一聲響,馬林鳴跌落馬下,一命嗚呼。
有士兵開槍了!
馬林嘯慘叫一聲“兄弟”,忍痛和眾馬賊飛馬而去,後麵的槍聲更密集了。
彈雨如飛,卻也未能打下馬林嘯,隻是有一彈擦傷了他。
這一次,由於商隊拚死抵抗,又恰逢有路過的官軍助陣:“關中一字馬”功敗垂成,幾乎全軍覆沒,且痛失兄弟。
他把帳首先算在了同是陝西人的石剛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