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西門豁口外,進了舊城巷外的便道,看到石海林兄妹也跟了上來,已經撿起了繩子的二小子丟下盤好的繩索,從懷裏拔出那把腰刀,抓起自己係腰下的衣襟,一刀下去,衣襟與衣服已然齊刷刷兩離。
他狠了狠心不看石海娟詫異的眼神,隻是落寞地回頭拋過斷襟,然後對石海林說道:“你不要跟著我了,我們兩個今天割袍斷義,今後,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毛藍的衣襟在風中一下子飄落於地。
看到此景,心裏充滿懺悔的石海林呆呆地停在原地,望著地麵眼裏滿是淚水。
石海娟不知是該跟上還是陪著哥哥,她隻能看著卓瑪幾個帶著鄙夷的眼神從身旁一個個走過。
城頭上,看到孩子們走遠了,石遠舉回頭責備地對石生說道:
“生娃,你有傷,不在家裏休養,到處亂跑什麽?”
“阿伯,我好多了,我過來主要是不放心孩子們,沒想到耀武這碎娃娃出言不遜,還打了海林。我跟他理論,他還騷狐子比狼歪!”
“行了,一天盡跟小娃娃見勁,你啥時候能活起個人呢?”石遠舉在人前不留情麵地訓斥道,聽的石生是心裏反感不已,腹誹不停,但臉上還陪著笑。
看到場麵有點尷尬,石剛提議道:“老爺,既然少爺的傷也差不多了,這次去岷縣帶上他吧!一方麵我們多個幫手,另一方麵他也可以曆練曆練。”
楊春來實在不明白石剛是何用意,但他發現石剛正在密切觀察石生的反應。
“嗯,也好,你的傷到底怎麽樣了?能不能騎馬趕路,翻山越嶺?”石遠舉略微一沉吟,覺得也是個好主意,但他還是擔心石生的身體。
“這個嘛,我的身體雖然好了許多,但翻山越嶺還是有點……”石生遲疑著,找著不能去的理由。因為今天他在剛剛來舊城的路上又放飛了鴿子,就是有關這次岷縣之行的。
昨晚的行動失敗,還損失了兩個人,他被馬營長回信罵的是個狗血噴頭,並飭令他務必獲取重要信息,及時匯報石遠舉一行的行動,因此,他感覺這次岷縣之行非比尋常。
馬營長是青海馬家軍的人,雖說離開了軍隊,但是與青海馬家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具體怎麽樣,石生一時也說不清楚,反正說話辦事很牛活的。
不等他把理由說完,石剛發話了:“大少爺,機會難得啊!岷縣是我們中藥材貨源的的重要產地,我們每年都會從那進許多貨,尤其岷歸這一塊。這次我們前去查看苗情,你可以學到好多東西。我看你還是鼓個硬朗,去一趟。機會真的很難得,這個對你以後的發展很有用的!”
“好是好,我就怕我這身體給阿伯和大家添麻煩,這一去翻山越嶺的,萬一有個啥麻達(麻煩),就拖累大家了。”石生還是不想去。
“去就去,不去就拉倒!”石遠舉看石生一副爛泥扶不上牆的樣子,很是不爽。
“大少爺,趕緊答應了吧!機會難得呀?老爺這是想栽培你,你可不能讓他再生氣了!”石剛笑著用眼色示意石生,熱情地攛掇他趕快答應。
聽見石剛這樣說,再加上石遠舉的脾氣,石生心想,去一趟岷縣也好,一可以消除他們的懷疑,二可以見機行事,隨時掌握他們的動向。那老子就舍命陪你們去一趟吧。
“那我就跟你們去了,到時候還請你多照顧!”石生假意應允了。看到他答應了,石遠舉倒感到很意外。
“好,至於對少爺的照顧,那是肯定的了,你放心,我會精心照顧你的!”楊春來聽懂了,石剛話裏有話,不覺就想笑了,但還是忍住了。
幾個人陪著心事重重的石遠舉在城牆上又轉了一圈,然後往回走。
出了西城門豁口,遠遠地,石生就看見兒子還在那由妹妹陪著抹淚,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了。
“沒本事的東西!”他走近兒子身旁,隻說了這麽一句,就氣得直哼哼。
石剛看到了,和石遠舉勸慰了一番,石海林這才和妹妹跟著大家一起往回走。
到鼓樓寺的學校旁,他們遇到了雲清道長。此時,已經是早上十一點半了。
原來,雲清道長是到石遠舉家拜訪的。不巧的是石遠舉和石剛帶人去了朱家山,然後又去了老騍馬山下,最後又到舊城,所以一直沒得回家。
雲清在石家等了一炷香的時候,實在等不住了,就準備到舊城去看看。路上恰好遇見了返回的他們。
石遠舉和雲清道長一陣寒暄致歉後,幾個人一起回到了石家。
看到雲清道長來,回到自家的石生和石海林父子倆心裏都不覺暗暗打鼓,老少兩代各懷心事。
落座上茶後,雲清向石遠舉為十五年前關中的往事鄭重道歉,石遠舉也回謙,雙方握手言歡,一笑泯恩仇。
雲清也向石遠舉和石剛介紹了自己的情況,他現在在洮河邊阿古山頂東麵的甘泉寺出家修行,已經在此出家三年了。
說起出家前的情況,雲清一臉地懺悔和痛惜。
自從十五年前失去兄弟後,他隻身投奔了關中著名的土匪麻老九,其他人則投奔了鳳翔的黨拐子。
麻老九曾縱橫關中十餘年,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最後占據了關中的曆史名城同州。
同州是關中東路重鎮,漢代為右馮翊地,清末民初都是府治,城堅池深,地勢險要,麻老九苦心經營,交好山西的閻錫山,儲備的糧彈非常多。
民國16年,馮玉祥部韓複渠和劉汝明率軍各自進攻兩個月,均未攻下同州,死傷嚴重。
8月,馮玉祥部張維璽的軍隊挖開地道,然後埋了一棺材近三千公斤的炸藥,同州城城牆被炸開了。巷戰中,血流成河,麻部近兩千人被殲滅,麻老九中彈而死。今天的雲清道長,往日的關中一字馬馬林嘯因為被炮彈震暈而和另外三千人一起被俘虜。
說起往事,雲清一臉滄桑。
“我們被俘虜後,國民軍第四方麵軍總指揮兼陝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急電張維璽,要他把負隅守城的俘虜三千人全數斬盡殺絕,以儆效尤。張維璽為人敦厚,不忍殺戮,反而將三千俘虜全數釋放,並按路程的遠近,給我們每人發給五至十元不等的盤纏,令我們各回家鄉另謀生路。”
石遠舉、石剛聽得很是吃驚,感覺好似老虎從自家窗台上竄了過去,然後為這三千人慶幸。
“但那一部分弟兄就沒有這麽幸運了。”雲清傷感地說道。
“哦?”石遠舉和石剛聽了,頗為驚訝。
“也是造化弄人啊!投奔鳳翔黨拐子的弟兄在民國17年城破後,在被俘的五千人裏,最終在宋哲元一紙命令下,他們全部被殺掉了。你們想想,執行人是誰?”雲清淡淡地說道。
“啊!這麽殘酷啊!會是誰呢?”石遠舉和石剛大為震驚,也充滿了疑惑。
“執行人之一就是之前釋放我們的張維璽,當時是他和宋哲元一起執行的。”雲清心情複雜地說道。
“可惜了那幾個弟兄了,而我本想在麻老九那混個一官半職,但沒想到他無惡不作,又脫不了身,一滯留就是十二年,一直到民國16年城破被俘。”雲清繼續說道。
石遠舉沒有說話,示意他說下去。
“被釋放後,劫後餘生的我萬念俱灰,我曾經獨自找過你們,我想報仇!”
“啊?”石剛驚訝,石遠舉微笑著示意他往下說。
“到了蘭州後,打聽到你們回了景古城,我又趕往這裏,在甘泉寺落了腳。那時恰逢馬仲英軍兵臨景古城,是你們保家衛鄉的義舉感動了我,我猶豫了,之後你們熬粥放糧,救濟災民,不分省籍,如同親朋。半夜時分,我常常看著道祖,想著經文中勸人為善的道義,回顧我的前半生,覺得實在是不堪回首。想我這前半生因為時代所逼,先是為匪,小有俠義之名,之後聽信讒言,害了眾弟兄,之後又誤入歧途十二年,雖未做傷天害理之事,但難免身陷汙濁,狹隘的是我爾後又來複仇,兩相比較後,我的良心一直折磨著,我病倒了,是甘泉寺的雲明道長救了我,解開了我的心結,可惜的是他三月裏羽化了。思前想後,貧道覺得今生唯有多做善事,才能消弭我往日的罪孽!做善事,我想從消弭我們的仇怨開始,因此才有了昨晚的約定,不想卻被奸人所攪和。”
“保家衛鄉,救濟災民,我們也是做了我們該做的事情。如今道長也是一心向善,可喜可賀!對於過去,我們也就不必再提了,今天道長就賞賞臉,在我家吃吃齋飯,我們再小敘一會,你看如何?”看到雲清還沉浸在往事中,石遠舉誠懇地說道。
“好,今天我就叨擾了!”雲清緩過神來,爽快地答應了,他是真的相交這個朋友。
“我看石老爺眉宇間有愁雲,莫非有事情不利?”雲清小心地問道。
“說來難堪啊!昨晚自從和你一別後,發生了天大的事情!”石遠舉看著雲清道長,感覺真的很丟人。
“哦,發生什麽事了?還請您說出來,看貧道能否替您解憂。”雲清關注地問道。
他狠了狠心不看石海娟詫異的眼神,隻是落寞地回頭拋過斷襟,然後對石海林說道:“你不要跟著我了,我們兩個今天割袍斷義,今後,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毛藍的衣襟在風中一下子飄落於地。
看到此景,心裏充滿懺悔的石海林呆呆地停在原地,望著地麵眼裏滿是淚水。
石海娟不知是該跟上還是陪著哥哥,她隻能看著卓瑪幾個帶著鄙夷的眼神從身旁一個個走過。
城頭上,看到孩子們走遠了,石遠舉回頭責備地對石生說道:
“生娃,你有傷,不在家裏休養,到處亂跑什麽?”
“阿伯,我好多了,我過來主要是不放心孩子們,沒想到耀武這碎娃娃出言不遜,還打了海林。我跟他理論,他還騷狐子比狼歪!”
“行了,一天盡跟小娃娃見勁,你啥時候能活起個人呢?”石遠舉在人前不留情麵地訓斥道,聽的石生是心裏反感不已,腹誹不停,但臉上還陪著笑。
看到場麵有點尷尬,石剛提議道:“老爺,既然少爺的傷也差不多了,這次去岷縣帶上他吧!一方麵我們多個幫手,另一方麵他也可以曆練曆練。”
楊春來實在不明白石剛是何用意,但他發現石剛正在密切觀察石生的反應。
“嗯,也好,你的傷到底怎麽樣了?能不能騎馬趕路,翻山越嶺?”石遠舉略微一沉吟,覺得也是個好主意,但他還是擔心石生的身體。
“這個嘛,我的身體雖然好了許多,但翻山越嶺還是有點……”石生遲疑著,找著不能去的理由。因為今天他在剛剛來舊城的路上又放飛了鴿子,就是有關這次岷縣之行的。
昨晚的行動失敗,還損失了兩個人,他被馬營長回信罵的是個狗血噴頭,並飭令他務必獲取重要信息,及時匯報石遠舉一行的行動,因此,他感覺這次岷縣之行非比尋常。
馬營長是青海馬家軍的人,雖說離開了軍隊,但是與青海馬家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具體怎麽樣,石生一時也說不清楚,反正說話辦事很牛活的。
不等他把理由說完,石剛發話了:“大少爺,機會難得啊!岷縣是我們中藥材貨源的的重要產地,我們每年都會從那進許多貨,尤其岷歸這一塊。這次我們前去查看苗情,你可以學到好多東西。我看你還是鼓個硬朗,去一趟。機會真的很難得,這個對你以後的發展很有用的!”
“好是好,我就怕我這身體給阿伯和大家添麻煩,這一去翻山越嶺的,萬一有個啥麻達(麻煩),就拖累大家了。”石生還是不想去。
“去就去,不去就拉倒!”石遠舉看石生一副爛泥扶不上牆的樣子,很是不爽。
“大少爺,趕緊答應了吧!機會難得呀?老爺這是想栽培你,你可不能讓他再生氣了!”石剛笑著用眼色示意石生,熱情地攛掇他趕快答應。
聽見石剛這樣說,再加上石遠舉的脾氣,石生心想,去一趟岷縣也好,一可以消除他們的懷疑,二可以見機行事,隨時掌握他們的動向。那老子就舍命陪你們去一趟吧。
“那我就跟你們去了,到時候還請你多照顧!”石生假意應允了。看到他答應了,石遠舉倒感到很意外。
“好,至於對少爺的照顧,那是肯定的了,你放心,我會精心照顧你的!”楊春來聽懂了,石剛話裏有話,不覺就想笑了,但還是忍住了。
幾個人陪著心事重重的石遠舉在城牆上又轉了一圈,然後往回走。
出了西城門豁口,遠遠地,石生就看見兒子還在那由妹妹陪著抹淚,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了。
“沒本事的東西!”他走近兒子身旁,隻說了這麽一句,就氣得直哼哼。
石剛看到了,和石遠舉勸慰了一番,石海林這才和妹妹跟著大家一起往回走。
到鼓樓寺的學校旁,他們遇到了雲清道長。此時,已經是早上十一點半了。
原來,雲清道長是到石遠舉家拜訪的。不巧的是石遠舉和石剛帶人去了朱家山,然後又去了老騍馬山下,最後又到舊城,所以一直沒得回家。
雲清在石家等了一炷香的時候,實在等不住了,就準備到舊城去看看。路上恰好遇見了返回的他們。
石遠舉和雲清道長一陣寒暄致歉後,幾個人一起回到了石家。
看到雲清道長來,回到自家的石生和石海林父子倆心裏都不覺暗暗打鼓,老少兩代各懷心事。
落座上茶後,雲清向石遠舉為十五年前關中的往事鄭重道歉,石遠舉也回謙,雙方握手言歡,一笑泯恩仇。
雲清也向石遠舉和石剛介紹了自己的情況,他現在在洮河邊阿古山頂東麵的甘泉寺出家修行,已經在此出家三年了。
說起出家前的情況,雲清一臉地懺悔和痛惜。
自從十五年前失去兄弟後,他隻身投奔了關中著名的土匪麻老九,其他人則投奔了鳳翔的黨拐子。
麻老九曾縱橫關中十餘年,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最後占據了關中的曆史名城同州。
同州是關中東路重鎮,漢代為右馮翊地,清末民初都是府治,城堅池深,地勢險要,麻老九苦心經營,交好山西的閻錫山,儲備的糧彈非常多。
民國16年,馮玉祥部韓複渠和劉汝明率軍各自進攻兩個月,均未攻下同州,死傷嚴重。
8月,馮玉祥部張維璽的軍隊挖開地道,然後埋了一棺材近三千公斤的炸藥,同州城城牆被炸開了。巷戰中,血流成河,麻部近兩千人被殲滅,麻老九中彈而死。今天的雲清道長,往日的關中一字馬馬林嘯因為被炮彈震暈而和另外三千人一起被俘虜。
說起往事,雲清一臉滄桑。
“我們被俘虜後,國民軍第四方麵軍總指揮兼陝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急電張維璽,要他把負隅守城的俘虜三千人全數斬盡殺絕,以儆效尤。張維璽為人敦厚,不忍殺戮,反而將三千俘虜全數釋放,並按路程的遠近,給我們每人發給五至十元不等的盤纏,令我們各回家鄉另謀生路。”
石遠舉、石剛聽得很是吃驚,感覺好似老虎從自家窗台上竄了過去,然後為這三千人慶幸。
“但那一部分弟兄就沒有這麽幸運了。”雲清傷感地說道。
“哦?”石遠舉和石剛聽了,頗為驚訝。
“也是造化弄人啊!投奔鳳翔黨拐子的弟兄在民國17年城破後,在被俘的五千人裏,最終在宋哲元一紙命令下,他們全部被殺掉了。你們想想,執行人是誰?”雲清淡淡地說道。
“啊!這麽殘酷啊!會是誰呢?”石遠舉和石剛大為震驚,也充滿了疑惑。
“執行人之一就是之前釋放我們的張維璽,當時是他和宋哲元一起執行的。”雲清心情複雜地說道。
“可惜了那幾個弟兄了,而我本想在麻老九那混個一官半職,但沒想到他無惡不作,又脫不了身,一滯留就是十二年,一直到民國16年城破被俘。”雲清繼續說道。
石遠舉沒有說話,示意他說下去。
“被釋放後,劫後餘生的我萬念俱灰,我曾經獨自找過你們,我想報仇!”
“啊?”石剛驚訝,石遠舉微笑著示意他往下說。
“到了蘭州後,打聽到你們回了景古城,我又趕往這裏,在甘泉寺落了腳。那時恰逢馬仲英軍兵臨景古城,是你們保家衛鄉的義舉感動了我,我猶豫了,之後你們熬粥放糧,救濟災民,不分省籍,如同親朋。半夜時分,我常常看著道祖,想著經文中勸人為善的道義,回顧我的前半生,覺得實在是不堪回首。想我這前半生因為時代所逼,先是為匪,小有俠義之名,之後聽信讒言,害了眾弟兄,之後又誤入歧途十二年,雖未做傷天害理之事,但難免身陷汙濁,狹隘的是我爾後又來複仇,兩相比較後,我的良心一直折磨著,我病倒了,是甘泉寺的雲明道長救了我,解開了我的心結,可惜的是他三月裏羽化了。思前想後,貧道覺得今生唯有多做善事,才能消弭我往日的罪孽!做善事,我想從消弭我們的仇怨開始,因此才有了昨晚的約定,不想卻被奸人所攪和。”
“保家衛鄉,救濟災民,我們也是做了我們該做的事情。如今道長也是一心向善,可喜可賀!對於過去,我們也就不必再提了,今天道長就賞賞臉,在我家吃吃齋飯,我們再小敘一會,你看如何?”看到雲清還沉浸在往事中,石遠舉誠懇地說道。
“好,今天我就叨擾了!”雲清緩過神來,爽快地答應了,他是真的相交這個朋友。
“我看石老爺眉宇間有愁雲,莫非有事情不利?”雲清小心地問道。
“說來難堪啊!昨晚自從和你一別後,發生了天大的事情!”石遠舉看著雲清道長,感覺真的很丟人。
“哦,發生什麽事了?還請您說出來,看貧道能否替您解憂。”雲清關注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