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魂時代]第二百七十二章軍營之內(2)
------------
荀彧的手抬了起來。
司馬懿知道,他的手隻要輕輕一召,就是自已的生命結束之時。
俗語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在生命即將失去的時侯,往往可以將很多東西看的通透。司馬懿這一刻才真正明白了,自已人生的定位。
他的人生一直是順風順水。一下生,就是世代豪門的司馬家族。及長後,又被喻為兵家聖地的鬼穀派選中,得以入內修習。在鬼穀派中,他又成為了最強的弟子---鬼穀三聖之一。
他還沒有遇到過什麽失敗,足以稱為“輝煌”的成長道路,使他有了一副傲視所有人的狂傲性格。打從進入曹軍勢力的第一天起,他就沒打算隻是一個議郎。在他眼裏,天下如在掌中,什麽時侯取,隻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他暗習霸府七軍訣,故意拖延援救時間,聯合天山玄宗副掌門,任由霸府神策燒毀等等,一如荀彧所言,正是要成為北方的第一人,進而奪取曹家的權力。
他自以為高人一等,玩弄所有人於股掌之間,而到現在他才知道,被人操縱的是他。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荀彧幾十年的謀軍、謀國經曆,自己在他麵前,嫩的還像個孩童一般。
心灰意冷,這是他現在唯一的感覺。
如果說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念想的話,那麽就是,希望有奇跡發生。
讓他萬幸的是,奇跡真的發生了。
就在荀彧的手要往前一召的時侯,一騎快馬飛馳進了軍營之內。
軍營之內有禁令,一切馬匹不得飛馳,違者立斬。但隻有一種情況下可以例外。
十萬火急的軍情。
看著這騎飛馳入內的馬,所有人都露出了吃驚的神色。荀彧的手,也慢慢放了下來。
司馬懿驚魂未定,依舊在那裏跪著。
那騎兵飛馳入內後,跳下馬來,徑直奔向夏侯敦,口中叫道:“十萬火急,十萬火急!”一麵說著,一麵從懷中將一封油紙包著的軍報拿了出來。
油紙外麵已經全是汗水,騎兵交給夏侯敦之後,就暈了過去,顯是體力已然透支之故。夏侯敦忙叫親兵扶他下去歇息,自己則立時打開軍報來看。
隻匆匆一閱,夏侯敦的眼睛裏就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來。他又仔細的看了一遍,依舊是一副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信的表情。
他跑步將此軍報遞到了荀彧麵前。
看著他的神色,荀彧已有了心理準備。但接過來看時,一向寵辱不驚的臉上也劃過了一絲和夏侯敦同樣的表情。但很快,他鎮靜了下來,眉頭皺了一下,飛快的調整著思緒。
稍時,他的目光又複平靜了下來,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司馬懿。司馬懿這時也正在看著他,和荀彧眼神一交,忙又低下頭去。
荀彧向前走了一步,把軍報展在了司馬懿麵前,什麽話都沒有說。
司馬懿知道荀彧這是讓他看的意思,忙雙手伸過,恭敬接了過來,而後一目十行的快速瀏覽起來。
看完之後,他知道為什麽會是“十萬火急”了。
軍報上分明的寫著,
“赤壁之役,大敗!”
曹操所領四十餘萬大軍,被周瑜一把火燒了十之**,司馬懿再次被震撼了。
他之前的計劃,都是以曹操必勝為假設的。曹操勝後,平定江東,必定要在那裏耽擱一段時間。趁此機會,他在此裏謀劃,奪了北方,再以壓倒性優勢擊敗剛剛一場大戰的曹操,這天下就當然是他的了。
這就是他的如意算盤。
雖然這算盤的後麵部分,已經被事實證明是不可能的了,但而就其第一步而言,好像確是合理。
曹操用兵冠絕天下,八年前以區區數萬之兵,就能大勝袁紹數十萬。現下,他帶了北方精兵二十餘萬,到了荊州又收了降卒二十餘萬,合計共四十餘萬。雖然前陣子聽說水土不服,鬧了些疫病,但可用戰力依然有二十多萬。而周瑜則隻有三萬部隊,就算加上劉備的軍隊,也隻有不到五萬。二十萬對五萬,領兵人還是曹操,勝利是當然的事情。
但誰能想到,戰果竟然是大敗?!官渡之戰如在眼前,善於以弱勝強的曹操,竟然會被別人以弱勝強!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簡單的幾個字,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現實中不斷發生著。
司馬懿此時心裏不住的大罵自己,之前自己一向笑蔑天下英雄,實則自己才是一個最大的笑話。荀彧輕易就能識破他的計謀,周瑜談笑間就以三萬大敗數十萬,自己除了一個鬼穀三聖的虛名之外,還有什麽?憑什麽去笑蔑他們?
他暗暗對自己說,如果有機會重來一次,他絕對不會再輕視任何一個對手。
而他或許真有一個機會重來一次。
荀彧將這軍報給他看,一定就是一個機會。他細細的想著如何回答,很快,他就作出了決定。
不再有任何非分之想,不再有任何保留和所謂的“高明計劃”,一切唯上命是從。在這個藏龍臥虎的亂世之中,別管你是什麽大家旺族,什麽這聖那聖,能生存下去,才是一切的根本。
機會隻青睞於有準備者,而這個“準備”,是要付出代價的。或許這個代價是一輩子,但如果你不願意付,那麽可能倒也簡單---------直接下輩子吧。
他迅速的又看了一遍軍報,思索了一下,抬起頭來,正色向荀彧說道:
“師相,弟子以為,赤壁之役雖敗,但此事或許還有轉擐餘地。”
荀彧沒有說話,但目光稍和了一些。夏侯敦這時早已按捺不住,聽了這話,看著他問道:“此話怎講?”
司馬懿看著二人,用很平靜很樸實的語調說道:“根據軍報看,赤壁之役,丞相精兵折損了十分之九。周瑜劉備趁勝追擊,在烏林一帶展開包圍,要吃掉丞相的餘下兵力,依下官之見,變數就在這裏。”
司馬懿頓了一頓,接著說道:“丞相雖敗,但仍有霸府精兵兩萬餘人。而對方滿打滿算,一共也就四萬多人。隻要派一員能將,迅速趕到,從外圍打開一個缺口,與丞相部隊會師,就可以來個中心開花,對孫劉聯軍實施反打擊。如此一來,或許能轉敗為勝,也為未可知。”
聽了這話,夏侯敦急向荀彧說道:“令君,那事不宜遲,我和妙才一起馬上率軍往援。”
荀彧尚未說話,司馬懿道:“將軍不可!”
夏侯敦奇道:“什麽?”
司馬懿道:“將軍絕對不可以身離許都,不但將軍不可以,此地的兵也絕對不能動!”
夏侯敦低頭思想一下,道:“你的意思,是怕有人趁機生亂?”
司馬懿道:“正是。赤壁之敗,很快就會遍傳天下,許都之內,必會有人趁火打劫。不但如此,西部的韓遂馬超,隻怕也會生異心,所以最好由夏侯淵將軍親率一軍,去西麵鎮守。至於援救丞相一事,如果師相、將軍信得過,下官願意去!”
夏侯敦覺的這個方案不錯,正要問荀彧時,荀彧卻已問向了司馬懿:“你要如何去?”
司馬懿道:“這裏的兵,不能動。去到了南邊,樂進將軍和曹仁將軍鎮守荊州的兵,也不能動。最好的法子,是由下官沿途收編各地駐軍。”
荀彧此時的臉色終於柔和了下來,哼了一聲道:“算你答的好。”
司馬懿心頭一塊巨石落了下來。他知道,這一關,他總算是過去了。
曹操大敗,成了他的救命稻草。這一敗,便急需人才力挽狂瀾,身為鬼穀高徒的他,成了不二之選。但如果他還有二心,那麽這個機會就不複存在了,荀彧給他看軍報的意思,就是要看看他是否還有所保留。
司馬懿說出剛才一番話之際,便已經決定了不再有任何保留。他已經決定好,他不會再生任何想法,隻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便是。
這一次生死之間走了一遭,他的狂念已然全沒有了。荀彧給了他太大的教訓或者說陰影,使他稍生異心,頭腦中就會浮出荀彧那溫和卻深藏殺機的眼神來。
真心之下,所說的一切便都是真的,荀彧也便給了他這次機會。
荀彧說道:“就按你的意思辦吧。元讓擬個令,讓你暫代鎮南將軍之職,回去準備準備,明早就出發。”
眾人計議已定,正要各自回去之時,一個尖銳的聲音,哭著響了起來:
“令君大人,丞相待小人恩重如山,小人萬死不能報。現在丞相有難,就讓小人一同前去吧!”
------------
荀彧的手抬了起來。
司馬懿知道,他的手隻要輕輕一召,就是自已的生命結束之時。
俗語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在生命即將失去的時侯,往往可以將很多東西看的通透。司馬懿這一刻才真正明白了,自已人生的定位。
他的人生一直是順風順水。一下生,就是世代豪門的司馬家族。及長後,又被喻為兵家聖地的鬼穀派選中,得以入內修習。在鬼穀派中,他又成為了最強的弟子---鬼穀三聖之一。
他還沒有遇到過什麽失敗,足以稱為“輝煌”的成長道路,使他有了一副傲視所有人的狂傲性格。打從進入曹軍勢力的第一天起,他就沒打算隻是一個議郎。在他眼裏,天下如在掌中,什麽時侯取,隻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他暗習霸府七軍訣,故意拖延援救時間,聯合天山玄宗副掌門,任由霸府神策燒毀等等,一如荀彧所言,正是要成為北方的第一人,進而奪取曹家的權力。
他自以為高人一等,玩弄所有人於股掌之間,而到現在他才知道,被人操縱的是他。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荀彧幾十年的謀軍、謀國經曆,自己在他麵前,嫩的還像個孩童一般。
心灰意冷,這是他現在唯一的感覺。
如果說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念想的話,那麽就是,希望有奇跡發生。
讓他萬幸的是,奇跡真的發生了。
就在荀彧的手要往前一召的時侯,一騎快馬飛馳進了軍營之內。
軍營之內有禁令,一切馬匹不得飛馳,違者立斬。但隻有一種情況下可以例外。
十萬火急的軍情。
看著這騎飛馳入內的馬,所有人都露出了吃驚的神色。荀彧的手,也慢慢放了下來。
司馬懿驚魂未定,依舊在那裏跪著。
那騎兵飛馳入內後,跳下馬來,徑直奔向夏侯敦,口中叫道:“十萬火急,十萬火急!”一麵說著,一麵從懷中將一封油紙包著的軍報拿了出來。
油紙外麵已經全是汗水,騎兵交給夏侯敦之後,就暈了過去,顯是體力已然透支之故。夏侯敦忙叫親兵扶他下去歇息,自己則立時打開軍報來看。
隻匆匆一閱,夏侯敦的眼睛裏就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來。他又仔細的看了一遍,依舊是一副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信的表情。
他跑步將此軍報遞到了荀彧麵前。
看著他的神色,荀彧已有了心理準備。但接過來看時,一向寵辱不驚的臉上也劃過了一絲和夏侯敦同樣的表情。但很快,他鎮靜了下來,眉頭皺了一下,飛快的調整著思緒。
稍時,他的目光又複平靜了下來,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司馬懿。司馬懿這時也正在看著他,和荀彧眼神一交,忙又低下頭去。
荀彧向前走了一步,把軍報展在了司馬懿麵前,什麽話都沒有說。
司馬懿知道荀彧這是讓他看的意思,忙雙手伸過,恭敬接了過來,而後一目十行的快速瀏覽起來。
看完之後,他知道為什麽會是“十萬火急”了。
軍報上分明的寫著,
“赤壁之役,大敗!”
曹操所領四十餘萬大軍,被周瑜一把火燒了十之**,司馬懿再次被震撼了。
他之前的計劃,都是以曹操必勝為假設的。曹操勝後,平定江東,必定要在那裏耽擱一段時間。趁此機會,他在此裏謀劃,奪了北方,再以壓倒性優勢擊敗剛剛一場大戰的曹操,這天下就當然是他的了。
這就是他的如意算盤。
雖然這算盤的後麵部分,已經被事實證明是不可能的了,但而就其第一步而言,好像確是合理。
曹操用兵冠絕天下,八年前以區區數萬之兵,就能大勝袁紹數十萬。現下,他帶了北方精兵二十餘萬,到了荊州又收了降卒二十餘萬,合計共四十餘萬。雖然前陣子聽說水土不服,鬧了些疫病,但可用戰力依然有二十多萬。而周瑜則隻有三萬部隊,就算加上劉備的軍隊,也隻有不到五萬。二十萬對五萬,領兵人還是曹操,勝利是當然的事情。
但誰能想到,戰果竟然是大敗?!官渡之戰如在眼前,善於以弱勝強的曹操,竟然會被別人以弱勝強!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簡單的幾個字,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現實中不斷發生著。
司馬懿此時心裏不住的大罵自己,之前自己一向笑蔑天下英雄,實則自己才是一個最大的笑話。荀彧輕易就能識破他的計謀,周瑜談笑間就以三萬大敗數十萬,自己除了一個鬼穀三聖的虛名之外,還有什麽?憑什麽去笑蔑他們?
他暗暗對自己說,如果有機會重來一次,他絕對不會再輕視任何一個對手。
而他或許真有一個機會重來一次。
荀彧將這軍報給他看,一定就是一個機會。他細細的想著如何回答,很快,他就作出了決定。
不再有任何非分之想,不再有任何保留和所謂的“高明計劃”,一切唯上命是從。在這個藏龍臥虎的亂世之中,別管你是什麽大家旺族,什麽這聖那聖,能生存下去,才是一切的根本。
機會隻青睞於有準備者,而這個“準備”,是要付出代價的。或許這個代價是一輩子,但如果你不願意付,那麽可能倒也簡單---------直接下輩子吧。
他迅速的又看了一遍軍報,思索了一下,抬起頭來,正色向荀彧說道:
“師相,弟子以為,赤壁之役雖敗,但此事或許還有轉擐餘地。”
荀彧沒有說話,但目光稍和了一些。夏侯敦這時早已按捺不住,聽了這話,看著他問道:“此話怎講?”
司馬懿看著二人,用很平靜很樸實的語調說道:“根據軍報看,赤壁之役,丞相精兵折損了十分之九。周瑜劉備趁勝追擊,在烏林一帶展開包圍,要吃掉丞相的餘下兵力,依下官之見,變數就在這裏。”
司馬懿頓了一頓,接著說道:“丞相雖敗,但仍有霸府精兵兩萬餘人。而對方滿打滿算,一共也就四萬多人。隻要派一員能將,迅速趕到,從外圍打開一個缺口,與丞相部隊會師,就可以來個中心開花,對孫劉聯軍實施反打擊。如此一來,或許能轉敗為勝,也為未可知。”
聽了這話,夏侯敦急向荀彧說道:“令君,那事不宜遲,我和妙才一起馬上率軍往援。”
荀彧尚未說話,司馬懿道:“將軍不可!”
夏侯敦奇道:“什麽?”
司馬懿道:“將軍絕對不可以身離許都,不但將軍不可以,此地的兵也絕對不能動!”
夏侯敦低頭思想一下,道:“你的意思,是怕有人趁機生亂?”
司馬懿道:“正是。赤壁之敗,很快就會遍傳天下,許都之內,必會有人趁火打劫。不但如此,西部的韓遂馬超,隻怕也會生異心,所以最好由夏侯淵將軍親率一軍,去西麵鎮守。至於援救丞相一事,如果師相、將軍信得過,下官願意去!”
夏侯敦覺的這個方案不錯,正要問荀彧時,荀彧卻已問向了司馬懿:“你要如何去?”
司馬懿道:“這裏的兵,不能動。去到了南邊,樂進將軍和曹仁將軍鎮守荊州的兵,也不能動。最好的法子,是由下官沿途收編各地駐軍。”
荀彧此時的臉色終於柔和了下來,哼了一聲道:“算你答的好。”
司馬懿心頭一塊巨石落了下來。他知道,這一關,他總算是過去了。
曹操大敗,成了他的救命稻草。這一敗,便急需人才力挽狂瀾,身為鬼穀高徒的他,成了不二之選。但如果他還有二心,那麽這個機會就不複存在了,荀彧給他看軍報的意思,就是要看看他是否還有所保留。
司馬懿說出剛才一番話之際,便已經決定了不再有任何保留。他已經決定好,他不會再生任何想法,隻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便是。
這一次生死之間走了一遭,他的狂念已然全沒有了。荀彧給了他太大的教訓或者說陰影,使他稍生異心,頭腦中就會浮出荀彧那溫和卻深藏殺機的眼神來。
真心之下,所說的一切便都是真的,荀彧也便給了他這次機會。
荀彧說道:“就按你的意思辦吧。元讓擬個令,讓你暫代鎮南將軍之職,回去準備準備,明早就出發。”
眾人計議已定,正要各自回去之時,一個尖銳的聲音,哭著響了起來:
“令君大人,丞相待小人恩重如山,小人萬死不能報。現在丞相有難,就讓小人一同前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