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邪儒帥]第二百八十四章張飛的軍略
------------
落鷹軍寨中軍指揮帳。
張飛背對著帳門,正在看那副極大的軍用作戰地圖。
他的後麵,是一張幾案,幾案上擺著一副剛剛完成的山水畫。
這畫是張飛作的。張飛除了打仗之外,最大的愛好就是書法繪畫。戰爭之餘,或是戰場上的間歇裏,他就常常會拿出紙筆來,寫上幾個字,或作上一幅畫,用來作頭腦的休息。
對曹軍的包圍工作已經進行了半月有餘,除了一開始,借著赤壁之勢,迅猛的攻下了幾個據點之外,此後再沒有過取得什麽大的進展。
到底是北方的精兵,到底是曹操的部隊,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雖然在半月前被大敗了一次,但失敗卻喚起了他們當年的鬥誌,那支血戰官渡的精銳部隊氣勢,又回來了。
司馬懿部隊的到來,他已經知道。司馬懿一陣攻勢後的停歇,使他有一種直覺的焦慮,多年的戰場經驗讓他覺察到,這支部隊將有大的行動。
他對司馬懿並沒有什麽太深的了解,但他預感到,與之前的多次曹操援軍部隊不同,這次來的,將是一個強勁的對手。
他在等一個人。確切的說,是一個人的一份密報。
“噠噠噠”,一陣馬蹄聲疾響,他知道,他要的消息來了。他背著的手微微動了一下,卻並沒有立時轉身。
“報將軍,北邊的消息到了。”來人下馬之後,徑直走軍帳,低聲道。
張飛轉過了身。豹頭環眼是他的容貌,而他現在的神態則是緊皺著雙眉。
他伸出手來,接過了來人手中一方小小的帛書,細細閱讀了一遍。
他緊皺的雙眼,稍稍的舒展開了一些。
玉正平的部隊到了距離東城糧倉五十裏外的地方。
在這裏的臨時指揮帳裏,他正在安排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六七個人,擠在了不大的帳子裏,中央是一個簡易軍用沙盤。現在參讚部極度缺人,能臨時搞出來這麽一個好歹有些樣子的地形仿真盤來,也算是相當不錯了,就不用指望可以有類似於郭嘉製作的那種精密分析軍事用盤了。
“你們的意思是什麽?”玉正平指著沙盤上那三個小型鍋蓋模樣的東西說道。而在場人都知道,那三個地方指的是東城糧倉的三個據點。
現有參讚部人員沒有能把據點樣子仿出來的水平,於是便用鍋蓋模樣湊和著代替了。好在這裏地形不複雜,大家都能明白意思。
玉正平需要征詢一下他們的意見,因為他們對這裏的地勢更為熟悉一下。
“依下官看,應該馬上進占三個據點。”一個中年軍官回答道。
“這不廢話麽。”玉正平心道。這軍官是地方部隊的一名下層軍官,其部隊戰鬥力果然和軍事長官的頭腦呈成正,部隊戰鬥力廢材的,長官頭腦也強不到哪去。
但玉正平並沒有把他的不滿表現出來,隻是點了點頭以示肯定。
“東邊據點的地勢較高,兩翼都有密林,易守難攻,不利於出戰。下官的意思,應該先打西邊據點。打開這個缺口,後麵的仗就好打了。”一名青年軍官答道。
說話人,就是司馬懿派給他的兩曲主力部隊之一的長官。
“很好,說下去。”玉正平這次是真心實意的點了點頭。
那青年軍官指著沙盤,繼續說道:“可以由孫都尉,率一個五個弩兵百人隊,趁夜從河東繞過去,占領北麵高地,扼住要路,牽製對方機動部隊。再由下官率一個屯的兵力,主力攻堅。預計三個時辰之內,可以拿下。”
很精準的分析,目的明確,布置得當,玉正平對他的方案十分滿意。他開始明白為什麽他的曲為成為主力區了。
“你叫什麽名字?”玉正平問道。
“回大人的話,下官名叫郭淮。”那青年軍官答道。
“你就是郭淮?”玉正平驚道。
“是。大人……聽過下官的名字?”郭淮對玉正平有些強烈的反應也有些吃驚。
“哦,從司馬將軍那裏聽過,他說你很能幹。”玉正平答道。其實這個名字並不是從司馬懿那裏聽來的,他沒說過。玉正平知道這個名字,是因為他知道,在幾十年後,他將成為魏國車騎將軍,總帥西路大軍。
“原來這人是從這裏發的跡。”玉正平心下不禁笑道。
郭淮察覺出了他的神色有些異樣,問道:“大人認為下官的計劃有所不妥?”
玉正平忙調整了神色,道:“沒有。你說的很好,就這麽打。軍議結束,各自回去,按郭都尉的意思準備。”
“啊,結束了?”第一個說話的那中年軍官驚道。
玉正平沒有回答,因為命令已經很清楚。他徑自離開軍帳,各人也依次退出。
“真結束了,這麽快。”那中年軍官對這種會議節奏十分不適應。他往常參加軍議,都是有事沒事也得磨上一個時辰。他磕巴了幾下眼睛,猶自帶著些不相信,也出去了。
戰鬥依著郭淮的意思,開始了。
正如郭淮所計劃的那樣,孫都尉的弩兵部隊趁夜占住高地後,對正麵的進攻起了極為有效的牽製作用,他所部幾乎沒遇到什麽妨礙,就把投石機送到了攻擊距離位置,轟轟轟的幾下砸門之後,那藤製的寨門就被砸開了。
郭淮率部,立時和敵軍展開了廝殺。
郭淮手持著一把軍用砍刀,率先衝向了敵軍。據點軍官那時正騎在一匹戰馬上指揮作戰,沒料想到郭淮衝的這麽快這麽準確,一個不防,被郭淮手起刀落,斬於馬下。
長官一死,部隊失了指揮,成了無頭蒼蠅,被郭淮所部衝的大亂,死傷無數。
正在山頭上看視戰場的玉正平感歎道:“這戰鬥力,果然是不錯。”
“都是大人指揮得當,教導有方。”頭日裏那中年軍官應和道。
“你?你怎麽在這兒?”玉正平看了他一眼,納罕道。
“這次安排,沒有下官的作戰任務。下官思想著,到長官這裏來,看看有沒有什麽可以幫到大人的。”他滿臉堆笑的說道。
“哦。”玉正平立時明白了。
此人是一個官場老手。
官場之上,不怕沒事幹,就怕上司看不見。所以自古以來,就頗有一批深通官場之道者,常會在上司麵前轉悠,有事兒沒有事兒搭個腔,混個臉熟。
這類人很多,但卻並不一定是壞事。任何人想做些事,光杆司令都是不成。想做事的人手下需要有人,想做官的人需要上頭有人,兩者各取所需,隻要能調節好,就是兩全其美。
君子有君子的用處,小人有小人的用處,沒有完美的人,關鍵在於怎麽用。
就像現在這樣,衝鋒陷陣,指揮打仗,就要有郭淮這樣的。而在軍中辦理各項雜務,則非眼前這種精於世故之人不可。
看著他望向自己的眼神,玉正平知道他讓要自己說什麽話。
“你叫什麽名字?”
“下官名叫劉式。”中年軍官急忙的答道,眼神裏明顯露出來喜色。
“恩,好。”玉正平不再說話,眼睛繼續投入了戰團。劉式則殷勤的侍在一旁,倒水拿地圖,十分周到。
在郭淮猛烈的進攻之下,據點眼看就要拿下來了。
然而就在這時,隻聽一聲炮響,一隊人馬自寨後殺奔而來。
------------
落鷹軍寨中軍指揮帳。
張飛背對著帳門,正在看那副極大的軍用作戰地圖。
他的後麵,是一張幾案,幾案上擺著一副剛剛完成的山水畫。
這畫是張飛作的。張飛除了打仗之外,最大的愛好就是書法繪畫。戰爭之餘,或是戰場上的間歇裏,他就常常會拿出紙筆來,寫上幾個字,或作上一幅畫,用來作頭腦的休息。
對曹軍的包圍工作已經進行了半月有餘,除了一開始,借著赤壁之勢,迅猛的攻下了幾個據點之外,此後再沒有過取得什麽大的進展。
到底是北方的精兵,到底是曹操的部隊,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雖然在半月前被大敗了一次,但失敗卻喚起了他們當年的鬥誌,那支血戰官渡的精銳部隊氣勢,又回來了。
司馬懿部隊的到來,他已經知道。司馬懿一陣攻勢後的停歇,使他有一種直覺的焦慮,多年的戰場經驗讓他覺察到,這支部隊將有大的行動。
他對司馬懿並沒有什麽太深的了解,但他預感到,與之前的多次曹操援軍部隊不同,這次來的,將是一個強勁的對手。
他在等一個人。確切的說,是一個人的一份密報。
“噠噠噠”,一陣馬蹄聲疾響,他知道,他要的消息來了。他背著的手微微動了一下,卻並沒有立時轉身。
“報將軍,北邊的消息到了。”來人下馬之後,徑直走軍帳,低聲道。
張飛轉過了身。豹頭環眼是他的容貌,而他現在的神態則是緊皺著雙眉。
他伸出手來,接過了來人手中一方小小的帛書,細細閱讀了一遍。
他緊皺的雙眼,稍稍的舒展開了一些。
玉正平的部隊到了距離東城糧倉五十裏外的地方。
在這裏的臨時指揮帳裏,他正在安排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六七個人,擠在了不大的帳子裏,中央是一個簡易軍用沙盤。現在參讚部極度缺人,能臨時搞出來這麽一個好歹有些樣子的地形仿真盤來,也算是相當不錯了,就不用指望可以有類似於郭嘉製作的那種精密分析軍事用盤了。
“你們的意思是什麽?”玉正平指著沙盤上那三個小型鍋蓋模樣的東西說道。而在場人都知道,那三個地方指的是東城糧倉的三個據點。
現有參讚部人員沒有能把據點樣子仿出來的水平,於是便用鍋蓋模樣湊和著代替了。好在這裏地形不複雜,大家都能明白意思。
玉正平需要征詢一下他們的意見,因為他們對這裏的地勢更為熟悉一下。
“依下官看,應該馬上進占三個據點。”一個中年軍官回答道。
“這不廢話麽。”玉正平心道。這軍官是地方部隊的一名下層軍官,其部隊戰鬥力果然和軍事長官的頭腦呈成正,部隊戰鬥力廢材的,長官頭腦也強不到哪去。
但玉正平並沒有把他的不滿表現出來,隻是點了點頭以示肯定。
“東邊據點的地勢較高,兩翼都有密林,易守難攻,不利於出戰。下官的意思,應該先打西邊據點。打開這個缺口,後麵的仗就好打了。”一名青年軍官答道。
說話人,就是司馬懿派給他的兩曲主力部隊之一的長官。
“很好,說下去。”玉正平這次是真心實意的點了點頭。
那青年軍官指著沙盤,繼續說道:“可以由孫都尉,率一個五個弩兵百人隊,趁夜從河東繞過去,占領北麵高地,扼住要路,牽製對方機動部隊。再由下官率一個屯的兵力,主力攻堅。預計三個時辰之內,可以拿下。”
很精準的分析,目的明確,布置得當,玉正平對他的方案十分滿意。他開始明白為什麽他的曲為成為主力區了。
“你叫什麽名字?”玉正平問道。
“回大人的話,下官名叫郭淮。”那青年軍官答道。
“你就是郭淮?”玉正平驚道。
“是。大人……聽過下官的名字?”郭淮對玉正平有些強烈的反應也有些吃驚。
“哦,從司馬將軍那裏聽過,他說你很能幹。”玉正平答道。其實這個名字並不是從司馬懿那裏聽來的,他沒說過。玉正平知道這個名字,是因為他知道,在幾十年後,他將成為魏國車騎將軍,總帥西路大軍。
“原來這人是從這裏發的跡。”玉正平心下不禁笑道。
郭淮察覺出了他的神色有些異樣,問道:“大人認為下官的計劃有所不妥?”
玉正平忙調整了神色,道:“沒有。你說的很好,就這麽打。軍議結束,各自回去,按郭都尉的意思準備。”
“啊,結束了?”第一個說話的那中年軍官驚道。
玉正平沒有回答,因為命令已經很清楚。他徑自離開軍帳,各人也依次退出。
“真結束了,這麽快。”那中年軍官對這種會議節奏十分不適應。他往常參加軍議,都是有事沒事也得磨上一個時辰。他磕巴了幾下眼睛,猶自帶著些不相信,也出去了。
戰鬥依著郭淮的意思,開始了。
正如郭淮所計劃的那樣,孫都尉的弩兵部隊趁夜占住高地後,對正麵的進攻起了極為有效的牽製作用,他所部幾乎沒遇到什麽妨礙,就把投石機送到了攻擊距離位置,轟轟轟的幾下砸門之後,那藤製的寨門就被砸開了。
郭淮率部,立時和敵軍展開了廝殺。
郭淮手持著一把軍用砍刀,率先衝向了敵軍。據點軍官那時正騎在一匹戰馬上指揮作戰,沒料想到郭淮衝的這麽快這麽準確,一個不防,被郭淮手起刀落,斬於馬下。
長官一死,部隊失了指揮,成了無頭蒼蠅,被郭淮所部衝的大亂,死傷無數。
正在山頭上看視戰場的玉正平感歎道:“這戰鬥力,果然是不錯。”
“都是大人指揮得當,教導有方。”頭日裏那中年軍官應和道。
“你?你怎麽在這兒?”玉正平看了他一眼,納罕道。
“這次安排,沒有下官的作戰任務。下官思想著,到長官這裏來,看看有沒有什麽可以幫到大人的。”他滿臉堆笑的說道。
“哦。”玉正平立時明白了。
此人是一個官場老手。
官場之上,不怕沒事幹,就怕上司看不見。所以自古以來,就頗有一批深通官場之道者,常會在上司麵前轉悠,有事兒沒有事兒搭個腔,混個臉熟。
這類人很多,但卻並不一定是壞事。任何人想做些事,光杆司令都是不成。想做事的人手下需要有人,想做官的人需要上頭有人,兩者各取所需,隻要能調節好,就是兩全其美。
君子有君子的用處,小人有小人的用處,沒有完美的人,關鍵在於怎麽用。
就像現在這樣,衝鋒陷陣,指揮打仗,就要有郭淮這樣的。而在軍中辦理各項雜務,則非眼前這種精於世故之人不可。
看著他望向自己的眼神,玉正平知道他讓要自己說什麽話。
“你叫什麽名字?”
“下官名叫劉式。”中年軍官急忙的答道,眼神裏明顯露出來喜色。
“恩,好。”玉正平不再說話,眼睛繼續投入了戰團。劉式則殷勤的侍在一旁,倒水拿地圖,十分周到。
在郭淮猛烈的進攻之下,據點眼看就要拿下來了。
然而就在這時,隻聽一聲炮響,一隊人馬自寨後殺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