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邪儒帥]第三百六十九章問禮七關陣(7)
------------
他劍氣交織的網罩不變,雙足卻一個發力,使一招風訣裏的“鳳舞九天”,整個人向上竄了出去,劍網亦隨之而上。
陰陽士見了,笑道:“沒用的,休想逃出我的天羅地網。”說著,凝神提氣,攻勢更加猛烈,讓玉正平沒有分毫脫身之機。
哪知玉正平卻也根本沒想脫身,他以“鳳舞九天”躍向半空之後,接著便使了招“有鳳來儀”,整個人向著道人方向疾速衝來。
陰陽士初時尚不以為意,隻顧著繼續攻擊,待得玉正平衝到自己身邊時,方才明白他的意思。
原來玉正平衝到他身邊後,那些沙石便跟了來,從四麵八方攻向此處,於是陰陽士也陷入了這攻擊之內。玉正平有劍網護體,仍是撐的住,陰陽士卻是一門心思全在攻擊,並無絲毫護身之法。
玉正平這招“以子之矛,攻子‘無’盾”,讓陰陽士心中大大叫苦。飛劍沙石都已衝來,急切之間,他既無法撤去,也無法防守,眼看就要被自已的劍穿過,他縱身一躍,繼而大頭朝下,使了個“遁地術”,鑽入了土中。
陰陽士鑽入土後,方才的五行術便漸漸失效,玉正平擋過一陣後,便有萬籟俱寂之勢,突然間很是安靜。正尋找陰陽士間,隻覺足下土地有異動,忙起身躍開,卻見是陰陽士在地中發了這一擊。
陰陽士一擊不中,再行鑽入,如地鼠般在土中飛馳,尋了空隙,便攻向玉正平。
如此一來,玉正平在明,陰陽士在暗,極是不利。玉正平豈能任由他這般?他定盯一看,找到些道人土遁的規律,繼而將劍遞在左手,大喝一聲,右掌排出,使了招九柳火訣中的“血染黃沙”。這掌威猛已極,勁風呼嘯之後,整個右臂竟生生打入了土中,周遭地麵都似在微微震顫。
他喝聲:“出來罷!”抓了陰陽士的身子,提將出來,便見陰陽士並一大塊土同時飛起。土灰紛紛之下,他整個身子被玉正平單手舉在了空中。
玉正平道:“服是不服?”
陰陽士道:“服了服了,這關你過啦,放我下來罷。”
玉正平輕輕將他放了下來,收劍回鞘。陰陽士道:“你腦子轉的極快,不簡單!”
玉正平抱了抱拳道:“道和本事果是不凡,如果不是用那一計,我一時真也想不出破那飛劍沙石陣的法子。”
陰陽士道:“不論是行軍打仗,還是單打獨鬥,原就都是要有腦子的。我腦子沒你轉得快,輸的心服口服。呀,尤其是你最後那一招,一掌破土而入,將我嚇個不輕呢。如此剛猛,倒真有些甘寧將軍的意思……不對不對,好像比甘將軍還要猛些,有點督帥的意思了……”
玉正平心道:“你倒是頗有眼力,我這可不就是你家督帥教的?”口中卻道:“過獎過獎。”
陰陽士道:“實話實話,非是過獎……你,我極是喜歡,咱們交個朋友如何?”
玉正平尋思:“這人不但直爽,簡直有些童趣,這性子我也甚是喜歡,和曾憲鐸辛月那對活寶兒有些相似。”因道:“有幸交識仙長,自是願意。”
陰陽士喜道:“好好,那咱們便是朋友啦!既是朋友,我就要提醒你一下了。”
玉正平道:“仙長有以教我。”
陰陽士道:“再往前走,就是第七關啦。這第七關,說難也不難,說易卻也不易。”
玉正平道:“怎地叫做:‘說難也不難,說易卻也不易’?”
陰陽士道:“要打敗他們,是頗不易的。這第七關裏,有三個人,喚作‘鬆柏青’”
玉正平道:“什麽是‘鬆柏青’?”
陰陽士道:“他們一個姓鬆,一個姓柏,一個姓青,又是從少到老,形影不離,於是便得了這個外號。”
玉正平心道:“從少到老……原來是第七關是三個老者坐陣。”
陰陽士續道:“這三個老傢夥,要說起來是殊為難得的。他們學兵如癡,精研兵法,數十年如一日。時至如今,胸中早已是萬卷兵書。”
玉正平道:“這樣說來,那他們將力必是極高了?”
陰陽士搖了搖頭道:“不,他們幾乎沒有將力。”
玉正平奇道:“這卻是為何?”
陰陽士道:“他們酷愛兵法,卻不喜廝殺。數十年中,他們將兵書中的諸般變化研究的極為透徹,但從不願統兵作戰攻殺。因此隻是紙上談兵,沒什麽將力修為。”
玉正平笑道:“喜兵,卻不喜殺,這倒也是一樁奇事。不過這樣一來,那豈不是極易過了?我將力一吐,他們招式也妙,也是不成了。”
陰陽士道:“難便難在這裏,他們既無將力,你便也不可用將力。”
玉正平奇道:“竟有此理?”
陰陽士道:“自然。須知這是‘問禮七關陣’,禮在關之前。此陣之所以設置,便是為了方便先禮後兵之人。如果不願問禮,那隻消帶上五百鐵騎,這七關陣便破了,但如此一來,將軍們也不會以禮相見,你獨身一人前來,也就沒有意義了。”
“甚是甚是,是我思慮不周了。”玉正平拍了拍額,續道:“他們無將力而坐守終關,招式必是極妙了?”
陰陽士道:“不但是極妙,而是妙到不可思議。整個江東,除了督帥,沒人可在招式上勝過他們三人聯手。”
玉正平道:“這般奇妙?那這第七關,果是極難了。”
陰陽士道:“說難,卻也不難。”
玉正平道:“怎講?”
陰陽士道:“他們有個規矩,隻消戰三十合,便可算勝。”
玉正平心道:“這三人看來必是極強,因此也便自負,有能過三十合,他們便視為難得,可以過關了。”口中道:“那,倒可一試。”
陰陽士道:“是。反正我話已是說下,你存了小心吧。”
陰陽士說笑間,離了開去,玉正平便繼續前行,走向了最後一關。
行了約有五百來步,他見到了陰陽士所說的“鬆柏青”。
------------
他劍氣交織的網罩不變,雙足卻一個發力,使一招風訣裏的“鳳舞九天”,整個人向上竄了出去,劍網亦隨之而上。
陰陽士見了,笑道:“沒用的,休想逃出我的天羅地網。”說著,凝神提氣,攻勢更加猛烈,讓玉正平沒有分毫脫身之機。
哪知玉正平卻也根本沒想脫身,他以“鳳舞九天”躍向半空之後,接著便使了招“有鳳來儀”,整個人向著道人方向疾速衝來。
陰陽士初時尚不以為意,隻顧著繼續攻擊,待得玉正平衝到自己身邊時,方才明白他的意思。
原來玉正平衝到他身邊後,那些沙石便跟了來,從四麵八方攻向此處,於是陰陽士也陷入了這攻擊之內。玉正平有劍網護體,仍是撐的住,陰陽士卻是一門心思全在攻擊,並無絲毫護身之法。
玉正平這招“以子之矛,攻子‘無’盾”,讓陰陽士心中大大叫苦。飛劍沙石都已衝來,急切之間,他既無法撤去,也無法防守,眼看就要被自已的劍穿過,他縱身一躍,繼而大頭朝下,使了個“遁地術”,鑽入了土中。
陰陽士鑽入土後,方才的五行術便漸漸失效,玉正平擋過一陣後,便有萬籟俱寂之勢,突然間很是安靜。正尋找陰陽士間,隻覺足下土地有異動,忙起身躍開,卻見是陰陽士在地中發了這一擊。
陰陽士一擊不中,再行鑽入,如地鼠般在土中飛馳,尋了空隙,便攻向玉正平。
如此一來,玉正平在明,陰陽士在暗,極是不利。玉正平豈能任由他這般?他定盯一看,找到些道人土遁的規律,繼而將劍遞在左手,大喝一聲,右掌排出,使了招九柳火訣中的“血染黃沙”。這掌威猛已極,勁風呼嘯之後,整個右臂竟生生打入了土中,周遭地麵都似在微微震顫。
他喝聲:“出來罷!”抓了陰陽士的身子,提將出來,便見陰陽士並一大塊土同時飛起。土灰紛紛之下,他整個身子被玉正平單手舉在了空中。
玉正平道:“服是不服?”
陰陽士道:“服了服了,這關你過啦,放我下來罷。”
玉正平輕輕將他放了下來,收劍回鞘。陰陽士道:“你腦子轉的極快,不簡單!”
玉正平抱了抱拳道:“道和本事果是不凡,如果不是用那一計,我一時真也想不出破那飛劍沙石陣的法子。”
陰陽士道:“不論是行軍打仗,還是單打獨鬥,原就都是要有腦子的。我腦子沒你轉得快,輸的心服口服。呀,尤其是你最後那一招,一掌破土而入,將我嚇個不輕呢。如此剛猛,倒真有些甘寧將軍的意思……不對不對,好像比甘將軍還要猛些,有點督帥的意思了……”
玉正平心道:“你倒是頗有眼力,我這可不就是你家督帥教的?”口中卻道:“過獎過獎。”
陰陽士道:“實話實話,非是過獎……你,我極是喜歡,咱們交個朋友如何?”
玉正平尋思:“這人不但直爽,簡直有些童趣,這性子我也甚是喜歡,和曾憲鐸辛月那對活寶兒有些相似。”因道:“有幸交識仙長,自是願意。”
陰陽士喜道:“好好,那咱們便是朋友啦!既是朋友,我就要提醒你一下了。”
玉正平道:“仙長有以教我。”
陰陽士道:“再往前走,就是第七關啦。這第七關,說難也不難,說易卻也不易。”
玉正平道:“怎地叫做:‘說難也不難,說易卻也不易’?”
陰陽士道:“要打敗他們,是頗不易的。這第七關裏,有三個人,喚作‘鬆柏青’”
玉正平道:“什麽是‘鬆柏青’?”
陰陽士道:“他們一個姓鬆,一個姓柏,一個姓青,又是從少到老,形影不離,於是便得了這個外號。”
玉正平心道:“從少到老……原來是第七關是三個老者坐陣。”
陰陽士續道:“這三個老傢夥,要說起來是殊為難得的。他們學兵如癡,精研兵法,數十年如一日。時至如今,胸中早已是萬卷兵書。”
玉正平道:“這樣說來,那他們將力必是極高了?”
陰陽士搖了搖頭道:“不,他們幾乎沒有將力。”
玉正平奇道:“這卻是為何?”
陰陽士道:“他們酷愛兵法,卻不喜廝殺。數十年中,他們將兵書中的諸般變化研究的極為透徹,但從不願統兵作戰攻殺。因此隻是紙上談兵,沒什麽將力修為。”
玉正平笑道:“喜兵,卻不喜殺,這倒也是一樁奇事。不過這樣一來,那豈不是極易過了?我將力一吐,他們招式也妙,也是不成了。”
陰陽士道:“難便難在這裏,他們既無將力,你便也不可用將力。”
玉正平奇道:“竟有此理?”
陰陽士道:“自然。須知這是‘問禮七關陣’,禮在關之前。此陣之所以設置,便是為了方便先禮後兵之人。如果不願問禮,那隻消帶上五百鐵騎,這七關陣便破了,但如此一來,將軍們也不會以禮相見,你獨身一人前來,也就沒有意義了。”
“甚是甚是,是我思慮不周了。”玉正平拍了拍額,續道:“他們無將力而坐守終關,招式必是極妙了?”
陰陽士道:“不但是極妙,而是妙到不可思議。整個江東,除了督帥,沒人可在招式上勝過他們三人聯手。”
玉正平道:“這般奇妙?那這第七關,果是極難了。”
陰陽士道:“說難,卻也不難。”
玉正平道:“怎講?”
陰陽士道:“他們有個規矩,隻消戰三十合,便可算勝。”
玉正平心道:“這三人看來必是極強,因此也便自負,有能過三十合,他們便視為難得,可以過關了。”口中道:“那,倒可一試。”
陰陽士道:“是。反正我話已是說下,你存了小心吧。”
陰陽士說笑間,離了開去,玉正平便繼續前行,走向了最後一關。
行了約有五百來步,他見到了陰陽士所說的“鬆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