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好事?”劉諶道:“是不是父皇答應了,讓我去前線轉轉?”
“比這好。”劉琴有些神秘的說道:“這幾日你哪都不要去,在府裏等著吧。”
林星十分明白黃皓最大的優勢在哪裏。
黃皓既無治政之才,又無軍事之略,之所以能曆經數十年而不敗,法寶就是一個:和劉禪的關係。他牢牢的靠在劉禪這棵大樹上,皇權的保護傘讓他即使沒有一切,也足立不敗之地。而成功扶植了安定王劉瑤,也使他與皇家的關係更深一步。
劉瑤的崛起簡直就是必然,這一點不隻林星沒辦法,諸葛亮、蔣琬、費禕、薑維……幾代人都沒辦法。
根本原因就是,太子太不爭氣。
有時侯林星簡直懷疑他是不是先天智障或者後天被門擠過,他有一種獨特的本事,就是可以將一切有利因素成功的轉化為不利因素。曾經有一次,林星花了好大功夫安排了一次他和劉禪的狩獵,讓他在父皇麵前好好表現一把。結果事情都安排好了,他沒去……
林星去找太子,問他為什麽沒有,他一麵流著哈喇子一麵笑嗬嗬的說:“二弟昨天送了我一個最新款平板,我玩了通宵,今天早上就沒起來。”林星徹底沒脾氣了。
這就是一塊扶不上牆的爛泥,任所有人鞠躬盡淬的去輔佐,所能得到的最好結果不過是延緩他被廢的進程而已。劉瑤的上位隻是時間問題。
好在這一切,在劉諶的日漸長大後,有了新的轉機。
日後的所有人都一直公認,在劉禪的七個兒子中,劉諶是最聰明的。而對於林星有利的方麵是,他和太子關係好,和安定王關係不好,和黃皓關係非常不好。
雖然他年紀還小,但林星相信,如果說劉禪諸子中能有人和劉瑤一爭的話,那麽必是劉諶無疑。
現在所缺的,隻是有個人扶他一把。
這一把卻從沒有人扶過。林星之前的非黃黨,都是秉持諸葛武侯遺訓,堅決擁護太子的。一個安定王就已經夠太子受的了,他們不能容忍再出一個更聰明的對手,所以十六歲的劉瑤至今未獲王爵。但到了林星這個時代卻不一樣了。
林星和以前諸任的想法都不相同。他不像諸葛亮那樣拚盡一生都是為了劉家的知遇之恩。他和玉正平在蜀國能有今天,完全自己的努力外加天意,蜀漢當權者對他們有的隻是阻礙,從沒有過什麽幫助。
所以在意識上,他們兩個更加注意自身的發展,而不是附著於某種前人的遺願。太子繼位或是劉諶繼位,對他們而言全無區別,隻要不是親近黃黨的劉瑤繼位就成。聰明的劉諶如果上位,在政局上這麽一攪和,對他們而言是百利無害。
於是林星就推了這一把。手下紛紛上書,上請劉諶的封王事宜。對劉諶印象極好的諫官們立表讚同,一股熱潮之下,劉瑤數日後便被封為北地王。
成都一家咖啡堂。
玉正平早早的坐在了這裏,正在悠閑的看著一份報紙。
他這人在軍事以外的所有場合都沒什麽時間概念,八點約會九點能到還算是早的。為此林星沒少損過他,他痛立重誓改悔後依舊我行我素,最多提到八點五十九。
但有一個人的約例外。
“喂。”劉琴從後麵拍了他一下,兩人相視一笑,她去他對麵坐了下來。
劉琴依然是那身淡然而高雅的打扮。看著玉正平的眼神既不是熱烈又不是隨意,濃濃的情意盡數被包藏在了那複雜到簡單的視線裏。
對玉正平而言,劉琴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她既不像凡靜那樣活潑,又不像馬依雲那樣冷豔。
和她在一起,玉正平總能感覺到無比的安靜和舒適,世界好像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慢了下來。
她也總是那麽的理性,即使她喜歡玉正平的事近乎所有人都知道,她卻還依然保持著淡淡的微笑和合適的距離,不卑不亢。她在玉正平的心中就像一個完美的符號,高貴,美麗,聰明,進而簡直有些聖潔。人間女子所有的美好,好像都在她身上完美的集中著。
但也正因為如此,玉正平無論如何愛不上她。太過理性之餘,總感覺缺少些激情。他甚至不敢想象和她拉手的樣子,因為他覺得那似乎都是對她的褻瀆。
“點點什麽?”玉正平放下報紙,對她笑道。
“老規矩。”劉琴笑著說。
“小二,來杯‘老規矩’!”
小二楞在那裏。
“去死啦,還是這麽壞。”劉琴嗔道。
玉正平笑了下,然後對發楞的小二說:“卡布其諾一杯,不加糖。”
“這麽急叫我來,要聊點什麽?哲學,人文,心理學?來吧,我最近可是正在自修西域哲學喲。”玉正平說道。
“不,這次是正事。”劉琴正色說道。
玉正平嚴肅了神色,往前探了探頭,道:“什麽事?”
劉琴看著他忽而嚴肅的樣子,心裏疼了一下。她在想我說的事你一定要這麽鄭重嗎,為什麽不能像你對其他女孩子那樣,隨意一些呢。她歎了口氣道:“算了,還是先聊聊天吧。”
玉正平又放鬆下來,笑道:“聊點什麽?”
劉琴看著窗外,喝了口咖啡,有點苦。她看著門外一個賣花的少女,說道:“就聊聊這賣花女吧。”
他和她就是這樣,永遠不會愁沒有話說。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上到天文地理,下到販夫走卒,哪怕是一個路過的人打了個噴嚏,兩人也能聊出個蝴蝶效應來。彼此都好像知道對方在想什麽,簡直是自己和自己在說話。然而或許正是因為彼此的太過聰明,而使得所有的話題除了高度的理性之外,沒有了任何的未知新鮮感。
“比這好。”劉琴有些神秘的說道:“這幾日你哪都不要去,在府裏等著吧。”
林星十分明白黃皓最大的優勢在哪裏。
黃皓既無治政之才,又無軍事之略,之所以能曆經數十年而不敗,法寶就是一個:和劉禪的關係。他牢牢的靠在劉禪這棵大樹上,皇權的保護傘讓他即使沒有一切,也足立不敗之地。而成功扶植了安定王劉瑤,也使他與皇家的關係更深一步。
劉瑤的崛起簡直就是必然,這一點不隻林星沒辦法,諸葛亮、蔣琬、費禕、薑維……幾代人都沒辦法。
根本原因就是,太子太不爭氣。
有時侯林星簡直懷疑他是不是先天智障或者後天被門擠過,他有一種獨特的本事,就是可以將一切有利因素成功的轉化為不利因素。曾經有一次,林星花了好大功夫安排了一次他和劉禪的狩獵,讓他在父皇麵前好好表現一把。結果事情都安排好了,他沒去……
林星去找太子,問他為什麽沒有,他一麵流著哈喇子一麵笑嗬嗬的說:“二弟昨天送了我一個最新款平板,我玩了通宵,今天早上就沒起來。”林星徹底沒脾氣了。
這就是一塊扶不上牆的爛泥,任所有人鞠躬盡淬的去輔佐,所能得到的最好結果不過是延緩他被廢的進程而已。劉瑤的上位隻是時間問題。
好在這一切,在劉諶的日漸長大後,有了新的轉機。
日後的所有人都一直公認,在劉禪的七個兒子中,劉諶是最聰明的。而對於林星有利的方麵是,他和太子關係好,和安定王關係不好,和黃皓關係非常不好。
雖然他年紀還小,但林星相信,如果說劉禪諸子中能有人和劉瑤一爭的話,那麽必是劉諶無疑。
現在所缺的,隻是有個人扶他一把。
這一把卻從沒有人扶過。林星之前的非黃黨,都是秉持諸葛武侯遺訓,堅決擁護太子的。一個安定王就已經夠太子受的了,他們不能容忍再出一個更聰明的對手,所以十六歲的劉瑤至今未獲王爵。但到了林星這個時代卻不一樣了。
林星和以前諸任的想法都不相同。他不像諸葛亮那樣拚盡一生都是為了劉家的知遇之恩。他和玉正平在蜀國能有今天,完全自己的努力外加天意,蜀漢當權者對他們有的隻是阻礙,從沒有過什麽幫助。
所以在意識上,他們兩個更加注意自身的發展,而不是附著於某種前人的遺願。太子繼位或是劉諶繼位,對他們而言全無區別,隻要不是親近黃黨的劉瑤繼位就成。聰明的劉諶如果上位,在政局上這麽一攪和,對他們而言是百利無害。
於是林星就推了這一把。手下紛紛上書,上請劉諶的封王事宜。對劉諶印象極好的諫官們立表讚同,一股熱潮之下,劉瑤數日後便被封為北地王。
成都一家咖啡堂。
玉正平早早的坐在了這裏,正在悠閑的看著一份報紙。
他這人在軍事以外的所有場合都沒什麽時間概念,八點約會九點能到還算是早的。為此林星沒少損過他,他痛立重誓改悔後依舊我行我素,最多提到八點五十九。
但有一個人的約例外。
“喂。”劉琴從後麵拍了他一下,兩人相視一笑,她去他對麵坐了下來。
劉琴依然是那身淡然而高雅的打扮。看著玉正平的眼神既不是熱烈又不是隨意,濃濃的情意盡數被包藏在了那複雜到簡單的視線裏。
對玉正平而言,劉琴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她既不像凡靜那樣活潑,又不像馬依雲那樣冷豔。
和她在一起,玉正平總能感覺到無比的安靜和舒適,世界好像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慢了下來。
她也總是那麽的理性,即使她喜歡玉正平的事近乎所有人都知道,她卻還依然保持著淡淡的微笑和合適的距離,不卑不亢。她在玉正平的心中就像一個完美的符號,高貴,美麗,聰明,進而簡直有些聖潔。人間女子所有的美好,好像都在她身上完美的集中著。
但也正因為如此,玉正平無論如何愛不上她。太過理性之餘,總感覺缺少些激情。他甚至不敢想象和她拉手的樣子,因為他覺得那似乎都是對她的褻瀆。
“點點什麽?”玉正平放下報紙,對她笑道。
“老規矩。”劉琴笑著說。
“小二,來杯‘老規矩’!”
小二楞在那裏。
“去死啦,還是這麽壞。”劉琴嗔道。
玉正平笑了下,然後對發楞的小二說:“卡布其諾一杯,不加糖。”
“這麽急叫我來,要聊點什麽?哲學,人文,心理學?來吧,我最近可是正在自修西域哲學喲。”玉正平說道。
“不,這次是正事。”劉琴正色說道。
玉正平嚴肅了神色,往前探了探頭,道:“什麽事?”
劉琴看著他忽而嚴肅的樣子,心裏疼了一下。她在想我說的事你一定要這麽鄭重嗎,為什麽不能像你對其他女孩子那樣,隨意一些呢。她歎了口氣道:“算了,還是先聊聊天吧。”
玉正平又放鬆下來,笑道:“聊點什麽?”
劉琴看著窗外,喝了口咖啡,有點苦。她看著門外一個賣花的少女,說道:“就聊聊這賣花女吧。”
他和她就是這樣,永遠不會愁沒有話說。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上到天文地理,下到販夫走卒,哪怕是一個路過的人打了個噴嚏,兩人也能聊出個蝴蝶效應來。彼此都好像知道對方在想什麽,簡直是自己和自己在說話。然而或許正是因為彼此的太過聰明,而使得所有的話題除了高度的理性之外,沒有了任何的未知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