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著空色上師和小和尚寂塵去大乘教轄區的途中,流雲很快便於玉石臧家的老爺子和他的三個護衛打成了一片。
小和尚寂塵十分好奇地問:“公主姐姐,星移國也有鎮守四方的神獸嗎?它們的名字跟我們這裏的,一樣嗎?”
流雲笑嘻嘻地敲了一下他的腦袋,回應道:“當然有了!鎮守四方的神獸嘛,好像這幾個國家的神話傳說裏都有呢!名字寫出來倒是一樣,就是念起來不太一樣而已。
東麵是青龍(せいりゅう),西麵是白虎(びゃっこ),南麵是朱雀(すざく),北麵是玄武(げんぶ)。它們也代表著不同的顏色,東青西白南朱北黑,中間黃嘛!
你看,臧老爺子身邊的這三個護衛,他們的衣著就很符合這個規律呢!青龍穿青色的,白虎穿白色的,玄武穿黑色的。嗯……聽說朱雀是臧家的少夫人,想來應該是朱色的衣服多一些吧?!”
小和尚撓了撓頭,不解地問:“姐姐,寂塵不太明白,青色不是綠色嗎?為什麽青龍大哥穿的是藍色的衣服呢?還有啊,朱色不是紅色嗎?”
寂塵的話一出口,除了空色上師之外的幾位,全都“噗哧”一聲,笑了出來。弄得寂塵摸著他那鋥光瓦亮的大腦袋,一臉迷茫,根本不知道大家在笑什麽。
流雲笑了好一會兒,才清了清嗓子說:“你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傻和尚,竟然連顏色都分不清!算了,算了。看在你天天吃齋念佛很少出門,分不清也情有可原的份兒上,姐姐我就給你講一講吧!
在表示藍色綠色的詞語中,有一個由深到淺的順序。按這個順序來排列的話,便是‘蒼、青、碧、綠、藍’。
蒼,本義是‘草色’,表示深藍色或深綠色。程度最深;青,指的是藍色;碧的本義是‘青綠色的玉石’,表示淺藍色或者淺綠色。
這三個詞本來是有區別的,但是,有時也可以混用,如青天,又叫蒼天;青草,也叫碧草;青苔,也叫做蒼苔。
綠色和青色的意義相差比較大。混用的很少。‘藍’在上古隻作為‘蓼藍’的意思。是個名稱詞。後來才具有了藍色的意思。
而描述紅色的詞,按照由深到淺的順序排列起來,則是‘絳、朱、赤、丹、紅’。
‘絳’的程度最深。指的是深紅色;‘朱’的程度其次,指的是大紅色;‘赤’的本義是‘火的顏色’。即紅色;
‘丹’本義是‘辰砂,朱砂’,後來用來指紅色,赤色;‘紅’的程度最淺,本義是‘粉紅色’。
但是,後來嘛,‘紅’和‘赤’就沒有區別了。我們現在也把紅色和赤色通用,來指紅色了。
你啊,是因為一直都呆在寺廟裏,所以,對這些顏色之類的東西,接觸的少,才會有疑問的哈!這也是很正常的,不要害羞嘛!”
(ps:上述關於顏色的論述,參考《教育資源網》——《古代漢語中表示顏色詞語的差別》。)
經了她的調侃,小和尚寂塵的臉紅的跟猴兒屁股似的,不好意思過多言語,便跑到一邊給火堆兒添柴火去了。
越往大乘教轄區的中心走,流雲的狀態也越來越不好了。原本還能與大家說說笑笑的她,漸漸沉默了下來。
在他們還沒到大乘教望舒派的所在地——扶桑城的時候,流雲就已經虛弱到,除了吃飯的時候會露個麵兒之外,其餘時間全用在了躺在馬車裏睡覺上了。
臧老爺子等人,都對她的健康狀況表示擔憂。空色上師也是十分焦急,一麵想加快前進速度,一麵又擔心過於顛簸的話,還沒到扶桑城,淩雲公主的命就給折騰沒了。
穿越女流雲,她自己也感覺到了身體的異常反應,頭部劇烈疼痛、心慌、氣短、胸悶、意識恍惚,認知能力下降,這些都是傳說中的高原反應的症狀啊!
隻是,奇怪的是,她去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失眠和食欲下降、惡心、嘔吐。難道……這就是作為資深級吃貨的好處嗎?
在穿越之前的現代社會裏,兩次懷孕期間,都沒有過嫌飯(嫌飯,方言,害喜、孕吐的意思)的經曆,倒是胃口比平時更好了,能吃能睡的。仔細想一想,還真有可能跟自己是吃貨有關呢!
雖說,她對高原反應是做了一定的心理準備的,但是,等真正的遇到了,才發現自己簡直是小看了“高原反應”這四個字。
這個架空的時代,用的是農曆。農曆十月了,高原上該下雪了啊!萬一……遇上了暴風雪,遇上了雪崩,那自己豈不是要交代在這裏了?!
不過,以穿越小說中的定律來說,在主角光環照耀下的穿越女主,幾乎都是不死之身的,不管遇到了什麽樣的驚天動地的事情,她都可以在種種機緣下,屢次重生的。
這一次的目的地,是大乘教望舒派的大本營——扶桑城。扶桑……城?!這個名字,好熟悉啊!是不是從什麽地方聽說過呢?
扶桑……扶桑……扶桑……啊!這不是一個有名的爭論議題嗎?!有的學者認為在古代,扶桑國指的是日本,而有些人則認為指的是墨西哥。
不過,流雲記得,她小時候看過的電視劇裏,都是把“扶桑”當作古代日本的,所以那些浪人武士,經常被稱為“扶桑浪人”。
長大之後,才發現關於“扶桑”國到底是現在的哪個國家,竟然還有另一種更受歡迎的說法。這種說法給出的理由是,日本在古代曆史上,一直被稱為“倭國”,而非“扶桑”。
據說,所謂的扶桑木,就是古代墨西哥人所謂的“龍舌蘭”。它到處生長,高達三十六尺。墨西哥人日常飲食和衣料等,無不仰仗這種植物。
而在墨西哥出土的許多碑刻之中,有一些人像與我國南京明陵的大石像相似。
還有的石碑是一個大龜,高八尺,重二十噸以上,雕刻著許多象形文字。據考古學家判斷,這些顯然都受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
而,在一些流傳下來的作品之中,“扶桑國”也不特指“倭國”。如,《山海經》的《海內北經》早就寫著:“倭國在帶方東大海內。”
“今使人立於扶桑之東,而詢以虞淵落日之景。”(《書香永日》)在很多史書的《東夷列傳》之中,“倭國”和“扶桑國”都是分開立傳的。
顯然,這是兩個國家。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兩個國家的距離也很遠。倭國的位置,隻是在“帶方東大海內”,而扶桑國的位置,則是“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裏”。
這樣算下來,扶桑國距離中國共有三萬多裏,比倭國日本可遠多了。所以,支持“扶桑國”是墨西哥的人,漸漸地多了起來。
(ps:以上關於“扶桑國”的考證,參考百度百科。)
如此看來,創造這個架空時代的人,顯然並不這樣認為。又或者是,他/她根本就不知道有第二種推論吧!所以,在這個混亂的時空裏,才會出現扶桑城。
高原反應下的流雲,花費了很長很長的時間,才想明白上麵的問題。
原本以為高原反應對思維能力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的她,此時在半信半疑的狀態下,計算了一下二十四乘以二十三,才終於意識到她的大腦已經有些不聽使喚了。
因為,雖然她是個數學學渣,但是,平時計算三位數以內的加減乘除,她並不需要計算器。這主要是由於小學的基礎打得好啊!
小學的時候,她還是鄉裏的數學狀元呢!結果,一上初中,就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因對老師有看法,而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直到考大學,數學都是她的唯一的短板。
話說,現在跑不能跑,跳不能跳,說話費勁,頭痛欲裂,腦袋不轉圈兒,除了混吃等死,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麽。
好在這樣的日子,並不是太長。他們這一路,順風順水,沒有遇到大的暴風雪,也沒有遇到凶猛的野獸,順順利利的到達了扶桑城。
這個時候的流雲,已經基本適應了高原上的氣候。她慢悠悠地下了馬車,舉目四望,一盞茶的功夫之後,便流露出了有些失望的神情。
這哪兒是自己想象中的西藏拉薩市紅山之上的布達拉宮啊!簡直就跟普通的中原城鎮沒有區別嘛!除了有幾座高聳的半球形上麵帶尖頂兒的塔之外,實在看不出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有生之年去一趟雪域高原,一直都是她的夢想。可是,這個夢想直到孩子都好幾歲了,也沒有實現。
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上學念書,念完書之後,也到了婚嫁的年齡。遇到了有緣人,成婚之後,便生養子女。子女從三歲開始上幼兒園,一直得接送,哪有時間一起去青藏高原旅遊啊!
由於拖的時間太久了,早些年看過的關於雪域高原、布達拉宮的一些書籍介紹,幾乎都忘光了。
除了記得,布達拉宮是由與文成公主成親的吐蕃第三十三代讚普——鬆讚幹布興建的,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之外,已經所剩無幾了。
不過,就算她記得,也沒有太大的用處了,因為這裏是架空時代,與曆史上的記載,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小和尚寂塵十分好奇地問:“公主姐姐,星移國也有鎮守四方的神獸嗎?它們的名字跟我們這裏的,一樣嗎?”
流雲笑嘻嘻地敲了一下他的腦袋,回應道:“當然有了!鎮守四方的神獸嘛,好像這幾個國家的神話傳說裏都有呢!名字寫出來倒是一樣,就是念起來不太一樣而已。
東麵是青龍(せいりゅう),西麵是白虎(びゃっこ),南麵是朱雀(すざく),北麵是玄武(げんぶ)。它們也代表著不同的顏色,東青西白南朱北黑,中間黃嘛!
你看,臧老爺子身邊的這三個護衛,他們的衣著就很符合這個規律呢!青龍穿青色的,白虎穿白色的,玄武穿黑色的。嗯……聽說朱雀是臧家的少夫人,想來應該是朱色的衣服多一些吧?!”
小和尚撓了撓頭,不解地問:“姐姐,寂塵不太明白,青色不是綠色嗎?為什麽青龍大哥穿的是藍色的衣服呢?還有啊,朱色不是紅色嗎?”
寂塵的話一出口,除了空色上師之外的幾位,全都“噗哧”一聲,笑了出來。弄得寂塵摸著他那鋥光瓦亮的大腦袋,一臉迷茫,根本不知道大家在笑什麽。
流雲笑了好一會兒,才清了清嗓子說:“你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傻和尚,竟然連顏色都分不清!算了,算了。看在你天天吃齋念佛很少出門,分不清也情有可原的份兒上,姐姐我就給你講一講吧!
在表示藍色綠色的詞語中,有一個由深到淺的順序。按這個順序來排列的話,便是‘蒼、青、碧、綠、藍’。
蒼,本義是‘草色’,表示深藍色或深綠色。程度最深;青,指的是藍色;碧的本義是‘青綠色的玉石’,表示淺藍色或者淺綠色。
這三個詞本來是有區別的,但是,有時也可以混用,如青天,又叫蒼天;青草,也叫碧草;青苔,也叫做蒼苔。
綠色和青色的意義相差比較大。混用的很少。‘藍’在上古隻作為‘蓼藍’的意思。是個名稱詞。後來才具有了藍色的意思。
而描述紅色的詞,按照由深到淺的順序排列起來,則是‘絳、朱、赤、丹、紅’。
‘絳’的程度最深。指的是深紅色;‘朱’的程度其次,指的是大紅色;‘赤’的本義是‘火的顏色’。即紅色;
‘丹’本義是‘辰砂,朱砂’,後來用來指紅色,赤色;‘紅’的程度最淺,本義是‘粉紅色’。
但是,後來嘛,‘紅’和‘赤’就沒有區別了。我們現在也把紅色和赤色通用,來指紅色了。
你啊,是因為一直都呆在寺廟裏,所以,對這些顏色之類的東西,接觸的少,才會有疑問的哈!這也是很正常的,不要害羞嘛!”
(ps:上述關於顏色的論述,參考《教育資源網》——《古代漢語中表示顏色詞語的差別》。)
經了她的調侃,小和尚寂塵的臉紅的跟猴兒屁股似的,不好意思過多言語,便跑到一邊給火堆兒添柴火去了。
越往大乘教轄區的中心走,流雲的狀態也越來越不好了。原本還能與大家說說笑笑的她,漸漸沉默了下來。
在他們還沒到大乘教望舒派的所在地——扶桑城的時候,流雲就已經虛弱到,除了吃飯的時候會露個麵兒之外,其餘時間全用在了躺在馬車裏睡覺上了。
臧老爺子等人,都對她的健康狀況表示擔憂。空色上師也是十分焦急,一麵想加快前進速度,一麵又擔心過於顛簸的話,還沒到扶桑城,淩雲公主的命就給折騰沒了。
穿越女流雲,她自己也感覺到了身體的異常反應,頭部劇烈疼痛、心慌、氣短、胸悶、意識恍惚,認知能力下降,這些都是傳說中的高原反應的症狀啊!
隻是,奇怪的是,她去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失眠和食欲下降、惡心、嘔吐。難道……這就是作為資深級吃貨的好處嗎?
在穿越之前的現代社會裏,兩次懷孕期間,都沒有過嫌飯(嫌飯,方言,害喜、孕吐的意思)的經曆,倒是胃口比平時更好了,能吃能睡的。仔細想一想,還真有可能跟自己是吃貨有關呢!
雖說,她對高原反應是做了一定的心理準備的,但是,等真正的遇到了,才發現自己簡直是小看了“高原反應”這四個字。
這個架空的時代,用的是農曆。農曆十月了,高原上該下雪了啊!萬一……遇上了暴風雪,遇上了雪崩,那自己豈不是要交代在這裏了?!
不過,以穿越小說中的定律來說,在主角光環照耀下的穿越女主,幾乎都是不死之身的,不管遇到了什麽樣的驚天動地的事情,她都可以在種種機緣下,屢次重生的。
這一次的目的地,是大乘教望舒派的大本營——扶桑城。扶桑……城?!這個名字,好熟悉啊!是不是從什麽地方聽說過呢?
扶桑……扶桑……扶桑……啊!這不是一個有名的爭論議題嗎?!有的學者認為在古代,扶桑國指的是日本,而有些人則認為指的是墨西哥。
不過,流雲記得,她小時候看過的電視劇裏,都是把“扶桑”當作古代日本的,所以那些浪人武士,經常被稱為“扶桑浪人”。
長大之後,才發現關於“扶桑”國到底是現在的哪個國家,竟然還有另一種更受歡迎的說法。這種說法給出的理由是,日本在古代曆史上,一直被稱為“倭國”,而非“扶桑”。
據說,所謂的扶桑木,就是古代墨西哥人所謂的“龍舌蘭”。它到處生長,高達三十六尺。墨西哥人日常飲食和衣料等,無不仰仗這種植物。
而在墨西哥出土的許多碑刻之中,有一些人像與我國南京明陵的大石像相似。
還有的石碑是一個大龜,高八尺,重二十噸以上,雕刻著許多象形文字。據考古學家判斷,這些顯然都受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
而,在一些流傳下來的作品之中,“扶桑國”也不特指“倭國”。如,《山海經》的《海內北經》早就寫著:“倭國在帶方東大海內。”
“今使人立於扶桑之東,而詢以虞淵落日之景。”(《書香永日》)在很多史書的《東夷列傳》之中,“倭國”和“扶桑國”都是分開立傳的。
顯然,這是兩個國家。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兩個國家的距離也很遠。倭國的位置,隻是在“帶方東大海內”,而扶桑國的位置,則是“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裏”。
這樣算下來,扶桑國距離中國共有三萬多裏,比倭國日本可遠多了。所以,支持“扶桑國”是墨西哥的人,漸漸地多了起來。
(ps:以上關於“扶桑國”的考證,參考百度百科。)
如此看來,創造這個架空時代的人,顯然並不這樣認為。又或者是,他/她根本就不知道有第二種推論吧!所以,在這個混亂的時空裏,才會出現扶桑城。
高原反應下的流雲,花費了很長很長的時間,才想明白上麵的問題。
原本以為高原反應對思維能力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的她,此時在半信半疑的狀態下,計算了一下二十四乘以二十三,才終於意識到她的大腦已經有些不聽使喚了。
因為,雖然她是個數學學渣,但是,平時計算三位數以內的加減乘除,她並不需要計算器。這主要是由於小學的基礎打得好啊!
小學的時候,她還是鄉裏的數學狀元呢!結果,一上初中,就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因對老師有看法,而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直到考大學,數學都是她的唯一的短板。
話說,現在跑不能跑,跳不能跳,說話費勁,頭痛欲裂,腦袋不轉圈兒,除了混吃等死,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麽。
好在這樣的日子,並不是太長。他們這一路,順風順水,沒有遇到大的暴風雪,也沒有遇到凶猛的野獸,順順利利的到達了扶桑城。
這個時候的流雲,已經基本適應了高原上的氣候。她慢悠悠地下了馬車,舉目四望,一盞茶的功夫之後,便流露出了有些失望的神情。
這哪兒是自己想象中的西藏拉薩市紅山之上的布達拉宮啊!簡直就跟普通的中原城鎮沒有區別嘛!除了有幾座高聳的半球形上麵帶尖頂兒的塔之外,實在看不出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有生之年去一趟雪域高原,一直都是她的夢想。可是,這個夢想直到孩子都好幾歲了,也沒有實現。
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上學念書,念完書之後,也到了婚嫁的年齡。遇到了有緣人,成婚之後,便生養子女。子女從三歲開始上幼兒園,一直得接送,哪有時間一起去青藏高原旅遊啊!
由於拖的時間太久了,早些年看過的關於雪域高原、布達拉宮的一些書籍介紹,幾乎都忘光了。
除了記得,布達拉宮是由與文成公主成親的吐蕃第三十三代讚普——鬆讚幹布興建的,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之外,已經所剩無幾了。
不過,就算她記得,也沒有太大的用處了,因為這裏是架空時代,與曆史上的記載,是有很大的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