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舅自宋桑手中接過那個信封打開一看,卻見裏麵是一張草稿兒,上麵字跡淋漓,開篇寫的就是——
“山東巡按監察禦史宋喬年一本,循例舉劾地方文武官員,以勵人心,以隆聖治事。”
吳大舅隻驚得目瞪口呆,顫聲道:“這、這,這莫非是……?”
宋桑笑道:“吳大人所料不差,這正是我家禦史老爺向當今聖上所上奏折的草稿,小的本該收拾起來,在孔聖人像前一火焚之才對,但奏折中提到了吳大人的名字,小人報喜心切,就鬥膽將這草稿兒藏匿了,來向大人討杯茶吃。”
不知不覺間,吳大舅的呼吸已經急促起來,急忙攤開了那張草稿,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今有清河縣世襲左衛千戶吳鏜吳有德,以練達之才,得衛守之法。驅兵以搗中堅,靡攻不克;儲食以資糧餉,無夫不飽。推心置腹,人思效命。臣舉薦其人升指揮僉事,見任管屯,必然成一方之保障,為國家之屏藩……”
吳大舅將這段話看了又看,直到確認無誤,這才“呼”的一下,跳起了二、三尺高,大叫道:“啊哈!我得官了!我得官了!哈哈哈哈……”口中大笑,眼中卻流下淚來。
吳舜臣見老爹突然狀若瘋癲,急忙上前攙扶,卻被吳大舅將臂膀一揮,直摔到屋外,棒小夥子跌得半天爬不起來。吳大舅卻跪在中堂上,嚎啕大哭,口口聲聲隻是叫:“祖宗保佑,我吳家終於又有人要當官了!我吳家又要發達了!”
吳二舅立在一旁,心裏也不知是甚麽個滋味。他和吳大舅一母同胞,就因為少生了兩年,這清河左衛千戶的名爵,都被吳大舅襲了去,今日當官,受保舉的也是哥哥——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還有過於此的嗎?
眼淚隻能往肚子裏流的吳二舅,勉強裝出幾分喜色來,隨意往奏折草稿上一瞄,卻猛地發現了自己的名字。急忙撲上去看時,卻見寫的是:
“……又有清河世襲千戶苗裔吳鎧吳有義,喜笑迎人,四方景從,接賓待客,一團和氣。善籌算,無錙銖之失;能遠謀,有聚納之才。臣舉薦其人為清河縣驛丞,必能開炎陽之淨路,息紫陌之紅塵……”
吳二舅這一喜實在是非同小可,一跤跌在吳大舅身邊,隻是喃喃地道:“祖宗有靈,我吳二也得官了!”
兄弟兩個抱頭痛哭半晌,突然想起家中還有外人,急忙拭淚回頭看時,卻見那宋桑正站在廳角麵壁,眼觀鼻、鼻觀心,心入定,便如泥塑木雕一般。
吳氏兄弟對望一眼,均想:“果然是禦史門中的奴才,這等家教禮數,便是走遍清河也找不出第二個!”當下恭恭敬敬地上前躬身:“宋管家,宋管家……”
那宋桑回過頭來,一副睡眼惺鬆之狀,慵然道:“兩位吳大人莫怪,小人昨夜少了精神,不知不覺便睡著了,卻是什麽也沒看見,什麽也沒聽見……”
吳大舅顧不上臉紅,先追問道:“宋管家,卻不知貴主人與我們兄弟素昧平生,為何便如此抬舉起來?”
宋桑微笑道:“這個嘛……我家主人要抬舉一批人,若奏折上單寫他們的名字,豈不顯得突兀?因此揀些不相幹的人名寫了,便無礙了!說句不怕得罪人的話,這其中還有不少人,同二位吳兄一樣,也隻是陪太子讀書的角色,但這個官職卻是十足真金的!”
吳大舅吳二舅看那草稿時,早見上麵從最大的山東左布政陳四箴到最卑小的吳二舅,少說也有二三十個官名。恍然大悟之下,吳大舅便跩起文來:“妙!禦史大人此計乃把珍珠混入魚目之中,瞞天過海,足見神機妙算!”
宋桑微微一笑:“正是!”
吳二舅卻皺眉道:“禦史大人此計,實實在在好好喲!但一口氣舉薦這麽多人,卻不知聖上那裏能通得過嗎?”
宋桑鄙視地看了他一眼,傲然道:“我家老爺被當今聖上加以青眼,優寵豈同等閑?莫說隻是二三十人,便是五六十人,七八十人,也從來沒有打過回票的!”
吳家兄弟俱都大喜。吳大舅便向兄弟使了個眼色,恭聲道:“請宋管家暫且安坐,讓舍弟陪著說說話兒,待在下先安排酒食與宋管家接風!”
宋桑口中道:“這個卻如何使得?”屁股卻是坐得穩如泰山一般。
吳大舅急急進了後宅,翻箱倒櫃,將家中還值倆糟錢的東西盡數搜羅一空,然後喝呼著兒子吳舜臣挑上,走後門去往街前當鋪。吳舜臣先前被老爹推跌一跤,現在屁股還在隱隱作痛,卻也隻能骨朵著嘴,蔫了吧嘰的跟在後麵。
進了當鋪,當鋪的朝奉見是吳大舅,知道此人得罪了西門大官人,便愛理不理的,開出的當票,更是把價錢殺得極低——“破舊金戒指兩枚,價值多少多少;破舊於闐玉手鐲一隻,價值多少多少;破舊翡翠珍珠佛一尊,價值多少多少……”——反正到了當鋪手中,無物不破,尤其碰上吳大舅這類短了時運的,更是破得厲害!
吳大舅不爭不講,隻是嘴角上冷笑,倒是他兒子吳舜臣幾次想要跳起來,都被他厲目按捺了下去。
等結算完畢,吳大舅父子輕身走出當鋪,仰望天上浮雲,在路人的微聲議論裏,吳大舅突然哈哈一笑,漫聲吟道:“時人不識淩雲木,待得淩雲始道高!”正得意間,卻不妨腳下一軟,踩了一灘狗屎,差點兒摔了一跤,倒惹得路人好一陣哄笑。
吳大舅先是暗罵晦氣,但轉瞬間又高興起來,這不正預兆著自己“走”了狗屎運了嗎?當下哼著俚曲,先在大鋪子裏兌了銀子,又在熟食鋪子裏買了一隻燒鵝做主食,又配了幾樣下酒菜,然後又在酒店裏買了兩壇陳年的好酒,都讓兒子挑回家來。
進了後門,先讓家人把諸般熟食在廚中收拾整齊了,這才到了廳上向宋桑拱手道:“累管家久等,恕罪恕罪!我猜宋管家也不願被人看破行藏,因此也沒在酒樓中訂席,隻是自家備了些村味,請管家嚐個新鮮!”
宋桑笑道:“吳大人果然是個有心計的!小的此番來,隻是到那西門大官人府上去請功德炊餅的,繞路到這裏,隻不過是隨手發財而已,若讓外人覷破了,確實有些不便!吳大人如此細心,將來必升大官!”
吳大舅連連稱謝:“借管家吉言,若吳某今生還有寸進,必報大恩!”
酒菜擺上,宋桑便道:“此番我是私來,若飲了酒,回府後碰到主人盤問,隻怕有些不妙。今日我且隻領飯,待到大人加官進爵之日,我再領酒吧!”
吳二舅便叫起來:“如此怠慢,這個卻如何使得?”
宋桑嘻笑道:“甚麽使得使不得?若二位大人十分過意不去,便多賞幾串錢,那就什麽都有了!”
吳大舅便從懷中掏出個紅封兒來,恭聲道:“我隻恐銅錢沉重,宋管家回府後須不好看,因此兌了這十二兩白銀的程儀,為宋管家壯壯行色。請管家莫嫌菲薄,且胡亂收了,待在下日後到任,還有厚報!”
宋桑一手抓肉吃,一手便摟了銀子入懷,口中含糊道:“等下還要去請功德炊餅,事急時間緊,我也就不跟吳大人假客氣了。請吳大人放心,我家大人的奏折是昨天八百裏加急的快馬送走的,不日間必有回音,那時,我再來向大人道喜!”
須臾,宋桑吃得飽了,將兩隻油手一揩,便道:“既如此,小人這就告辭了。那個草稿兒,且還了給我,我回府後就將它一火燒了,也免得留下把柄。”
吳大舅笑道:“大丈夫做事,正當如此!”
宋桑袖起禦史草稿,在吳家兄弟的恭送之下,上馬飛奔西門府。進了府門,自有來爵牽住馬匹,宋桑便直上客廳,西門慶正等在那裏,見麵後便問道:“事情辦得如何?”
宋桑跪下道:“正如星主所算,若事成之後,家主人深感星主大德!”
西門慶大笑道:“一場功果,隻送有緣。如此而已,豈有它哉?禦史大人也未免太客氣了!好了!你且起來,拿了桌上炊餅去吧!莫讓那吳家兄弟起了疑心。”
宋桑答應一聲,捧了炊餅,退出廳中後上馬去了。隻留下西門慶,對著窗外青天一笑。這正是:
煉妖壺中醉,軒轅劍下鬼怪迷。卻不知吳家兄弟結局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山東巡按監察禦史宋喬年一本,循例舉劾地方文武官員,以勵人心,以隆聖治事。”
吳大舅隻驚得目瞪口呆,顫聲道:“這、這,這莫非是……?”
宋桑笑道:“吳大人所料不差,這正是我家禦史老爺向當今聖上所上奏折的草稿,小的本該收拾起來,在孔聖人像前一火焚之才對,但奏折中提到了吳大人的名字,小人報喜心切,就鬥膽將這草稿兒藏匿了,來向大人討杯茶吃。”
不知不覺間,吳大舅的呼吸已經急促起來,急忙攤開了那張草稿,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今有清河縣世襲左衛千戶吳鏜吳有德,以練達之才,得衛守之法。驅兵以搗中堅,靡攻不克;儲食以資糧餉,無夫不飽。推心置腹,人思效命。臣舉薦其人升指揮僉事,見任管屯,必然成一方之保障,為國家之屏藩……”
吳大舅將這段話看了又看,直到確認無誤,這才“呼”的一下,跳起了二、三尺高,大叫道:“啊哈!我得官了!我得官了!哈哈哈哈……”口中大笑,眼中卻流下淚來。
吳舜臣見老爹突然狀若瘋癲,急忙上前攙扶,卻被吳大舅將臂膀一揮,直摔到屋外,棒小夥子跌得半天爬不起來。吳大舅卻跪在中堂上,嚎啕大哭,口口聲聲隻是叫:“祖宗保佑,我吳家終於又有人要當官了!我吳家又要發達了!”
吳二舅立在一旁,心裏也不知是甚麽個滋味。他和吳大舅一母同胞,就因為少生了兩年,這清河左衛千戶的名爵,都被吳大舅襲了去,今日當官,受保舉的也是哥哥——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還有過於此的嗎?
眼淚隻能往肚子裏流的吳二舅,勉強裝出幾分喜色來,隨意往奏折草稿上一瞄,卻猛地發現了自己的名字。急忙撲上去看時,卻見寫的是:
“……又有清河世襲千戶苗裔吳鎧吳有義,喜笑迎人,四方景從,接賓待客,一團和氣。善籌算,無錙銖之失;能遠謀,有聚納之才。臣舉薦其人為清河縣驛丞,必能開炎陽之淨路,息紫陌之紅塵……”
吳二舅這一喜實在是非同小可,一跤跌在吳大舅身邊,隻是喃喃地道:“祖宗有靈,我吳二也得官了!”
兄弟兩個抱頭痛哭半晌,突然想起家中還有外人,急忙拭淚回頭看時,卻見那宋桑正站在廳角麵壁,眼觀鼻、鼻觀心,心入定,便如泥塑木雕一般。
吳氏兄弟對望一眼,均想:“果然是禦史門中的奴才,這等家教禮數,便是走遍清河也找不出第二個!”當下恭恭敬敬地上前躬身:“宋管家,宋管家……”
那宋桑回過頭來,一副睡眼惺鬆之狀,慵然道:“兩位吳大人莫怪,小人昨夜少了精神,不知不覺便睡著了,卻是什麽也沒看見,什麽也沒聽見……”
吳大舅顧不上臉紅,先追問道:“宋管家,卻不知貴主人與我們兄弟素昧平生,為何便如此抬舉起來?”
宋桑微笑道:“這個嘛……我家主人要抬舉一批人,若奏折上單寫他們的名字,豈不顯得突兀?因此揀些不相幹的人名寫了,便無礙了!說句不怕得罪人的話,這其中還有不少人,同二位吳兄一樣,也隻是陪太子讀書的角色,但這個官職卻是十足真金的!”
吳大舅吳二舅看那草稿時,早見上麵從最大的山東左布政陳四箴到最卑小的吳二舅,少說也有二三十個官名。恍然大悟之下,吳大舅便跩起文來:“妙!禦史大人此計乃把珍珠混入魚目之中,瞞天過海,足見神機妙算!”
宋桑微微一笑:“正是!”
吳二舅卻皺眉道:“禦史大人此計,實實在在好好喲!但一口氣舉薦這麽多人,卻不知聖上那裏能通得過嗎?”
宋桑鄙視地看了他一眼,傲然道:“我家老爺被當今聖上加以青眼,優寵豈同等閑?莫說隻是二三十人,便是五六十人,七八十人,也從來沒有打過回票的!”
吳家兄弟俱都大喜。吳大舅便向兄弟使了個眼色,恭聲道:“請宋管家暫且安坐,讓舍弟陪著說說話兒,待在下先安排酒食與宋管家接風!”
宋桑口中道:“這個卻如何使得?”屁股卻是坐得穩如泰山一般。
吳大舅急急進了後宅,翻箱倒櫃,將家中還值倆糟錢的東西盡數搜羅一空,然後喝呼著兒子吳舜臣挑上,走後門去往街前當鋪。吳舜臣先前被老爹推跌一跤,現在屁股還在隱隱作痛,卻也隻能骨朵著嘴,蔫了吧嘰的跟在後麵。
進了當鋪,當鋪的朝奉見是吳大舅,知道此人得罪了西門大官人,便愛理不理的,開出的當票,更是把價錢殺得極低——“破舊金戒指兩枚,價值多少多少;破舊於闐玉手鐲一隻,價值多少多少;破舊翡翠珍珠佛一尊,價值多少多少……”——反正到了當鋪手中,無物不破,尤其碰上吳大舅這類短了時運的,更是破得厲害!
吳大舅不爭不講,隻是嘴角上冷笑,倒是他兒子吳舜臣幾次想要跳起來,都被他厲目按捺了下去。
等結算完畢,吳大舅父子輕身走出當鋪,仰望天上浮雲,在路人的微聲議論裏,吳大舅突然哈哈一笑,漫聲吟道:“時人不識淩雲木,待得淩雲始道高!”正得意間,卻不妨腳下一軟,踩了一灘狗屎,差點兒摔了一跤,倒惹得路人好一陣哄笑。
吳大舅先是暗罵晦氣,但轉瞬間又高興起來,這不正預兆著自己“走”了狗屎運了嗎?當下哼著俚曲,先在大鋪子裏兌了銀子,又在熟食鋪子裏買了一隻燒鵝做主食,又配了幾樣下酒菜,然後又在酒店裏買了兩壇陳年的好酒,都讓兒子挑回家來。
進了後門,先讓家人把諸般熟食在廚中收拾整齊了,這才到了廳上向宋桑拱手道:“累管家久等,恕罪恕罪!我猜宋管家也不願被人看破行藏,因此也沒在酒樓中訂席,隻是自家備了些村味,請管家嚐個新鮮!”
宋桑笑道:“吳大人果然是個有心計的!小的此番來,隻是到那西門大官人府上去請功德炊餅的,繞路到這裏,隻不過是隨手發財而已,若讓外人覷破了,確實有些不便!吳大人如此細心,將來必升大官!”
吳大舅連連稱謝:“借管家吉言,若吳某今生還有寸進,必報大恩!”
酒菜擺上,宋桑便道:“此番我是私來,若飲了酒,回府後碰到主人盤問,隻怕有些不妙。今日我且隻領飯,待到大人加官進爵之日,我再領酒吧!”
吳二舅便叫起來:“如此怠慢,這個卻如何使得?”
宋桑嘻笑道:“甚麽使得使不得?若二位大人十分過意不去,便多賞幾串錢,那就什麽都有了!”
吳大舅便從懷中掏出個紅封兒來,恭聲道:“我隻恐銅錢沉重,宋管家回府後須不好看,因此兌了這十二兩白銀的程儀,為宋管家壯壯行色。請管家莫嫌菲薄,且胡亂收了,待在下日後到任,還有厚報!”
宋桑一手抓肉吃,一手便摟了銀子入懷,口中含糊道:“等下還要去請功德炊餅,事急時間緊,我也就不跟吳大人假客氣了。請吳大人放心,我家大人的奏折是昨天八百裏加急的快馬送走的,不日間必有回音,那時,我再來向大人道喜!”
須臾,宋桑吃得飽了,將兩隻油手一揩,便道:“既如此,小人這就告辭了。那個草稿兒,且還了給我,我回府後就將它一火燒了,也免得留下把柄。”
吳大舅笑道:“大丈夫做事,正當如此!”
宋桑袖起禦史草稿,在吳家兄弟的恭送之下,上馬飛奔西門府。進了府門,自有來爵牽住馬匹,宋桑便直上客廳,西門慶正等在那裏,見麵後便問道:“事情辦得如何?”
宋桑跪下道:“正如星主所算,若事成之後,家主人深感星主大德!”
西門慶大笑道:“一場功果,隻送有緣。如此而已,豈有它哉?禦史大人也未免太客氣了!好了!你且起來,拿了桌上炊餅去吧!莫讓那吳家兄弟起了疑心。”
宋桑答應一聲,捧了炊餅,退出廳中後上馬去了。隻留下西門慶,對著窗外青天一笑。這正是:
煉妖壺中醉,軒轅劍下鬼怪迷。卻不知吳家兄弟結局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