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官眼裏,這些富人大戶就是圈養的豬,養肥了就是要宰來吃的。<-》【如果連這點權利都沒有,還稱得上是民之父母嗎?父母就是要予取予求,而子女是不能反抗的。
看著盧俊義一幹人垂頭喪氣而出,大名府下父母官們笑得很開心。
豺狼微笑,百姓哀號,盧俊義等人的黯然**正式拉開了大名府遭劫的序幕。
大名府下轄著宗城、夏津、臨清、清平、館陶、冠氏、魏縣、成安、莘縣、內黃,加上府大名,十一個州縣一齊動,府裏縣外,將那助國犒軍、保障人民地方的文字,挨家挨戶地投送。
人家頭口多的,按人頭算,硬性捐派多少貫;家中人口不旺的,計算出產業若幹,理當攤派多少貫;就算是十分凋零的人家,亦免不得被奸官猾吏石頭裏榨油的下場。若是平時,這些官吏們萬不會如此盡心竭力地敬業,但此刻有銅錢過手,火力全開之下,自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所派銅錢,定限在第二日正午時交齊,有蔡氏夫人麾下的家丁仆役各地親自監察,看哪個敢遲交?有不願樂捐者、或討價還價隻交小數者,無論你是多大的來頭,一律緝拿本人,視情況或軟禁、或拷責,直到追索出銅錢方才罷手。也有碰上骨頭硬的漢子或是精窮的人,將本人責打亦變不出錢來,便有心思靈動的走狗獻計,綁了那人家屬來,當麵千般摧折,亦收百煉鋼化繞指柔之奇效,於是一眾刁民隻好賣房賣地賣兒賣女,也不知多少官吏因此而一夜豐足。
有那高壽的父老浩歎:“便是往年收取朝廷正牌的錢糧,也未見如此上緊過!”
拜這些突然能幹起來的貪官汙吏所賜,大名府一境之內,人民憤恨,黎庶悲號,投河跳井上吊刎頸者,一日之間何止百數?梁山“匪”軍早已退出境外,大名府反而慘遭劫掠。
梁中書回大名途中,於沿路城鎮見吏員凶狠,百姓哀嚎,不由得上前動問,被留守大人當頭撞見了,那些下鄉來財的小吏們不敢隱瞞,據實說了,梁中書在馬上跌足道:“婆娘誤我!今日之事,世傑百死難贖其愆!”
一時再顧不得隨軍而行,輕騎簡從,引李成等一二十騎星夜往大名府趕路,比西門慶揚言圍魏救趙時,還要惶急了幾分。
第二日進了大名府,梁中書顧不得回家,先直上公廄,擊鼓聚吏。大名府中眾衙官都來參見,梁中書大雷霆,痛罵這些人荼毒生民,眾官唯唯,隻是推脫道:“夫人追逼得緊,小人們安敢不從?”
梁中書沒法,隻好先下令出榜安民,不許官吏再與百姓羅嗦。有那梁府仆役心尚不足,仗著蔡氏夫人縱容,大名府左近不敢滋擾,就往四麵分投,在遠處地方縣鎮裏狐假虎威,大肆私收索詐。地方上官吏隻要奉承夫人親近人等喜歡,哪裏把梁中書的令諭放在眼裏?
官逼民反,有莘縣的冤民聚眾,將來作威福的豪奴盡數打死分屍,一不做二不休之下,連縣中的貪官汙吏都被屠戮一空。莘縣在大名府最東邊,離梁山泊至近,英勇的莘縣人民揭竿為旗,削竹為兵,星夜投梁山去了。
梁中書得報,一邊慶幸莘縣民變即起即平,叛民並未深入大名府境,激起更大的火頭;一邊派出人馬,四下村鎮裏將趁火打劫的刁頑滑吏們“查拿重處”,那停止征收的告示,一路窮鄉僻壤盡皆貼滿,梁府眾家丁和傍虎吃食的二奴才們這才悻悻罷手。
短短三日工夫,刮來了銅錢一千三百萬貫有餘。大名府眾衙官避開了梁中書,大家悄悄商量了,還了蔡氏夫人一千一百萬貫,其餘二百餘萬,除了大家私分了一部分之外,皆藏入公庫暫不入帳,以防蔡氏夫人食髓知味,額外索求,也算是有備無患。
此事梁偉鎖偷偷地告訴了梁中風雨小說亦對老婆無可奈何,唯有一聲長歎而已。
回到大名府三天,梁中書都吃住在官衙裏撫民,蔡氏夫人三請而不回家中一顧。若是平日裏梁中書膽敢如此拿大,蔡氏夫人早已衝天大怒,領著一幫大腳婆娘打上官衙去,給那負心漢一點顏色瞧瞧了。但今日蔡氏夫人一千萬貫錢左手去,右手來,還淨賺了一百萬貫,快活得好似**絕頂,連梁中書的大不敬也不去計較了。
雖然有本有利,但蔡氏夫人的貪心更熾,暗地裏思忖道:“若那一千萬貫未付於梁山,現在老娘手裏就是兩千一百萬貫了!”想到惋惜處,又忍不住捶胸頓足了一番。
銅錢不會自己長腳跑進自家私庫裏來,若想再大橫財,非得勞心治力不可。蔡氏夫人是個最勤謹持家的,光陰豈肯虛度?想到如花所獻之計,心頭下身頓時一陣潮熱,急忙派出貼身丫頭鳳姐,四請梁中書。
梁中書心中痛恨蔡氏妄作主張,居然喪心病狂,抄掠大名府全境,刮盡了此處地皮,顯得天都高了三尺,最後甚至激出了民變!後世史風雨小說法輕饒不了自己。一想到痛心處,就覺得生無可戀。所以蔡氏三請,梁中書三次固辭,破著被蔡氏領人當街毆辱,他也不下這口忿氣。
誰知蔡氏的大腳婆娘隊沒來,倒是蔡氏的貼身丫頭鳳姐來了。這丫頭得了蔡氏指授,進來卻不高聲,隻是殷勤替夫人敘過寒溫,將蔡氏如何追悼銅錢的悲傷情狀,盡數移花接木到落入梁山之手的梁中書身上。鳳姐這丫頭生得雖然奇葩,但口才卻是極好,一番撮合山的伶俐言語,當真有如珠落玉盤一般,就算是不共戴天的白娘子和法海,也能攔腰抱住,把臂拖來。
說到最後,鳳姐深深拜倒:“奴婢臨來時,夫人垂淚千叮萬囑,務要請老爺歸家。若老爺不回,奴婢隻好隨在老爺身邊,永遠懇請!”
別的話倒還罷了,一聽此言,梁中書聳然動容若是被鳳姐鞍前馬後地伺候起來,自己還能吃得下飯嗎?也隻有蔡氏那類特殊材料鑄成的胃口,才能消化得動鳳姐這樣的貼身人,自己可沒這個本事!
再轉念一想,自己終究是蔡氏的丈夫,就算一輩子守在官衙裏,死後骨殖也得回家,倒不如就此借坡下驢,也省了那婆娘多少的口舌計較。
於是長長歎息一聲,向鳳姐道:“休要說了,你先回家稟了夫人,待散了衙我便回家。”
鳳姐一聽,歡天喜地,馬不停蹄地跑回梁府,跪倒在蔡氏夫人麵前,將老爺如何執拗,自己如何爭講,老爺如何生氣怒,自己如何哭泣跪懇,風雨小說來,居了天字號的大功。蔡氏聽了,笑得合不攏嘴,隻是道:“我的兒,你卻也中用!”
一邊笑,一邊命下仆精心收拾佳肴,準備好酒,為老爺設宴接風洗塵。看看俱都妥當,蔡氏坐立不安,延頸鶴望,又命人催請了五六次。
終於門外傳來梁偉鎖報信兒的喝道之聲,然後中門一開,梁中書的官轎揚長而入,落轎後梁中書沉著臉撩簾而出。蔡氏早喜眉笑眼地接了上去,在她眼中,這哪裏是梁中書?分明就是財神菩薩進門來了!
蔡氏笑吟吟地攜了梁中書的手,用胸脯若有若無地蹭了梁中書的胳膊一下,口中卻作賢婦之思:“老爺這三日衙中清苦,卻不知身體還好嗎?”
梁中書附耳道:“沒有被你給氣死,還算好!”
這番話本該義正辭嚴地當眾明說,但這麽一來,蔡氏十有捌玖下不了台,她那潑婦本性一作,梁中書吃不了兜著走。隻好以迂為直,避實擊虛,借夫妻間咬耳朵這類親昵的動作,來傳達自己的怨憤,即使這婆娘吹毛求疵,自己也隻推這是閨房裏戲謔之言,留了多少回旋的餘地。
也怨不得梁中書如此。要想在蔡氏這等潑婦手下做人而不當寵狗,就得學會精打細算。
被梁中書似是而非地頂了一下,蔡氏還是笑得很甜。她心裏放著財的大計,小不忍則亂大謀,當然不會在此時和梁中書斤斤計較。都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她是宰相的女兒,肚裏雖然安不得梁山那種萬石沙船,但是舴艋舟還是能擱淺一條的。
反倒是梁中書心裏毛,蔡氏今日的這番特供待遇,看來不是那麽好享的。若說她是心疼自己征戰辛勞,撫民疲苦,所以才這般殷勤,梁中書第一個就不相信。蔡氏若有這等心腸,母豬也會上樹,而且就算什麽時候母豬真的會上樹了,蔡氏也進化不出這等賢惠心腸。
這夫妻二人各懷鬼胎,同攜素手,共入蘭廳。蔡氏一聲令下,說不盡肴列珍饈,湯陳桃浪,酒泛金波。席上蔡氏不住地給梁中書勸觴,隻道:“老爺這些天為國為民,實實地辛苦了,再滿飲此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見梁中書眉眼間的鬱色都被酒氣蓋住了,蔡氏這才道:“不相幹的人都退下吧!這裏不用你們伺候了!”
摒退左右,身邊隻留如花鳳姐,蔡氏這才說出一番話來,梁中書聽了大驚失色!這正是:
大海浩瀚終有盡,貪心泛濫卻無涯。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看著盧俊義一幹人垂頭喪氣而出,大名府下父母官們笑得很開心。
豺狼微笑,百姓哀號,盧俊義等人的黯然**正式拉開了大名府遭劫的序幕。
大名府下轄著宗城、夏津、臨清、清平、館陶、冠氏、魏縣、成安、莘縣、內黃,加上府大名,十一個州縣一齊動,府裏縣外,將那助國犒軍、保障人民地方的文字,挨家挨戶地投送。
人家頭口多的,按人頭算,硬性捐派多少貫;家中人口不旺的,計算出產業若幹,理當攤派多少貫;就算是十分凋零的人家,亦免不得被奸官猾吏石頭裏榨油的下場。若是平時,這些官吏們萬不會如此盡心竭力地敬業,但此刻有銅錢過手,火力全開之下,自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所派銅錢,定限在第二日正午時交齊,有蔡氏夫人麾下的家丁仆役各地親自監察,看哪個敢遲交?有不願樂捐者、或討價還價隻交小數者,無論你是多大的來頭,一律緝拿本人,視情況或軟禁、或拷責,直到追索出銅錢方才罷手。也有碰上骨頭硬的漢子或是精窮的人,將本人責打亦變不出錢來,便有心思靈動的走狗獻計,綁了那人家屬來,當麵千般摧折,亦收百煉鋼化繞指柔之奇效,於是一眾刁民隻好賣房賣地賣兒賣女,也不知多少官吏因此而一夜豐足。
有那高壽的父老浩歎:“便是往年收取朝廷正牌的錢糧,也未見如此上緊過!”
拜這些突然能幹起來的貪官汙吏所賜,大名府一境之內,人民憤恨,黎庶悲號,投河跳井上吊刎頸者,一日之間何止百數?梁山“匪”軍早已退出境外,大名府反而慘遭劫掠。
梁中書回大名途中,於沿路城鎮見吏員凶狠,百姓哀嚎,不由得上前動問,被留守大人當頭撞見了,那些下鄉來財的小吏們不敢隱瞞,據實說了,梁中書在馬上跌足道:“婆娘誤我!今日之事,世傑百死難贖其愆!”
一時再顧不得隨軍而行,輕騎簡從,引李成等一二十騎星夜往大名府趕路,比西門慶揚言圍魏救趙時,還要惶急了幾分。
第二日進了大名府,梁中書顧不得回家,先直上公廄,擊鼓聚吏。大名府中眾衙官都來參見,梁中書大雷霆,痛罵這些人荼毒生民,眾官唯唯,隻是推脫道:“夫人追逼得緊,小人們安敢不從?”
梁中書沒法,隻好先下令出榜安民,不許官吏再與百姓羅嗦。有那梁府仆役心尚不足,仗著蔡氏夫人縱容,大名府左近不敢滋擾,就往四麵分投,在遠處地方縣鎮裏狐假虎威,大肆私收索詐。地方上官吏隻要奉承夫人親近人等喜歡,哪裏把梁中書的令諭放在眼裏?
官逼民反,有莘縣的冤民聚眾,將來作威福的豪奴盡數打死分屍,一不做二不休之下,連縣中的貪官汙吏都被屠戮一空。莘縣在大名府最東邊,離梁山泊至近,英勇的莘縣人民揭竿為旗,削竹為兵,星夜投梁山去了。
梁中書得報,一邊慶幸莘縣民變即起即平,叛民並未深入大名府境,激起更大的火頭;一邊派出人馬,四下村鎮裏將趁火打劫的刁頑滑吏們“查拿重處”,那停止征收的告示,一路窮鄉僻壤盡皆貼滿,梁府眾家丁和傍虎吃食的二奴才們這才悻悻罷手。
短短三日工夫,刮來了銅錢一千三百萬貫有餘。大名府眾衙官避開了梁中書,大家悄悄商量了,還了蔡氏夫人一千一百萬貫,其餘二百餘萬,除了大家私分了一部分之外,皆藏入公庫暫不入帳,以防蔡氏夫人食髓知味,額外索求,也算是有備無患。
此事梁偉鎖偷偷地告訴了梁中風雨小說亦對老婆無可奈何,唯有一聲長歎而已。
回到大名府三天,梁中書都吃住在官衙裏撫民,蔡氏夫人三請而不回家中一顧。若是平日裏梁中書膽敢如此拿大,蔡氏夫人早已衝天大怒,領著一幫大腳婆娘打上官衙去,給那負心漢一點顏色瞧瞧了。但今日蔡氏夫人一千萬貫錢左手去,右手來,還淨賺了一百萬貫,快活得好似**絕頂,連梁中書的大不敬也不去計較了。
雖然有本有利,但蔡氏夫人的貪心更熾,暗地裏思忖道:“若那一千萬貫未付於梁山,現在老娘手裏就是兩千一百萬貫了!”想到惋惜處,又忍不住捶胸頓足了一番。
銅錢不會自己長腳跑進自家私庫裏來,若想再大橫財,非得勞心治力不可。蔡氏夫人是個最勤謹持家的,光陰豈肯虛度?想到如花所獻之計,心頭下身頓時一陣潮熱,急忙派出貼身丫頭鳳姐,四請梁中書。
梁中書心中痛恨蔡氏妄作主張,居然喪心病狂,抄掠大名府全境,刮盡了此處地皮,顯得天都高了三尺,最後甚至激出了民變!後世史風雨小說法輕饒不了自己。一想到痛心處,就覺得生無可戀。所以蔡氏三請,梁中書三次固辭,破著被蔡氏領人當街毆辱,他也不下這口忿氣。
誰知蔡氏的大腳婆娘隊沒來,倒是蔡氏的貼身丫頭鳳姐來了。這丫頭得了蔡氏指授,進來卻不高聲,隻是殷勤替夫人敘過寒溫,將蔡氏如何追悼銅錢的悲傷情狀,盡數移花接木到落入梁山之手的梁中書身上。鳳姐這丫頭生得雖然奇葩,但口才卻是極好,一番撮合山的伶俐言語,當真有如珠落玉盤一般,就算是不共戴天的白娘子和法海,也能攔腰抱住,把臂拖來。
說到最後,鳳姐深深拜倒:“奴婢臨來時,夫人垂淚千叮萬囑,務要請老爺歸家。若老爺不回,奴婢隻好隨在老爺身邊,永遠懇請!”
別的話倒還罷了,一聽此言,梁中書聳然動容若是被鳳姐鞍前馬後地伺候起來,自己還能吃得下飯嗎?也隻有蔡氏那類特殊材料鑄成的胃口,才能消化得動鳳姐這樣的貼身人,自己可沒這個本事!
再轉念一想,自己終究是蔡氏的丈夫,就算一輩子守在官衙裏,死後骨殖也得回家,倒不如就此借坡下驢,也省了那婆娘多少的口舌計較。
於是長長歎息一聲,向鳳姐道:“休要說了,你先回家稟了夫人,待散了衙我便回家。”
鳳姐一聽,歡天喜地,馬不停蹄地跑回梁府,跪倒在蔡氏夫人麵前,將老爺如何執拗,自己如何爭講,老爺如何生氣怒,自己如何哭泣跪懇,風雨小說來,居了天字號的大功。蔡氏聽了,笑得合不攏嘴,隻是道:“我的兒,你卻也中用!”
一邊笑,一邊命下仆精心收拾佳肴,準備好酒,為老爺設宴接風洗塵。看看俱都妥當,蔡氏坐立不安,延頸鶴望,又命人催請了五六次。
終於門外傳來梁偉鎖報信兒的喝道之聲,然後中門一開,梁中書的官轎揚長而入,落轎後梁中書沉著臉撩簾而出。蔡氏早喜眉笑眼地接了上去,在她眼中,這哪裏是梁中書?分明就是財神菩薩進門來了!
蔡氏笑吟吟地攜了梁中書的手,用胸脯若有若無地蹭了梁中書的胳膊一下,口中卻作賢婦之思:“老爺這三日衙中清苦,卻不知身體還好嗎?”
梁中書附耳道:“沒有被你給氣死,還算好!”
這番話本該義正辭嚴地當眾明說,但這麽一來,蔡氏十有捌玖下不了台,她那潑婦本性一作,梁中書吃不了兜著走。隻好以迂為直,避實擊虛,借夫妻間咬耳朵這類親昵的動作,來傳達自己的怨憤,即使這婆娘吹毛求疵,自己也隻推這是閨房裏戲謔之言,留了多少回旋的餘地。
也怨不得梁中書如此。要想在蔡氏這等潑婦手下做人而不當寵狗,就得學會精打細算。
被梁中書似是而非地頂了一下,蔡氏還是笑得很甜。她心裏放著財的大計,小不忍則亂大謀,當然不會在此時和梁中書斤斤計較。都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她是宰相的女兒,肚裏雖然安不得梁山那種萬石沙船,但是舴艋舟還是能擱淺一條的。
反倒是梁中書心裏毛,蔡氏今日的這番特供待遇,看來不是那麽好享的。若說她是心疼自己征戰辛勞,撫民疲苦,所以才這般殷勤,梁中書第一個就不相信。蔡氏若有這等心腸,母豬也會上樹,而且就算什麽時候母豬真的會上樹了,蔡氏也進化不出這等賢惠心腸。
這夫妻二人各懷鬼胎,同攜素手,共入蘭廳。蔡氏一聲令下,說不盡肴列珍饈,湯陳桃浪,酒泛金波。席上蔡氏不住地給梁中書勸觴,隻道:“老爺這些天為國為民,實實地辛苦了,再滿飲此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見梁中書眉眼間的鬱色都被酒氣蓋住了,蔡氏這才道:“不相幹的人都退下吧!這裏不用你們伺候了!”
摒退左右,身邊隻留如花鳳姐,蔡氏這才說出一番話來,梁中書聽了大驚失色!這正是:
大海浩瀚終有盡,貪心泛濫卻無涯。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